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教案

时间:2023-12-13 09:28:24 炜玲 音乐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音乐教案(精选21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音乐教案(精选21篇)

  七年级音乐教案 1

  一、教学目标

  1、准确地演唱和律动《爱星满天》,感受歌曲乐句的对称性。

  2、能跟着老师的指挥,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

  1、学生欣赏歌曲《爱星满天》,熟悉歌词以及歌曲可分成的乐段。

  2、学生学唱歌曲《爱星满天》,主要是学生通过听来达到学会演唱的目的,教师在难唱或易唱错的地方重点解决问题。

  3、配合律动体验歌曲的美。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2、学生欣赏歌曲《爱星满天》,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段?答案:第一乐段(1-16小节),采用变化重复的两个乐句,描绘了美丽的天空带给人们的快乐和甜蜜。第二乐段(17-32小节)稍显激动,前后明显的`对比,歌唱人间高尚而纯洁的爱。第三乐段(33-48小节)是第一乐段的缩减再现,是爱心的传递和延伸。

  3、学生学唱歌曲《爱星满天》,找到变化音,

  4、重点难点:后十六和小切分的演唱方法

  5、有感情的熟练准确的演唱歌曲。

  6、配合律动来完整演绎《爱星满天》。感受乐句和乐段的结构,体验歌曲美好真挚的感情。

  七年级音乐教案 2

  一 、教学内容

  唱歌课《樱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日本相关音乐知识:如都节调式、日本筝、及歌舞伎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樱花》,尤其注意4、7的音准。

  (2)、利用所掌握的日本都节调式音乐特点进行简单的创编。

  3、情感目标:对日本的音乐及民族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能够学习日本的樱花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樱花》。

  2、掌握并能运用都节调式。

  四、教学方法:

  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欣赏教学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电子琴、古筝等。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好,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王老师,虽然是第一见面,但是大家不用紧张,因为我今天是来给大家当导游的,我们今天旅行的目的地是亚洲的某个国家,但到底是哪个国家呢?请大家通过一组幻灯片来猜一猜。(播放轻音乐《樱花》)

  生:讨论回答。

  师:你从哪些方面断定这是日本呢?

  生:富士山、寿司.......

  (二)、新授

  2、师:如果我们把伴奏音乐换掉,你们再来欣赏。(引出日本音乐的风格特点)

  3、师:到底是什么样的音乐特点,让我们一下子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日本风格呢。我们一起来视唱一下这首曲子的乐谱。并从以下三个方面思考:

  (1)、调式

  (2)、节奏

  (3)、情绪

  师:关于调式,大家可能有些陌生,在这里,大家主要回答两个问题

  (1)、构成音有哪些?

  (2)、乐句内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如何?

  师:解释音与音的关系。

  以西洋七声音阶为例12345671,七个台阶上住着七个音符,这些台阶是不一样高的,3到4,7到1之间的台阶是其它台阶的一半,所以是半音关系。其他是全音关系。两个相邻的音之间的距离我们叫做2度,1到3叫三度。半音关系的两个音我们叫做小二度,全音关系的我们叫做大二度。1到3都是全音,所以我们叫做大三度。

  从一个音到她相邻的音走了一级叫做级进,两个音就是级进关系,如果隔一个则称为跳进。

  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

  师:这首乐曲就是日本的民歌《樱花》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它象征着纯洁、美丽,它还素有七日樱花之说,这样短暂而绚烂的形象正好符合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日本国民从小被灌输危机意识,要珍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最精彩。我们一起来用“啊”来模唱一遍旋律,注意声音要充满向往和虔诚。(钢琴伴奏)

  (三)、拓展

  4、师:传统的调式就要由传统的音乐演出形式来演绎,日本的传统音乐包括神乐、雅乐、伎能、歌舞伎等形式。 它们大都是集歌、舞、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

  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歌舞伎乐形式。(播放视频)

  师:大家觉得很有意思吗?据说,日本的传统音乐又很多是从中国隋唐音乐演化而来的,而在我国的隋唐时期,尤其是日本的圣德太子(574--622)摄政时期开始,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日益频繁,日本曾先后派遣十九批"遣隋使"和"遣唐使"到我国来,其中每个使团都设有音乐长、音乐生,他们在我国学习我国的音乐,并且又把我国的音乐带回到日本,从而使我国音乐在日本国土上得以广泛的流传,并对日本的音乐产生很大的影响。隋唐时期我国传入日本的'音乐内容,主要有唐乐、伎乐、散乐三种。唐乐是唐代宴会时使用的音乐,即我们所说的燕乐或俗乐,它们流传到日本以后,被改造为日本的雅乐。散乐与伎乐随着雅乐的兴盛开始从宫廷流入民间,后来与日本原有的滑稽伎结合,形成了日本特有的乐剧,即能乐。

  (以上关于日本传统音乐与我国传统音乐的关系,可以省略简要点到即可)

  5、师:除此之外,日本的传统乐器也深受中国民族乐器的影响,比如日本筝。我这里就准备了日本筝的祖先——古筝。让我们一起随古筝演唱一下歌曲。

  更改:

  1、增加学唱次数,并适当的运用指挥手势。

  2、根据学生的实际情绪及演唱欲望来适当的增加学唱遍数。

  (四)、创编

  6、师:看来这些都难不倒你们,我们来点有难度的,运用都节调式特点进行4小节的旋律创编。

  (分小组进行,选其中两组展示)

  1. 要仔细检查学生创编的旋律,及时更正书写错误等。

  2. 将学生创编成果中比较优秀的全体来视唱,并且可以当成《樱花》的前奏或间奏。注意课堂生成的特点,并积极运用这种生成。

  (五)、总结

  师:通过本次日本之旅,我们收获良多,而且还很有民族自豪感,因为古代日本的很多传统都源自中国,但是同学们,在当今社会中,你有没有观察过我们身边有多少东西都刻着日本的影子呢?

  生:科技产品、汽车、相机等电子产品。

  师:这真是两千年河东,两千年河西,日本人正是推崇这种“即使短暂,也要盛开这一瞬的绚烂。”的樱花精神。这种信念通常会体现在他们生活、处事之道中,自古如此,久而久之便培养出了日本人特有的不惜一切力求向上、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1、 以上总结可以根据课堂时间来即兴发挥,尽量的减少题外话,直接总结樱花品质。

  2、 可以让学生在樱花歌曲中离开教室。

  七年级音乐教案 3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船工号子》,能够认识劳动号子的特点。

  2、通过欣赏,体验船工号子和劳动歌曲的风格与特点。

  3、通过学习劳动号子,使学生了解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

  重点:

  劳动号子的音乐特点。

  难点:

  《船工号子》的各段体验和感受,辨别各段的不同音乐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劳动号子

  1、学生活动:四人抬一重物。

  先请4位学生抬一重物,这时候学生搬起来不一致。

  师:谁有办法能让他们抬起重物?这时候学生就会提出,让一个学生喊口令。师接着喊:“1、2”学生一起叫“加油”搬。请同学说说感受。通过有口令和没口令两种方式,目的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口令的作用。

  2、学生感受劳动号子:赛龙舟。

  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做划船姿势,师当领队喊口令,同学们划桨赛龙舟。(通过这样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进一步感受号子的特点)

  3、讨论交流劳动号子的特点。

  师:刚才老师和同学们喊得就是号子。通过刚才我们的活动劳动号子有什么特点呢?过渡语不知道怎么连?

  a、在集体活动中。

  b、一领众和。

  c、节奏与动作的节奏一致。

  4、列举生活中,哪些活动还需要号子?

  在打夯、伐木、采石等劳动中使用的工程号子;在装卸、挑担、推车等劳动中使用的搬运号子;在打麦、舂米、车水等劳动中使用的农事号子;在水运、打渔、船务等劳动中使用的船渔号子……

  二、欣赏《船工号子》

  1、出示图片,介绍船工背景。

  师:来,我们一起看一组图片,你知道这些人是做什么的吗?(船工)。这些船工世代生活在我国四川省川江岸边。在这段航道上布满了艰险,密布着险滩、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千百年来,在这航道上柏木船就是唯一的交通工具,而木船的动力可不是机械的,你们猜木船靠什么动力前行的?江上木船的动力来自我们船工的身体。川江船工顺水推桡,逆水拉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川江上闯荡。

  2、你对船工劳动时的哪个姿势印象最深刻。你能模仿吗?

  3、初听。

  a、请同学们竖起耳朵来聆听这惊天动地的船工号子,请你说说你的听后感。

  b、介绍歌曲的劳动块景:平水、见滩、上滩、险滩、下滩(出示视频或图片)。

  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在这段航道上布满了艰险,密布着险滩、暗礁、石林等,水流湍急。船只在运行当中往往会出现平水、见滩、上滩、险滩、下滩等劳动过程。船上的号工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闯滩斗水,该快该慢,众船工都听专门的号工。号工根据江河的水势水性不同,明滩暗礁对行船存在的危险性,根据劳动节奏,编创出一些不同节奏、不同音调、不同情绪的号子。就是流行于这一带的一种船工劳动号子,有“平水号子”、“见滩号子”、“上滩号子”、“拚命号子、“下滩号子”联缀而成。

  4、欣赏“上滩号子”,说说船工们是怎么样上滩的?然后模仿。

  师:前面就是明滩暗礁,惊涛骇浪,船工们却不畏惧,做好准备迎刃而上,我们来听听船工是怎样上滩的?

  5、哼唱“下滩”时的.旋律。

  师:船工们刚刚经历了一场顽强的搏斗,又唱起了悠扬的歌声。让我们也随着船工们一起唱一起航行吧。

  6、介绍《船工号子》

  《船工号子》这首歌是常苏民和陶嘉舟两位音乐家在吸收了四川民歌《川江船夫号子》的音乐素材和结构特点为影片《旋涡里的歌》而创作的插曲。歌曲通过平水、见滩、上滩、拼命、下滩再现了闯滩夺险的劳动场景。这是第一次在银幕上展现了川江号子的音乐特点。因此我们欣赏的和真正在川江边上的号子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7、完整的欣赏《船工号子》。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片段?

  三、小结

  昔日里川江上那几人、几十人划船,十几人乃至上百人合力拉纤,号子声震撼河谷的场面已经看不见了,甚至连昔日的号工也余下无几。但是“川江号子”作为一种颇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已经深深地融进了川江流域广袤的大地中,让我们爱护它、保护它如同珍惜中华民族的每一项文化遗产。

  七年级音乐教案 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无锡景》,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把歌曲旋律优美细腻的特点唱出来。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3、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感悟我们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活动及目标本节课分为三个板块。

  1、学生演唱所知道的江苏民歌

  2、学唱歌曲《无锡景》

  3、演唱中重难点的解决以及歌曲的特点分析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欣赏一段音乐。向学生提问。

  (1)大家知道老师刚刚吹奏的是什么曲子吗?

  (2)那么这首曲子是哪里的`民歌呢?表现了怎样的特点呢?(生:江苏民歌。它曲调婉转曲折、节奏均匀平稳,旋律以级进为主。师:是的,那么除了《茉莉花》,大家还知道哪些江苏民歌呢?

  生:《拔根芦柴花》、《杨柳青》、《紫竹调》、《无锡景》、《姑苏风光》、《杨柳青》今天老师带来的就是一首在江苏广泛传唱的民间歌曲——《无锡景》。

  二、引出课题——《无锡景》

  师:请同学们在欣赏时思考,这首歌曲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身为无锡人的自豪和欣赏无锡美景时那种喜悦、愉快的心情。)

  三、新歌教唱

  1、歌曲旋律有什么特点?(出示第一段歌谱)师:大家哼唱一下歌谱,看看这个歌谱有几个音组成。生:12356.没有4和7.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这是我国特有的五声调式,五声调式也是中国人的智慧结晶,只用五个音就可以完成一首乐曲,12356分别叫宫商角徵羽,我们这首歌曲的主音是1,所以称作五声宫调式。

  师:大家有没有看到歌谱中出现的音乐记号,首先看到有很多的连音记号,我们来试唱一下。

  2、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师:请同学朗读这一段歌词体会一下歌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生:有“呀”“么”等衬词。

  师:是的,那么大家知道这些衬词有什么作用吗?生:这样可以表现亲切柔和的语调。师:没错,歌词中采用了很多无锡方言,因为这是老百姓自己传出来的歌曲,所以采用口语化的歌词,唱起来更加亲切。师:大家跟着钢琴完整的演唱这首歌曲,要注意唱出江南民歌细腻委婉的韵味。

  四、总结课程(播放音乐《无锡景》)

  师:同学们,江南的民歌和音乐体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表现了人民丰富的情感,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接近和了解江南的民歌和音乐,领略其中的无穷魅力

  七年级音乐教案 5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和欣赏曲,领悟“保护环境、关爱地球、热爱大自然”这一人类共同主题,增强“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热爱自然、爱护自然”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日出》,感受、体验单簧管、英国管、长笛所代表的音乐形象以及单个乐器和乐队和奏所带来不同效果。在聆听音乐时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意境美。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有关组曲的知识,了解音乐能够表现自然界的美景。

  教学重点:

  聆听音乐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

  教学难点:

  标题性作品的特点。

  教前分析:

  启发学生“聆听音乐,发挥想像”。这首乐曲都是标题性作品,富于描写性。教师在开始时仅提出一个大概的命题和提示,让学生在聆听音乐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倾听之后谈谈自己所想像的“画面”,允许、鼓励发表独立的见解。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互相问好,开始上课。

  二、导入课

  师:听一段音乐片段(日出的主题音乐),谈谈你对这段音乐的感受。音乐在描写什么?

  三、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刚才我们听到的是美国作曲家格罗非创作于1931年《大峡谷组曲》第一乐章《日出》的主题音乐。

  1、背景资料。

  大峡谷是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科罗拉多河中游的游览胜地,峡谷长350公里,深600至1800米,宽8至25公里,河谷的`谷底宽度不足1公里,两侧谷壁呈阶梯状。1919年被辟为国家公园。大峡谷的景观宏伟雄壮,气势磅礴。

  《大峡谷组曲》全曲分五个乐章:第一乐章《日出》、第二乐章《赤色的沙漠》、第三乐章《羊肠小道》、第四乐章《日落》、第五乐章《暴风雨》。

  2、唱主旋律。

  师:下面我们把日出的主旋律再来熟练一下。

  学生来一句句的跟唱。边唱边划拍。再完整一遍结束。

  3、师:完整欣赏一遍作品。同时边听边思考: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大峡谷日出升起是一种什么景象?(壮观、美丽)

  师总结:同学们刚才讲得都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细细的感受一下音乐是如何来表现渐渐升起的日出?

  四、分段欣赏乐曲

  师:下面来分段欣赏。首先欣赏的是引子部分。要注意听出现的每一种突出的乐器是什么?

  1、引子(先将引子部分完整听一遍)。

  师:思考:这部分音乐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或者听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或想法?

  师:音乐在表现大峡谷的什么景象?(宁静、空旷)用什么乐器?

  七年级音乐教案 6

  一、教材说明:

  感受与鉴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本课是一堂器乐欣赏课。从探索与深化教材改革这个层面而言,本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材呈现的方式均与以往有所不同,其最大的特点是比较简洁、明了、新颖,贴近现实。在教材呈现的方式上,文本只选载了必要的谱例,与之相关的少量插图、配画,以及音乐小博士的提示语。去掉了概念化的讲授音乐知识的文字和作品简介的文字,给师生创造性开展欣赏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二、教学设想:

  本课音乐欣赏课,意欲通过聆听欣赏、感受印象、熟悉主题、交流讨论、小组评价等教学活动。创设“自主、创作、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人人参与的意识,引导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领略管弦乐的魅力。从而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为终身学习和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习内容说明:

  本课以《七彩的管弦》为切入点,其教学内容包括两个欣赏专题:

  第一个专题是《乐队巡礼》。这个专题有两个教学内容,其一,听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片段);其二,结合学生对该曲的直接体验,简介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有关的乐器,进一步感受乐器的音色特点。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各组有关的乐器并感受其音色特点这两个知识点,应在听赏活动中,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它。

  第二个专题是《美的遐想》。本专题安排了《日出》、《乡村傍晚》两首不同风格的管弦乐曲,作为课内的欣赏作品,其目的是让学生随着旋律的思绪,展开丰富的想象,领略运用音乐描绘的《日出》、《乡村傍晚》的景色,体验欣赏标题器乐曲的韵味与乐趣。

  四、教学目标:

  1、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各组相关的乐器,并感受其音乐特点。

  2、在欣赏《日出》和《乡村傍晚》的活动中,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听后联想到的景色,让大家分享。

  五、教学重点:

  在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和感受各种乐器音色特点的基础上,领略管弦乐的魅力,体验用音乐来描绘《日出》和《乡村傍晚》的韵味。

  六、教学难点:

  引导、启发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形式来感受音乐美与鉴赏音乐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乐器图片及文字简介、音像资料、录音机、磁带等。

  七、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欣赏管弦乐曲《蓝色的多瑙河》(: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曲)

  2、思考:我们刚才听到的是什么乐曲?是由什么乐队演奏的?

  3、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引导。

  4、引出课题《七彩的管弦》

  二、了解管弦乐队的分类,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

  1、管弦乐队分成四大类:

  弓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结合管弦乐队演奏图来认识乐器的分组)

  2、认识各组乐器,感受其音色特点。

  欣赏各组乐器的图片,认识其形状、结构。

  聆听各乐器的声音,感受其音色特点。

  三、欣赏管弦乐作品,感受其风格特点。

  听赏《日出》第一乐章《大峡谷》

  1、观赏日出(影片)

  2、听赏美国作曲家格罗菲的《日出》

  (引用大峡谷有关的风景画加入文字音响,让学生专注聆听音乐——想象与联想——配画。)

  3、听赏《日出》后,学生自由畅谈自己的体会感受。

  (可从历史、地理、图画、音乐、音色等方面展开交流与讨论。)

  A、听完这首乐曲,给你印象最深的乐器是什么?谈谈它有何特点?

  B、大峡谷位于美国的什么地方?

  c、请为这首乐曲配上一副图画。

  欣赏《乡村傍晚》

  1、观赏《乡村傍晚》的图画

  2、听赏《乡村傍晚》的音乐

  分乐段赏析:

  A段:开始是一支悠长缓慢的曲调,清新而优美,宛如悠扬甜美的牧笛声,请问:这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B段:这段音乐有何特点?仿佛让人联想到了什么?

  c段:请谈一谈对这一段的感受和体会。

  四、探究课题

  你能为自己的家乡傍晚配上一段音乐吗。

  七年级音乐教案 7

  一、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1、能够专注地听赏音乐,并应用各种形式(如手势、画线条或色块、律动等)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

  2、能够记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日出》的主题Ⅰ和《乡村傍晚》的主题音乐。

  3、在欣赏《日出》和《乡村傍晚》的活动中,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听后联想到的景色,让大家分享。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了解管弦乐的分类和感受各种乐器音色的基础上,领略管弦乐的魅力,体验用《日出》和《乡村傍晚》的韵味。

  2、难点是如何引导、启发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来感受音乐美与鉴赏音乐美。

  三、课型:

  综合欣赏课

  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五、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讨论、视谱法等

  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出勤情况,边播放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二)激情导入

  1、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乐曲?是由什么乐队演奏的?

  2、重播管弦乐曲《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听赏时老师跟听乐曲,师生共同营造热烈、民主的学习气氛。3、讨论交流,引出课题《七彩的管弦》

  讨论内容:指挥家是谁?由什么乐队演奏?用了哪些乐器?引出课题《七彩的管弦》。

  (三)新课部分:

  管弦乐队与乐器简介。(用图像、文字、音像进行讲解与欣赏。)管弦乐器按照不同的构造和发音的方法,分成四类:弓弦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和打击乐器组。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1、弓弦乐器组

  弓弦乐器是通过振动琴弦发音的,是乐队的骨干乐器,分为五个声部: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

  (1)小提琴:音色优美,发音圆润,富有歌唱性。小提琴演奏的旋律表情丰富,形象优美,是独奏、重奏和管弦乐队中的重要乐器。

  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片段——爱情主题。以小组为单位小结小提琴音色。

  (2)中提琴:比小提琴稍大,音色比较深沉,含蓄、柔和,有时略带忧伤犹如女中音。

  听赏中提琴音色的片段,以小组为单位小结中提琴的音色。

  (3)大提琴:比中提琴长一倍,有真挚传情的音响,相当于男生的全部音区。音色浑厚、优美、饱满,高音音色壮丽,像富有气概的男高音,美妙动人。

  听赏大提琴演奏的《天鹅》。小结大提琴的音色特点。

  (4)低音提琴:发音深沉、雄浑,犹如男低音,是乐队中的低音基础。

  听赏《大象》。小结低音提琴的音色特点。

  (5)竖琴:一种竖立的三角形的大型拨弦乐器,四十六根弦。主要为伴奏乐器,用两手拨奏,音色清朗如水。

  欣赏竖琴演奏的音乐片段。小结其音色特点。

  2、木馆乐器组

  (1)单簧管,也叫黑管。单纯优美,声音柔和。比双簧管音域宽广,更明朗、更丰满。但不如长笛的音色透明,低音浑厚响亮,中音柔和,富于表情,高音尖锐。

  欣赏《蓝色狂想曲》前奏,小结其音色特点。

  (2)双簧管:音高略低于长笛的高音乐器,是很好的旋律乐器。音色带有鼻音和一般的芦片片声,柔和、清悠、富于歌唱性。可吹奏优美抒情、富有田园风味或伤感、温柔的旋律。

  欣赏《梁祝》片段——引子。讨论双簧管的音色特点。

  (3)长笛,高音乐器,音色清澈优美,发音轻快灵活,如同乐队的花腔女高音,宽广的音域和多彩的音色,可以吹奏明朗欢快、悲怆伤感的曲调,尤擅长吹奏辉煌、华丽、欢快的乐句。

  听赏《梁祝》片段——引子的开始部分。小结长笛的音色。

  (4)短笛:音最高的木管乐器,音色清亮尖锐,在乐队中非常突出,可以使整个乐队的演奏效果更加辉煌、有力、光彩明亮。

  听赏短笛演奏的音乐片段,小结其音色特点。

  (5)大管:也叫巴松,音色变化较多,低沉雄厚。低音严峻阴沉,中音温和甘美,高音则像男高音,最富特征,带有诙谐的色彩。

  听赏大管演奏的音乐片段,小结音色特点。

  3、铜管乐器组

  (1)小号:产生于16世纪,19世纪发展成今天的活塞小号。它表现力丰富,音色辉煌、嘹亮,富有英雄气概,适合吹奏号角性及进行曲式的旋律,既有表现刚毅辉煌的一面,又能表现柔和甜美的一面。

  听赏小号演奏的音乐片段,小结其音色特点。

  (2)圆号:即法国号,音色刚柔兼有,富于表现力,既可演奏柔美富有诗意的乐句,又可演奏刚毅雄伟的篇章,还能表现遥远、朦胧、幻想意境,音色非常迷人。

  听赏圆号演奏的音乐《蓝色多瑙河》片段,小结其音色特点。

  (3)长号:又名伸缩喇叭或拉管。音色庄严、美丽,宽厚、有力,适合表现深沉、厚实的感情。

  听赏长号演奏的音乐片段,小结其音色特点。

  (4)大号:管弦乐队音区最低的铜管乐器。管很粗,底盘成椭圆型,喇叭口很大,比较适合于演奏阴暗、恐怖、深沉的短小旋律或用来表现诙谐怪诞的音乐形象。

  听赏《自新大陆交响曲》音乐片段,欣赏时提示长号、大号、英国管等乐器。

  4、打击乐器组

  打击乐器是敲打发音乐器,种类很多,有金属制的、有皮革制的,还有木制的。有能发出固定音高的.,有不能发出固定音高的。乐队中的打击乐器大多用来加强节奏,或造成色彩上或戏剧上的效果,用打击乐器演奏旋律或作为独奏乐器使用的比较少见。

  鼓是打击乐器中比较常见的打击乐器,有定音鼓、大鼓、小鼓、小军鼓和铃鼓,但只有定音鼓是有固定音高的。此外,还有钟琴、钢片琴、三角铁、锣、钹等打击乐器。

  (四)听辨讨论作答:由学生进行听辨抢答操作评分,进一步认识各种乐器。

  1、由学生介绍管弦乐队的各组乐器。

  2、听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学生边听边辨别各种乐器的音色,加深对各种乐器音色的印象。

  (五)小结本课。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出勤情况。

  (二)激情切入

  1、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片段,师生一起随音乐哼唱主题,然后讨论交流,营造热了]烈、民主的气氛。

  2、组织交流讨论,引出课题《七彩的管弦》。

  (三)美的遐想

  (引导学生欣赏、领略、感受管弦乐队的风采与魅力,进一步认识各种乐器,逐步提高听辨、感受、鉴赏能力。)

  1、听赏复习《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片断,要求学生说出曲名、指挥家、曲作者,说出依次出现的演奏乐器的名称、乐器音色特点,巩固渗透,加强认识。

  2、听赏《日出》第一乐章《大峡谷》

  (1)请看过日出的同学介绍日出时的情景。

  (2)听赏美国作曲家格罗非(1892——1972)的《日出》。

  大峡谷位于美国南部的亚利桑那洲,山峡为深达一千五百米的断壁,深谷里是棵罗拉多河,作者以神来之笔,将这大自然的奇观化为五幅色彩缤纷的音画。(引用大峡谷有关的风景图,加入文字音响让学生专注聆听音乐——想象与联想——配画。)

  《日出》一开始,定音鼓柔和地滚动,象征着黎明前混沌的夜色和微露的晨曦。逐渐增强的鼓声和徐徐流动的音乐,表现黎明时分由暗转明的天色变幻,表现破晓时冉冉升起的太阳。悦耳的笛声,如同婉转的鸟鸣,仿佛在告诉人们:大峡谷在晨光沐浴下苏醒了。接着英国管奏出一支柔和亲切的晨曲,随着鼓声的增强,出现晨钟、水车和鸟鸣交织在一起,各种变化的旋律交织在一起,各种变化的旋律交织在一起,各种变化的旋律交织在一起,描绘出晨曦初照,大峡谷断城石壁上反射出的五光十色的绚丽色彩。最后隆隆的鼓声和乐队的强奏,象征冉冉上升的红日。阳光灿烂的大峡谷以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展现在人们眼前。

  学生欣赏后自由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可以从历史、地理、图画、音乐、乐器、特点等各方面展开交流、讨论、评价。)

  A西洋管弦乐器一般分成几组?每组的主要乐器有哪些?

  B你最感兴趣的乐器是什么?谈谈它的音色特点。

  C大峡谷位于美国什么地方?

  D听了《日出》音乐后,你会给它配上什么样的图画?

  E谈谈我国什么地方的自然景观给你的震撼最大?你将如何给这一景观配上一段音乐?

  3、欣赏《乡村傍晚》

  (1)想象乡村傍晚的景色。

  (2)听赏《乡村傍晚》的音乐。

  这是一首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谱写的一首具有浓郁民间音乐风格的交响小品。乐曲的音乐质朴无华,和声织体简洁洗练而富有效果,宛如一幅优美惬意的风俗画卷。

  乐曲的第一部分有两个乐段,对比鲜明。第一乐段是由木管吹出的一支悠长、缓慢的曲调,清新而又优美,宛如悠扬、甜美的木笛声,洋溢着东欧乡村泥土的气息。接着第二段,由乐队吹出一曲欢快的旋律,仿佛外出劳动的村民们正三五成群,轻松愉快、有说有说地走向家中。

  乐曲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重复,它仿佛让人联想到:夕阳西下,村庄的上空飘起了袅袅炊烟,牧童的笛声越来越近,仿佛呼唤着人们快快回家。劳累了一天的人们陆续围坐在餐桌旁,欢欢喜喜地共进晚餐。

  乐曲的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变化再现,此刻音乐由强减弱。暗示天色渐暗,辛劳一天的人们都已回家,贪玩的孩子们也已被主妇叫回屋里。繁忙、热闹的村庄渐渐寂静、安详。

  学生听赏《乡村傍晚》后,自由畅谈自己的体会感受。

  (四)探究课题

  1、你能为自己的家乡傍晚配上一段音乐吗?

  2、你能否自己选一幅画,并给这幅画配上音乐?

  (五)总结下课

  1、 总结:学生与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

  2、 下课:教师播放《蓝色多瑙河》。

  七年级音乐教案 8

  教学目标:

  1、能用饱满、有力、较为弹性的声音演唱《一二三四歌》。

  2、知道这首歌的音乐体裁,愿意参与这首歌的创编活动。

  教学重点:

  了解音乐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军营生活,感受到真是们的自豪情绪。

  教学难点:

  有情感的演唱歌曲,唱好第三乐段的两声部配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组图片,一起来认识一些可爱的人。(播放解放军战士训练的图片)

  同学们说说你眼中的他们吧?

  二、新课讲授

  1、有很多歌曲是称赞,歌颂他们的如《为了谁》听歌曲。今天我们就通过音乐走进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

  2、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二三四歌》,你能想象解放军战士怎样的部队生活吗?

  3、这首歌曲是由臧云飞作曲家创作,他创作了很多经典的歌曲在我们生活中广为流传如《当兵的人》《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珠穆朗玛》等等,今天我们学唱的这首《一二三四歌》就是他结合解放军战士热爱祖国、热爱军营生活的高贵品质,创编的一首反应部队生活的群众歌曲。这我们再来听赏一遍歌曲运用了怎样的速度以及情感变化吧全曲分为了几个乐段?

  4、第一乐段:铿锵有力的节奏表现了解放军战士坚定勇敢自信的`坚强性格。

  第二乐段:歌曲采用了先密后疏的节奏,说唱兼有,给人以活泼乐观豪迈的印象。

  第三乐段:短小精悍,有呼有应,火热的军营生活,以及战士自豪感。

  5、分段把每乐段情感变化演唱准确,第三乐段,分声部师生配合——生生配合。

  6、感情升华,在学唱过程中,你们体会到解放军战士具有怎样的雄心,怎样的胸怀?让我们再有感情的完整演唱一遍。

  7、歌曲的体裁类型很多有,颂歌、进行曲、劳动歌曲、抒情歌曲、舞蹈歌曲、叙事歌曲、讽刺歌曲等等,你知道这首属于哪一类吗?你还知道那些进行曲歌曲?

  三、创编体验

  为歌曲设计部不同的演唱形式

  四、课堂

  我们应该学习解放军战士怎样的?什么样的品质?

  七年级音乐教案 9

  课题概述

  《唱脸谱》是人音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首京歌,也是整个单元中唯一一首与众不同的歌曲,这首歌巧妙地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曲艺音乐、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它既是流行歌曲,又是京剧唱段,音乐教案《唱脸谱》-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案。歌曲的曲式结构是不带再现的单二段曲体,歌曲的A段是通谱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将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地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保持着结构的完整;第四句“黑脸的`张飞叫喳喳”通过节奏的伸展和使用花脸托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地结束。歌词的第一部分借助一位女子的语气,阐述了外国友人对我国的“国剧”──京剧的美好印象。歌词的第二部分是一位男士对戏曲脸谱的侃侃而谈,惟妙惟肖地勾画出一张张“美佳佳”的脸谱。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脸谱,使学生了解脸谱是中国京剧中的一种脸部化妆方式。

  2.通过学唱《唱脸谱》,让学生了解中国国粹与流行歌曲的巧妙融合,从而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进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通过画脸谱,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美术这两种诉诸不同感官的艺术学科的结合,培养学生对综合艺术的审美感受。

  教学重点:

  1.了解脸谱知识,认识脸谱在京剧中的作用。

  2.在歌曲演唱中分辨不同脸谱的不同表现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录音机、磁带、画笔、白纸等

  教学过程:

  一、赏析与导入──看脸谱

  ㈠组织教学:在京剧音乐声中开始上课

  ㈡资料展示:多媒体展示收集到的有关脸谱的知识

  1、脸谱的产生;

  2、脸谱的颜色 ;

  3、脸谱的样式

  二、活动与体验──唱脸谱

  ㈠新授引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歌曲──《唱脸谱》(多媒体投影),了解一下歌曲中涉及到的脸谱人物。

  ㈡歌曲范唱

  1、谈话:听完这首歌曲,你从中知道了哪些有关脸谱及人物的知识,音乐教案《音乐教案《唱脸谱》-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案》。

  2、学生自由谈

  ㈢学唱新歌

  1、学生先在教师的钢琴伴奏中视唱旋律,然后随教师指挥一起唱。

  2、难点突破,前半拍休止

  3、随钢琴唱词(体会京剧风味的流行歌曲的特点)

  4、齐唱歌曲(加深情感体验)

  三、思考与创作──画脸谱

  ㈠欣赏:录音播放京剧唱段,学生思考剧中人物的脸谱可以看出他是什么形象?

  ㈡创作:(背景音乐与播放京剧)

  1、学生在音乐声中分组画脸谱。

  2、在音乐中学生展示作品,师生共评。

  四、反馈与小结──演脸谱

  ㈠学生戴自制脸谱唱歌曲,教师伴奏。

  ㈡小结(多媒体投影展示)

  今天,我们一起愉快地学习了《唱脸谱》这首歌曲,学到了许多京剧中的脸谱知识,认识到了祖国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希望同学们在以后不要只欣赏流行歌曲,要多听听京剧,做一个热爱民族音乐艺术的人……

  五、结束课业

  在京歌《唱脸谱》音乐中学生走出教室。

  七年级音乐教案 10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音乐故事:国歌的故事。

  3.音乐欣赏:《绣红旗》。

  教学目标:

  1.通过准确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体会国歌的情绪,理解国歌的来历,了解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结合欣赏《绣红旗》创编歌表演。

  教学过程:

  (一)唱歌

  1.学生随音乐《红旗颂》走进教室。

  2.师生谈话:教师引导学生:看谁能唱出刚刚听到乐曲开头由小号演奏的曲调。

  3.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启发学生根据“国歌的故事”等资料,说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理解。

  4.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录音、影视或教师范唱)。

  (2)教师指挥学生随录音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注意启发学生对演唱的效果进行评价。

  (3)学生探究:歌曲速度、节奏、节拍、旋律等音乐表现要素的特点,并能运用音乐要素及表情术语描述歌曲所表达的情绪。

  (4)引导学生随音响(录音、影视、伴奏等)听好前奏,准确地把握弱起起唱,唱准三连音,有表情地唱熟歌曲的曲谱和歌词。

  (5)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如自由改变本歌的速度、节拍(如2/4变3/4)与节奏(如变弱起为强起;改变三连音节奏),并与前面进行对比,体会音乐情绪及风格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6)引导学生随琴声或录音机唱乐谱(包括前奏)。边唱边划拍子,并三连音节奏。

  (7)反馈与评价:学生采用竞赛的方式,看谁能很快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谱和歌词准确地背唱下来,师生共同评价。

  (二)欣赏

  1.观看歌剧《江姐》的录像片段,聆听女声齐唱《绣红旗》。

  2.学生探讨《绣红旗》的演唱形式、表现的情节、表达的主题思想和音乐的基本情绪等。

  3.创编歌表演动作:学生可通过个人或分小组,根据各自对歌曲《绣红旗》内容和情节的理解和想象,创编歌表演动作。设计符合故事情节、乐曲结构及音乐情绪的表演形式,以表达江姐和狱中战友绣红旗、迎解放的意境和坚定的信念。在表演的实践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己、他人和集体的'伴奏作简单的评价,并在群体中参与相互交流二度创造的感受,并提出改进的意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

  1.管弦乐曲《红旗颂》。

  2.歌曲《红旗飘飘》。

  3.歌曲《国旗颂》。

  教学目标:

  1.感受器乐曲《红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奏的形式。能边聆听乐曲《红旗颂》边看油画,边结合历史知识描述《开国大典》的盛况。

  2.感受歌曲《红旗飘飘》《国旗颂》的音乐情绪及演唱形式;能哼唱歌曲《红旗飘飘》中一句或几句曲调。能边聆听音乐,边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能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

  教学过程:

  1.教师介绍《红旗颂》的作者及首演的背景,然后播放录音。

  2.学生聆听引子及第一部分主题。

  3.教师引导学生从这段引子和主题中,听出乐曲分别用了哪些乐器来演奏?其中听出了什么熟悉的音调?(《国歌》音调)

  4.聆听第二部分(展开部)。听后,学生畅谈:从乐曲中听辨出节奏、音型有什么特点?这段乐曲在演奏的形式、乐曲的风格较第一段有何不同?

  5.聆听第三部分及尾声。

  6.学生边聆听乐曲边观看油画《开国大典》,结合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各自畅谈听后的感受和对乐曲的理解。描述《开国大典》时的盛况。

  7.学生对以上的见解进行评价,教师参与评价活动,说出自己的理解。

  8.欣赏男声独唱歌曲《红旗飘飘》。

  9.学生自由讨论《红旗飘飘》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10.学生随录音边看歌谱边随之哼唱。

  11.如果高音区有困难,教师可作移调处理。学生可畅谈对这首歌曲的感受,并说出对其中哪个乐句的印象最深。(可能会有不同答案,教师都应予以鼓励)

  12.学生聆听音乐,即兴模仿中国健儿在奥运开幕式行进时的姿态。

  13.欣赏歌曲《国旗颂》。引导学生讨论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演唱形式,以及表达的主题思想。

  14.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描述自己面临不同场合升国旗时的联想与感受.(参考课本的插图:天安门国庆节升国旗的群众集庆场面)。

  七年级音乐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1、学会唱《当兵的人》这首歌,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饱满有力、连贯抒情的声音,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2、初步了解当兵人的生活,热爱当兵的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当兵的人》

  难点:歌曲演唱情绪的把握;附点音符、切分音符准确时值的把握。

  三、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教学录音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度过这快乐的四十五分钟,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一首歌曲,同学们听一听歌中唱的是谁?播放《游击队歌》听后回答(唱的是游击队员、神枪手----),他们的战斗生活是怎样的?(艰苦),但是他们的是?(乐观向上积极地)。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表扬。

  2、师:这些游击队员、神枪手在现在我们称他们为?(解放军),说的最通俗一点就是“当兵的人”板书课题那现在和平年代,他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来听听他们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二)、寓教于乐

  1、播放《当兵的人》学生完整聆听歌曲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当兵的人》,同学们想一想,歌中表达了解放军怎样的情怀?学生回答有难度的话可以提示(为了国家安宁我们紧握手中枪,一样的风采在共和国旗帜上飞扬),生回答出(解放军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2、下面我们再来聆听一遍歌曲(只放第一段歌词),思考一下:歌唱家是怀着怎样的情绪、用什么样的声音来演唱的?听后小组讨论一下(慷慨激昂、饱满有力、积极向上、豪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给予鼓励表扬

  3、这首歌曲属于进行曲体裁,(介绍进行曲)听着这首具有阳刚之气的歌曲我也想唱一唱,你们想听吗?()听后你们要回答我哪几句唱的饱满有力,那几句连贯抒情?

  A、1—16小节高音区有气势刻画了当代军人高大威武形象。B、后16小节中低音区舒展亲切发自内心的倾诉

  4、听了我的演唱,你想不想也唱一唱?下面就让我们用步伐踏着节拍,随录音来跟唱一遍歌曲,并感受一下哪一句使你最激情?(唱唱自己喜欢的乐句)并引导学生感受“咱”字的力度处理(有弹性而有力的声音要有先声夺人之势)

  5、通过刚才的演唱你感觉有把握不准的或者不好长的地方吗?解决难点:休止符、切分音、附点音符------

  6、下面你们能不能随着老师的琴声把当代子弟兵那种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豪迈心声唱出来?(随老师琴声演唱歌词)给予鼓励表扬

  7、我们来学唱第二段歌词,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完整演唱第二段歌词

  8、我们来和歌唱家比赛好吗?比一比谁唱的.最豪迈,谁唱的最抒情!体会着歌曲的情绪,用饱满有力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随琴演唱)

  (三)、才艺展示

  1、体验小小指挥家(44指挥图示)

  2、体验小小歌唱家

  (四)、拓展

  想不想体验一下当军人的感觉?同学们应该见过军人行进中的步伐吧?有谁愿意上来秀一下自己?模仿齐步走、正步走

  (五)、课堂

  通过学习《当兵的人》你有什么收获?或是什么感想?想法?说一说听一听()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时也会遇到小小的挫折,我们要学习当兵的人那种乐观、振奋的,以积极进取的投入生活。

  七年级音乐教案 12

  教学目标:

  1、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

  2、《洗衣歌》的欣赏,拓展学生对原民歌的理解范围,使他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意境美,使《洗衣歌》的旋律永远流淌在学生的心中。

  3、充分了解藏族民歌及藏族舞蹈特点,并学跳藏族舞。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学生的听、唱、看、感受、体验、创作让学生充分享受到音乐的美,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精神,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一个教学课件,上面有藏族风光、藏族风情以及藏族歌曲《青藏高原》和藏族舞蹈片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作品:

  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藏族的风土人情。

  1、师:我国有多少个民族?(56个)你们知道哪些民族?(学生自由说。)

  2、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歌曲,老师请你们来听听这是什么民族?

  歌曲《青藏高原》

  3、有谁能介绍一下这个民族?

  4、同学们都说的很好,可眼见为实,还是让我们去看看吧……

  (大屏幕)藏族的风土人情

  5、师:感觉怎么样?(学生自由说)

  师:藏族真美,不禁让我想起一首歌。

  二、初听歌曲《洗衣歌》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感受歌曲的意境美。

  2、听完以后,师生畅谈听后感。

  三、教师介绍作品:

  歌曲《洗衣歌》是藏族舞蹈《洗衣歌》的主题歌,具有浓郁的藏族风格和舞蹈特色。歌曲歌唱了人民解放军和藏族人民之间的深厚的鱼水情谊。歌曲以藏族民间音乐朴实健康的音调为素材,既保留了风格,又有所创造。曲调起伏跌宕,充满欢乐与激情。

  四、复听作品:

  1、让我们一起再次来感受一下歌曲带给我们的这种美丽宽广、幸福自由的.感觉。(复听歌曲)

  2、舞蹈片段欣赏《洗衣歌》,让学生在欣赏舞蹈的基础上再次来体会歌曲的意境美,并欣赏藏族美丽的舞蹈。

  五、跟唱歌曲:

  请同学们一起跟着老师轻轻地哼唱一下歌曲的旋律吧!

  六、创意表现歌曲:

  目的是让学生发挥想象,表达情感。

  师:同学们,看你们这么喜欢这首歌曲,我有个提议,为《洗衣歌》尽上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的一项任务完成。

  (大屏幕展示)

  1、编一段歌词或编一段舞蹈侓动

  2、写几句赞美的语言表达你此时此刻的感情

  3、画一幅美图.在创作过程中,老师不停地放《洗衣歌》音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七、小结:

  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体验音乐带来快乐,自豪感,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七年级音乐教案 13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归纳《蝴蝶》的音乐特色。

  2、了解对比乐段在音乐表演中的作用。

  (二)技能目标

  1、合作创编表演。

  2、动手制作蝴蝶。

  (三)情感目标

  体验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体验同学之间友谊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创设教学情景,使学生有兴趣,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探究性地积极参与艺术活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师生互相问好。

  (二)欣赏歌曲

  音乐是美好的,他能愉悦我们的身心,带给我们快乐。今天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首美丽的乐曲,希望同学们天天快乐。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入歌曲的世界吧。(播放《蝴蝶》)

  (三)新课学习

  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各种蝴蝶的照片。

  师:蝴蝶美不美呀?谁愿意在这优美的`歌曲声中回答老师的问题呢?你们有谁知道这首乐曲时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学生回答问题)

  师:这首曲子是表现了怎样的蝴蝶形象呢?

  (学生讨论)

  师: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一些有关《蝴蝶》和作曲者的有关故事呢?

  请你们轻轻跟着琴哼唱。

  (四)教师小结

  好了,孩子们。让我们这一只只可爱的蝴蝶随着优美的音乐,飞出教室,飞进自然中吧。

  七年级音乐教案 14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分析体验认识等教学环节,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情境,同时掌握维也纳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2、学生能在欣赏和互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体会乐曲内在的情感。

  3、能试唱第一小圆舞曲主题,

  4、通过创编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创造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品所表现的溜冰时的情景,体验维也纳圆舞曲的节奏特点。

  2、能深入地去理解该曲。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风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运动员。

  2、播放图片(申雪赵宏博)

  师:有哪位同学能说出他们是什么运动员?(花样滑冰运动员)

  3、教师做简单介绍:

  他们曾在20xx年世锦赛上夺得中国在双人滑项目上的首个世界冠军。

  4、师: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时都会配以优美的舞曲,引出课题:《溜冰圆舞曲》

  二、聆听感受

  (一)整体感受

  1、让学生欣赏申雪与赵宏博着两位运动员对这首作品的精彩演绎。

  师:请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仔细聆听,特别注意乐曲的节奏有什么特点。

  2、课件:溜冰圆舞曲溜冰视频乐曲欣赏

  3、作品介绍:作于1882年,十九世纪后半叶的巴黎,溜冰和圆舞曲同样风行,成为上流社交活动之一。在本曲中,作者将溜冰和圆舞曲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

  4、作者介绍:瓦尔德退费尔(1837—1915)

  5、乐曲的节奏特点:圆舞曲(课件)

  (二)分段赏析

  1.序曲:

  (1)提问:

  a.序曲部分的速度是怎样的?(徐缓的)

  b.使用了什么乐器?(圆号:铜管乐器,又称法国号,被称为交响乐中的乐器之王。)

  C.音乐使你们想到了什么季节?(冬天)

  (2)学生听后讨论并回答问题。

  (3)复听音乐。

  2、第一圆舞曲:

  分AB两个主题,速度形成对比。

  主题A:

  (1)欣赏音乐。旋律宽广平稳,流畅明快,使人联想到溜冰的人们舒展优美的舞姿。

  (2)请几位同学跟旋律跳一段舞蹈。

  (3)学生用“la”音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并仔细看谱,看能否发现谱中的弧线有什么不同的作用?

  (4)连音线:

  分圆滑线和延音线

  A.圆滑线:是用于(一般是两个以上)相同或不同音高的音符之上,表示要唱得圆滑。

  B.延音线:是连于两个或多个音高相同的音符之间的'连音线,功能是延长这个音,唱法则按节拍唱完即可。

  (4)教师范唱主题A旋律。

  (5)学生跟唱旋律。

  (6)让学生用小打击乐伴奏演唱旋律。

  主题B:运用了八分音符,并强调其节奏,使乐曲充满了轻快活泼的情绪。

  (1)欣赏主题B音乐

  (2)让学生随音乐轻声哼唱旋律,并与主题A对比。

  3、第二圆舞曲:

  主题A:表现溜冰中矫健的腾空动作,乐曲情绪欢快而有力,有声有色的描绘了溜冰场上溜冰者洒脱的姿态。

  主题B:出现急速的音乐片段,轻松而诙谐,仿佛腰上系着铃铛的溜冰者在冰上表演滑稽的舞蹈动作。

  4、第三圆舞曲

  主题A:主要由弦乐奏出与第一小圆舞曲同样舒展平稳、流畅悠闲的特点。

  主题B:轻松活泼,与主题A形成生动的情绪对比。

  5、第四圆舞曲:

  由整个乐队奏出如同微风般柔和轻盈,委婉甜美的旋律,后面还有一段表现运动员在冰上做出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和华彩乐段。

  6、结尾

  欢乐的华彩段落之后,音乐进入结尾部分,再现第一小圆舞曲与第三小圆舞曲,并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7、作品结构图:

  序奏+四小圆舞曲+再现+尾声

  ||||

  (美丽的冬景)(一小、二小、三小、四小)(一小、三小)(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三)《蓝色的探戈》

  1、了解探戈:先让学生说说他们自己了解的探戈,然后教师简介:探戈是十九世纪末,发源于阿根廷的一种民间舞蹈,20世纪初,发展为一种社交舞蹈,其舞蹈音乐逐步形成一种音乐体裁。探戈含有混融文化的特色,在其发展过程中既受到拉丁美洲音乐文化的影响,也接受了欧洲、非洲音乐文化的影响并形成不同风格。

  2、作者简介:安德森(1908——1975)美国作曲家、指挥家。毕业于哈拂大学,获硕士学位。1935年起在波士顿通俗管弦乐团任作曲。由于擅长写作较严肃的轻音乐乐曲,被人们称为“半古典音乐作曲家”。其代表作品有:《打字机》、《蓝色的探戈》、《拨奏爵士乐》等。

  3、《蓝色的探戈》

  1)、聆听《蓝色的探戈》,感受乐曲主题。

  如果你感受到乐曲中旋律主题发生变化请举手?(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乐曲有三个主题。)听老师唱三个旋律主题,听辨是否有相似的主题?(师生讨论得出结论:乐曲可分两段)

  2)、复听全曲

  a)感受乐曲出现几种探戈节奏?

  b)教师总结

  欧洲即西班牙风格的典型节奏:

  拉丁美洲即阿根廷风格的典型节奏:

  c)敲击这两种节奏感受其不同风格

  3)、分段欣赏

  a)聆听主题A运用哪种风格节奏?音乐情绪如何?这一主题使用了欧洲风格节奏,这种节奏带有明显的推动力量,这段音乐的情绪颇为活泼。

  b)复听主题A,跟音乐打节奏。

  c)聆听主题B运用哪种风格节奏?音乐情绪如何?这一主题使用拉丁美洲风格节奏与主题A形成明显对比,这个主题的旋律节奏宽广,因而造成一种飘逸、悠远、幸福、欢乐的音乐情绪。

  这一主题包括了两个颇为近似的旋律,好像后者是前者的变化发展。

  d)复听主题B,跟音乐打节奏。

  4、总结探戈的音乐特点

  探戈的旋律多为二拍子或四拍子,中速,其舞蹈节奏以切分节奏为主要特点。欧洲风格的探戈节奏比较轻快、活泼,富有动感;而拉丁美洲风格的探戈节奏则显得更优雅、舒展。

  三、音乐创编:

  1、让学生分成几组,分别为第一小圆舞曲旋律创编歌词。例:冬天来了,雪花飞舞,优美的身姿舞动起来。

  2、.选学生展示创编成果,可用小击打乐器配合演唱。

  3、选出最佳歌词,师生一同随音乐演唱。

  四、课堂小结:

  冬天虽然寒冷,但我们的作曲家却能去充分挖掘冬天带给我们的快乐,如我们可以滑雪,打雪战,还可以去溜冰,希望我们的每位同学都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让自己过得快乐,充实并有意义。

  七年级音乐教案 15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作品笛子独奏曲《扬鞭催马运粮忙》、钢琴曲《秋日私语》和抒情散文《秋》,了解,感知音乐如何描绘秋景,体会其抒情性,在教学过程中享受音乐审美的愉悦。

  2、学会有表情的演唱《西风的话》,让学生了解并基本掌握歌曲当中基本的音乐知识。

  重点、难点:

  有表情的演唱《西风的话》,感知不同情绪的音乐如何描绘秋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乐曲《扬鞭催马运粮忙》和钢琴曲《秋日私语》,让学生从速度、情绪等方面感受乐曲,了解乐曲的主奏乐器。

  2)听赏著名文学家池尹默的抒情散文《秋》,感受文学家笔下的秋天是什么样的。(此时播放幻灯片,让学生边看词边欣赏秋天的景色,让学生思考本篇抒情散文应配上什么情绪的音乐。师生讨论后,选用抒情的钢琴曲《秋日私语》。然后边听边感受情绪。

  3)老师范读散文,朗读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语调和语速。让学生根据老师朗读时的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文章。中途纠正,插入歌唱发声的基本知识,提醒学生在朗读时注意呼吸通道的打开,强调集体朗读时声音的和谐,为接下来的歌唱做准备。

  二、新授教学。

  1、请出一位同学读一下《西风的话》词曲作者。

  2、通过观察,从版面上看,同学们有没有什么不懂的音乐知识呢?请同学们听赏一下《西风的话》,带着问题感染它的音乐情绪,提出你的问题。(调式、强弱关系、力度关系…)根据学生问题,老师对《西风的话》进行音乐知识的解答。

  1)五线谱中G大调的学习。

  2)拍号的学习。通过《西风的话》这首歌曲的学习,掌握4/4拍。并由老师带领学生打4/4拍,争做小小指挥家。

  3)休止符的学习。

  4)力度记号的学习。带领同学们运用肢体语言打出强弱关系的对比,让学生切身体会mp和p的不同。

  3、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巩固知识,将本上的'谱子和力度记号自己设计出来,老师作大体方向的提醒。

  请一位同学说明怎样设计的,设计的理由是什么?师生讨论…

  师总结:力度记号的设计是乐曲的灵魂,通过强弱的对比能够将音乐表现得淋漓尽致。

  4、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1)识简谱。跟老师将音乐唱一遍,强调声音观念,注意声音的和谐,演唱时要柔和舒缓,让同学们在唱歌的同时打拍子。

  2)老师弹奏电子琴范唱。请同学们讨论歌曲演唱时的情绪(慢,快。),既然是《西风的话》那西风指谁呢?(中年人,小孩,老人。)由语文知识激发学生想象。

  3)师生合作。让同学们跟琴声有情绪的带手势演唱歌曲。师问:歌词中的西风告诉我们什么?(长大了,长高了,秋天来了…)

  4)进行课堂知识反馈。让班上有特长的同学伴奏,找出几个同学指挥,伴着老师的琴声,全班同学一起将歌曲完整演唱。(唱歌录音,课后回放)

  5)知识回顾。询问学生学到了什么?

  教学小结:

  今天老师和大家度过了一堂非常愉快的音乐课…

  教学反思:

  乐教学中实践“关注音乐”最根本的原则是教学要以审美为核心,在音乐教学的形式上要遵循音乐教学的特性,强调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

  七年级音乐教案 16

  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通过对湖北民歌《幸福歌》的欣赏与学习,激发学生喜爱民歌,感受民歌那“原生性”的质朴美。

  2、知识目标:通过聆听、演唱、交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并了解湖北民歌的风格特点,了解本曲节奏方面的基础乐理知识。

  3、德育目标:通过对湖北民歌《幸福歌》的欣赏与歌词的理解,抒发同学们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是由民间歌手蒋桂英根据湖北天门的民间小调改变而成的歌曲,歌曲采用了领唱和合唱相结合的演唱形式。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以重复的手法巩固了主腔的地位。第二部分以扩充的手法将情绪推向高潮。其旋律表现出细腻,婉转,抒情,高亢的特点,具有浓郁的南方民歌的风格。本歌以优美,轻快的旋律,表现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幸福快乐的生活。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重点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

  2、难点让学生熟悉歌曲并且掌握节奏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多媒体辅助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讨论练习等方法,完成此次教学内容。

  教学教具:

  地图,大歌谱,视听音响设备.电脑等教学设备。

  学法指导:

  1、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分小组进行讨论并个别回答问题,让其发挥独创精神。

  2、启发学生自己探索,通过歌唱表演的方式给予表现机会。

  3、教师与学生互动教学,加强师生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言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浙江的民歌的情韵,今天我们再来欣赏湖北民歌的`音乐风格。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三首民歌。

  师: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回答哪一首是湖北民歌?

  A《太阳出来喜洋洋》

  B《小拜年》

  C《幸福歌》

  学生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今天我们欣赏的就是湖北民歌《幸福歌》。

  师:(出示地图)请问有谁能找到湖北省呢?

  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湖北风光。

  教师介绍湖北省的地理知识和人文景观。

  师:通过介绍,我相信大家对湖北省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再一次聆听这首民歌,请同学们经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回答,《幸福歌》的特点?

  (欢快,婉转,抒情,高亢。)

  教师介绍湖北民歌的风格和特点。

  (湖北的民歌即抒情又比较高亢,欢快而热烈,每段的结尾就会有众人的吆喝呼应,节奏也是比较快的,有显著的南方的民歌的特点。)

  二、创造性表演

  相信大家已经熟悉了本曲,用各自喜欢的表达方式来演绎这首《幸福歌》由老师做指挥来并分为三组:

  A、舞蹈组同学随音乐即兴起舞。

  B、歌唱学生演唱领唱部分。

  C、部分同学随音乐唱合唱部分。

  (通过表演环节,使学生能够进一步熟悉歌曲并且可以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体验歌曲,使学生在幽默和欢快中感悟歌曲的内涵,从而达到熟悉歌曲,掌握知识点和审美教育的目的。)

  三、课堂小结

  首先让同学们自己回答学到了什么?老师再做点评。

  今天我们欣赏了湖北民歌《幸福歌》,让我们了解、感受了我国民族音乐的魅力;了解湖北民歌的风格特点和本曲节奏方面的基础乐理知识。通过大家的互动表演,能熟悉这首歌曲,进一步的了解到这首歌的内在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党和祖国的高尚情操。

  师生告别:我们通过听赏。共同感受了陕西民歌。有机会我们再共赏他的更多作品,同学们再见!

  七年级音乐教案 17

  教学目标:

  1、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简单听辨西洋乐器;

  2、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

  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涵的深厚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

  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中国歌曲,同时感受到热爱祖国是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情感,而且用着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欣赏一首同样是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所表达情感、形象的不同特点。

  二、新课导入:

  上课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知道我国的两大河流吗?(集体回答)

  生:黄河、长江。

  师:对,那么我们把黄河比作什么河呢?

  生:母亲河。

  师:是的,我们把黄河比作我们的母亲河。同样在欧洲有一个叫捷克的国家,他们也有一条美丽的河流,而且捷克人民把这条河流比作是他们民族的摇篮。有谁知道是什么河吗?

  师:(出示课件《伏尔塔瓦河》)

  三、讲授新课:

  师:提问:大家知道这首乐曲是那位作曲家创作的'吗?

  生:……

  师: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及简介。

  1、欣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

  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展示幻灯片:主题旋律)

  2、师生共同看着乐谱哼唱主题旋律。

  3、出示准备的乐器长笛,由老师示范,让学生随着哼唱主题并感受其乐器的音色。

  4、分段听赏并谈论自己的感受。

  (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语言的形式展现出来)

  5、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同时完成课本P18练习。

  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的?如伏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

  (1)伏尔塔瓦河的第一源头(长笛演奏)和第二源头(单簧管演奏),小溪逐渐地汇成大河(弦乐器加入,大提琴音色明显出现)。

  (2)伏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小提琴为主,还有管乐、三角铁等。这是歌颂性的旋律,是作曲家心中对伏尔塔瓦河的赞美,旋律为八六拍子,优美流畅,旋律线为低。

  七年级音乐教案 18

  一、教学目标:

  1、能用自然、轻柔的声音与含蓄而热烈的情绪演唱歌曲《飞来的花瓣》。

  2、感受弱起拍子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的强弱起伏。

  3、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及对老师深深的依恋之情。

  二、教学过程:

  1、导入:(学生在《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音乐中步入教室)

  师:这首歌都会唱吗?一起唱一唱。

  在这首歌曲中你回忆起了曾经教过你的哪一位老师?以及这位老师感人的真实故事?并请你说一说。

  今天就让我们满怀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来学唱另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飞来的花瓣》

  2、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整体感受作品的意境。思考:

  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讨论并回答。

  3、再次听录音,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进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4、学唱歌曲:

  (1)引导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师生分角色朗读。

  (2)听录音轻声跟唱歌词,注意引导学生用轻柔的声音去演唱。

  (3)视唱歌谱,提醒学生边唱边打拍子,注意强调弱起节奏。

  (4)请学生自己找出难点,并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5)渐强渐弱的处理并体会对作品情感的作用。

  5、教师弹琴,学生完整演唱。注意引导学生用歌唱的情绪、感觉去演唱。

  6、学生小组合作,对歌曲进一步艺术处理。

  7、小组进行展示演唱,师生评价。

  三、课堂拓展:

  用自己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知心的话想要对老师说吗?当教师节来临的时刻,除了这首歌曲,你还会演唱其他歌颂老师的歌曲吗?或者你还能用其他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吗?

  1、学生讨论准备。

  2、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上台展示。

  3、生生互价,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感受或收获

  七年级音乐教案 19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音乐七年级下册一课时。《黄河颂》、《走进新时代》是两首中国的颂歌。

  《黄河颂》,男高音独唱,《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三段体结构。曲调由悠扬抒情发展为宽广、激昂,热情地歌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和祖国的悠久历史,以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走进新时代》是一首现代作品曲调优美、深情,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

  学情分析

  1、所教学生为九江市修水县大桥镇中学初一年级学生,表现欲望较强,思维活跃,情感丰富。

  2、多数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表现热情很高,参与合作意识很强。

  3、学生动手能力较强,且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下自制打击乐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个别学生缺乏自信,在歌唱时不敢张口大声歌唱,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渐培养自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了解颂歌这种音乐作品体裁,能简叙颂歌体裁的概念,掌握颂歌题材的特点和颂歌的类型,并能够通过听赏辨别出颂歌的歌颂对象及演唱形式。

  过程与方法:

  在听赏作品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在演唱颂歌中获得音乐的体验,鼓励学生在听赏中有独立的感受与见解,在听赏颂歌之后,按小组进行合作与探究、知识抢答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欣赏中去思考,在思考中解答问题,在解答问题中学到知识,接受教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乐趣中学到知识,体现寓教于乐的教育观点。提高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听赏中感受颂歌的特点和歌颂的对象。

  难点:在美育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感染和熏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

  (一)情景开课:背景播放《黄河颂》的音乐,学生进入教室。

  (二)赏前谈话:大家都知道,音乐是一种艺术,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由于艺术实践的不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体裁和样式。今天,我将给同学们介绍众多音乐体裁中的一种声乐体裁——颂歌。

  (三)音乐小博士

  颂歌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歌颂和赞美祖国、人民、英雄人物、壮美的山河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乐作品都属于颂歌的范畴。

  (四)过渡导入:现在我们来听赏几首颂歌,请同学们在听赏的'同时,注意这些歌曲的演唱形式、歌曲情绪和歌颂对象。

  1、《黄河颂》

  简介:《黄河颂》选自大型声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冼星海(1905-1945),人民音乐家,《黄河大合唱》是他的名作。

  听赏:作品听赏完后学生自由谈。

  小结:《黄河颂》是一首男高音独唱歌曲,旋律由开头的悠扬抒情发展为深沉、宽广、激昂,热情、自豪地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2、《走进新时代》

  听赏完全曲,让学生一起说出答案。

  小结:这是一首现代作品曲调优美、深情,以领唱和合唱的形式歌颂了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

  (五)知识小结:

  颂歌的特点:节奏平稳,速度稍慢,旋律庄严、宏伟、亲切、热情。

  颂歌的类型:

  A、速度稍慢,旋律悠扬宽广,具有庄严宏伟气势,如《黄河颂》。

  七年级音乐教案 20

  教学目标:

  准确演唱歌曲《樱花》的旋律,感受歌曲的意境,感受日本的音乐文化,掌握日本“都节调式”的构成。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了解日本音乐文化。

  难点:准确演唱出歌曲《樱花》的旋律和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亚洲(图片)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也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 按地理方位将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北亚。亚洲共有1000个左右的民族,不同地区的民族,分别创造了各自的文化。

  2. 今天我们就先来听一首歌曲,请同学们判断它是亚洲哪个地区、哪个国家的民歌?至于歌名,大家认真听,可以从歌词中找到答案。

  二、《樱花》歌曲学习

  (一)学唱《樱花》

  1.初听歌曲《樱花》。

  听后学生回答:东亚——日本——《樱花》。

  教师:樱花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被尊为日本国花。赏樱更是成了一项重大的民间传统风俗活动。

  教师讲授:日本是樱花的国度,位于亚洲东部,其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孕育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日本著名的“三道”,即日本民间的茶道、花道、书道。而樱花、和服、武士、浮士绘画、能乐等等都是日本文化的象征性符号。

  2. 学唱乐谱、感受结构。

  (1)教师出示四个乐谱片段(如下):

  教师分句演唱A.B.C.D.唱名谱(可作分句的演奏或演唱录音),学生跟唱。特别要多指导学生把握D.的音准(注意3-4与4—3之间的小二度,4—7之间的增四度、7—6—4,此下行学生最难把握的大二度、大三度)。

  (3)教师再完整演唱(可做演唱旋律及唱名的示范录音)《樱花》旋律,请学生听记歌曲的完整结构。

  3. 了解都节调式。

  (1)请学生从《樱花》歌谱中寻找,1、2、3、4、5、6、7七个音中,缺少哪两个音?

  (2)对比都节调式和五声调式。教师弹奏或演唱 几个音,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建立日本“都节调式”的调式感觉。此时可带领学生复习、比对中国的五声调式。

  4. 完整演唱、学习表现。

  (1)教师简介气息的要求,每个学生拿出事先准备的皮筋,跟老师用抻皮筋的感觉感受气息在丹田的扩张和收缩状态。

  (2)学生跟范唱演唱旋律。并用抻皮筋的感觉继续外化自己的气息状态。

  (3)请学生再次演唱,并随旋律音高的起伏变化做出力度的起伏变化。(旋律上行时渐强、下行时渐弱)

  (4)教师出示渐强“<”、渐弱“>”记号。

  (5)请学生尝试在书中谱例上标出渐强、渐弱记号。

  (6)按自己标出的`力度变化加入歌词进行演唱。

  (7)教师讲解:樱花生命十分短暂,素有“樱花7日”之说,边开边落,短暂的花期正像人的生命转瞬即逝,日本人民希望自己短暂的一生如樱花一般灿烂。故赋予樱花以高雅、刚劲、清秀质朴和独立品格,更是勤劳、勇敢、智慧的象征。

  (8)教师启发学生用恰当的咬字和气息处理表现歌曲的意境。

  (9)教师启发学生用强与弱的对比表现1-2、11-12小节如回声般的演唱意境。

  (10)学生边回味图片中的美景,边在遐想中有感情地尝试背唱歌曲。

  七年级音乐教案 2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

  3、欣赏《牧歌》感受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艺术魅力,多声部效果的美感和内蒙古民歌优美的

  二、教学重难点

  1、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的特点及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感受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三、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那你都知道哪些民族呢?

  生:56个,汉族、回族、苗族、彝族等。

  师:今天我带领大家去一个民族,蒙古族,好吗? (课件播放蒙古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

  师:感觉怎么样?(学生自由说)

  (二)、新课教学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音乐。无论你是什么民族,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只要听到蒙古人演唱的长调牧歌,便立刻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体味到高度的艺术享受。不信,我们来欣赏一下。在欣赏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牧歌?

  牧歌: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声乐体裁,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属于山歌性质,是牧民放牧时唱的歌,内容多为赞美劳动,歌颂家乡和抒发情感。

  1、欣赏男声独唱《牧歌》从这首歌曲的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速度缓慢、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抒情。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理解乐曲和表达的情感。以视、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蒙古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粗略的了解,也为后面欣赏活动想象力的发挥作好铺垫,积累物质基础。

  2、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

  (1) 通过聆听无伴奏《牧歌》问同学们和我们平时听到的合唱有什么不同?

  (2) 讲解无伴奏合唱知识,让学生了解无伴奏合唱形式。

  在合唱的各种形式中,有一种完全不使用伴奏乐器的纯人声合唱形式,称为无伴奏合唱。

  (3)学生认真聆听和我们刚才欣赏的独唱《牧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同学们谈一谈又有什么感受?(相同点:主旋律基本相同,表达的情绪、速度、节奏都差不多。不同点:演唱形式是无伴奏合唱,歌词也不同。优美、抒情、安静、草原、牧人、热爱草原等)

  师总结:这是作曲家瞿希贤根据诗人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而成的无伴奏合唱曲,同音色的声部交替出现,互相呼应,加上浓郁和谐的和声效果使音乐的内涵更加充实,意境得到升华。使这首优美的民歌形像更加丰满,色彩更为丰富!

  设计意图: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学习的自主性和有目的性增强。因此,此时的'提问不局限思路,让学生摆脱问题的束缚,自由欣赏,自由想象,通过比较法让学生了解蒙古长调的特点,生动直观、加深印象。

  3、 复听无伴奏合唱《牧歌》分析,讨论作品特点、结构。进一步感受音乐美。

  (1)播放音乐,学生认真聆听。

  提问:

  A、你们能听出那几个声部呀?( 女高、女低 、男高 、男低。) 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组成的。 师引导学生说: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B、这首合唱可分为几个乐段?(引子部分、第一乐段、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尾声部分)

  (2)分段欣赏。每个乐段表达了什么内涵?

  力度意境 出现的声部与音色特点

  引子部分:pp 草原由近到远女低: 饱满 柔美舒

  男低: 浑厚 结实缓

  第一乐段: f草原的辽阔宽广 女高: 明亮 华丽

  第二部分: mf 草原的连绵起伏男高: 高亢 明亮 悠 第三部分:f 歌唱草原赞美生活 四个声部 长

  尾声部分: ppp 意犹未尽余音绕梁 女高领唱

  (3)同学们两首牧歌对比起来,你更喜欢哪一首呢?为什么?

  生:无伴奏合唱。因为更能显示出草原的宽广,音色空旷优美!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分散发言,对关于作品特点的分析做个简单小结,以对作品有个整体性的了解,可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概括能力,然后再由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作必要的补充,使学生对作品,特别是对“无伴奏合唱”这一独具特色的声乐演唱形式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三)学生实践与才艺展示

  歌曲的意境真美啊,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首歌,现在老师伴随《牧歌》音乐给大家跳一段蒙古舞蹈怎么样?。

  设计意图:经过老师的带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加让学生投入到音乐当中,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同学们,看你们这么喜欢这首歌曲,我有个提议,为《牧歌》尽上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的一项任务完成。

  1、听赏音乐,划出音乐的旋律线或音乐使你联想到的画面画下来。

  2、随音乐朗诵歌词。

  3、上台表演舞蹈,可模仿老师的舞蹈动作或自编动作。

  在创作过程中,老师不停地放《牧歌》音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抒发对音乐的感受,表现音乐的形式同样需要不拘一格,因而这时又一次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表现方式,既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也给了学生广阔的表现空间,以施展自己的才华。

  (四)拓展延伸

  欣赏:无伴奏合唱《小白菜》

  设计意图:拉近我与学生,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对无伴奏歌曲有更深的了解与掌握。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欣赏《牧歌》,我们对蒙古族音乐有了初步感受体验,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对歌曲有了进一步了解,开阔了视野。不同音乐创作形式带给了我们不同的音乐美感,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老师相信这优美的旋律深留在你们的脑海里,当然这一切都得感谢我们的民歌,正是这些民歌激发了音乐创作者的灵感,给他们提供了音乐创作的素材,才能使我们欣赏到更美的音乐作品,也让我们永远记住我们的民歌吧。

  五、课后作业

  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些蒙古民歌或无伴奏合唱歌曲试听、学唱,并自由选则一首歌曲演唱。

  六、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的听、唱、看、感受、体验、创作让学生充分享受到音乐的美,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快乐,自豪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根据学生特长让学生不同形式表现《牧歌》,学生们都乐于参加音乐活动,并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团结协作,在音乐的氛围里练习了技能,并且促进了各学科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艺术氛围中达到课堂的高潮,同时也达到了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教学目的。

【七年级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音乐教案02-09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03-02

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案03-24

七年级湘教版音乐教案08-2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02-11

七年级音乐教案(14篇)02-24

七年级音乐教案4篇02-24

七年级音乐教案(精选20篇)06-25

七年级音乐教案14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