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方法的探究论文

时间:2023-05-03 21:27:34 英语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方法的探究论文

  【摘要】:本文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首先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中英语教学文化性的体现,接着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当前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缺失的现状及原因,最后提出了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方法,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为高中英语教师教学及素质教育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方法的探究论文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方法;文化性

  引言

  2003年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首次明确地将文化意识作为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目标之一。此次,“新课标”不仅明确地指出文化意识包含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三个方面,而且制订了具体的内容标准。文化意识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为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实施文化渗透、培养学生文化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新课程标准中英语教学文化性的体现

  首先,2003年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中,首次明确地将“文化意识”作为高中阶段英语课程目标之一,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这五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其中,文化意识是得体运用语言的保障,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三个方面。

  “文化知识”是对中外文化知识的掌握,如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文化理

  解”是对中外文化及其差异的理解过程和理解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是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度以及根据交际语境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根据所处文化环境和和交际各方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各方文化身份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第二,《新课标》对“文化”进行了具体的界定:“在英语教学中,文化主要指

  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

  第三,《新课标》首次明确了高中阶段对“文化意识”的分级教学目标。《新课标》第二级为6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五级为9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八级为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第三、四、六、七级为第二、五、八级之间的过渡级。过渡级别的设置既有利于对各层次教学的指导,又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

  修订后的《新课标》既紧扣当今外语教学的最新研究理论也从侧面指出了我国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中重语言知识传授,轻文化知识渗透的现状。文化意识目标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外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当前高中英语文化教学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从高中生的学习动机、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现状和高中英语教师文化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的调研,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并不表明培养文化意识在实践中得到真正有效地实施。高中生的听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以前相比有所提高和增强,但仍很薄弱。

  (一)教育导向是造成师生跨文化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通过对部分教师及高中学生的走访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中教师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理解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由于高中教育依旧是围绕着高考在进行,评价英语教学方式依然是以学生学业成绩为主。此外,虽然文化意识被列入了英语课程总目标,但在考查中并没有得到较多的体现。相反,学生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仍是教学考查的主要内容。这样的现状导致教师教学的过程免不了过分强调和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课堂上教师依然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全力以赴地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教学,忽视对相关文化的介绍和引入。在另一方面,调查也表明,课堂正是学生获取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学生接触文化的机会少,怎能谈得上让他们理解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呢?

  (二)教师文化意识薄弱是造成学生跨文化意识薄弱的客观原因

  只有高素质的外语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我们必须看到,即使在当今,在县级以下的学校或是在一些山区学校,受过正规全日制英语专业教育的教师在整个教师队伍中占的比例并不高,同时受到各地经济的制约,大批在职英语教师无法及时接受到与相应培训和进修。试想,一个文化意识不高的教师如何培养出具有较强文化意识的学生呢?

  (三)教材内容的编排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实行新课改后,英语教材有了较大变

  化。

  内容上补充了很多形式各样的文化材料,同时也对文化意识设定了分级目标。但是教材在呈现英语国家、生活场景、著名人物等方面仍然存在着片面性,仍然没有全面地、系统地反应出我国和英语国家在文化方面的真正差异。那么,依据这样的材料进行文化教学,是不利于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的。

  (四)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我们知道,儒家思想为中华民族千年历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历史根基。历史的沉淀形成了中国人谦虚、稳重和内敛的民族性格。那么在跨文化交往中,中国人会习惯的按照自己的历史文化特征和民族性格来进行思维和判断。

  总之,笔者认为:第一,中西文化差异始终存在,这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第

  二,要改善目前高中学生的薄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前提条件是学生具备更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如何丰富学生的相应知识?如何跨越障碍?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堂上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有效地文化教学时刻不容缓也是必要的。

  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方法之探析

  文化教学是我们高中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使课堂上的文化教学更具有效性,根据《新课标》中英语文化教学七八级的目标划分,结合教材自身的内容和优缺点,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借助教材内容,融合语言技能训练渗透英语文化

  英语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在英语课堂上,英语教材扮演着主要角色。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活动至少有75%的课堂时间是花在教科书上。此外,对学生听说读写等新课程实施技能的训练过程亦是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培养且提高高中生文化意识的关键在于英语教师应利用好现有教材,借助教材内容不失时机的在各项技能训练上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

  比如在词汇教学上教师不能忽视向学生传授学生在字典中不能查到的词汇隐性的文化信息。以单词drugstore为例,它和汉语中的“药店”并不完全相同。在美语中,drugstore除了卖药之外,还可以兼售化妆品、胶卷、报纸、简易食品饮料等。教师应让学生意识到汉语和英语词汇在承载文化信息范围的不同。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听前围绕材料进行一定的文化铺垫,降低听力难度;或者对听力材料进行自己的挑选、补充、或替换。如果教师一成不变的按照教材训练,就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但如果通过视频、原声对白、新闻报道等多种形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听的兴趣,也能让学生在点点滴滴中体会异国的社会风貌。在口语教学上教师要让学生模拟真实情景,把对话放在具体的语用背景下,并有针对性的介绍相关的文化因素。问候、电话、赞美、讨论等这些不同的交际话题无不渗透着中西文化的异同。所以英语教师可以利用训练学生口语的机会传递文化信息。

  同样,在语法教学环节,很多老师认为这块是没办法进行跨文化教育的。其实不尽如此。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不同语言语法体系的独特性。汉语讲求意合,以表达思想、情感为主;英语讲求形合,注重形式联系。

  英语阅读训练也不能忽视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学生用更多的时间进行阅读英语材料的过程就是在潜移默化中熟悉英语文化和语言习惯的过程。阅读技巧的提高也是建立在对文章文化背景理解的基础上。

  因此,英语教师不仅应训练高中生的阅读技巧,如,略读、精读、猜词等,同样也必须将培养跨文化意识和技巧训练相结合。只有这样,二者才能相得益彰,学生也能更准确的把握文章内容。为此,阅读课上,教师应充分让学生享受阅读,增强师生、生生互动。如,配以图文的背景介绍,一小段电影视频等,这样的阅读教学方式都能让学生体会到文字中的乐趣。

  (二)创设课堂情景,还原真实西方文化氛围

  环境总在隐性的影响语言学习。一个浓厚的英语文化氛围能对学习者产生良好

  效果。在学习母语的过程中,人们有着大量在课外学习和运用母语的实践机会.不同于此,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课外很少有机会和外国人交流,所以他们只能将课堂作为实践英语的主要场合。因此,教师不仅要利用好教材内容,进行各技能训练,也要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具体的西方情景,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语言和文化的熏陶。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小游戏、赏析歌曲、笑话等;也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开展角色表演、戏剧表演等活动。高中课文中涉及了数目不少的课本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模拟性的课堂交际。通过这样的活动,教师既可以对学生进行听、说的技能训练,也在真实氛围中加深了学生对文化的理解。

  (三)结合各校实际,开发校本课程

  进行英语文化教学不仅要让师生利用好课本,各学校也要根据自身实际开发校本课程,使课堂上教师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传授更有系统性,使学生更有学习英语文化的氛围。开发校本课程要求教师注重实践积累,收集相关文化信息,并结合学情进行。就笔者所在的学校而言,各学科高一高二年级均开设不同专题。比如2009届学生在高一时选修了如下课程:美国乡村音乐、广告英语、走进欧洲、英文经典电影赏析等。由于题目大,涉猎到各领域,包含的国家多。每次备课教师都应该细致深入,这样所用时间往往是课堂教学的3倍多,但这种利用校本课程进行文化教学的效果颇佳,会增强学生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四)利用好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文化知识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也是他们文化知识获得的重要手段。高中阶段学校都会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这个课程强调学生主动探索、师生共同构建课程内容。因此,这种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尤为合适。比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英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始,班级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每组选取一个有关文化的话题,比如,希腊神话与习语、欧美“吉祥数”初探、欧美禁忌习俗、中西方饮食文化比较等。各组制定计划,确定研究方法,利用课余时间,通过报刊、网络等多种手段进行研究对比等,直到最后写出小论文或以课件方式进行展示总结。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备课负担,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五)举办多种英语活动,创设校园英语文化氛围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课堂氛围一样,亦是学习英语文化不可缺少的条件。学校和英语教师可以举办多种多样的英语活动,让校园洋溢着英语文化的氛围。以笔者的学校为例,外教会主讲一些文化讲座;每年举办英语游园活动、英语竞赛等;各班级会举办一些庆祝西方节日的晚会等等。这些丰富的活动能让学生学到很多课堂上没有的文化知识,是课堂教学极好的延伸和补充。

  结语

  伴随着文化教学在高中进一步的深入和落实,教学中必将出现更多的问题,但是只要广大师生都能转变对文化教与学的态度,都以宽容、热情之心不断实践,集思广益,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英语文化教学之路定会呈现越走越宽阔的新景象。

  参考文献:

  [1]Sapir,Edward:LanguageAnIntroductiontotheStudyofSpeech.NewYork:Harcourt,BraceandCo.1921.

  [2]Scarcella,R.C.andOxford,R.L.:TheTapestryofLanguageLearning.Boston:Heinle&HeinlePublishers.1992.

  [3]Seelye,H.N.:TeachingCulture.Lincolnwood,II:NationalTextbook

  Company.1985.

  [4]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6]李清源、李晓慧:“跨文化视野下英汉称谓用语之差异比较”,《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文化教学方法的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新课程背景下的班主任能力要求及培养策略探究论文05-02

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究05-02

新课程背景下的德育教育论文05-02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探究论文04-28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论文05-02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的音乐教研工作论文05-01

新课程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论文05-01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法新探的论文04-27

新课程下中职音乐教学方法研究论文05-02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探究论文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