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说“后生可畏”①
说“后生可畏”①邵燕祥
“后生可畏”,这话自然是“先生”说的无疑。头一个说这话的是孔子,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②!”
后生来日方长,先生来日苦短,年龄优势首先可畏。“先生”先死,“后生”后死,这是一般规律。孔老先生比弟子颜渊大30岁,但是颜渊“不幸短命死矣”,死在先生前面,那是贫居陋巷,箪食瓢饮③,生活、学习、工作条件都很差的缘故。子夏、子游、子张、曾子这些学生,比他们的老师晚生40多年,孔子去世的时候,他们才20多岁,颜幸、冉孺、曹④、伯虔、公孙龙年仅20,他们更是典型的后死的后生了。
孔子晚年已经声誉很高,为“天下”所共尊,他为什么要说“后生可畏”呢?据解释者说,他是勉励后生们抓紧青壮年时期干出点名堂,超过老师。在他看来,40岁以前,年富体强,气盛志锐,“无所不可为,无所不可成”。他这样勉励后生:“安知不如我今日?……乃可过我而令吾畏之者也。”
孔子不认为自己是不可企及的高峰,希望后来者居上。如此明达,怎么会“怕”后生呢?所以解释者说,“后生可畏”的“畏”字,不是怕,而是“敬而服之”的意思。 我们把经常敲打我们的朋友叫“畏友”,固然可能是敬服,其实首先还是怕,怕他的批评太中肯,驳不倒,以致不得不服。
另有一种“后生”,却是叫人畏而不服的。南北朝的庾信⑤,“暮年诗赋动江关⑥”,对唐代说算是前贤了,可二百年后还遭到唐代一些后生的贬损;杜甫抱不平说:“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⑦。”畏他什么?畏他气势汹汹,“破字当头”;可见这种后生也是古已有之,然而掂量一下,破坏有余,建树全无,归根到底,“斯亦不足畏也已”。
①选自《绿灯小集》(人民日报出版社1987年版)。
②〔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见《论语·子罕》。
③〔箪(dān)食瓢饮〕见《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后用“箪食瓢饮”指清贫生活。箪,盛饭的圆形竹器。
④(xù)同“恤”。
⑤〔庾(yǔ)信(513—581)〕北周文学家。
⑥〔暮年诗赋动江关〕杜甫诗《咏怀古迹》中的句子。江关,就是瞿塘关。
⑦〔庾信文章老更成……不觉前贤畏后生〕《戏为六绝句》中的一首。嗤点,嗤笑、指摘。
不足畏而说畏,这是杜甫的反讽,庾信这样的前辈们死而有知,倘真也像孔子那样认为“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并认为“后生可畏”的话,其所“畏”的后生应该就是继承了他们的传统又有所发展的杜甫们,和被杜甫誉为“清新庾开府(信),俊逸鲍参军(照)①”的李白们;只有他们才当得起前贤的“畏”。
如果“以意逆志②”出入不大,我以为孔子所说“后生可畏”的“畏”字,不是提心吊胆的惧怕,而是爱惜备至的殷望。一个深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哲人孔子,不会偏狭到害怕后生超过自己,也不会虚弱到担心自己安身立命的道德学问将因后生的精进而一败涂地。他对他所爱的弟子,总该希望传薪③有人,而不是一代不如一代,“可怜虎子变毛虫”的。我相信他说“后生可畏”这句话时的心态,跟他带着后生们“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④”的时候是同样自信而从容愉快的。
至于死抠字眼,认定“后生可畏”,于是着着实实对后生青年、学生以至一切后来者紧抱着一个“畏”字的,那是后来的大人先生们的事了,与孔子无关。后生越是有胆识,不畏天命,不畏大人,不畏人言,这些先生们越是觉得:可畏!
而直言不讳地说“后生可畏”的先生不失为实事求是的长者。另有一种先生,也许并不说“后生可畏”,相反还引经据典地说什么“畏者,敬服也”,“后生可畏”就是“后生可敬”也,等等,然而心里把有所作为的后生们看成眼钉肉刺甚至洪水猛兽,这倒真的该叫做“先生可畏”了。
后生可畏,是因为后来者将胜过先行者。先生可畏,则是因为他们要阻挡历史或学术的进步。 这样的可畏的先生,加上如杜甫所指的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后生,古往今来都有的,他们会给广大后生的作为和有作为的后生们设些障碍,找些麻烦;但是历史毕竟在不断向前,因而我们看到的,总是一代代后生超过一代代先生,“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岂止今胜于昨,将来更必定胜过现在。而那些高瞻远瞩,扶持后生,推动历史前进的先生是不朽的。
时至今日,却拿两千多年前孔子的话来发议论,做文章,足见冬烘⑤脑瓜,书生气十足。还望今天的先生和后生(历史地看,先生也是后生,后生也是先生)们指正。
1986年4月10日
①〔清新庾开府(信),俊逸鲍参军(照)〕《春日怀李白》中的诗句。意思是李白的诗如庾信那样清新,像鲍照那样俊逸。庾信在北周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鲍照,南朝宋文学家,他曾任临海王刘子琐前军参军,世称鲍参军。
②〔以意逆志〕见《孟子·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以意逆志”的意思是用自己的意思去揣度别人的想法。逆,揣度。
③〔传薪〕前面的柴火烧完了,火种传到后面的柴火上去,传续不绝。比喻师徒相传。
④〔浴乎沂,风乎舞雩(yú),咏而归〕在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归来。见《论语·先进》。沂水在现在山东省曲阜市南。舞雩,台名,是鲁国求雨的台,在现在曲阜市东。⑤〔冬烘〕(思想)迂腐,(知识)浅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