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9-05 07:44:42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必备1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必备15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课本第36—37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

  4+650+9060+90

  8+370+803+7

  问:这几题都是什么加法?每题的和最高位都是几?为什么都是1?

  2、笔算。37+2564+8

  问:这两题在笔算时分别是怎样加的?

  4、导入新课:笔算百以内进位加法时,要先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学习万以内笔算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二、新授

  出示例题图,学习例题。

  1、出示问题1:一年级和二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43=

  2)学生尝试笔算。

  3)指名说计算办法。

  问:从哪位算起?说说个位上相加的过程。

  问:十位上8加4得多少?十位上满了十怎么办?十位上的和怎样写?

  问:百位上相加是多少?为什么得2?

  4)指名学生完整的口述笔算过程。

  5)请学生在书上进行验算,再填写横式得数。

  2、出示问题2:一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1)指名列式:85+126=

  2)请学生独立探索解决,指名板演。

  3)集体核对,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4)学生独立验算,横式上写得数。

  3、归纳

  1)请你想一想,笔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怎样算?

  (组织学生讨论)

  2)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3):做笔算加法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

  2)汇报。你是怎样算的?

  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找出错在哪里,再改正过来。

  2)汇报。

  3、想想做做第4题

  1)说图意。

  2)怎样列式?

  3)独立计算。

  4)汇报。

  4、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计算。注意对齐数位。

  2)你是怎样验算的?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三位数加法笔算要怎样算?

  板书设计:

  进位加

  85+143=85+126=

  8585

  +143+126

  20821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2

  教材简析:正值春天来临,此次实践活动可以引发学生树立春化太仓,美化自然的意识。教材以三个班中小朋友参加植树的情境,通过出发时的交谈以及植树时的互相提问,呈现数学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由于提出的问题难易不同,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从中也可以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是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教学难点是解决二班的植树问题和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学生认真细致观察场景图,认真收集图片呈现的有关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运用乘除和有余数的处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力,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准备:多媒体、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春天,万物复苏,大自然多美啊!(出示图片)

  小朋友们去干什么?原来是3月12日植树节,他们一起去植树。太仓近两年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绿化美化太仓。有没有发现太仓的树木多起来了,太仓的绿地多起来了?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我们去植树)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收集信息

  1、学生仔细观察场景图,说一说看到了些什么?

  2、学生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你准备先解决哪些问题?

  【通过整体的观察,使学生学会自主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

  三、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解决班级种树棵数

  a、收集信息:三个小朋友一边走一边说,他们在说些什么呢?

  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一班学生说:我们班领了4捆树苗,每捆8棵。

  二班学生说:我们班准备每7人一组,每组栽6棵。

  三班学生说:我们班准备把树苗栽成5行,每行6棵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本班同学的生日在什么季节进行统计,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验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的过程,能根据统计图,分析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统计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

  对数据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体验。

  教学难点:

  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统计格子纸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引入新课

  师: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么?(过生日)

  1、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日,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4,5,

  6,7,8,

  9,10,11,

  12,1,2,

  2、猜:老师为什么这样写呢?(生猜测)

  教师贴春,夏,秋,冬

  3、学生欣赏四季景-片。

  老师准备了绿,红,黄,白四种颜色的纸卡来分别代表这四个季节。绿色代表什么?红色呢?-?白色?

  同桌记一记四季是如何划分的?

  4、每位同学选代表自己生日的纸卡。小组内相互检查每人是否拿对了。

  5、老师想知道哪个季节过生日的同学最多,该怎么办?

  二、亲自调查,收集数据

  1、调查准备

  师:你们想用什么方法调查呢?(生汇报)

  师:接下来我们就用站排的方法来统计。调查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生答)

  2、合作调查。

  3、汇报交流

  三、分析统计结果,解决问题

  打开书90页。涂一涂。注意每个小格代表一人。

  师:仔细观察图,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自由说

  四、可能性教学渗透

  师:老师听说我们班要转来一名新同学,你们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个季节过生日呢?说出自己的理由。

  五、拓展应用

  小明看到同学们都表现这么棒,想邀请大家一起参加今天晚上的生日聚会,可不知该买什么口味的蛋糕。各组用喜欢的方法调查,分组统计,完成统计图。

  六、游戏

  同学们经常玩剪刀石头布,今天我们每人玩10次,看自己赢了几次,输了几次,平局几次,用自己的方法来统计。(学生每人1张白纸,用来记录)

  七、拓展延伸,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说)

  师: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统计呢?(自由说)

  板书设计:

  生日

  3,4,5,春

  6,7,8,夏

  9,10,11,秋

  12,1,2,冬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6个桃、3个盘子的图片,每个同学还要准备8个小正方体,12根小棒和15个小三角形。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师生合作进行实物演示,揭示“同样多”的含义。教师和3名同学做分铅笔的游戏。教师先说明游戏的要求:要把这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同样多。

  2、让学生观察教师是怎么分的,手中的笔分完没有。使学生知道:老师一个一个地分,每人又分给1支。手中的笔分完了。

  3、教师引导全班学生观察:6支铅笔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得几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数怎样?引导学生明确:每人分得2支,每人分得的铅笔数同样多。板书:“同样多”。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教师请同学们拿出8个小正方体放在自己的课桌上。

  (2)教师要求学生按照刚才分铅笔的方法把8个小正方体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学生自己边说边摆,实际动手分一分,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操作过程。

  (3)教师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一)”。

  (4)教师请学生观察分得的结果,每份分得的正方体同样多吗?每份是几个?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教师板书:“平均分”。

  (5)教师出示“8个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个?”

  教师让学生理解一下“平均分成4份”是什么意思?“每份是几个?”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议一议。使学生明确:

  (1)平均分成4份就是指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样多”。

  (2)把8个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2个。(板书:2)。

  2、教学例2,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1)教师继续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一)”,出示题目:6个桃平均分在3盘里,每盘几个?(板书)

  (2)教师提问:“平均分在3个盘里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知道;把6个桃放在3个盘里,每盘要放得同样多。

  (3)师生合作分桃子。

  ①教师让学生回想分正方体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应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独立思考后同桌讨论。

  ②学生用学具自己试着分一分。

  ③学生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同时继续演示课件“除法的初步认识(一)”。学生的汇报可归纳为:先把桃每盘放1个,没分完,再把剩下的桃,每盘放一个就分完了。分得的结果是每盘放2个。

  ④师生小结:6个桃,分在3个盘里,每盘分得同样多就是把6个桃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个。(板书:2)

  (4)归纳概括除法含义:

  教师讲述:像上面把8个小正方体,平均分成4份;把6个桃平均分在3个盘里,都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里我们用一种新的方法——除法来表示。(板书:除法)

  3、结合例2,学习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以前我们学过加法、减法、乘法的符号,除法的符号是“÷”。(板书:写除号时,光画一横线,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两点要对齐。)

  (2)教师问学生“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个?”这道除法算式怎么列呢?

  ①要分的桃是几个?(6个)。把“6”写在除号前面。(教师板书:6÷)。

  ②把6平均分成几份?(3份)把“3”写在除号的后面。(板书:3)

  ③每份是几?(是2),教师把“2”写在等号后面(板书:2)

  教师让学生对照算式6÷3=2说一下,这道除法算式是怎么列的?可以让学生同桌互相说一说。

  (3)教师指着“6÷3=2”向学生说明:这个算式叫除法算式,它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这个算式读作:6除以3等于2(板书)。

  (4)同学之间互相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并读出算式。

  4、教师出示“8÷4=2”,让学生读算式,说算式表示的意思,使学生知道:这个算式读作“8除以4等于2”,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教师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

  5、学生自己读书,并完成分桃图。

  (1)学生自读教材第40页内容,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学生讨论,师生答疑。

  (2)引导学生看第40页上小朋友分桃图,可以先说说图意。左图表示一个学生要把6个桃平均放在3个盘里;右图表示分的过程,虚线表示已经分了的,实线表示没分的。再指导学生用连线的方法,把右图剩下的桃分完。

  三、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的方法,还学习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希望同学们课下认真复习,理解掌握本节所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打基础。

  随堂练习

  1、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根?12÷□=□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几根?___________

  第1题。要让学生看清题目的要求,实际动手分一分。提示:第(1)题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亲自动手摆小棒,并让学生把除法算式写全,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分法是否正确。指名说说除法算式中的每个数表示什么。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做,然后集体订正。

  2、(1)8÷4=210÷2=5

  把8平均分成□份,把□平均分成□份,

  每份是□。每份是□。

  (2)读下面的算式,用▲摆一摆,再填得数。

  8÷2=□10÷5=□15÷3=□

  第(1)题。教师让学生竖着看,根据题意独立填空。填完后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读一下。最后,教师让学生把文字叙述部分盖住,只看8÷4=2,10÷2=5,就能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2)题。教师先引导学生完成8÷2=□。可以让学生思考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再想应该拿出几个△,然后动手分一分,在除法算式上填出得数。10÷5=□,15÷3=△这两题让学生独立做,都做完后要让学生再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

  教材第67页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目标解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已学习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定位的。结合学生熟悉的划船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最多与至少的含义,运用所学的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选择进一法或舍余法确定问题的结果,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取舍。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设疑自探

  (一)交流:用最多和至少说一句话。

  (二)复习导入

  1.复习有余数的除法。

  口算教材第69页第3题。

  2.汇报交流,以旧引新。(板书课题)

  二、解疑合探

  (一)提出问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例5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2.审题交流

  (1)你知道了什么?

  (2)每条船最多坐4人什么意思?

  (3)至少要租多少条船什么意思?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学生尝试解题,教师巡视指导。

  2.多种方式感受进一法。

  (1)画图表示

  (2)数字表示:4,4,4,4,4,2,要租5+1=6(条)船。

  (3)列式表示:224=5(条)2(人)

  还多出的`2人,应该再租一条船,共要租5+1=6(条)船。

  3.比较辨析,理解进一法。

  (1)讨论辨析,明确进一法。

  ①有些同学认为租5条船就够了,你怎么想?

  ②余下来的2人怎么安排?

  (2)比较优化,掌握列式表示法。

  (三)检验结果,梳理强化。

  1.回顾反思:他们至少需要6条船,解答正确吗?

  2.乘法验证:5条船最多只能坐20人,所以要坐22人至少要6条船。

  三、质疑再探

  师生总结:这节课你有收获吗?

  余数在生活中真是太调皮了,有时候需要加1,有时候需要舍掉,一不小心就会出错。在今后的学习中、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有余数的问题,只要同学们认真审题,静心思考,根据实际情况对余数进行合理的取舍,就能成为余数的好朋友。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四、运用拓展

  (一)基本练习(第67页做一做的第1题)

  1.审题,理解题意。

  2.思考,独立解答。

  3.质疑:结果为什么要加1?

  (二)变式练习( 教材第67页做一做的第2题 )

  1.小丽有10元钱,买3元一个的面包,最多能买几个?

  (1)弄清题意。

  (2)独立解答。

  (3)讨论交流,理解舍余法.

  思考:余下的1元,还够再买一个面包吗?

  2.用这些钱能买几个4元的面包?说说理由。

  (三)综合练习(教材第70页练习十五的第8题)

  学生独立审题思考解答后,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综合考虑3种花的情况,以束数最少的花为标准确定。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通过回答与“可爱的小青蛙”有关的三个问题,掌握已学过的口诀,进一步熟悉3的乘法口诀。

  2、能利用口诀正确、熟练地计算。

  3、渗透爱护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准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学会看图提出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故事导入)

  池塘里有一群可爱的小蝌蚪,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小蝌蚪想快快长大,它们每天都学习文化知识,希望早点找到妈妈,回到妈妈的身边……

  二、利用所学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

  一群小蝌蚪离开妈妈太久了,心里非常想念自己的妈妈,它们在池塘里四处寻找,可是忘记了妈妈的模样,怎么也找不到。请小朋友帮忙把小蝌蚪送回妈妈的.身边,好吗?

  1、连一连

  汇报交流,说一说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你们真了不起,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青蛙妈妈带着小蝌蚪在岸边向我们招手,表示谢意呢!

  2、比一比(渗透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德育教育)

  (1)谈话:请观察教材中的图,两只青蛙要过河,他们要比一比谁先到达对岸。同桌之间各代表一只青蛙比一比。

  (同桌之间互相比赛,优胜者得到一个学习小五星,汇报结果,说出用的是哪一句口诀。)

  (2)学生做,教师巡视

  (3)汇报订正

  3、算一算

  (1)读题:每只青蛙吃9只害虫,3只青蛙吃几只害虫?

  (2)请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允许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算法。

  (3)汇报订正

  进行环保教育: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

  三、提高练习

  1、完成第1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把口诀补充完整。

  二三()三九()五八()()八二十四

  ()五一十()七三十五()七二十一二()十六

  3、想一想,填一填,能填几个就填几个。

  □×□=12□×□=18

  □×□=12□×□=18

  □×□=12□×□=18

  □×□=12□×□=18

  □×□=12□×□=18

  □×□=12□×□=18

  4、完成第3、4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关于2、3、5的乘法口诀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练习有关练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2、3、5乘法口诀的巩固课,教材通过与小青蛙有关的三个问题进行已学过的乘法口诀的巩固练习,大部分学生都能熟背下来口诀,并运用到式子中,课堂气氛活跃,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时间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

  2、知道1分等于60秒。

  3、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感受1分的长短,建立1分概念。

  教学难点:

  估计1分有多长。

  教学准备:

  课件,学具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老师特意给你们带来了一段,想看吗?(想)

  学生观看一分《猫和老鼠》动画片

  2、师:你来猜一猜这段动画片大约有多长时间呢?(学生自由猜)你想知道到底是多长时间吗?(想)就是一分。

  3、那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和一分交朋友,好吗?(好)(板书课题)

  二、实践感知。

  1、师:请大家闭上眼睛,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分的时间有多长?

  (听一分钟表声)

  你对一分又有什么感受了呢?(感觉时间太长了)

  2、(出示钟表)那你对钟表有多少了解呢?(学生自由说)

  师:那一根针是秒针?你觉得秒针有什么特点呢?(最细最长走得最快的)

  对钟表你还知道些什么?

  3、师:仔细观察,看钟面发生了什么变化?(秒针走一个小格)

  再来观察,秒针又走过了几秒呢?(3秒,5秒)为什么呢?(因为秒针走了3个小格)

  4、师:可以拍一次手记住一秒(拍一声),跟老师一起来一次(一起拍一声)、

  你还能想出什么好的办法记住一秒?(学生介绍,全班体验)

  5、分与秒有没有关系呢?就请小朋友跟着钟面上秒针的走动一起来数一数,看看你会发现些什么?(课件演示秒针转一圈)

  你发现什么了吗?(找2-3名学生说,教师演示课件)(板书:1分=60秒)

  三、活动体验、

  1、师:1分的时间究竟能干些什么呢?(板书:能干什么)

  你来猜一猜1分的时间能干些什么呢?跟你小组的同学交流讨论吧、(学生小组讨论)

  谁愿意跟大家说一说呢?(学生汇报试猜)

  2、给你1分的时间你想做点什么呢?(学生自由谈)

  其他同学把你的学具袋拿出来,选择一件你自己喜欢做的事,看谁的动作快、

  给你们1分的时间,看看你们在1分的时间里做一件事能完成多少?(学生动手做,教师记时)

  3、时间到了,给你的朋友说一说你在1分里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同学之间交流)

  谁愿意给大家说说?(学生汇报,4-5名)

  4、你现在对1分又有什么新的体会了呢?(感到一分能做的`事很多)

  四、实践拓展、

  1、估一分、

  师:如果我们没有钟表,你想用什么方法来估计1分有多长呢?(指名3-4名学生)

  屏幕上有一个计时器,一会你趴在桌子上,用你的方法估计到了1分,就抬起头来,看谁估计的最接近1分、(课件计时,学生估计)

  师:谁来说一说,你睁开眼睛时,计时器上显示的时间是多少?

  2、估两分、

  师:来听一段音乐,请你边听边估计这段音乐大约有几分?(放音乐学生估计)

  想好了吗?大约有几分呢?(指名3-4名学生汇报)

  其他同学呢?想说得就大声地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吧!

  实际上就是两分。

  3、师:你们知道吗?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1分还能做许多许多的事,老师课前收集了一些资料。(课件播放资料,师介绍)

  4、师:这节课就只剩下最后的1分了,刘老师要送给你们一份关于时间的礼物,你想得到它吗?(师读时间名言)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口算:

  50—20=85—40=79—6=

  2、36+23的竖式算法,写出来,算一算,说一说要注意什么?举个数位不对齐的反例,讲清数位对齐,其实就是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即个位加个,十位加十……指着正确的式子讲解,一定要让学生彻底明白。

  二、情景导入,合作探究

  1、师:哪位同学知道2008年的奥运会在哪个城市举办的吗?(北京)哪个国家赢了呢?(出示主题图,生:中国。)

  2、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生:根据获得奖牌的数量)

  3、根据图中美国和俄罗斯的金牌数量,你能提出一个关于减法数学问题吗?然后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解答,(呈现美国和俄罗斯金牌数量表格)

  生: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或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

  列式:36—23=?这个减法算式怎么计算呢?开动脑筋,看谁能解决这个问题?教师收集学生做法,鼓励算法多样化,在黑板或多媒体上展示。

  预设:有的同学把它变成咱们过去学过的知识去算:36—20—3;30—20+6—3;36—3—20……

  有的同学利用了竖式加法的方法,让学生展示,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注意什么?

  老师给大家提一个问题好吗?为什么要数位对齐,不对齐可以吗?比如36—3(错误写法)。此处重点处理,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算理就是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减,个位减个,十减十,百位减百……

  最后揭示课题,这就是今天咱们学习的新知识——不退位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体现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尝试、思考和交流合作中掌握计算方法和算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数学小诊所:(这样计算正确吗?)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四、布置作业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万以内数的顺序,并掌握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做事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大于、小于号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演示课件比较数的大小(导入)

  问:哪只海龟年龄大?为什么?(贴着15的海龟年龄大,因为15比9大,15是两位数,9是一位数)

  继续演示课件比较数的大小(导入)

  师:这时沙滩上又爬上来一只51岁的海龟,它和15岁的海龟比,哪只海龟年龄大?为什么?(51岁的海龟年龄大,因为51比15大,先比十位上的数,51十位上是5,15十位上是1)

  继续演示课件比较数的大小(导入)

  师:这时海滩上又爬上一只58岁的海龟,和51岁的海龟比,谁的年龄大?为什么?(58大于51,十位上的数相同,再比个位上的数,58的个位上的数是8,51个位上的数是1)

  师说:我们比较海龟的年龄,其实就是在比较数的大小.(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我们已经学过比较百以内的数的大小,先看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数,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也相同,再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大的'数,这个数就大,如果个位上的数也相同,说明这两个数同样大.

  下面我们再比较几个数:

  61○5645○47100○98

  师说:我们填好大于、小于号后,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来检查符号写得对不对.大口对大数,小尖对小数.下面我们就用以前学的这些知识,来学习比较万以内的数,看谁学得快,学得好.

  二、学习新课.

  1.根据下面各数的位数分类.

  出示:1230,965,395,1689,20xx,470.

  师问:这些数很大,谁能读读这些数?你们能根据百以内数比较大小的知识推测出三位数与四位数比,哪个大?为什么?(四位数大,因为四位数最高位是千位;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不够一千)

  下面我们比较一下这些数:

  小结:位数不同的数比大小,位数多的数大,位数少的数小.

  2.在位数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数的大小.

  (1)比较5640和8790的大小.

  师问: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怎么比呢?(先比它们的最高位,5个千比8个千小)

  小结:如果两个数的位数同样多,先从最高位比起

  练一练:

  965○395395○470

  1230○16891689○20xx

  (2)哪辆车载的汽水多?3864○3529

  师问:3864和3529都是四位数,最高位也相同,该怎么比?(再比百位上的数)

  3.小结.

  师说: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的数比大小,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下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

  三、巩固反馈.

  1.在下面的○里填上大于号或小于号.

  398○4023940○52301020○999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1)941,893,1001,914

  (2)3005,3050,3500,3049

  3.找出下面各数中最大数、最小数.

  463,9528,4000,20xx,9030,8006.

  最大数:_______

  最小数:_______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8—119页

  复习第1—4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万以内加减法口算的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应用这种关系求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x。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复习万以内口算加减法

  1、口算方法复习。

  (1)完成第1题第一组。

  ①口算后比较每组口算在计算方法上的相同之处,不同之处。

  ②小结: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个位上相加要向十位进1,哪位上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做10再减。

  (2)完成第1题第2组。

  口算后比较计算方法的异同之处。

  2、口算第2题

  时间:3分钟。

  三、复习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关系的整理。

  (1)口答。

  根据238+482=720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根据530–230=300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2)说出相应的关系式,并板书。

  2、完成第3题。

  四、课堂作业

  复习第4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1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1、创设和谐氛围,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展开思考与交流。

  课堂需要民主、平等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言,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在理解题意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说一说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有利于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互相学习,积累经验。对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方法和解题策略应加以鼓励。

  2、结合排除法,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推理活动强调“步骤完整,理由充足”。考虑到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于排除推理的方法,可引导学生采取表述、书写、图示、画流程图等多种方式加以描述,只要能表达清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论即可。

  课前准备

  PPT课件、学情检测卡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在特定的时间里做一些特定的事情,下面请大家一起来看这样一组钟面(课件出示四个钟面,四个钟面上的时间分别是7:308:3510:0512:30)。请大家读出这些钟面上的时间。

  师:这些时间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

  生: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的。

  师:在这4个连续的时间里大家平时会做些什么事情呢?

  (学生自由交流并汇报)

  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可以看出,大家做事情都很有时间观念,都很会安排时间。你还能举例说一说你是怎样安排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吗?

  生:早上我先起床后上学;下午我先做作业后看电视……

  师:还会做些什么呢?(让学生补充第3件事情或更多事情,建议不超过4个)

  生:早上,我先起床,再吃饭,然后上学。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用“先……再……然后……最后……”这样的句式表述,体现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过程。

  设计意图:学生对时间的认识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由巩固旧知入手,再结合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新知,通过选取时间说一说和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两个层次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同时为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路和生活经验作铺垫,为新知的学习做准备。

  ⊙呈现主题图,尝试解决问题

  师:明明和他的好朋友芳芳在星期天也有他们的时间安排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师:(课件出示例3的情境图)观察图片,你们获取了什么信息?

  预设

  生1:星期天的早上明明和芳芳一起锻炼身体,明明今天要做3件事:做作业、踢球、看木偶剧。

  生2:要从7:45、9:15、10:50这3个时间中圈出明明可能去踢球的时间。(注意:对钟面上显示时间的正确认读是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

  师:这里的'“可能”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能够去踢球的时间。

  师:你们还获取了哪些信息?

  生:明明7:15在锻炼身体,9:00完成作业,10:30要和芳芳一起去看木偶剧。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呀!下面哪位同学能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生:明明7:15在锻炼身体,9:00做完作业后要去踢球,10:30还要去看木偶剧,要求圈出钟面上可能去踢球的时间。

  师:根据这些信息,我们怎样确定明明可能去踢球的时间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试着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解决问题)

  师:说一说你的答案和理由。

  预设

  生1:先排出3件事的时间先后顺序。踢球在做作业之后,看木偶剧之前,也就是踢球的时间应在9:00之后,10:30之前,答案中只有9:15符合要求,所以第二个时间9:15可能是明明去踢球的时间。

  生2:明明9:00做完作业,10:30要去看木偶剧,做完作业才能去踢球,7:45在做作业之前,不可能去踢球,10:50在看木偶剧之后,也不可能去踢球。所以可以确定9:15是明明去踢球的时间。

  师:请大家验证一下你的答案是否正确。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验证的?有什么不一样的方法吗?

  预设

  生:我是将时间和他所做的事对应起来,再回到情境图中看看是否合理。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内容:教科书P20—P21“填一填”、“说一说”及“练一练”第1—4题,数学教案-二年级数学《小熊请客》。

  教学目的:

  1、在学习2、3、5乘法口诀的基本上引导学生学习4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2、掌握4的乘法口诀,能运用4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开火车口算卡片:5×85×55×36×29×5

  3×42×84×57×23×6

  (个别说说应用哪句乘法口诀)

  二、学习新课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出示“小熊请客”图。

  师:今天小熊家来了许多客人,小熊采了许多红果,要把它们串成糖葫芦请客人们吃,我们一起来算一算小熊准备了多少红果吧。

  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贴出一串糖葫芦图和表格。

  师:小熊想把4个红果串成一串,那么2串有多少个红果呢?3串、4串……9串分别有多少个呢?你能用所学的方法列式解答,并编出乘法算式吗?

  (可先请一名基础较好的学生说出4×2=8或2×4=8,再编出口诀。)

  (1)独立思考,填写表格。

  (2)小组交流填表结果和自己的思路。

  (3)小组派代表汇报结果。

  板书算式和口诀。

  (学生通过前面5、2、3的乘法口诀的学习,已对此类新知的'学习过程及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完成填表,写乘法算式和编口诀的工作。)

  (4)学生齐读口诀。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记忆口诀。

  独立背诵4的乘法口诀;同桌互背;师生对口令;小组选代表比赛对口令,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2、说一说。

  可采用小组接龙游戏,引导学生用数桌腿来记忆口诀。

  3、“练一练”第1题“连一连”。

  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4、“练一练”第3题。

  此题也应先让学生弄懂图意,再独立填写算式,说说自己列算式的思路和算式的含义。

  5、“数学游戏”

  先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小组合作找出复数的规律,按规律走出迷宫。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收获?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p8~p9

  教学目标:

  1、结合“动物聚会”的具体情境,培养数学问题的意识与应用数学的意识。

  2、会应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乘法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表示意义,能够列出乘法版式进行计算,体会乘法的简单应用。

  教学难点:体验、比较和区分似“3个6”和“6个3”的不同含义。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与乘法”的第4节课(第8页至第9页),结合“动物聚会”的童话情境,发展学生提出并解决生活中乘法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会应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大森林里住着很多可爱的小动物,这一天,它们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聚会,小动物们带来许多好吃的。同时它们还想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小朋友们愿意参加吗?(课题)

  二、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师: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图上有几只小鸟前来参加聚会?师: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图上有9只小鸟。我是用加法计算的,3+3+3=9(只)。

  生:我是用乘法计算的,3×3=9(只)。每根树枝上有3只小鸟,有3根树枝,求一共有几只小鸟,也就是求3个3只是多少,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

  师:猴子一共端来多少个桃子?

  6+6+6=18(个)6×3=18(个)

  生:图上一共有多少个胡萝卜?一共有多少个松果?

  生:一共有12个胡萝卜,15个松果。

  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看了一幅图发现了这么多的数学问题,而且解决了。谁能说说乘法和加法的关系是什么?

  师: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三、巩固应用。

  1、连一连。(理解6个3和3个6所表示意义的不同,干扰信息:6+3,强调3个6和6个3)

  注意:弄清题意,再连线。

  2、说一说。

  结合不同的情境,解释同一个算式2×3的意义。(2个3和3个2的意义,在不同情境中表示的意义不同。)

  3、摆一摆。(一个算是可表示两种意义。)

  教师先出示乘法算式3×2,让学生说一说它表示几个几。

  3×2表示2个3或3个2。

  (○○○○○○)(○○○○○○)

  4、每样东西各买多少个:(提出问题——列式——含义)

  生:16个胡萝卜,因为4+4+4+4=16或4×4=16(个)。

  生:12根香蕉,因为5+7=12(个)。

  作业:p9实践活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

  板书设计:

  动物聚会

  一共有多少只小鸟?

  3×3=9(只)

  教学反思:

  1、学习内容的选择上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出发,选择一些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场景作为素材,有意识地让学生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深深地体验到学好数学的应用价值,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动脑去想,动手去做,动口去说,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到答案。学生还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动手活动积累直接经验,并在操作中思考,在动手中创新,在活动中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课本14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指名学生板演:34+25=

  2、口算。

  5+7 8+6 50+30 6+28 34+9 57+3

  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

  (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学习新的内容,(边说边板书:35+37=)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师: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5加7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5加7等于12,满十了)

  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边摆边说。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5根小棒,在第二排挂37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师:35和37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7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5个一加7个一,得12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

  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

  (2)边摆边算。

  师:个位5加7满十,将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

  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

  (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

  师:35加37,个位5加7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7,在十位写7。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

  (4)仿例练习:56+37=93。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二的6~9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时首先计算个位,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两个数先相加在与个位上进的1再相加得出最后的计算结果。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5

  一、教学内容:

  54——5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有关0的除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每只猴子平均可以分几个月亮?”

  (二)、学习0的除法

  问题:把几个月亮平均分?分给几个猴子呢?

  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列出除法算式:0÷5=0(个)

  引导:分给6个猴子呢?0÷6=0(个)

  分给7个猴子呢?0÷7=0(个)

  得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小练习:0÷3=0÷8=0÷9=6×0=0×8=

  (三)、巩固练习

  做自主练习1和2

  (四)、拓展练习

  剪窗花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大部分同学内容能够掌握有关0的除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是很熟练,必须多做练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案08-28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教案01-3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0-09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04-28

小学二年级教案数学教案05-21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经典)06-28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11-08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1-24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模板10-13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