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用结合的耕作模式探析论文
农业是我国重要产业之一,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农业投入的加大,我国粮食产量逐年递增,解决了13 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奇迹,化肥施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大量、大面积、长期的化肥施用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化肥使土壤的有机质成分遭到破坏,造成土地板结、地力下降、环境污染、作物品质下降等问题。如何养好地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现已引起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民众的密切关注。在农业科学新的领域内已提出耕作方式的创新,推出了以地养地有机物的转化再利用,在增施有机肥前提下,减少化肥施用量,以增加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
1 有机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土壤是种植业的基础,有机肥、无机肥是种植业的粮食,有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和充足的肥料施入,使土肥相融才能促使作物获得较好的收成。我国农村的.“庄稼是朵花、全靠肥当家”、“地靠粪养、苗靠粪长”的谚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施用有机肥料对于培肥土壤的作用。有机肥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元素,同时还具有数量大、来源广、养分丰富的优点,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碳、氢、氧、氮、磷、钾、钙、铁、镁、硫、锰、铜、锌、硼、钼和氯等营养元素,只有有机肥能全面供应,而且有机肥还具有调节土壤酸碱度,调节土壤理化特性,维持土壤中养分平衡,确保农作物茁壮生长发育的作用。
1.1 提供农作物需要的营养元素
有机肥是有机物综合体的通称,包括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城市污泥等肥料,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氨基酸、核酸和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对作物生长发育有特殊作用。
1.2 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土壤是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复合体,土壤生物有土壤动物、微生物等,这些有生命的物质需要各种含碳有机物质作为能量来源。有机肥可提供给土壤各种生物所需要的大量有机质,增强其活性,从而增强物质的转化能力,提高土壤肥力。
1.2.1 土壤动物 蚯蚓是疏松土壤的好帮手,是生物改良土壤的巨大动力资源。蚯蚓可利用有机残体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和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不但将有机残体水解为同化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而且能分解出较稳定的物质,并能使这些有机物和无机物转化成植物易利用的可给态养料。蚯蚓粪便亦含有丰富的无机氮和可溶性磷、钾养分及微量元素,是作物有效养分的重要肥源。蚯蚓本身含有 50% ~ 70% 的蛋白质,蚯蚓死后,其躯体分解,亦向土壤释放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另外,蚯蚓在土壤中钻孔,可提高土壤通透性。土壤动物活性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项指标。施用有机肥的地块,土壤比较疏松,蚯蚓比较多,应增施有机肥促进蚯蚓生长繁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1.2.2 土壤微生物 土壤微生物对提高土壤肥力有重要作用。施用有机肥,就可向土壤中投入大量的有机碳,可促使土壤中的微生物特别是有益微生物,如固氮菌、氨化菌、纤维素分解菌、硝化菌等快速生长和大量繁殖。有机肥中有动物消化道分泌的各种酶及微生物产生的各种酶,这些物质施到土壤后,可大大提高土壤酶活性。因此多施有机肥,可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和微生物繁殖转化能力,从而提高土壤吸收性能、缓冲性能和抗逆性能,一是微生物促进有机肥的分解。有机残体经有机分解、矿化分解成为简单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后,被作物根系吸收利用。二是促进养分的微生物固定,减少损失。一般情况下有机肥料的碳氮比较大,施用有机肥后能促使微生物大量繁殖,使作物可利用的无机氮变成微生物躯体的有机氮素。其他养料也是如此,微生物就成了这些养料的储藏库。微生物死后,这些养料又可以释放出来,经过矿化供作物吸收或再被其他微生物吸收,再次进行生物固定。土壤微生物的这种吸收-释放-再吸收的过程,起到了调节、缓冲土壤养分的作用。三是改善土壤自主固氮菌的活动,增加大气氮素的生物固定。土壤越肥沃,土壤中自生固氮菌增殖能力越强,可促进大气氮素的生物固定。四是固氮菌能促使磷、钾细菌的生长繁殖,增强土壤中难溶性磷、钾养分的释放。五是增加土壤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能合成一些生理活性物质,能促进作物生长,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增强作物的抗病性。六是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土壤中有机肥施用的多,土壤相对疏松,保肥性能好,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快,吸收能力增强,因此根深叶茂。
1.3 维持养分平衡,减轻连作障碍
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十多种营养元素,目前任何一种化肥都是无法完全代替的。施用有机肥是维持作物在土地系统中养分平衡的重要措施,有机肥作用如下:
一是既向作物提供大量元素,又提供微量元素。
二是既向作物提供无机养料,又提供有机养料和抗生物质。
三是既向作物提供提供必要元素,又提供有益元素。有机肥中除上述 16 种作物所需要的元素外,还含有对作物生长有益的硅、钴、硒、钠等元素。
四是既向作物提供固态养料,又提供气态养料。有机物在腐化分解过程中会释放二氧化碳,可提高作物冠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强光合效率,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五是有机肥是长效肥。有机肥料是一种缓效性肥料,有机肥料中的元素除了钾元素外,绝大部分与有机化合物结合在一起,或以有机状态存在,只能通过矿物质转变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或无机状态后,才能被作物吸收。有机肥作为作物基肥,前期不烧苗,后期不脱肥,可延长作物根系和叶片的功能期。
2 以地养地,养用结合的耕作模式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在采用绿肥或利用绿肥与农作物间作套种等模式改造旱薄地、低产田,提高土壤肥力、增肥地力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大大促进了土壤肥力的改善。
2.1 田菁与小麦轮作
前些年在豫东黄河两侧低洼易涝花碱地采用大型机械深耕后种植田菁。经过一个夏季,田菁生长 1m左右,秋末粉碎翻压,整地种麦。麦苗长势良好,无盐害黄苗现象。来年开春小麦返青时,施入适量化肥,浇返青水和拔节水各一次,当年小麦单产达3 000 kg/hm2以上。连年轮作后土壤盐分下沉,耕层淡化,土壤腐殖质增加,小麦年产量逐年递增,最高单产达 6 750 kg/hm2以上。
2.2 间作套种
在豫东旱薄地曾推广应用间作套种模式,即采用小麦与春箭舌豌豆或苕子、棉花间作。小麦播种前预留 3 m 左右的行距,然后播种春箭舌豌豆或苕子作绿肥,到来年 5 月初将绿肥粉碎翻压,腐烂后栽种棉花营养钵。与对照相比,掩绿肥的棉花单产有明显提高。
2.3 以无机促有机提高产草量,加速旱薄地培肥速度
在豫东花碱地试验基地,绿肥播种前施用少量磷肥或(和)氮素化肥,促使绿肥生长,提高产草量。
水利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在绿肥苗期灌一次水成效更显着,可使绿肥早发,增加产草量,并可提前掩青腐烂分解,保证小麦适时播种。
如在黄河故道背河洼地,小麦收后播种田菁的同时施入过磷酸钙 150 kg/hm2、碳铵 112.5 kg/hm2,将不施化肥的田菁作为对照。施化肥田菁出苗后蹲苗期缩短,生长旺期测产结果表明,施少量化肥较不施化肥田菁的产草量高 53%.又如种植柽麻的同时施入尿素 75 kg/hm2、磷肥 112.5 kg,秋后掩青时产量测定表明,施用化肥区较未施化肥区柽麻的产草量高一倍。
来年小麦收获时绿肥施化肥区小麦单产 5400kg/hm2,较 绿 肥 不 施 化 肥 区 小 麦 单 产 3 375 kg/ hm2高2 02 5 kg/hm2. 小麦收获后测试土壤理化特性,绿肥施化肥区表现为容重降低,土壤水溶性团粒增多,土壤有机质略有增加,盐碱地层盐分减少。经过多年轮作后,土壤最终成为无盐碱危害的砂壤土。
2.4 养用结合改土培肥
2.4.1 两粮一肥制 两粮一肥的栽培方式适合中产地区。麦收后小行距 0.7 m 冲沟,点种两行玉米,株距 0.17 ~ 0.2 m,密度为 3.75 万~ 4.5 万株 /hm2.在 2 m 宽行内种两耧柽麻或绿豆。观察绿肥长势,于6 月底或 7 月初,一茬作玉米追肥,8 月上旬掩青作小麦底肥。
2.4.2 两粮两肥制 典型种法是种麦前打成 2.5 m宽的畦田,种 3 耧苕子。来年 4 月将苕子翻压种两行玉米,玉米长起来时,于 7 月上旬在玉米行间套种柽麻或绿豆。通许县火尚弯村种两粮两肥田 3.33 hm2,全年掩鲜草 3.75 t/hm2,玉米和小麦单产分别为3 825 kg/hm2和 3 870 kg/hm2.
2.4.3 两粮三肥间作制 设 1.7 ~ 2.3 m 为一畦,畦内种 3 耧小麦,畦埂上在年前种一耧毛叶苕子或草苜蓿,来年 2 月在麦垅行间套种草苜蓿,5 月上旬把埂上的绿肥掩青种两行玉米,7 月上旬把三耧绿肥刹一茬作玉米追肥,让绿肥再作小麦底肥,或是于 7 月中旬将草苜蓿刹割后深翻。这种粮草间作是持续增产,以地养地的好办法。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机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比较全面,对植物的养分供给较平缓持久,而且无毒、无害、无污染。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兴起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十分重视使用有机肥料,并把有机肥料规定为生产绿色食品的主要肥源。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应为净化环境提供良好的耕作手段和新的栽培模式,应着力推广秸秆还田、间作套种绿肥等措施,将绿肥种植引入农田,重视有机肥料的合理施用,采用测土施肥、配方施肥等,将有机、无机肥料合理配施,实现以地养地养用结合。
参考文献:
[1] 董敬超 . 浅析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技术的发展应用 [J].河北农业科技,2007(9):42.
[2] 李洪森 . 有机肥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J]. 安徽农业科学,2012(8):4526-4527.
【养用结合的耕作模式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垦区耕作模式讨论的论文12-06
医养结合模式调研报告01-01
医养结合模式调研报告范文01-01
三种立法模式探析论文04-15
小学语文合作教学模式探析的论文11-21
对特殊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02-21
对阿里巴巴盈利模式的探析论文12-18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探析10-04
工程项目管理优化新模式探析论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