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科学文章阅读

时间:2023-04-30 19:40:28 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语文科学文章阅读

高考语文科学文章阅读1

高考语文科学文章阅读,是新人教版高考语文教案,本教案由Word软件制作,文件大小为 41 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已被网友下载次,受欢迎程度为级。

高考语文科学文章阅读2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高考语文科学文章阅读

  在所有关于世博会的消息中,也许最令人震惊的是20xx年汉诺威博览会主办者给上海的建议:“不要过高估计观众的热情。”这至少应该算是一个忠言,因为来源于汉诺威自己的惨痛经历是:预测参观人数从4000万直落到2500万,而最后的实际人数则只有1800万。事实上,发达国家举办的世博会人数在1970年大阪的6420万人的顶点之后确实在逐年下降。甚至那些举办过世博会的城市也在哀悼它的衰落,《西雅图邮报》的专栏作家比尔"维真(BillVirgin)认为:“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博览会,一部分是游乐园,一部分是旅游吸引点,一部分是形象改造和公关,一部分是工业成果展示,还有一部分是社会事件。可如今,它在所有这些方面都不能有效地完成任务。”因为所有这些功能都已经有了更专门更好的东西:比如主题公园和大型游乐场,互联网和电视,广告和直销。

  维真的解释有点简单。因为世博会的真正基础一直建立在“时代的希望与欲望”之上,它的基本主题也一直落在通过技术进步展望人类未来上。对于一个时代的观众来说,新技术所代表的首先不是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而是“人类”的新鲜未来。也许正是这一点,上海为国际展览局带来了新的希望;另一方面,上海在现时正在越来越构成一个全世界市场的中心,身在这个市场中的中国观众至少仍然保持着巨大的热情,这种巨大的消费热情放大着关于市场的意义。上海也不是没有自己的问题。尽管经过“权威”部门的测算,20xx年上海世博会的人数将达到创纪录的7000万,直接收入将超过90亿人民币。但还有预测高达250亿人民币的直接投入。如果简单将90亿和250亿这两个数字类比,意味着上海世博会的亏损将超过20xx年汉诺威世博会的整个投资(18亿美元),接近1998年里斯本世博会亏损数(5.5亿美元)的4倍。按这种算法:上海能从世博会上直接收回的钱将不会达到它所花去的4成,如果再把政府慷慨拿出的l亿旨在赞助贫困国家参展的美元基金考虑在内,显然申办者对20xx年世博会经济收益的重视远逊于它可能的社会效益。

  不过,经济账还有另一种算法。按照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展览部副部长孙钢在接受《经济半小时》采访时的说法,如果考虑会展业对相关产业高达1:6的拉动效应,上海从世博会获得的收入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另外,250亿元的直接投资还会带动5至10倍的扩大投资。同时为上海增加无数的工作岗位。再加上整个活动引发的城市宣传效应对未来投资的影响,世博会对上海应该说是一个重要的机会。

  1、为什么说汉诺威博览会主办者给上海的建议“算是一个忠言”,以下对其原因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诺威世博会的预测参观人数与实际人数相距悬殊,经历惨痛。

  B、举办过世博会的发达国家自日本大阪以后,其参观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更遑论经济薄弱的中国上海。

  C、一些举办过世博会的城市在哀悼它的衰落,已说明不是个别现象。

  D、世博会的功能都已经有了更专门、更好的“东西”取代,优势已不够明显。

  2、对第二段相关信息的表述或解说,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A、世博会的真正基础与基本主题在“对人类的展望”这一点上具有一致性。

  B、能够代表“人类”新鲜未来、其重要的地位及民众的热情,是上海将来能够成功举办世博会的三大要素。

  C、上海也有自己的问题,据“权威”部门测算,上海世博会亏损额将超过19亿美元。

  D、上海申博,看重的是社会效益,轻视了经济收益。

  3、以下对本文写作的真实意图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意在强调世博会的衰落。

  B、意在强调举办世博会的失与得。

  C、意在表明世博会将带给上海严峻的挑战。

  D、意在表明世博会将带给上海诱人的机会。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A、当代社会,几乎世博会的所有功能都已经有了更专门更好的东西来替代,所以单纯地求取它所带给人们的经济效益,已不再是明智之举。

  B、从中国“慷慨拿出1亿旨在赞助贫困国家参展的美元基金”可以大胆预见:20xx年上海世博会将会有更多的国家参展,真正体现世博会的精神。

  C、用社会效益来计算,上海从世博会获得的收入将远远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所以我们可以预先回敬汉诺威博览会主办者:“不要过低估计中国的热情。”

  D、如果上海想借世博会达到预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必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运作,从而达到资源的高效使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真正把握好这次机会。

高考语文科学文章阅读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文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表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物质文化,是人类对物质的利用的形态,通常体现在人的衣、食、住、行领域,因此也包括了生产力形式;中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精神文化,主要是以物质为媒介表现精神的形态,包括艺术、科学、宗教、制度、礼仪、风俗等等;深层文化又可以称之为哲学文化,是渗透在前两层文化中的观念、意识和哲学。

  人类自劳动有了剩余,社会开始出现阶级和阶层,生产有了分工,因而需要有文化并且可以有相对的精细和粗糙之分,于是在同质文化的中层和表层遂有了雅、俗之别。表、中两层文化覆盖着、并体现在一个民族全体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把经过更多加工、比较细腻、涉及人较少的文化称之为雅文化;反之,为俗文化。

  任何社会文化的雅与俗往往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社会上层(执政者和知识阶层)往往向社会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雅文化),包括将自己的文化通俗化以扩大对全社会的影响;同时,出于猎奇或调节的目的而从俗文化中汲取营养。社会底层往往出于仰慕而仿效雅文化,即所谓上行则下效;同时,俗文化又以其质朴清新吸引社会上层,俗文化的有些部分逐渐被雅化。

  文化的根本性功能是调节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现世与未来的关系。俗文化往往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但却是“自在”的。雅文化是人为的,相对于俗的约定俗成,可以说是俗的“自觉”。社会组织形式脱离了部落、部族阶段有了国家以后,执政者为了维护社会的完整和稳定,往往把有些俗文化加以整理、提炼,形成雅文化。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就是最明显的事例。

  在中国长期的阶级社会中,礼是为维护农业社会等级制度、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形成的关于人际关系的行为标准。在礼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思想观念也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随之向四方扩散。礼既然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巨变的、体现和贯穿在礼中的观念意识,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礼属于中层文化,而且是体现深层文化最为充分、直接的部分。

  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雅与俗、礼与俗之间的互动互制是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

  1.下列对“雅文化”和“俗文化”的关系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雅文化和俗文化都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都有一种向对方靠拢的'本然倾向。

  B.在正常的社会环境中,民族文化前进的内部动力来自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互动互制。

  C.从礼及其仪式的规定可见,有些俗文化通常经过整理、提炼进而形成雅文化。

  D.社会上层向底层强加自己的文化,社会底层仰慕仿效雅文化,致使一部分雅文化逐渐变成俗文化。

  2.对画线句子中“自觉”和“自在”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自在”是说俗文化是自然生成、自然存在的,它的形成与人们的生活没有关系。

  B.雅文化是俗的“自觉”,表明它是人们出于某种目的和需要,对有些俗文化加以提炼而成的。

  C.俗文化是人类社会经验的总结,它能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但不带有教化目的,对人们的思想意识的形成无指导性。

  D.雅文化因为它是一种“自觉”的结果,所以它属于精神文化,不再包括物质形态和风俗。

  3.下列对“(礼)自然就成了民族文化的主导”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有很强的继承性,有历时进行微调而无大的改变的观念意识。

  B.礼最充分、最直接地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观念、意识和哲学。

  C.礼是上层社会为保证政权统一和社会稳定而强制执行的一种行为标准。

  D.礼在贯彻实施过程中,它所包含的思想观念因其具有神圣的意义而向四方扩散。

  4.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雅文化和俗文化通过接触、互补、交融,能促使各个文化沿着自己的道路向前发展,从而推动民族文化的整体进步。

  B.当社会上层不再了解、欣赏、关心俗文化,社会底层也不再了解、欣赏、模仿雅文化时,表明社会阶层已经对立。

  C.外民族的文化如果长时间地占领和影响某个民族,它们也会按照文化的规律,由表及里,抵制、抵消该民族文化深层的影响。

  D.随着社会的发展,雅文化不断地影响俗文化,俗文化逐渐被雅化,最终会消除雅俗之别,形成雅俗共赏的统一文化。

【高考语文科学文章阅读】相关文章:

高考语文阅读题考倒了文章原作者04-27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技巧12-31

高考语文阅读与写作之象征(教案)04-25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05-25

阅读文章心得03-06

文章阅读心得体会11-06

阅读教育教学文章记录04-28

高考奋斗励志文章(精选8篇)02-08

课外的英语文章02-29

高考英语阅读训练(01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