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的生命之源:真实
前些时候,笔者有幸在某新课改实验区听了两堂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语文观摩课,收益匪浅,应该说,课堂结构有创意,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合作建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但细细玩味,总觉得美中不足,白璧有瑕。
镜头一?
师:“听”十分重要,据专家测算,有60%以上的活动都要依靠“听”。只有认真地听,才能捕捉到话语中的信息。下面就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创设一个对话情景,要求表演者的谈吐中各自包含一个具有言外之意的句子。
小组开始讨论,几分钟以后,来自3个小组的几对同学先后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较快地说出了其中的言外之意。这时,第4对同学(不是同一小组,也没有一起参与讨论)上台亮相,双方配合默契,语言幽默风趣,其他同学也马上说出其话中包含的言外之意,引来下面的阵阵掌声,听课老师也不断点头……
而我却顿感纳闷:那两位同学既不是同一小组,也没有一起参与讨论,表演怎能如此配合默契?
镜头二?
师:下面进入“挑战自我”环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油画《父亲》,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具体描绘这位老人。要求:①能抓住人物特征,②语言具体形象。
(学生开始观察,既而构思,不久,一些学生便开始自言自语。)
师(左右巡视,估计学生基本完成):谁愿意来把自己的习作奉献给大家?其他同学可要认真听,并加以点评。
(学生纷纷行动起来,先是叙述,后是评论,气氛很浓)
师(点评后投影自己的“习作”):刚才几位同学的叙述很有特色,基本上能抓住人物的特征加以描绘,点评也很中肯。课前,老师也作了精心的准备,大家看一看,和刚才几位同学的习作相比,哪一个更好?
同学们不假思索,几乎是异口同声:“老师的文章最好!”
我忽然感到,这个问题值得商榷:这是教师的“心理暗示”驱使学生产生了“从众心理”。其实,学生未必完全认同,尤其是刚刚发言的那几位同学。于是,我下意识地把目光投向他们,只见其中的一位同学低着头乱翻着课本,似乎想说些什么。我便信手拿过语文书(苏教版,本人未教过)翻了起来,结果令人吃惊,老师投影的“习作”根本不是自己写的,而是课本上现成的例子……
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就成为人格的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而上面两个案例中的教学行为,应该说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悖谬的。他们的共同点是:在课堂教学中弄虚作假,以期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或师生共同作弊,事先埋下伏笔;或教师为了掀起课堂教学的“高潮”而蒙骗学生。
殊不知,这样的教学行为将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小而言之,学生感到今天老师上的课是假的;大而言之,是在教学生如何弄虚作假,如何蒙骗他人。一言蔽之,就是以假乱真,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塑造。
或许,这两个案例中的教师并没有造假的念头,也绝对没有想到要弄虚作假。其导致不良教学行为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还没有真正领会新课程的理念。
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这一概念的含义现在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课堂不再是教师一统天下的“讲堂”,不再是教师施展聪明才智的舞台,也不再是知识搬运的中转站。而是连接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桥梁,是学生整个学习活动的策划中心,是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加油站,是学生享受学习乐趣、接受情感熏陶的场所,是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聚集地,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他们生存的一种方式。一句话,课堂应致力于促进学生完整生命的健康成长。
同样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