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3-15 12:58:49 小学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锦八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范文集锦八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进一步认识连续比较多、少或几倍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掌握这类应用题的分析推理过程,并能正确解答,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学会解答应用题的方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对比练习

  1、一步应用题与两步应用题对比

  ⑴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下面两题。

  ①小林语文得88分,数学比语文多得6分,数学得了多少分?

  ②小林语文得88分,数学比语文多得6分,英语比数学少得3分,英语得了多少分?

  ⑵提问:第①题怎么做的?第②题怎样做的?

  ⑶提问:为什么第①题只要一步,第②题要用两步算?

  2、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

  ①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②提问;这两题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③第①题是怎样想的?第②题呢?第一步都是先求小汽车有多少辆,为什么第①题先用加法算,第②题要先用乘法算?

  三、综合练习

  1、练习十九第7题

  指名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第一步用减法,第二步用加法?

  2、练习十九第9题

  让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3、练习十九第12题

  让学生先讨论,再口答结果。

  四、全课总结

  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首先要先看条件去想能求的问题,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想每一步用什么方法算,正确地列出算式解答。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九第8、10、11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l.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写出比例,判断几个数是不是成比例;会解比例。

  2.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认识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的联系和区别,能够正确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3.使学生认识比例尺的意义,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4.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认识比例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里的实际应用,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单元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单元教学难点:认识正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关系的联系和区别。

  (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教材第30~31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练习六第1~5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成不成比例;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用比例的意义或性质判断两个比成不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l.什么叫做两个数的比?请你说出两个比。(教师板书)

  2.什么是比的比值?上面两个比的比值是多少?

  3.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比,知道怎样求比值。今天就根据比和比值来学习比例,并且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比例的意义。

  让学生算出下面各比的比值,再比较每组里两个比的比值有什么关系。(指名板演)

  (1) 3 :5 24 :40 (2) : 7.5 :3

  追问:比值相等,说明每组里两个比怎样?

  说明3 :5的.比值和24:40的比值都是 ,比值相等,也就是两个比相等,可以写成:

  3 :5=24 :40(板书)这个式子表示两个比怎样? : 和7.5 :3也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板书: : =7.5 :3 这个式子也表示什么?谁来说一说,上面两个等式表示的是怎样的式子?指出: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下面两个比之间的哪些○里能填=,为什么?

  1 :2○3 :6 0.5 :0.2○5 :2

  1.5 :3○15 :3 :2○ :1

  提问:填了等号后的式子是什么? 1.5 :3和15 :3为什么不能组成比例?要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看它们的什么?指出: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可以看比值是不是相等;也可以把两个比化简后看是不是相同的两个比。

  3.教学例1。

  出示例1,让学生先写出两次买练习本的钱数和本数的比。提问:怎样判断这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让学生判断并写出比例。提问:能不能组成比例?(板书比例式)为什么?强调:只有两个比值相等的比才能组成比例。

  让学生根据比例的意义,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3 :6=5 :( ) 0.8 :( )=1 :

  如果学生有困难,启发用比值相等的方法推算。填写以后,提问学生:为什么填这个数?

  4.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向学生说明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看开始组成的两个比例,说一说其中的内项和外项。让学生计算上面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并要求观察,从中发现什么。让学生口答结果。提问:从上面的计算里,你发现了什么,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说一说。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请你说一说外项和内项。提问:在这个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积有什么关系?追问: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5.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出示3.6 :1.8和0.5 :0.25。让学生自己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写出这个比例式。提问:2.6 :1.8和0.5 :0.25能组成比例吗?指出: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也可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判断时可以先把两个比看成是比例。如果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如果不相等,就不能组成比例。

  三、巩固练习

  1. 提问:什么叫做比?什么叫做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怎样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2. 完成练一练。

  指名4人板演.其余在下面练习。然后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并说明可以用两个比是不是相等判断,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3.做练习六第1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如果能组成比例就再写出比例。提问练习情况并板书,让学生说明为什么。

  4.做练习六第2题。

  让学生判断,在练习本上写出来。提问:哪一个比和 :4组成比例?为什么,(比值相等,或化简后两个比相同)

  5.完成练习六第3题。

  学生先观察、计算,然后口答,说明理由。

  四、全课小结

  这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可以怎样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2、123页的内容及第124、12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2、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具准备:

  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教材第122页的例1。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1)算出平均数是1.475,认为身高接近1.475m的比较合适。

  (2)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485,身高接近1.485m比较合适。

  (3)身高是1.52m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52m左右比较合适。

  2、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52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完成教材第124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2、3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1)计算出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2)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本单元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下表是第一学段各册教材中乘法的教学安排。

  一年级(下册)

  二年级(上册)

  认识乘法,乘法口诀,表内乘法。

  求几个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一位数,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年级(上册)

  三位数乘一位数,连乘计算的两步实际问题。

  三年级(下册)

  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验算。

  本单元的内容分成四部分,依次是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以及需要笔算的两位数乘整十数。还编排了一道思考题,探索两位数乘11的积的规律;编排了一篇“你知道吗”,介绍我国明朝计算乘法的方法——“铺地锦”。

  1.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28~29页)

  两位数乘整十数是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必须进行的一步,因此,在教学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前应该先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安排是从两位数乘10开始,然后向两位数乘几十迁移。

  例题创设了一个搬牛奶的现实情境,根据问题列式12x10,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两位数乘10。虽然学生以前没有算过12x10,但现实情境能给学生启发,于是出现多种不同的算法。如图中已有9箱牛奶,又往上放1箱会启发学生算12x9+12;图中把10箱牛奶平均分成两堆,会启发学生算12x5x2……学生的各种算法中,有的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交融的产物,有的是类比推理的结果,这些算法都是学生数学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具体表现。组织学生交流算法,许多人会自动选用从12x1=12类推出12x10=120这种方法。教材及时安排“试一试”,学生计算12x30,可能转化成12x10x3进行,也可能从12x3类推,再次组织算法交流,更多学生能接受因为12x3=36,所以12x30=360这样的推理。教材在“想想做做”第1题里,让学生先算32x3,再算32x30;先算4x21,再算40x21……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能较好地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想想做做”分引、练、用三个层次编写。第1、2题是“引”,发挥“题组”的作用,引导学生利用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带出相应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第3、4题是“练”,提倡同桌学生合作,以口答为主,提高练习的效率。第5题是“用”,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验数量关系:每盒的数量x盒数=一共的数量。

  2.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第30~32页)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例题以订牛奶为题材,为了计算订一份牛奶一年要花多少钱列出算式28x12。例题不急于教学竖式的算法,仍然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另一方面为学习笔算积累一些感性材料。学生可以估计,也可以通过已经掌握的计算来解决。在交流时要突出“番茄”卡通的算法,即先算10个月和2个月各要多少钱,再合起来就是12个月要的钱,这种思路和竖式算理是一致的,应该让全体学生都理解这种方法。

  “试一试”中调换28和12的位置相乘,既让学生独立进行一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又让他们看到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调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也是不变的,并应用这个规律验算乘法。

  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要求是掌握算法,能正确地计算,一般不提速度要求。教材认为,通过例题和“试一试”的教学,学生能理解并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需要再以文字叙述的法则指导学生怎样算。教材这样处理,并不是不要总结法则,而是要组织学生在自己体验的基础上总结算法。“想想做做”避免了大量的机械训练,如果学生能把教材中的题算对、算好,既能减轻负担,也能达到教学目的。

  学生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如果发生错误,较多地集中在进位上。教材“想想做做”里的题,一般都不连续进位,先让学生学会算法,树立信心。然后从练习三起安排一些需要连续进位的题。为了减少进位时的计算错误,教学时要经常组织一些一位数乘一位数再加一位数的口算练习,如3x7+2、6x8+5……

  3.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第33~35页)

  这是新增加的教学内容,因为日常生活里经常需要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估计的方法往往是多样的,虽然有的估计误差大一点,有的估计稍精确一点,都不影响估计在生活里的作用,都是具有一定数感的表现。

  例题呈现29x42的积比800多、比1500少、在1200左右三种估计,教材提示学生研究“他们各是怎样估算的”,通过研究学会估计,选择自己喜欢的估计方法。学生在二年级(下册)估计36x2的积大约是多少时是这样想的:因为36在30和40之间,所以36x2的积在60和80之间。在三年级(上册)估计613x8的积时是这样想的:613接近600,613x8的积接近4800。这些已有的估算能力支持学生现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他们可能把29与42分别看作20与40,于是判断29x42的积比800大;也可能把29与42分别看作30与50,于是判断29x42的积比1500小;还可能把29与42分别看作30与40,那么28x42的积在1200左右。

  “想想做做”里有许多估算练习。第2题算一算同组的三道题,比一比中间的题与上、下两题的乘数与积,就能发现47x23的积比40x20的积大,比50x30的积小,在800和1500之间。第3题在第2题的基础上进行,不求出积是多少,只估计积的范围。第4题让学生自己选择估算方法,可以估计积的范围,也可以估计积大约在多少左右。练习四第2题组织合作学习,在小组里相互估计卡片上的乘式的积。

  这段估算教学,形式比较多。有估计积的范围,也有估计积大约是多少。就估计积的范围,又有比多少大些、比多少小些、在多少和多少之间。回答问题的形式又有说出估算结果,还有选择适当的答案。教材中出现这些形式,其主要原因是鼓励学生估计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允许学生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用估计方法。并且还能调动学生估算的积极性,发展其个性。众多估算形式的实质是一致的,都是不笔算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精确积,利用口算求得积的近似值,都是把两位数乘两位数转化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数乘法,都是满足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教学时绝不能重形式、轻本质,要把握形式与实质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形式虽然不同,思想方法和基本策略都是一致的;要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形式和方法进行估计,不要强求统一。如第34页第4题,可以估范围,也可以估大约是多少。即使估范围也可以比几大些、比几小些或在几与几之间,只要方法正确,结果合理,都是可以的。

  教材里还安排了一些笔算,在笔算前先估一估积大约是多少,笔算后看一看是不是和估计的一致,使笔算和估算相互促进。练习四第3题渗透乘法的运算律,这里仅是渗透,要让学生感觉到,但不对乘法运算律进行概括性的描述。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同组的两道题的得数为什么会相同,只要解释中有一点“味”就可以了。

  4.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36~38页)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中如果不需要进位,可以让学生口算;如果需要进位,一般都列竖式笔算。对例题里的25x30,由于有前面的学习为基础,有的学生可能会先算25x3得75,再推理出25x30=750。也会有学生直接列出25x30的竖式计算。教材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算出积,再在交流中比较两种算法,体会25x30的积只要在25x3的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并把这种思考写成25x30比较简便的竖式。竖式上标的一条红色虚线,指出了乘的方法和操作的程序:先写成虚线左边的25x3得75,再在虚线右边写上一个“0”,积是750。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竖式有些“特殊”,“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已经列好的竖式上计算,从第2题起让学生自己列竖式。第2题还从两位数乘整十数带出整十数乘两位数。

  第38页第2题通过题组再次让学生体会“先乘0前面的数,再在得数末尾添0”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同时还通过题组引导学生笔算40x23时可以把竖式写成

  第37页第5题,通过解题和交流,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从“租4条船正好坐20人”可以知道每条船坐5人,无论是5x7=35、35<38还是38÷5商7余3,都能判断“7条船不够”。

  第38页第5题结合填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含义,通过解题初步概括“速度x时间=路程”和“路程÷速度=时间”。这些数量关系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让他们有所体会。

  5.单元复习。

  复习的内容大致有两部分:先整理本单元教学的口算、笔算和估算,再解决实际问题。

  第5题渗透积的变化规律。由于学生还不能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所以在填表后,只让学生把左边的第一列与其他各列分别比较,从中发现变化规律。在叙述自己的发现时,可以说成:一个乘数乘几,另一个乘数不变,积也乘几。因为学生还没有学过“扩大几倍”“缩小几倍”这些数学概念。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能对可能发生的结果和可能性的大小作出判断,并正确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与同学进行交流。

  2、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及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对“等可能性”的理解;让学生能够利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每组用的同型不同色的小球;转盘原材料;记录表等。

  教学实录:

  一、复习导入

  介绍两种颜色的乒乓球。

  师:你喜欢什么颜色的球?如果我把一只黄球与一只白球放在这个口袋里,让你来摸一摸,你能摸到你喜欢的颜色吗?

  生:大概,可能摸到。

  二、初步认识可能性大小

  1、猜一猜。

  师:老师带来的口袋里放了放5个黄球和1个白球,如果让你来摸一摸,你估计情况会怎么样呢?

  生1:很容易摸到黄球。

  生2:也可能摸到白球。

  生3:我认为摸到黄球的次数会多一些。

  师:情况真是这样的吗?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

  生:动手摸一下就知道了。

  2、试一试。

  师:那我们就来亲自动手试一试吧。

  教师呈现活动要求:“每人每次任意摸出1个球,记录员记录摸得的结果,把球放回口袋摇一摇,换下一位继续摸。每组一共摸20次。”

  师:按照要求,摸球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

  生1:不能抢。

  生2:不能偷看。

  生3:是任意摸、随便摸的意思。

  ……

  小组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说一说。

  师:请按小组汇报一下,并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统计的。

  生1:我们是用打勾的方法统计的;

  生2:我们是用画横线的方法统计的;

  生3:我们是数正字的;

  师:能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是如何用数正字的方法进行统计的吗?

  学生介绍方法。

  师:你们觉得数正字的方法怎么样?

  生1:简洁,一目了然。

  生2:一个正字五画,数起来很方便。

  师生根据统计表共同分析结果。

  4、议一议。

  师:通过摸球活动,你觉得能验证你刚才的'猜想吗?

  生:能。

  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吗?

  生: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生:黄球多比白球多,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就比白球的可能性大。

  师:也可以怎么说?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小。

  教师板书:可能性大小

  三、理解等可能性

  1、变式思考,明晰概念。

  教师出示图并提问:口袋里装着5个黄球和一个白球,任意摸,情况会怎样呢?

  生:摸到白球

  师:一定是白球吗?

  生:不一定,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师: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会怎么样呢?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

  2、实验比较,加深感悟。

  教师出示图并提问:如果把口袋里的球换成4个白球、2个黄球呢?

  生1: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比黄球大一些。

  生2:黄球摸到的次数可能比白球少。

  师:让我们来继续通过试验验证我们的想法吧。

  学生动手实验,教师针对各小组的不同情况,分别给予指导。

  统计各小组摸到不同颜色球的情况,记录并分析。

  师:同样是可能性有大有小,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生1:摸到黄球和摸到白球的次数相差没那么大了;

  生2:因为白球和黄球相差没那么多了,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也就没那么大了。

  3、促进迁移,深化理解。

  教师出示图并提问:如果是3个黄球和3个白球,任意摸球,又会怎么样呢?

  生:可能摸到白球,也可以摸到黄球。

  师:现在摸到这两种球的可能性是……?

  生:一样的,相等的。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们的个数一样的。

  生2:球的个数相等,被摸到的可能性相同。

  ……

  教师板书:相等

  4、引发探究,鼓励创新。

  教师出示口袋,里面放着5个白球。

  师: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一些,怎么放黄球?

  生1:摆6个。

  生2:摆6-9个。

  师:这几种摆法中,哪一种只多那么一点点?

  生:应该摆6个。

  师:要使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大得多,怎么放呢?

  生:摆1个,2个,3个都可以。

  师:你们也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提出类似的问题吗?

  生:摸到的黄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的白球的可能性差不多。

  生1:6-7个。

  生2:摸4-5个也行。

  生3: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和摸到白球的可能性相等,要摆几个黄球?

  生4:5个。

  四、体会等可能性的公平性

  1、感受等可能性在实际生活的运用

  播放录像:足球比赛抛硬币选择场地的情境。

  师:谁知道裁判在干什么?

  生:用抛硬币的方法选场地,还可以确定谁先发球。

  师:你觉得用抛硬币的办法决定场地和谁先发球,是不是公平合理呢?

  生1:因为硬币有两个面,只要两个队长选择一个面就可以了,很方便。

  生2:抛到正面与反面的可能性一样的,就比较公平。

  师:类似于这样的公平竞争的方法还有哪些呢?

  生1:铁锤、剪刀、布。

  生2:掷骰子。

  ……

  2、设计等可能性。

  多媒体播放两学生下棋场景,两小朋友正用掷骰子的方法决定谁先走棋。

  画外音:“掷到六点朝上就你走,掷不到六点就我走。”

  师:如果是你,你愿意按这个规则与他下棋吗?

  生1:不愿意。因为六点只有一面,甩不到六的有好几面,不公平。

  生2:六点很难抛到,1、2、3、4、5很容易抛到。

  师:如果你来下棋,同样用掷骰子的方法,你能设计一个公平的规则吗?

  生1:如果掷到单数就你走,扔到双数就我走。

  生2:如果掷的点数大,你大你就走。

  生3:如果掷到1,2,3面,你走,如果掷到4,5,6我走。

  生4:如果掷到单数,或是双数也可以的。

  师:为什么这些规则你愿意接受呢?

  生:因为它们的可能性相等。

  五、综合应用可能性大小的知识。

  师:老师前两天我去逛商场,看到商场里正用转盘搞一场“转、转、转,转出幸运星”的有奖促销活动,我们来看一看。

  电脑出示转盘

  教师先指导学生观察转盘,并说一说转动这个转盘,结果有几种可能。

  师:如果你是商场的经理,你会制定怎样的中奖规则?

  生1:绿色没有奖,红色一等奖。

  生2:绿色三等奖,紫色二等奖,红色一等奖……

  师:我注意到,你们都是把红色定为一等奖,为什么呢?

  生1:因为转到红色的可能性比较少。

  生2:一等奖奖品贵,应该由少数人得,不然老板就亏了。

  ……

  师:其它几个商场的老板看到这个转盘,也都想用转盘搞一场有奖促销的活动,不过每个商场老板的想法不太相同。你能不能根据老总的要求来设计一个转盘?

  分小组按要求制作转盘。

  交流各组制作的转盘。

  师:如果你是消费者,你最希望去转哪个转盘?为什么?

  生1:我最希望转我们自己的转盘。

  生2:我最希望转这个,因为获奖的可能性很大。

  生3:是,要求中奖的可能性很大,不中奖的可能性很小。

  师:如果你是老板,你希望设计哪个转盘?

  生:当然希望是得大奖的人数少的了。

  师:想想这几个转盘都是按哪个要求制作的?

  生:中奖和不中奖的可能性相等。

  师:在生活中,象这样的事例是随处可见,关键是要靠我们用明亮的双眼去寻找、去发现,用你智慧的大脑去分析、去判断。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自然数,知道自然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了解自然数的规律以及奇数和偶数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一数,看一看,议一议,说一说等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生活中的数学,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以及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经历发现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体验成功的感受。

  教学准备:

  七彩泡泡一瓶,幻灯片(电影院图片、练习题),小试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礼物,大家看是什么? 教师出示七彩泡泡。

  请一名学生来吹泡泡。其他同学注意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 生开始吹泡泡。

  吹了一会儿,师喊停。

  问: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有的学生说一共12个泡泡,有的说10个,还有的说13个……

  师:这样吧,让这位同学重新吹一下,我们大家一起大声的数出来。

  一生吹泡泡,其他人数:1、2、3、4、5、6、7、8、9、10、11、12、13、14、…… 师板书。

  师写到20多的时候停了下来。

  说:我太累了,什么时候能数完?

  生:数到10000。

  师:数到一万还能接着数吗?

  生:能。10001,10002…

  生:永远也数不完。

  师:永远也数不完我应该用什么号结束?

  生:省略号,代表还有无数个数。

  师拿起七彩泡泡说:我也会吹。结果一个也没吹出来。这应该用几表示?

  生:0. 师板书。

  二、探索建模

  探索自然数的规律。

  师揭示:像0、1、2、3、4、5、6、7、8、9、10、11、12、13……这样数出来的数我们把它们叫做自然数。

  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自然数。自然数除了可以这样一个一个写出来,还可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

  师在黑板上画数轴表示。

  接下来我们一起研究研究自然数有哪些特点?

  学生讨论。全班汇报。

  师在学生汇报时注意帮学生完善语言,适时引导。

  引导学生明确(幻灯片出示):

  ⑴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的自然数。

  ⑵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⑶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相差1.

  3、再次体验。

  ⑴小游戏数一数。老师说一个数,学生接着数。

  ⑵幻灯片出示数轴,学生填空。

  ⑶(幻灯片出示)选一选哪些是自然数,哪些不是。

  4、找一找生活中的自然数。

  学生自由发言。如日历,电话号,车牌号书页…

  5、探索奇数和偶数的规律。

  师:自然数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请看老师找到的图片。(幻灯片出示电影院的座位号)

  同学们读一读,师板书。

  1、 3、 5、 7、 9 11、13、15、17、19 21、23、25、27、29…… 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单数。

  师:对,我们把生活中的单数叫做奇数。 奇数有哪些特点? 学生讨论,汇报。

  最后(幻灯片出示)师总结这都是刚才大家自己总结的:

  ⑴最小的奇数是1,没有的奇数。

  ⑵奇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⑶相邻的两个奇数相差2.

  ⑷奇数的个位分别是1、3、5、7、9. 同样的方法认识偶数。

  放手让学生自己总结偶数的规律。

  6、小游戏。

  抢答:快速判断老师说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100045、2000140、3000019…

  说一说怎样快速判断。

  生:就是看个位。个位是1、3、5、7、9的数是奇数。个位是0、2、4、6、8的数偶数。

  三、应用实践

  小试卷

  1、选择自然数,奇数,偶数,填到合适的圈内。

  2、填数轴。

  3、填数列。 全班订正同桌互判。

  全课小结。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直尺 三角板 圆规 搜集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例子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师:这些图案漂亮吗?这些图案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生:这些图案很漂亮,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师:什么叫作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征?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梳理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轴对称)

  ⊙回顾与整理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1)提问: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学生分组讨论,回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3)指名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教师说明: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这个图形的对称轴。通常用虚线画一个图形的对称轴。

  (5)让学生试着画出课件中图案的对称轴。

  (6)请学生说说学过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轴对称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①学生借助不同形状的纸板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不是,并在纸板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②教师听取学生的汇报,并进行总结。

已学过的图形


是不是轴对称图形


对称轴的条数


长方形



2


正方形



4


等腰直角三角形



1


等腰三角形



1


等边三角形



3


等腰梯形



1




无数


  2.探究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1)课件出示:

  (2)提问:这幅图画的是什么?中间的一条虚线表示什么?点A与点A′在这幅图中是对应点,它们到对称轴的距离有什么特征?你是怎么知道的?点B与点B′呢?点C与点C′呢?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3)学生根据从图中获得的信息自由交流并汇报。

  (4)教师小结。

  这幅图画的是轴对称图形,中间的一条虚线表示对称轴。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3.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

  师:刚才我们共同回忆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让我们根据这个特征,画出下面小房子的另一半。

  课件出示:

  (1)讨论:要画出这个小房子的另一半,你想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小结:要画出这个小房子的另一半,首先要抓住几个关键的对应点,如屋檐上的点、墙与屋檐的连接点、墙角的点等。然后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对称轴)让学生自己动手试画。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和验算。

  2、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逐步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验算。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

  1、引导学生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

  2、师出示问题:“华夏小学同学捐出576本故事书,送给6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到多少本?”

  3、列出算式:576÷6

  4、探讨估算方法

  (1)学生独立估算商是多少?

  (2)组内讨论估计的过程。

  5、探究竖式计算方法。

  (1)学生列出竖式。

  (2)提出问题:被除数百位上的“5”比除数“6”小怎么办?

  (3)交流反馈

  (4)教师小结: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

  (5)学生独立计算后,引导学生理解商“9”要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二、学习验算方法。

  1、教师提出探索性问题。

  要检验商是否正确该用什么方法验算?

  2、学生独立思考

  3、同伴交流

  4、全班汇报,教师归纳小结:要检查除法算得对不对,可以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

  5、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1)如果把这些书送给4所希望小学,平均每所小学分多少本?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独立计算后集体讨论计算方法。

  问题(2)王老师有100元,最多可以买几盒拼图,还剩多少元?

  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你遇到了什么问题?

  小组代表汇报,集体解决问题。

  6、质疑: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出示教科书P62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计算方法,鼓励学生用比较分析法做。

  (3)集体订正。

  2、摘苹果游戏

  (1)出示试题,贴上苹果。

  846÷6156÷4364÷7432÷6389÷9872÷4

  (2)摘下商是两位数的算式上的苹果

  (3)算一算,集体练习,指名部分学生板演。

  四、应用

  1、出示教科书P62第4题,按如下过程进行思考。

  (1)说出题中的数学信息。

  (2)找出题中的数学问题。

  (3)找出问题解决的方法。

  (4)独立完成

  2、出示教科书P62页第五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6-12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07-05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8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

小学数学教案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