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战后发展理论的演变
大规模的发展研究起源于第二次大战后第三世界的崛起。战后许多新独立的国家在原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范围内的出现,改变了世界政治理念的格局。面对新的局势,西方国家感到必须对第三世界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以便认识这些国家并对自身可能受到的挑战进行预测.这种学术努力产生了体系庞大的发展理论。当中国也加入了高速发展国家的行列中时,对发展理论演变的过程和历史的了解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发展理论可以被看作是对西方社会科学主流中静态和人类学偏好的一种挑战,它试图在新的基础上对"经典理论"进行重构。其学术努力产生的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发展"成为了社会科学家们研究的主要项目。发展理论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第三世界国家在二战后的发展趋向,由于第三世界国家各种复杂的国情对西方传统的社会变化和转型的理论提出了挑战,促使学者们将第三世界的变化纳入到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去。所以也可以说,发展理论只是人们意识到第三世界的发展是与西方"原生型"发展具有特殊的不同质的特点时才开始产生的。反过来,这种研究尽管是相对发达国家的不发达国家存在的不发达问题而产生的,它却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对普遍发展规律的研究,并取代了原本以欧洲为主体的发展思维方式。
发展理论与发展战略的起源是密切相关的。经济结构与社会组织的变化使社会的决策者面临着一项紧迫的任务,那就是寻找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途径。所以发展战略通常包含着一位行动者-政府或国家。发展理论与发展战略的这种密切关系,是因为发展问题通常被视为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问题,这就使发展理论总具有为决策者提供建议的倾向,而初期的发展理论往往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之上,即不发达社会的条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因而必须加以改变。改变的原动力只能由政府或类似的机构提供,于是,纯粹的理论与战略之间的联系就很难分开了。
一,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争论:以工业为主导
初期发展理论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经济领域.并形成了若干不同的派别。第一派即所谓资本积累与工业化发展理论,这派理论至今仍有强大的影响.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不断地资本积累和投入并由此导致的工业化是推动落后国家发展的关键。由于其理论影响大,时间跨度长,其基本学说已为广大学者所熟知。比如强调在收入,积蓄,投资与产出之间保持平衡以达到稳步增长和充分就业的哈罗德-多马模式,该模式假定全社会生产的产品只有一种,既可用于消费也可用作生产性投资。他们在采取了凯恩斯投资--储蓄分析法后,得出了如下基本公式Gw=s/c;其中s为储蓄率,C为资本产出比率,Gw为有保证的增长率,由于储蓄比例与资本产出率共同决定经济增长率,因此可用增加投资等方法来推动经济的增长。为了维持某地一时期的充分就业,必须通过扩大投资来增加有效需求,然而在一个时期足以维持充分就业的有效需求,将不足以保持下一时期的充分就业。因为前一阶段由投资而形成的生产力,在下一阶段将提供更多的产出。为了维持充分就业,不导致有效需求的减少,就必须再投资以增加有效需求。由此,投资年年扩大,而产出日益增加。显而易见,物质资本形成的快慢,是束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由于这派学者强调物质资本的重要性,因而又被称为"唯资本论"。他们认为,由于物资资本的匮乏,发展中国家在总供给和总需求两个方面都存在着恶性循环,以致国民经济长期处于低水平"均衡陷井"而不能自拔。为此必须在投资努力上作出"大推进",以求得"平衡增长"。此种理论曾被广泛运用,很多学者均认为储蓄率与投资率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而W.A.刘易斯在1995年发表的《经济增长理论》一文中也提出了相同的观点。他提出了两个模式,其一阐述了经济发展的过程,其二阐述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决定问题。而罗斯托则提出"起飞"的概念,并认为这一阶段的持速时间大约为三年左右,过了这一阶段,受援国家就不再需要外援了。
然而50年代末60年代初,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放慢,许多学者开始了实证调查,结果产生了所谓的两缺口模式。该模式由经济学家霍利斯?钱纳里及其助手率先提出,主要内容是,根据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分析,可以得出一个表现总收入和总支出的恒等式:
[1] [2] [3] [4]
【战后发展理论的演变】相关文章:
发展观的演变与对发展的正义性的寻求04-27
儒学的发展阶段及演变过程04-09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重心的演变05-02
绝对程度副词的发展演变概述05-02
战后成人教育发展的三种范式述评04-30
发展理论述评04-28
语法隐喻理论的发展及其理论意义04-28
社会进步评价标准的实践与理论演变04-29
当代发展观演变的哲学反思04-30
我国就业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妇女发展的影响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