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理顺关系 强化管理 实现山区幼教事业跨越式发展

时间:2021-10-05 19:07:46 园长之友 我要投稿

理顺关系 强化管理 实现山区幼教事业跨越式发展

    安吉,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面积1886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及1个开发区,总人口45万,是著名的“中国竹乡”。近几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后,我县幼儿教育事业迅猛发展,真正实现了“一年一变化、三年一大变”的目标,基本形成了富有竹乡地方特色的“一乡镇一中心,辐射行政村”的办园格局。全县现有各类幼儿园32所,其中公办幼儿园31所,民办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9279名,教职工466人。32所幼儿园中有省示范性幼儿园3所,市一级幼儿园11所。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1.3%,与1998年的52%相比提高了40 个百分点,未入园儿童受教育率达到15%。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95%,与1998年的40%相比提高了55个百分点。提前实现了高标准普及幼儿教育的目标。

  1999年至今,全县用于改善办园条件的资金达3518万元,是1999年以前总投入的10倍。全县园舍占地面积从23866平米增加到129425平米,园舍建筑面积从1998年的13011平米增加到42891平米,比1998年增加了29880平方米。仅2002年5月至 2004年9月就有15所漂亮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新建落成投入使用,2005年,将完成全县所有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化建设任务。2002年,安吉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现将我们的做法和成效汇报如下:

  一、树立三种观念,提升幼教地位。

  一直以来,县委、县政府都对幼儿教育事业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特别是教育部等十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后,我们迅速组织广大干部教师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掀起了学习、宣传、实践《指导意见》和《纲要》的高潮。我们认为,要促进幼儿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牢固树立起三种观念:即协调发展、主动发展和持续发展的观念。幼儿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各级各类教育的重要基础,是普及十五年教育的必然选择。幼儿教育必须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应在思想认识、资金投入、机制创新等方面保证幼儿教育的优先地位。在现阶段政府财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发展幼儿教育不能等、靠、要,而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集聚各方力量,创新发展思路,抓住重要机遇加快发展。发展幼儿教育不能忽冷忽热、时断时续,而要持续以恒地保持发展的强劲活力,要通盘规划,加强领导统筹,抓好决策落实,把发展的质量、效益和速度有机统一起来,自始至终都突出发展的主题。

  二、理顺办园体制,推进规范管理

  (一)建立管理规章

  1999年,我们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管理条例》,拟订《安吉县幼儿教育管理办法(暂行)》讨论稿,讨论稿在广泛征求园长、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送交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同意后,于同年9月由县政府颁布执行。该《办法》对幼教管理体制、办园基本条件、审批程序、队伍建设、经费管理和奖惩办法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管理办法》实施一年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又出台了《安吉县幼儿园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对乡镇、村幼教管理工作作出更具操作性的规定。2004年5月我们又根据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再次修订了《安吉县幼儿教育管理办法》。

  (二)健全管理网络

  1998年由人事局批准成立安吉县幼儿教育管理培训中心,并配备了2名专职幼教干部具体负责全县幼教管理工作。为广泛吸纳优秀人才,教育局出台优惠政策,给中心幼儿园园长公办教师编制一个,其人事关系放在小学,福利由小学发放,享受中心小学校长级待遇。教育局会同乡(镇)政府在40周岁以下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公办骨干教师中选拔任命了26名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和幼教负责人。乡镇分管教育的领导同时分管幼教工作,形成了健全的县、镇(乡)、园三级幼教管理网络。为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幼教业务管理,2004年由教育局报请县政府批准,为各乡镇中心幼儿园配备了专职业务负责人,并给予公办教师待遇。从2003年起,省示范幼儿园每年下派一名骨干教师到农村中心幼儿园担任园长或教务主任。

  (三)理顺管理体制

  从1999年起,县教育局对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了全面的清理整顿,依法实施规范管理,理顺管理体制。第一,出台《安吉县幼儿教育管理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幼教事业坚持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原则,教育局主管全县幼儿园管理工作,具体职能科室为幼儿教育管理办公室。乡(镇)政府负责按省定标准办好乡(镇)中心幼儿园,有计划地发展村级幼儿园(班),逐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乡(镇)中心幼儿园接受县幼教管理办公室指导、检查和监督,负责各村幼儿园(班)的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第二,确立“一乡镇一中心 辐射行政村”的管理模式。将乡镇、村所有幼儿园的管理从妇联、小学、村委会分离出来,一乡镇注册一所中心幼儿园,各村幼儿园(班)作为教学点,其行政和业务纳入中心园统一管理。乡(镇)政府是中心幼儿园的投入主体,村委会是各教学点的投入主体。第三,完善人事关系管理。乡(镇)中心幼儿园设园长一名,由教育局考察任免。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享受乡(镇)中心小学校长同等待遇。暂未建立中心幼儿园的乡(镇)设幼教负责人一名,经教育局和乡(镇)政府共同考察后,由乡(镇)政府任免,承担中心幼儿园园长工作职责,负责筹建乡(镇)中心幼儿园。第四,推进依法治园。推行依法持证办园制度,依照《农村幼儿园合格评估标准》,对全县各乡镇、村幼儿园(班)进行办园资格审核,对达到办园要求的颁发《办园(班)许可证》,准予登记注册,达不到标准的限期整改。按照《浙江省学前班管理办法》的规定,依法清理、整顿了不符合办班要求的学前班,停办了城镇小学所有的学前班。到2000年,彻底改变了管理体制不顺、管理网络不全和“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等状况。

  (四)加强经费管理。多年来,我县着力加强了幼教经费规范管理工作,以增强幼儿园的自我发展能力。1999年10月,出台了《安吉县幼儿园财务管理办法》,对幼儿园(班)的经费管理体制、管理原则、财务收支和监督审计作了详细规定。从2000年1月起,全县所有乡镇均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单位单独设立帐户,分村记帐,统筹统支,实行中心幼儿园园长或幼教负责人“一支笔”财务审批制度,并单设出纳,各村教学点设报帐员。中心幼儿园每学年都主动接受县教育局的监督与抽查,并将各教学点经费收支情况向村民委员会通报。全县幼儿园使用专用票据亮证收费,做到规范、合法收取。我们坚持开源节流,依靠自身造血功能,逐步积累资金,集小钱办大事,不断改善办园条件。该措施实施四年来,办园条件明显改善,幼儿教师待遇显著提高,办园规模不断扩大。如有“安吉北大荒”之称的高禹镇,经过2年的自我积累,于2001年自筹资金建造了新园舍,当年入园幼儿从40名猛增到120 余名。2004年又投资158余万元建成了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在园幼儿达到200多名。

  三、创新发展思路,激活发展机制

  (一)激活投入机制,拓宽发展空间

  一是采取“四个一点”的投入机制解决资金短缺的困难。“四个一点”就是:县财政补一点,乡(镇)财政出一点,中心幼儿园所在村支持一点,幼儿园自筹一点。

  二是以“政府还本,幼儿园付息”或“政府付息,幼儿园还本”的方式,鼓励幼儿园向银行借贷或吸纳民间资本来发展事业。有些园长还主动拿出自己的房产证抵押贷款或向亲朋好友借款来追加幼教投入。

  三是用足扶持政策,减轻投入压力。用足土地使用优惠政策,改征地为租地。在有关乡镇、村的支持下,以每亩200—300元的租金租地建园。改革收费办法,回收投入资金,加快还贷速度。如实验、机关幼儿园建成后,由县政府牵头,物价、教育等部门对两园实行收费政策倾斜,在保证政府全额拨款的前提下,对幼儿园自筹资金部分核算成本收费,将收费标准从每月140元调整到每月260元,迅速提高了还贷能力,也使山区孩子提前享受到优质教育。

  四是挖掘村级投入资源。如开发区塘浦幼儿园采用村村联办的形式运作建园。天荒坪镇中心幼儿园采用园舍所在村无偿提供土地,其他各村按生源数量分摊比例不同的建设资金的方式实施。章村河垓幼儿园在中心幼儿园投入8万后,由村委会包底的投入方式建造。

  (二)抢抓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抓住各乡镇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镇和我县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的契机,加大各级财政和民间资本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力度,异地新建了10余所高标准乡镇幼儿园。

  二是抓住百村村庄环境整治和城镇化建设的时机,协调各方关系,动员各种力量,努力将幼儿园建设成为当地村庄环境整治和城镇化建设的突出亮点,在这一过程中我县幼儿园标准化建设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三是抓住争创花园式示范学校的良好时机,将幼儿园高标准建设纳入花园式示范学校创建范围之内,得到了有关政策的扶持。

  四是抓住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有利时机,推进幼儿园教育资源的有效集聚,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县政府将幼儿园布局规划纳入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总体规划之中,随着教育资源向中心村镇流动集聚,农村幼教资源在撤并、改造、重建、升格过程中不断得到优化。

  (三)加强人本管理,激发发展潜能

  一是建立了强有力的领导决策机制。园长对幼儿园全面负责,拥有办园的管理权、经费的使用权、人事的招聘权,是承担办园法律责任的法人代表。园长们不再等、靠、要,而是形成了一种自立、自强、积极主动的办园思路,他们的工作主题是:生存、发展、提高,她们的信念是:有地位必须先有作为。

  二是建立幼儿园园长“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动态任用机制。2001年暑期,通过考核免去了三位园长的职务,并把这三个职位向社会推出,进行公开招聘,促进内部管理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是建立有效的展示交流机制。典型引路,适时召开幼儿园管理与建设现场会是我县推动事业发展的一个有力的抓手。1999年至今,已先后到20个中心13个村教学点举行园际交流、现场观摩等活动,及时推广规范管理、艰苦创业、自我发展的先进经验。务实开放的现场会,给园长们带来的不仅是压力,更多的是经验成果展示所产生的成就感和积极进取的动力,形成了相互取长补短,你追我赶的良好态势,推动了事业发展、管理水平和保教质量的提高。

  四是建立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管理实绩评比表彰机制。我们将全县学年度幼教工作目标分解到各幼儿园,要求各园制定实行三年规划和学年工作目标,幼教管理办公室与各园长签订责任状,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记入个人业务档案。每年年终都对各幼儿园园长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评比,对考核列前十位的优秀园长授予“十佳园长”称号,予以表彰奖励。评比,每次评比结果都是由园长们民主评议产生,使目标管理、考核表彰起到了激发活力、凝聚人心的作用。

  (四)强化政府行为,营造发展氛围

  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县财政性投入逐年增加,2003年全县财政性投入929.48万元,比1999年增加了283.56%。从2002年开始,县政府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年度内幼教工作先进乡镇或村,重点扶持和发展农村的幼儿教育事业。对幼儿园建设实行中小学布局调整补助政策,建筑面积每平方米补助100元,占地面积每亩补助4000元。

  2、营造关心幼教的氛围。县委书记、县长经常亲临幼儿园慰问教师,现场解决办园困难,谋划幼儿教育发展思路。2002年“六一”节,我县召开了“关心支持幼儿教育工作座谈会”,县人大主任、县政协主席、县委组织部长、副县长到会讲话,共同发出号召:“要像关注义务教育那样关注幼儿教育”。县级主要领导下基层协调督查工作,每到之处幼儿园必去。今年,“建立保障农村幼教事业管理和发展机制”已被作为县领导2004年重点调研课题。2003年5月到任的分管县长和教育局局长,9、10两个月就到过全县所有的中心幼儿园,三官、安城、章村等幼儿园一连去过3次,还亲自过问天荒坪、溪龙等中心幼儿园的建园方案制定和落实工作,督办解决基层幼儿园(班)的具体困难。我们坚持每两年一次表彰关心、支持幼教工作的部门及乡镇、村的领导。2002年和2004 年共表彰80余人。2004 年“六一”,我县召开了“关心支持幼儿教育工作好领导表彰会”,最难落实的天荒坪中心幼儿园建造问题在“好领导”的协调下顺利得到了解决。2003年9月,我县巧借创建省级教育强县的东风,举办了为期一周的幼儿教育宣传周活动,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攻势,大力宣传国务院《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为我县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幼教工作者,全社会关心、支持幼教工作的氛围更加浓厚。

  3、集聚发展幼教的合力。为支持幼儿园的发展,县级有关部门合力为幼教发展开辟“绿色通道”。2001年,原粮食局在处理孝丰镇中心幼儿园旁粮油厂土地时,以每平方米200元的低价向幼儿园划拨土地800平方米,仅此一项就使幼儿园减少投入16万元。县水利局在赤坞幼儿园建造中,将下渠道水管理处的6亩土地以低于企业租价 10多倍(每年2 千元)的租金租给幼儿园建造园舍。县土管、城建等部门为支持幼儿园的建设,提供各种方便,减免各类费用。县级新闻单位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活动开展全方位的宣传。报福镇摄湖村村里负债200多万,为改善村幼儿班条件,村长个人贷款2万元给幼儿园修建活动场地。

  四、统筹城乡幼教,推动协调进步

  (一)用活年检制度,激发发展动力

  以动态的评估手段为抓手,循序渐进地推动办园水平稳步提高。2000年上半年我县开始实行幼儿园年检制,把每年的4—6月作为年检期,县幼教办会同妇幼保健院深入到全县各乡镇幼儿园及教学点进行实地评估验收。按年检结果,分A、B、C三等园,前10位为年检A等园并授予铜牌,后4位为C等园限期整改达标。其中A等园实行流动挂牌,强化动态管理。我们每年确定年检重点内容,循序渐进,逐年提高标准。从先前中心幼儿园配齐“一人一杯一巾,每班一风琴一录音机”等最基础办园设施,到现在建设标准化园舍、配齐玩具、沙坑、嬉水池、午睡床、小食堂,建立幼儿园健康档案、村级教学点幼儿园体检率在95%以上等。每年都将幼儿园办园条件改善情况列出明细表向全县通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巧引竞争机制,鼓励各幼儿园积极创示范、上等级,增强发展后劲。

  (二)健全指导网络,用活优质资源

  1、构建覆盖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指导与服务网络。多年来,我们坚持以均衡发展的理念引领幼教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在大力加强示范窗口幼儿园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积极创设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建立覆盖全县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指导和服务网络,制定一系列的措施来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努力体现政府投资的公平性。如今,已建立了以三所省示范幼儿园为龙头,26所乡镇中心幼儿园为主体的指导和服务网络。每学年都将示范指导要求和指标纳入办园水平考核中,每学期县级幼教工作安排中都有示范指导的具体措施和活动安排,每所示范园都非常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只要下面幼儿园有求他们必应,只要上级有安排他们就义不容辞,三所省示范园成为我县贯彻幼教政策,传播先进教育理念,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基地。

  2、探索城乡共享优质资源的有效机制。针对我县个别偏远山村儿童散居在深山里,无法组织正规教育的现状,我们开展了对散居儿童非正规教育问题的深入研究。从2002年起,充分发挥本县示范性幼儿园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优势,在县内偏远山村开展了散居儿童非正规早期教育活动的试点探索,每所示范园落实一个试点乡,以乡(镇)、村为依托,将组建的“幼教大篷车”开进山村,开展定时、定点一日幼儿园和不定点入户指导及城乡联谊等非正规教育活动,以点带面,组织示范幼儿园教师轮流进山村奉献优质教育,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安排城镇幼儿园优秀教师做好教育研究工作,及时总结探索适合山区散居儿童学前教育的教材和活动组织策略,及时与家长沟通,编排受欢迎的亲子游戏,促进城乡幼教协调健康发展。至今,已开展送教活动100余次,城乡孩子、家长之间联谊活动近40次,共有120余名城镇幼儿园教师志愿者参与,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目前乡镇中心幼儿园已成为该项活动的主体。以示范和中心幼儿园为依托,双向互动,信息传递迅速,指导及时到位的指导与服务机制已经形成。

  3、积极探索利用生态资源贯彻《纲要》的模式。在贯彻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我们高度重视山区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找准实践的切入口,动员吸纳家长、领导、社区人员共同参与、支持幼教改革。尊重和理解、信任和支持、开发和交流、合作与共享的改革氛围非常浓厚。无论走到哪个幼儿园或是村教学点,都能见到安吉自然资源在贯彻《纲要》中的巧妙利用。孩子们丰富的玩具材料中,有教师收集的,有家长和孩子共同收集的,还有村里的领导和叔伯们帮助采集的等。通过这些探索活动,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儿童观都有了全新的定位,成为安吉幼儿教育的一大特色。2004年4月我县成功承办了“浙江省幼儿园区角活动现场观摩暨游戏展示活动”和“安吉县贯彻实施《纲要》——利用自然资源创设幼儿主动学习的玩具材料展评”活动,得到了省内同行的一致好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意性活动之竹工艺玩具创作大赛,我县幼儿教师和20多个国家的玩具设计师一起进行了创作,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得到了外国专家的高度评价。基于我县在探索山区散居儿童非正规教育模式和利用生态资源贯彻《纲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县被省教育厅列为实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省级试点县。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按照《安吉县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0—2010年)》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统筹力度,抓好幼教布点规划,落实农村幼儿教师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机制,不断改善办园条件,大力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深化办学模式改革,深入探索建立正规与非正规相结合的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幼教指导与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幼儿园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城乡幼儿教育事业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我县幼教事业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2004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