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文人剪纸理论论文
一、剪纸、文人剪纸、剪纸的文人
“剪纸”一词,指“平面镂空艺术”。
材料原来是纸,发展到竹、木、玉、石、皮,及现代材料的薄片,进行有效的镂剪、雕刻,都称剪纸艺术。其操作手法,有剪、刻、烧、撕等,当代还有人用计算机制作。剪纸的本源在于民间,她是悠久的农耕文化磨砺出来的非物质文化产物,国际美术界称之为“母体艺术”。
文人,辞海指“会做文章的读书人”。
那些腹有诗书,文笔翩跹,又喜欢剪纸之人,无论白领蓝领可以操刀为笔,镂纸成章,大概就叫“文人剪纸”吧。
然而,历史总要从民俗图腾的崇拜,走向书斋、炼作经典的。
“文人剪纸”只想将原始民族文化因素归纳总结,加上诗情画意哲理为契机的思想印记,再回到民间。“文人”一词,早已被时代所丰富。借助剪刀来“做”文章,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乃至于信仰,用一种神韵,抒发胸臆;借助阴剪,或阳剪的中国剪纸基本语言,去铺陈情节,去升华立意,让文采在纸上夺目,让题材、用料、手法都得以创新。
剪纸的文人,内心世界相对丰富。“思接千载,恣肆汪洋”也是寻常事。一旦潜心创作,“共鸣”难挡,他们的作品,不但愉悦身心,生成和谐,往往更客观地描绘了世态的动感、憧憬着未来的天地。事物之间均有内在联系,“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是文人剪纸的基质和追求。剪纸的文人,在此中得以磨炼,得以奉献。
二、历史上的文人剪纸
中国的剪纸遗存太丰富了。那个跟着神六上太空翱翔的《太阳神鸟》,是三千多年前的纯金剪片;河姆渡的《鸟纹骨匕》,大汶口的《象牙雕筒》,这些出土的“剪纸艺术”,实在令人叹为神物。在没有文字的时代,那些具有超前洞察力,不凡想象力和坚韧的实践能力的史前人,便是当时的“文人”。
祖先的厚积,是我们的底气。而且“文人剪纸”也不是空穴来风,让我们一瞥历史记载吧。盛世大唐:药王孙思邈《千金月令》记:“唐制,立春,赐三省官彩胜,各有差”,立春日,官府按级别赏赐官员(丝质或镂金的)小纸剪成的吉祥物(诸如燕子、花草等),让他们簪在头上或系在树下,隆重庆祝春天的来临。
李商隐的《人日即事》作了“镂金作胜传荊俗,剪彩为人起晋风”的历史性记叙。
太和进士李云的《立春日诗》,用“钗斜穿春燕,罗薄剪春虫”描写家眷在春日的活泼美丽,何等动感。
雍裕,则踌躇满志地在《剪纸花》上直白:“敢竞桃李色,自呈刀尺功,蝶犹迷剪翠,人岂识裁红?”在唐代,那么一个有身份的文人,痴迷于剪纸,敢教蝶乱蜂狂桃李竞色,这是怎样一种的真性情,得以怎样的快乐啊。
杜甫,安史之乱逃难中,天黑时分,逃到彭衙好友孙宰的家。孙县令虽“张灯重启门”大礼伺候,却也难以让魂不附体的诗圣缓过神来。于是剪了“招魂”的小红人,不但向至交表达温暖,而且还作了共同“信俗”的载体,起到了疗心的作用。惊魂稍定的杜甫先生,作了首五律《彭衙行》,写下“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佳句。
宋元之后:宋代,是中国剪纸发展的高峰也是明、清及现代剪纸繁荣的基石。
周密的一部《志雅堂杂钞》,记不尽“清明上河图”时代的繁华。其中有一段生动记录:卞梁天街上的“打纸作”,“极为精妙,能随所欲而成,有余敬之者,每剪诸家书字,皆专门。其后忽有少年,能袖中剪字,更精于其人,于是独擅一时之誉”。
《宋稗类钞》记云,婺州刘鼎臣赴省试,濒行,其妻自剪纸花赠之。剪纸可以为夫励志,可见当时剪纸,在文人家庭应用之广泛。又有记云“七月秋孟横街叫卖楸叶,妇人争买之,剪为花样,插于鬓边以应时序”。啊,那当是七夕情人节的爱情信物么?最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大文豪苏东坡也来凑热闹,“东坡亦簪幡胜过,不由诸子侄笑指云‘伯伯老人亦簪幡胜耶。”他写诗回应:“萧索东风两鬓华,年年幡胜剪宫花。”那时代的文人剪纸,和享受剪纸的文人,何等风流倜傥!随后的元曲,便有了“江南草青青,纸花红殷殷”的婉转唱辞。而最为洒脱的是明代吴门诗人吕桐,冬天出门赏雪,必散许多大红的剪纸花儿于雪地,还吟诗道:“巧剪吾旅伴,雪天散作花”,为大地装扮,用剪纸的“行为艺术”,利己利他,这样的性情,还非文人莫属吧?话说清嘉庆年间,扬州的张酉,擅剪双龙,远近闻名。一年常熟大旱,乡人特到扬州“请”剪纸双龙数百张。龙到雨即下,神之又神。是故张酉更出名。
请别老把“迷信”挂口上,既有蝴蝶效应,可招风,怎见得就没有“纸龙效应”,能祈雨呢?在剪纸界,夜里剪只猫,吓唬老鼠的事,常常有。剪个“抓髻娃娃”镇住小儿惊悸,更常有了。张酉家一代代都出剪纸高手。传第四代张金盛,已是光绪年间,最为辉煌,拥有十套(每套百张)非常叫响的样品,各省都有定购者。第五代张永寿,被称为中国现代剪纸三剑客(加上北方王老赏、南方李尧宝)。张的技艺超群,197x年就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家”的他(当时全国获此称号的34人,剪纸界仅他一人),十年后离世,家贪如洗。叹的是,衣带渐宽,何止人憔悴!20xx年笔者到扬州参加中国剪纸博物馆开馆典礼,用心寻找张的后人。几经周折,找到他的女儿,儿女虽承有他的技艺,但不以此为生。她用家传技艺,给我剪了一件未完成的小品,那手法,依然称绝。问其名,沉默。查问其父著作,说是上世纪年代有个小册子,也绝了。于是,晚宴上有个多事的老太婆,向市长建议:为张永寿出一本遗著吧?答曰:会的会的。两年过去了,秋水依然澄碧,而白鹤,已然渺渺长天了矣。
远的就让他远去吧。而就在我们家门口的福州,清代名儒梁章钜先生在《归田琐记》中云:“兹以吉祥之景,代替吉祥之字,剪作花样十六,分赠各家,务望照此剪雕。”谁说福州没有剪纸史?一个学者型的官员归田,有如此的襟怀心态,加盟剪纸,为亲眷出“花样儿”,真可以算是福州文人剪纸的祖师爷了!
三、云起风生的现代文人剪纸
若以惯性思维方式看问题,您绝对猜不着,我国有案可稽最早的一本剪纸集出于194x年,作者是大诗人艾青,他说,“比起其他民族艺术来,剪纸算是最健康,最纯朴的艺术了。”19xx年中国剪纸学会成立,还邀请他当顾问;在这之前,刘半农、张汀、古元,甚至钱玄同、顾颉刚、蔡元培那样的大学问家,都参与并倡导过剪纸,尤其是鲁迅先生,把源于欧洲的版画“藏书票”,从日本介绍到中国,再发展成剪纸的藏书票,且在“上流社会”风靡了起来,一时间,文人的书斋里,藏书票与藏书印争宠,推动读书藏书的热潮。
那时代的文人,功利心可能更淡些,民族感情更浓些,目光也就远了——世界存在了几十亿年,人类只是初来乍到;民间剪纸数千载,文人剪纸闪烁其间。现在请大家直观一下:生于191x年的陈志农,13岁就涉足艺术,常常持黑色硬纸,以“剪影”的方法,剪作北平街头底层民众的生活即景。
因为极富传神,被称为是“艺术家剪纸第一人”。徐悲鸿先生评价他“今日中国艺术界代表之一。他用民间的工具,表现一个高级的心灵,用充满悲悯的眼光,表达老北京下层人的生活踪影,这在世界上任何地区也是少见的”。徐悲鸿将他的作品带到法国展览,得到“人人赞美”。
在这之前,他也曾默默无闻。是徐悲鸿振臂一呼,令陈志农的朝霞,破雾而磅礴,中国文人剪纸的“天边”,也就徐徐日出了。当然,徐先生的评价是十分地确切与中肯,其中“高级的心灵”,“悲悯的眼光”,正是文人剪纸的精髓所在!天津美院教授仉(读张)凤皋先生,就是为此而终其一生的人。他是原“中国剪纸学会”创始人之一。是中国著名剪纸理论家和实践家。主办最早的《中国剪纸艺术报》,组织和参与了上百次的剪纸理论、剪纸实践的活动,让剪纸展览,四次进入中国美术馆;他编写的剪纸专著,达一十三本之多!先生极为勤奋,诲人不倦。经他的手传心授,天津大学美术系,为世界各地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剪纸好手,令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通过“学院”的传送带,直达许多国家的艺术殿堂。
仉教授又是剪纸界常态的伯乐。有一次上街,在废弃的旧书堆里发现一张无名无姓的小剪纸,构图大胆夸张,装饰图案十分独特,不可多得。他琢磨着,这该是剪的《金瓶梅》的插图吧?于是,竟然忘了是干什么上街的,却像“福尔摩斯”那样费尽周折,几个月后,终于找到了那个叫徐冰的“剪纸达人”。迅速将徐冰作品推荐给世人。
仉先生是在不断编写剪纸专著中,积劳成疾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剪纸的书,格外困难。好不容易说动了哪个出版社,就得倾尽心力,拼命赶工。在赶写《中国现代剪纸》大部头时,先生多次心脏病发作,其后每况愈下。美编、评论家左汉中先生,在此书序言中指出:“实事求是的说,《中国现代剪纸》在反映现实生活和弘扬时代精神方面,是民间剪纸无法企及的。她以夸张而富有美感的造型和想象力、丰富的感情色彩,来完成艺术表现。洋溢着浓厚的诗情画意,表达出明朗向上的时代精神。无疑,‘现代剪纸’是‘民间剪纸’脱颖而出的新群落。”即使这样,仉教授仍然认为“现代剪纸”一词,“并未有一个权威的概念。”我以为,他为自己的预见,留下伏笔。此书20xx年问世,“文人剪纸”的“新群落”就紧跟着“现代剪纸”,令人瞩目。
这本书,是当代“文人剪纸”的先行者!我的好多经典的剪纸书籍,都是仉教授帮助淘来的。书香依然弥漫,斯人三年前仅69岁时羽化登仙去也——20xx年3月4日,惊蛰时节,是许多剪纸人眼睛湿润的日子。
中国文人剪纸的有序进展,与美术院校中许多泰斗们的襟怀开阔、目光深远、客观公正,是息息相关的。他们既剪纸,又研究。比如剪纸史专家王伯敏教授,比如美学家、美评家张道一教授,内蒙的阿木尔巴图教授,北京的乔晓光教授等等。而“现代剪纸”的精英人物如傅作人、秦石蛟、沐正戈、王言昌、张候光等等前辈,本身已成典范。尤其是著名山水画家林曦明,是真正大师级的剪纸界巨擘。他们,已经是文人剪纸的先行者。
四、卧虎藏龙的当代文人剪纸
活跃在当代的剪纸文人,大多有自己长期从事的一份职业。随着盛世,有机会有兴致读书、品画、赏月、闻香识时序;有相对稳定的生活,有流溢的诗情画意;他们的剪纸,在艺术上,都是难得的大气;他们不离世、不出尘,他们总是在别人没有预期时,献出艺术的善良,善良是一种不贴标签的贵气。容我介绍几位“当代文人剪纸”的痴迷者——
1.晓桑
晓桑,是一家3口共同的笔名。家长老先生是统帅。他的相貌因灾患而损,但难掩洞彻的目光。先生清贫硬朗而智慧,博学低调而安详。在剪纸界,他的作品丰厚,又屡屡出手不凡。不是因为刀法有多讨巧,而是因为立意高且远,手法新且奇,画面温馨而又唯美,很少有人企及。
他的巨幅作品《蒙古长调》,是可以让人“看”到声音、“听”到色彩的、典型的“文人剪纸”。他也是被公认的最有文化底蕴、最有发言权、而又最不事吹牛的“文人剪纸”代表人物。
2.赵澄襄
潮汕的美丽女子赵澄襄,笔名澄子,是汕头画院的副院长,著名国画家,著名报人,作家,可以说她著作等身不为过。其画作因富含浓郁的潮汕文化,身价甚高,可她痴迷剪纸,剪纸的专著也有多本。
她的剪纸作品充满文人的逸趣,飘逸着清新淡雅的书卷气,让人百看不厌。
她又是最早提倡剪纸创新,提倡剪纸人多读书的人。澄子功成名就却很淡泊,为人诚恳,很具亲和力,是中国剪纸人所共同推崇的一位相当完美的“文人剪纸”艺术家。她的作品《红云》,具有单纯的诗意,灼灼的生机。
3.吴文娟
吴文娟,古稀老太太。一个乐享寂寞的人,有空读读书,无事剪剪纸。她的《海天一览》,就是被曹操《观苍海》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感动的作品。这个老太婆喜欢把读书的感悟,变成剪纸。作品《飞花》的画面上,镂刻着“花是草木的智慧,智慧是心灵之花”的行书。她,也是被公认为“文人剪纸”之一人。
“中国电信”于20xx年10月,隆重发行《中国文人剪纸——娟娟人物剪纸》6件套的纪念卡,为文人剪纸走向台前,亮相,并且正名。
在中国活跃着并成果丰硕的“文人剪纸”者,还有浙江沈雷、云南樊涌、吉林张春颖、和林格尔段建君、包头荣凤敏、山东王继红、黑龙江傅清泉、内蒙古么红霞、王红川,浙江林荣文(聋哑人)等等许多人,他们文化深厚,技艺超群。他们同时也是当今中国,乃至国际上的剪纸骨干和精英。
世界发展了,文化发达了,文人遍地。可以预见,文人剪纸,将以一种最新的艺术生命,与电脑并驾,向着太阳自转、公转!中国文人剪纸一轮红日,正在磅礴升腾中!
【文人剪纸理论论文】相关文章:
物理论文07-05
思维与理论论文05-01
幼儿剪纸技能提升论文04-27
权变理论高校管理论文04-30
项目理论项目管理论文05-02
初中物理论文02-24
工程监理论文02-28
内科护理论文05-02
物质结构理论文04-30
有关面子理论的论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