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7-16 16:49:36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案【精品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精品15篇】

小学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0~11页《找因数》 学情分析:

  在四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解一些因数和积的概念。学习本单元的前三个课时后,学生已基本建立因数、倍数、奇数和偶数的概念。这些为学生能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课时的学习内容作好前期准备。

  教材分析: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本课教材设计以“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做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始,让学生在理解“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的前提下开始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并指导学生小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和思考的过程表达清楚。学生在思考“有几种拼法”时,一般会用乘法进行思考:几乘几等于12,然后再一对一对地找出1与12、2与6、3与4等12的因数。这一安排是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形象的排列特点,理解抽象地找因数的方法。在学生操作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交流,交流的重点是学生思考的过程,体会用“想乘法算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的方法,并逐步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最后,在设计找因数的练习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尝试,反馈时注意学生能否有序思考。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经历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活动过程,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具:投影、课件

  学具: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游戏吗?

  用你们课前准备好的的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比一比,谁的拼法多?边摆边做好记录。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画)长方形

  (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问题的学生,搜集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师:刚才老师在观察同学们操作时,都有自己的拼法,下面把我们的学习成果交流一下,看看其他同学的成果,总结一下能拼出几种长方形?

  2、引导学生合作交流中总结出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

  指名学生汇报拼法,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师: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

  (学生独立写出算式并汇报)

  依学生汇报板书: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学生观察算式,找出因数一样的算式。引导学生说出能用3种方法表示,这三种方法是:1×12=12 2×6=12 3×4=12,并指明算式一样时选择其中一种说出来。

  板书:12=1×12=2×6= 3×4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几个?

  (学生说出12的因数有:1、12 、2、6、3、4。)

  师: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学生说一说)

  师:根据刚才的操作交流,请同学们说一说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 (学生思考片刻后汇报,可以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用乘法思路想,看哪两个数相乘得12,然后一对一对找出来。

  3、引导得出“有序思考”的方法。

  师: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那么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再自由发言。)

  根据学生发言小结:

  找一个数的因数,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对地找,这样有顺序的给一个数找因数,好处就是不重复也不遗漏。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说出12的因数。(学生汇报)

  板书:12的所有因数有:1、2、3、4、、6、12。

  三、应用实践

  基础练习

  1、课本第9页试一试: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

  学生独立思考分别找出9和15的因数;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是否注意“有序思考”。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指明按从小到大,一个一个有序地说,以免遗漏。

  2、 学生独立在书中完成第9页的练一练的第1、2、3题。

  (投影展示1、2、3题,让学生说一说,集体评价。)

  变式练习

  1、16的因数有:( )

  36的因数有:( )

  一个数的最最小的因数是( ),最大的因数是(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 )。

  2、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17,这个数是( ),它的最小的因数是( ),17的因数是( ),一共有( )个。

  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7,这个数是( ),它( )最大的倍数,17的倍数的个数是( )。

  拓展提高练习

  把48个球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得同样多,有几种装法?每种装法各需要几个盒子?如果有37个球呢?

  师: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来解决装球问题呢?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一下。

  汇报:一共有几种装法呢?

  思考:这种装球法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

  四、总结与评价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学生汇报后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学会了找因数的方法,并能利用找因数的方法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奥秘,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并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

小学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

  教材p73--75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生活中万以内数的调查、收集、整理,让学生初步感受多位数,培养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

  2.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会正确地读出万以内的数。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能力。

  5.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教学过程:

  一.课前收集资料,感知四五位数

  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写在卡纸上,并贴在黑板上。

  昨天同学们都收集了电脑的价格,现在请同学将它们贴到黑板上来,让大家来看看你的成果。

  二.分类

  师:黑板上有这么多数,请你先轻轻的试着读一读,然后观察这些数的特点,并给这些数分分类。

  生:这两类数一类中有零,另一类没有零。

  三.读法

  1.没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你觉得哪一类数读起来比较容易?谁能来读一读?

  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出示板书:

  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万位上是几就读几万,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是几就读几百……

  2.有零的数的读法。

  师:这些有零的.数你会读那一个?你能找出和他同一类的数吗?

  学生小组讨论。

  师:每个人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交流。

  师将黑板上的数移位。

  师:读这些数有什么好方法?

  板书出示:中间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师:你还会读哪一个数?(末尾有0的数)找出末尾有0的数,

  师:读这些数,又有什么好办法?

  板书出示: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到了有零的四、五位数的读写的方法。你能写一个中间和末尾都有零的数,让大家来读一读吗?

  师:你为什么这样读?

  现在请同桌互相出题,考考对方。

  四.写法

  师:刚才还有一些小朋友收集的价格还没有展示出来,现在我就请这些同学来报一报,看你们能不能记下来。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

  出示板书:几万就万位上写几,几千就千位上写几,几百就百位上写几……

  师:谁还能来报一报。(有0的数)

  学生试写。

  学生订正。

  师:你是怎么写下来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出示板书: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五.练习与巩固

  1、p75“做一做”1、2

  2、p76“做一做”1、2

  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想到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3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2、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长度观念,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重 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 。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

  难 点:怎样正确使用毫米、分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关 键:采用直观演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教 具:课件、米尺、学生尺 、线绳、各种小物体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每组的纸上都画有一条小线段,你们能精确量出它的长度吗?试试看!1、学生分组活动。2、汇报: 量不出小线段的长度。

  师:怎样才能量出小线段的长度?

  生:要是知道一个小格是多长就能量出。

  师:你想 怎样解决这个疑问?

  生:看书。

  师:请同学打开书60页,自学例1。

  点评:有疑才有思,通过量线段这个小环节,教师故意为学生设置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疑问,积极性非常高!

  二、合作探究,形成规律。

  师:谁能告诉老师一个小格是多长?

  生:一个小格长1毫米。

  师:你能具体说说是怎么规定的吗?

  生: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是1毫米。

  师:我们一起看大屏幕:(教师自制课件动态演示)。

  师:这是一个放大的1厘米,咱们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格?(一边数,一边动态演示)这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2个小格是几毫米?5个小格是几毫米?1厘米里面有几个1毫米?那么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

  师:量一量,一分硬币有多厚?

  生:1毫米。

  师:用手势表示1毫米的长度?

  以小组为单位,量一量你身边的小物体的长度或厚度,要有分工,有记录,分工明确。

  学生分组活动。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师:当我们量的物体比较小或要求我们量的比较精确时要用毫米作单位,当要量比较长的物体时,就要用一个比毫米大的多的长度单位,想知道它是什么吗?打开书61页,自学例2。

  ( 1)学生自学。(2)学生汇报: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

  师: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米等于多少分米?

  继续以小组为单位,看看那些物体可以以分米作单位来量一量。(1)学生分组活动。(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量出3分米长度的绳子给大家看。

  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那些长度单位?

  (大屏幕出示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师:观察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几?你能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吗?这节课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出题考考你好吗?

  点评:在新授环节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方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实践操作法,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为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比如以毫米、分米为单位量身边物体的长度或厚度,既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并且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亲切感,学生积极性高,学习效果也很好。

  三、巩固练习

  1、填合适的长度单位。

  (1)蜡笔长6( )。 (2)跳绳长2( )。

  ( 3 )课桌高7( )。 (4)粉笔长75( )。

  (5)别针长34( )。 ( 6)小红身高120( )。

  2、判断

  (1)小名身高134米。( ) (2)一根绳长15分米。( )

  (3)一块橡皮厚1米。( ) (4)10分米=1厘米。 ( )

  3、儿歌

  长度单位真不少,米、分米、厘米和毫米。

  有的长,有的短, 有的不长也不短。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一定要:牢牢记,灵活用。

  点评:在巩固练习阶段 ,采用了学生喜欢的一些形式,如:选择、判断、儿歌等,既检验了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寓乐。

小学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如何表示一个数的因数。

  3.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发现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师:根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想一想18除以哪些整数的结果是整数?

  18÷2=9,18的因数有2和9;

  18÷6=3,18的因数有3和6;

  18÷18=1,18的因数有1和18;

  师:还有没有其他的因数?怎样做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设计意图:先复习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再引出新知。

  二、讲授新知

  (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自然数1除起,一对一对的找

  18÷ 1=18

  18÷ 2= 9

  18÷ 3= 6

  18÷4,18÷5商不是整数,18÷6=3与18÷3=6重复,我们还需要继续向下找吗?在这我们引导学生继续向下找,最后发现从第一次出现重复起就不必再向下找。

  ①列除法算式找:用这个数除以从1开始的哪些整数的结果仍是整数,除数和商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师:还可以怎样想?18是哪两个整数的乘积?

  从自然数1乘起,一对一对的找

  1× 18=18

  2× 9 =18

  3× 6 =18

  ②列乘法算式找:从1开始,看看哪两个整数的乘积是这个数,那么这两个整数就都是这个数的因数。

  即时练习30的因数有哪些?让学生马上尝试学过的方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亲身经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过程并总结出方法。

  (2)如何表示一个数的因数?

  方法一:列举法

  把一个数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两个因数之间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用句号结束。如:18的因数有:1,2,3,6,9 ,18。

  方法二:集合法

  明确:用集合法表示18的因数时,先画一个椭圆,在椭圆的上面写上“18的因数”,再把18的因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规律地写在椭圆里,每两个因数之间也用逗号隔开,全部写完后不加句号。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图讲解并展示如何表示一个数的因数。

  即时练习36的因数有哪些?如何表示36的'因数?

  师:注意像36÷6= 6,6×6=36这样表示36的因数时只写一个6。

  设计意图:即时练习巩固新知又复习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

  师:观察我们找到18,30,36的因数,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设计意图:利用前面亲自探究的结果,让学生来观察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

  三、总结归纳

  1.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列除法算式找(2)列乘法算式找

  2.表示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

  (2)集合法

  3.一个数的因数的特征: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小学数学教案5

  第1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80例4及练习二十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自编9的乘法口诀,掌握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2、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会用9的乘法口诀求积。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体验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来突破。

  难点:与其他乘法口诀混合运用。

  突破方法:通过合作探讨、交流来突破。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课件、图片。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1、引导学生背诵7~8的乘法口诀。(7的乘法口诀有7句,8的乘法口诀有8句)

  2、口算练习

  7×4  8×3  8×5  6×8  8×7

  4×8  3×7  7×6  7×5  8×8

  抽算式说口诀再读算、抽说算式的意义。

  3、揭题: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9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

  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提出问题:

  (1)有几条船参加比赛?

  (2)每条船上有几人?

  (3)2条船上有几人?

  (4)一共有多少人?

  2、(1)选择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桌交流举手反馈。

  (2)板书反馈结果

  3、观察用那种方法简便

  (1)用乘法简便。

  (2)小组合作编乘法口诀。

  (3)反馈交流、并展示。

  4、小黑板出示袋鼠跳格图:指名学生填写并随时提问。

  5、熟记口诀

  齐读口诀,师生对口令

  (1)找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①师:指算式:这组题有什么特点?

  生:都有一个乘数是9,另一个乘数一道比一道多9,积一道比一道多9。

  师:为什么这组题中一个乘数一道比一道多9,而积一道比一道多9?

  ②师:还有什么规律?出示P81第4题

  先找出9的乘法口诀的得数,再找规律。

  1个9是9,比10少1;

  2个9是18,比20少2;

  ……

  9个9是81,比90少9。

  (比几十少几)

  ③师:仔细观察9的乘法口诀的积,除9以外,都是两位数。这些两位数,把个位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有什么特点?

  生: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加起来都是9。

  ④师:9的乘法口诀的积,除一九得九外,其他的积互相之间有什么关系?

  比如二九十八和九九八十一,18、81,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交换了位置。你们还能找出几组这样的口诀吗?

  (2)记口诀:可以用手指帮助记忆

  ①读一读,自己记一记

  ②背一背,觉得难记的,重点记一记

  ③对口令:师生、生生

  ④把口诀补充完整

  四九()  七()六十三  五九()  八()七十二

  ()九二十七  ()九七十二  ()九六十三  ()三十六

  三、积累运用

  1、P80做一做

  2、P81第1、2题

  3、照样子,看得数说有关9的口诀及算式

  18:二九十八2×9=189×2=18

  81、36、63、45、54、27、72、9

  其中9、18、36,还有哪些口诀的得数也是这些数?可以计算哪些乘法算式?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的表现怎样?

  第2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本P81~8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记忆9的乘法口决,运用口诀正确计算。

  2、建立9的倍数模型,培养学生探究、思考、认真计算的习惯。

  3、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说一说、比一比、观察、讨论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的敏捷性、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难点:运用口诀计算和解决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来突破。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9的乘法口诀,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复习有关的知识。

  二、引导练习,巩固强化

  1、组织学生进行口算。

  1×5=  2×7=  3×8=  4×9=

  3×9=  6×5=  7×8=  9×8=

  7×9=  9×5=  8×4=  9×6=

  让学生任意选择一个算式说一说是用哪句口诀进行计算的。

  2、把口诀补完整

  四九()  ()四十五  ()七十二  六九()

  3、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七九六十三  五九四十五

  ()()

  ()()

  4、练习二十第3、5、6题

  5、方框里能填几?(课件)

  三、积累运用

  1、看图列式(课件)

  2、练习二十第7、8、10题

  理解题意、独立解决、集体校对。

  3、找规律填数(课件)

  4、练习二十第11题

  5、练习二十第12、13题。

  四、课堂总结。

小学数学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已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经验,自主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估算、验算方法进行估算、验算,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使学生经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提升知识技能的迁移水平,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

  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理解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四、教学具准备:

  PPT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准备活动,复习引入。

  1.口算热热身。

  32×3= 23×3= 23×30= 47×20= 42×19≈ 58×41≈

  学生快速说出计算结果,简单说一说估算方法

  2.竖式练练手。 145×2= 45×12=

  用竖式计算乘法你有哪些心得?

  学生动笔独立完成,汇报计算方法,总结笔算方法(课件展示)。

  3.挑战自己。

  看来同学们对以前学习过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掌握的非常好。

  课件出示(三步台阶):145×2= 45×12= 145×12=

  这道算式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

  (二)自主探索,体验新知。

  1.估算。

  你能不能先估计一下 145×12积大约是多少?说说你的想法。(我们可以进行估算,把145估成150,把12估成10,积应该约等于1500千米。)(150×10,一个估大一个估小,结果比较接近准确数)

  2.探讨笔算方法。

  要想知道准确值该怎么计算呢?

  先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1)引导独立计算。你能根据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准确算出145×12的积吗?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2)组织交流计算方法。

  师:谁介绍一下笔算的过程?

  生1:2×145=290,10×145=1450,290+1450=1740

  生2:个位上的2×145=290,十位上的1×145=145对齐十位,再相加得1740。

  师:重点交流:竖式笔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十位上1乘另一个因数时,积的末位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

  生1:先算个位上的数乘一个因数,积的个位对齐因数的个位,用十位上的数乘一个因数,积末尾对齐因数的十位,最后再把两次乘的积加起来。

  生2:因为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乘145得145个十,所以用十位上的1乘145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

  你真像个小老师,说得头头是道。你说的太清楚了,你很棒的!

  (3)比较异同。三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验算:

  我们计算的对不对呢?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检验呢?

  学生反馈;(预设)

  1、交换两个数上下的顺序算一遍。

  2、利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3、利用除法验算。

  计算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相同数位要对齐;要注意到进位问题)

  (三)巩固练习。

  1、笔算。322×24= 145×27=

  2、改错。

  3、选择。

  (1)在计算234×35的时候,2×5表示( )。

  ①2×5 ②20×5 ③200×5 ④200×50

  (2)下面第( )个算式中2×5表示的意思是200×50。

  ①209×15 ②209X52 ③ 325X52 ④152×5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会了什么?  生: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师:那现在哪个同学可以来小结一下三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的步骤和要注意的地方啊? (先分位相乘,再将两次乘积合并相加,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

  布置作业:课下出5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题考考你的同位。

小学数学教案7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三、教学准备

  量杯、水、梨、土豆、石块、橡皮泥、A4纸。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你会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吗?如果要求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我们需要知道哪些信息?

  教师:(出示一张A4纸)严格来说,一张A4纸也是一个薄薄的长方体,那么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引导学生思考,悟出一张纸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纸来测量,再进一步感悟到用整十、整百张来测量更便于计算。

  板书:V1张=V100张÷100。

  设计意图通过测量A4纸的体积,即复习了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又有所超越,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后面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埋下伏笔。

  (二)探究合作,测量体积

  1.明确任务,思考方案。

  教师:刚才我们是直接测量一张A4纸的体积吗?我们是把1张A4纸的体积转化为100张,然后再求出一张。这里同学们很聪明地利用了转化思想,从而想出了测量方法。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过了,那大屏幕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想测量吗?今天我们就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并出示课件)

  教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会测量吗?先互相说说打算怎么测量?(给时间让学生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设计意图在动手实验之前,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能使学生明确实验的任务和养成先制定实验方案,再根据方案实验的科学态度。

  2.合作交流,汇报方案。

  学生1:橡皮泥容易变形,我们可以把橡皮泥压制成规则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再测量长、宽、高从而计算出橡皮泥的体积。

  学生2:可以把梨放到装水的量杯里,水面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就是梨的体积。

  教师指出,这种方法可以称为“排水法”。

  设计意图在独立思考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学生一定能够想到许多不同的方案,再通过这些方案的比较,使学生感受到哪些方案是可行的`,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热情。

  3.小组合作,操作实践。

  (1)学生分组操作,并把测量数据填写在记录单里。

  (2)请小组代表上台重点介绍排水法测量梨的体积,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3)教师适时板书:V物体=V上升部分。

  教师:想一想,遇到下面这两种情况,你还能计算出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吗?

  4.再次实验,深化认识。

  实验一:请同学将量杯里的土豆取出,观察量杯中的水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实验二:把一块石头放入装满水的量杯,杯中的水又有什么变化?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完善结论。

  V物体=V下降部分;

  V物体=V溢出部分。

  教师:我们现在懂得了利用转化思想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谁来说一说,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需要记录哪些数据?可以利用刚才的方法测出乒乓球和冰块的体积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利用学生实验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感悟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时转化思想的应用,并且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不同的转化方法,使学生对利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有一个丰富的体验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做中学”的乐趣。

小学数学教案8

  教学内容:第73、74页“千米的认识”,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建立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具准备:一根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复习前面学过的长度单位

  2.出示米尺,你能比划出1米有多长吗?

  3.你能猜一猜教室的长是多少米吗?

  二、教学新课

  1.引入“千米”

  测量教室的长可以用米做单位。但是如果我们用它来量比较长的距离,比如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你觉得用米这个长度单位来量怎么样?

  既然“米”小了就必须要用一个新的比米要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米要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2.认识千米

  (1)平时我们也把千米说成公里。大家打开书,看第一幅图,图上的“公里”就是千米。

  提问:那么一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首先我们来想一想100米有多长,学校跑道一圈大约是200米!100米也就是它的一半,你能想象出它的长度吗?

  几个100合起来是1000呢?

  那么1000米就等于把()(板书: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单位就是()(板书:=1千米)

  (2)感知1千米路程

  刚才我们了解了1千米到底有多长,那么你能说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吗?

  我们同学1分钟大约可以走100米,你们想一想如果要你走1000米要用几分钟呢?

  3.千米与米的简单换算

  (1)教学例1

  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

  出示:4千米=()米

  让学生看一看,千米和米哪个大,就是由大的换成小的。想一想昨天我们学习的思考方法,这道题我们要怎样思考呢?

  教师指导学生想思考过程

  提问:1千米=()米,4千米就是()个1000米,也就是()米

  (2)教学例2

  出示:6000米=()千米

  这道题是把小的长度单位变成大的,又因该怎样想呢?

  根据书上的提示2人小组讨论,把讨论结果填在书上。(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填在书上,指名回答,并说出思考过程。

  2.完成“练一练”第3题

  引导学生理清题意。

  提示:“1千米是多少米?”

  “这条路要划分成多少段?”就是要求什么?

  把这道题目做在练习本上。

  (指名学生回答)

  3.做练习十六第1题

  学生先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回答。(集体评讲)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了千米要比米(),1千米=()米。同时还学会了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五、作业布置

  课作:

  练习十六第3.4题

  家作:

  1.练一练第1题

  2.练习十六第2题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9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5-46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形成过程,更好地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特别是对单位“1”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分数形成的模型,在多种形式的强调学生对分数意义的表达,进一步巩固所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数学创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地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而顺理成章地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并得到巩固。

  3、情感与态度通过趣味性地“猜”、“挑战性”的创造分数,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敢于表达、尊重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单位“1”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在三年级我们已学习了一些分数的知识,你能说出几个分数吗?(生说分数,师板书)

  2、这么多的分数,都表示什么呐?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新知

  1、分数是怎样产生的那?教材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素材,请打开书45页,仔细观察每幅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生交流后汇报)

  2、分数实际上是由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请看黑板上的两个分数,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它可以表示什么意思?(生回答)这两个同学在表述时说了一个很准确的词(平均分)分数强调的是平均分,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来表示,反之则不能。

  3、老师这里有几张图片,你能用分数表述出来吗?(生看图后说出分数,并说说它的意思)

  4、这几幅图大家能用分数表示,还能一一说出它的意思,请大家想一想,在表述的过程中,这几幅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吗?和同桌商量商量。(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就是分数的意义。

  5、除了刚才的物体还有哪些可以看成一个整体?(生一一列举)这个整体我们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单位“1”。(大屏幕出示)自然数1和单位“1”有区别吗?小组商量商量。(生交流后汇报)

  师小结:

  6、请找出刚才四幅图的单位“1”。黑板上的两个分数单位“1”是什么?分母表示什么意思?分子那?分数线那?(分别板书)

  7、整数有整数的分数单位,小数有小数的分数单位,大胆的猜测一下,分数有分数单位吗?什么是分数单位?(大屏幕出示)

  黑板上两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是什么?(生回答师板书)请看大屏幕上的题读题并回答。

  三、拓展练习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身边的数学知识吧。

  (出示课件,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汇报)

  四、总结全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生回答)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对分数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关于分数的只是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课下继续去学习去探究吧。

  五、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通过了解小数产生及发展的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提出要求

  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对小数的有关知识进行一次综合训练。(板书课题)通过练习,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掌握一位小数的读写、大小比较和加减计算的方法,能结合具体情景,灵活运用小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迅速地进行相关计算。

  二、分层练习内化提升

  (一)基本练习

  1.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1题。

  (1)出示图,学生独立涂色完成。

  (2)指名口答,重点说说是怎么想的。

  (3)师生共同归纳:先看平均分成了几份,再看涂了几份。

  2.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2题。

  (1)独立在课本上填写合适的小数。

  (2)集体反馈,重点说说是怎么想的。

  3.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3题。

  (1)出示题目,请学生口头说说每人储蓄的钱各是几元几角?

  (2)比较,集体反馈,重点说说是怎么比的。

  4.完成第106页练习十第4题。

  (1)引导看懂数轴,理解题意。新课标第??

  (2)独立完成,思考哪个数最接近0.5,哪个最接近2?

  (3)全班交流反馈。

  (二)综合练习

  1.填空。

  (1)1元的6/10是()元,写成小数是()元;3角是1元的(),是()元,写成小数是()元。

  (2)0.5分米是()分米,是1分米的(),是()厘米。

  (3)零点八(),2.6读作()。

  (4)1.4米=()米()分米3元2角=()元0.4分米=()厘米7角=()元16.5元=()元()角

  2.在○里填上>、

  0.5○0.91.2○0.82.6○3.410.5○9.8

  3.把2.4、0.9、1.7、1.5、0.4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4.在跳远比赛中,小明跳了3.2米,小高跳了2.8米,小军跳了4米,()跳得远。在100米比赛中,小明跑了15.6秒,小高跑了16.5秒,小军跑了16.9秒,()跑得快。

  独立在作业纸上完成。

  小组校对、交流。

  全班交流,重点说说有疑问的题目。

  5.作业:练习十第5题(前四个)

  独立完成后全班校对。

  比较每组中上下两题,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三、反馈升华

  你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得如何?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小学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

  教材P107—109

  教学目的:

  4、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5、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6、通过学生的猜一猜、摸一摸、转一转、说一说等活动,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出示小盒子,展出其中的小球色彩、数量,

  如果请一位同学上来摸一个球,他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的可能性最大?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每小组一个封口不透明袋子,内装红、黄小球几个。(学生不知数量、颜色)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记录次数

  黄

  红

  活动汇报、

  (2)袋子里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为什么这样猜?

  小组内说一说

  总数量有10个球,你估计有几个红,几个黄?

  (3)开袋子验证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之间的关系。

  2、练习

  P107“做一做”

  3、

  三、巩固练习

  P1096

  [1]学生说说掷出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哪些

  [2]猜测实验后结果会有什么特点

  [3]实践、记录、统计

  [4]说说从统计数据中发现什么?

  [5]由于实验结果与理论概率存在的差异,也可能得不到预期的结果,可以让学生再掷几次,让学生根据试验的结果初步感受到硬币是均匀的,两种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P1097

  学生讨论完成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通过梳理知识点一级具体的题目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单元所学的口算、笔算的方法,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估算的方法和意义,能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

  3、培养学生总结、归纳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学难点:

  能够进行合理的估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1)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可以把其中一个加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与另一个加数依次相加,这样口算更加快捷。(2)提问:怎么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小结:两位数减两位数,可以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然后从被减数中依次减去,这样口算比较便捷。

  2、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提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需要注意什么?小结:列竖式时,数位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从个位加(减)起,哪一位上满十向前进一(哪一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退一当十),主要不要漏加进来的一(不要漏减走的一)。

  3、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1)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可以用两位数的加减法进行口算。如650+340其实就是65个十减34个十,等于31个十。

  (2)方式虽然不同,一个口算,一个笔算,但是运算的算理一样,都是满十进一,退一当十。 ……

  (给学生自由发言,只要合理都给予肯定)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52+35=

  86-34=

  47+33=

  36+20= 23+69=

  62-18=

  70-26=

  65-15=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说说口算思路。提问:口算时要注意什么?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2、计算。

  650+340=

  370+480=

  390+250=

  520+300= 840-560=

  750-540=

  440-150=

  600-240=分组活动,看哪一组最快最准做完?然后各组委派一人汇报结果。可以选择口算的方法,也可以选择列竖式的方法。

  3、估算。

  (1)出示教材第19页第2题课件,组织学生读题,从中获取信息。思考:如何列式计算?

  (2)学生交流后板书:632-441.(3)提问:这个和我们例4中的估算有什么不一样?如何进行估算呢?

  (4)学生讨论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算法。

  算法一:632大约是600,441大约是400,600-400=200,大约多200个座位。

  算法二:把632看成620,441看成440,620-440=180,大约多180个座位。 ……

  估算的方法不局限于一种,只要学生回答的合情合理,均给予肯定。并比较这些估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哪种更合理。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1题。

  两人一组,轮流出题计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快又准,互相之间评一评。

  2、完成“练习四”的`第2题。

  比较每一题的大小。此题不能直接进行比较,需先进行加、减法的计算,得出结果后才能把左右两边进行比较。

  3、完成“练习四”的第3题。

  仔细观察图文,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然后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地进行估算。并想一想,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梳理了哪些知识?本单元的知识中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解疑答惑。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

  书第54——55页,有趣的测量及试一试第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头的试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操作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准备:

  不规则石头、长方体或正方体透明容器、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现在老师这里也有一个东西,你能帮我测量出它的体积吗?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不规则石快。

  师:这个石块是什么形状的?(不规则)

  什么是石块的体积?

  你有什么困难?

  二、教学新知

  1.测量石块的体积

  (1)小组讨论方案

  师:我们不能直接用公式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可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2)小组制定方案

  (3)实际测量

  方案一:找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容器,里面放一定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后把石头沉入水中再一次量出水面的高度。这时计算一下水面升高了几厘米,用“底面积×高”计算出升高的'体积。也可以分别计算放入石头前的体积与放入石头之后的总体积之差。

  师:为什么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方案二:将石头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并将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然后直接读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

  师:为什么会有水溢出来?

  这两种方案实际上都是把不规则的石头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计算的水的体积。让学生说出“石块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石块的体积”。

  1.实际应用

  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上升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你是怎么想的?

  (3)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4)集体反馈,订正。

  让学生运用在探索活动中得到测量的方法,即“升高的水的体积等于土豆的体积”,然后用“底面积×高”的方法计算。2×1.5×0.2=0.6(立方分米)

  三、课堂小结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有什么提高?

  作业设计:

  1.书第55页第2题。

  本题引导学生开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一粒黄豆比较,先测量100粒黄豆的体积,再计算出一粒黄豆的体积。

  2.学生再找一些实物,测量出体积。

  板书设计:

  有趣的测量

  方案一:

  方案二:

  “底面积×高”的方法计算。

  2×1.5×0.2=0.6(立方分米)

小学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比较推理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叫因数?

  2、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征?

  二、探究新知

  1.顺次写出8的因数和12的因数,它们公有的因数是哪几个?公有的最大因数是谁?

  8的因数:1、2、4、8

  12的因数:1、2、3、4、6、12

  (生完成,师点评)

  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怎么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1)生找,师总结

  (2)思考:观察一下,两个数的公因数和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3)小结:两个数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公因数的倍数。

  三、对应训练

  1、把6和24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相应的位置,再圈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找出下面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3、写出下列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总结:当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较小的数;当两个数是互质数时,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4、⑴分别写出1,2,…,20各数和4的最大公因数。

  ⑵找一找1,2,…,20各数和10的最大公因数,你有什么发现?与同伴交流。

  四、拓展延伸

  分解质因数求最大公因数。

  24 = 2×2×3×2

  36 = 2×2×3×3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 2×2×3= 12

  释疑解难

  1.几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理解求最大公因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做一做

  1.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6和9(2)15和12(3)42和54(4)30和45

  (5)5和9(6)34和17(7)16和48(8)15和16

  答:(1)3(2)3(3)6(4)15(5)1(6)17(7)16(8)1

  2.按要写出两个数,使他们的最大公因数是1。

  (1)两个数都是质数: ____和____。

  (2)两个数都是合数: ____和____。

  (3)一个质数一个合数: ____和____。

  答:(1)2、5(2)4、9(3)13、8

  3.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例如,5和7是互质数,7和9也是互质数。

  课堂小结

  1.第一部分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第二部分学习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小学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101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6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知道轴对称的含义,能够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实物图、剪纸、剪刀,学生准备剪刀、方格作图纸、直尺.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教学轴对称图形.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100页上面的实物图和一些轴对称的剪纸,让学生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到这些实物图有“轴对称”的特点.

  然后教师和学生仿照教科书第100页中间的图形用纸剪一剪,让学生观察、讨论剪完的图形有什么特征.

  教师指出: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做教科书第100页下面的“做一做”的题目.

  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判断,教师还可以再出示一些图形让学生观察.

  3.教学轴对称的几何图形.

  教师让学生拿出方格纸,按照教科书第101页上面的图画出这些图形,再剪下来折一折,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画出它们的对称轴.然后让学生观察在一个图形中有没有不止一条对称轴的.

  再让学生把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进行比较,比如把等腰三角形和它左边的锐角三角形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两条腰两个底角分别相等;而它右边的这个锐角三角形就没有这些特性,不是轴对称图形.

  4.做教科书第101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进行判断,并画出对称轴,还可以让学生简单地说一说自己判断的理由.

  5.教学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教师让学生拿出直尺,量一量第101页“做一做”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

  教师小结: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二、课堂练习

  做练习五的第1~6题.

  1.第1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尤其是第4个图,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2.第2题,要让学生找出教科书上没有出现过的三个轴对称图形.比如说红领巾、量角器、黑板、桌面、电视机等等.

  3.第3题,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剪一剪,再说一说剪下的图形展开后,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使学生知道对称性质在服装等行业中的用处,进而认识到对称性质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

  4.第4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判断,再找出“0”、“8”各有几条对称轴.

  5.第5题,先让学生回忆学过哪些平面图形,再找出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6.第6题,指名到前面画,观察学生第1个图怎样画对称轴,第2个图画几条对称轴.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最新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范文01-24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6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