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蒲松龄俚曲》曲调风格形成的语言因素

时间:2021-10-01 10:27:50 社会文化论文 我要投稿

《蒲松龄俚曲》曲调风格形成的语言因素

《蒲松龄俚曲》是清代初叶明清俗曲流传到山东后产生的分支流派。它是蒲松龄采用 淄川地方的方言俚语,利用民间流传的时调曲牌编创的,并在长期流传演唱的过程中, 得到众多民间艺人、歌手的反复加工、不断丰富,从而发展成为深受群众喜爱的、兼具 文人气息的地方特色的说唱艺术品种。

  蒲松龄俚曲音乐之所以能成为一支极富地方特色的明清俗曲分支流派,其主要因素是 与其发生地——淄川的语言环境分不开的。与我国戏曲唱腔中各种声腔的形成一样,“ 明清俗曲"作为一种传统的音乐艺术形式,在其他各地流传、发展并形成多种流派的过 程中,除了受各地民间音乐的影响外,还和地方语言以及某一流派的创始人与继承人等 ,在创立和发展这一流派时,对某个地区语言的习惯和爱好密不可分。《蒲松龄俚曲》 就是在继承明清以来的俗曲小调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的基础上,以丰富多彩的民间故事 为素材,巧妙地采用淄川方言与其曲调紧密结合的行腔原则,从而形成独特的具有山东 民间音乐地方色彩的艺术品种。其曲调风格的形成,与当地的方土语言有密切关系。

  一、“俚曲"的曲调与字调

  中国的汉语是讲究字调和语调的。同样一个字或一句话,由于咬字吐词及说话声调的 不同,会引起字义或语义的变化,甚至会变为完全相反的意思。因此,“依字行腔"是 中国声乐作品创作中一直使用的传统创腔手法。《蒲松俚曲》深入民间,其作品的创腔 原则也不例外,它将唱词与旋律紧密相连,使行腔严格地按照它的出生和发展的地区— —山东淄川方言的字调特点来进行,它不是按照戏曲那样,采用“中州韵",而是采用 地道的方言土语。这样,就使音乐更加具有乡土气息,更加贴近民间,更加具有亲切感 和朴素感,从而深受当地群众的理解和喜爱,为群众所普遍接受。

  蒲松龄俚曲的曲调与淄川话结合时,主要是依据淄川话的每个字的字调来决定音的运 行。淄川话和普通话比较起来,二者的调类虽然都是四个,即:阴平、阳平、上声、去 声,但其调值和调性却有很大的差别。

  下面对照一下普通话和淄川话的调值与调性:

  附图

  从上面普通话和淄川话的调值与调类的对比可以看出:淄川话的阴平为降升调(近似普 通话的上声);淄川话的上声是高横调(近似普通话的阴平声);淄川话的阳平是高(半) 降调;去声是低(半)降调。

  蒲松龄俚曲音乐在曲调创作上和唱词的语言特色是紧密联系的,是以淄川话为基础的 。它的特点明显地表现在唱词中各类字的连接。这里所说的连接,主要是指曲调进行中 ,前一字的最后一个音和后一字的开始音之间是否发生“倒字"?倒字在我国传统声乐 作品中,尽管不是绝对禁止的,但在唱词的关键处(重要的意思、节奏位置、旋律位置 、句头等)却还都是十分在意的。历代的戏曲艺术表演家和乐师们,通过长期艺术实践 ,在唱腔设计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创腔经验,他们对于为了避免曲调中出现倒字,而必须 在唱词结合中注意汉字的语言字调是早有认识的。

  汉字之有四声字调的区分由来已久,从晋张谅撰写过《四声韵林》、南齐沈约撰写过 《四声谱》和隋陆法言撰写过《切韵》等情况来看,古人总结汉字的四声规律,比南宋 初年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正式形成的“南宋戏文"要早得多。到元代周德清于公元1324 年撰写了《中原音韵》后,北方的戏曲、曲艺艺术的演唱,基本上是按他的四声划分来 进行唱腔设计的。

  但是,从事蒲松龄俚曲音乐编创的蒲翁及其捍卫者,一方面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按照“ 依字行腔"的原则来作曲,另一方面又根据淄川地区语言特点来设计唱腔。笔者在研究 其曲牌音乐时,从中归纳出了这样几条俚曲曲词结合的原则。它们是:

  (一)阴阳相连——阴低阳高

  阴平字和阳平字相连时,有两种情况:

  1.阴平字在前时,阴平字的最后一个曲调音要低于后面阳平字的第一个曲调音。

  2.阳平字在前时,阳平字的最后一个曲调音要高过后面阴平字的第一个曲调音。

  附图

  上例阴平字“三"的曲调音“(升)Re",低于其后的上声字“尺"的曲调音“(升)Sol "音。

  (三)阴去相连——阴高去低

  阴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