北京市统计局报告:房地产市场面临四大问题
刚刚出版的《2005年:中国首都发展报告》披露——
新开工商品房面积过大
商品房价格偏高
供需结构矛盾较为突出
开发商贷款增速过快,金融风险加大
在刚刚出版的《2005年:中国首都发展报告》中,发表了北京市统计局郑新的《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空间的分析》。报告指出,1997年以来,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发展期。在全社会完成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中最大、也是最活跃的部分。房地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忧和矛盾。因此,当前北京市房地产继续发展面临一些问题。
开工规模过大
1998年来,北京市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额不断攀升。2003年房地产开发在施工面积达9070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商品房面积3434万平方米,在全国分别位居第三和第六位。全市房地产投资总额达到1202.5亿元,占全社会完成投资的55.7%,比1997年提高了21.3个百分点。而2003年上海的这一比例约为三分之一左右;2003年广州市的生产总值与北京基本相等,而房地产开发投资不足北京的一半。
结构矛盾突出
从供需价位结构看,2003年,售价在商品住宅平均售价4456元/平方米以上的住宅销售面积占全部销售面积的45%,而在岗职工中平均工资线以上的人员仅占37.8%.从地域分布来看,中低收入者主要依靠公共交通出行,但面向中低收入阶层的售价在4000元以下的中低价位房屋主要位于四环路以外甚至五环以外的区域。从市场结构看,美国等西方国家每年上市销售的住房中,旧房占80%多,新房不到20%,而北京市住房交易中新房占75%,适合中低收入居民购买的存量房只占25%。
商品房价格较高
房价是房地产市场的晴雨表,价格过高一直困扰着北京市房地产业的发展。2003年北京市商品房平均售价为4737元/平方米,商品住宅的平均售价为4456元/平方米,基本与2002年持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仍居较高水平。2003年,住宅平均售价除上海以每平方米4989元高出北京外,其余大城市均在3000元/平方米以下。同期北京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882元,以目前人均使用面积18.67平方米、户均3口人计算,家庭建筑面积为75平方米;2003年平均房价4456元计算,收入房价比为1∶8,处于较高水平。由于,普通家庭不可能将所有收入用于住房消费,所以,目前房屋售价超出了普通居民的购买水平。
金融风险值得关注
2003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6.7%,其中房地产投资增长了29.7%。2003年6月,央行出台了121号文件,严格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条件。
目前,房地产信贷基金业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房地产开发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仍是银行资金。据了解,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约占全部到位资金的10.3%,直接来自国内金融机构的贷款比上年增长了53.3%,因此,一旦房地产市场产生大的波动,金融运行的风险也会随之加大。
另据悉,未来5年-10年,北京市房地产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