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读后感

时间:2022-10-26 15:57:11 景辉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提问读后感(通用29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提问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提问读后感(通用29篇)

  提问读后感 篇1

  近读杨澜女士的新著《提问》,颇有些倾倒之意,深感此书不能以普通职业技能教科书视之。

  杨澜固以主持为职业,而且是一位享誉世界的著名主持人,提问亦是她的职业技能之一。

  据说,二十二年来,《杨澜访谈录》采访过上千位人物,进行过上万次提问。

  她所面对的人物,有各国政要、商界精英、科学泰斗、文化名宿、艺术大师、时尚明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她所遇问题之广泛,之深入,自然也不是寻常主持人或记者所能想象的。

  国际政治风云、世界经济大势、科技前沿探索、文化历史反思、艺术创新精神、时尚流行趋势,举凡与人类历史和现实相关的一切,无不在她的关照之下。

  这样看来,她在几十年的主持人生涯中,的确积累了大量的关于提问的经验和感受。

  而她又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善于总结的人,因而,将这样一部倾注了自己多年心血的《提问》奉献于读者与同行,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然而,就该书的体例和内容而言,我们并不能否认这是一本针对主持人和记者,关于“提问”的教科书,其职业特征是十分明显的。

  全书在序篇之外,分列为十一章,其中第一、二章专门论述提问前的各种必要准备,后面九章则是对九种提问方式的具体分析和解说。

  如场景化提问、共情式提问、假设式提问、转场式提问、阐述式提问、质疑式提问、婉语式提问、提问中的留白、结语式提问,所有这些提问方式都是她从自己多年的访谈实践中概括出来的,她在这里所述所讲,没有一件不是她的亲身经历,成功失败,经验教训,都是她生命记忆的一部分。

  读者朋友,特别是想在主持人或记者这个行当中有所作为的同行和后学,应该庆幸遇到这样一本敞开心扉,娓娓而谈的书,它不同于生硬的`、教科书式的耳提面命,而是将作者最个人化、最隐秘的经验与感悟和盘托出,与我们分享。

  如果到此为止,这自然仍是一本写给主持人和记者的职业技能教科书,尽管它比一般的教科书要生动有趣得多。

  但我们又确实不能用看一般教科书的眼光去看这本书。这是杨澜的高明之处。

  她对“提问”这种职业技能的思考,既落实于职业技能,又超越于职业技能;既脚踏实地,又高屋建瓴。

  在这里,她对提问的提问,不再只是如何培养职业技能的形而下的问题,而是对人的所有可能性的质疑和追问,是将提问指向了形而上。

  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序篇和第一、二章中。

  所以,读这本书,如果不读序篇和第一、二章,直接选择进入技能性的后九章,是很难理解和把握杨澜思想之深刻本质的,恰如韩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即使想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恐怕也只能停留于表面而难以深入。

  杨澜的形而上之问是沿着向外、向内两个向度展开的。

  向外是从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角度思考提问的意义,而向内则是审视提问对人自身的本质规定性,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为人,或者说,人作为人,与其他生物的基本差别,就在于人有提问的能力。

  提问造就了人,也规定了人。开篇她便探讨了人工智能对人的能力的挑战。

  随着人工智能不断出奇制胜,似乎它已无所不能,于是,杨澜写道:

  “当机器在记忆、计算、博弈、预测等诸多领域超越人类,当我们越来越多地把决策权,从叫一碗牛肉面到看什么新闻,都交给机器的时候,提问,这个古老的技能,还掌握在人类自己手中。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今天或许可以改为:我问故我在。问,就是人类探究精神的体现,是人类智能的核心。”

  也许恰恰基于这种理解,她才敢向人工智能科学家吴恩达先生发出挑战:“如果他果真创造出一个善于提问的人工智能主持人,我很愿意跟它比赛一下。”

  人与机器何以会有这种差别?

  杨澜归结为驱动人类认知的好奇心。

  人类文明走到这一步,好奇心功不可没。而所谓好奇心,无非就是对人类生存境遇从怀疑到发问的欲望和能力。

  这是可以从人类早期思想发展中获得证明的。

  原始人的思维体现在三个方面:技术智慧(能制造石器)、自然史智慧(能了解认识周围的环境和野生动物)以及社会智慧(拥有群居生活的知识)。

  而原始人能够拥有这三种智慧,则取决于他们善于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本性。

  其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也许非社会智慧莫属。

  人既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人在这个领域所要面对的问题,就不是单纯的技术所能处理的,而必然涉及到伦理、价值、精神、信仰、心灵、灵魂。

  因此,提问在这里就不仅仅是一门手艺,一种技能,而指向人的自我的认知、完善和升华。

  也就是说,主持人提问时所面对,除了被采访者,还有自身,有时更多的是向自身提问。

  这个问题在杨澜的书写中是贯穿始终的,我们在讲解提问方式的后面九章中随时都能看到她对自身的提醒,而读者恰恰是在作者的自我认知中得到启发和感悟,并逐渐积淀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除此之外,她在前两章即“提问之前”和“提问开启”中所论述的,则表现为对自我认知的集中强调和处理。

  在这里,她所看重的,就不是简单的我问你答,而是两个心灵的相遇,是开放性价值观之间的互动。

  因而,她不仅把“语言”视为必备的案头功课,而且将“非语言”,譬如眼神、动作、服饰,都视为必备的案头功课。

  总之,杨澜的这本书可谓道器兼备,虚实结合。

  如果你以一个主持人或记者的眼光来读这本书,你尽可以从她的职业性思考中获得她在几十年职业生涯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

  当然,你也可以从自我完善的角度,找回你的好奇心,不断向自我发问,向这个世界发问,获得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安身立命的资本。

  提问读后感 篇2

  在读《学会提问》之前,以为可以通过这本书快速掌握怎么提问,然而经过一周的精读,最初的想法过于天真,虽然还不具备高水平的提问技巧,但是对批判性思维有了系统的认知。

  问题

  问题一旦被提出,就需要有人给出一定的答案。通过提出关键问题,可以让你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平等的互动者。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提高个人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此不再盲信盲从。

  比如,临近全运会,天津各区在维护市容市貌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另外不少工厂必须停工导致有些小工厂只能晚上偷偷开工。因此近期时常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期待全运会;为能在天津开展全运会而荣幸;大额财政支出,只为面子工程;生意没法做。

  面对种种观点,如果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只是纯粹的接纳,照单全收,甚至再把别人的观点未加思索分享给其他人。长久下去,大脑中有大量信息,看起来博学多才,其实只是又“浅”又“薄”,沦为别人思想的奴隶。而有的人,通过批判性思维,坚持用自己的智慧去寻找真相。

  两种思维方式

  刚才提到的对于别人的观点照单全收,即“海绵式思维”;

  而我们提倡的则是“淘金式思维”:不仅动用记忆力,还要动用推理分析能力,质疑接收到的信息,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和知识开展积极的互动。

  批判性思维的强势与弱势

  难免遇到一些人,以批判性思维为幌子,利用对手的逻辑漏洞来凸显自己的正确,抵制反驳甚至狡辩耍赖来捍卫自己的观点,这便是“弱势批判性思维”(偏封闭)。

  强势批判性思维(偏开放)目的是为了接近真理,寻找真相,为此,质疑包括自己的观点在内的各种主张,有种海纳百川,兼听则明的大气感(偏开放)。

  也许我们根本就问错了问题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说,一有问题就立即提出来,这并非好习惯。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在对的时间进行有效地提问。那么我们要提什么问题呢,为此,作者分解了批判思维的问题体系,也是书中各个章节名称: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理由是什么?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证据的效果如何?

  有没有其他替代原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关键是什么时间,怎样有效提出以上问题?

  提问读后感 篇3

  翻开书,我的习惯是看完目录和序言后先对自己进行提问,这一类思维提升的书更是如此,往往我的问题由如下环节构成:

  1、我希望从这本书里学到什么技能和思维方式?

  2、我在这个方面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和心得?是否可以进行提炼?还有哪些经验需要作者的点拨?

  3、我在这个方面有哪些失败的经验和做法?我曾尝试过哪些技巧来克服但是并没有作用?

  4、假设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想要对几种不同的人群介绍这本书,我会使用什么角度?(无答案)

  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我在这一类的书本面前,不仅收获颇丰,而且速度也明显越来越快。因为在阅读之前先对自己的思维进行汇总和梳理,那么在阅读过程中,会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相关点,甚至作者思维不同点会如同跳入眼帘一般,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然而这个阅读习惯在这一次的看书中,却起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作用——转变我的读书时的思维立场。

  因为跟随着我的老师做过的思维的锻炼做的.比较多。在很早期的时候,便已经形成了对日常工作和生活发生的事情进行重审,模拟场景思考,从而锻炼批判性的意识习惯。所以初读的时候,好像是把老师教授的观点和方法,重新模拟和熟练了一次,当然还有一些双向的查漏补缺。让我对这一类的方法有了更系统和细致思考。但是这并不是我读此书的初衷。

  人的思维方式大多数情况下已经定型,很难通过一两本书的阅读,来提升自己思维的敏锐度,提升自己阅读的质量。而反复的锤炼与其在随书阅读中,不如放在每日的工作和思考中,对日常的反思和模拟,才是真正思维锻炼的地方,也才是真正能让我们有兴趣深入下去的地方。

  第一个书外音,来自于一个自问:这本书我想要得到什么?书中给了一个很好的视角——写作者。

  当视角发生转变,我不再是需要进行批判的接受者,而是要说服听众的写作者的时候,便发生了有意思的事情。

  不过这个有意思,不是来源于避免谬误,而是来源于——如何有效利用这些谬误?

  身为老师,一个普通的老师,我们日常要面对的不是保持高度敏锐的专家,而是模棱两可容易混淆的普通人。而在交流与写作中合理使用一些“谬误”,反而更加能够清晰的传达我们的指向性,表述我们的结论。

  比如我饶有兴致地看到了我最常使用的“滑坡推理谬误”和“不恰当地诉诸公众意见”。在和家长的交流以及我日常的教学日志中,我经常无意识地在巧妙使用这两招。我会以我从初中到小学的教学经验,以及家长们对公众心理的模糊定位,来对我的目标指向进行强化。在写字中,会经常说到字如其人,会说到写字是在看孩子的性格,会强调到低年级练字的习惯至少会一直影响到中考,而中考字迹影响下,至少有二十多分的差距!巧妙的滑坡谬误和诉诸公众意见谬误,让家长非常轻易地接受了我对书写的严格要求。

  再比如在其中某些谬误中,我很有意思地看到了一些指导说话谈判的书会经常使用的技巧。如答非所问,如光环效应等等。

  所以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我的定位角度是:我在日常的交流与反馈中,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这些“谬误”和引导,来使得他人更加轻松地接受我的看法和论点?

  第二个书外音,也是对书本内容的补充。在阅读此书的时候,书中给了很多思维体操的地方,但是警惕!请对书本内容本身警惕并保持批判!他希望我们能够看到的,虽然也有生活场景的描述,偏向于文字意义上的提问,为什么不能扩展到事物意义上的提问呢?

  不仅是在对话和交流中。其实对场景和事情发生的反思拓展,原本也应该贯穿于我们生活中。

  比如这样一个事故中,你能够转换角度,去思考其中人物面对此事的心里,以及换不同的情景、人物,会发生的故事变化吗?这是我常做的思维体操。

  例:大学女生小林去超市购物,没注意的情况下放了一个文胸在购物筐没有结账就走出去了。中途被保安拦下,要求到小黑屋搜身,最终以10倍的罚款逃离现场。

  短短一个小的故事片段,可以进行训练的方面太多了。如果有耐心可以尝试一下。事情的发展,从来都不是一个方面的因素,当其中某一两个因素变动,那么一切的结果会变得迥然不同。

  第三个书外音,其实是一种态度。强势,意味着开放性与整体性。这算是意外的收获,因为也是最近一直在反思的地方。

  每逢新年都要做新的规划,以及去年的反思。与过往每一年都不一样的是,今年的新年规划不再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构建,而多了很多稀奇的以往都不会想到的东西,比如今年要去潜水和滑翔,要去森林里徒步一次,要做我的2017摄影集之类。一开始的变化,来源于暑假里的.一次生死之别。陷入巨大沉痛的我,从用工作麻痹自己,逐渐地变成明确自己不想浪费每一天,因为想到要带着他人的希望活下去,所以更要活够本。

  什么是活够本?不是要不断的成就,而是要不断的成长。

  于是开始梳理我从大学至今的点滴变化,从心态到知识到行动,于是悚然意识到:呆在舒适区的轻松愉悦是老去的标志,而保持激情与好奇的探索才能是成长的开端。

  教小学的我也经常观察孩子们,什么样的孩子更加容易“成熟”?毫无疑问,不是等着他人来教导的孩子,而是主动探索和发现,保持着开放与积极的孩子。如果要比喻的话,《全职猎人》的主角小杰应该是最好的例子。

  我秉持的理念是,只有当你的世界发生改变,你才会自然地发生变化。这个世界有可能是物理环境,也有可能是心理环境。

  所以,开放是一种强势,一种不断保持生命力的强势。

  就如同此书反复梳理的前提:保持批判。

  开放之外,还需要提到整体性思维。

  相比和对方说话的结论是什么,你更容易记住和对方说话的感觉。

  同样,在看到此书的时候,也会注意将文段作为整体层层拆分的过程,上一次让我有这样感觉的时候,是读叔本华,即便是哲学随笔《人生的智慧》,他的逻辑也浑然天成,一气呵成,简直让人喝彩!

  是以有了我第一个书外音的思考:作为引导者,我要如何让对方更加容易接受我的结论?

  也有了我另外的串联,不论是结论还是自我管理,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整体性思维和调整。

  最简单的来说,想要提升专注力和精力,都知道要从保持合理膳食和适当运动开始,而《深度工作》一书,更是将专注力比喻为大脑的肌肉:你不能只在你专注的时间段保持训练,在闲暇的时间段则用碎片来打断专注的肌肉能力!

  我们对一个东西的关注,需要一种整体性。一方面是时空的横向与纵向的整体,另一方面是对于每个节点的观察与反思。人的心理特征便是如此。

  任何一个事物,都不会是单一结构的因素促成,而是层层递进互相交织的一张网。从一个方向使力,必然不如从多个节点处作用。

  提问读后感 篇4

  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批判性思维读物。通过阅读,我收获良多,重新开始思索问题,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我们会主动或者被动地遇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这些信息你是不是不假思索的懒惰地全盘接受,还是提出关键问题,让大家探讨?

  首先,我平时也有这个问题,常常会不加思考的接受别人的观点,通常是比我资深或更专业的人的观点,大多数时候确实没有经过分析。

  日后需要注意:

  1.或许他的论点是片面的,或已过时的,我没有分析,简单接受,时间长了会影响我的思维习惯。

  2.如果对观点进行批判后再接受,更能将谈话深入下去,能够产生更多话题和火花。

  其次,我认为本书作者提出的批判性思维其实是培养一种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

  第一点:思维逻辑的要点,首先提出问题要环环相扣,也就是讨论问题时的每个提问应该和上一个提问有关联,更深入,而不能跳跃,跳跃会导致讨论无法深入。

  第二点:提取关键字,快速做出分析(批判性的),如果没那么快想清楚,可以问他:我对这个很好奇。这样可以引导对象继续就这个问题说下去,同时,给我自己思考的时间。

  第三点:提问的时候多带上对方刚才表达过的关键词,这样一个是让问题和回答始终不离核心。还有就是让对方感觉我能够听懂他说的话,更愿意谈下去。

  最后,于我来说,通过品读这篇文章,就像是接受了一个拥有资深教历和提问经验的'教授所上的一课。内心有的是触动,思想有的是提升,提问技巧有的是积累。

  在我的人生道路中必定有学与问,正如那句俗语:小疑者小进,大疑者大进。学与问就像打开知识海洋的钥匙,让我们尽情地翱翔于知识的海洋!

  提问读后感 篇5

  《学会提问》这本书,一共12章内容,前面每天看一章画思维导图,写一篇读书笔记发在简书。当读完的时候还想再总结一下我的收获。

  这本书前面说过,光看前言,就很有启发,书籍很经典,我读的这个已经是第10个版本,应该说是作者多年来用心锤炼的精华。

  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开头,就把这本书要讲什么,说清楚了,简单又自成体系,批判性思维的基本结构——论题,结论以及理由,看完前3章,已经将重点都学会了,反而有好奇心,后面还有好多章,要讲什么?

  给我那么大的触动,是因为和自己的表达习惯很不同。我自己以前,有一些好的想法,好的内容,恨不得一下子全部告诉别人,让别人瞬间了解很多。而这本书前3章,就把整体框架全部展现出来,后面还有很多内容,也很重要。但是作者却在前面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的提及,放在后面再娓娓道来。

  发现自己以前的想法,就像有10件非常漂亮的.衣服。我恨不得一下子全部让别人看到。可是如果我把10套衣服全部穿到身上去给别人看,那会很不好看。因为即使是最外面的一套也会露出里面的边边角角,而如果不要那么着急,一天一套去展示,可能会更凸显出这些每件衣服的风采。这本书的结构,就是很有自信和耐心的将内容一点一点地展示。

  中间的部分也有很多亮点,非常细致的把关于理由如何去判断,哪些证据的效力在什么条件下更好等等,说的很清楚。

  对我来说中间部分最大的一个收获,是作者一直强调的关键问题,在书中都作了展示,关键问题就是那些最基础的简单问题。比如:结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价值观假设是什么?描述性假设是什么?这个证据的效力如何?我体会到了关键的问题,都是这些基础的问题。不是多么有技巧或者多么神乎其神的问题,最主要是不要怕麻烦,勇敢坚持的去问。

  在最后部分也就是结尾的部分,书中的结论给我很多启发,也改变了我自己的一个认知。以前,对于一个问题有什么样的结论,认为存在着一种标准的答案。但这本书看到最后一章,才发现作者的观点是一个问题有多种合理的结论。你对于问题,对于假设,对于理由的不同理解和解读会造成不同的结论。这不仅会让自己的选择变得更多,也会让自己更容易去理解别人。

  这本书,无论是开头,中间,结尾都有亮点。

  学了批判性思维,那么我也要对这篇文章进行一些小小的挑刺练习,在这个阅读过程中也有让我自己困惑的部分是哪些呢?有没有替代原因那章节,关于如何去找到真正的原因,本质的原因,这部分所谈不多,这是我认为这本书有一点缺憾的部分。

  提问读后感 篇6

  很多人都说:我知道做个慎思明辨的人是很好的,会问很多恰到好处的问题也很棒,可我就是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不知道该如何提问。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那么《学会提问》这本书,就是一个学习批判性思维的入门经典书籍,作者是【美】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

  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信息网络时代,不是能否获得信息,而是信息太多太多并难以分辨。如何在这个嘈杂的世界保持清醒,应该是一种智慧的体现。学习批判性思维,不仅可以用于工作,也可以运用于生活,提升我们的生存能力和个人影响力。

  通读全文的结构可以发现,找出提出观点的一方的结论和理由,相对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要找出理由背后的或许带有欺骗性的价值观是比较难的,所以书中的.价值观假设部分是本书的重点核心章节。

  在第一遍读这本书的时候,对这一“价值观假设”章节还没有太深刻的体会,当我回头做思维导图的时候,意识到,我们日常生活中,这种现象太多了啊。每个人在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我们律师在为当事人做辩论的时候,法官在论证一个判决结论的时候……都有一个潜在的价值观或者立场,并进行着价值观之间的取舍或者平衡。

  我个人认为,也许法官在作出判决的时候,依据法律的基础上,作出取舍或平衡尤其重要。那么我们律师能做的,就是识别法官这种倾向性的价值观假设,并用批判性的思维或者提问进一步说服法官采纳我方的观点。读到此处的时候,突然觉得这部分是本书对我的最大启发。

  从论证的理由中,识别出写作者的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接下来就可以分析,这个价值观本身是不是能够让这个理由真正站的住脚。作者由此总结了十几个常见的假设中的谬误,使得写作者的理由有可能被一攻而破。

  理由中常见的谬误有:追求完美方案谬误、人身攻击谬误、叙述谬误、滑坡谬误、诉诸公众谬误、诉诸可疑权威谬误、诉诸情感谬误(政治辩论、法庭)、稻草人谬误、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等等。这些谬误的阐述也能让读者精神一振,并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作为律师回想一下,很多谬误在法庭上也经常会出现,比如人身攻击谬误,情绪激动的对抗双方可能偏离了论证本身而把焦点转移到论辩对手身上。比如在某次合同纠纷庭审中,被告为了抗辩一个担保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称“原告道德败坏是个无赖,这份协议是在被告的办公室,原告胁迫被告签订的,所以协议无效”,首先原告的道德如何跟协议是否有效没有关联,是属于人身攻击;其次是否为胁迫的情形被告也没有任何证据支持,所以被告的这种抗辩是没有效果的。有时候法庭上会出现诉诸情感谬误,这种谬误是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略相关的理由和证据。诉诸同情就是一种在法庭上经常被适用的诉诸情感谬误,也许在一些婚姻、继承、工伤纠纷案件中,弱势群体一方的眼泪抵得上控辩双方的唇枪舌战。

  所以在论证中,我们要经常提问:“立论者有没有通过转移我们的注意力来欺骗我们?”,就有可能发现这类谬误,从而不会被轻易的说服。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事是我一无所知。批判性思维并非要成为一个喜欢“抬杠”的人或者“毒舌”的人,而是充满好奇、谦恭有礼、虚心学习、尊重严密的论证并自主决断,逐步练习淘金式思维而非人云亦云。

  总之,开卷有益,书中有句话特别喜欢:文字犹如砺石,思想好比锋刃,两相砥砺将使思想更加锋利,长相砥砺,会生发出更加深思熟虑的论证。共勉之。

  提问读后感 篇7

  《学会提问》一书读后让我耳目一新,让我们学会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别人的观点和结论,而不是一味的全盘接受。我顿时发现,原来平时我阅读文章,都是全盘接受作者观点的,我习惯去努力地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习惯去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自觉不自觉地会把作者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

  而批判性思维让你掌握主动权,让你带着问题去读书,让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与作者的对话交流中来,以怀疑的态度去分析作者观点的真伪。批判性思维是让人理性评判作者的观点,然后在理性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是否接受哪些思想或采取哪些行动?

  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思维方式,如果学会了使用批判性思维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那就会拥有良好的鉴别力,就会去伪存真,在信息的海洋中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我们也可以使用批判性思维去处理日常工作,对自己遇到的一切不断提问,找出问题背后的真实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你会发现哪些信息是无用的,哪些信息是有干扰的?别人的说法有没有存在逻辑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推理是否正确?只有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梳理、汇总各方面的信息,才能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解脱出来,开拓视野,理性思考,科学评判。

  提问读后感 篇8

  《学会提问》这本书是我党校四本必读书目第一本读的书,其实我不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一是因为阅读速度慢,二是因为看了书后不知道作何评价,特别是一些理论性的东西,但是读了《学会提问》这本书后对我启发很大。

  该书以不同角度和大量的示例向我们阐述了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批判性思维的模式,或者更准确来说,这本书教人如何针对现有的事情或已经形成的结论,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真相。例如我们读书要带着批判性的观点去读书,建立批判性思维方式后,我们能发现读书的乐趣以及提高工作中碰到问题时应对问题的能力。

  批判性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要想建立批判性思维方式必须要有丰富的“实战经验”。批判性思维是敢于质疑的创造性思维,是在主动思维中对已知或结论等积极辨析判断,并能有根据地做出肯定接受或否定质疑的断定,在评判中形成主观结论的较为全面的思维,它需要我们有大量的基础知识作为支撑、大量的事实和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为依据。

  批判性思考的'人往往会对问题报以怀疑、审视的态度,他们会推敲这个问题背后所有的可能性,用自己的方式排除只留下最有用的东西,其过程相当繁琐。生活存在着更多的可能性,批判性思维方式能帮我们做出更好的选择,难道不是吗?

  提问读后感 篇9

  在四本必读书目中,《学会提问》是最薄的一本书,也是我第一本拆开封面开始阅读的书目。没有按照指定的阅读书目顺序,纯粹只有两个原因,一是被最薄所吸引,因为我的阅读速度太慢,总习惯一字一句的阅读,为了减轻阅读压力,早点完成一本阅读书目的任,;另一个原因便是被《学会提问》这个书名所吸引,看到这个书名我的第一印象是,这应该是一本讲述如何问问题的书,而怎么去提问一直是我想学习和提升的内容。

  但是当阅读之后,我发现自己理解的片面性,它其实讲的是:革命批评精神。善于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带着批判性的思维,学会善于向各方面提出问题,即学会去提问。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越来越多的内容充斥网络和生活,直击我们的眼球,以至于我们很难准确把握自己真正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而《学会提问》不止教会我们学会提问,更教会我们如何自我思考、批判性的思考,为我们提供了一准思维工具,让我们可以在大量参差不齐的信息中不至于迷失自己的方向,不至于被错误的信息所蛊惑,筛选出自己想要的内容。

  在工作中,会碰到很多问题,如何解决它们?提问便是第一步。提问题比回答问题更能启发人的智慧。提问题带动我们去思考,而我们思考都有明确的目标,提问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的思想更有深度、更加精确,了解到那些我们没有真正全面透彻加以了解的论证,这样就可以兼百家之长而不至于迷失方向。也就是说,我们的智慧被启发,思想被开拓。在面对对现有观点感情上的依恋时,也能更理智的思考、对待,而不是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立场,使自己处于无休止的内部心理斗争的内耗之中。

  问问题,也需要讲究方法。工作中的碰到的问题千种万类,打交道的对象形形色色,如果用千篇一律的方式提出问题,不仅不利于思考,还会使得交流变得无趣而索然无味。封闭性的问题让对话人机械的回答“是”或“不是”、“好”或“不好”等等,这样的交流是无法让对话一直进行下去的。当我们问的问题引起批判性思考时便是达到了不错的效果,因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交活动,所以当我们对他人的看法和结论不断质疑时,我们还得考虑他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只要与我们交流的人对批判性思维的主要价值观和我们心照不宣,那么我们提的问题就会被当成新的证据而受到欢迎——大家面对的是共同的问题,一起结伴寻找最佳解答。

  问问题,也需要讲究思维。一定不能舍弃了批判性思维,因为我们是在寻找更合适的解释,而不是必须完全接受另一种他人的思想,自主性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不能丢失的品质。所谓批判性的聆听和阅读,即对自己耳闻目见的一切进行系统的评判,其具体内容我觉得也是有必要与大家分享一下的:①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意识;②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③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我们知道眼睛看到的和耳朵听到的都不一定是真实的,要想判断一件事是否为真实,需要我们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提炼有用信息,逐渐形成对事物自己的看法。《学会提问》给了我们一个思考的金库——批判性思维,让我受益匪浅,希望我们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够始终带着这一思维来思考、不草率、不盲从,形成属于自己的真正独立性思考。

  提问读后感 篇10

  最近利用在外学习期间见缝插针的碎片时间,快速看完了这本《学会提问》,培养理性、缜密的思维习惯,比较适合学工科出身的我。

  本书案例丰富、层层深入,介绍了一系列批判性思维模式,首先是如何提出好问题,因为通往合理结论的道路往往从问题开始,并且一路都有问题相伴。

  在这个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时代,谁都可以发表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文章、以及各种不明出处、或者所谓专家写的`小文章充斥着各种网站。

  很多文章看似引用官方数据,权威结论、图文并茂,但其可信度到底多少?作者是基于什么样的个人经历和价值标准?论证的过程效力如何?推理过程有无谬论?调查的样本是否合理?有没有数据欺骗?真的需要我们擦亮双眼。

  这本书会非常系统性地提供给你超强逻辑性的批判思维,教你辨别。这本书同样适用于爱写作的你,特别是学术写作,研究报告,教你如何从实验中得出合理可信数据,写出条理清晰、得出令人信服的最佳结论。写到最后发现自己像在给本书打广告了,确实这本书会让你聪明很多。回忆起我看过的文章,很多结论我很是质疑,甚至知道是谬论,但是说不上来怎么不对,看了本书你会豁然开朗。

  这本书适合学术研究、公众言论、专业论文领域,所以不要把这种批判性思维用在与家人、朋友的相处上,人是感情动物,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理智,也无需时刻保持理性生活。

  提问读后感 篇11

  最近读到一本实用性书籍,书名是《学会提问》,这本书不仅仅讲授了如何提出好问题,更多的是告诉读者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指导大家通过提问去理解他人的观点及论述,同时讲解了进行批判性思维的主要方法。

  为什么需要批判性的思维?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被资讯包围。资讯是信息的承载方式,而资讯的撰写者常常并未做到光明磊落,时常是真假参半,例如作为资讯接收者的我,就往往易受情感控制,不能做到理性思考,故而作出错误的判断。

  为了得出正确结论,事实上要做的应该是,倾听不同领域意见的同时,对资讯进行分门别类和评估,权衡利弊做出取舍,用他们的意见构建对自己有意义的答案。在选择取舍中,理解了他人的观点并仔细思考权衡,最终才能选择个人意义上的最优解。

  书中用“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之间的类比,加深了我对批判性思维内涵的理解。海绵式思维指的是类似于海绵吸收水分一样,尽可能多地吸收外部信息。而淘金式思维则是带着问题去接收信息,这种思维就需要去主动参与,不断质疑并作出取舍。

  例如读一本书,海绵式思维顶多是选择性获得信息,通常只会在阅读句子时思考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什么,在标注重点时思考这个段落的关键在哪里,而后归纳总结并理解作者的想法。而淘金式思维则是主动思考并与信息提供者互动,比如提出问题,为什么作者提出了这个观点;质疑推理,作者的推导过程是否合乎逻辑;评估材料,思考这些论据可信度有多少,这样的批判性思考才能让我们主动发现最有意义的论点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书中指出,在批判性思考时必须注意到三个问题,一是每个人的想法及决定都有自己的经历、价值观、训练和文化习惯等个人印记;二是在接受观点时情感卷入的危险就在于,很难去清晰思考他人表述的合理性;三是一个成功且积极的学习者,对任何观点都保持开放性,并愿意改变自己过去的成见。

  这三个问题让我联想到在日常信访工作中与群众沟通交流时的.场景,而批判性的思维在实际信访工作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与信访群众面对面时,可以采取“望、闻、问、切”等方法来增进了解,观察外貌和情绪、倾听问题及诉求、询问重点和细节,提出措施及办法。深入沟通尝试获取信访群众经历、习惯、价值观等个人印记,从大量口语化的内容中筛选出信访问题的关键部分,摒弃固有习惯,抑制情感介入来清晰思考群众表述的合理性,保持质疑和批判并通过调查办理结果作出最优的判断。

  这本书告诉我批判性思维是我们武装大脑的利器,学会了批判性思维,就能更好地接近真相、追求真理,也让我明白寻找结论本身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得到结论的思考过程。

  提问读后感 篇12

  读书的过程,除了愉悦,也是思绪的梳理,这记录亦是心灵沉淀的过程。连续十天时间,每天按相似的模板进行分析,画思维导图。在第十天,突然反思寻找:发散的思维呢?有效的提问呢?原来不知不觉中僵化的思维潜藏在每日的打卡中了。如何破开这种僵化?从而提出有效的关键性问题,并拓展开思维?

  整体回顾下这本书的几个论点,在脑中构想下它的框架,这样就可以得到发散性思维?

  不,这只是在脑中对这本书的概念有个大概的感觉,而这个感觉可以带给我什么呢?可以让我再看到具体的实例,案例,能够触发对其概念的理解?

  前些天在笔记中,思考并将好几个谬误的概念写出,在生活中,却一时联想不出,为什么呢?是因为我只知概念,却没有联系实际,如何联系实际?多进行这样几次的训练,那么遇到同等类似的情景与案例,就会触发这种概念按钮。

  很多时候在生活中,喜欢用类比进行论述或论证,它在用具有相同特质或属性的事物,让人能够去理解我们想表达的概念或论点,事实上类比都是错误的假设,意思是它其实没有百分百的能够严谨定义我们所想要类比的概念或论点,但是为了方便我们去理解所想表述的论点或概念的.含义,进行恰当地类比是非常必要的。在写文的时候会让文章更加通俗好懂,让读者更能够理解,也更能缩小彼此的知识诅咒。

  在进行论证的时候,有没有替代的原因,辨别论证中数据的欺骗性,同时观察有没有重要信息在论证中被省略了,最后在各种假设中得出合理的结论,这样的论述在逻辑中显得格外重要,在生活中虽然我们没有细细的去研读规则,但细细分析后发现其实很多都时符合其规则的。而其中并不符合的,发生谬误的,也是我们需要进行仔细辨析并竭力避免。

  前些天在思考稻草人谬误的时候,仔细看了它的含义: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它容易受到攻击,这样我们攻击的观点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

  在列举生活中的例子的时候,我却产生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空白,后想到了曾看过的这样一句话:“你今天都没有和我说话,是不是你不爱我了?”我想你会很容易理解这样的例子。因为生活中,小说中经常发生,而这和稻草人谬误的含义很吻合。

  知道这些谬误有什么好处呢?在生活中知道这些谬误,让我们对话语的构成和表达的含义会更能理解,并且从中得到可以修正的途径和方法。这样,我们自己表达的时候也会更严谨,在反驳别人的时候也会更有说服力。除了说服别人,让自己在生活中面对谬误,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触发实质的论点。理清思绪,更好的思考与对话。

  提问读后感 篇13

  这本书是一本畅销书,但它其实是哈佛大学院长在2016年发表的一次毕业典礼上的演讲,也就是詹姆斯E.瑞安,詹姆斯E.瑞安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的第十一任院长,作者自己介绍说他从很小的时候就擅长去提出问题,甚至一度让父母亲头痛,后面劝说他去当律师,知道长大之后,担任律师助理,法学教授等职务,更是将提问这个专长与爱好发挥的淋漓尽致。

  为什么我们听了很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就像我们问了好多问题,但并不是每个问题,都能找到答案。如果你苦苦追求,却还是找不到答案。那么这本书,或许能帮助我们换个视角。有的问题你回答不了,不是因为答案难找,而是问错了问题。有的时候,提出了合适的问题,答案也就自然出来了。而《关键提问》这本书,就教会了我们怎样对自己的人生,提出正确的问题。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才算好问题呢,作者认为,问题的好坏要视情境而定,但有5个问题是一切有效对话中不可或缺的,就是以下五点:

  1.等等,你说什么?向对方进一步寻求解释,用来帮助自己和他人梳理想法,加深理解。

  2.不知道用来追问和求知,发现新事物,建立伟大洞见。

  3.我们能不能至少用来寻求妥协和尝试,打破僵局。

  4.我能帮什么忙?用来表达尊重,鼓励他人面对问题。

  5.真正重要的是什么?用来找到问题的关键和目标的核心,甚至可以帮助你做出生活中重要的决策。

  可能大多数人会觉得,这些都是简单的问题啊,很普通,谁不会问呢,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在生活中的我们,是不是真正正确的运用到了这些提问。

  我们花了太多的.时间去解决问题,却忽略了答案是由问题导出的,问题不对,答案再正确也于事无补。当我们与对方意见相左的生活,我们很可能不会直接问:等等,你说什么?而是直接用情绪化的方式,起冲突,进而争论不休。

  面对司空见惯的日常事物,我们也根本没有时间,没有心情去探究为什么,失去了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回避与推脱,而不去想,我们是不是至少可以从简单的尝试开始。当他人需要帮助时,我们更倾向于提供自己想提供的,而不是先问问对方需要什么帮助。

  而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当你举棋不定,无法抉择时,你要问问,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先奋斗事业还是先结婚生子?选择稳定的工作还是有挑战的工作?是为他人打工还是自由职业?

  我们常常困于这些问题,无法理清现状。而这些问题的根本,都是你对人生重要性的排序。

  找出了自己人生优先级,这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也是5个关键问题的重点所在。这5个问题就像5把钥匙,必须深刻的了解透彻,才能针对性的对(工作、爱情、梦想、忧虑)这些提出真正的问题,激发出来自内心深处的答案,就像好用的钥匙一样打开了我们对自己和他人隐藏起来的一面,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提问读后感 篇14

  时间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怎样使用。

  记得在打暑假工的时候,我们几个人从老家一个人一个行李箱一个包,终于在一个城市之后我们我们停下了我们的脚步。我们找了一家电子厂,并且面试体检都通过了,在这个地方呆了差不多一个星期,该买的生活用品基本上都买好了,这无疑又给我们增加了行李负担。但是面试完的下午,我们去开始体验一下上班,上完班以后一个个的都在蠢蠢欲动的想要离开了,开始抱怨这抱怨那的,那一天晚上基本上确定我们又要开始新的旅程了。直到现在我才发现那时候我好像没有目标,根本没有主见,完完全全是跟着别人的意见来走。

  转眼即逝,我已经是一位大学生了,听人们都说大学时光都是美好的,什么大学基本上都不用上课,这就好比小时候我们羡慕比自己大点的人或者是说羡慕成年的人,他们想干嘛就干嘛。现在的我就是到了小时候羡慕的年纪,却没有成为小时候羡慕的人。我的中学基本上都是在混中度过的,从而导致了我现在没有自主管理、没有主见、没有时间观念。

  我已经是个大学生了,也是要为自己做点什么了,最起码让自己不会很闲,不会像中学那样一天到晚无所事事。我正在努力。有些事情不是我能掌控的.,我会朝着这方面去发展,去探索,直到我最后可以掌控。现在是有老师压着我,但是我希望大学三年后,我能依靠自己、管理自己、掌控自己、甚至超越自己。

  进入大学生活已经二个月了,我已经可以初步控制自己的时间了。这两个月来也是改变了一些我以前的坏习惯,我希望可以在大学里学到更多的技能,因为我们出了这个校园就要接触“社会”这个现实了,我曾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出了校园进了社会男女都一样,社会不会因为你是女人而善待你”更何况男人的压力还要大一点,我只希望三年不会像我中学那样浑浑噩噩的度过。

  提问读后感 篇15

  我认为学会提问这本书是批判性思维的圣经,仔细研读可防止被别人忽悠,进而在不断质疑不断探索中发现事物背后的真相。

  学会提问这本书,感觉有很多的问题,他在提出问题的时候并解答,在书中有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方式:像海绵,照单全收,比如有多少水就吸多少水。淘金式思维方式:像淘金,不断质疑,不断筛选;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所呈现出来的事态也不同,练就批判性思维首要的就是提出好问题。淘金式思维方式更能帮助我们思考实质性问题,批判性思维既是淘金式思维方式。而批判性思维又分为两种,强势的批判性思维和弱势的批判性思维。弱势性批判思维和强势性批判思维区分在目的上,弱势批判性思维是为了捍卫自己;强势批判性思维则是为了接近真理,求得真相,这两种思维方式是截然不同的。也正因为是这样,所以他们的过程与结果也完全不同。

  在前面我也有讲到学会提问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就是不断地在提问,然后在提问的.时候又会进行讲解,而最鲜明的例子就是上述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有两个显著的优点,第一,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越多,你就越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千头万绪,其实仔细想一想的确如此。在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的时候,有众多的信息汇入在你的脑海中,而这获取的信息将会为你进一步展开复杂的思考而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这种思维方式是被动的,它并不需要我们绞尽脑汁地去冥思苦想,因此来的轻松而又快捷,尤其当你看到的材料本身已是井井有条又生动有趣时,这种思维方式更显成效。虽然这种思维方式比较被动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但是它会为你提供一个富有成效的起点,但是他却拥有一个极严重、及致命的缺点:它对于各种纷至沓来的信息和观点做不出取舍,它不能提供任何办法,所以说如果读者始终依赖海绵式思维方式,他就会对自己最新读到的一切深信不疑。比如一道题的解法,老师的解法可能会与教科书的解法不一样。为什么教科书的解法是这样的呢?为什么不跟老师的解法一样呢?我相信老师的,教科书错了,这就是海绵式思维,固定的思维方式。作者就提出一定要带着一定的态度去读书,即带着问题去读书,要学会质疑,为什么不呢?

  作者紧接着就向我们介绍了淘金式思维,相对而言,淘金式思维比海绵式思维更积极,更活泼,更主动。淘金是思维淘金的过程,为积极主动的读者和听众提供了一种可效仿的模式。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所见所闻,会做出一个评价。在一场互动的对话中披沙拣金,需要你不断的提问并思考问题的答案,这是作者说的话。而我认为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的知识获取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与知识展开积极互动,他们两种思维方式其实可以互补的。海绵式思维强调单纯而淘金式思维则注重过程。当两者相结合的时候,就会碰出不一样的火花。

  学会提问首先要学会的就是提出问题,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对我来说在思维上要有一定的改变。海绵式思维显然更省力,相对而言,淘金式思维更费力,但我们所要选择的,就是淘金式思维,作者也详细的做出了说明。它们的好处明显的做出了对比,根据作者所提出的,我们不仅仅要学习并引用淘金式思维。更要把海绵式思维与淘金式思维两者相结合起来使用,这也是我从这本书中在我当前这种状况下来说受益最好的!

  提问读后感 篇16

  《共情提问》是日本谷原诚先生写的。他是名律师,所以在提问方面很有心得。

  《共情提问》在前言讲到了人的本质,人是自尊心的集合体,人不想按照别人说的去做,但如果是自己想的,就会很乐意遵守。要想影响别人的行为,不能靠命令。必须让他自己这么想。

  想要影响别人,不能靠命令,要靠提问;想让人听话,必须提问;想让人成长,也必须提问;想在人生中当胜利的一方,同样得靠提问。

  这让我想起了《高绩效教练》里的一段话,你给别人提建议时,别人会认为那是批评或者指责,只有提问题,让对方意识到这是自己的事时,那才有可能影响别人。

  是不是很有同感,为什么我们讲的话别人就是听不进去?我们总会说,都是为了对方好,可是关键就是没有让对方意识到这是他/她自己的事。

  《共情提问》本书中讲到问题的两大重要功用:1.思考 2.回答

  我们培养提问力,就能得到下面六种强大的力量,

  随心所欲获得信息

  博取好感

  操控行动

  激发成长

  主导讨论

  改变自己

  书中针对这六大点,展开了叙述。每个论点都有一两个生动的案例,所以整篇读下来,还是比较轻松的。感觉越看到后面,越精彩。

  像第六章的“改变自己”的提问力,他举了一个富豪投资家和濒临破产的男子——曾经是同事的两人的例子。

  两人任职的公司在他们进公司五年后业绩开始恶化,十年间薪水都无法上涨,后来濒临破产的男子就问自己“为什么我会进这种公司?为什么我这么倒霉?”然后他就到附近的酒馆喝酒。

  同时,后来成为投资家的男子也问自己:“再这样下去,公司一定会倒闭。我能不能利用之前的经验创业,今后需要什么样的产业?”他决定自己创业,并且付诸行动。

  到了四十岁,濒临破产的男子被公司外调到关系企业,实际上算是降职。他又问自己:“我怎么这么倒霉?老天有没有眼?”然后,他又去酒馆喝酒发牢骚。

  而同时,成为投资家的男子事业上了正轨,他又问自己:“我不可能一直这么卖命工作,也应该陪陪家人,有没有不亲自工作就能赚钱的方法?”

  他把公司卖掉了,赚了几亿日元,把这笔钱当资金,开始投资房地产。

  到了五十岁,他们在同学会上碰面了。一个是生活优游自在的投资家,另一个却被公司裁员、濒临破产。这两个人的差别在于他们问自己的问题。

  问题不是只能拿来问别人,也可以问自己。思考就是问自己问题。向自己提出好问题,就会往好的方向思考;提出坏问题,就会往坏的`方向思考。问自己问题相当于掌控自己。

  然后讲到人生成功的三大法则。

  1.设定目标 2.采取行动 3.坚持到底

  第三点坚持到底,书中讲到弹性思考可以帮助你超越失败。如果一个方法行不通就再试试其他方法,毅力和灵活性将化不可能为可能。我想到了罗振宇的“行就行,不行我再想想办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书中还讲了肯德基的例子。肯德基创始人桑德斯以前经营自己的餐厅,在他六十五岁的时候,餐厅所处的国道附近新修了高速公路,于是车潮不再,顾客顿时大减。餐厅被拍卖,桑德斯失去了一切。不过,桑德斯决定东山再起:“我可以卖自己的炸鸡食谱!”

  他花了两年造访美国各地的餐厅,却没有成功签下任何合约。他一共拜访了一千零九次,也被拒绝了一千零九次。到了第一千一十次,总算得到了正面答复,肯德基也因此诞生。

  看完这个故事,太让人震惊了。被拒绝一千零九次,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像我这种不能接受拒绝脸皮薄的人实在太欠缺这种能力了。

  就像发明大王爱迪生失败了几千次、几万次才发明灯泡,不过他说“我并没有失败,而是发现了几千、几万种不会成功的方法。”看事情的角度和心态决定了是否会成功。

  刚才讲到问自己问题,自我反省也是一种。谷原诚先生在当律师过程中通常用的自我反省的七个提问:

  哪些部分很顺利

  为什么很顺利

  今后也要继续的是什么

  哪些部分不顺利

  为什么不顺利

  今后应该避免的是什么

  今后应该改进的是什么

  按照这七个问题回顾日常生活中的诸多事务,就能在各方面不断提升。如果自己没有强烈想要改变的意识,你就绝对不会改变。希望自己更好,必须对自己不足、不好、脆弱的部分有所觉知。

  读一本好书就像嚼颗橄榄,让你回味无穷。书中还有很多精彩的案例和观点,欢迎阅读并探讨。

  提问读后感 篇17

  还是在教师节的时候,为了给老师们淘书,我无意间看见了这样一个书名《学会提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我想,到底作者会从哪些方面围绕“提问”这个话题来大做文章呢?细读此书,作者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活泼的风格,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并配有非常生动的实例,来引导我们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并围绕“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理由是什么”“哪些词句有歧义”等十二个要点,一步一步地指导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我边读边想,当今社会发达的传媒使人们每天都处于海量信息包围中,而无法辨别真伪。人们越来越依赖专家、律师、记者、评论家,依赖的程度超乎想象。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电视上说”、“报纸上说”、“网上说”,而唯独没有“我认为”。我们在被动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每天蜂拥而来的大量信息。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久而久之,我们就不知道判断,甚至想不起来要去批判。

  我们的孩子,幼儿时期,喜欢问这问那,为什么年龄越大,提问就越少了呢?我们每次培训活动,专家精彩的长篇大论后,总有互动环节,给大家提问的机会,可为什么总是在这一刹那,大家都低下了头呢?我想,做为老师,孩子爱提问的`天性,我们不仅要激发,而且要保护;做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们首先要学会提问,才能更好的来激发和保护孩子的提问。

  阅罢此书,我想,虽然不能立即学会做出一个最聪明的判断,至少能学会不做出一个最愚蠢的判断。引用书中的一句话“寻求更好的结论,寻找更好的看法,做出更好的决定”和大家分享!

  提问读后感 篇18

  从小学到研究生,一直充当着学生的角色,习惯了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除了做作业遇到难题会向老师提出疑问,其余时间似乎很少就某篇文章或某个话题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十几年的学生生活,让我们习惯了全盘接受书本或权威人士的观点,而很少客观独立地去评判某个观点。

  正如美国的尼尔·布朗《学会提问》一书中所言,一直以来,为了应付考试我们更多运用的是海绵式的思维去吸收书本上的知识,把所有的知识点一股脑地全部装进脑袋里。对于阅读教科书,海绵式的思维效果确实很好。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提升,我们不能再像阅读教科书一样,纯粹地运用海绵式思维去阅读学习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信息。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通过各种媒介接收到庞大的信息,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各种信息铺天盖地迎面袭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学会用淘金式的思维去分析,通过自己的思维加工转化为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

  淘金式的思维,其实是一种批判性思维,一种互动性的阅读方式。采用批判性的思维,需要懂得质疑作者为何要提出各种各样的主张,需要时时刻刻与自己所阅读的材料互动,批判性地评价所读的材料,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批判性思维,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意识;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愿望。如何激发出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这就需要学会提问。

  学会提问,首先要抓住作者的`论题和结论,了解文章的总体框架,从而为后续阅读扫清障碍。然后,要明白作者的理由,即论据是什么。接下来,思考文章中的表达是否客观、理性,有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是否存在歧义。之后,搞清楚作者的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分析文中的推理有无谬误,以及证据的效力如何,有无替代原因,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有无重要的信息被省略,根据已有的信息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按照以上的思路进行阅读,逐条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思考,如此,才能逐渐训练于加强对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在阅读中获得更大的收益。

  哈佛大学的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怎样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学会提问》将给你一份满意的答案。

  提问读后感 篇19

  当我初读《学会提问》时,我就意识到,我可能是发现了一直困扰我的问题的答案,他们缺少的是——批判性思维。而这应该主要归罪于我们的传统教育。

  从古到今,我们的教育就一直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从古代的三纲五常到现代社会的服务服从,无不是靠学校教育一点一滴进行渗透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这样的道德观念始终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以至于渗透到了中国人的基因里,纵观当今社会,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各行各业的工作计划和总结都必须要有这样的内容“我一定服从领导,听从安排…”;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现在的中考,从寒窗苦读到题海战术,我们的学生一直就是在机械地重复练习和记忆,从来没有也没有时间去质疑,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质疑。

  质疑是批判性思维的雏形和基础,而批判性思维是质疑的高级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是英语CriticalThinking的直译。CriticalThinking在英语中指的是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示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70年代,批判性思维成为美国教育改革运动的'焦点;80年代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的开拓者恩尼斯(RobertEnnis)1962年就认真分析了“批判性思维”概念,新近的表述为: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

  批判不是科学家的专利,我们的日常生活同样需要批判性思维。批判的选择,批判的接受,否则,你会对这个社会无所适从。当今社会发达的传媒使人们每天都处于海量信息包围中,而无法辨别真伪。人们越来越依赖专家、律师、记者、评论家,依赖的程度超乎想象。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是“电视上说”、“报纸上说”、“网上说”,而唯独没有“我认为”。我们在被动地、不加批判地接受每天蜂拥而来的大量信息。这是一个可怕的趋势,久而久之,我们就不知道判断,甚至想不起来要去批判。

  如何拥有这项技能呢?这种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只有部分大学开设了这一门课程,作为中学的一名基础科学的老师,我们也应该着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当然首先自己要学会如何去进行批判。

  细读此书,作者用非常通俗的语言,活泼的风格,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并配有非常生动的实例,来引导我们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并围绕“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理由是什么”“哪些词句有歧义”“什么是价值观冲突,什么是价值观假设”“什么是描述性假设”“推理中存在谬误吗”“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等十一个要点,一步一步地指导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我边读边想,如果学会了批判性思维,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将受益匪浅。作为学生如果学会了批判性思维,便可以更加科学、理性地分析家长、老师、专家、领导的语言、思想和行为,避免上当受骗甚至可以解决盲从的问题,使公民逐渐走向诚信、民主,社会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这样的训练,会让学生掌握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当他们将来对某个事件产生疑问后,知道如何去寻找理由、搜集证据,如何利用互联网或者查阅资料获得所需要的知识,如何通过探究实验验证一个又一个的假设,不再盲目、机械地学习,为知识所累。

  读完此书,我在扉页上写下这样的文字:“这是一本影响你思维方式的书,它不可能影响你的一生,但足以影响你的后半生。”

  提问读后感 篇20

  巴西教育学者弗莱雷有句名言: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

  我国自古留传的教育箴言中也有过类似的记述,比如“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教育,是互动,是交流,是思维的碰撞,是思想撞击的火花,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叩问。

  关于提问,我一下子就想到了小时候最喜欢看的一部动画片,日本的动画片《一休哥》,里面生动了记述了提问回答的场面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精彩的故事。将军、新一卫门、橘梗店老板以及他的女儿等等,他们稀奇古怪的提问,以及一休的机智回答,让我们不仅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更是在那个时候得到了智慧的升华。这就是“提问”的魅力。有两位古人,他们也是提问的典范。一位是在古希腊的智者、圣人苏格拉底。他的“产婆术”,就是提问的艺术,更是提问的完美典范。在他的教育下,有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古代中国,在那个战乱纷飞的春秋战国时代,我们伟大的至圣先师,孔子老先生,带着他的学生们,带着他的.学说,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辗转,阐述他的梦想,提问、回答,是那个时候最经典的学习方式。老先生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人惊叹于老人家的智慧和直觉。

  提问,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甚至是未来,都不会过时,因为,提问回答,是提问者和被提问者,心灵的碰撞,智慧的交锋,是学习的反思,是知识沉淀后的精华。

  让教师学会提问,对我们的教学,是十分有帮助和裨益的。结合自己的工作来说,我认为教师学会提问带来的好处如下:

  第一,让我们的教育教学更有针对性,目标性更加明显。提问,不仅可以解决学科的基本问题,也可以很好的解决学科的延展。第二,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困惑之处,以便更好地解决个别学生的个人学习困惑。第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融入到“提问”或是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队伍中去,让提问回答良性的运行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为了提问而提问,要做好提问的环境、提问的准备、学生的准备、学生对这种提问的教学方式的认可程度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问是一种学习方式,这需要学习主体的认可和认同,并认真的配合起来,才会发挥“提问”作用和意义。

  提问读后感 篇21

  这本书曾经在kindle 上读过,不过只是粗浅过了一遍,又或许一遍都未完成?

  大概吧,时间过的有点久,读的时候不够认真,印象太浅。

  之所以重新捡起来,是前一段时间在京东上买一本新出的专业书时,需要凑单免运费,正巧看见了这本书,因为之前剩下的一点印象,以及评价还不错,就顺手放了进去。

  作为一本批判性思维入门书来讲,除了偶尔蹩脚的翻译,非常不错。

  足够浅显的同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论题、结论、歧义、假设、推理、论据、因果、数据、信息完备、多元来具体讲述何谓批判性思维。

  以前和别人讨论问题时,不管是现实中还是在网络中,总会觉得双方不匹配,各说各话。又或自己写论述性东西时,总觉不够尽兴,仅凭一时情绪。时间一过,重新读来连自己都说服不了。

  也曾零零碎碎知道些推理谬误的名词,但对于如何完整合理的思考一个问题,没有系统思考过,只是隐隐约约觉得自己某些方面做得不够。

  这些隐隐约约的地方基本在这本书中形成体系,被总结出来。若说读完如同醍醐灌顶,那便是在夸大其词。但读完之后,能够使自己脑中模糊的思考模式逐渐具体、清晰,从这方面来看,这本书着实不错。

  本书最实用也最用心的一点,个人认为是在每章后面的三篇实操训练。这些训练题与我自己日常接触的`一些讯息行文类似,且对于每章的重点针对性极强。虽然有部分因为篇幅问题,没有上下文语境,显得比较生硬,不过作为训练,还是不错的材料。

  自己在生活中谈话写文时得尽量注意。

  总的来说,这本书评分四颗星,以后还可以偶尔拿出来翻翻。

  PS:kindle 还是只适合用来读小说漫画传记,情节与情绪的连续在 kindle

  上很容易就能满足。但一旦阅读需要来回翻阅,层层迭进的非虚构类书籍,需要建立一个清晰的架构时,还是实体书更胜一筹。

  提问读后感 篇22

  最近科技界处于长跑中的憩息阶段,很多厂商的新机都因为供应链问题拖后了,学会提问读后感。虽然爆料不断,但真正的新机也还就那么几款。那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其实也没什么可值得推送的,包括今后也是,可能推送的文章,就真的只是文章了,但我还是会精简内容,也小标题的方式向大家呈现,感谢厚爱。

  《学会提问》不是一般的书

  其实我是最不爱看书的一类人,因为我的阅读速度太慢(当然,我意识到自己“阅读速度慢”是因为最近在看另一本书《如何高效阅读》,等我读完了应该会再写一篇类似的读后感)。要自己完全看完一本书,大概需要花费30小时以上,所以很多书包括身边借来的书在我面前基本上看了一两页就不看了,但这本书我却一口气看完了。因为:他是我买的。

  当然,我也不是突然心血来潮就去买它了。因为我的一个精神领袖:罗老师,在很多场合都公开夸过这本书,终于我按捺不住了......

  从翻开它的第一页,直到读完它以后,给我的感觉都是非常不一般的。坦率的讲我甚至之前以为【名书】讲的都是一些故事,类似于: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红与黑等等,但其实还有一些类似于纯粹方法策略的工具书籍,那《学会提问》便是这么一本书。

  学会提问?我会提问~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个恶意就是:讲的是如何问问题吗?那我基本上不需要了。我以极度片面的思维方式揣测作者定书名的意图。我读完后明白它其实讲的是:革命批评精神。善于对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本身讲的是:学会善于向各方面提出问题,即学会去提问。

  (革命批评精神:对事物有相对全面的认识,看见他的'好与坏,对其进行批判认识,革命地应用)

  我发现看完它的最大不同是,我甚至现在对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话都会常常不自觉的去否定。但我却也能很好的抑制自己不去【说出来】。因为我还不想被很多人厌恶。

  最有价值的核心内容:

  1.意识到证据效力的强弱

  生活中很多事情是由哪些所谓的:专家、大师、老师、当事人证词、典型案例或者极为专业的人员说出来的话,切记要批评认识,不要奉为《圣经》,甚至可以当面否定。

  即便对于自身的直觉、甚至个人经历和经验总结,都不要轻易去认定。这一个环节很可能深深的误导自己。

  2.了解22中谬误:

  光环效应谬误

  乱扣帽子谬误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稻草人谬误

  人身攻击谬误

  滑坡谬误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偷换概念谬误

  诉诸公众谬误

  诉诸可疑权威谬误

  诉诸感情谬误

  事后归因谬误

  基本归因谬误

  转移话题谬误

  循环论证谬误

  一厢情愿谬误

  以偏概全谬误

  强求确定性谬误

  错误类比谬误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误

  因果混淆谬误

  忽略常见原因谬误

  当然,你明白,这些都打上,基本上半本书都上去了。反正你知道常见的谬误有22中就行了。

  我说出这22中谬误还是想说明生活中谬误其实非常常见,比如【迷信】,就是奉从【事后归因谬误】,因为迷信的效力都是发生在事后的。真正想了解这些谬误的同学,推荐也来阅读一下这本书《学会提问》。

  我的收获

  那我从这本说所传达的【学会去提问】思想中发现了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极度【可疑】和应该去【批判】的。比如上课是老师所讲的话:

  “法律应该以道德为基础”

  现在这句话甚至在百度上面都被认为是正确的。但百度说正确,他就一定正确吗?好,即便现在百度和我的大学教授都认为这句话是正确的,可我还是这些【证词】的效力不足,还是要提出问题:道德常常是矛盾中的取舍,比如“忠与孝”、“爱与义”、“理与情”等等,但法律应该常常在矛盾中取舍吗?显然这样很不科学。

  当然,我想你一定也有自己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可你要明白,我强调的内容并不是讨论这个问题,而是想证明我看了这本书后在思想上的一些变化。

  果然,还是冰心奶奶说得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提问读后感 篇23

  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批判性思维读物。通过阅读,我收获良多,重新开始思索问题,在一个被泛滥信息包围的时代,我们会主动或者被动地遇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大到涉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小到个人生活的决策。面对这些信息你是不是不假思索的懒惰地全盘接受,还是提出关键问题,让大家探讨?

  首先,我平时也有这个问题,常常会不加思考的接受别人的观点,通常是比我资深或更专业的人的观点,大多数时候确实没有经过分析。

  日后需要注意:

  1.或许他的论点是片面的.,或已过时的,我没有分析,简单接受,时间长了会影响我的思维习惯。

  2.如果对观点进行批判后再接受,更能将谈话深入下去,能够产生更多话题和火花。

  其次,我认为本书作者提出的批判性思维其实是培养一种思维逻辑和表达能力。

  第一点:思维逻辑的要点,首先提出问题要环环相扣,也就是讨论问题时的每个提问应该和上一个提问有关联,更深入,而不能跳跃,跳跃会导致讨论无法深入。

  第二点:提取关键字,快速做出分析(批判性的),如果没那么快想清楚,可以问他:我对这个很好奇。这样可以引导对象继续就这个问题说下去,同时,给我自己思考的时间。

  第三点:提问的时候多带上对方刚才表达过的关键词,这样一个是让问题和回答始终不离核心。还有就是让对方感觉我能够听懂他说的话,更愿意谈下去。

  最后,于我来说,通过品读这篇文章,就像是接受了一个拥有资深教历和提问经验的教授所上的一课。内心有的是触动,思想有的是提升,提问技巧有的是积累。

  在我的人生道路中必定有学与问,正如那句俗语:小疑者小进,大疑者大进。学与问就像打开知识海洋的钥匙,让我们尽情地翱翔于知识的海洋!

  提问读后感 篇24

  在读《学会提问》之前,以为可以通过这本书快速掌握怎么提问,然而经过一周的精读,最初的想法过于天真,虽然还不具备高水平的提问技巧,但是对批判性思维有了系统的认知。

  问题

  问题一旦被提出,就需要有人给出一定的答案。通过提出关键问题,可以让你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转变为平等的互动者。在这一过程中还能够提高个人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此不再盲信盲从。

  比如,临近全运会,天津各区在维护市容市貌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另外不少工厂必须停工导致有些小工厂只能晚上偷偷开工。因此近期时常听到不一样的声音:

  期待全运会;为能在天津开展全运会而荣幸;大额财政支出,只为面子工程;生意没法做。

  面对种种观点,如果不具备批判性思维,只是纯粹的接纳,照单全收,甚至再把别人的观点未加思索分享给其他人。长久下去,大脑中有大量信息,看起来博学多才,其实只是又“浅”又“薄”,沦为别人思想的奴隶。而有的人,通过批判性思维,坚持用自己的智慧去寻找真相。

  两种思维方式

  刚才提到的对于别人的观点照单全收,即“海绵式思维”;

  而我们提倡的则是“淘金式思维”:不仅动用记忆力,还要动用推理分析能力,质疑接收到的信息,筛选最有价值的信息,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和知识开展积极的互动。

  批判性思维的强势与弱势

  难免遇到一些人,以批判性思维为幌子,利用对手的逻辑漏洞来凸显自己的正确,抵制反驳甚至狡辩耍赖来捍卫自己的'观点,这便是“弱势批判性思维”(偏封闭)。

  强势批判性思维(偏开放)目的是为了接近真理,寻找真相,为此,质疑包括自己的观点在内的各种主张,有种海纳百川,兼听则明的大气感(偏开放)。

  也许我们根本就问错了问题

  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说,一有问题就立即提出来,这并非好习惯。我们要学会的是,如何在对的时间进行有效地提问。那么我们要提什么问题呢,为此,作者分解了批判思维的问题体系,也是书中各个章节名称:

  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理由是什么?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证据的效果如何?

  有没有其他替代原因?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关键是什么时间,怎样有效提出以上问题?

  书中重点

  书中更多篇幅在以上十一章中,限于篇幅,在推送的第二篇文章中放入了读书笔记。

  提问读后感 篇25

  提问前

  文章重点说明了在遇到问题,开始向别人提问要做好自己是不是一定解决不了作为前提,罗列了7个要做好的准备。大佬们都喜欢的是有挑战的问题,如果在7种解决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此时去问,得到回应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同时学会在提问中说出自己曾经做过什么,或者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这些都是可以放在邮件中很好的话语。认真的思考,准备好你的问题,轻率的提问只能得到轻率的回答,注意不能提错问题,不然回答者可能回答错误问题,使其得到教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表明自己有能力参与问题的解决也是优势。

  开始提问

  要仔细挑选提问的地方,在面向新手的论坛和irc中通常响应最快。在问题中最重要的是说清楚,量不在多,在于精。例如:我的`笔记本视频工作不正常。这种问题是不会有人回答的。改成具体到mv1005型号的显卡芯片组在x.org6.8.1这样的,就很清楚明白了。让别人回复时,要简单做好邮件链接地址。

  问问题中

  尽量把自己放在回答者一样的高度,姿态放太低会让人以为你很低能。不要用猜测的字眼,要实事求是,罗列出问题的症状,描述好目标。例如代码,没必要长篇大论,只需要其中有问题的最短语句就ok。

  问题完

  要有礼貌,说谢谢等等字眼,当问题被解决后,追加简单的说明,如何被解决等。如果得不到回答,有时候可能只是当时没有得到会的等等,不要去盲目的刷屏装贴问题。

  在给别人回答

  态度要好,如果不能确定不能含糊过去,要说清楚。如果是研究过才回答的问题,要说明自己是如何做的,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学到更多,同时教会别人。

  提问读后感 篇26

  一、 利用认知冲突设问,激活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学生不可能对每堂课的内容一开始就感兴趣或积极主动地投入思考。为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激活学生思维的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的“障碍”,造成他们认知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认知的“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他们开始了真正的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突破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二、 变直为曲殊路同归,追求引人入胜

  课堂教学的提问讲究一定的艺术性,如果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其启发性就可能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思维发展就得不到锻炼,而如果教师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引导学生开动脑筋,在思维上“绕一绕”、“跳一跳”,从而发现问题的答案,曲问有如下特点:1、激发兴趣,开启思维。2、唤醒体验,激发共鸣。传统教育往往用分数掩盖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被动的灌输、机械的问答使得学生感受不到语文课程中那丰富的生活内涵,感受不到教材中隐含的自然美和人性美,使教学失去了生命力。在曲问时,要将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

  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其兴趣爱好,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兴奋点的提问方式,力求不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直提曲问,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欢乐和享受。

  提问读后感 篇27

  读完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章和第四章。第一章优质提问是怎样改变课堂的?在本章中提到:通过提问来促进思考,学习和取得进步。

  特别是在此章中对深思型教师课堂的描述——深思型教师有意识的为学生回答问题提供了空间,毫不避讳得见,在许多公开课和展示课上,我们看到这样的情景,师生对答如流,小手如林,优等生独领风骚,其他学生则沦为看客,对待课堂中的虚假与作秀,我们必须带着批判的眼光。同时也引发了对当下许多课堂及作为教师本身的教学素养、习惯的'思考,学生该具备怎样的行为规范?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一般只关注自身“教”的行为,而极少关注学生“怎样学”,再如对课堂行为规范,教师一般理解为“坐姿要端正”、“听得认真”、“积极举手回答为题”等行为,却不关心学生思维的质量与成长。有本书作者的观点进行此类现象的剖析,显然这样的教学关注是那样的肤浅与狭隘。

  读完第四章,使我对于“教师怎样才能激励促进学生的,并增强学生的学习?”、“等待时间1和2的运用怎样使学生和教师受益?”及“教师的探查怎样才能辅助学生显示澄清他们的误解之处,并进一步发展正确的理解?”这三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回顾自己的教学,目前的情况是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思考或者是不主动去思考,因此也不主动举手发言,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师也不能发现是否所有的学生都在思考问题,所以急需解决或改善这样的局面。学习后,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用好两个等待时间,特别是等待时间2。

  因为对于等待时间1我是能做到的,也一直是这样做的,但是对于等待时间2,很少做到,主要原因是我总习惯于对学生的回答立即给出评论,没有建立停顿的习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有意识的、慢慢的“学会等待”,我想如果我坚持做下去,以上的局面会慢慢的改善。还有在教学中要带着尊重的态度对待学生给出的错误的答案,并支持帮助学生最终得出一个完整、正确的理解,这样才能使学生恢复回答问题的自信。

  提问读后感 篇28

  都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如何提问也是有很大学问的。最近我学习了《教师课堂提问艺术与技巧》,从中获益匪浅。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意义不可忽视。

  从教几年,听课些许,逐渐发现,一堂好课,必是人人称赞的精彩课堂。若欲将课上好,除了老师调控课堂的能力之外,设计好每个教学环节特别是提问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曾有一位优秀老师的公开课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听课之初,我只见到这位老师安安静静地坐在嘉宾席上,席下嘈杂的声音仿佛全都被屏蔽似得,丝毫没有让她产生一丝不适表情。听说这位老师是南方人,南北教学风格不同,我们这里的孩子们能让她正常发挥吗?不过我转念一想,要不人家是专家呢,肯定有什么独到之处,否则也不会请来呀!一切准备就绪,开始上课了。果然不出我所料,孩子们面对众多听课老师,紧张了,再加上这位授课专家与孩子们没有接触过,甫一开始,课堂气氛很是安静,真是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得见。但是这位老师不慌不忙,几个简单的小提问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慢慢地打开了孩子们的思维,使他们沉浸在了知识的海洋中,而我也被深深吸引进去了。课后回顾她的课堂,教案设计的环环相扣,教师语言精炼、准确,极富语文特性,再加上她柔美的'语音、和蔼亲切的教态表情,怎么能吸引不了孩子们?怎么会不使人深深陶醉其中呢?

  曾经还听过一位资深专家的培训,她说她的课堂不仅仅是单凭课文讲授让孩子们领会知识,还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提问,问题由浅到深,有严肃有幽默,进而从心灵的更深处引导孩子们去体会语文文化。

  一堂好课,就像一朵精致的花儿,花瓣的多少,花瓣的颜色,花瓣的形状全凭老师的设计和引导。尤其课堂提问不能随意,它的出现应该是恰到好处。课堂提问还应该讲究技巧和艺术性相结合,既能引发学生思考,还能间接传递知识,使整节课没有一处是在浪费时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精彩的提问抓住孩子们读书的“胃口”!我想当自己把美丽的花朵展开在孩子们面前,每一个人都一定会情不自禁嗅上几下的!

  提问读后感 篇29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育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是课堂信息及时反馈的重要手段。恰当地运用提问,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疑难问题、解决疑难问题提供提供桥梁和阶梯,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上课并不爱举手发言,这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课堂上出现启而不发,问而不答,教师只好自己讲自己的,最多也只是关照到几个学生。那么,作为教师应该怎么办呢?本人通过阅读了这篇文章,进一步明确了今后提问的方法、方向。

  1、重塑教师的课堂教学观,积极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方式;重塑教师的师生观,倡导平等、民主、合谐的师生关系。

  2、设计问题难度合适。不同难度问题选择不同的对象。

  3、问答留有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回答问题,教师必须给予一定的思考时间,对于普通班中这些基础不扎实或思维敏捷性较差的学生更应该如此。

  4、教师提问语言要表述准确,鼓励适当、机智幽默。

  5、营造良好班风。

  通过学习,我深知: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巧妙提问,教师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争先恐后的表现自己,既让学生有所悟、有所获,又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身心上的愉悦和享受。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对启迪学生思维,更好地、主动地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创新能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有效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后我将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提问读后感】相关文章:

面试提问技巧04-26

如何应对提问10-25

回答尴尬提问02-06

如何面对棘手的提问05-02

怎么鼓励孩子提问04-30

精彩尽在提问中12-14

回答面试尴尬提问02-06

如何面对爱提问的孩子03-02

面试提问的技巧有哪些04-25

两种提问的比较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