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六册《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及实录

时间:2023-05-01 13:40:31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及实录

   一、学情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及实录

    《最美的花束》以诗歌的形式描绘了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不论人种、肤色,大家都友好相处,没有种族歧视。学生都很喜欢这样的诗歌形式,但诗歌涉及种族的平等与尊重,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为学生对相关的知识不熟悉,尤其对种族歧视缺乏了解。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3、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世界人种的相关资料,如文字介绍,图片等,丰富学生认知。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请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

    2、播放录象(介绍世界人种的短片),丰富学生感知。

    3、同学们,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在我们这个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例如,我们中国人就是黄皮肤、黑眼睛的黄种人,还有白皮肤、蓝眼睛的白种人,卷曲黑发、黑眼睛的黑种人……尽管肤色不同,可我们象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有一位美国诗人就写了这样一首诗——最美的花束。

    4、指名读课题,指导把课题读得很美。

   (三)自学课文

    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做标记。

    检查自学情况:请五名同学分节读课文,引导学生评价是否读得正确、流利。教师相机板书生字:漆、冠。

    除了说“漆黑的头发”,还能说漆黑的什么?引导学生用漆黑说句子。

    “冠”是一个多音字,你知道吗?学生给它注音组词。

    同桌合作朗读课文,注意互相评价。

    男女生合作读课文,男生朗读一、二节,女生朗读三、四节,第五节齐读。

   (四)理解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或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觉得最美的花束是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节。

    2、练习用句式说话,理解课文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蓝眼睛和黑眼睛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_________一样 _________________ 。

    3、教师范读课文。

    请学生评评:你最喜欢老师读的哪个地方?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配乐朗读,体会情感

    四、教学实录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图画,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课件出示)图上画着什么?生:图上画着一群孩子。

    师:很好,你说出了自己看到的,要是能说出你想到的,就更好了。

    生:我看到几个小朋友围着一个坐在轮椅上的小孩,他们好象在唱歌。

    师:有进步。

    生:美国的、外国的和中国的小朋友手拉手地围在一起唱歌跳舞。

    师:外国就包括美国,可以不用在重复美国,你能把刚才那句话再说一遍吗?

    生:外国的和中国的小朋友手拉手地围在一起唱歌跳舞。

    师:不错,马上改过来了,谁接着说?

    生:图上画了黑人、白人小朋友在一起游戏,很快乐。……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丰富多彩,在我们这个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例如,我们中国人就是黄皮肤、黑眼睛的黄种人,还有白皮肤、蓝眼睛的白种人,卷曲黑发、黑眼睛的黑种人……尽管肤色不同,可我们向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有一位美国诗人就写了这样一首诗——最美的花束。

    师:谁愿意读读课题?

    生:朗读课题。

    师:能读得更美些吗?生面带微笑,美美地朗读。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最美的花束是什么呢?

    生:它为什么是最美的呢?

    师:同学们

【小学语文第六册《最美的花束》教学设计及实录】相关文章:

最苦与最乐教学实录03-12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六册《捞铁牛》教学实录与评析(精选5篇)01-01

〈论语》语文教学实录03-13

语文《鸟的天堂》教学实录03-11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及实录04-25

三,叙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的区别04-25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学实录——《春风吹》教学实录之一03-05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学实录——教学实录——《小壁虎借尾巴》03-05

《犟龟》语文教学实录03-13

语文课堂的教学实录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