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元节习俗:七月半烧包
“烧包”是中国北方方言词语,见于北京话、山东话、天津话、东北话、洛阳话等。在中元节,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鬼节这一天,我们会常听到这个词。那么其中到底是什么含义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元节习俗:七月半烧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元节习俗:七月半烧包
“烧包”指祭祖时焚化包封好的纸钱,是祭祀祖先的一种形式。
袁枚《新齐谐·烧包》:“粤人於七月半,多以纸钱封而焚之,名曰烧包,各以祀其先祖。”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日本的“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又称亡人节、七月半。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中元节习俗:七月半烧包
中元节,中国传统节日,民间俗称“七月半儿”,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称谓。道教有“三元说”,“天官上元赐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来。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在统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节”开始兴盛,逐渐将“中元”固定为节名,并相沿迄今。2010年5月,文化部将香港特区申报的“中元节”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元节民间俗信行为中,最为突出的是烧纸。据传说,阳间的纸就是阴间的钱,人们烧纸就是给亡故的先辈亲人送钱。
而宋代从江西九江德安县3000人口分家的“义门陈”在“七月半儿”则是烧包袱祭祖,将纸钱叠成诸如现代的“红包”,现分布在湖北郧西的“果石庄”后裔,一直如此。
烧包袱的“讲究”很多。
第一步:打“火纸”。
纸是山竹制作的“火纸”,在包包袱前要用铜钱“打纸”,即在纸上印出钱痕,铜钱之间不能相连,否则祖辈收钱后拆不开,若上午“打纸”就放桌子上打,下午就放地面打。现在市场上很多将钱印在了火纸上,就无须打纸了。
第二步:叠包袱。
五张一叠或三张一叠,按火纸幅面大小对四折或三折,钱面叠到里面。纸钱不要叠完,预留一小部分待烧包袱时烧给无家可归的亡者。
第三步:包包袱。
将叠好的火纸用白纸或皮纸包裹起来,五张一叠的一个包袱包三叠,三张一叠的一个包袱包五叠,就是一个包袱有15张火纸。
第四步:写包袱。
一般写四代祖辈,玄曾祖考(妣)、曾祖考(妣)、祖考(妣)、先考(妣)。从左至右竖排四行内容,第一行:节日化财,表示中元节给祖辈烧钱;第二行:故先考x公xx大人名下收用。男为“考”、“公”、“大人”。女为“妣”、“母”、“孺人”,对女也可尊称为“大人”。第三行:“上奉”,即敬上、奉上。第四行:落款,即中元之期孝子(孙)XX俱袱。包袱背面接口处要写“封”字,两头也要封闭严实。
第五步:烧包袱:
烧包袱得提前烧,不能等到“十五”那天烧。祖传有“君三民四鬼十五”之说,祖辈有朝廷为君的十三晚上烧,平民百姓则是十四晚上烧,十五就是孤坟野鬼出来捡拾钱财的时间。“义门陈”是十三晚上烧。烧包袱时,要准备6个或3个祭菜(也有准备一大桌的)、3个酒杯、香或鞭炮,先弄一些可以引燃的柴草,然后将写好的包袱按名次放在柴草上面,将柴草点燃。把香燃烧,三鞠躬后插在包袱堆旁,酒杯先后樽3遍酒,最后一遍将酒杯樽满。烧时别造动包袱,以免纸钱混合或破碎,祖辈领钱时发生纠纷或使用不了。
包袱正烧时,将预留的纸张,在包袱堆两侧移步焚烧,目的是给无家可归的野鬼一些施舍,它们就不会再去抢劫送给祖先的钱了。
待包袱全部烧为灰烬后,还需要叫三声,请祖辈领钱收用,然后叩头离开。
【中元节习俗:七月半烧包】相关文章:
闽南中元节的习俗08-10
广西桂林中元节习俗详情11-29
中元节七律古诗08-08
福建闽南“七夕”习俗08-23
中元节祭文08-03
中元节的由来与传说08-13
中元节的日记(精选10篇)08-13
南方端午习俗06-26
南方立春习俗02-10
立春的饮食习俗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