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检查评语

时间:2022-11-12 16:25:17 评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教案检查评语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案检查评语,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教案检查评语

数学教案检查评语1

  1、教师都能按照要求提前备一周的课,课时量充足。能在资源共享的情况下进行有效的二次备课,逐步完善预设的过程。如王校长《识字6》教学过程中设计了“请你向外国友人介绍一处景点”的活动,让学生将词串表现的情境用语言描述出来,激发了学生说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夏金侠老师《识字8》教学预设时: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设计了“我做你猜”的'游戏和“看图说句话转转盘”的预设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字形和字义;陆璐老师设计《朱德的扁担》一课时通过具体语境和插图理解“山高路陡”,显得扎实有效。

  2、多数教师教学目标明确,能运用新理念设计教学过程,重难点突出。在教学环节设计中,能注重关注学生个体,注重情境创设和兴趣培养,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注重知识的积累与内化,注重实践性与拓展性。如:丁礼秀、石德芬老师在备课中进行了很好的体现。

  3、教师们能重视作业设计和板书设计,使板书真正达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张灵宁老师让学生画一画秋姑娘写的信的样子,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王越越老师设计“秋姑娘的信还会写给谁?”鼓励孩子想象写话,捕捉了文本中生成点;毕言琳老师设计让学生编课本剧演一演,注重了语文的实践性。陈晓飞老师的《梅兰芳学艺》板书设计抓住“勤学苦练”突出从“没有神儿”到“有神儿”的变化,理清了文脉。

  4、教师们对教学的反思态度,比以前更认真了。很多教师能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总结得失,撰写课后反思,写得实在,具体,体现出教师对教材的深入研究以及对教学中出现问题的进一步改进。如杨霞兰老师能从指导朗读方面反思了《我叫神舟号》的成功做法;刘暄老师在《江南》一课反思时不仅反思了自己的教法还反思学生的学法;周寰寅老师反思《识字7》时围绕“图文结合识字”深入展开,针对性强;潘成越、朱小力老师的课后反思详实、丰富,有一定的价值,值得一读。

  5、手写备课的教师态度认真,页面整洁、清楚、美观。老师们备课态度认真,工作扎实。母案中圈圈点点,并且对现成的内容进行了针对性地增、删、改、批,留下了老师辛勤耕耘的串串足迹。如王越越老师、陆璐老师的备课笔记看着真是一种享受。

  6、方余顺、周寰寅和满斌三位教师的工作态度更是值得学习,他们不仅要备好自己主学科的课程内容,在兼职学科的备课上也毫不马虎,教案备得非常认真

数学教案检查评语2

  教案检查评价参考标准 教学准备的主要呈现是教学方案,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案。在传统教学管理过程中,我们的目 标指向过于“机械”,提倡所谓的“标准化”、“规范化”,在管理要求上过于具体、过于详尽,统得过 死。结果呢?一些教师要么按教案一层不变、按部就班地实施,要么教学与教案互不相干,形成“两张 皮”。如何既让教案有力地指导课堂教学,又让教师从繁重的教案书写中解脱出来,这是实施新课程以来 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集体备课,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既能让年级组(教研组)教师优势互补,资 源共享,又能让教案张扬个性,教学百花齐放,同时还节省了教师的时间,有利于集中精力研究教学。

  一、集体备课的操作程序

  我校的“集体备课”,是指在年级组(教研组)组长(以下简称“组长)的组织下,组内教师根据 教学进度按时就一定的教学内容进行集体研讨,形成科学实效的教学方案,个体又结合班级实际和自己教 学风格对其适当增、删、改、补的备课行为。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1.学期初,组长根据组内教师多少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将学期所有备课任务合理分解给组内教师, 承担任务的教师即为该教学单元的“主备教师”。主备教师即刻研读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对教学单元进 行整体设计,并撰写发言材料(此为“一备”)。发言材料必须包括编者意图、教材分析、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重难点、课时内容分配、设计理念、施教策略,以及相关课程资源的开发、作业设计、注意 事项等环节。

  2.按实际教学进度(以最快的班级为准)提前一周(或两周),由组长组织组内教师定时进行集 体备课活动。活动中,首先由主备教师根据发言材料就该单元的教学整体设计进行解读,然后其他教师 (其他教师在活动之前也应该认真研究非自己主备的教材)围绕主备教师的教学构想,结合自己的教学思 考展开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专人做好活动记录。活动后,组长将活动记录送教务处审阅、登 记,主备教师发言材料送教务处存档。

  3.主备教师辩证吸收组内教师的教学建议,博采众长,并对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构想)进行必 要的调整,本着科学、实用的原则撰写课时计划(即教案)(此为“二备”)。然后拉开行距(以便于其 他教师个性化的'增、删、改、补)打印,并装订成册(一单元订成一册)。组内教师人手一份。

  4.上课前,教师个体认真熟悉教案(组内统一印发的),并结合本班实际和自己的教学风格,在 空白处增、删、改、补,加注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使之更贴近自己的教学实际(此为“三备”)。上课后, 在课时教案的后面书写自己的教学反思。

  5.教师利用教学之余,随时随地或组内集中交流教学反思,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下一单元的集 体备课或课堂教学提供理性指导。 二、集体备课的检查评价 为了使集体备课这一形式沿着新课程方向发展,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除有计划组织不同年级组 (教研组)的教师参与他组的备课活动外,我们还特意加大了对各年级组(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的监控 力度。成立了分管领导牵头、学科专兼职教研员参与的检查评价小组,建立了教师自评、他组互评、检查 评价小组终评的评价机制。通过检查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年级组(教研组)和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 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方法。

   1.检查评价的方法,可概括为“一查、二审、三看”:

  ⑴ “一查”就是查活动开展情况。检查评价小组要认真查阅集体备课活动记录和主备教师的发言 材料,了解主备教师是否吃透教材、整体设计是否科学、课程开发是否充分,了解教师们争议的焦点何在, 课程理念存在什么碰撞和分歧,为教务处在宏观上整体调控、指导各年级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提供第 一手资料。如果条件允许,检查评价小组最好能根据年级组(教研组)的集体备课安排,深入到备课活动 中去了解他们的备课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帮助与指导。

  ⑵ “二审”就是审阅年级组(教研组)集体形成的“共性教案”、教师通过增、删、改、补形成 的“个性教案”。“共性教案”主要审阅教学环节是否衔接、起合是否自然,教学过程是否合理、可行, 教学策略是否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教材处理是否科学、能否实现“增值”;“个性教案”主要审阅教师的 增、删、改、补是否符合班级学情,是否张扬个性,教学反思是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情,是否思有所得。

  ⑶ “三看”就是看教案是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是否整合了三维目标、是否体现创新精神。

  ① 是否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思想是我们检查评价教案关注的焦点之一。一切教案设计, 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体现“生本”思想,任何游离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教案都必须修 正。所以,无论是目标定位、教材取舍,或者是环节设计、活动安排,都要看是否真正体现了学生这一行 为主体,是否真正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② 是否整合三维目标是我们在检查评价教案时所关注的又一焦点。我们要求教师的教案将“知识 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使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换句话说,教案必须强调学生 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而且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所展示出的整个过程必须是学生从无知到有知的 过程、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必须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渗透和培养。在学生掌握知识、形 成能力所展示出的过程与方法中,重点检查是教师僵化机械的传授,还是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创设相关情 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趋力,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 题。

  ③ 教案是否体现创新精神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看教师的课程思想是否体现创新精神,是否 在继承传统教学精华的基础上努力拓展个性空间,是否在资源引进、学科整合、策略选择等方面体现创造 性;二是看教师是否积极开发了课程资源中的潜在创新因素,是否最大限度地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创新 精神的培养。

  2.检查评价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 检查评价的目的在于使集体备课这一形式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设计水平的提高,在于更好地服 务于教学,因此要求全体教师全程参与。让不同级段、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年级组(教研组)的教师相互 检查,便于大家取长补短。

  ⑵ 检查评价不搞形式。检查有明确的目标,评价有量化的标准,检查评价的结果形成“教案检查 反馈卡”,一式两份,一份反馈给教师,一份教务处存档。

  ⑶ 检查评价的结果与奖惩挂钩。对教师个人的检查结果(“主备教师”发言材料、教师的“个性 教案”),记入教师学期常规教学业务档案,作为学期教学奖发放、评优评先的标准之一;对年级组(教 研组)的检查结果(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组内的“共性教案”),记入年级组(教研组)教研活动业务档 案,作为评选优秀年级组(教研组)和年级组(教研组)组长的依据之一。

  ⑷ 检查评价不宜过多,一般一月检查评价一次。次数太多,容易分散教务处及相关教师的精力, 不利于管理和教学;次数太少,容易让教师因缺乏必要的压力而产生惰性,同时也不利于各年级组(教研 组)以及教师个体之间的相互借鉴与学习,离散教育教学资源

【数学教案检查评语】相关文章:

教案检查评语04-02

作业检查评语11-15

检查教案评语07-20

作业检查评语大全11-18

对于备课检查的评语06-09

学生语文作业检查评语04-05

教案检查评语12篇12-07

教案检查评语(12篇)12-07

教案检查评语精选12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