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论文

时间:2024-09-08 10:10:17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经典】工程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程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经典】工程论文

工程论文1

  1对公路工程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因素

  地形的产生通常是有两种状况:一种为自然形成的,而另一种则是人为制造的。坡度、坡宽、坡高以及坡向等是地形的主要表现形式,这些形式的存在会对边坡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其中对公路边坡稳定性造成最大影响的因素则是边坡的坡度,很可能会有土壤侵蚀及山崩等灾害问题出现。

  2公路路基加固的常用方法

  2.1灰土处理法

  在一些较差路基土的状况下,可运用石灰使软土作为路基填料得到改善,但是对石灰改良公路路基土的理论研究较少,通常运用8%左右的灰土实施处理,对于处理深度而言,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确定,若运用深度为60cm的方式进行处理,则应在20cm的下方对土壤重量8%的石灰加入进行处理,使其与石灰土路基要求相满足且压实平整之后,即可将上面的40cm分为两层,添加石灰以后开展分层压实操作。

  2.2粒料加固法

  对于洼地、沟渠及水塘而言,在排水处理以后,由于下层土有较大含水量,可运用较好水稳定性的粒料实施加固。在下层对一层10cm左右厚度的小颗粒碎石或砂砾垫层进行铺筑,能有效地避免路面竣工后会有较大变形产生。对于碎石和砂砾等材料来说,最大粒径应控制在30cm以下。在对石块或混凝土块进行使用时,应进行码放整齐,用碎石将间隙中间灌满,使每层的厚度保持在30cm以下即可。

  2.3混合加固法

  根据施工条件和材料来源,在相同地段内,可将前几种方法相结合,对地基实施综合加固操作。

  2.4袋装砂井排水固结法

  首先,应对符合要求的编织袋进行选用,确保编织袋不易漏砂,且存在良好的透水性及足够的强度,不易出现腐蚀和老化现象。其次,确保运用的砂子有良好的透水性存在,且具有较低的含泥量。在打桩时应采用专用的设备对袋装砂井进行操作,在套管的下端对分离的预制混凝土桩尖进行安装,该桩尖应有足够的强度存在,严密操作顶面和钢套管接触位置,避免有软土挤入管内的现象产生,对袋装下沉造成影响。先将道路中心线放出,然后与砂井间距相结合,用标钎从砂井起点放出桩位线。在整平的土基上对一层厚度为30~50cm的砂垫层放出,并开展适量洒水碾压,使其与压实度要求相符。移动打桩设备开展打桩操作,将袋装沉入管底后再将套管抽出,移动打桩设备开展袋装砂井的继续打设。

  2.5塑板桩排水固结法

  塑料排水板法是运用带沟槽的塑料芯板使其作为排水板,又被称之为塑料板法。运用塑料排水板将地下水竖向排出,并与排水夹层相互配合,塑料排水板有较好的滤水性,对排水效果得到有效保障,并有一定的强度和延伸率存在,与地基变形的能力相适应,板截面尺寸较小,在插入时会有较小的地基扰动存在,施工相对便捷。该方法与袋装砂井排水加固法基本相同,在地面的滚筒上架设塑板带,塑板通过附设在导架上端的滑轮向钢套管内进入,通过矩形桩尖伸出卡紧桩靴,桩靴为一焊有门形钢筋的钢板,塑板从桩头伸出,穿过桩靴空档再向管内回插,使桩靴钢板和桩头达到贴严状态。

  3公路路基稳定性控制的有效施工措施

  3.1防治裂缝的施工措施

  裂缝的产生一般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由于外界荷载的反复作用导致的裂缝产生,整体道床仅能对本体承受力进行支撑,无法支撑外界所带来的拉力,这样可能会有网状裂缝出现;第二类则是由于基层开裂造成的放射性裂缝产生,由于自身温度的变化引发温度裂缝形成,该类裂缝也称之为非荷载裂缝。在施工过程中,这两种裂缝可运用科学合理的设计实施有效避免。

  (1)有效控制整体道床的基层裂缝。对基层施工材料进行选择时,建议对较小收缩性的混凝土进行选用使其作为材料,并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自身的裂缝机理实施充分考虑;

  (2)有效控制整体道床的面层裂缝。通常情况下,低温等因素是造成整体道床有非荷载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直接关系到沥青自身的质量问题,一般沥青有较高的'针入度指标,温度的敏感性相对较差。

  3.2路基平整度的施工控制

  对于路基施工来说,即便有平整的面层摊铺,若基层做得不够平整,则压实质量也就不会较高。由于虚铺厚度的差异也会造成路面有不平整问题出现。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使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得到保障,首先,在对底基层和基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施工要求进行施工作业;其次,应对基层养护工作进行做好,在完成基层的施工作业以后并开展养护作业时,应运用喷洒沥青乳液的方法、不透水薄膜或湿砂覆盖的方式实施操作。运用洒水养护施工时,应对行车的数量进行严格控制,开展修补和压实操作,禁止运用松散的粒料开展填补施工;再次,对基层的平整度进行准确控制。在准备摊铺面层的过程中,应先清扫干净基层的表面,确保基层表面不会有杂质和浮粒存在,使其达到较高的整洁性。严格按照规范实施抄平放线操作,使基准线的标高及基层的标高达到准确无误。材料为水泥稳定碎石时,应运用摊铺机进行摊平;最后,还应对施工中的接缝部位进行处理好,否则会对路面的平整度造成影响。

  3.3路基填料的施工控制

  路基填料的压实程度和材料性质对公路路基的强度及稳定性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在选择路基填料时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所选路基填料的含水量及塑性指数都应与要求相符,禁止对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及淤泥等类型的土进行选用;其次,建议不得对较大塑性指数的土进行运用,若必须进行使用时,应在与最佳含水量相接近时开展碾压作业,并对相应的排水设施放置好。

  4结语

  综上所述,导致公路边坡失稳的因素相对较多,并非单一存在,一般是由各类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所以,公路工程边坡防护工作应综合考虑的因素较多,例如边坡周围环境、地质构造、降水量、地形以及地质材料等。然后运用相应的防护措施实施边坡加固,使边坡的稳定性得到有效保障,对公路的正常运行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极为重要的作用。

工程论文2

  [1]于武盛,王守杰,吕锦有等.辽宁省地表水资源分布及成因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20xx.4(2):25-29

  [2]李智慧,姜延辉,郁凌峰.辽宁省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及对策[J].东北水利水电.20xx(11) :30-34

  [3]赵秀风,弓丨水隧洞洞内消能问题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华北水电学院,20xx.

  [4]袁丹青,陈向阳,白滨等.水力机械空化空蚀问题的研究进展[J]#灌机械,20xx.7(27) : 269-272

  [5]肖富仁,苏玮,消能工的发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水电站设计,1991.7(1):63-69.

  [6]李超,管道内部锥阀水流水力特性及消能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西安:西安理工大学,20xx.

  [7]王才欢,肖兴斌,底流消能设计研究与应用现状述评[J].四川水力发电,20xx.1(1):79-85.

  [8]张慧丽,王爱华,张力春,底流消能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xx.2:82

  [9]方神光,吴保生,南水北调中线干渠闸前变水位运行方式探讨[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xx.9633-639.

  [10]李冰,变水头无压输水隧洞洞内消能和稳定输水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华北水电学院,20xx.5.

  [11]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水力学教研室.水力计算手册[M].水利出版社,1980.

  [12]SL20~92.水工建筑物测流规范[S].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13]赵昕,赵明登等,水力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xx.

  [14]刘亚坤等.水力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

  [15]李桂芬.水工水力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xx.9(3) : 183-189

  [16]左东启等.模型试验的理论和方法[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

  [17]SL155—95.水工(常规)模型试验规程[S].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5.

  [18]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工(专题)模型试验规范(SL156~165-95)[M],水利水电出版社.

  [19]电力部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北京研究生部陈肇和等人翻译,泄水建筑物水力计算手册[M], 1993.11.

  [20]刘士和.高速水流[M].北京:科学出版社,20xx.

  [21]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编,水工模型试验(第二版)[D],水利出版社,1985.

  [22]SL279—20xx.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

  [23]唐涛,高水头闹室闹门小开度水流特性试验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xx.

工程论文3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于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构架进行全面的分析,要充分结合计算机通信的全新理念,对于电路进行交换和分组,从而能够进行技术上的交换。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数据通信交换技术 应用

  随着现阶段的计算机网络不断的发展,现如今的网络技术已经广泛被应用在各个行业中。在光钎技术的发展中,网络科技开始通过高效、容量大的形式进行演变。当今技术的发展中,通信技术已经成为主要的而技术发展需求。通过针对计算机网络和数据交换的方式进行分析,就能够带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间的交换发展。

  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通信的原理

  计算机网络是通过每一个独立的计算机进行连接来的结构,主要是由通信子网、网络系统的操作和资源子网共同组成的。其中通信子网和资源中主要含有两个节点和一个链路。其中整个链路由主要分成逻辑链路和物理链路两种形式。计算机能够在网络的结构上,全面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传输的信息交换技术。资源共享主要能够进行硬件和软件、数据和通信上的共享模式。数据交换需要在计算机进行工作的状态中,与每一个网络设备形成的信息交换技术。最常见的数据通信交换就是利用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进行通信,这样的方式并没有中间的节点,是一种较为容易简单的通信方式,但是这样的方式并不能够应用在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进行交换,需要利用设置多个节点进行通信,进而能够保障数据能够进行通信。因此根据这样的数据通信方式和原则使利用某一种交换方式,通过进行某一个节点和网络的'通信设备,最终能够达成目标。

  二、数据通信交换技术

  2.1传统数据交换

  传统的数据交换一般采用两种模式进行交换,电路交换和包交换是常见的两种模式。所谓电路交换方式能够表现出在原站点和目标站点进行连接,同时不能够使其他计算机进行共享此电路,指导能够完成通信交换为止的一种交换方式。电路在交换的时候需要经过建立链路,在呼叫的时候应该找到空闲的电路进行建立物理链路;在数据传输中,应该建立数据传输需要的链路并且不能够被其他的接收方式被占领。在包交换的时候,需要将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交换,由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方式进行组成,由于这样的交换方式利用率较高,能够在不同的速率中和站点内进行通信,但是由于交换的而时间较长,不能够达到要求较高的数据通信。数据包中含有的数据头和数据背身能够理解成为一封平信,信封就是能够涵盖地址和信息等报头。通过同样的一个报文能够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数据间的传输,然后等到达到链接的终点时,就需要针对传输的报文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排序。虚电路是整个网络中链接站点形成的逻辑性链路,能够在两个站点之间进行面向连接并且能够进行永久的对话。通过源站点能够将信息发送给每一个分组,主要的目的是站点能够根据先后顺序进行接受信息,不需要进行重新的分组和排序。由于呼叫的虚电路和永久的虚电路是虚电路中两种方式。其中呼叫虚电路是由呼叫报文和信息组成;而永久虚电路不需要建立和拆除报文的一种过程,其中虚电路能够产生差错问题和流量控制,都是需要通过网络层进行负责。

  2.2光交换技术

  其中光交换的技术主要分成几个方面,首先是针对波分光进行交换技术。波分光技术主要的基础就是波分复用技术,这样的技术能够实现高速和信息间的传递。波分光技术能够使用波长的变化方式进行交换。由于波分光具有较多的输入光纤个输出光纤,并且每一个光纤都能够含有许多载波信号,能够在进行解复用器和复用器相互进行光纤和波长之间的信号转换;另一种技术是时分光交换技术,其中时分复就是其中主要的基础,主要是利用时隙相互转化的原理进行分光交换。能够将其中简单的时分复技术理解成为时间分化信号,给予每一个帧相同长度的时隙,并且能够进行分配信号,将其他的信号连接在同一条光缆中;还有一种技术是空分光交换技术。其中光开关就是这项技术的基础,能够通过决定开关的速度保障技术性能的高低;最后一种是波分和时分技术结合,这项技术能够具体分成波分和时分技术间互相转换,进而能够实现数据间通信信息的相互交换。

  2.3其他交换技术

  ATM信元交换这项技术是建立在传统的交换方式和包交换的基础上出现的新型技术,经常用于综合宽带业务中数字网络,其中用户能够在这样的技术上和光纤的链接基础中能够全面实现高效的通信。为了能够全面满足实时性的业务要求,ATM信元交换技术能够有一定程度上保留出电路的交换技术,能够最大化的将电路中的交换技术中优点进行利用。在帧中进行交换,这项技术是面向包交换的一种方式,其主要的传输介质光纤,可以进行节点进行转发操作,能够进行节点的操作,其中具有传输错码率较低、不需要进行流量和差错等全面的优点。但是由于交换的实时性较差,就不能够进行语音和视频信号间的传输。

  三、新数据通信交换技术发展

  随着光纤技术不断的发展,其中传输容量能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通过这样的交换方式能够取得优质的发展方向。可以通过将通信网络发展主要分成几个方面,电传输、电交换和交换阶段。其中电传输和交换阶段是传统通信网络都是处于电传输和交换的阶段中,这项技术能够涵盖任何一种技术;光传输是通过光钎为传输的介质,利用数据进行传输,而其中的继节点只能够针对电信号进行处理;数据传输和交换都能够通过光信号在信道上进行处理,只有将终端处的表现为电信号,能够方便信息间处理。由于技术有一定的限制就会导致出现空闲并且饱和等技术现象。为了能够克服分组交换的瓶颈,就只能够通过进行交换新技术,才能够开始走向商业化的发展。

  四、结语

  由于目前的计算机网络数据中交换技术发展逐渐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向量突发模式,另一种是质变的发展方向,这两种发展方向都也能够帮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的改革,为今后的网络等带来一定的改革。宽带分配的模式能够对互联网管理、服务的水平等领域成为计算机通信中重要的发展方向,为以后计算机网络基础带来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刘虎.浅析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探索构架[J].中国新通信,20xx(06).

  [2]左琳.浅析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通信交换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xx(14).

  [3]罗冬梅.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数据交换技术探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xx(08).

  [4]徐嘉.浅析计算机网络数据通信交换技术[J].通讯世界,20xx(13).

工程论文4

  1我国面临的采油工程技术难题

  油田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新的问题,技术人员依靠各个领域的创新精神,不断致力于提高技术的使用,解决了技术问题。总体上,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是在勘探高水分含量和低渗透油田开发,西部沙漠的超深层油气勘探,滩海油田建设,重型,超稠油热采改善等等。在具体的生产经营,需要技术人员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在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的同时,要节约生产成本,不断提高原油的才有率。

  (2)对于一些复杂地质环境中进行水平井和复杂结构井的研究仍需要不断地进行研究。

  (3)继续完善对深部的调剂技术。

  (4)提高低渗透油田的产量以及不断完善完井质量。

  (5)降低对地面集输系统的成本。

  (6)开发和使用采油基础应用的有关软件。

  (7)加大对弱冻胶调驱技术的研究。

  2我国采油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生物,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快速发展,将为整个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一个全新的高新技术,其发展方向如下:

  2.1生物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产业涉及医药,食品,环保,能源等领域。据估计,生物技术产业的市场容量大约是10倍,如果21世纪是信息产业市场,未来十年将是生物技术产业的时代。随着老油田,油田废水处理的含水上升的越来越多的问题,要积极探索生物污水处理技术,为油田废水处理技术的新保证。可以预料,随着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生物工程技术将在强化油采收方面发挥显著积极作用。

  2.2信息技术。在传统行业中,石油行业是首先使用计算机的应用程序的,在IT行业中具有最高的依赖。在计算机的早期发展中,在石油勘探数据处理和解释生产工程是与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成为了信息时代的主要用户。目前,信息技术在生产工程的'应用和发展是一个多结构域,多层次的,它包含了一些关键技术,如:盆地模拟,地震成像,油藏模拟,虚拟实现技术,过程模拟,实现优化等等技术。

  2.3纳米技术。由于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的纳米颗粒,等等,使得它们的磁,光,电,和常规的材料的敏感区域表现出不同的特性,在有磁性材料,电子材料,光学材料,高密度烧结材料,催化,传感和增韧陶瓷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纳米生物技术是一个涵盖生物,化学和物理超越集成技术领域,可以学习这一技术以帮助清理石油管道和地下堵塞以及防沙固沙处理,甚至清除原油的形成流动路径,以提高地层流体的能力。

  2.4特殊岩性的采油技术。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深入,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特殊岩性的采油也应该得到发展,以满足实践的需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泥岩裂缝、火成岩等特殊岩性油藏被发现,在该类油藏的采油技术上要发展防膨压井液、深穿透射孔等技术,再根据测试取得的资料对地层进行相应的处理后进行开发。

  3结语

  在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生物,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快速发展,将为整个石油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一个全新的高新技术,石油行业将获得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为了满足对石油需求日益增加的现状,油田开发技术人员要不断对现有的我国采油工程技术进行改进,从而不断的攻克技术难题。

工程论文5

  建筑工程的机电安装过程中,必须注意机电安装的质量,如果安装不过关,可导致安全隐患,威胁居民安全。尤其是建筑消防工程,其涉及的机电安装,对安装要求较高,如果质量不达标,会引起消防工程功能障碍,造成火灾隐患。将信息化管理和BIM技术应用到消防工程的机电安装中,不仅有助于提高安装质量,还能提高工作效率。鉴于此,本文结合某一具体建筑工程的消防工程为例,浅析信息化管理和BIM在消防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一、消防工程中机电安装的重点分析

  消防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保证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避免火灾隐患的发生,对火灾作早期预警和早期处理。在实际的消防工程建设中,应注意对机电设备设施安装的控制。而在机电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如安装工作过于繁杂和机电控制的要求过多等问题。因此,应注意对消防工程中机电安装早进行重点把握。

  (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优化。安装时,注意对温度传感器的敏感度控制,确保火灾报警的整体敏感性,实现对火灾的快速发现。

  (二)水喷雾灭火系统的优化。水喷雾灭火系统是消防工程的重点,需要注意对机电安装的控制,实现对系统的优化,确保水喷雾灭火系统在火灾发生时,能够体现本身的功能。

  (三)电气系统的优化。应注意对电气管线的布置管控,保障布置合理,再对电气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进行有效的调试工作,确保电气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二、信息化管理在消防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信息化管理在消防安装工程中,具良好的应用价值,现结合实际情况,对信息化管理在消防安装工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一)消防安装工程信息的采集与整理。主要对工程期间涉及到的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包括公共信息、工程信息、施工信息、文明施工等信息。信息采集完成后,实现对这些信息的整理,最后将这些信息分门别类地存储到数据库中。

  (二)文件的信息化管理。消防安装工程中的文件资料相对较多,包括质控资料、施工方案、施工技术管理资料等。在进行施工技术资料的信息化管理中,结合数据共享途径,对施工图纸进行多方审核,实现在线会审。再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对于竣工图纸,应保持数据完整性,并保存到数据库中,避免数据丢失。

  (三)构建建筑信息模型。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通过构建信息化模型,更加了解建筑工程的基本情况,尤其是消防工程。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逐渐完善消防工程的位置、功能和安装流程等,进而为机电安装提供基础信息,提高安装效率和安装质量。

  (四)安装成本的信息化管理。消防机电安装中,为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可借助信息化管理的方式,全面采集成本信息,结合预算管理系统,实现对工程预算定额的设置,并在后续安装工作中,严格按照已定的预算造价进行安装施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五)安装质量的信息化管理。在实施安装过程中,借助监控装置,获取设备的各项信息,再结合这些信息,判断是否符合验收标准,如果存在异常,则需要及时采取应急解决处理方案,保障机电安装的质量。

  三、BIM在消防安装工程中的应用

  近年来BIM在消防安装管理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以具体消防工程为例,展开具体应用。某建筑工程的消防工程为综合办公楼,建筑高度为23.7m,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5层,局部地下1层。其中地上建筑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耐火等级为一级,总建筑面积为38455,地上20136,地下18319。为保障建筑的整体消防能力,在消防工程构建中,配置火灾报警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防火卷帘门系统等,交叉施工涉及到水、暖、风、电等碰撞。为实现消防工程的机电安装,本工程引入BIM技术,借助BIM实现对机电安装的控制与管理。

  (一)碰撞检查

  BIM技术可用于机电安装的碰撞检查,施工准备阶段,借助BIM的建模能力,实现对模型的建立,再检查模型中,是否存在交叉碰撞,对存在碰撞结果进行统计。在工程图纸的会审阶段,与参建各方协调并控制碰撞问题,对建筑内部的管线进行重新布置,规避碰撞问题所致的后续返工,避免材料浪费和工期延长的问题。消防工程中,应注意对管线的综合排布,保障管线的布置合理,避免冲突。具体应用时,先使用传统AutoCAD+MagiCAD实现对三维模型的构建,包括建筑的结构模型和机电管线等,建模过程中,按照空间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原则,再注意对冲突的避让,最终生成文档出图。此外,模型中,还要对给排水管线、电气和消防等进行综合布置,在模型构建完成后,需要预防和解决消防管线和其他管线的碰撞情况,从结构本身的碰撞、机电管线与建筑结构之间的碰撞、机电设备与管线之间的碰撞,从这三点入手,控制碰撞的存在。再进行设计的优化改进,结合会审结果,再次判断机电管线是否存在碰撞情况,再对管道尺寸等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合格。最后输出设计结果。

  (二)模拟施工

  BIM技术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可对整个安装过程进行施工模拟。消防工程中,水喷雾系统的可靠性必须得到保障,更应严格控制安装的质量。借助BIM模拟施工,可对水喷雾系统的质控要点进行解读,再结合这些质控要点,制定相应的质控措施,从而保障水喷雾系统的可靠性,减少由施工所致的质量问题。本工程在具体水喷雾系统设计中,水喷雾系统的喷头属于三通管件直接连接系统水平主管,而通过BIM模拟施工,发现过道主观的管径不一致,且机械三通连接喷头的水平支管长度相同,这样导致模拟结果出现喷头安装后整体不在同一个直线,也就导致水喷雾系统的美观性不能得到保障,针对这种情况,本工程对水平支管的长度进行调整优化,从而满足完美性的安装要求,确保消防系统的可靠性,并避免了后续施工问题。

  (三)工程量统计

  借助BIM技术能够实现对工程量的统计,便于后续的工程量控制。在BIM技术的支持下,能够预先完成对工程量的统计,主要包括主材料和辅助材料,其中AutoCAD+MagiCAD具有自动统计功能。BIM工程师仅仅需要将工程量材料归类和材料信息进行标注,便可以实现工程量报表的生成。再将同类型的材料进行合并统计,还可以按照机电安装的基本情况,实现分区统计。此外,BIM技术还可以应用到机电安装的成本管理中,借助BIM技术实现对设计的模拟,便于成本控制。还可以将BIM技术用于施工检查和进度控制,从而保障机电安装能够严格遵循施工规范和施工标准,保障消防工程的整体可靠性。运用BIM技术还能为设计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设计人员借助BIM技术,获取足够信息,有助于协同设计,最终全面提高设计质量,提升消防工程的机电安装效果。

  四、结语

  本文结合建筑工程具体案例,分析了建筑工程的消防安装工程重点,结合信息化管理在消防安装中的具体应用,确认消防安装中信息化管理的作用,综合提升消防工程的机电安装效果。最后再结合工程案例,详细的分析消防安装工程中BIM技术的应用,从消防管线碰撞分析、施工过程模拟和工程量统计等作为切入点,满足机电安装的基本需求,促进消防安装工程的整体质量,发挥消防工程的功能,提高建筑的安全系数。

工程论文6

  1 对电子信息工程的认识

  电子信息工程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学科,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现在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涵盖了社会的诸多方面,例如电话交换局里怎么处理各种电话信号,手机是怎样传递我们的声音甚至图像的,我们周围的网络怎样传递数据,甚至信息化时代军队的信息传递中如何保密等都要涉及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技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基础知识的学习认识这些东西,并能够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新产品的研究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的专业。

  全国各地从事电子技术产品的生产、开发、销售和应用的企事业单位很多。随着改革步伐的加快,这样的企事业单位会越来越多,因此需要一大批具有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能适应现代电子技术发展,能从事企事业单位与本专业相关的产品及设备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销售及售后服务、新产品技术开发等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所以开设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必不可少的。

  该专业的培养要求主要是学生需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包括生产实习和室内实验。同时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

  2 电子信息工程的应用

  2.1电子信息工程在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应用

  目前造价行业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几个部分:以Internet/Intranet为内部、外部和内外通讯的网络平台,通过实施办公自动化和运用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管理,提高办公效率;采用工程量计算软件、钢筋软件进行工程量和钢筋用量的计算,运用套价软件编制工程预决算;利用数据库技术建立指标收集和分析系统,用于已完工程的积累;利用信息网发布和获取信息,用于工程预决算的`编制和造价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其在建筑行业的推广发展,我国信息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人们在制定定额、编制标底、投标报价、造价控制等方面已经摆脱了手工劳动,实现了电子化、信息化管理,且各类工程造价管理相关软件的广泛应用就是最好的说明。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我国出现了大批为工程造价及相关管理活动提供信息和服务的网站。这些网站不同程度的提供了政策法规、理论文章,有些涉及项目信息、造价指标和材料价格信息等,它们为进一步建设全国规模的工程造价管理专项系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这些网站没有统一的规划,有些提供的信息不够严谨、内容更新不及时,从专业角度来讲,还属于比较浅层的信息服务,难以满足深层次造价管理工作的需要。

  2.2 电子信息工程在公路领域的应用:

  分析高等级公路信息数据结构,可发现大量的信息是建立在相同数据库上的,不同的参建的人员对数据有不同的要求。建立在有纸办公的基础上的相同数据的查询、整理和使用不仅会造成的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还在管理中出现数据的更新不能及时反映到施工当中去。如公路工程中的计量支付,一些数据的主要来源是工程计量中对工程进度、质量、费用的数据“描述”,还随时取算各种工程量数据书录指标,是工程信息管理的集中体现,计量数据的积累和发布还是工程信息管理的保证。计量时对照合同和工期,完成它对工程投资、进度的宏观调控功能。但目前人为的讲计量过程效率太低,数据发布缓慢,工程进度控制只能停留在宏观层次上,甚至只是为了达到支付的目的,同时人工计量中监理、业主方没有一套完善的“动态造价”(合同变更)来配合,建立起数字上宏观调控的体系。当然,关于工作效率和管理手段的其他三个重要方面:文件、质量管理和通讯联络,相对来讲也亟待改善的薄弱环节。解决目前管理现状的有效手段就是建立公路工程现代化计算机管理。

  2.3电子信息工程在农业机械领域的应用:

  拖拉机与自走式农业机械电子化正向网络化、智能化、分布式控制技术方向发展。一台大型拖拉机和复杂农业机械,已装置了若干个标准的电子控制单元(ECU),它实际上已是一个带有独立处理信息与控制功能的计算机智能控制终端,是针对农业机械使用环境专门设计的通用微型作业计算机,具有统一标准设计的接口5采用了控制局域网络(简称CAN)技术及其网络通信协议。

  2.4日常设备信息化

  随着人们对生活信息化的渴求,越来越多的日常设备都或多或少的应用了信息技术。如冰箱的恒温控制系统、彩电的数字网络功能等等。而日渐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汽车更是将信息技术在日常设备中应用发挥到了极点。

  新的汽车电子系统由各个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可以独立操控,同时又能协调到整体运行的最佳状态。举一个安全驾驶方面的例子,出于平稳、安全驾驶的需要,对四个轮子的操控,除了应用大量压力传感器并普遍安装了刹车防抱死装置(ABS)外,许多轿车,包括国产车,已增设了电子动力分配系统(EBD)。ABS+EBD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雨雪天气驾驶时的稳定性。

  3 电子信息产业需求趋势

  电子信息产业促进了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现在不仅靠科技的推动,更多的是人们对高质量生活水平的追求促进电子信息技术不断基本。目前发达国家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比我国的发展情况要好。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许多的发展中国家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如近年来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已获得巨大发展,这与我国人们的需求密切相关,也与国外的信息产业向我国扩展有关。我国未来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机遇将继续增加,农村、偏远山区、贫困地区也将会逐渐有市场需求,并且市场份额会逐渐增大。未来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都会有所发展,亚太地区市场饱和后非洲市场会逐渐兴起。人们对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会促使市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我国自身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同时也要制定出向非洲等电子信息产业落后地区发展的战略规划。落后地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大多以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为主,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规划电子信息产业布局。

  4 结束语

  信息科学技术是当今社会起主导作用的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在我国只有近10年,现在正以史无前例的高速向纵深发展,迎来了我国科学技术灿烂的春天。

工程论文7

  1、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2、生态建筑节能模式研究

  3、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

  4、~~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5、~~工程投标报价的分析确定

  6、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分析

  7、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分析

  8、工程项目施工监理研究

  9、新建兰新二线路基工后沉降预测研究

  10、土工格栅在桥头跳车防治中的应用

  11、软土地基固结沉降速率研究

  12、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与应用初探

  13、混凝土外加剂在商品混凝土中应用初探

  14、探讨低价中标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应用

  15、建筑结构的加固与鉴定研究

  16、建筑工程司法鉴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

  17、浅析“生态建筑”与“节能建筑”的异同

  18、某大学教学楼建筑节能设计

  19、某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20、某框架结构住宅楼的施工组织设计

  21、填石路基压实质量评定的表面沉降法研究

  22、软土路基沉降计算方法的应用研究

  23、考虑侧向变形的沉降计算方法研究

  24、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统计分析与预测

  25、柔性基础复合地基沉降分析

  26、太沙基单向固结理论在地面沉降研究中的应用

  27、软土路基最终沉降量的灰色预测研究

  28、桩基沉降分析与计算

  29、路基施工工艺对挡土结构物土压力的影响研究

  30、深基坑支护结构中土压力计算方法

  31、深基坑土压力影响因素分析

  32、基坑支护中水土压力的计算及抗剪强度指标的选取

  33、挡土墙主动土压力理论研究

  34、公路挡土墙的设计方法及优化研究

  35、锚杆式挡土墙结构的研究

  36、重力式挡土墙可靠度研究

  37、加筋挡土墙关键技术研究

  38、边坡稳定性分析

  39、条形浅基础极限承载力研究

  40、高速公路改扩建期间交通组织方案

  41、浅谈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组织设计

  42、软土地基固结沉降速率研究

  43、深基坑支护方案研究

  44、对某铁路施工组织管理优化

  45、施工组织设计对公路项目成本的影响

  46、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统计分析与预测

  47、某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优化

  48、边坡稳定性分析

  49、某地下工程沉井施工方案优化

  50、公路养护施工组织方案优化

  51、满堂支架设计方案

  52、工程地基处理与地基加固研究

  53、软土地基上基础的处理措施

  54、拟建建筑物地质差异较大时地基处理措施

  55、重力式挡土墙安全问题的.研究

  56、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

  57、某铁路施工组织设计

  58、试述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施工以及管理

  59、漫谈土木工程管理中的安全管理

  60、土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分析

  61、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的不足及对策

  62、探讨土木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

  63、论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

  64、浅谈钢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施工以及管理

  65、试论加强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有效措施

  66、浅谈加强土木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

  67、浅谈独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管理能力的培养--以张家界学院为例

  68、以土木工程管理为特色的管理类专业链群建设

  69、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探析

  70、土木工程施工中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措施的探讨

  71、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与应对措施的研究

  72、试论民办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管理制度改革

  73、浅议基于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的探究性分析

  74、简述现代理念下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

  75、浅析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

  76、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项目管理的应用剖析

  77、探究土木工程管理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

  78、提高土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有效措施

  79、土木工程综合训练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80、浅析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论文8

  摘要:一个工程的后期装饰装修是至关重要的,它的成败决定了整个工程的成败。抹灰在每个工程中很普遍,几乎每个工程都需要抹灰,但在施工中抹灰分项常常存在空鼓、裂缝及脱落等现象。

  关键词: 抹灰工程 空鼓 裂缝 脱落

  装饰装修工程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使用者直接接触的便是装饰装修,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这个工程的观感质量及使用功能。抹灰工程是对建筑物的墙、柱、顶棚及地面表面的保护、美化或某些需要的一种传统做法的装饰工程。抹灰出现空鼓及裂缝,会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观感质量,如何解决好抹灰工程空鼓和裂缝的预防和控制问题已得到每一个工程的重视。经过我在西安蓝天仿真科技有限公司“飞机飞行模拟器项目产品厂房”一年的实习,结合本工程后期的装饰装修,以及与项目技术负责人及装饰施工工人的技术交谈,相关书籍的所学我有以下认识:

  1、水泥的安定性

  使用水泥前必须进行安定性复试。虽然抹灰没有强度要求,但是现如今的'水泥厂家多如牛毛,小厂家不能保证自己产品的质量,但水泥安定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抹灰工程的质量,所以必须先对进场的水泥进行安定性试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砂子的选择

  抹灰工程中所用的砂子,底层用粗砂,面层用中砂。所用砂必须过筛,原则是严格控制其含泥量。泥是不稳定的存在,其遇水能溶,很容易造成抹灰裂缝及空鼓。含泥量大会造成水泥标号降低,进而造成与基层的粘接力降低,容易脱落,面层也容易起砂;含泥量大夏季容易收缩开裂,冬季容易冻胀空鼓;含泥量大时,面层若有泥块,容易造成面层凹凸不平。

  3、配合比的确定

  抹灰用砂浆配合比为1:3,其水的含量规范中没有具体说明。应以施工方便及和易性好为原则。若水含量偏大,抹与基层后,其流动性较大,因自重而变形,容易脱落、空鼓。

  4、基层处理

  在抹灰前必须进行基层处理,对砖、混凝土等基层的浮灰、油渍等污物进行清理,对表面不平整的部位,进行剔凿、打磨平整。混凝土基层应该剃毛后再甩浆其效果比直接甩浆好;红砖在夏季先洒水湿润后用纯水泥浆甩毛即可;加气混凝土砌块必须刷108胶并贴网格布方能保证基层处理效果。

  5、抹灰厚度

  抹灰时,理论厚度在1.8cm,1.2cm打底,0.6cm面层。但由于众多原因(墙面垂直度差、柱面垂直度差、阴阳角不方正等)造成局部抹灰厚度达到3cm。这个时候就必须进行处理,用自攻钉将钢丝网固定于不平整墙面,再进行抹灰。

  抹灰层与基层的粘接力为定值,抹灰层越厚、平整度越差其重力就表现的越明显,容易造成抹灰层脱落。并且越厚其形变越大裂缝越容易产生。

  6、分层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底层抹灰与面层抹灰施工时间差必须留足,给底层灰一个凝结的时间。若时间很短,就没有起到分层抹灰的目的,容易造成空鼓、裂缝。

  7、养护

  在夏季,抹灰完后,待24小时抹灰层凝固后进行洒水湿润,避免其因失水过快而造成空鼓。在冬季,需进行保温措施,受冻容易脱落。

  8、批腻子

  在批腻子前,用108胶将网格布粘贴于墙面,再进行刮白,可以防止裂缝的产生。

  我们工地严格按照以上措施进行管理,现工程已处于收尾阶段。在整个装饰装修阶段,抹灰工程没有出现空鼓、脱落、裂缝等质量缺陷。

  我通过工作实践、与技术人员的交谈、与施工工人的交流及书本中所学对抹灰工程质量缺陷形成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作了初步总结,认为只要采取以防为主,及时进行水泥的安定性试验、选择含泥量小的砂子、正确的配合比、规范的施工工艺及良好的养护完全能避免抹灰层出现的空鼓、裂缝及脱落等质量缺陷。

工程论文9

  如今,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活水平提高,住宅需求越来越高,资源又处于匮乏的状态中,如果使用传统的建筑,会浪费很多的资源,因此,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节能建筑应该被广泛应用。

  在人类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建筑节能已经成为建筑的指标性要求。在建筑节能会运用建筑、材料、能源、智能技术,由于涉及的技术很多,很产生一笔很大的工程造价,因此,一定要处理好建筑节能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

  1、当今我国建筑节能的形势发展

  人依靠建筑来定居,建筑是生活的全部,在了解我国建筑节能的形势发展之前,要先了解我国能源现状,才能更好的了解我国对建筑节能的需求。目前我国能源发展存在着很多的弊端,体现在人均能源拥有量和储备量低;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依赖性大并污染严重;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能源利用效率低。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因为社会大量的住房需求,和人们对整体装修要求的不断提高,导致我国建筑能耗每年都在大幅度地上升,并且将近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三分之一,另外我国每年的房屋建筑材料生产消耗的能源也非常多,使得建筑总能耗占了全国能源总消耗量的很大比重。建筑耗能的很大一个原因是,很多设计师及建筑师在进行工业建筑设计时,一昧地追求视觉上的冲击和感官上的震撼,标新立异,过度设计建筑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同质化设计和夸张设计。而这些设计带来的结果就是浪费了很多的材料和能源,违背了绿色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反倒弄巧成拙。因此,如何减少建筑能耗,成为我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建筑节能与工程造价概述

  2.1建筑节能梗概。当建造建筑时,在满足基本的建筑需求下,只用到了最基本的材料、配件,并且没有过多的建筑设备的.能耗,没有多余的材料浪费,减少了很多的能源消耗。而在建筑使用的过程中,能耗则指的是人们在日常中使用家用电器和生活用品所消耗的能量。建筑节能的根本目的是减少能源的消耗,减缓能源匮乏的局面,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建筑节能还需要支付其他的一些资金来贯彻落实节能建设,就是指在普通节能消耗的资金上还要再消耗一些资金用以维持一些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的使用,以及在设计、施工、检查、管理上的投入。建筑节能因为涉及到的技术会比较多,因此会影响建筑的工程造价,在一定的范围内工程造价会越来越高,但是如果超出了那个范围,也就是指节能建筑的层数超过六层以后,节能建筑的工程造价会逐渐减少。总的来说,建造节能建筑是一种长久性的策略,即可以使人们居住在更加舒适、环保的建筑,又能为居住者和建筑制造单位节约下很多的成本,从长远来看,既有经济效益,又能体现绿色环保的健康理念。2.2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建筑节能有很多的好处,建筑节能是在能源利用率最小的情况下,来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如何能够达到建筑节能,我们可以通过开发利用新型能源来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还可以节能建材,或者是研发出新的能源使用设备,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2.3工程造价的意义。在建造节能建筑之前,应该制定一个周全的工程造价管理方针。工程造价在节约能源、节约水源和技术含量等方面上都有很大的联系,当运用了更加复杂的新的工艺、设备、产品时,将会有更多的资金支出,相应地,资金管理也会变得越来越困难,对资金管理提出的要求也将会越来越高。因此,要想加快发展节能建筑的建设,应该构造一套系统全面、完整清晰、效果显著的工程造价管理需求,要在满足投资者的要求和施工人员的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不断地加强、深入节能建筑管理层面上的工作。在如何管理好工程造价的方面上还应该深入研究运用新的工艺、设备、产品,减少陈旧工艺、设备、产品带来的资金损失,使成本能够合理地控制,也能创建出更加合理、节能、详细的经济体制。

  3、工程造价的管理战略

  3.1明确工程量、单价、合价。在工程招标文件中,要明确校核好文件中的工程量,即使文件中没有提供工程量,也要按照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算法,自行计算工程量。之后进行投标价格的计算时,要计算好不同分部分项工程的单价,这是以市场价格来计算不同分部分项工程在人工、材料、机械方面上的支出,并按照工程量上的标准来填写报价。对于承包企业来说,应该建立自己的标准价格数据库,并据此计算工程的投标价格,投标报价选用的单位应该事先经过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出一定的调整。3.2明确分包工程费。投标价格还包括了分包人的工程分包费用,所以,为了计算出更加合理的投标价格,应该先制定一个标准的价格,用以适当地估量分包人的价格,另外,还需要明确分包工程的所囊括的领域,正确地对分包人进行合理的能力评估。

  4、节能建筑的发展建议

  节能建筑也是指绿色建筑,如何大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提高环境效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国家应该制定更多的更合理的有关节能建筑的政策,社会则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传播特性,大力向民众宣传政策,各级部门则要落实好节能建筑的政策。建筑公司要以节能建筑政策为中心,尽快展开对此政策制定相关的实施具体事项,运用更加成熟的技术和产品补充完善在节能上的一些缺漏。落实节能工作还可与信息技术结合,建立某一平台专门推广新型的节能材料、技术、工艺、设备,不断地完善节能建筑工程技术经济体系,全方位地提高造价的管理水平。另外,公司与公司之间应该多多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借鉴各自的成功之处,取长补短,充分利用行业之间的优势。

  5、结语

  节能建筑的发展对于人类的未来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既能节能减排,又能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缓解目前资源紧张的局面,但是目前我们仍需努力地探索更好的方案,让节能建筑能在未来被更加广泛地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恩茂.基于全寿命周期费用的节能住宅投资决策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xx.

  [2]郭婿娟.工程造价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工程论文10

  浅析暖通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暖通施工中的空调安装施工、采暖系统施工、通风系统施工具有比较复杂的施工工序和较多的施工环节,出现施工问题不可避免。本文在通过对暖通安装工程施工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统一规范图纸要求,熟读图纸;控制好施工材料质量的检验;加强施工人员的素质,提高其专业技能;实现资金和进度的一致,合理有效地配置资源;暖通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应该符合环保要求。

  关键词:暖通工程 施工 质量控制 质量管理 存在问题 措施

  日益提高的建筑质量要求以及人们逐渐提升的居住环境舒适度要求,均要求建筑暖通施工必须具有较高的施工保证。但是暖通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空调、采暖及通风等系统,安装起来较为复杂。复杂的施工工序和较多的施工环节则不可避免地出现施工问题。暖通安装工程的预埋及预留工作一般是桩基工程结束后就开始。但是,我们都知道,暖通工程的绝大部分工作量都是在整个建筑工程的主体封顶后进行的。如果想要做好暖通工程的施工,那么就要在工程动工前,认认真真做好施工计划,而且要依据现行规范、设计要求等进行全过程管理控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1 暖通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暖通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在大型建筑工程中,暖通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分项目施工工程,也是当今民用建筑安装工程中的施工难点所在。建筑物能否正常的使用由建筑暖通工程的安装施工质量决定。暖通工程施工涉及到众多因素:如图纸、资金、进度、成本等,因此,一定要加强暖通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这就需要施工单位有一个全面综合的掌控,才能将暖通工程管理控制得又快又好,否则,将很有可能造成工程质量的问题和企业的经济损失。当前,暖通工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图纸设计问题。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很早就实行了施工图审查制度,实行施工图审查制度以来,设计人员在执行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定及标准等方面的意识大大加强了,施工图设计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目前基建项目多,工程类别杂,所以在执行设计规范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做法。当前暖通工程图纸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设计说明内容不完整,其次,平面图和系统图深度不够,关键内容出现遗漏和忽略。

  设计图纸在暖通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相当于指路明灯,如果没有它,那么施工就无从谈起。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设计的图纸都是合格的。有些时候我们在施工到一定阶段,会发现图纸不符合现场情况,有时还会出现设计人员要求使用的材料与整个工程不符,有时设计人员的设计可能完全出了差错。所以,如果一味地盲从图纸,很有可能造成工程返工。出现这种情况后,虽然主要责任不在施工方,但毕竟延误了工期,造成了经济损失。

  1.2 资料管理问题。施工资料是暖通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内业整理管理论文和外业施工之间的有机结合。在暖通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施工管理是贯穿于始终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在暖通空调工程的每个工程部位和施工阶段都要对施工的资料进行确认和签字,这是为了很好的遵照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相关标准。因此,暖通工程从预埋开始的报验资料到最后的联合试运转资料都需要监理单位或业主单位的认可和签证。到施工结束时再去补签资料,不仅签证困难,其真实性也会大打折扣,发生问题也不容易补救。

  1.3 暖通工程资金配置问题。资金问题是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在暖通工程中也是如此,为此,资金的合理配置成为当前建筑企业普遍关注的热点之一。暖通工程质量管理和控制的两个核心要点是资金和进度,它们很大程度决定了整个暖通工程质量的好坏。我们知道,如果想要解决好资金的问题,要不断地与对方沟通,取得一致意见,让建筑商按时拨放工程款,保证工程用款,同时自己也要积极主动地自筹资金,保证工程进度。除此之外,还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保证人员、材料和资金基本协调一致,按照制定好的施工计划,进行施工作业。

  1.4 工程进度控制问题。暖通工程虽然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配角,但是对其进度控制的好坏,会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施工顺序和整个进度。因此,在制作施工进度计划时,要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和其他分项工程施工的协调,及早做好计划,在工程施工时要及时调整,防止窝工和工期延长情况的发生。还要做好材料管理工作,供应时间、市场的价格等,管理人员都要掌握详细信息,保证施工中物资的供应。

  2 加强和改进暖通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暖通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就很大程度的会影响到最后的工程质量,其也是施工管理人员事前进行制约的手段,这是指导一线施工人员正确施工的'技术文件。在实际的暖通空调施工过程中,因为施工的工序有着很大的区别,并且施工的工艺不尽相同,这就相应的要求施工管理人员加强对施工前技术交底的重视,确保施工的技术要点要完整、可行、易懂,使施工人员更加容易的理解。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到了关键技术环节,施工管理人员要亲自到达施工现场去检查,正确的指导工人施工,防止在施工中事故的发生。为了防止在工程施工中出现问题或者出现事故,我们一定要事先做好各种准备,实现在一个动态中来进行管理控制,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控制,将损失消灭在萌芽状态,即使出现损失,也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1 在暖通工程施工前,一定做好准备工作,要统一规范图纸要求,熟读图纸。在接到一个暖通工程之后,我们主要任务是熟悉施工图的基本要求,特别需要了解风管和水管道的安装位置以及主要设备、风口的合理位置,需要认真的了解设计图所要求的设备和材料的规格型号等技术标准,所采用的设备及基本材料的品牌,严格控制暖通工程进场的材料,为工程施工的质量打好基础。

  2.2 控制好暖通施工材料质量的检验。对一切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准进场,更不得使用。

  我们都清楚,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暖通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最后的工作即收尾工作,所以尾期工程一定要做到完美细致,尽量不出现任何问题,无论是施工单位采购材料还是甲方供应材料,专业技术人员都要对其规格、型号、质量进行全面严格检查,对质量检查合格单、合格证件检查不合格的不予进场,要求必须各项测验报告符合国家技术标准和设计要求。

  2.3 暖通工程的质量管理应该符合环保要求。在暖通工程中,暖通设备的噪声及锅炉房的烟囱高度应符合环保要求。首先,要看设计时有没有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其次,还要弄清楚这些设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不仅要根据工程实际做好施工计划,而且要依据现行规范、设计要求等进行全过程管理控制。否则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损害建筑公司的形象。

  2.4 加强监理工作。大家都知道,因为暖通工程属于配套专业,这样很多不足等到交付使用才会被发现,暖通工程监理师应做好全程监理,具体包括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的监理工作,避免最后发现质量问题。同时,建立暖通工程施工质量制约点信息库保证工程的质量,监理工程师及时了解和掌握建设部所颁布的最新有关信息,在工程监理中,执行最新的标准。

  2.5 资金与进度一致。在暖通工程的施工中,确保工程进度和资金的一致性,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好坏会受到进度和资金一致的影响。施工单位就施工的进度不断的提醒建设单位要按事先约定的时间及时将工程款拨放,另外,还要相应的管理好流动资金,避开资金上的不足而影响工程的进度和工程质量;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施工计划,做好采购的管理,保证每个施工阶段有物资,同时又不出现堆积等现象。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暖通工程新的技术工艺的不断涌现,人们对建筑中暖通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暖通工程在整个建筑中的作用举足轻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做好暖通安装工程的施工,必须认真翻阅图纸,联系工程实际做好施工计划,并依据现行规范、设计要求等进行全过程管理控制。以更低的成本、更精湛的工艺进行施工。努力改进暖通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钟远来.暖通工程质量控制要点[J].建设监理,20xx(1).

  [2]陈宁.试析暖通工程施工中应注意问题[J].科技促进发展,20xx(5).

  [3]徐淞华.浅析暖通工程质量管理[J].工程管理,20xx(3).

  [4]崔江玲.水暖施工中常见问题简述[J].山西建筑,20xx(4).

  [5]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xx)[S].

  [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S].

  [7]张鹏.论民用建筑暖通工程施工要点[J].黑龙江科技信息,20xx(15).

  [8]姜朝阳.浅谈暖通空调工程的施工管理[J].科技风,20xx(12)

工程论文11

  1FRP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

  1958年,我国因钢材短缺,曾探索过用GFRP筋代替钢筋的研究。20世纪七八十年代,FRP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逐渐增多。1972年在云南建造了一座直径为44m的球形GFRP雷达天线罩。1982年在北京密云建成了跨径20.7mGFRP简支蜂窝箱梁公路桥,设计荷载等级为汽-15、挂-80,并进行了现场荷载试验,这是国际上第一座GFRP公路桥。此后,FRP材料,尤其是价格比较便宜的GFRP,在工结构程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是这些应用大多数都是附属性、临时性的构件,FRP材料的优越性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即使用FRP作为结构材料也都是尝试性的,没有形成规模。同时,多数的土木结构工程师不了解FRP材料性能和设计方法,大大限制了它在土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和推广。

  2FRP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实践效果

  2.1用于结构加固

  我国对FRP加固技术的研究始于1997年,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1997年10月进行了国内首批外贴碳纤维布加固梁试验。随后在短短几年中,外贴FRP片材加固技术已成为全国土木建筑行业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很快为市场所接受,而市场的扩大使材料的成本大幅下降,这为FRP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在我国已迅速发展成为建筑结构补强加固的主要技术。至20xx年,国内从事FRP试验研究及技术开发的科研单位几十所,用于土木建筑行业中的碳纤维制品生产销售的厂家几十个,从事于碳纤维加固补强的专业公司上百个,已经形成了相当大的研发、生产、设计、应用的社会群体。目前FRP材料在土木建筑中的应用以加固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加固的形式又以外贴FRP片材为主,但FRP技术在砌体结构、钢结构、木结构中的应用,以及采用FRP筋材、网格材、预应力FRP片材加固技术的应用已有很多,新的应用形式、新的产品、新的规范规程的研究正在世界各地广泛开展。

  2.2FRP筋在新建结构中代替钢筋

  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配置非预应力和预应力钢筋,在处于恶劣环境条件时,如干湿交替、化学介质等作用下,极易引起钢筋的腐蚀,严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和适用性,甚至导致结构承载能力的降低。相比之下,防腐性能好、粘结性能与钢筋相差不多且抗拉强度高的FRP筋成为代替钢筋的一个较好选择。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FRP筋逐渐大量应用于有特殊性能要求的结构物中代替钢筋,如有磁共振医疗设备的建筑及海堤、工业厂房屋面板等受严重化学侵蚀的结构物中。1985年,美国SanAntonio医院大楼的MRI设备的桩、柱和梁中均采用了GFRP筋。1986年,SanAntonio的大学建筑中的边墙和钢筋混凝土梁中配置了GFRP筋。FRP筋的另一个应用对象是岩土工程,目前已用于因潮汐变化等干湿交替的挡土墙、地基锚杆及地铁沉井等工程中。

  2.3FRP结构及组合结构

  由于FRP材料具有高强、轻质、耐腐蚀等优点,FRP结构和FRP组合结构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工程界的重视。

  (1)早期试验性的FRP结构

  20世纪60年代,英国已开始生产GFRP复合材料的屋盖结构,运往中东和北非建造使用,1968年一个采用GFRP夹心板与铝质骨架的圆顶结构建于利比亚Bengazhi;1972年阿联酋的Dubai国际机场,采用GFRP伞状屋顶。20世纪70年代及80年代初期,英国的一些建筑采用了GFRP作为除梁柱以外的承重或半承重构件。1974年,第一个全复合材料建筑在英国Lancashire落成,外形为三棱锥体组成的空间结构。早期的FRP结构,大多带有一定的`试验性质,尚未在土木工程中形成规模。

  (2)桥梁工程中的FRP结构构件

  随着FRP生产技术和产品形式的迅速发展,FRP结构在桥梁工程中得到迅速发展。英国、瑞士、丹麦、日本、美国及中国等国家,均成功建造了一系列全FRP结构的人行天桥。同时,FRP结构也被应用于承受较大反复动载的公路桥梁中。1982年,我国在北京密云建成了一座跨径为20.7m的GFRP蜂窝箱梁公路桥。1994年,英国建造的BondMill桥采用GFRP拉挤型材组合而成,是一座可通过40t卡车的活动桥。1996年,美国堪萨斯州Russell架起了第一座采用FRP桥面板的公路桥。此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采用FRP桥面板的中小型桥梁在美国已有数十座。FRP桥面板还被用于替换老化的混凝土桥面板。此外,FRP索还可替代钢索用于斜拉桥和悬索桥。

  3FRP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实践展望

  众所周知,FRP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材料,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土木工程中,其所具备的多种优良的特性,也使其成为了应用前景较为广阔的、有待于我么进一步探索与研究的材料。由于FRP复合材料在我国土木工程具体实践中应用的十年还较短,因此,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积累出较成熟的经验,包括理论和实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断的提高FRP材料的性能以及降低其成本造价是亟待行业内诸多人士共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以便利于FRP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与应用。

工程论文12

  土木工程是指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和维护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下面我们通过论文来了解一下土木工程力学吧。

  摘 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作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其开挖方式较多。通常会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来采取人力、机械、爆破或是水力等开挖手段。土方开挖是一项较为复杂而且综合性较强的工程。当在软土地区进行土方开挖时,还存在较大的风险,极易导致事故发生。所以在工程土方开挖施工中,不仅需要确保开挖的合理性,同时还要做好降排水处理措施,选择科学合理的开挖方案,从而确保土方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工程;土方开挖;施工准备;施工程序;技术方案

  针对某一具体拆迁场地进行土方开挖施工,该施工用地与建筑距离较远,施工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工期较紧,而且土方量较大。因此在具体土方开挖施工中采用机械和人工结合的作业方式有利于土方开挖的顺利完成。由于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会受到气候、水文、地质及地下障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土方开挖施工的顺利进行。

  一、土方开挖的施工准备

  由于该项工程施工场地较为开阔,利用机械施工不仅可以确保施工速度的加快,而且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确保调度的灵活性,有利于挖掘机和装载机工作效率的充分发挥。在施工前需要对进场机械和车辆进行严格的检修,检修工作由专业人员进行。在土方开挖过程中需要与支护施工进行有效的配合,这就需要在开挖过程中开挖深度和平整度要能够与支护施工的要求相符合。设置运输通道时需要确保支护施工的便利性。在正式开挖前需要对施工现场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进行仔细勘察,与各管线相关单位做好协调工作,然后才能进行土方开挖施工。

  二、土方开挖的施工程序

  在土方开挖施工中其主要包括土方挖运、破除障碍、挖马道和死角、人工修边坡、挖基础土石方至设计基坑底标高等内容。在本项土方工程中,采用分步和接力开挖方法来进行分层开挖。在土方开挖过程中,由于靠近坑壁一侧需要做好支护工作,所以需要边开挖边进行支护,确保施工的安全。在支护施工中,对于网喷支护部分需要一次性完成,在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修坡、挂网并进行混凝土喷射。但对于钻孔式锚杆支护部分则需要在施工中进行分段分层进行,每层开挖深度以2米为宜,在开挖过程中可以利用施工机械来适当调整开挖深度。

  三、土方开挖的交通组织

  土方开挖施工中需要确保土方运输车辆的通畅性和安全性。在对交通道路进行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施工周边的道路交通状况和场地内的情况,同时还要对周边居民的出行进行充分考虑。所以在运输车辆进出口、进出路线及车辆数量组织时,需要尽量减小对周边道路交通压力,同时还要尽可能的`降低对周边居民出行所带来的干扰,运输过程中要做好防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土方开挖施工的技术方案

  4.1 测量放线

  基坑土方工程施工前,现场三通一平应经过验收达到进场要求。由测量人员按照基坑开挖平面图放出灰线,再对轴线、水准点及灰线进行复核无误后,顺着灰线出土。基坑开挖应按照已经放好的开挖线分段、分层开挖。

  4.2 分层开挖

  本土方工程分为两级基坑,开挖深度分别为-6.0m、-12.0m,基坑挖土量较大,开挖方式采用分层机械开挖,人工修边捡底,分层开挖深度为2m~3m,遇较不良土层时,视情况调整开挖分层厚度。

  4.3 大型工程开挖的施工方案

  (1)出入口设置。考虑场外交通及运土车辆进出场地方便,出入口场地需要做硬化处理,并配备专用冲洗设施和沉淀池,由专人负责对进出车辆及街道进行保洁,设置移动式岗亭。

  (2)马道设置。马道长约60m,宽8.0m左右,坡度1∶5,马道横坡1:0.65,路面采用40cm厚砂夹石碾压密实、平整。同时马道外侧应设置防护围挡,及警示标志。

  (3)挖掘机开挖顺序。根据工程量及工期等要求,在确定挖掘机的数量,土方开挖时需要配备1台挖掘机备用,同时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可以投入施工。为配合挖掘机转运土方,要配备相应的渣土专用运输车。

  4.4 土方开挖的施工技术要点

  (1)基坑边5m范围内每层开挖深度为2m~3m,若基坑挖好后不能及时进行下一道工序,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150mm~200mm一层土不挖,待下一工序开始前再挖。最后一层应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cm左右用人工清理,其厚度应根据施工机械的性能决定,严禁扰动基底土。

  (2)机械开挖时,应控制好虚土厚度,基坑开挖边坡开挖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定。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经常检查坑壁的稳定情况。开挖过程中,要注意经常检查,若遇到淤泥、流沙等软弱层时,必须及时请设计、监理及有关人员到现场解决,以确保坑壁安全。

  (3)在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当每挖到2m~3m左右时,则需要进行一次修边。在修边时需要对坑壁进行削平,这时则需要利用拉线的方式进行检查,及时对出现的偏差进行校正。通常情况下允许小范围的偏差存在,但所挖的基坑不允许存在欠挖的情况,即所开挖基坑的长度和宽度都需要等于或是大于设计要求的长度和宽度。对于基坑的底部,在开挖过程中则需要根据土质和施工要求对工作面进行适当的增加,同时排水设施和支挡结构的宽度也可适当增加。

  (4)在基坑土方开挖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工作应确保施工的连续性,在开挖过程中如遇到障碍物时,则可采用人工或是机械的方式对障碍物进行清除,然后继续进行开挖,确保开挖工作尽快完成。对于开挖过程中遇有地下文物情况时,则需要立即停止挖掘工作,并将具体情况进行上报。

  (5)在开挖到坑底时,当达到设计标高时,则需要进行找平作业,避免出现超打挖的情况。对于挖好的基坑,需要确保基底的干燥性,使其基底土保持原状,避免在施工中对底面地基土地带来扰动。

  五、结语

  为了更好的提高工程土方施工的质量,确保土方施工的安全,则需要在土方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及实际规范要求,科学、合理的进行土方开挖,尽量避免了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保证工程中的土方开挖以及基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友.进中风化岩层的石方开挖施工[J].建筑施工,20xx(10).

  [2]杨琼.大型基坑土方开挖施工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xx(30).

  [3]邢锋.大型建筑地基土方开挖及注意事项问题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xx(32).

工程论文13

  1.影响机电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1.1图纸未明确标注

  图纸设计是机电工程的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现阶段大部分施工单位都将钢筋当作防雷接闪器,再通过引下线和接地同等实现电位连接装置。但是此类施工方法一定要在设计的图纸上标明预埋件和连接点,一旦未详细标注,则会对施工的精确度和质量安全产生巨大影响。在实际的施工中,大部分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设计对工作不重视,只是在电气图上粗略标注,这一做法不利于施工工作的进行。

  1.2施工材料和设备有质量问题

  设备的的质量会对机电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的影响加大,如果施工材料和设备均存在质量问题,那么机电工程的质量安全一定存在较大的隐患。故在施工材料和设备的选购中,需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同时禁止采购人员以次充好或者购买假冒伪劣材料。对于重要的施工设备,也需控制其质量,对其进行详细检测。

  1.3设备型号不符合施工要求

  机电工程中施工设备的型号一般是有明确要求的,但依照目前的形势观察,我国的机电设备型号呈现多样性,并未有统一和固定的型号标准,因此,在机电工程的设备采购中,会出现型号匹配不符合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就未在设备材料内明确规定机电设备的型号,因此,采购员采购设备时,就无法准确把握设备型号,造成设备型号与机电工程的施工要求不符的问题。

  1.4操作不规范

  在机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部分施工工作未给出明确的规范及操作流程,就存在施工人员未按照规定操作的问题,并出现操作失误或者操作不符合规范的现象,会对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也会增加返工、误工的机率。例如在机电工程的施工中需注意设备吊装的流程,确保其能发挥出正常作用,就算出现问题也能得到快速解决。假设设备吊装的过程中,未依据“配电的设备—电组—冷水机组—冰箱”这一操作流程安装,就会对机电设备检修产生影响。随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施工管理水平的持续上升,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得到有效提高,但是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因此,需建立一个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对机电工程的施工机械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2.机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2.1施工人员的控制

  ⑴资质和能力的控制:从事机电工程的人员,需具备基本的资质和能力,资质就是要求施工人员能获取有关的资格证书;能力则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综合素质等。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中对人员的资质及能力的控制,就是在机电工程的施工中,对技术比较复杂、施工的难度较大、施工的要求高的部分,需派遣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施工人员进行;而会对机电施工人员造成部分伤害或者难度较大的施工作业,需派遣有从业资格证书的技术人员去操作,以降低对施工人员的伤害程度。

  ⑵实施培训上岗:由于机电工程存在工序多、难度大、施工工具多等特点,因此,其施工人员需在上岗前进行技术培训,并坚持持证上岗的原则,以确保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程的施工质量。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考核,以提高其施工技术。

  2.2施工材料的控制

  ⑴对购买环节进行控制:在机电工程企业购买施工材料和设备时,需让购买人员熟知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采购人员在材料和设备采购的过程中,一定要控制好材料的质量和设备的型号。采购完后需建立采购档案,同时需定期对供货商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测,对材料和设备的购买进行动态的'质量管理、控制;

  ⑵对验收环节进行控制:核对产品的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等材料;抽检或者检验工程材料的时候,需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并以准确反映抽查材料的质量为主;反复多次检测特种产品,确保其与要求相符。

  2.3施工设备的控制

  ⑴操作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使用施工设备,对于违规或者不按照操作流程操作的工作人员,需给予严惩;

  ⑵检测设备控制:要求操作人员按照使用要求及操作方法熟练操作,如果出现对操作流程和方法不熟悉的人员,则需对其进行培训合格后上岗,从而通过正确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4施工方法与技术的控制

  ⑴施工企业的施工方法及操作工艺的控制:在制定施工的方法和操作工艺时,需依据工程实际要求,再结合施工企业的施工能力进行制定工作,同时需综合考虑施工的方法在技术的可实现范围内经济性、操作的难度和工艺的可实施性等因素,同时还需关注施工的进度,并降低施工成本;

  ⑵施工的方法及操作工艺的控制要点:

  ①施工人员需严格按照施工的高标准、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

  ②严格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如操作失误等;

  ③在施工前便综合考虑施工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预备措施,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

  ④加强机电工程的质量预控和工程的质量检验工作;

  ⑤处理好施工前准备、施工中控制、竣工后检验的工作,确保工程的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施工质量的好坏,会对机电工程整体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机电工程的施工企业想要稳定、可持续地发展,就必需确保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以促进其利润的长期提升。因此,需注重机电工程施工中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施工人员需及时归纳总结施工中时常出现的安全及质量问题,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其解决,达到施工质量控制目标,降低机电工程事故发生率,保证机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工程论文14

  摘要: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规划从长江上游调水170亿m3,经输水隧洞穿越巴颜喀拉山分水岭入黄河上游。阐述包括向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和缺水的黄河调水的必要性;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历经半个世纪的研究;以及工程方案技术。

  关键词:跨流域调水规划主要特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

  1从湿润、半湿润地区向干旱、半干旱地区调水,并向缺水的黄河补水的必要性

  1.1西北地区水资源地理环境的历史演变概况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相对紧缺的国家之一。虽然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00亿m3,排世界第4位,但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而且在时空分布上又极不平衡,南方水多,北方水少。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愈来愈严重,在半干旱区降雨量200~400mm、干旱区降雨量在200mm以下,由于水文状况的恶化,一些河流逐渐枯竭,湖泊水位下降,面积缩小,植被减少,绿洲衰退,荒漠侵蚀。因此,如何合理配置有限的水资源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跨流域调水工程,是相对自然水资源系统而言,人为的调配水资源。

  我国西北地区曾是雨量丰沛、森林茂密、水草丰盛、繁荣富庶的地区。有专家认为,在距今100多万年时,开始由湿润向干旱环境变化,其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不断隆起,阻挡了西南季风北上,降雨量减少,气候干燥。

  距今5000~2000年间,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河流水量丰沛,物产丰富。汉唐时期兴盛一时的丝绸之路,沿河的敦煌、酒泉、张掖、武威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点。到了距今七八百年的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已趋衰退。从16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石羊河等河流下游干旱沙化日趋严重,河流的尾闾湖全面干涸,大片绿洲、村落相继被废弃。

  历史上的塔里木河流域,曾是一条繁荣的绿色走廊,其终端湖-罗布泊,也曾是浩淼的大湖。在湖西侧有楼兰国(公元330年后废弃)的古绿洲。据推测,200多万年前,罗布泊湖面面积有2万km2,1942年只有3006km2,1962年仅剩660km2,1972年这个浩瀚大湖在西北大地上消失。

  古时青海湖面积相当大,据推算在全新世以来的一万多年中,青海湖水面缩小2150km2,水量减少20多亿m3。1957年湖面积减少到4635km2。公元6世纪建于湖西畔的伏俟城(早已废弃),现在,该古城遗址距湖岸10km。可见,自然环境尤其是水环境的演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严重的。但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也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提高。当代,人类已经有能力兴建大型调水工程,调整水资源的地区分布,解决干旱地区缺水问题。

  自古以来,水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在干旱地区有水就有绿洲,无水就会变成荒漠。水可以改变一个地区的面貌。国内的引水、调水工程和国外调水工程所发挥的效益,就是有力的证明。因此,水在我国西北地区具有特殊的地位,是西北地区和黄河的关键资源。

  1.2黄河缺水严重,系资源性缺水

  黄河是我国西北、华北的重要水源。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年均耗水量307亿m3,比50年代增多185亿m3。入海水量,90年代年均120亿m3,比50年代年均减少360亿m3。黄河缺水严重,属于资源性缺水;造成黄河下游频繁断流,当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水质污染加重,对河口地区的湿地和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同时导致主河槽淤积增加,平滩过流能力减小,防洪负担加重。

  1999年对黄河干流实行水量统一调度以来,断流现象虽然有所缓解,但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据预测,在充分考虑节水的情况下,正常来水年份,黄河上中游地区2010年缺水40亿m3,2030年缺水110亿m3。枯水年份缺水更多。

  解决缺水的根本途径,是实施从长江上游调水,开凿隧洞穿过巴颜喀拉山分水岭,输水入黄河上游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西线调水入黄河后,可利用黄河上游的水库控制工程,为宁蒙河段冲沙减淤,改善生态环境。有一部分水量供给黄河中游水沙调控工程体系,必将对水库塑造理想人工水沙过程产生积极作用,有利于黄河下游河道的减淤冲沙、遏制下游河道泥沙的淤高,并从根本上解决黄河下游的断流问题。

  西线调水入黄河后,将对生态脆弱的西北受水地区增供水资源,促进防沙治沙,为遏制土地沙漠化创造条件;可增加植被覆盖率,恢复和建立新的生态系统,大大提高这一地区的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将促进西北地区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加快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统筹实施水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一项规模宏大地调配并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工程,从湿润、半湿润地区向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地区和缺水的黄河调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项庞大的生态环境工程。

  2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规划工作

  早在1952年,具有远见卓识的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等一些专家,就组织了从通天河调水入黄河的线路查勘。这是我国第一次南水北调查勘。同年10月,毛泽东主席第一次视察黄河时,就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点水来也是可以的"。

  根据上级指示,黄河水利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配合下,从1958—1961年进行了大规模的西线调水查勘,涉及的河流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等,范围约115万km2。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初,黄河水利委员会又组织了几次西线调水查勘。1987年原国家计委决定,在“七五"、“八五"期间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超前期规划研究工作,研究从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大渡河调水入黄河上游的方案。调水工程范围为30万km2。这项工作历时10年,于1996年6月结束。

  1996年7月开始规划阶段的工作,2001年上半年水利部调水局组织专家评审了西线工程的6个规划专题报告,2001年5月27—29日,水利部组织专家审查通过了黄河水利委员会提交的规划报告。水利部张基尧同志在审查会上指出:规划报告的审查通过,在西线工程历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水利部布署了第一期工程及时转入项目建议书阶段的工作。2001年8月,水利部张基尧副部长、高安泽总工、黄河水利委员会李国英主任等领导,考察了西线第一期工程现场。

  从1952年8月至2002年8月,历时整整50年,有5000多人次在青藏高原查勘,付出了艰辛劳动,有些人受伤、致残,有的献出了生命,取得了地形、地质、地震、水文、气象、社会经济等大量基础资料,完成了数百份工程和研究报告,有些填补了国家空白,从而使西线工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主要技术特点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一项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社会经济等都有特殊性,技术上也有其特点。

  3.1调水工程的技术特点

  3.1.1工程方案思路的转换回顾50年的历程,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作的实践和认识,不断地调整工作思路,从而不断地增加或改变工作内容。

  (1)从大范围调水到切合实际的较小范围调水。1958—1961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人员在西部地区115万km2范围进行调水查勘。1978—1986年,提出从距离黄河较近、调水量适宜、相对工程规模较小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调水,三条河共调水200亿m3。这是工作思路的第一次转换,从研究115万km2缩小到30万km2的范围。

  (2)从明渠为主转变为隧洞为主,从着重研究抽水方式转变为着重研究自流方式。原国家计划委员会、水利部和专家们肯定了缩小研究范围的思路,1987年7月原国家计

  划委员会决定开展南水北调西线工程10年超前期规划研究工作,此任务于1996年6月完成。

  根据青藏高原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繁的特点和开凿隧洞技术的迅速发展,将输水线路最长达6000km的明渠转变为以隧洞为主。这期间研究了采用抽水方式和自流方式等若干方案,鉴于青藏高原寒冷缺氧,人烟稀少,交通不便,调水工程区没有电网,需自建大型电站,经分析比较,目前宜采用自流方式。这是工作思路的第二次转换。

  (3)从高海拔转为相对较低海拔。1996年7月至2001年6月,开展了5年规划阶段的工作,这是10年超前期规划研究的继续。从1987年到2001年,研究的范围为北到黄河源头(海拔4500m左右),南到四川甘孜一带(海拔3000m左右),提出了许多引水方案,并比选出12个代表性方案。结合青藏高原的实际,推荐位于海拔3500m左右的工程方案,形成从金沙江调水80亿m3,雅砻江调水50亿m3,雅砻江、大渡河间5条支流调水40亿m3,共调水170亿m3的总体布局方案。

  海拔3500m地区,自然环境较好,有森林、农田,适宜于人类活动,有利于工程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此总体布局方案具有“下移、自流、分期、集中、渐进"的特点。本着“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易到难"的.思路,选定雅砻江、大渡河间5条支流调水40亿m3方案为第一期工程,雅砻江调水为第二期工程,金沙江调水为第三期工程。第一期工程先行实施,二、三期工程输水线路都从一期工程近旁集中通过,可以利用一期工程的地质资料和临建设施,加快工程建设。这是工作思路的第三次转换。

  2001年5月在规划报告的审查会上,专家们赞同这个思路,赞同分三期开发,分期实施的方案。水利部汪恕诚部长说:规划思路明确,工程布局方案突出“下移、集中"是正确的。根据水利部的安排,将第一期工程及时转入项目建议书阶段工作。从2001年7月到现在,黄河水利委员会设计院投入大量人力在一期工程现场工作。

  3.1.2深埋长隧洞是关键技术一期工程由“五坝七洞一渠"组成,5座坝高65~123m,长244km的隧洞自然分为7段和一段16km的明渠。输水隧洞开凿支洞后,最长施工洞段37km。洞线埋深一般300~600m,最大埋深1150m。从当前施工技术看,37km长的隧洞,属于常规工程。地质岩性主要有三叠系砂、板岩或砂板岩互层,抗压强度一般为40~100MPa,属于中等坚硬岩类。输水线路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部分为0.10g,部分为0.05g和0.15g。初步探查,全线穿越断层22条,大体走向NW-SE。

  (1)筑坝技术。我国对各种坝型的建筑技术已趋成熟。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重视和推广土石坝类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型。这种采用当地石料,分层振动碾压堆石的施工方法,使坝体密实,面板较少出现裂缝,防渗效果也好,具有断面小,安全性好,施工简便,造价低的特点。当前,大型、多功能、高效施工机械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施工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更降低了工程造价。1999年,在广西与广州交界处的南盘江建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179m,1999年建成的青海黑泉(海拔2000m)面板堆石坝坝高123.5m,最近才开工建设的湖北清江水布垭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高233m。这说明,西线工程虽有海拔3500m地区的气候寒冻问题,但当今的筑坝技术方面,完全可以解决。

  (2)开凿长隧洞技术。开凿长隧洞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开凿短隧洞,一般采用钻爆法。随着开凿长隧洞技术的发展,已采用适用于硬岩的开敞式掘进机施工法,以及适用于软岩、土砂层隧洞施工的盾构掘进机施工法。掘进机技术的特点是:高度机械化、专业化施工,掘进、出渣、衬砌、灌浆等工序一次完成,进度快、质量好,近年来掘进机广泛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对全部作业进行制导和监控。英吉利海峡隧道,在掘进过程中,安装约200部仪表,工程技术人员每天读取的数据120个,运用计算机分析掘进机的运转效果,指出机械和电器存在的问题,从而明确机械维修保养的目标,使掘进机的时间利用率提高到90%,整个系统的时间利用率达60%,从而,使掘进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其掘进速度一般较钻爆法高好几倍,已广泛用于管道铺设、交通与水工隧洞的开凿。

  从隧洞施工段的长度看,我国已建成甘肃引大入秦30A输水隧洞长11.6km,成洞洞径5.5m;西康铁路秦岭隧道长18.4km,成洞洞径7.6m;国外已建成的英吉利海峡海底高速铁路两条平行隧道,即欧洲隧道,每条长38km,成洞洞径7.6m;正在施工的瑞士圣哥达高速铁路两条平行隧道每条长57km,成洞洞径9.6m。这些长隧洞的特点:1)皆采用掘进机开凿。秦岭隧道采用开敞式掘进机,欧洲隧道和引大入秦30A隧洞采用盾构式掘进机。2)埋深大。欧洲隧道在海水面以下平均40m,最深达130m;圣哥达隧道上覆山体最厚近3000m。3)没有条件开凿人工支洞。仅圣哥达隧道在山体上开凿了一个直径12m、深800m的竖井。由此可知,无论是通过山体或水下的长隧洞,也无论硬岩或软岩,从宏观地科学技术水平看,运用掘进机开凿,技术上皆可行。

  3.2受水区的技术特点

  3.2.1江水和黄水难以区分第一期工程调水40亿m3,在黄河上游海拔3400m处注入黄河干流,由于没有专用的输水渠道,调入的江水与黄河水难以区分。如何将西线水配置到受水地点,有两种意见:一是国务院给黄河上中游各省区分配有用水定额,超定额者用的是西线水,就要收取较高的水费;二是认为调入黄河的西线水,融入了黄河水资源,亦可称作黄河的增供水量。与黄河水一起统一配置,统一调度,按省(区)、区域或河段统一水价。

  第一种意见,实际操作困难,不仅在水价上出现了双轨制,弊病很多,而且有关地方部门会表明,从黄河取水,用的当然是黄河水,怎么能说是长江水呢!很难有一个量取的标准和尺度。

  赞成第二种意见,江水调入黄河后,与黄河水一起统一管理,统一配置。统筹的水价,一般也能承受,这就需要相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支持。这是当前就需要着手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3.2.2供水对象把生态环境用水放在第一位西线调水入黄河后把生态环境用水放在第一位,并供给生活和生产用水。地处黄河上中游的青、甘、宁、内蒙古、陕、晋6省区,相当一部分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带,生态环境脆弱,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并予以保护、改善,需要水利条件的支撑。计划供水到条件较好待开发的土地资源区,建设适宜于人类生存的绿地,然后实行生态移民,把山区群众迁移到得到供水以后水利条件较好的绿地,使原来的山坡地,退耕还林退草。这里有个问题,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如何计算!生态环境效益是社会公益性的,属于社会效益,但作为工程项目的供水效益,需要有经济效益,笔者也采用过几种计算方法,尚需探讨。生态环境用水工作需要进一步研究。

  3.2.3黄河上游有大型水库可以调蓄调水入黄河后,黄河上游有龙羊峡、刘家峡以及待建的大柳树等水库进行调蓄,居高临下,可以充分发挥调水的作用,既可解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又为黄河的治理开发提供了水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后,在黄河水资源统一调配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黄河下游断流问题,为黄河长治久安创造条件。

  4结语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东南部,这是一个寒冷缺氧、人烟稀少的特殊地区,从长江上游调水入黄河上游,在地理环境和工程技术上都有其特点。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经历了半个世纪,几代治黄人,为这项功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宏伟工程,艰苦奋斗,前赴后继,取得了今天的成果。加快前期工作步伐,力争一期工程2010年或再提前一些时间开工,以适应西部大开发和黄河对水资源的需求。

工程论文15

  1教学资源建设是卓越计划得以实施的关键问题

  教学资源建设是有中国特色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现的关键问题,也是长期以来中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国教学资源建设仍然存在总量不足、分布不均、共享困难、不能有效服务专业设置、课程建设、顶岗实习和学生就业等诸方面的不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明确要求把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卓越计划结合自身规律开发数字化资源,加强以优质视频、教学素材、特色专题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有利于推动卓越计划相关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手段的不断创新,并直接关系到卓越计划培养出来的人才质量。同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4号)》提出“通过多种方式整合校园资源,优化办学空间,提高办学效益,确保高校办学条件不低于国家基本标准。因此,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共享平台、提高资源建设的规范性和利用效率、降低建设成本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和共享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2卓越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思路

  卓越工程师背景下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需要根据行业对化工工程师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要求,确定相关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将涉及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培养、企业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课程纳入培养方案中,增加工程教育相关课程,因此,必须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教材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为手段,改革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建设,自主编写和完善系列专业教材,使教学内容充分反映新世纪化工实际生产和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总体建设思路如下:

  2.1构建“新体系”

  构建以培养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工程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新体系。按照基本技能层、知识应用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层、创新能力与工程综合能力层等“三层次”,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基本技能层,主要通过课程实验、上机操作等实践环节加深对理论课程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在知识应用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层,主要通过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实现对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在创新能力与工程综合能力层,主要通过化工企业轮岗实习、化工企业项目设计与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产学研合作开发等方式实现对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2突出“厚基础”

  本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模块。通识教育包括数学与自然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体育、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等,其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47.7%,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47.5%;专业基础课包括相关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其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34.9%,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34.3%;专业课包括基本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其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17.4%,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18.2%。突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厚基础,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2.3强化“宽口径”

  本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设置了精细化工、能源化工和生物化工三个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其中,精细化工方向课程模块开设了精细化学品化学、精细化工工艺学、精细化工过程与设备、精细化工及分离实验等课程;能源化工方向课程模块中开设了煤化学、煤化工工艺学、洁净煤技术、煤化工实验等课程;生物化工方向课程模块中开设了工业微生物学、生物化工工艺学、生化分离技术、生物化工实验等课程。强化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宽口径,以满足大化工行业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

  2.4体现“重创新”

  教材建设也是教学资源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材的选用上,以“加强基础、精选内容、有所创新、有利教学”为原则,尽量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或者比较权威的高水平教材。同时,组织教师立项编写或参编高质量教材,如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或精品教材;自编配套辅导教材和讲义,制作和充实各类声像教学资料,积极开发具有专业特色的CAI课件,录制网络教学视频。重点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争取获得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3门省级精品课程、4~5门校级精品课程,通过改革与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打造出有扎实理论功底、掌握化工专门技能、有很强事业心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以满足现代化工业发展对化工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我们将不断完善卓越背景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确保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确保专业建设项目绩效。

  3卓越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存在的困难

  卓越计划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内容相当丰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突破重重难关,其中最为突出的有校企合作、人才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以及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

  3.1校企合作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我院不断探索和完善校企合作的长效运行机制,努力通过各种渠道与企业沟通,先后在多家大中型企业设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并成立了一个工程实训中心,为学生营造了在企业进行实践学习的良好机会。但有些企业为了兼顾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不能为学生提供在相应的技术岗位上动手操作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得不到真正的锻炼。

  3.2人才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

  不同的公司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均存在差异,如同样是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卓越工程师,有些公司需要学生具有精细化工或生物化工方面的知识,而有些公司则需要学生具有能源化工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必须有的'放矢地进行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教学资源的建设,以满足不同公司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3.3师资队伍的建设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必须摆脱传统的大学生培养模式,为了实现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和落实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标准,形成具有良好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和以中青年为主体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是顺利、高效进行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条件。而要改变目前师资水平不足,知识结构单一和学缘结构不合理的现状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4结论

  本文详细分析了卓越工程师背景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资源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构建“新体系”、突出“厚基础”、强化“宽口径”和体现“重创新”的教学资源建设思路,并探索了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的校企合作、人才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性及师资队伍的建设三个突出问题。这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顺利进行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并可为其它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参考意见。

【工程论文】相关文章:

工程论文06-19

(实用)工程论文09-06

道路工程论文08-30

道路工程论文12-04

工程索赔论文05-01

有关工程论文02-22

软件工程论文发表的论文04-29

工程造价论文11-19

工程监理论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