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教育中文学与其他艺术的整合探讨论文

时间:2023-05-04 23:09:14 文学艺术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艺术院校教育中文学与其他艺术的整合探讨论文

  摘 要:文章依据艺术院校独有的特色和优势,通过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理论和实例剖析以及课堂实践,试图探讨出一条深化艺术院校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思路,使教学活动本身成为一种艺术创造和整合过程。

艺术院校教育中文学与其他艺术的整合探讨论文

  关键词:艺术院校;整合;审美教育;沟通;意境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关于艺术的基本解释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工艺等”。[1]艺术是相通的,无论哪一门类的艺术,都是在现实生活的土地上,开出的美丽花朵。在高校,尤其是艺术院校,不少学生有一个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只有自己所学的专业,如音乐、舞蹈、绘画等等才是艺术,而“大学语文”课程只是为了修得学分,通过考试的一门课程而已,对于艺术来讲是可有可无的。因此,“大学语文”的授课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大学语文”课程与自己所学的艺术是相通的,是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印证的。当然,要让学生从心里真正明白这一点,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很难尽如人意,就需要在教学中引入审美教育思想。

  审美教学在自身的完善过程中尝试将所有的教学因素,诸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手段、评价、环境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成为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活动,审美化教学力图让理性和感性、真理和美感相互协调,使人类的活动及教育教学活动“既不是通过压抑感性来实现的,也不是通过压抑理性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各种特殊手段,使感性具有文明的内容,具有人性的内容,使理性得到滋润而一改其‘灰色的’属性,理性因为有了感性的支撑而立足于坚实的根基之上,感性因为有了理性的提携而飞翔在文明的天空。”[2]

  当然,艺术院校“大学语文”的审美教育更有其独有的特色和优势。因为学生都正学习不同门类的艺术专业,如果能在“大学语文”课堂上把文学和他们所学专业进行更深层次、更广程度的整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还会使他们在艺术的理解和修养乃至于艺术心灵的塑造上有长足的进步。

  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语言的艺术在内容上和表现形式上比起其他艺术都远较广阔,每一种内容,一切精神事物和自然事物、事件、行动、情节,内在的和外在情况都可以纳入诗,由诗加以形象化”。[3]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和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这便是艺术欣赏中文学和美术的沟通和整合。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绘画是视觉的艺术,音乐是听觉的艺术,而它们产生和发挥作用的地方都是一样的,那便是人的心灵。因此,在心灵的平台上,无论什么艺术、无论什么形式,无论最初作用于人的哪一感官,最后引起的都是同样的颤动。艺术院校学生学习专业、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作用,不应该仅仅是学会吹笛子、弹钢琴、写文章,而应该学会用这些工具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学习艺术的目的是通过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中的真、善、美,滋养、塑造我们的心灵。所以,在心灵的平台上整合文学和其他艺术,在艺术院校大学语文的课堂上,不仅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

  那么,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整合文学和其他艺术呢?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有关理论分析,对此进行了课堂调查、思考和探讨。

  一、心与心的沟通

  要进行审美教育,要整合文学和其他艺术,首要是沟通。沟通当然不仅仅是老师和学生的身份所设定的 “老师讲,学生听”这样一种单调的、生硬的关系,而是在教师和学生、教材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联系,也就是情感的沟通。建立这样的沟通,当然是由老师主动进行的。首先老师要投入自己真诚的感情,要发自内心地去爱学生,有了这样的爱心,便是建立良好沟通的开始。无论是严格的批评或是适度的宽容,都有了一个情感的基础和平台,学生心里都能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心。对学生来讲,要和老师形成良好的沟通,重要的是对喜欢老师或对老师感兴趣。笔者调查过7名语文较好的学生,问他们喜欢语文的原因,其中5名学生都说因为喜欢当时的语文老师,认为授课老师“博学”或者“幽默”甚至“酷”。的确,不少学生都是因喜欢语文老师才爱上语文课的,所以,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通过种种方式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笔者刚开始上大学语文课的时候,一般都是按部就班介绍学习方法、本期内容、教学大纲等,但发现效果并不好,学生显得提不起兴趣。后来笔者上课时压缩了这部分内容,而增加了介绍自己的时间,讲自己的经历、兴趣爱好甚至个性……,我发现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兴趣,还不时发出惊叹声,也对眼前这位老师有了兴趣,进而对即将开始的大学语文课有了期待。从心理学上讲,人与人见面,第一印象是最重要的。大学语文老师的第一节课,也许是最重要的的一次课,需要老师尽可能展现自己的魅力和才学,甚至穿着也要从学生的审美期待去考虑,大方而时尚。还有,语文教材中的那些作者名不仅是单纯的文字符号,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就像是古今中外无数伟大的心灵呈现在我们面前,与他们沟通也是语文课堂上老师和学生共同的任务。所以在课堂上不仅要讲他们的作品,也要讲他们的生平,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伟大,也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平凡甚至缺点,了解他们也是和我们一样的人,会痛苦、会欢乐,也会愤怒、嫉妒或者恐惧,这样,书本中的作者名字就活了起来。总之,老师对学生抱有爱心,学生对老师、作者通过了解、熟悉进而产生兴趣,这便是成功沟通的第一步。

  二、格式塔式的互动

  现代心理学有一个重要的流派是格式塔心理学派,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德国心理学家维特海默从研究知觉入手,认为人的知觉是以整体的方式进行的,有一种把事物完整化的倾向。完整的结构,或者说格式塔的建立可以说是人的心理本能,相反,破裂的结构常常表现为问题、焦虑甚至病态。[4]如果将格式塔心理学的原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就需要构建一个格式塔、一个完形。所有的完形中,圆是最理想的完形。在课堂上,如果只有老师“填鸭式”的讲授,而没有学生的反馈,无论老师多么卖力,都只是一个半圆、一个破裂的结构。只有有了学生的反馈,才会有另一个半圆,才会将破裂的结构弥补,形成一个完整的圆——这就是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记得有一次上课时,笔者讲苏轼的《江城子记梦》,读到“尘满面,鬓如霜”一句的时候,突然很动情,不禁哽咽,所有同学都静静看着我,……那一次课效果很好,同学们都被词中痛彻心扉的夫妻思念所打动,有的同学说想起了某部电影,有的同学说想起已去世的外公……情感上的互动让课堂变成老师和同学共同创造的由美好感情组成的艺术的“场”。当然,也有知识上的互动。激发同学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想象力,这样的互动,不仅让同学确认、复习和修正已有的知识,也能把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结构结合起来,这样印象就会更深刻,知识也会更牢固。

  三、文学和其他艺术的整合

  艺术是相通的。不久前,中国国家大剧院里举办画展,把表演艺术和视觉艺术放在一起,这是艺术的创造性实践,实际就使不同概念的艺术有机会相互借鉴、吸取和融汇,最后整合在一起,使艺术的表现力更丰富,生命力更强。就如公孙大娘舞剑、担夫争道、航夫划船等等,是书法笔法借鉴的佳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不同的艺术在心灵的层次上达到统一。所以,艺术的相通性是艺术的本质特征。

  在我们大学语文的课堂上,同学们几乎都具有不同的专业技能。笔者尝试用这些艺术作品的意境和文学作品中的相似意境进行比较和表达,达到沟通整合的目的。譬如,音乐专业的同学学习苏轼诗作《有美堂暴雨》,在朗诵时,便选取了一段表现暴风雨的交响乐配乐。撼人心魄的听觉体验和诗中大气磅礴的场景融汇在一起,带给老师和学生一种酣畅淋漓的艺术体验;在为美术专业的学生上课时,笔者会尽量选取著名国画、油画来诠释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在面对戏剧专业的学生时,讲解文学作品时,会刻意提示其中的戏剧化元素,而讲解戏剧作品时,一般会要求学生进行课堂扮演,而其中对话场景蕴含的诗意也是重点讲解的内容。这样,不仅让学生对用语言构成的文学作品有了像视觉、听觉的鲜活感受,对自己专业的作品的意境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当然,这种比较和沟通是初步的,要真正达到的“整合”是一种融会贯通,需要的是心灵的全情投入。

  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通过个体的心灵产生,然后作用于大众心灵的。心灵是艺术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唯一平台。当艺术家的心灵产生喜悦、愤怒、忧伤等情感的时候,他们会通过文艺的形式表达出来。我们在欣赏他们的艺术品时,我们的心灵就会产生和他们当初一样的喜悦、愤怒、忧伤……这便是共鸣——不同心灵以同一频率颤动。[5]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表达人类的不同情感,不同的艺术形式也可以表达同样的情感。譬如,我们在欣赏戏剧《窦娥冤》,阅读《红楼梦》“黛玉葬花”,聆听阿炳的《二泉映月》的时候,不禁会潸然泪下,因为其中都蕴含着相同的情感——悲伤。这样,相同的情感、相同频率的心灵颤动就将不同的艺术形式连接起来了。所以,在欣赏文学作品时,笔者会特别强调学生心灵的投入,去感受作者、主人公的情感,同时,尽量用别的艺术形式演示、欣赏,来诠释相同的情感,这样,音乐专业的学生欣赏《二泉映月》的时候,耳边不仅听见阿炳用音符演绎的悲凉人生,心中也可能出现 “黛玉葬花”那些优美的文词,也许眼里会浮现窦娥那有冤无处诉的形象……不同艺术在我们进行艺术欣赏的时候,通过相同的情感体验,进入同一个审美想象空间、同一个意境。不同艺术之间形式的区别消除了,不同艺术在相同的意境中被整合,久而久之,这样的整合会提高我们的艺术感悟力和创造力。这样,当我们再进行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的时候,就不会仅仅注意到形式和技术的准确,而自然会把情感、意境贯注其中,引发心灵的共鸣。那时,音乐不仅是准确的音符、娴熟的技巧,文学也不是华丽的辞藻、千变万化的形式,而是心灵的颤动。

  在这样的心灵共鸣中,学习艺术的学生才更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家,而不是仅仅技术娴熟的“匠人”。同时,在不同种类艺术融会贯通中,心灵感受到艺术的丰富、伟大的思想和情感,在潜移默化的熏陶中,我们的学生便能够从懵懂少年成为具有美好情感、高尚思想的真正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K].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2]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黑格尔. 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4]Phil JoyceCharlotte Sills. 格式塔咨询和治疗技术[M].叶红萍等译.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5]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心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艺术院校教育中文学与其他艺术的整合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艺术院校教育中文学与其他艺术整合探讨论文05-03

对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的探讨教育论文05-04

舞蹈论文《舞蹈的特质及与其他艺术的关系 》05-01

虚谷的生平与艺术文学论文05-03

文学与音乐的题材艺术论文05-03

渗透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心理艺术04-29

语文课堂中的文学艺术探究论文05-02

毕业论文-浅析文学作品中孙权的用人艺术 - 语言文学论文04-30

谈文学翻译中的忠实、科学与艺术05-01

数学教学中的艺术论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