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1
一、长方体和立方体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立方体的特征,理解表面积、体积(容积)的意义,对体积单位的形状、大小有较明确的概念,掌握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和化聚。
2、使学生学会计算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通过建立长方体和立方体的正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及其各部分名称。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长方体教具、计算机及软件、油漆桶、魔方、牙膏盒等。
学具准备:
每人一个长方体形状的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你们都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电脑出示:)
这是什么图形?有什么特征?(把长方体从屏幕上慢慢托起来)
问:这个图形还是长方形吗?为什么?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都是平面上的图形,叫平面图形,而现在屏幕上所显示的长方体则是立体图形,因为它占有一定的空间。
二、实物感知、形成表象、引入新课。
(出示油漆桶、魔方玩具、球、牙膏盒等实物)
问: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什么图形?为什么?其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请大家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说说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出示一个不规则木块)它的形状是长方体吗?
大家都认为这个木块不是长方体,而刚才举的那些例子大家认为是长方体?是不是长方体根据什么来判断?一个物体的形状具备了什么样的特征,就是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这个问题。(板书:长方体的认识)
三、探讨长方体的特征。
1.整体观察,认识面、棱、顶点。
(1)认识面:
请大家仔细观察手中的长方体,你看到了什么?并用手摸一摸。(汇报时板书:面。并让学生用手摸摸哪些是长方体的面)
(2)认识棱:
长方体除了有面外,你还摸到了什么?这条边是哪个面的边?还是哪个面的边?
(电脑演示:两面移动相交,再闪烁相交的边)
师指出:像这样,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板书)
(3)认识角:
继续摸一摸长方体,看你还能发现什么?(角)你们听说的角,实际上是一个点,同学们看看它是几条棱相交的点?
(电脑演示:三条棱相交,闪烁顶点)像这样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板书)
师:以上我们从整体上认识了长方体的外貌,知道了长方体有面、棱、顶点三个要素,下面我们还要去深入地去研究一下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各具有哪些特征。
四、指导观察,总结特征。
结合你手中的长方体学具,自学讨论:
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哪些面完全相同?
2.长方体有多少条棱?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长方体有多少个顶点?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汇报时电脑演示:
(1)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板书)
(电脑演示:每组相对的面抽出重合,再返回围成一个长方体。)
(2)长方体有12条棱,相对棱长度相等。(板书)
(电脑演示:分别闪烁3组相对的棱,再分别把3组相对的棱移出,返回。)
(3)长方体有8个顶点。
(电脑演示:依次闪烁8个顶点,再全部闪烁。)
师:以上我们从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三个方面进一步观察、研究、概括,得出了长方体的具体特征。谁能完整的给大家说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
生回答后,看书。
练习:
(一)填空。
(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长方体相对的面(),相对的棱()。
(3)长方体至少有()个面是长方形。
(二)判断:
(1)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物体就是长方体。
(2)长方体6个面不一定都是长方形。
(3)做一个其中四个面是正方形的,而另两个面是长方形的长方体。
(4)做一个12条棱各不相等的长方体。
(三)判断下面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使学生明确:以后我们要判断一个物体的形状是不是长方体,只要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来判断就可以了。
五、认识长方体的立体图。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接触长方体实物外,还经常会看到画在纸上的长方体的立体图形。(出示长方体立体图形)我们知识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但我们在画立体图时,为什么只有3个面?并且有些面画成平等四边形呢?
(1)教师放一个长方体实物投影仪上,让处于不同位置的学生观察,能看到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2)出示透明的长方体,引导观察,由一透视原理,有些面看上去象平行四边形。
(3)因为观察长方体实物时,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所以画图时只能画出看得见的3个面,如果要表示出长方体的6个面,看不到的棱要画成虚线。(画出虚线)并指出:这里所画长方体的前、后面,上、下面虽然是平行四边形,但表示的却是长方形。
练习:看图摆火柴盒:
使学生明确:长方体摆放的位置不同,画出的立体图也不一样。
六、认识长、宽、高。
刚才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每组相对的棱长相等,那么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电脑闪烁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
我们把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电脑分别演示出长、宽、高)。然后教师将长方体竖放、侧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电脑演示)。启发学生发现长方体的长、宽、高不是固定的,它是随着这个长方体的不同放法而改变。
使学生明确:相交于每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七、小结: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八、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面
棱
顶点
两个面相交的边
三条棱相交的点
有6个面,每个面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有12条棱,相对
棱的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反思:学生刚刚接触立体图形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通过课上实物的展示,还是能使大部分同学较好的掌握。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2
教材解读:
1、长方体、正方体的引出,直接从实物中抽象出相应的图形,不再从与平面图形的对比中引出。
2、直观地、直接地给出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的概念。
3、突出了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来学习的。
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的自主发现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辨认长方体和正方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精心组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与创新,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和建立立体图形的空间观念
教、学具准备: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
预习提纲:
1、长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2、长方体有几条棱?相对的棱有什么特征?
3、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4、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5、正方体有几条棱?相对的棱有什么特征?
6、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那几条?
8、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流程:
一、独立自学
结合预习提纲自学课本18-20页
1、长方体和正方体由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2、什么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互动交流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1、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来观察它们的特征。
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用手摸一摸它们有几个面(注意培养学生有顺序地观察)
②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注意出示也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③哪些面完全相等?(演示给学生看)
让学生用手摸一摸长方体每两个面相交的地方这些地方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
2、让学生分小组去数和量:
①数:它们分别有多少条棱?
②量:动手量一量每条棱的长度,看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让学生拿一个长方体纸盒,用手摸长方体每三条棱相交的地方.
学生观察。
学生回忆并回答。
3、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下的两个问题: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4、找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
三、总结评价
总结这一节课的收获,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2、长方体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而正方体的6个面都完全相同,12条棱长度也完全相等。
3、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
四、巩固或提高
1、完成同步指导上的相关作业。
条件强化:独立完成,核对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通过学生的观察、对比、小组讨论,了解长、正方体的特点。
2、在操作中认识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通过实物认识长、正方体,了解长(正)方体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什么特征?这两种平面图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我们以前学过的'这些图形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要认识两种立体图形——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新课引入:指着各种形体的教具提问,哪些物体的形体是长方体?请学生把长方体挑出来。在日常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学生举例。 我们为什么把这些形状称做长方体呢?长方体有什么特征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认识长方体。
1.教师拿出火柴盒的模型,说明面、棱和顶点。
2.学生拿学具小组讨论,并出示小组讨论提纲,同时讨论后填写操作实验报告。
面 棱 顶点 长方体 数量 形状 大小 数量 长度 数量 位置
(1)探究完成实验报告。
(2)汇报讨论结果。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4.引导学生 指出自己手中学具的长、宽、高,改变学具的位置,在指出长、宽、高。向学生说明长、宽、高根据长方体所摆的位置不同而改变。
5.练习: 要求根据特征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长方体?并说出长方体立体图形的长、宽、高是多少厘米。
(教具)
(三)认识正方体
1.学生找出正方体实物来独立观察,观察后按提提纲独立回答问题,独立填写实验操作报告。 独立观察提纲:
(1)数一数,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相对的面的形状、大小有什么特点?
(2)摸一摸,正方体有多少条棱?它们的长度相等吗?
(3)找一找,正方体有几个顶点? 独立填写实验操作报告: 面 棱 顶点 正方体 数量 形状 大小 数量 长度 数量 位置 1.班集体讨论,订正学生独立完成的实验报告,并完成教师板书,注意启发学生自己总结正方体的特征 2.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何异同? 相同点: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不同点:形状、大小、长短不同,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正方形,面积都相等,12个棱长都相等。 3.引导学生认识长、正方体的关系:
(四)新课小结
这结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还有什么问题?
三、看书质疑(略)
四、巩固练习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
(2)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 )
(3)正方体是由六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 )
(4)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知道长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的含义,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生活中进一步积累探索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维。
3、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其价值,增强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长方体的特征。
难点:理解长方体面、棱、顶点之间的关系,建立空间想象。
教学准备:
每生准备一个长方体,长方体框架;师准备教学道具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很多图形了,大家回想一下我们都学过哪些?现在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最简单的图形,请你们快速说出它们的名字。
(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点,一条直线)
生:点、线
师:我的这个点和线都画在一个什么上?
生:黑板、面
师:对,都画在一个面上。现在请你们拿出身边的长方体,找一找长方体中的点、线、面。
师生摸一摸,指一指,说一说。
二、新授
师:长方体中的线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叫做“棱”,长方体中的点也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叫做“顶点”。
师:我们现在初步了解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如果大家想更多的了解长方体,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生: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
师:大家提出的既有关于面、棱、顶点数量的问题,又有关于它们之间关系的问题。下面就请大家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课件中给出的这些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以下问题:
面1、长方体有几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棱1、长方体有几条棱?
2、哪些棱长度相等?
顶点1、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棱是怎么形成的?顶点是怎么形成的?
师:我们先来解决一个最简单的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顶点?
生:8个
师:怎样有序地数?
生:可以先依次数上面的四个,再依次数下面的四个。
师:长方体有几个面呢?
生:6个
师:谁能有次序地数出这些面?
师:谁能用具体的方位名词有次序地数出来?
师:长方体有6个面,依次是前面、后面、左面、右面、上面、下面。
师:还可以怎么数?
师:我们在第一单元学习了观察物体,现在试着从一个角度观察我手中的长方体,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生:3个
师:这三个面的对面都看不到,所以用3乘2就是总数。用这样的方法也能数出长方体的面数。
师: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生:长方形,有的长方体中也有正方形。
师: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师:长方形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生:前面和后面,左面和右面,上面和下面
师:你们说的前与后,左与右,上与下都是相对的关系,所以简单说就是相对的面完全相同。你们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生:我们是看出来的。
师:生活中我们经常有看错人的时候,所以用眼睛看出来的不一定正确,你们有什么方法能证明自己的结论是正确的吗?
生:可以把长方体拆开,拿相对的面对比,如果完全重合,就说明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师:你的方法真棒,那我们就一起来操作和证明一下。
师:相对的两个面放在一起完全重合了,说明大家的结论是正确的。
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完全相同?完全相同的两个面,它们的面积相等,周长相等,长相等,宽也相等。
师:关于长方体的棱,你们知道有几条吗?
生:12条
师:谁能有次序地、不重不漏地数出来?
请学生来数
师:刚刚那位同学的数法我再来展示一下,同学们仔细观察,他是分成几组来数的?每组有几条?
生:三组,每组有4条。
师:为什么要这样数?
生:因为每一组中的棱长度是相等的。
师:哪些位置的棱长度相等呢?
生:位置相对的棱
师:我们用尺子量一量是否相等。
师:确实,相对的'四条棱长度相等。
师展示长方体框架:假如这个框架中缺少了一条棱,你能想象出缺的这条棱的样子吗?为什么?
生:因为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可以通过相对的棱想象缺的那条棱的样子。
师:如果在一组相对的棱中去掉三根,剩一根,你能想象出去完整的长方体的样子吗?为什么?
生:能,可以通过剩下的那根,想象出跟它相对的其他三条棱的样子。
师:按这样的道理,我们在每一组棱中都去掉三根,依然可以想象出完整的长方体的样子。我来试试去掉这些棱后,会是什么样子。
生:只剩下三根棱。
师:这三根棱有什么特殊?
生:它们相交于一个顶点。
师:对。这是三条非常特殊的棱,我们把它们分别称作长方体的“长”“宽”“高”。也就是说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在一个长方体中,我们通常把竖着的这条棱叫做“高”,正对着我们的棱叫做“长”,“长”旁边的那条是“宽”。大家来指一指我手中的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
拿长方体模型横放、竖放、侧放,并让学生指出在不同摆放的情况下的长、宽、高,体会同一个长方体因摆放位置不同而引起的长宽高的变化。
师:根据相对的棱相等,所以“长”对面的棱也是“长”,“宽”对面的棱也是“宽”,“高”对面的棱也是“高”,由此可知,长方体有4条长,4条宽,4条高。共计12条。
师:如果让大家利用小木棒来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思考一下需要几组木棒,共几根?在下面给出的木棒中你可以如何搭配来组建长方体,它们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出示例题:
四根8厘米,八根3厘米,四根6厘米,两根5厘米。
生1:长8,宽3,高6
生2:长8,宽3,高3
生3:长6,宽3,高3
师:生2和生3搭建的长方体都是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的特殊长方体,想象一下,把长缩短到3厘米,这个长方体会变成什么样子?
生:变成了正方体
师:对,变成了长、宽、高都是3厘米的正方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是正方体,正方体是一种特殊的长方体
师:关于面、棱、顶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棱和面有什么关系?棱和顶点有什么关系?
生:两个面相交的位置是棱,两条棱相交的位置是顶点。
巩固练习
书上例题1、2
小结
作业布置
练习册《长方体的认识》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02-13
《长方体的认识》五年级数学教案02-11
《长方体的认识》教案02-16
《认识长方体》教案02-17
长方体的认识的教案03-06
小学五年级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教案4篇02-13
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案02-17
小学数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教案优秀08-29
《长方体的认识》五年级数学教案6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