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2006年法律硕士联考大纲中国法制史
第一章 夏商西周春秋法律制度
第一节 夏商法律制度
一、中国法律的起源
夏朝的建立与中国法律的产生;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
二、立法概况
禹刑;汤刑。
三、刑事立法
奴隶制五刑:墨,劓,刖,宫,大辟。
四、司法制度
天罚神判;监狱。
第二节 西周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明德慎罚”的立法指导思想;吕刑;九刑;周公制礼;礼与刑的关系;宗法制度。
二、刑事立法
主要刑法原则;主要罪名。
三、民事立法
契约:质剂,傅别;婚姻:一夫一妻制,同姓不婚,“父之命,媒妁之言”,六礼,七出,三不去;嫡长子继承。
四、司法制度
大司寇;狱,讼;五听。
第三节 春秋法律制度
一、成文法的公布
郑国“铸刑书于鼎”;邓析“竹刑”;晋国铸刑鼎;成文法布引起的论争。
二、成文法公布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第一节 战国法律制度
一、立法指导思想
“一断于法”;刑无等级;轻罪重刑;法布于众。
二、《法经》
李悝变法与《法经》的制定;《法经》的内容、特点和历史地位。
三、商鞅变法
改法为律;连坐法;分户令;变法的历史意义。
第二节 秦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立法指导思想:“缘法而治”,“法令由一统”,严刑重法;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法律答问,封诊式,廷行事;云梦秦简。
二、刑事立法
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主要刑名。
三、经济立法
农业管理与自然资源保护立法;官营手工业管理立法;市场与货币管理立法。
四、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诉讼程序;审判制度……
第三节 汉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立法指导思想:汉初黄老思想与“约法省刑”,汉武帝时“德主刑辅”与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确立;“约法三章 ”;《九章 律》;“汉律六十篇”的形成;法律形式:律,令,科,比。
二、刑事立法
文景时期的刑制改革;刑罚适用原则:上请,“亲亲得相首匿”;主要罪名。
三、经济立法
盐铁酒专卖;抑商政策;对外贸易立法。
四、司法制度
诉讼与审判;春秋决狱;秋冬行刑。
五,行政立法
皇帝制度,中枢与地方行政机构,官吏官吏制度,监察制度
第四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曹魏律;晋律;北魏律;北齐律;麟趾格;大统式。
二、刑事立法
“准五服以制罪”;“官当”、“八议”入律;“重罪十条”;封建制五刑的初步形成。
三、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的变化;登闻鼓直诉制度;死刑复奏制度;刑讯制度。
第三章 隋唐宋法律制度
第一节 隋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开皇律》;《大业律》。
二、《开皇律》的主要成就
体例:十二篇,五百条;内容:封建制五刑正式形成,改“重罪十条”为“十恶”,完善“八议”、“官当”制度。
第二节 唐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立法指导思想:“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立法宽简稳定划一;主要法律形式:律、令、格、式及其相互关系;《武德律》,《贞观律》,《永微律疏》,《开元律》,《唐六典》,《大中刑律统类》;唐律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二、刑事立法
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五刑制度;主要罪名:十恶,六赃;保辜制度。
三、民事立法
民事行为能力;所有权;契约;婚姻家庭与继承。
四、行政立法
三省六部制;御史台;官吏管理:科举制度,考课,致仕。
五、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推事”;告诉的限制;回避;死刑三复奏、五复奏制度;法官责任制度。
第三节 宋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宋刑统》;编敕;编例;条法事类。
二、刑事立法
刑罚制度:折杖法,刺配,凌迟;重法地法。
三、民事立法
典卖契约;财产继承。不动产买卖契约。
四、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鞫谳分司制;翻异别推制;务限法。
五行政立法
国家政权机构的调整;官员选任与考课制度;监察制度
第四章 元明清法律制度
第一节 元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至元新格》;《大元通制》;《元典章》。
二、刑事立法
蒙汉异法;刑罚制度的变化。
三、民事立法
烧埋银;婚姻继承制度的特点。
四、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大宗正府,刑部,宣政院。
第二节 明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立法指导思想:“刑乱国用重典”,“明刑弼教”;《大明律》的制定与“六部分篇”的体例;《大诰》的制定及其特点;《问刑条例》;《大明会典》。
二、刑事立法
奸党罪、充军;廷杖;与唐律比较在定罪量刑方面“轻其所轻,重其所重”的特点。
三、民事立法
婚姻家庭与继承制度的变化。
四、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厂卫;申明亭;会审制度。
五行政立法
中枢与地方行政机构;官员选任制度;监察制度
第三节 清朝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立法指导思想:“详译明律,参以国制”;《大清律例》;《大清会典》;适用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法规。
二、刑事立法
发遣;维护满族特权的内容。文字狱。
三、经济立法
海禁政策与对外贸易立法;专卖制度。
四、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诉讼程序与审判制度;秋审制度。
第五章 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制度
第一节 清末法律制度
一、“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的背景与“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的指导原则;《钦定宪法大纲》;路议局与资政院;《十九信条》。
二、修律活动
指导思想:“中外通行,有稗治理”;修订法律馆;《大清现行刑律》;《大清新刑律》;礼法之争;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和历史意义。
三、司法制度的变化
领事裁判权制度与会审公廨;司法机关的调整;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
第二节 太平天国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天平刑律》。
二、刑事立法
主要罪名与刑名。
三、婚姻立法
一夫一妻制;“凡天下婚姻不论财”。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制度
一、宪法性文件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制定、主要内容、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二、其他革命法令
有关保障民权、发展经济、文化教育、社会改革等方面的法令。
三、司法制度
中央司法机关;律师制度;司法改革的主要措施。
第四节 北洋政府法律制度
一、制宪活动与宪法性文件
《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天坛宪草”;《中华民国约法》(“袁记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贿选宪法”。
二、刑事立法
《暂行新刑律》;单行刑事法规;判例与解释例。
三、司法制度
司法机关的体系;诉讼审判制度的主要特点。
第五节 南京国民政府法律制度
一、立法概况
指导思想;法律体系与《六法全书》。
二、宪法性文件与宪法
《训政纲领》;《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五五宪草”;《中华民国宪法》。
三、刑事立法
《中华民国刑法》;刑事特别法。
四、民事立法
“民商合一”的立法体系;《中华民国民法》。
五、司法制度
普通法院系统;特种刑事法庭。
第六章 革命根据地法律制度
第一节 工农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二、土地立法
《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
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四、司法制度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一、《陕扩宁边区施政纲领》
二、土地立法
三、刑事立法
刑法原则的发展;主要罪名。
四、司法制度
马锡五审判方式;人民调解制度。司法组织体制。
第三节 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法律制度
一、宪法性文件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华北人民
【法律硕士联考大纲中国法制史】相关文章:
论法律硕士培养中的中国法制史教学04-29
2012管理类联考考研数学大纲解析04-28
五校自主招生联考开始报名 笔试参考大纲04-26
《中国法制史》学后感05-01
电大《中国法制史》填空和选择题小抄05-01
法律硕士(JM)报考指南04-30
高考大纲分析02-03
教学大纲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