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联考大纲法理学

时间:2023-04-30 04:52:38 专业硕士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06年法律硕士联考大纲法理学

  下编综合课

2006年法律硕士联考大纲法理学

  Ⅰ。评价目标

  综合课由法理学、中国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三部分构成,主要包括相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其评价目标是从理论法学的角度测试考生是否具有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Ⅱ。考核内容

  法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法学

  一、法学的含义

  法学的概念;法学的研究对象,法学体系

  二、法学产生和发展

  法学产生的条件,法学的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法学

  马克思法学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特征

  第二节 法理学

  一法理学的含义

  法理学的概念,法理学的研究对象,法理学在法学体系中的地位

  二法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法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法理学的意义

  第二章 法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节 法、法律的含义

  一、汉语中“法”与“法律”的词义

  二、西语中法与法律的含义

  在大部分西语中,法主要是在哲理意义上使用;法律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和颁布的具体法律规则,即实在法。

  三、当代中国“法”与“法律”的使用

  在法学上,一般从哲理意义上来理解法,从国法意义上来理解法律;在制度上,一般认为狭义的法律仅指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广义的法律是指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

  第二节 法的本质

  一、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的本质的学说

  神意论认为法即神意;理性论认为法是人的理性的体现,自然法高于实在法;规范论认为法是主权者的命令,是以制裁为后盾的行为规则;民族精神论认为法是民族精神的体现;社会控制论认为法是社会控制的工具。

  二、马克思主义法学关于法律本质的学说

  法律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法律所体现的意志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法律所体现的意志也受经济以外诸多因素的影响。

  第三节 法律的特征

  一、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

  法律调整人们的行为,具有规范性。

  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法律的创制包括制定和认可两种方式;法律具有国家意志性和普遍性。

  三、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规范

  法律具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四、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

  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具有程序性。

  第三章 法律的起源与演进

  第一节 法律的起源

  一、法律起源的原因

  法律起源的经济因素;法律起源的政治因素。

  二、法律产生的一般规律

  法律由个别调整逐步发展为规范性调整;法律由习惯到习惯法再到制定法;法律由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混为一体到相对独立。

  第二节 法律的演进

  一、古代法

  奴隶制法严格保护奴隶主所有制,公开确认贵族的等级特权;封建制法确认人身依附关系,维护专制王权。

  二、资本主义法

  资本主义法的产生与本质。在封建社会中后期,产生了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资本主义法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国家而产生的;资本主义法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资本主义法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维护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府,维护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和人权。

  法系的概念;英美法系、大陆法系的概念;两大法系在法律渊源、法律分类、法典编纂、诉讼程序等方面存在区别。

  三、社会主义法

  中国社会主义法的产生与本质。中国社会主义法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根据地法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第四章 法律的作用

  第一节 法律作用的含义

  一、法律作用的含义

  法律作用的概念;法律作用实质

  二、法律的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

  从法律是一种社会规范看,法律具有规范作用;从法律的本质和目的看,法律具有社会作用;这两种作用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

  第二节 法律的规范作用

  一、法律的指引作用

  法律指引作用的对象是本人的行为。

  二、法律的评价作用

  法律评价作用的对象是他人的行为。

  三、法律的预测作用

  法律预测作用的对象是人们相互间的行为。

  四、法律的教育作用

  法律教育作用的对象是一般人的行为。

  五、法律的强制作用

  法律强制作用的对象是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节 法律的社会作用

  一、法律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

  法律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法律调整统治阶级与同盟者之间的关系;法律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二、法律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

  法律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法律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法律推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等。

  第四节 法律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一、当代中国法律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地位

  二、当代中国法律在建构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第五节 法律作用的局限性

  一、法律调整的对象是人的行为,法律调整的范围不是无限的

  二、法律的特性,如抽象性、稳定性、滞后性、普遍性等,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之间存在着矛盾

  三、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受人的因素的影响

  四、法律的实施受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影响

  第五章 法律制定

  第一节 法律制定的含义

  一、法律制定的概念

  法律制定的概念;法律制定的特征。

  二、立法权与立法体制

  立法权的概念;立法体制的概念;我国现行的立法体制是一元制多层次的立法体制。

  第二节 法律制定的原则

  一、合宪性与法制统一原则

  法律制定的依据、权限、程序必须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二、科学性原则

  法律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合。

  三、民主性原则

  法律制定必须从最大多数人的最根本利益出发;立法过程和立法程序具有民主性。

  第三节 法律制定的程序

  一法律制定程序的概念]

  二、法律案的提出

  三、法律案的审议

  四、法律草案的表决

  五、法律的公布

  第四节 法律的效力

  一,法律效力的概念

  一、法律对人的效力

  我国法律对人的效力遵循以属地主义为主、以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为补充的原则;我国法律对中国人的效力;我国法律对外国人和无国籍人的效力。

  二、法律的空间效力

  法律的空间效力的概念,法律的域内效力;法律的域外效力。

  三、法律的时间效力

  法律的时间效力的概念,法律生效的时间;法律效力终止的时间;法律的溯及力。

  第六章 法律体系

  第一节 法律体系与法律部门

  一、法律体系的概念

  二、法律部门

  法律部门的概念;法律部门的划分标准包括社会关系与调整方式两种;划分法律部门的原则主要有客观原则、目的原则、平衡原则、发展原则、主次原则。

  第二节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由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律部门构成。

  第七章 法律要素

  第一节 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的含义

  法律规则的概念;法律规则具有微观指导性、可操作性较强、确定性程度较高等特点。

  二、法律规则的种类

  授权性规则与义务性规则;强行性规则与任意性规则;确定性规则、委任性规则和准用性规则。

  三、法律规则的结构

  法律规则由假定(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构成。

  第二节 法律原则

  一、法律原则的含义

  法律原则的概念;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在明确性、适用范围、适用方式等方面存在区别。

  二、法律原则的种类

  政策性原则与公理性原则;基本原则与具体原则;实体性原则与程序性原则。

  第三节 法律概念

  一、法律概念的含义

  二、法律概念的种类

  第八章 法律渊源与分类

  第一节 法律渊源

  一、法律渊源的含义

  法律渊源的概念。

  二、法律渊源的分类

  法律的正式渊源包括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国际条约等。法律的非正式渊源包括正义标准、理性原则、公共政策、习惯、学说等。

  三、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

  当代中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是制定法,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特别行政区的法律、规章 、国际条约、国际惯例等。

  第二节 法律分类

  一、法律的一般分类

  成文法与不成文法;实体法与程序法;根本法与普通法;一般法与

【法律硕士联考大纲法理学】相关文章:

2012管理类联考考研数学大纲解析04-28

五校自主招生联考开始报名 笔试参考大纲04-26

湖北美术联考大纲公布 科目为素描色彩速写三门04-29

法理学论文:重读法理学的几点心得体会04-26

法律硕士(JM)报考指南04-30

后现代思维的法理学意义04-30

高考大纲分析02-03

教学大纲04-28

实习报告大纲04-27

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的区别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