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通用15篇)
为了确保活动安全顺利进行,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对具体将要进行的活动进行书面的计划。那么制定活动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全过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2、使学生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使学生正确地应用面积单位,估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教学重点:
1、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2、应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面积是1cm2小方格,课件、同图①②③一样大的硬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大熊组织竞赛,让小兔、小马、小羊来抢答以下几个问题,你们会吗?
(1)什么是面积?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2)怎样知道图形的大小?(看它含有几个面积单位。)
2、点明课题:今天来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二、探究新和。
1、出示P48(图①、图②、图③课件)①让学生估一估哪个长方形面积大?②要表示这三个图形的面积,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③怎样来表示这三个长方形的准确面积?
2、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分组操作(一、二组用小方格摆图①、三四组摆图②、五六组摆图③、并将摆放小方格每行个数与行数的`数据填在下边表中相应的格中。)集体交流。
(2)集体交流,让每小组汇报摆放的结果。
(3)得出结论。
你们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规律?(方格总数等于每行个数与行数的乘积。)
怎样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板书:长方形面积=长×宽)为什么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宽?(找出回答)
(4)应用练习
出示课件,求下面长方形的面积。
长cm20、20、15、12、10
宽cm17、15、10、10、10
面积cm2
100cm2是哪个长方形的面积?
小组讨论,正方形的面积怎样求?它与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交流时板书: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小结:
(1)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2)计算面积时注意什么?(面积单位的使用)
三、思维训练、实践活动。
P49、1、2、3、4题
四、课堂小结。
1、生谈收获
2、师强调
今天这节课,我们用摆面积单位(方格)的方法得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又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出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并能应用得出的面积公式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牢记这两个公式,解决更多的问题。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 2
一、活动目标:
为了丰富我校数学课的活动形式,实践与体会数学的功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激发学数学的热情,参与数学研究活动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本学期安排了本节数学学科活动——有趣的分形图。
二、活动宗旨: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欲望,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提供机会,让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
三、活动口号:
精彩数学,乐趣无穷。
四、活动要求:
1.坚持全员参与、点面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乐中学。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2.学校数学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动员宣传。各班做好宣传发动,利用班会课进行动员。通过对数学家、数学史料的`查找让家长知道本次活动,营造一个较浓厚的活动氛围。要做到:宣传与活动相结合,发现分形图与创作分形图形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与学生的自由材料,发现数学美,并能创造美。
3.突出年级特性,根据学生实际,做到以学生为本,紧密结合我校数学教育方面的特色,注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结合全等与相似,发现分形图中的数学知识。
五、活动内容:
收集篇: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安排学生分小组完成有趣分形图的收集与整理,并在小组中开展竞赛,评出优秀小组。
创作篇:
学生在小组内研究发现分形图的特点,自己动手会发出有趣的分形图,每小组拿出3幅精美的图片,参与全班评选。
总结篇:
学会发现,发现生活中的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会欣赏,欣赏艺术的魅力,心上数学的艺术。
有趣的分形图赏析1
有趣的分形图赏析2
有趣的分形图赏析3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通过开展赛课活动,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师成长在课堂为活动宗旨,坚持立足岗位,有机整合,突出重点,实在有效,力求特色的原则,扎实有序开展赛课活动,促进我校教师的专业和个性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聚焦课堂,凸显特色,推进高效课堂实践,同时提高每个年段的团队的'合作意识,提高教师的业务知识。
三、活动主题
落实学习目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册教材目标体系以及单元目标设置学习目标,课堂学习过程围绕学习目标展开,把学习目标落到实处。
四、赛课评委
待定,参赛教师不担任评委。
五、赛课对象及要求
1、中心本部的一至三年级的数学教师,教学点的学校派一个教师参赛即可,同年段成员必须协助备课。授课内容:必须是新课内容。
2、参赛老师于赛课的前一天上交授课导学案,一式五份。
3、数学组组长撰写赛课简报
4、数学教研员撰写活动小结。
六、赛课时间
初定4月12日下午(黄江平、陈克玮、黄开民)、4月19日下午(王文雄、陈津花)、4月26日下午(教学点的两位老师)。
请各年级段的数学老师(教学点的负责人)商讨确定参赛老师,并组织组内成员进行备课。
七、评分要求
课堂教学评分占50%,学生测评占50%
八、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3名。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 4
一、指导思想:
为了激发小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我校决定在20xx年5月20日举行小学数学学科知识竞赛活动。
二、竞赛目的:
通过竞赛,提高学生的口算与笔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
三、竞赛时间:
5月20日下午一至三年级第二节课,四、五年级第一节课开始。
四、参赛对象及方式
一至三年级学生,进行口算比赛。四、五年级进行数学综合知识比赛。每班选6名学生。
五、竞赛地点:
一至三年级在各班教室,四、五年级在多媒体教室。
六、竞赛内容:
数学教师按教学进度合理编制一至三相应年级的口算题100道,要求试题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灵活性、科学性。四、五年级的活动命题要体现难易结合(基础题占50%,难题占40%,挑战题占10%),体现趣味性,体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由南平学校小学部数学教研组备选,教导处审核。
七、奖励办法:
按分数由高到低评出每个年级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八、本次活动要求:
1、活动负责人:胡莉
2、比赛监考:小学部数学教师、教研组长、教导。
3、评卷:考试完小学部所有数学老师集体阅卷,各年级的教师交换改卷。
4、一至三年级答题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草稿纸,要求直接写出得数。
5、一至三年级100口算道题,竞赛时间为20分钟,严格按照竞赛时间答题。
6、四、五年级竞赛时间为90分钟。答题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九、监考、出卷及评卷教师名单:
出卷教师: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评卷教师: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监考教师: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 5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为省、市基本功大赛选拔人才,学校决定组织开展数学及部分综合学科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学科
比赛学科有数学、美术、体育、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
二、参赛对象
数学、体育:本校35周岁以下(19xx年1月1日后出生)在职青年教师。
美术、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45周岁以下的在职教师。
三、比赛内容
比赛公共项目包括粉笔字、即兴演讲、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课堂教学、学科专业技能笔试。
四、组织要求
1.所有对应学科、符合条件的.教师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本学科比赛。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两科,所有有发展意愿的老师都可以报名参赛。
2.4月份完成比赛。请各位老师在4月1日前到教务处选报科目。
3.比赛日程安排:4月9日—4月13日,课堂教学比赛;4月中旬,粉笔字比赛、教学设计及课件制作比赛;4月下旬,即兴演讲比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奖励办法
1.比赛设一等奖(30%)、二等奖(70%),获奖证书由学校颁发。
2.经校级培训,从一等奖获得者中选拔优秀选手,代表学校参加云连港市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3.比赛成绩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并作为年度考核、职称晋级、评优表彰的重要依据。根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省、市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在职称评定时作为破格条件。
4.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专业技能笔试且成绩合格者,由市教研室颁发教师专业技能合格证书。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 6
一、指导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力争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活动宗旨:
关注学生需求,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情境问题和有趣的数学知识,培养同学们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开拓同学们的视野,提高同学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帮助同学们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升对数学价值的认识,增进同学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努力使我校“数学频道”社团成为数学的后花园,花草丛生,曼妙多姿。来到这里,让他们发现数学不再枯燥、神秘,能感受到生活经验数学化和数学经验生活化,体验用数学思想与方法去观察、认识现实生活的真谛与价值之乐趣。
三、具体措施
(1).精心设计活动内容,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教学活动实践化。增加趣味性和全面性,扩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每次数学活动都有主题,要求与正规的课堂教学有明显区别,决不能成为变相的加课时,也不能成为“补课”活动,但应尽量与当前学生的数学课内的教学内容有一定联系。如:可将教材中的“课题学习”融入活动中。
(3).数学活动要讲求实效,要有知识性、趣味性,活动内容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四、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质量,拓宽他们的思维,培养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
2.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实践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5.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五、社团成员日常管理
1.为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保证学生社团的健康发展,丰富和活跃学生的课外文化及生活,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制定本条例。
2.尉氏电大附中数学频道社团是尉氏电大附中学生以共同爱好为基础,自愿加入的经团委批准成立的群众性团体。
3.尉氏电大附中数学频道社团社员要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凡是有三次以上不参加社团活动的,社团负责人有权将其劝退。
4.尉氏电大附中数学频道社团设置社长和副社长一职,社长全面负责社团活动的安排和计划,副社长负责协助社长完成社团活动。
六、活动安排:
1.数学学习方法介绍;
2.数学趣味知识竞赛
3.数学思维大比拼;
4.中外数学史介绍或著名数学家的故事;
5.数学之美—生活中的数学;
七、社团活动时间、地址
社团活动时间:本学期奇数周周一下午17:00——18:00社团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 7
一、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激发学生学习、钻研数学知识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形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思维和良好品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展示学生在数学学科学习中的成果,
二、活动目的
通过数学竞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实践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在竞赛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成功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通过竞赛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收集一些参考依据。具体目的如下:
1、提高学生的计算、速算等数学基本能力,为学好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良好的数学校园文化氛围,在全校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
3、通过活动,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活动时间:
5月中旬
四、参赛人员:
一至六年级学生,先在班级内进行海选,1-3年级每班选出5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年级比赛。4-6年级每班选出8名同学代表班级参加年级比赛
五、竞赛方式:
由教导处统一安排,以年级为单位进行竞赛。
六、竞赛内容:
以每学年数学学科内容为基础,联系生活,进行综合性的,有效的思维及能力拓展。
七、活动要求
1、命题要求:
口算试题,以本学期教材为重点,以学生速算的“快”、
“准”、“巧”为特点,适当变化题型。
数学综合应用知识竞赛试题,命题力求多样新颖,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体现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拟定100分题。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以年级为单位,以本为本,适当拓展,力求难易适中。
2、一至六年级数学综合应用知识竞赛时间为40分钟。
3、评卷:采用密封、交叉评卷的形式进行,评卷教师为一至六年级教师。
4、设奖:各年级按成绩由高到低评出学生个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5名。班级团体总分前三名。
5、成绩汇总:竞赛活动后,阅卷教师统计学生的成绩,并进行成绩分析,再上报教导处存档。
6、各年级的任课教师要提前做好准备。
八、辅导教师要求:
1.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本年级教材,力求题材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3.将数学知识寓于活动和生活之中,教师适当穿针引线,把单调的数学过程变为解决生活中趣味数学的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在趣味中有所收获。
4.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容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 8
一、活动时间:
20xx年12月7日至12月11日
二、活动主题:
激发兴趣、感受数学、体验快乐
三、指导思想:
通过本次数学趣味周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展示学生的聪明智慧,同时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努力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的数学活动是生动活泼、富有生机、快乐有趣的;竭诚让学生在数学周的活动中玩出数学的创意、激情和乐趣。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得到锻炼,让全体学生享受数学的快乐,使数学爱好者能一显身手,脱颖而出。
四、活动目的:
1、构建良好的数学校园文化氛围,在全校掀起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热潮。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以数学趣味活动周的各项活动为载体,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的奥秘,强化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强调基本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活动对象:
全校一年级至五年级学生。
六、活动内容及具体负责人:
一年级:《口算小能手》
二年级:《小小神算子》
三年级:《24点速算能手》
四年级:《24星擂台赛》
五年级:《数学小博士》
七、活动成果:
各年级段分别评出数学活动积极分子(10名)
一、二年级:计算小能手,三、四年级:24点速算能手,五年级:数学之星。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 9
一、活动目标
1、学会对一定数量的物品进行平均分。
2、积极动脑筋想出均分的方法,感受数学活动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课件PPT。
2、操作卡每人一套。
3、小老鼠分披萨玩具卡每人一份。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知道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想出均分的方法。
活动难点:借助实物操作,将十二平均分成三份、四份。
四、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讲述故事开头部分,数出蚊子的总量。
师:小猪坐在屋里看电视,嗡嗡嗡,嗡嗡嗡(播放蚊子飞来的声音),原来是一群蚊子来捣乱,小猪心想,这得有多少只蚊子呀?
提问:请小朋友们帮小猪数一数,有多少只蚊子。(12只)
小猪说:天哪,有十二只蚊子。这么多的蚊子,叫我怎么对付得了呢?
(二)结合故事内容,借助实物操作,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三份、四份。
1、根据故事内容,直观感知将十二平均分成两份。
师:这时,小羊来了,发生了什么事情呢!(PPT图片上有六只蚊子朝着小羊飞去)幼儿猜想,并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
师:原来小羊一进屋,蚊子马上分成两群,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对付小猪。有六只蚊子正在咬小猪,另外六只在咬小羊。小猪哈哈的笑着说:"我觉得好受一些了。"
小羊说:"可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好受。
2、根据故事内容,尝试将十二平均分成三份。
说着,小羊想走,小猪赶紧拉住他,说:"我们再找个伙伴来看电视,你肯定会觉得比现在好过。"小羊问:"为什么?"小猪说:"再来个伙伴,蚊子就会分成三群,并且三群蚊子一样多。小羊还是有些不明白……?小猪看见小兔从门外走过,就大声喊:"小兔快来看电视!"提问:小猪说在找个伙伴,蚊子就会分成三群,三群蚊子一样多,小羊不明白,我们应该怎么帮他呢!
幼儿探索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验证记录结果,分享均分的方法,帮助小羊解答疑惑。
果然,蚊子分成三群──一群围住小兔,一群围住小羊,一群围住小猪。小羊数了数咬自己的蚊子,真的只有四只了,数数咬小猪的'蚊子是四只,再数数咬小羊的蚊子也是四只,小羊说:"小猪,你真聪明!"提问:小朋友们分对了吗?你们是怎么分的。
小结:先每个小动物一个一只,剩下的蚊子再一个分一只,直到分完为止。
3、根据故事内容,尝试将十二平均分成四份。
小猪哈哈一笑,对小羊、小兔说:"要想比现在更好受,我们再找个伙伴来,那时候,蚊子会分成四群……"于是,小羊帮着小猪一起朝门外喊:"小猴来看电视呀!快来看呀!"小猴听见喊声,跑来了,他一进门就嚷:"这屋里蚊子怎么这么多呀!"提问:小猴也进屋了,蚊子分成了四群,四群蚊子一样多,有几只蚊子会咬小猴,其他小动物又会被几只蚊子咬。用我们刚刚探索的办法来帮帮忙。
(1)幼儿探索操作,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2)验证记录结果。
小羊忙对小猴说:"别怕,别怕,咬你的蚊子变少了,现在才有3只蚊子咬你了,(小羊轻声的数着,咬小猪的蚊子有3只,咬小兔的有3只,咬自己也是3只)我们要是再找个伙伴来,咬你的蚊子会更少的"。
这时候,小猴不管他们说什么,啪、啪、啪……像是什么都没听见,还是不住手地打着蚊子。
小羊看看小猴,又看看小猪,心里想:虽然小猪会算,但在蚊子面前,还是小猴让人佩服呀!
提问:小羊为什么觉得小猴更让人佩服呢!
小结:我们要学习小猪的聪明,学会对一定数量的物品进行平均分,积极动脑筋想出均分的方法,也要向小猴学习,懂得遇到麻烦,不仅要动脑筋更需要以实际行动帮助自己和同伴。
(三)小老鼠分披萨
(1)有四只小老鼠来分一块大披萨,披萨总共有十二片,每个小老鼠分得的片数要一样多,那每个小老鼠能分得几片披萨。请小朋友们取下玩具卡玩一玩。
(2)验证小老鼠的披萨有没有分对。
(四)活动延伸
请我们的小朋友回到教室以后把这个有趣的活动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把操作材料投放到益智区,探索不同数量物体的平均分。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 10
一、活动宗旨:
数学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是重中之重。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求问题的思考、推理、论证的过程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都是数学教学中实施思维训练的理论依据。因此,趣味数学,一是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符合课改的要求;二是填补了我们课改中的弱项。
二、活动口号
“展现数学的美,尽显理性的魅力!”
三、活动目标
使全校学生对数学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数学之精确、数学之周密、数学之趣味、数学之美感,同时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活动方式与要求
活动内容:数学趣味问题解答。
活动方式:本次数学趣味活动采用答题方式进行。
要求:闭卷答题,作弊者不计名次。
地点:六二班教室
时间:20xx年12月5日课外活动
五、前期宣传工作安排
1、对学生进行宣传,了解活动内容。
2、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确定参赛学生(限前20名)。
六、参赛流程
1、本次活动由周国强老师命题。
2、竞赛结束后,由社团组老师根据标准答案统一阅卷。
七、监考、阅卷人员安排
监考:
阅卷:
八、奖项设置
此次比赛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 11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跨学科教学已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跨学科数学活动,可以打破学科壁垒,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从而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主题
“数学探索:跨学科应用与创新”
三、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理解其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跨学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探究精神。
四、活动对象
小学、初中、高中各年级学生,根据年级不同设计不同难度的活动。
五、活动内容与形式
1. 数学与科学结合
活动形式:科学实验与数学计算相结合
活动内容:
设计实验,如测量物体的体积、密度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数学计算来验证科学原理。
探究光的折射、反射等现象与几何图形的关系,如利用三角函数计算光线角度。
2. 数学与信息技术结合
活动形式:编程与数学算法结合
活动内容:
教授学生基础的编程知识,如Python等编程语言,通过编写程序解决数学问题,如排序、搜索等算法问题。
设计数学游戏或软件,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如数学解谜游戏、数学模拟实验等。
3. 数学与艺术结合
活动形式:艺术创作与数学原理结合
活动内容:
引导学生利用几何图形进行艺术创作,如绘制分形图、设计对称图案等,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组织数学绘画比赛,让学生用数学元素(如数字、几何图形)创作画作,展现数学与艺术的融合。
4. 数学与体育结合
活动形式:体育比赛与数学统计结合
活动内容:
在体育比赛中引入数学统计元素,如记录比赛数据、计算平均分、分析胜负概率等。
设计数学与体育相结合的趣味游戏,如“数学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课件、实验器材、编程软件等。
学生准备:了解活动背景和要求,准备必要的学习工具,如笔记本、计算器、绘图工具等。
环境准备:确保活动场地安全、整洁,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七、活动实施
导入阶段: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对活动的兴趣。
实施阶段:按照活动计划有序进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八、活动评价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其参与度、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成果评价:根据学生的作品、报告、实验数据等进行评价,评估其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给出学生的综合评价,并提出个性化的发展建议。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 12
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加深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如几何、代数、概率等。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跨学科应用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对象
全校各年级学生,根据年龄和知识水平进行分组。
三、活动时间
活动周期为一个月,具体日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安排。
四、活动内容
1. 学科融合课程
数学与科学:通过物理实验(如光的折射、反射)理解几何图形的性质,或利用数学公式计算物理量(如速度、加速度)。
数学与艺术:利用几何图形设计图案,进行艺术创作;或通过分析艺术作品中的数学元素(如对称、比例)来学习数学概念。
数学与信息技术:利用编程软件(如Scratch、Python)编写程序解决数学问题,如绘制函数图像、计算数列和等。
2. 跨学科实践活动
数学建模竞赛:围绕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交通流量分析、环保问题解决方案)进行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数学趣味游戏:设计数学主题的趣味游戏(如数学接力赛、数学谜语猜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兴趣。
数学文化周:举办数学讲座、数学展览、数学家故事分享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数学文化氛围,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3. 创意项目研究
跨学科研究项目: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跨学科主题进行研究(如物理学中的数学问题、经济学中的统计模型等),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展示。
数学小课题研究:围绕数学教材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通过查阅资料、实验验证等方式解决问题。
五、活动资源
人力资源: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和指导;发挥数学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的协同作用。
物质资源: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如实验室、计算机室)和教学资源(如图书、网络资料);准备必要的活动材料和工具。
技术资源: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和研究活动。
六、活动评价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情况、问题解决过程等方面的表现。
成果评价:根据学生的研究报告、作品展示、竞赛成绩等进行评价。
反馈与改进:活动结束后收集学生、教师和家长的反馈意见,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七、活动宣传与动员
通过学校广播、校报、校园网等渠道宣传活动内容和意义。
组织召开动员大会,邀请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代表发言,激发参与热情。
设立活动宣传栏和展示区,展示活动成果和优秀作品。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 13
一、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加深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如几何、代数、统计等。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活动对象
小学、初中或高中学生,根据具体活动内容调整适用年级。
三、活动时间
建议安排在学期中的一段时间,如某个月的连续两周,具体时间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
四、活动内容
1. 学科融合课程设计
数学与科学结合:通过物理实验(如测量、计算加速度等)来理解数学中的概念(如速度、加速度的计算公式)。
数学与艺术结合:利用几何图形进行艺术创作,如设计对称图案、分形艺术等,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数学与体育结合:通过体育比赛中的计分、排名等问题,学习统计和概率知识。
2. 实践活动
数学游戏竞赛:组织数学趣味游戏竞赛,如数学接力赛、数学谜题解答等,增强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数学建模活动:选取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交通流量分析、商品销售预测等),让学生分组进行数学建模,培养其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实验探究:利用数学软件进行实验探究,如利用几何画板绘制图形、探索图形变换等,提高学生的数学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3. 展示与交流
成果展示:组织学生进行数学跨学科活动成果展示,包括作品展示、报告演讲等,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和创作过程。
经验交流:邀请数学专家、学者或优秀学生进行经验分享,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其学习动力。
五、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准备相关教学资源和工具,如课件、实验器材、数学软件等。
学生准备:了解活动目的和要求,准备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工具,如笔记本、计算器、作图工具等。
场地准备:根据活动内容准备相应的场地,如教室、实验室、操场等。
六、活动评价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成果评价:对学生的作品、报告等进行客观评价,评选出优秀作品和优秀团队进行表彰。
反思与总结: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与总结,提炼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活动提供参考。
七、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确保所有活动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特别是实验和体育活动中的安全问题。
全员参与: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避免只有少数学生参与的现象。
注重实效:活动设计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确保活动能够取得实效。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 14
一、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理解数学概念,提高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能力。
跨学科融合:通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物理、化学、生物、艺术等,拓宽学生的视野,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他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根据年级和知识水平进行分组。
三、活动时间
活动周期为一个月,具体日期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安排。
四、活动内容
1. 数学与物理的融合
活动名称:探索力学中的数学原理
活动内容:
理论讲解:介绍力学中的基本数学原理,如速度、加速度、力的合成与分解等。
实验操作:利用简单器材(如小车、斜面、弹簧等)进行力学实验,测量并记录数据,用数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报告撰写: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记录、数学分析和结论。
2. 数学与艺术的融合
活动名称:数学与艺术之美
活动内容:
数学图形创作:利用几何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创作艺术作品,如拼贴画、雕塑等。
数学与音乐:探索音乐中的数学元素,如节奏、音阶、和弦等,尝试用数学方法分析音乐作品。
展览与分享:举办数学艺术作品展览,邀请学生、教师和家长参观,并进行分享交流。
3. 数学与生活的融合
活动名称:生活中的数学
活动内容:
市场调查:分组进行市场调查,收集商品的`价格、重量、尺寸等信息,用数学方法分析数据,如计算平均价格、总重量等。
家庭预算:制定家庭一周的预算计划,包括食品、交通、娱乐等各项开支,用数学方法计算并控制预算。
社会实践: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测量社区绿化面积、统计社区人口等,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 数学竞赛与展示
活动名称:数学之星挑战赛
活动内容:
初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数学基础知识竞赛,选拔优秀选手进入复赛。
复赛:组织全校范围内的数学竞赛,包括口算、笔算、应用题等多种题型。
决赛与展示:决赛以团队形式进行,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数学游戏等方式展示数学能力。同时邀请家长和校领导观看决赛并颁奖。
五、活动评价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成果评价:根据实验报告、艺术作品、市场调查报告等成果进行评价。
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给予学生全面、客观的评价。
六、活动准备与保障
师资准备:组织数学教师和相关学科教师进行跨学科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跨学科融合能力。
物资准备:根据活动需要准备相应的器材、材料和场地。
安全保障:制定安全预案,确保活动过程中的学生安全。
宣传动员: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班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 15
一、活动背景与目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紧密相连。因此,开展数学跨学科活动,旨在通过跨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活动主题
“数学·跨界·创新”
三、活动目标
知识融合:通过跨学科的活动,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创造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兴趣激发:激发学生对数学及其他学科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践应用: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意识。
四、活动对象
全校学生,特别是中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跨学科认知能力。
五、活动内容
1. 数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
活动一:探索数学在物理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参加物理现象的数学建模活动,如利用数学知识解释简单的物理现象(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收集数据,并用数学方法进行分析和处理。
活动二:数学与生物学的结合
开展“生物数学”专题讲座,介绍生物种群增长模型、遗传算法等数学知识在生物学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设计生物实验,利用数学工具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2. 数学与社会科学的融合
活动三:数学与经济学的关联
举办“小小经济学家”活动,通过模拟市场交易、预算编制等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经济决策中的作用。
引导学生分析经济数据,运用数学方法预测市场趋势。
活动四:数学与艺术的交融
组织“数学艺术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利用几何图形、分数、数列等数学知识创作艺术作品(如分形艺术、数学绘画等)。
举办数学艺术作品展览,展示学生的创作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表现力。
3. 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活动五:编程与数学
开设编程与数学结合的课程或工作坊,引导学生利用编程解决数学问题(如算法设计、数据分析等)。
组织学生参加编程竞赛或项目,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六、活动流程
准备阶段: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流程和时间安排;准备活动所需的材料、设备和场地。
宣传动员: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班会等形式宣传活动目的和意义,动员学生积极参与。
实施阶段:按照活动方案有序开展各项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总结展示: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反思,提炼活动成果和经验;举办成果展示会或展览,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和创意。
七、活动评估
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其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生的作品和成果展示,评估其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对活动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
八、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数学跨学科活动,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应用价值,提升跨学科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活动也将促进学校数学教学的创新和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奠定基础。
【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跨学科活动方案(通用14篇)05-10
数学跨学科活动设计方案范文(精选11篇)04-25
跨学科设计活动方案通用10-11
数学跨学科设计方案(精选12篇)10-29
跨学科活动方案范文(精选11篇)09-21
语文跨学科活动方案(精选5篇)04-24
跨学科设计活动方案(精选26篇)10-20
跨学科主题活动方案范文(精选10篇)09-22
生物跨学科活动方案范文(精选11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