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基金遭遇“零捐助”让谁尴尬

时间:2023-05-07 05:11:41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基金遭遇“零捐助”让谁尴尬

教育作为向国民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更大责任应落在公共财政身上。记者从贵州省教育厅属下的教育发展基金会了解到,自2011年6月30日成立以来,该基金遭遇“零捐助”尴尬,发出千余封邀请函无一回应。基金会秘书长表示,希望社会公众不要对公益慈善机构“一棒子打死”,多伸出援助之手。该教育发展基金会可谓“生不逢时”,去年6月20日,正是“郭美美”把慈善“拉下水”的日子。在官办慈善机构被公众骂得灰头土脸之际,这个教育基金会10天之后逆势而生。这边厢,官办慈善机构遭遇“零信任”,千余封邀请函无一回应,一分钱也没人捐款;那边厢,由媒体人发起的民间慈善“免费午餐”,却在湖南、广西、贵州等地如火如荼进行,获得公众支持,惠及万千学子。这说明,社会从不缺爱心,也不缺钱,缺的只是信任,对官办慈善机构最低限度的信任。除了对官办慈善信任不足,对于教育发展而言,公众的不满还在于:一方面财政性教育投入不足,1993年承诺到上世纪末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4%,而到了2011年也只有3.83%左右;另一方面,据权威调查显示,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城市家庭教育支出平均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30.1%。换言之,还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的教育支出就要花掉一个普通城市家庭收入的三成。公众已经为孩子的教育投入大量资金,教育还要通过官办慈善的形式向社会伸手,公众难免反感。一组数字,很能说明慈善在教育发展中的边际效应正在下降。国人耳熟能详、为教育发展做过一定贡献的“希望工程”成立于23年前,当时全国GDP不到1.7万亿元,到2011年,总量超过47万亿元,足足当年27.7倍。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我国2011年为3.83%,若达到承诺的4%,教育经费就可以增加800亿元;如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增量将超过4200亿元。到2009年底,20岁的“希望工程”一共才筹款56.7亿元!意味着,按2011年的GDP总量,只要教育经费投入提高0.012%,就可完成“希望工程”20年的努力。作为发展中国家,要办的事确实很多,这也经常被挂在某些人嘴边、成为为教育经费投入多年未达标的托词,事情的另一面,公众看到的却是有的官员或部门铺张浪费、大手大脚。说每年省下数千亿“三公消费”可修建多少学校、资助多少贫困孩子上学是老调重弹,仅地方政府办公楼建设投入一项,手稍微紧一下,地方教育亦将大为改观。就像前不久被曝光的湖北麻城市,许多学校连课桌都没有,要学生自带课桌上学,而当地居然修建起豪华的政府大楼,仅今年的绿化工程预算就达1200万元。慈善作为“查漏补缺”式补充,有存在的意义,而教育作为向国民提供的基本公共产品,更大责任应落在公共财政身上。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教育必须获得更大的支持,在基本面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补充性的慈善便可交由民间组织去办。

【教育基金遭遇“零捐助”让谁尴尬】相关文章:

遭遇尴尬作文08-18

尴尬的遭遇作文02-09

尴尬的遭遇作文08-17

尴尬的遭遇作文05-02

再次遭遇教案的尴尬04-25

尴尬的遭遇_550字05-02

遭遇尴尬作文(精选7篇)02-05

遭遇尴尬作文精选(7篇)02-05

[精选]遭遇尴尬作文6篇08-31

让学生举手不再遭遇尴尬论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