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与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时间:2023-05-02 02:47:31 英语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与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摘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逐渐受到高职高专院校的关注,其地位在逐年提高。许多院校已经把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作为衡量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尺度。本文通过对《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起源和成绩分析研究,探讨《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实用英语》课程教学相统一的问题,使得“教、学、考”真正统一起来。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与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关键词]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教学实践 研究

  一、《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起源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蓬勃兴起,2000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重新修订了《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改名为《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明确指出:“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针对目前高职高专学生入学时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统一要求、分级指导的原则”,《基本要求》把教学要求分为A、B两级。A级是标准要求,B级是过渡要求。《基本要求》同时指出:“正确处理测试和教学的关系。语言测试应着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防止应试教育。”同时颁布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并且建立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题库,每年分两次考试,以测量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水平,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题型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听力,分值15分,第二部分语法结构,分值10分,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分值40分,第四部分翻译,分值20分,第五部分作文,分值15分,整套题目主观题占65%,客观题占35%,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这项考试制度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了,逐渐受到高职高专院校的关注,其地位在逐年提高。许多院校已经把通过《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作为衡量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尺度。

  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分析与结果

  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开设的《实用英语》课程,这门课程本身具有其高职高专英语的特点,强调了专业性、实用性,符合《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也符合国家培养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教育结构的要求。然而历年《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以下简称《能力考试》)的检验结果并不乐观,使广大高职高专英语师生对《实用英语》课程的实用性及《能力考试》的可行性产生了疑虑,尤其是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学生参加《能力考试》的过级率并不高。我们通过对2009年6月贵州省15所参加《能力考试》的高职高专院校成绩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全省平均过级率只有12.92%,其中平均得分:听力部分6.19分,语法结构部分6.30分,阅读理解部分20.03分,翻译部分9.33分,作文部分3.13分。学生的考试成绩确实没有达到《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标准。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英语水平难以提高?我们对高职高专在校学生进行了调研。从调研情况分析,《能力考试》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调查中发现,91.33%的学生了解《能力考试》,而且有83.15%的学生参加过《能力考试》, 47.72%认为《实用英语》课程教学对《能力考试》是有用的,对于《能力考试》的难度方面,有43.56%的学生认为《能力考试》很难,有33.31%的学生认为不太难,有23.73%的学生认为不难,认为《能力考试》难的原因,67.21%的学生认为是英语课时太少, 17.23%的学生认为,平时活动过多,看书时间少。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高职高专开设的《实用英语》课程对《能力考试》产生的影响,我们抽样调查,对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003级、2004级学生参加B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和2007级、2008级学生参加A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该校2003级、2004级《实用英语》课程开设5个学期(300课时),2003级参加B级《能力考试》学生累计有1882名,通过人数692,通过率36.77%,2004级参加B级《能力考试》学生累计有1849名,通过人数691,通过率37.37%。随着实践教学的加强,基础课程课时逐渐减少,从2005级开始该学校《实用英语》课程开设2个学期(120课时),2007级学生参加A级《能力考试》学生累计有2720名,通过人数754,通过率27.72%;从2008级开始,学校部分专业实行2+1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这些专业开设《实用英语》课程1学期(56课时),参加A级《能力考试》学生累计2610,通过人数770,通过率29.50%。通过分析研究,2007级、2008级学生参加《能力考试》人数明显高于2003级、2004级学生,一方面随着扩招学生人数增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对《能力考试》的重视。从成绩分析来看,B级考试的过级率高出A级考试的过级率16.92%,主要原因一方面在于A级考试比B级考试难度大,另一方面在于英语课时的减少。2003级、2004级学生平均课时300节,而2007级、2008级学生平均课时116节,2008级有一半学生因为2+1专业,英语课时减少到了56节,可以说明《实用英语》课程的开设与否,课时多少对学生《能力考试》的通过率是有影响的。

  三、《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与教学实践的统一

  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不是单纯为了考试。高职高专《实用英语》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实用性,《能力考试》以主观题为主(65%),客观题为辅(35%)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对高职高专《实用英语》教学实践的调查,我们深知高职高专教育毕竟不同于普通的职业教育,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具备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具备作为大学生应有的文化素质,而英语是必备的基本文化素质之一。而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突飞猛进,英语这门基础课已向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法学、医学等方面渗透。可以说“英语无处不在”,其应用不断扩大,表明了它在当代社会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了通过《实用英语》课程教学,使得“教、学、考”真正统一起来,让学生顺利通过《能力考试》,笔者通过调研提出如下建议:《实用英语》课程的课时量应该严格按照《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必修阶段一学年(120学时),开设在第一、第二学期,教学重点放在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整理与归纳,重视对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技能的基本训练。主要让学生掌握必需的,实用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能够正确拼读单词,朗读文章,能够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资料,关键是具备进一步学习英语的能力,也为参加《能力考试》打下基础。选修阶段一学期(60学时),开设在第三学期,主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培养学生在涉外业务中职业所需的英语会话、英语资料的阅读、翻译和模拟写作能力,重点培养学生在涉外业务活动中的英语会话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打好英语基础,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能力。

  四、研究结论

  在社会进入全球化的今天,英语学习的价值已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无论是升学、出国、还是否与外国朋友交往,掌握英语都已成为衡量一个现代公民素质的基本条件,是个人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是青少年,还是幼儿,英语学习几乎无处不在,英语自然成了基础教育学科中最热门、影响最广泛的一门学科。“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坚持培养实用能力的方向,必须走打破自我封闭的象牙塔的学究式的学科体系,必须处理好打好语言基础,强调学科系统性与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应通过英语教学,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增长学生才干的目的。《能力考试》只是检测学生英语水平的一种手段,并不是最终目的,因此,教学中一定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千万不要为通过《能力考试》而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考试难过”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外语界,2009,(6),2010,(1).

  [2]向前进.高职英语需求状况及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国外语,2009,(2).

  [3]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中国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5-6).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与教学实践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高等学校应用能力考试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探讨04-29

高职院校词汇教学与英语应用能力提高研究05-02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翻译探讨04-29

关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在英语教学应用中的研究05-01

幼儿生活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论文04-27

英语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04-27

绿色建筑砂浆及工程应用实践研究论文04-27

英语在幼儿教学的应用教育论文04-27

英语交际能力与英语口语教学 论文04-30

实行分层次教学提高英语应用能力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