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最好的告别》有感(通用13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最好的告别》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1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做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而《最好的告别》则为我们提供了另外的答案。
作者阿图?葛文德是美国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他用丰富的外科医生的经验、大量生死边缘的故事、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我们都不愿意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作者揭示了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提出了"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理念,给了我非常大的.启迪。
《最后的告别》告诉我们,医疗有其局限性,如果一味争取,医生在大多数时候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延长患者的生命,但医疗救助的目的应该是让人回归有意义和有质量的生活,如果这些都无法做到,那么适时的放弃可以回归最终的宁静。作者提到的"善终服务"的概念,和世界卫生组织在90年代提出的"舒缓医疗"有相似之处:对末期病人,不以治愈疾病为目的,而是专注于提高生活质量,并帮助他们的家庭一起面对这个时期的困难和问题,维护生命,把濒死作为正常过程,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减轻疼痛,为病人提供心理上、身体上、社会上、精神上的支持,直到他们去世。
许多饱受疾病困扰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需要辅助呼吸,不能自理到连眼睛都无法转动,却依然被过度的治疗,也许是在艰难地求生,也许是子女为了自己良心的安慰,把原本回归家庭、回归亲人、回归本初的机会交给毫无意义的冷冰冰的医疗机器和医疗技术,没有尊严和价值地"活着"。
亲人生病,当然要竭尽全力为他们治疗,但是如果濒临死亡的边缘,治疗已经没有意义,那么也许可以试一试舒缓医疗,注重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支持,在家里营造一个舒服、愉悦的氛围,默默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也许有人会说,作为子女,没有为父母做最后一刻的治疗和更多的争取是一生的遗憾。是的,父母的衰老和疾病,直至最后的死亡,无论以何种方式结束,都是一种遗憾和无法言语的悲恸。我们能做的是,在他们还健在的时候,竭尽所能、毫无保留地爱他们,就像他们曾经也那样爱我们一样,在他们要离开的时候,接受死亡,维护生命最后的尊严和价值,按他们的意愿选择离去的方式,双眼噙住泪水,双手合十,在心里默默地祝福。
看书的时候,数度落泪。疾病与死亡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面对的问题,如何正确的理解和看待它们,也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功课。我们要开始练习,慢慢练习,练习面对死亡的态度,学着像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说的—"满意地结束你的旅行,就像一颗橄榄成熟时掉落一样,感激产生它的自然,谢谢它生于其上的树木。"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2
最好的告别,读到这个题目时,我便想哪有最好的告别啊,人们都是因为身边那个人的羁绊才存活于世,如若离开,哪种告别都不算是最好的告别。
阿图医生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医学在怎么发愤图强,依然无法摆脱一个很确定的结局,那就是永远也无法战胜死神,生命的最后一课必定是衰老与死亡。文中刚满50岁的葛文德把目光聚集于人类的衰老与死亡的逼近与应对,他将自己的感慨以故事的形式讲述,他讲妻子姥姥高龄独居的故事,这位老人从自信走向自欺,再到可悲的历程;讲一对医学专家夫妇一步一步迈向衰老栈道,亲历失明、失智、生活品质逐渐下滑,最后滑向深渊;讲一个有创意的社区医生突发奇想改造传统养老机构的故事;还讲述了普通养老机构的各种死角与盲点。
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可这件事是经不起琢磨的,仔细一想发现除了自己的胡思乱想以外,对于死亡我们一无所知,有时,我想我现在其实已经死了,而我现在的生活是对所有过往的回忆,是我要留下这一生过往的一份记录,虽然是无稽之谈,可依旧深信不疑,或许是年龄还小对于生死毫无概念可言,认为生就生、死就死,可转念一想又很傻,如果真对生死无谓,怎会拼命的好好生活。恋生恶死是人之常态,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否财富五车,又或是庸庸碌碌,这都无法改变个体生命必死的事实,人生最后的考题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恐惧、沮丧以及忧伤是人之常情,再坚强、再豁达的人在死神面前也无法高贵、从容起来。现世的花红柳绿、死亡过程的挣扎抗拒和对于来世的困惑迷茫都是死亡降临时不可避免的纠结,但无论怎样纠结,我们还是需要迈过那一道门槛,去远方遨游。如何安抚这颗不安的灵魂,那就是坦然面对。
我曾以为最理性的离世方法就是衰老的离去,可当我看文中的那些老人一点点的走向失去劳动能力、去无力的依靠子女之时,他们不会感知疼痛,可会感知到皮肤的皱巴,他们会看见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降世,可也在漫无目的的等着自己生命的尽头,我的姥姥已经年迈了,她眼睛老化,看不清她爱的每一位亲爱的人,只能通过声音来判断来的人,我怕她许久看不清我,都忘了我的模样,她每日只是坐在窗前呆呆的坐着,她什么也看不见,可她就是坐着望着窗外而已。我明白衰老是不可逆的,我们能做的便是如何优雅的老去,像姥姥一样,即使看不清了也依旧朝着光的位置望去,而此刻作为子女的我们,要常去聆听父母的心声,给他们做主的尊严和独立的空间。衰老是不可避免的,我们终究是要经历这一段艰难岁月,也正因为衰老,生命才得以完整。
对疾病和老年的恐惧不仅仅是被迫忍受对种种丧失的恐惧,同样也是对孤独的恐惧,当人意识到生命的有限,他们就不在要求太多,他们不在寻求更多的财富,不在寻求更多权利,他们只要求,在可能的`条件下,被允许保留塑造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命故事的权利,衰老与生死是必须经历的,人们真正怕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要离去这世上的无奈感与还未了却心愿的失落感,要离去这多姿多彩的美好世界是要有足够的勇气的,要放弃自己打拼多年的事业、经营多年的家庭,是何其悲哀,人们为了能够多存活在这世上,过度治疗,可最后还是遗憾的离去,想想与其这样不如让生命在舒适中慢慢流去,不为保留而存活,只为享受与相爱而存活,这才是生命本该拥有的非凡意义,世界之大,只有自己过最想要的生活,死亡便不会使人畏惧,正确面对死亡才是更好的活着。
生命是爱的浇灌,只要还有人记得你,即使不在这世间,你依旧活着,对于生命我可以这样想,可对于家人我不能,即使我自己再骗自己能够坦然接受至亲老去的同时又能宽慰自己人生尚且如此,可内心总有声音会告诉她老去了便会离去,从此以后你在也不能和她一起做很多你想做的事了,这难以接受,却又无能为力,那么就如那句"及时行乐",拼命生活,热爱生命,无谓衰老,珍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好好的活着,坦然接受死亡。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3
对敬老院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高中时期,那时候每个周末从学校回家,都会路过镇上的敬老院,位置偏远,透过唯一能进出的大铁门,看到老人们稀稀拉拉地坐在小房间的门口,好像一副静止的画。那时,只觉得这些老人可怜,毕竟不能在家里终老。受中国的孝文化的影响,家庭的主要模式仍在于几代同堂,老人往往是家里的一家之长,大多数的老人都能在家里得到几代人的照顾走向生命的终点。
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了崇老文化的弱化,也改变了年轻人的生存境遇,他们逃离家庭的'束缚,选择去任何想去的城市,做任何想做的工作,然后在那里安营扎寨,当然也正是因为这种流动和突破,也反过来加速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这也让如何处理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变得更加复杂。生命总是会走向终点,伴随着身体机能的不断衰减,或多或少地需要承受不同程度的疾病困扰,大多数老年人依然能保持独立自主性,居家养老也还算安全。但在失去了独自居住的安全性、又不至于需要靠医疗体系维持生命,如何从这个阶段过渡到生命的终点?如果说《无缘社会》向我们展示了一种社会现象,那么对于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是需要我们这一代人需要去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仅仅是安全和健康,更不是每天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让起床就起床,按部就班地吃饭、穿衣、洗澡、睡觉,有时甚至还要忍受各色室友的各种烦扰。疗养机构的整个运作流程都是为了实现疗养机构的目标—护理。但似乎这和监狱没什么区别。“当我们年老、体弱、不能照顾自己的时候,是什么使生活值得过下去?”著名的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求层次理论,这个理论经常被描述为一个金字塔,生存和健康位于金字塔的最底端,成就、创造力、自我实现位于金字塔顶。当你觉得自己时间很多,“一切皆有可能”的时候,最想要的是金字塔顶的东西;当你开始觉得未来是有限的、不确定的时候,你的关注点更多的是此时此地的日常愉悦以及身边的亲人。所以即使是入驻疗养机构,也需要考虑能否实现个人日常的愉悦,依然可以在权利框架的允许范围内保持做自己,以此提升晚年的幸福感。而作为疗养机构又如何建设和运营才能满足这种需求?假想自己有一天到了生命的这个阶段,希望能享受到社会提供给我什么样的服务,而这就是我们现在需要去推进的方向。
全过程咨询因其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提供一个满足各方需求的解决方案,在政府需求、投资者需求、服务人群需求、运营者需求以及社会发展方向的需求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引领项目实现社会价值。这需要掌握的知识容量和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个体所能承受的极限,需要各类型的专业的人士像机器的各个零件一样默契配合,需要群策群力的智慧。任重道远。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4
近几年大热的美剧《权利的游戏》里有一句名言”Valar Morghulis”译作“凡人皆有一死”。在这个虚构的中世纪奇幻故事里,不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难逃命运的安排,在生与死、光明与黑暗的交错与争锋中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游戏。观照现实,剧中的这句名言具有普世价值观,我们每个人都承认它、敬畏它,甚至害怕它,却不见得能够坦然面对它。那么,既然每天活着都是离死亡更近一点,我们除了恐惧到底该如何应对它?
真相似乎可以从《最好的告别》(Being Mortal)一书里找到一些端倪。《最好的告别》是美国外科医生阿图·葛文德的经典力作,是关于美国人如何处理病、老、死问题的实证研究。在本书中,葛文德医生用讲故事的方式,聚焦衰老与死亡,借助亲历者的视角道出“生命无常,生死有度”的朴实真谛。站在这一宿命论的原点,娓娓道来生命衰老的事实、抨击美国医疗界对老年人及临终老人的关怀欠缺,探究“什么才是更好的养老方式”,并高度评价“姑息治疗、善终服务”的积极作用以及开展这一服务的技巧和心理建设等。
衰老是一系列的丧失,直至自由生活本身。在活着的人面前谈论死亡,往往被认为是一个敏感而忌讳的话题。然而,仔细想来,近距离的感知死亡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社会老龄结构本身的改变,高龄老人在人口结构中的比例显著提升。同时,伴随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开展,老年人与年轻人之间的权利角逐关系达到新的和谐,正如书中写到的“一种更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被彼此接纳。即便说我们有意对自身从衰老走向死亡的过程假装视而不见,但在某个节点却也不得不面对并参与家庭成员的这一过程。倘若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那么书中抛出的“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维持时,该怎么办?”的问题显得残酷而现实。直白点说当生命以某种意想不到的速度悄然逝去时,生活该何处安放?
其实答案无外乎两种,向内寻求家人的帮助或对外寻找专门机构的辅助。拿我们中国人来讲,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在人至老年时愈发成为主流。人们习惯于在家人的陪伴下走过余生,而我们传统的教育也把儿女对父母老来时的尽孝歌颂为一种美德。但是,很多情形也许正像书中指出的那样“寿命的延长正好遇到家庭对于双薪的依赖增强,结果对于所有各方都很痛苦,很不愉快。”随着工业化、少子化、经济发展及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也势必会像美国那样走上一条由传统的居家养老过渡到以社会养老为主的道路上来。事实上,近年来对社会化养老课题的反复研讨及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趋势。那么,如何选择疗养院是本书聚焦的另一个话题。在书中,作者对美国那些具有革命性的疗养院给予了高度认可,相较于传统的疗养院一味注重安全与保护而忽略生活本身的痛点,类似纽约一家实验性的疗养院引进动植物与老人们共生的疯狂计划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缺,因为“老年人也需要有价值的生活”,“生活需要被注入活力”。
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条件,但至少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去尽量寻找一个你能支配生活而不是被机械支配的环境去安度晚年。我想起我92岁高龄奶奶的日常,她单独和一位护理共同生活,养一只小灰兔,爱好玩一种很古老又小众的山西长牌,春来拾掇她的菜园子,秋来就把收成按各家需求分配好等着孩子们前来领取。多年来她一直坚持这种生活方式,一方面当枯燥的老年生活被兴趣爱好、照料动植物填满时可以有效杀死厌倦感、孤独感和无助感,另一方面让她感觉自己仍旧被需要,而不是孩子们的累赘。因此,似乎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要把生活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此来保持那些重要的生命品质,比如尊严,比如自由意志。
残酷的事实是并不是每个生命个体都会遵从衰老到死亡的自然规则,死神的判决书多少随意的很,而那些被判决的对象有时都来不及经历老年生活就不得不跟世界告别。“滴答滴答”,生命的倒计时一旦开启,便迫使个体快速做出决定---选择如何告别。对此,葛文德医生对现代医疗团队拼命试图做得更多来延长生命时间线的做法表示质疑,反而对姑息治疗法,即“让护工帮助患者在当下享有最充分的生活”的一种“去医疗化”的手段青睐有加。这种方式的告别无疑是需要勇气的,但就其价值和意义也是巨大的。试想,与躺在病床上全身插满管子、意识不明,甚至都来不及说声再见相比,能够和家人一起说一说知心的话、甚至一起去旅行留下美好的回忆似乎更符合“走得好”的定义。重要的是对于个体来讲的优先顺序是什么,答案必定因人而异,不能轻易盖棺定论。
生命就是一场旅行,而旅途必有终点。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怀向死而生的勇气和智慧,秉持“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的人生态度踏实过好每一天。这样,当接近终点时才不会乱了阵脚,后悔做得太少。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5
生而为人,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是我所向往的理想状态,也是我所理解和定义的最好的告别,对我来说,生命的厚度更重要。
习惯了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就很难再沉静下来读完一本书。于我而言,这事还不算难,看书是我的爱好。"果然还是要好好活着,活得久才能读更多书,像是活了更久",这是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喜欢的书评。
最近在读美籍作家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作者还有另一个身份——外科医师。全书站在医生的角度探讨如何迎接、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即衰老与死亡。该书一度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阿图·葛文德除了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也是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可这些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而是被书中的一句话吸引,"一个60岁健康人的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也只是一个20岁年轻人的13%"。简单的陈述句,却有力的击中内心,愈发增加了我对生命的敬畏感以及人终将衰老的无奈之感。
衰老、死亡的话题因为过于沉重,几乎不会被提及,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不会有人教我们怎样去应对它们的到来。去年夏天因为身体不适住院就诊,在ICU(重症监护室)住了两晚,临床是一位高龄爷爷,整夜的呻吟,厚重的喘气声以及反复重复的话语,让我深刻感受到变老或者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在美国以及当今世界的其他很多国家都很缺乏老年病学医生这一现状,是值得全社会都该去思考的问题。在美国,身体还算健康的老年人一般是自己独自生活,独立完成衣食住行,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交际圈。儿女也会定期探访他们,可如果一旦身体健康状况变得不再良好,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当我们衰老到不能照顾自己,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时,该用什么方式继续有尊严的活下去?书中提及到养老院、疗养院等等机构,但随即作者也提出这些机构的弊端,它们与监狱有着相似之处,生活在一个被允许的范围之内,会有人监督你按时做每件事,包括吃饭、喝药和睡觉,日复一日,超出范围之外的活动是不被允许的。
我们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针对如何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晚年生活的伊甸园里是不能只有安全和保护,有价值的生活也是我们需要的"。书中关于在生命最后阶段的人什么时候该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作者试图通过自身丰富的医师工作经验让读者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的更好。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我们离告别还有一段旅程,在最后的阶段到来之时,望内心能更从容。读完这本书,我并非从此不再害怕衰老与死亡,还是会害怕。今生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去经历的时候,大家都一样。
生而为人,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是我所向往的理想状态,也是我所理解和定义的最好的告别,对我来说,生命的厚度更重要。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6
近日得知一大学女同学因病离我们而去,心痛不已,那么年轻那么开朗的人,就这样仓促地走向生命的终点,没想到大学毕业的离别便是永别,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断断续续用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最好的告别》。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在逐渐丧失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我们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我们如何追逐纯美的.境界?完美永远无法抵达,生命必然走向涅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正如作者的父亲阿塔玛拉姆·葛文德医生,当他发现自己患有脊髓恶性肿瘤后,没有像其他病人那样进行常规治疗,却选择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善终服务,并在家人的陪伴下成功当竞选了扶轮社区总监,参加59个俱乐的会议及演讲活动,还跑遍了面积近26000平方千米的地区,更是会见了多达3700个地区扶轮社会员,甚至是在死亡临门时还参加了儿子的毕业典礼。
虽然最后他也经历了一段时间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他选择了坦然面对,选择自己做生命的主,放弃了在生命最后由现代医学器械带来的无谓的挣扎和伤害。既然无法撼动时间和宿命,就让生命积聚力量,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这才是面对生命应有的态度。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7
正值端午,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我们这群大学的兄弟们又聚在一起,却是阴阳相隔,痛心疾首。
就在两个月前阿俊结婚,大伙聚一起还在感慨,要聚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还约好六月聚你的新婚单身趴,而如今却成了永别。
生命总是那么脆弱,生死离别是人生中不得不经历的事,虽然心中淡然,却终究会来得猝不及防。
回想过往,自己近距离接触死亡已有四次,那种死里逃生后的.窃喜和后怕,让我很早就懂得珍惜当下所拥有的。
前几年有个同学问我,怎么看你人家结婚你都好像有到场?在我看来,或许大部分人的一生就两件重要的事,一个是结婚,一个是死亡。或许每一次重逢都将是最后一次,又何尝不能在自己能抽出时间去做一件件有意思的事情。
珍惜当下,心中无憾,才能活出生命的通透。
现在回家时间越来越少,喜欢和家里老人待一起,听他们说说话或一起发发呆,总能得到心灵的慰藉。
趁现在有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些不做会后悔的事,当某一天面对死亡,也就释怀了。
纪伯伦说: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
好好活着,好好死去!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8
当我们老去的时候,终将要面对的选择题。
忘记了是什么时候入手的这本书,前两天在书柜前随意浏览的时候,不经意间拿了起来。
讲到老年人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不同的经济条件下,面对的养老方式。从救济院、医院、疗养院等。
也讲到如何面对癌症,去选择治疗还是善终服务,从一个外科医生的角度重新诠释了如何自主、快乐、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
还有那些病例患者,爱丽丝、路、萨拉等不同人患了不同的癌症,多次的化疗、最后的放手。
作者阿图,出生在纽约布鲁克林的医生世家,印度新移民的后代,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牛津大学和哈佛医学院。
每个人无可避免的都会走到衰老的那一天,人生的最后一道考题就是如何面对死神的召唤,死亡是我们的.敌人,但是这个敌人有着绝对的优势力量,注定是最后的赢家。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明白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要去追求什么?实现什么?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9
不可否认,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面对一些正常的初始衰老迹象。随着年龄增长,人会越来越意识到,死亡,尤其是突然而决绝的死亡,或许没有那么令人恐惧而衰老却着实是个折磨人的小妖精。如同良好电子系统的突然崩溃,仿佛铁丝锯断脚踝的电影桥段,衰老的随机性和逐渐性,会让成年人的世界日渐崩塌,直至黯淡消亡......
阿图·葛文德,印度裔美国外科医生,出于对临终关怀这一课题的兴趣,以多年积累、游访及亲历的众多事例,著作此书,既有对医生从业人员定位的建议,也有对临终关怀领域发展的介绍与展望。有数据,有实例,有采访,是西方科学的理念。
但全书由从未离开过印度的祖父在印度传统家庭中养老始,由移民美国深造终身践行科学行医的父亲魂归印度恒河的仪式终,骨子里的东方思辨与哲学,又在告诫读者,无论是病患还是家属,最终选择权依然在你们手中,何时进,何时退?在战术上积极运用先进科学手段克服生死攸关的大病症,在战略上适时退回独立而有尊严的生活状态“藐视”衰老,甚至是死亡。既然我们不能选择生的方式,至少应该为如何体面的死亡做出自己的.判断—了解自己最在意的生活底线,不做无谓的生存挣扎。整本书的读感犹如观看李安导演的电影,外在观感很西式,内在灵魂依然保有东方韵味。
彩蛋时间:这是一篇书评,也是送给自己不惑之年的礼物。较之六年前的那份生日礼物,字里行间明显留下了岁月的痕迹,但了解死亡与衰老,除了催生爱意,还会给予你面对的勇气。面对死亡,正视衰老,过好这一生。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10
《最好的告别》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美国养老的发展趋势。几十年来,从救济院到疗养院,养老外部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但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严重失能的老人,在人生的终点到来之前,什么是最重要的?“有一个觉得是自己家的地方,其重要性就像水之鱼一样。”这样的问题逐渐引起关注,改革人士们不断探索出不同的新的养老之路,例如辅助养老机构等概念得到提出和践行。在传统的养老院当中,安全生存作为第一要务,“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在这些新型的养老机构当中,老人可以感觉像在家里一样,而不是像在机构中被各种规则所约束。例入引入儿童,动物,植物,“用两条狗,四只猫,一百只鸟发起的革命”,“抗击养院的三大瘟疫——厌倦感,孤独感,无助感”,让老人们的价值感得以体现,使其心灵得到滋养,实现最大可能的自主,免于强迫和限制,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段路中,书写自己生命的故事。
第二部分讲述了如何面对人生尽头。医学在面临这样的状况,是放手,还是全力救治?作者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真实故事的诉说,让我真切感受到人生终点是多么艰难。“生活中最好的事就是能自己上厕所”理解和接受人终有一死这个事实是需要勇气的,同时也需要学习如何去面对——不光是自己,还是家人。在这一刻,选择是多么的艰难。
这是一本非常严肃的书,作者采用科学研究的态度,引用实证研究结论,尽量客观、科学的陈述事实与阐述观点。但同时,那一个个脆弱而真实的生命时刻,也常会人泪光闪现。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11
对于医学工作者的任务究竟是什么,我们一直都搞错了。我们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保证健康和生存,但是其实应该有更远大的目标——我们的工作是助人幸福。幸福关乎一个人希望活着的理由。那些理由不仅仅是在生命的尽头或者是身体衰弱时才变得紧要,而是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紧要。无论什么时候身患重病或者受伤,身体或者心智因此垮掉,最重要的问题都是同样的:你怎么理解当前情况及其潜在后果?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最有助于实现这一想法的行动方案是什么?
本文末,译者详细的概括了本文的内容,不在赘述。我主要讲看完这本书对我的两点启示。
1.为什么看这本书?一直想要了解奶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待奶奶衰老甚至死亡的恐惧,那不是一种每天都处于恐惧的状态,而是在你吃饭时,看书时,跑步时等等不经意间的一个想法,而这个想法会击败你所有的坚强。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对待奶奶和自己的处理方式。感谢阿图作者。
2.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新的视野去看待医疗对人的`影响。以前理解的医疗就是要延长病人的生命,这也是我理解的医疗的终极目的,但却忽视作为<人>才是医疗的目的。延长生命是好事,然而人之所以是人,不仅要追求活,而且更想要追求的是活着。文中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告诉我们,相反,为了延长生命满身插满管子去维持生命,不如采取姑息治疗让即将离去的人好好的度过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其实说起来简单,但到底什么时候采取善终服务,这对于生人,医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你不知道这个决定对不对,适不适合。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12
衰老与死亡于每个人而言是不可避免会触及之事。但对于它,我们可否了解过思考过?又或者,我们从来都习惯性的倾向于选择回避,而回避最终又会带来什么?《最好的告别》带我们了解衰老与死亡的常识,思考生与死的话题!
通过作者清晰顺畅的语言描述,我们会明白:生命的最后时刻,有时候挑战得不偿失。忍耐着那些无法凭希望使之消失的限制,患者与亲人都在不忍中回避着、幻想着,身心在疼痛中不安着……最终,未及告别却终成永别,逝者在伤痛中长眠,生者在目睹至亲忍受伤痛的折磨中耗尽了心力,那些还未及完全消散的伤痛情绪也终于在幻想灰飞烟灭之时随着遗憾肆意在心中迷漫,甚至化作尘埃遗落于未来。那些日久难以平复之伤痛,或许只是因为对于最后的告别,我们从未去认真思考过,以至于在自然不可抗拒的衰老与死亡面前,我们只会深感自身的渺小,暂时还难以忍受那样的伤痛与心的不安。
面对局限,我们尚未强大到能理性去思考,思考如何善终,如何告别!我们尚不能像文中作者的'父亲那样不带幻想地看待它们、不假装它们比实际情况要好――不粉饰太平。
细细想来,“不幻想、不粉饰太平”,何其不易!思之且行之,需要跨越的东西何其之多!这样的跨越,何偿不是来源于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与认识。书中这句话说的好“思考死亡不是为了好死,而是为了活的更好”!
“活的更好”,为临终者大限之前的善终,了无牵挂得以安息,为生者了无遗憾,未来身心安详。就如作者在书中所描写的那样:“我们幸而能够听到他讲述他的愿望,听到他跟我们说再见。通过有机会做这些事,他让我们知道,他的心境安宁。这也让我们心境安宁。撒完父亲的骨灰后,我们又默默地在河面上随波逐流漂了一阵子。当太阳蒸发了薄雾,我们的骨头在阳光照耀下温暖起来。然后我们示意划手可以走了,他捡起了船桨,我们向河岸驶去”
最好的告别,就是为这样一份心安吧!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 13
我一直觉得我是开心的,快乐的。
从咿呀咿呀说话,到跟着老师学拼音,学汉字,学英语,一直都在成长,一直都在进步,眨眼间读完了二十年书。从穿着裤裆开始走路,到村口的石头山上滑下去,裤子的屁股都磨出两个洞洞,慢慢的学会了打乒乓球、打网球、踢足球,甚至马拉松都跑到了324。
我一直以为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
一天早上,我照例出门晨跑,父亲语重心长的说:“不要跑的太过了,不惑是道坎。过了这道坎,人的巅峰也就过去了,要注意保护自己。”父亲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记得他十八岁就远离家门闯天下,练就了一身的`经验和阅历,一身的肌肉、使不完的力气也一直是我仰慕的。 直到近十年来发现他的记忆力衰退,视力变差,听力下降的很厉害,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其他派生疾病也一直困扰着他。看着他满头的银发,花白的胡子,因年长而松弛的皮肤,走起路来也不再精神抖擞。不得不感叹:父亲老了。
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经常忘记了钥匙放在哪儿,经常忘记了冰箱里的食物。衰退的记忆,变形的体型,衰弱的智力,突然发现,我母亲怎么就是这个样子呢?原来只要教育两个孩子就可以了,现在要教育四个“孩子”了,小孩子越来越好教,老孩子越来越难教。
《最好的告别》,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们自己好好的审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定位。不是可能,是真的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真的老了,电视广告里的腰酸腿痛就真真切切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突然之间发现自己老花了,不再拥有那双洞悉社会的眼睛,忽然之间发现自己耳朵也背了,从未背叛的耳朵也不灵了,就这样,通向世界的大门变得越来越窄,如同慢慢地掉进一个深不见底的井里,一天比一天深,离井口越来越远,任凭你再怎么呼喊都无济于事。自己的孩子也拥有了更加多的责任:工作,生活,配偶,子女的抚养,子女的教育。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们,是不是也开始慢慢嫌弃这个眼花耳背的父亲?
老了,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告别肉体的勇气,以及做好告别肉体的准备。总有一天,还是要告别的。不管是自己极不期望的方式,中风、大小便失禁、满床的大便、口齿不清晰、孤零零的周围一个人都没有;还是自己期望的方式,正如我97岁的外太婆,一大早洗好衣服,然后躺在床上一觉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相关文章: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08-24
最好的告别经典句子(精选230句)08-12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04-28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01-03
最好的告别读书心得(精选13篇)01-27
读《做最好自己》有感04-02
读做最好的家长有感12-08
读《做最好的家长》有感11-11
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