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混业经营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选择

时间:2021-09-30 14:31:43 财经会计论文 我要投稿

混业经营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选择

[摘要]在中国,尽管目前仍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但进入新千年以来,银行、保险、证券同业之间及三业之间的合作也是高潮迭起。银行、证券和保险同业内部及三业之间的合作形式正呈多样化及不断创新趋势,传统金融体系内三业隔离的藩篱正在打破,三业之间适当交叉、相互渗透、合作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推动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动因:(一)经济学实证分析提供了支持混业经营的结论。(二)金融创新使得银行业与保险业的界限日益模糊,分业经营的无效性问题日益突出。(三)商业银行进行多元化经营将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而不是相反。(四)通过经营证券、保险业务,银行可增加利润。(五)银行经营保险业务可获得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及金融一体化的趋势,面对加入WTO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的商业银行也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逐步向混业经营过渡。我们可以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来探讨这种选择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混业经营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选择

目前,金融界关于“混业经营”的概念界定尚未定论,但关于混业经营的框架性概念似乎已成共识。狭义上的“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经营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广义上的理解是指银行除经营保险、证券等金融业务外,还持有非金融公司的股份。

混业经营的现状和趋势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空前激烈,为了增强自身竞争实力,以商业银行为代表的众多国际金融企业正在通过不断并购和资产重组,来拓展自身业务空间,增加市场份额。这一发展趋势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两点:一是同业自身的纵向并购,即银行与银行之间、保险与保险之间、证券与证券之间的并购;二是银行、保险与证券之间的横向并购,即银行、证券、保险之间的并购。

西方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典型代表首推美国。近年来,由于法律、法规及监管环境逐步放宽,以及金融市场结构的变化和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导致了美国金融业并购浪潮迭起。从1992年到1997年5年期间,美国商业银行兼并与合作达2492起,总金额达2000亿美元以上;保险业合并5114起,涉及金额1100亿美元。1998年4月,花旗集团与旅行者集团合并,组成世界上业务涵盖最广的国际金融服务集团,其业务范围包括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等几乎所有的金融领域,成为一艘混业经营的金融“航空母舰”。

在欧洲,金融企业之间的并购近年来也已成为一种潮流。

我国金融业的现状及趋势

在中国,尽管目前仍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但进入新千年以来,银行、保险、证券同业之间及三业之间的合作也是高潮迭起。2000年3月,总部设在上海的交通银行与中国银行率先签署了全面合作协议。之后,上海的中外资银行竞相联手,大兴合作之风。2000年初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有关商业银行开展股票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后,湘财证券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签署了第一个股票质押贷款协议。2000年6月,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全面合作总协议,协议涉及保险代理、资金结算、证券业务、电子商务和银行卡等多项业务合作计划。同时,保险业参与证券市场程度也在不断加深。继1998年中国证监会与中国保监会联合发文,允许保险资金通过购买证券投资基金进入股票市场以来,1999年已有多家国内保险公司被批准可用公司资产的5%投资入市,不久前,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又获批准,可将入市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由5%提高到15%。另外,平安保险公司与新华人寿保险公司先后推出了连接保险,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日前推出了分红保险,这两种保险新产品都与证券市场运作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银行、证券和保险同业内部及三业之间的合作形式正呈多样化及不断创新趋势,传统金融体系内三业隔离的藩篱正在打破,三业之间适当交叉、相互渗透、合作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推动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转变的动因

(一)经济学实证分析提供了支持混业经营的结论。

在银行、保险、证券分业经营的国家,限制商业银行进行混业经营的主要原因是基于人们的直觉判断和“心理预期”,正是这些直觉判断和心理预期成为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限制银行进入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理由和依据。其担心有四:一是担心银行与保险、证券联合会形成金融垄断,降低市场竞争的有效性,损害消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