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古诗文鉴赏-名句、意象、情感..
木楼
教学目标
以《大纲》40篇背诵的古诗文为点,抓住诗文中的意象,训练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和评价鉴赏能力
重点:意象、情感
难点:抓住意象体味情感的方法
教学课时:1
教学步骤 :
1、导入 :
以“明月几时有”的唱词引入。简评:此词写出了词人的思弟情,又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传唱古今,作为思念亲人,要求团圆的千古名句。可说是咏月诗作中的佼佼者。之所以能传唱千古,是因为月这一意象中融入了作者强烈的情感,震撼了读者,使读者产生了心灵的共鸣。(板:月、情感)月,是古诗文作者最常用的一种意象(板:意象),单是《大纲》要求背诵的40篇古诗文,提到月这一意象的就有十几篇之多。我们在进行高考考点复习-背名句、诗歌鉴赏时,不能忽略咏月的诗文。这节课我们将以“月”为点,通过背名句、抓意象(融入诗人情思的形象)体会作者寄寓意象中的情感,学会通过意象推知情感的方法。
2、抓意象,背名句
——提示背40篇中写“月”的名句
先请大家在老师的提示下背《大纲》中要求背诵的咏月的名句
(可用文言接句的方法)
王维《山居秋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苏轼《赤壁赋》“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唐,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宋,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白居易《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唐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抓意象、知情感
——我们知道,意象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形象。作者在这些写月的诗文中融入了什么情感呢?我们又如何去悟呢?
(1)我们仔细看这些诗句就会发现:同样是“月”这一意象,在作者笔下却是以不同的特点出现的。请看——
“明月松间照”写的是明月;“冷月无声”写的是冷月;“唯见江心秋月白”写的是秋月;“又闻子规啼夜月”写的是夜月;“一尊还酹江月”写的是江月;“杨柳岸晓风残月”写的是残月等等。
(2)对这些不同诗句中的意象月,我们如何去感受蕴含在其中的情感呢?
方法是:
抓其画面,联系背景,通过想象,去感受“此时”“此景”中的“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下面我们把刚才同学们背诵的诗句抽出几句分析一下。
幻灯(1)
明月松间照
析:
画面: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此时山居者会产生什么感受?(生答后确定)感到环境的幽清明净,内心的愉悦。作者借此表达向往自然美的情感。(板:愉悦,喜)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画面:泛舟于赤壁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杯劝客,吟唱咏月之诗。
想象:内心的情感——快乐无比(板:乐)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画面:二十四桥仍在,但昔日扬州十里盛景已无,只有寒冷的月儿在湖心荡漾。
想象: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感伤、痛惜,怀古伤今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画面:醉别醒来将在何处,在杨柳依依的岸边。那时只有凉风残月。
想象: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斯人已去,相见无期。——凄清冷落
4、练习:
刚才我们结合已学课文的咏月句,抓意象,推知作者的情感。下面我们通过课外常见的咏月诗句进一步明确这一点。
幻灯(2)
提示回答名句:唐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雄浑阔大)(前景后情:怀念远人)
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因小人谗毁,君王疏远,心情苦闷,所以对月自诉,借酒销愁。明知孤独,却不甘寂寞;明知潦倒,却依然旷达;于是请出无情的明月,无形的影子来作证。清沈德潜《唐诗别裁集》评:脱口而出,纯乎天籁。)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兄弟分散,在这凄清的月夜,伴着戍鼓边雁之声,遥望天涯,不由人不兴起怀乡思亲的感叹。为什么故乡的月格外的明亮?因为游子用心蘸着思念,将她一遍遍揩拭。)
画面:凄清的月夜,遥望天涯;
想象:怀乡思亲的感叹,思念亲人
——在古诗文中,除了月这一意象用得较多外,其他如花、草、山、水、大雁等也经常用到。2003年北京春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