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数的含义,知道1个十就是10个一。
2、借助计数器,理解数的组成。
3、复习认识钟表,知道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重点:理解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
教学对策:通过分类练习,掌握有关知识。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填一填。
按规律填数。
2、4、6、( )、10、( )、( )。
学生观察。
说一说这里是几个几个地数。
2个2个地数。
这些数字是怎么排列的?
从小到大。
你会填吗?
学生填写。
完成其余各题。
修改:增加练习:
(1)0 ( )10 ( ) ( )
(2)20 ( ) 16 ( ) 12 10 ( )
(3)1、4、7、( )、( )、( )。
二、画一画。
1、看数画珠
10怎么画?
请你说一说在哪一位上画几颗珠子?
在十位上画一颗表示十。
2、给左边的4个萝卜涂上颜色。把左边第8个萝卜圈起来。
学生指一指左和右。
给左边的4个涂上颜色。
说一说哪4个。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指一指。
把左边第8个圈起来,
请学生数一数。
三、写出下面的'钟面上的时间。
1、说一说是几时?
分针指着几,时针指着几是几时。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7就是7时。
自己填写其他钟面。
2、说一说大约几时分针怎么指?
分针指着12不到一点,或12刚过一点,时针大约指着几时就是大约几时。
四、画上分针或时针。
学生自己画。
提醒学生:想一想中面上缺的是时针还是分针?分针画得长一些、时针画得短一些。
学生自己画,然后交流。
五、看图写算式。
看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什么?
左边9只海狮,右边5只海狮。
你能说四道算式吗?
指名说。
六、在合适的答案下面打勾。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修改:增加练习:根据生活经验连一连。
说一说你几时起床、吃午饭、睡觉……
请你先把下面的时间连好。
再把图与时间相连。
板书设计:
分类复习
2、4、6、( 8 )、10、( 12 )、( 14 )。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雪山乐园主题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这部分做整理复习。
3、在经历整理复习的过程中,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整理复习。
教学难点:对分类与比较、统计、图形与位置知识的应用。
教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模型。
学具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物体。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雪山乐园中参观了凉亭和滑雪场,复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加减法。圣诞节到了,你们看,谁来了?(课件)
圣诞老爷爷带来几棵圣诞树(指黑板),等我们把这些树上挂满知识果实以后,老爷爷就会送礼物给我们。想得到礼物吗?
好,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起走进雪山乐园。(板贴课题:雪山乐园)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天真可爱,为了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以圣诞老人派发礼物来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
二、复习:
(一)图形、位置的复习
1、复习立体图形(课件出示)
(1)师: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
(2)师:仔细观察一下,图中有没有我们学过的图形,在哪?(学生一一说明,教师随机板贴。)
(3)师:你们的桌子上就有这些形状的物体,小组同学摸一摸、说一说他们的样子。(学生从学具盒中拿出相应物体摸一摸、说一说,感受物体的特点。教师随机指导。)
(4)师:谁愿意上来和大家说说这些物体的样子。(生自己选择,拿的是什么体,它是什么样的。)
(5)师:教室里也有这些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物体朋友,你能找到吗?(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及时纠正。)
(6)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图形”的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板贴:图形)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观察主题图,回顾以前学过的图形,并从图中找到与学过图形相对应的物体。然后通过摸实物进一步感知各种图形的特点,同时说出生活中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的物体。真正的把学过的知识整理并运用。】
2、复习位置
(1)师:打雪仗堆雪人真有趣,圣诞老爷爷还会带我们去哪呢?(课件出示)
(2)师:咦,圣诞老爷爷呢?(课件)
(3)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小组内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它们都在哪儿?(师巡视,随机指导。)
(4)找生交流。(是板贴:前后、上下、左右)
(5)师:同学们看的很认真,你们看老师现在在哪?
(6)你能说说你的前后左右都是谁吗?我们平时说话还经常会用到表示位置的“上下、前后、左右”,你能说一个吗?
(7)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看来“位置”的知识还真不少呢!(板贴:位置)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由找圣诞老爷爷引导学生对位置的描述,然后让学生具体说说图中每个图形的`位置,最后说说生活中需要用表示位置的词语来描述的例子。通过以上几个环节,来复习整理并巩固位置的这部分知识。】
(二)比较和统计的复习
1、复习比较
(1)师:圣诞老爷爷接着带领我们去哪,你看到了什么?(课件)
(2)师:这么多的冰雕小动物,你能给小鹿和小松鼠比比个吗?(板贴:高矮)它们还能比什么?(板贴:多少、大小)
(3)师:你怎么知道猴子比兔子少?(因为小猴3只,小兔4只,34。所以,小猴比兔子少。)
(5)师:同学们回答真积极,老师请两个同学过来,你们说他俩该怎么比较?(学生回答)现在老师和他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师:看来谁比谁很重要,不能单独的说谁高或者是谁矮。)
(6)师:同学们既会看又会说,还真的是很会“比较”呢!(板贴:比较)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通过学生自主观察,比较出冰雕小动物不同之处,并以此展开对生活中不同事物的比较。同时,教师渗透比较的对象发生变化时比较的结果也发生变化的数学思想。】
2、复习统计
(1)师:如果想知道这些冰雕小动物各有多少只该怎么办?(统计一下)
(2)师:好,请你们小组合作完成手中的统计图和统计表。
(3)【板贴四个小组统计表】师:谁能说说你们小组是怎么统计的?(学生说,教师随机提炼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并板贴。)
(4)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分一分、数一数、排一排”的过程就是“统计”。(板贴:统计)
(5)(课件出示)看这张统计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口头提问并口头解答。)
【设计意图:在本节教学环节中,由学生独立解决老师所提出问题,引出对“统计”知识的回顾应用。同时,在小组交流中,回顾整理统计的方法。】
三、律动:同学们,现在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活动活动,让我们一起来拍拍手。(1)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2)看谁能说出和老师意思相反的词,并做出动作。(师说大,生说小)
【设计意图:在轻松的氛围中,回顾刚才所复习内容:位置、比较。】
四、练习:
师:好,刚才我们休息了一会。接下来,我们再努力闯过四关,圣诞老爷爷的礼物就会来啦!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
1、第一关分一分:(课件)这两个小朋友的房间太乱啦,大家能帮忙整理一下吗?你打算怎么整理?
好,请打开书第115页,大家按照统计表对以上物品进行分类统计。
【实物投影展示订正】学生说数量,老师表扬数一个划掉一个的好方法。
2、第二关:比一比。(课件)师:你看到了什么?。追问,小狗一定比小兔重吗?
3、第三关:圈一圈。(课件)师:这个叫小华的女孩在干什么?仔细观察,想象出是“前、后、侧”那一面照出的,然后圈出来。问:你怎么知道照的是后面,你是怎么判断的?你怎么知道照的是侧面,你是怎么判断的?
4、第四关捏一捏:同学们,你们喜欢捏橡皮泥吗?(喜欢)。请你捏一个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或者是球的物体送给圣诞老爷爷吧!(学生捏)
【实物投影展示】找生展示并说。我相信圣诞老爷爷一定很喜欢!
五、小结:
今天我们和圣诞老爷爷一同游玩了雪山乐园和数学王国,同时装饰了几棵圣诞树,这些知识果实是:图形、统计、比较和位置。圣诞老爷爷对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满意,所以他要把礼物送给大家!同时他也祝愿同学们圣诞节快乐!(课件)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结合生活经验总结出认识整时的方法;能够正确地写出整时。
2.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产生好奇心与求知欲。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从被动从属的学习转化为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学习。
4.思维拓展目标:
(1)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自觉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准备:
教 具:电脑课件,一个实物钟,画于纸上的钟面。
学 具:实物钟。
教学重点:充分认识钟面的外部构成,掌握认读整时的方法;教学难点:正确说出钟面上所指的整时。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多媒体课件。
“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响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请你猜猜看,好朋友是谁?”
2、老师提问:
大家猜一猜,这个好朋友到底是谁呢。(钟表)
师问:钟表有什么用呢。
生说一说
老师:大家说的真好。是的,这个好朋友呢就是钟表。
在平时的生活中呀,我们和时间接触的非常多,比如我们什么时间上课呀,什么时间放学呀等等。
时间对我们非常重要,那么时间在钟表上到底怎么显示,我们又怎样看钟表知道时间呢。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认识钟表》。
板书:认识钟表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钟面
1.联系生活,感知钟表面。
课件出示钟面
师:今天早上,有一个小懒虫在睡懒觉,妈妈来叫她起床了,大家看小懒虫家里的钟表,仔细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
指定生汇报
师:这里有从1到12共12个数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师生共同读数
师: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伸出小手,给老师指一指12在哪里。
生:在上面
师:3在哪里。6在哪里。
9在哪里。
师:同学们记得课真准确。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12个数字把钟面均匀的分成了12个格子,这是第一格,这是第二格
师生共同认一认格子
师:除了数字和格子之外,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两根针
师:这根较长的针叫什么针。较短的针叫什么呢。
生:长的叫分针,短的叫时针
师:时针和分针一块在钟面上转动,来告诉我们时间。
他们的身体长得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谁来说说分针和时针有什么不同。
生:分针长,细;分针短,粗
师:分针长长的,细细的;时针短短的,粗粗的
板书:分针:长长的,细细的
时针:短短的,粗粗的
2.辨认时针和分针
师:你认识时针和分针了吗。
出示实物钟面,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
3.再次观察钟面,师:情同学们认真,时针和分针的转动方向是怎样的。
你能用手比一比吗。
全班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右手做顺时针转动。
教师小结:一般来说,钟面上有12个数字,两个数字之间有对应的12个格子,还有又细又长的分针和又短又粗的时针,他们的转动方向是一样的。
二、认识整时
1.出示8时的钟面
师:你知道现在是几时吗。
生:8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说一说认识到方法
师:观察一下,分针指向几。
时针指向几。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
师介绍: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8就是8时,读作:8时
板书:8时? (介绍:写数字8,再写一个时间的“时”。)
反问:怎么读呢。
生再读
师:除了这种表示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这样表示
先写一个8,再在后面写两个圆点,这两个圆点要竖着写,对整齐,在圆点后面写两个0。
出示电子表的8时
2.出示3时和6时的钟面
师:你知道这个是几时吗?
生:3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说一说
师:它的.分针指向几。时针指向几。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3
师:3时可以怎么表示呢。
师生总结两种表示方法:3时?
3:00(板书)
师:你知道这个是几时吗?
生:6时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说一说
师:它的分针指向几。
时针指向几。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
师:6时可以怎么表示呢。
师生总结两种表示方法6时?
6:00(板书)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
生:分针都指着12,时针有的指着8,有的指着3,有的指着6。
师:你看,当分针指向12的时候,时针指向8就是8时,时针指向3就是3时,那时针指向6就是6时。
我们可以说分钟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
师:你会说吗。
生自己说一说
师:认识时间的时候,老师有一个小诀窍可以帮助老师认得又快又准确,你想知道是什么吗。
生:想
这个诀窍是这样的:(课件出示)分针长长指12,时针指几就几时
带领学生读一读,背一背
3.认识6时和12时
师:这个钟面表示的是几时。
生:6时
师:它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引导生说出:6时的时针和分针刚好乘一条线
师:那这个钟面表示的是几时。
生:12时
师:说的真好。12时的时候,分针和时针重叠在一起了。
三、巩固练习
1.出示小明的一天
师:你看,小明7时的时候起床、洗漱,请同学们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干什么。
生:9时的时候在读书
师:9时怎么表示呢。
生描述一下9时的表示方法
其他时刻,分别说说
(巩固认识上午9时和下午9时)
出示课件上的9时
师:大家看,这两个时间都是9时,可是小明做的事情却不一样,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时
师:说的真好。
师:看看小明的一天安排得多么有顺序呀。这样的一天他会有很多收获的。
我们要向小明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做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2.拨钟表(拿出实物表盘)
师:拨钟表,让我们在钟表上拨出4时,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向谁呢。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
师:(师拨出来)看我们拨的对不对呢。
显示课件:对了。
师:你能拨出11时吗。
指定生上来拨实物表盘
分别拨出11时,7时,1时,12时。
3.说时间
出示课件
师:一个小时后是几时。
生:6时
师:2个小时后是几时。
生:9时
4.介绍古代的计时方法
(四)总结梳理,拓展延伸。
师:“我们这节课认识了哪位好朋友呢。学会了什么呢。
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上课的时间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时间一去不复返,的确如此。时间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希望小朋友们今后能用好时间,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板书设计:
认识钟表
有12个数字
分针:细细的,长长的
时针:短短的,粗粗的
8:00
3:00
6:00
12:00。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
第三课时6、7的加减法
教学内容:教科书p41-4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导学生经历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的探索过程,感受调换两个相加的数的位置得数一样的客观事实。
2、握得数是6、7的加法和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3、利用“一图两式”的练习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具准备:学生准备7根小棒、7朵小花;教师准备教学挂图。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1-5加减法),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1= 1+2= 3+1= 1+3=
4+1= 1+4= 2+3= 3+2=
5-1= 5-2= 5-3= 5-4=
4-2= 4-3= 4-1= 3-3=
二、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6和7及6、7的组成,而且小朋友们都会计算得数是5以内的加减了,那6、7的加减法那么会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6、7的加减法(教师板题)
三、新授:
1、6和7的加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左边的小朋友摆4根,右边的小朋友摆2根
说:同桌互相说说这幅小棒图表示什么意思?怎样列式?并写下来。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4+2=6 2+4=6)
(3)这两个算式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6和7的减法:
(1)学生按要求摆小棒(两人一组)
摆:先摆出7朵小花,去掉4朵小花,同桌说说这幅图表示什么意思?并写出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说:如果是先去掉3朵小花又怎么列式计算?
(2)指名说图意,并列式计算。(板书:7-4=3 7-3=4)
(3)你是怎样想才会那么快就算出得数的?
四、巩固练习:
1、看图列式:
(1)你还能摆出得数是6、7的加法吗?用你喜欢的学具摆一摆,并和同桌说说表示什么意思。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比比看哪一对同桌合作最好,列得有快又多!(指名说算是,教师板书)
(2)刚才我们已经会列7-4=3,7-3=4,你还会其他7减几和6减几的减法算式吗?写在练习本上。
(3)齐读黑板上的'算式。
2、游戏:“找好朋友”
把算式和得数卡片发给学生,先请拿算式的学生上来排成一列,一个一个找好朋友“我的好朋友在哪里?”下面手拿相应答案的学生跑上来组合成完整的算式。
如“6-1=5,你的朋友在这里。”全班齐读算式。
3、摘智慧星:看算式马上说出得数,最快的小朋友智慧星就归他。
3+4= 6-5= 4+3=
3+3= 7-4= 1+5=
5+2= 6-3= 7-5= 2+5= 7-2= 6-3= 6+1= 6-1= 7-3=
4、做P46 想一想和做一做,并练习写算式。指名学生对答案,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5、说说我们生活中的数。
五、总结:
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板书设计:
6、7的加减法
6的加法 6减几 7的加法 7减几
1+5=6 6-1=5 1+6=7 7-1=6
2+4=6 6-2=4 2+5=7 7-2=5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
目标:
1、复习20以内数与式的大小比较及20以内的加减法。
2、探索题包的内在归律,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翻转片、数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口算卡片:
8+4 11+6 8-3 15-6 9-0
2、比大小:
6〇9 10〇9 11〇13
3、引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学习《混在一起做》。
二、新授练习
(一)题1
1、请学生独立完成题1
2、校对这些题目你是怎样比较的?
生:先口算出左边算式的得数,再同右边的数进行大小比较。
3、再让学生口头回答哪些题的得数小于5、10、15?
哪些题的得数等于20?
4、巩固练习:完成书上第7、第8题。
(二)题2—题3
1、先拿出翻转片、20数列图,请学生摆一摆、做一做,完成题2左边一组题。
2、师问:你们在摆的过程中发现这组题有什么规律吗?
生:从上往下看,被减数每次减少2,减数每次增加2,差就每次减少4。
3、剩下三组题,小组合作先找规律,再计算。
4、小组汇报
交流第四组题包时,师强调我们通常使用的规律在这里中断,因此不能盲目使用寻找的规律来解题,必须对每题要仔细观察。
(三)题4—题5
1、这里有四组题,请在组长的带领下任选一组,先在组内交流题包规律,再填空。
2、大组交流汇报:
重点讨论第四题左边一组题,启发学生重新按规律排列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1)20-()=20 (2)20-()=0
20-()= 15 20-()=5
20-()= 10 20-()=10
20-()= 5 20-()=15
20-()= 0 20-()=20
(四)题9
1、学生观察,这三组题有规律吗?
2、出示:18+□=20
师问:□里填几?你是怎样想的?
生答:18+□= 20 □=20-12
出示:17-□= 12
师问:□里填几?你是怎样想的?
生答:17-□= 12 □=17-12
师小结:这组题我们可以用加法的关系来做。
3、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完成书上第九题。
(五)、题6
1、出示题目,审题,学生尝试列出算式。
2+2+2+2+2+2+2=14
鼓励学生改变房间数和熊猫个数,自编文字题,口头列出算式。
(六)题10
1、说这道题目的要求?2、写出加法或减法式子,将数楼填满。
(七)动脑筋。让学生自编一个题包,使每题结果都等于16。
三、总结:今天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互相交流。
期末复习(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20以内数的认识(课本P61--1、6)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20以内数的组成、数序等,使学生加深对数的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2、加强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在表示第几个时要注意说明方向、顺序。如:从左往右数,第2个是( )。
3、强调数物体个数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做记号、根据物体摆放的规律按群数数等。
4、加深对0的理解:在不同情境中,0的含义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0表示没有,还表示“起点”和温度计上的“基准”0度。要依据具体情况,判断0的含义。
5、通过复习,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提高和发展,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加深对数学的体会。
复习过程:
一、复习数的认识及排列
1、你们认识了哪些数?
学生齐读:0、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让学生换多种方式读,比如:让学生顺着数,也可以让学生倒着数,还可以让学生跳着数,可以是数单数,也可以数双数。
数离不开我们的生活,那谁能用这些数说一句话呢?
2、说一说数与数之间的位置关系:如13在几的'前面?19在几和几的中间?
二、复习比较大小
1、我们认识了数,也会排列数的顺序了。那么这两个数,你能很快地说出谁大谁小吗?
出示11和17,你是怎么比的呢?
出示6、9、15你能说出这三个数的大小吗?
三、按规律填数
(1)11 13 15 ( ) ( )。
(2)20 18 ( ) ( ) 12。
四、复习数位
1、师出示卡片11:
这是几?它是几位数呢?
从右面起,第一位是什么位,第二位是什么位呢?个位上“1“表示什么?十位上的“1”又表示什么呢?
你能说出“11”各个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吗?
2、练习:
(1)看卡片,说出它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13、16、18、20)
(2)我说你猜:1个十,3个一组成几?9个一,1个十组成几?
个位上的数是最大的一位数,十位上的数比0大1,这个数是几?
20里有几个十?20里有几个一?
五、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数数
1、复习序数的含义
(1)从左边起,红珠子是第几个? (2)把第14个珠子涂上颜色。
2、数学游戏,猜猜我是几。
(1)我是10前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2)我比9少1,我是几?
(3)我是12和14中间的一个数,我是几?
(4)我是19后面的一个数,我是几?
(5)我比18少1,我是几?
(6)我是由1个十和2个一组成的,我是几?
(7)我是由2个十组成的,我是几?
六、独立完成课本P61—1、6题。
(期末复习)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20以内加减法(课本P62--2、3、4、5)
复习目标:
1、通过对学过的20以内数的加法比较归类,总结出计算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复习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3、重视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如:( )+6=15,尤其是( )-7=7,学生容易填成0。
复习过程:
一、复习加减法的意义
1、让学生根据这幅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
○○○○ ○○○
(1)指名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4=7 4+3=7
(2)这两道加法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2、学生看这幅图,列出两个减法算式,并计算得数。
指名学生说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
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三、逆向思维题型的训练,在括号里填数
( )+8=8 9-( )=9 5+( )=8 5+( )=6
( )-0=0 ( )-0=0 ( )+2=8 2-( )=2
( )+1=7 ( )+1=6 ( )+6=15 ( )-7=7
四、出示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
1.口算
9+几
8+几
7+几
6+几
5 4 3 2 +几
复习凑十法
2、总结和是11 12 13 14的算式
五、独立完成课本P62--2、3、4、5题。
六、用数学
1
一共有( )只,跑走了10只,还剩( )只。
(只)
2、学会看图。
画
画
画
小王8个4个2个
小明4个( )个7个
小红5个6个( )个
一共有( )个15个10个
(期末复习)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认识物体和图形及分类(课本P63--7)
复习目标:
1、能区分长方体与正方体。
2、能数出有几个长方体与正方体。
3、能从立体图形抽象出平面图形。
4、面对数量众多的物体,要分类数。养成数时按顺序、做记号、检查验证的好习惯。
5、加强学生分类的能力。如安排一些图形(各种不同的颜色、形状、大小,摆放位置也无序)
复习过程:
一、分一分
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二、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分别有多少个?
有( )个,有( )个,有( )个,有( )个。
( )个长方形( )个正方形
( )个三角形( )个圆
三、分类(把每题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分类(把每题中不同类的圈出来)。
四、按不同方法分类
五、独立完成课本P63—7题。
六、拓展题
里一共有( )颗星星,里一共有( )颗星星,既在里,又
在里的星星一共有( )颗,既在里,又在里的星星一共有( )颗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运用,能结合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2.渗透尊老爱幼的教育。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教具:教学光盘、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游戏引入。
师: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好吗?(生按师要求击掌)(如上拍4下、左拍3下。。。)
二、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1.谈话: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动物园玩好吗?瞧,一大早就有人来买票了,有几个人在买票?(4个)
2.提问:(出示一位老爷爷)这时来了一位老爷爷,现在有几个人?(5人)老爷爷排第几?(第五)如果你是排队的小朋友,你会怎么做呢?(学生回答)
3.谈话:真棒,我们小朋友都非常尊敬老人,让老爷爷先买票。(电脑演示老爷爷走到最前面)
4.提问:戴帽子的小男孩叫小明他排在第几?(第2)
不戴帽子的小男孩排第几?(第五)
5.提问:排第2的是谁?(戴帽子的小男孩)师根据学生回答把第2个人圈一圈,指出排第2个的就是戴帽子的小男孩一个人。
6.提问:排第五的是谁?(不戴帽子的小男孩)师根据学生回答把第5个人圈一圈,指出排第五就是不戴帽子的小男孩一个人.师随学生回答即时板书:
5个第5个
2个第2个
你还知道谁排在第几?(生答)
看了这幅图你还想说些什么呢?
师适当提示:如排在前3个的是哪几个人,后4个的是哪几个人….
师:象5个、2个、3个等等是表示一共有几个人(板书:几)而第5个,第2个、第3个等等不管第几个都是指其中的一个。(板书:第几)揭示课题
三、动手操作,明确新知
谈话:几和第几你们清楚了吗?现在我们要准备进动物园啦。瞧,门口挂了很多灯笼。(出示插图)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点灯笼好不好?灯笼什么颜色?(红色)
提问:先听清楚要求,从左边起涂色(让生动作示意)注意第一行要求什么?(涂4个)第二行呢?(涂第4个)
让学生打开书本按要求涂色,指名一生上前涂色,集体校对。
此时师再提出要求:“第一行从右往左数涂4个灯笼,第二行从右往左数涂第4个”
涂4个和第4个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四、组织练习、关注发展
1、想想做做第2题
(1)谈话:小明他买了2张票,想邀请小丽一起去看,他来到小丽家。(出示图)你们看,小丽家住在第几层?你是怎么数的?(从下往上)
(2)谈话:猴子杂技表演开始了,让我们一起去看吧。(出示图)小猴子们正在表演猴子捞月
提问:你看到图上有几只猴子啊?戴帽子的小猴在第几个?
2、想想做做第4题
(1)谈话: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呢!(出示图)
(2)提问:这两幅图哪边是表示小动物们上山的?哪边是表示小动物门在下山?
上山的小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小猴排在第几?
下山的小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第三是谁?
3、想想做做第5题
(1)谈话:(出示图)山那边正在举行什么比赛呢?
(2)提问:比赛开始了,5号车上是谁?还有谁来说说几号车上是谁?开在最前面的`是谁?
(3)提问: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后面是几号车?
你还能说些什么呢?(让生同桌互说然后交流)
(4)小朋友们“几”和“第几”你们清楚了吗?“几”和“第几”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5)师:“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4、想想做做第3题
(1)谈话:比赛结束了,下面开始颁奖典礼了,(出示图)
(2)提问:你看看谁得了第一?谁得第二?谁得第三?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五、全课,全面巩固
提问:动物比赛结束了,小朋友们都回家了。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会用几和第几说一句话吗?
六、拓展练习
1.师生互动拍手游戏
①让学生用几和第几的相关知识表达出老师击掌的轻重
②师提要求让生击掌,如“拍5下,第3下轻”“拍3下第2下最重”“拍5下前3下轻后2下重等等”意在进一步体会几和第几的含义。
2.请4个学生上台,排成一行。
①说说从前往后数,XX排在第几?说说XX同学从左往右数是第几,从右往左数又是第几?等等
②师排到队伍中和生一起做游戏。如“现在几个人?老师的右边有几个人?左边有几个人?等等
板书设计:
几和第几
5个第5个
2个第2个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7
教学内容:
课本第64--6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进行计算。
2、在练习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加、减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得数是8、9的加法与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熟练进行得数是8、9的加、减法计算。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口算。(口算卡片)
7-5 4+4 8-5 3+2
6-3 5+0 9-5 6-6
6+3 9-3 9-8 2+6
5+3 9-7 8-2 1+7
2.一图四式。(幻灯片出示)
■■■■ ■■■
(1)让学生将算式说给旁边的.同学听。
(2)指名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幻灯片上写出算式。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第1题.
(1)教师在黑板上贴上数字卡片。
(2)问:小朋友,黑板上的卡片,哪两个相加可以填写这个算式呢?
□+□=8
(3) 继续练习:□+□=9 8-□=□ 9-□=□
让学生自由讨论后发表意见。
让学生自己出卡片,说算式。
2、完成第2题.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开火车。
(2)奖励口算又快又准的小朋友。
3、完成第3题.
(1)出示图画,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画了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2)出示白菜老师的话,让学生说说小蜜蜂可以拉出哪些算式?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说,注意不要遗漏。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四的第5题。
(1)出示全部算式,让学生比较每组的算式,看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第一行得数都是8)
(2)不计算,在得数比8小的算式后面打“√”。
(3)交流:说说你是怎样通过比较作了选择的。(每组的两题都与第1题进行比较,进行估计)
2、完成第6题。
(1) 出示第6题图,让学生观察:图中有些什么?有几个?要求什么?
(2) 提问:如果让你用图中的数量列算式你会吗?
让学生将自己想的结果填写到书上。 反馈交流,说说为什么用加法算?
3、完成第7题。
(1)出示第7题,观察,说说要拼成的积木有几块?
(2)下面的哪堆积木可以拼成上面的长方体?小朋友自己在书上数一数。
(3)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数的。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2. 9 6 1 8 5 9 9 3 8 3 2 9
4. 6 7 8 9 7 5 3 1 9 7 5 3
6. 5 4 5+4=9
教学反思:
在练习过程中要多创设形式活泼、学生喜爱的练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对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要让学生说说图意,感受生活的情境,并联系实际生活的经验,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8
内容:
P53-P54的内容及练习八第1-2题。
目标:
1、通过数8、9个的物体的实践活动,认识8、9,会写8、9。
2、知道9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9以内数的大小,
3、能准确区分8个、9个和第8个、第9个,培养初步的比较能力。
4、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教育。
重点、难点:
区分基数和序数及比较大小。
教具:多媒体。
学具:小棒。
教法:引导观察法。
学法:观察操作法。
教程:
一、创设情景。
1、从0数到7,再从7数到0。
2、小花猫钓无尾鱼和半截鱼的故事引出8、9。
3、板书:8、9的认识。
二、合作探索:
1、认识8、9。
(1) 引导观察主题图,仔细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图意。
(2) 用8、9说一句话。
(3) 提问小结。从说一句话中,你知道8、9的用途吗?数字8可以是八个任意物体的'数目,也可以是第八个、第八名、第八等。
2、基数和序数及大小比较。
(1)操作:拿出数字卡片08,摆一摆,从0排到8,再从8排到0,说说是按什么顺序排的。
(2)涂色:P54蝴蝶图,给从左数第8只蝴蝶涂上黄色,第9只蝴蝶涂上红色。
(3)媒体出示:尺子图,引导观察数的顺序。
(4)媒体出示点子图,数7和8,8和9并比较大小。
(5)指导写8、9,练习写8、9。
三、应用拓展:
1、练习八第1题。
多媒体出示动物坐火车的图和火车进山洞的图
2、练习八第2题。
3、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2、3、5、8、0、1、4、6、9、7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9
5 第一单元:数一数 (共1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1-10各数,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倾听同学发言等。
3.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爱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
教学重点:指导观察方法,培养观察兴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按要求观察。(课本2.3两页的主题图)
1.看第2页的图,这是一个美丽的乡村小学,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小朋友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了。大家来看看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谁能告诉大家,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2.仔细观察这幅图,看看图上到底有哪些东西。汇报的时候要说清楚,个数是1的是什么,个数是2的是什么,个数是10的是什么?
3学生独立观察。
汇报。
1.生按1、2、3……的顺序汇报,2.师板书1、2、3……
个数是1的有…… 红旗、教学大楼、老师、操场、风向标、气温箱、足球
个数是2的有…… 双杠、跳绳、门柱
个数是3的有…… 石凳、帽子
个数是4的有…… 垃圾箱、国旗护栏 问:你是怎么知道有4个垃圾箱的?
个数是5的'有…… 高楼、
个数是6的有…… 花、大树、
个数是7的有…… 小鸟、
个数是8的有…… 小树
个数是9的有…… 女同学
个数是10的有…… 男同学
(允许学生说10以上的。)
2.指板书,这些数你能数一数吗?
3.能完整的说有1个什么,2个…… 同桌互相说一说。
4.谁上来说给大家听。(要求其余学生认真听,说对了要拍手。)
三.讨论。刚才小朋友们都很能干,现在你能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些什么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等一下来汇报。
四.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五.小结:这节课小朋友的表现都很棒,现在你能说一说,你学会了哪些本领吗?今天我们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花呀、树呀、鸽子呀等好多东西,还数了教室里的门和窗等等东西,放学后,你们还可以数数在家里或其他地方看到的东西。
板书设计; 数一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教后录:这是一年级学生入学学习的第一课。为了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一上课,运用了轻松的谈话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上下来之后感觉基本学生对这一知识都掌握得较好,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学生大量的说1——10在身边的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更浓了。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
第二课时 9加几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89页至90页。
教学要求:
1、学会9加几的进位加法,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3、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凑+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出示课件,借‘’爸爸和妈妈‘’买的饮料,揭示课题-----有几瓶饮料。
2、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知道了什么信息,能提出哪些问题。
生1:爸爸买的饮料比妈妈买的饮料少?
生2:妈妈买的饮料比爸爸买的饮料多?
生3: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爸爸买了3瓶饮料,妈妈买了9瓶饮料一共有多少瓶饮料?
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几瓶饮料吗?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有如下几种算法:
(1)数出来的:1、2、3、4、5……11、12,一共有12瓶饮料。
(2)妈妈买了9瓶,然后接着数爸爸买来的饮料10、11、12一共有12瓶饮料。
(3)我把爸爸买的饮料拿1瓶放在妈妈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剩下的2瓶,一共是12瓶。
(4)我把妈妈买的饮料拿7瓶放在爸爸的袋子里凑成10瓶,10瓶再加上剩下的2瓶,一共是12瓶。
(5)我知道10+3=13,那么9+3=12,9比10少10,得数就少1。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几种方法中你们最喜欢哪一种?
4、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小朋友们说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一共有多少瓶饮料怎样列式?生说,教师板书9+3,请小朋友用小棒摆一摆,教师知道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替妈妈买的饮料,右边摆3根代替爸爸买的饮料,小组内互相讨论,汇报结果: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9+3=12
把3分成1和2,9加1得10,10加2得12
9+3=12
把9分成2和7,7加3得10,10加2得12
二、试一试:
9+5= 7+9=
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并在小组内互相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
三、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算式,只要写得合理都给予适当的表扬,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3、游戏:找朋友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吗?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很多的方法计算出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计算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
教学内容:
快乐的午餐(比多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数一数、比一比、画一画的活动中,直观认识两个数量(10以内)间的相等与不等关系。
2、能力目标:结合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3、情感目标:继续学习并养成认真倾听,有序操作,大胆表达的习惯。
教学重点:
能够清楚地表达出谁和谁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教学难点:
结合动手操作活动,积累一一对应的活动经验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出示主题图:一群小松鼠高高兴兴地来到了动物餐厅,准备美餐一顿,爱动脑筋的`小松鼠发现了好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板书:快乐的午餐
二、操作感知,感悟“一一对应”
1、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多少
①盘子够吗?学生说出后,你是怎么知道的?6和6一样多。要比较物体的多少可以数数;也可以一个对一个的进行比较。老师这里有松鼠和盘子图,我们一起来摆一摆,看看盘子到底够吗?一只松鼠要发一个盘子,那我们就把一个盘子对着一只松鼠摆,一个对着一个。
②勺子够吗?餐厅里的勺子够吗?我们一起来摆一摆。指名学生摆一摆。
③杯子够吗?有了盘子勺子,还要给每只小松鼠准备杯子,餐厅里的杯子够吗?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先读一读小动物说的话,然后小组演一演,借助学具摆一摆,最后全班交流
2、看图让学生说一说哪个最多、那个最少。理解“多少、同样多、最多、最少”的含义。
三、练习反馈,强化思维
1、拍手游戏,前后呼应。
如:师拍3下,你和我一样多。生相应拍手3下。
师拍4下,你比我多。生相应拍手5下。(指名说)
师拍4下,你比我少。生相应拍手3下。(指名说)
2、画一画。完成教材“练一练”的第1题。
引导学生先读每道题的要求,再按要求画。画完后,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3、完成教材“练一练”第2、3题。
4、完成教材“练一练”第4题。
四、课堂小结
回忆下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快乐的午餐
比多少
同样多最多最少
教学反思:
多少,设计,北师大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2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人,激发兴趣
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来玩一玩,好不好?
师一边拍手一边有节奏地说:小朋友,我问你,9和几凑满十?
学生:邵老师,告诉你,9和1凑满十
[评析: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为新课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口令游戏不但复习了10的组成,也为学生探索8、7加几的算法提供了依据。]
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
1.教学小号图。
(1)提问:这是一幅小号图,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怎样列式?
[评析:让学生先说一说图意,再提出问题,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2)提问:8+7等于几?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在小组里说一说。
(3)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可能会有下面的想法:
①一个一个数出来的。
②左边8个加2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
③右边7个加3个是10个,10个加5个是15个。
④两个盒子一共20格,现在空掉5格,就是15个。
⑤8+7=8+2+5=15。
⑥8+7=7+3+5=15。
学生在交流第②、③种方法时电脑动画演示小号移动的过程。
[评析: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的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8+7的计算策略。以上不同的算法反映了学生的三种认知水平:第①种算法表现出动作把握倾向,认知水平有待提高;第②③④种算法表现出图形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对图形有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第⑤⑥种算法表现出符号把握倾向,这些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认知水平较高。]
2.教学小棒图。
(1)小朋友想出了很多办法计算8+7=15,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小青椒和小蘑菇是怎样想的?
小青椒是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的,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是怎样想的.?指名说一说。
动画演示,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
(2)小蘑菇的想法和小青椒有点不一样,请你们在小组里说一说它又是怎样想的?指名交流。
[评析:设置一个帮助小青椒和小蘑菇的情境,让学生填出方框里的数,有利于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美德,同时使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3)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凑十法。
3.(1)教学想想做做第1题。
请小朋友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学生完成后交流。
(2)(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下面我们来做个圈十游戏。先圈出10个,再计算。
(3)教学想一想。提问:不看图、不摆小棒,你们会这样想吗?请你在书上填一填。
提问:计算8+9还可以想哪些有联系的算式?
谁来说一说。学生可能想到:
①因为9+8=17,所以8+9=17。
②因为9+9=18,所以8+9=17。
③因为8+10=18,所以8+9=17。
④因为17-9=8,所以8+9=17。
[评析:让不同的学生表现不同的思维过程,使他们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感受成功的快乐,同时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
(4)小结:我们计算8+9的时候可以想以前学过的算式,这个办法真不错。(电脑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你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的得数吗?
学生口答。
[评析:通过题组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较小数加较大数,可以利用学过的算式直接算出得数,同时体会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三、寻找规律,巩固新知
1.电脑出示8加几的题目,学生口答,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加上的数分成2和几,就知道得数是十几。小结:发现了这个规律,就会算得又对又快。
[评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让他们去观察、比较,从而发现8加几得数的规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探究、思考的习惯。]
2.电脑出示7加儿的题目。提问:那么7加几有这样的规律吗?谁能很快算出这些题目的得数?
3.组织口算比赛男女生各派一名代表,其余打手势。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提问:光会计算还不够,我们还得学会开动脑筋,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们看,面包房里有3袋面包,第一袋装了9个,第二袋装了8个,第三袋装了6个。幼儿园王阿姨要为班上15个小朋友准备点心,你觉得买哪两盒比较合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小结: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只要肯动脑筋,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
[评析:教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需要在具体的情境中,作出分析、估计和判断。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新精神。]
总评:本课的教学,没有严谨的计算方法的讲解和反复的、规范化的算理语言的训练。教师允许学生用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形式思考,探索计算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学生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生动活泼的、生动的和个性化的过程。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3
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体会高矮的相对性,渗透帮助他人的教育。
教学流程设计:
1、图片出示,创设情景
长颈鹿和大象谁高谁矮?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
2、选用哪个钉子好?
(根据生活经验,厚的木版用长一些的钉子,薄一点的木板用短一点的钉子。)
3、哪跟绳子最长,哪根最短?
(图略)
说一说,比较的'方法以及理由。
4、拓展练习
汽车能否从桥下通过?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问题。
(2)同桌交流。
(3)全班反馈。
5、比较站在不同高度上的小兔子的高矮。
(1)学生观察,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注意让学生说说比较高矮时要注意什么?(同一个起点)
从短到长依次排起来。
这题的比较方法可以是数方格的方法。
(1)学生观察,
(2)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教学反思:学生对高矮和长短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上课的效果比较明显,比较小兔这一环节容易出错。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4
第六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3、74、75页的内容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在11到20之间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数序和大小,能够正确地读出11到20各数。
2、在日常生活中发现11-12各数。
教具、学具准备:20支小棒和一把尺子,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
8-4 4+3 7+3 3+6 9-4 9-6
10-7 8+2 10-8 5+5 3+5 7-4
二、新课:
我们已经学过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11-20各数的认识。
1.数小棒
(1)让学生数小棒,一根一根地数,从1数到20。
(2)出示例1的幻灯,演示:一根一根地数,从1数到10,把10根捆成一捆,接着一根一根地数到20,再把10根捆成一捆。使学生看到1捆是1个十,2捆是2个十。然后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用小棒数一遍。
2.让学生用小棒分别摆出11根、13根、15根、20根,让学生分别说出是怎样摆的,所摆的小棒里有几个十,几个一,再把这个数读出来。
3.让学生拿出直尺,从0数到20;从8数到14;从6数以17。
问:13后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6前面的一个数是多少?11比13大还是小?17比14大还是小?
三、练习:
1.让学生齐说1-20,再让学生数。
2.让学生(指名)从7数到18,然后全班学生从7数到18。
3.读数练习。
4.根据数摆小棒。说一说每一个数是如何摆的,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5.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
6.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四、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会了数和读20以内的数,知道十几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还掌握了20以内数的数序和大小。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
教学内容:教材P57例题,“想想说说”习题。
教学目的:
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反站解决问题的策略。
2.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观察、分析能力、追求思维的灵活性。
3.对参加数学学习活动感兴趣愿意互助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透发参与
1.小猴子聪聪想把书上结的又大又红的桃子装在盒子里送给自己的好朋友。瞧!他已经装好一些了,盒子没有装满。你愿意帮小猴子算一算应该再采几个桃子吗?
2.师引导学生观察:盒子里已经装了几个桃子,一共要采几个桃子,列出含未知加数的算式:8+()=10
二、自主探索,体验合作
1.师:刚才很多小朋友一下子说出了应该再采2个桃子,你们一定有自己的好方法,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一下吗?
2.学生交流,由小组长负责统计有几种不同的'想法。
3.全班交流,小组汇报。
(1)观察,发现有两个空格,就知道再放2个桃子进去就满10个了。
(2)联系前面学习的数的分与合的知识,10可以分成8和2,就知道应该再采2个桃子了。
(3)前面学习的加法非常熟练,一看就知道。
(4)联系减法,知道10减8等于2,就知道还要再采2个桃子。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演示,聪聪来到小河边,河上的五彩桥是由许多块大石头拼成的。现在小桥只剩了半边。只有让两块石头的数字相加等于10才能拼好小桥,快来帮帮聪聪吧!学生看屏幕,聪聪拼好小桥。
2.小游戏:找朋友。
3.师:刚才一直是老师出题小朋友来解决,你们想自己出几道这样的题吗?请每个小组合作出两道这样的题。我们来个小组比赛号码?学生在小组中讨论怎样出题,然后个组交换解答,最后展示各组出的题和答案,全班交流评价。
4.师:小猴子聪聪过了桥,来到了城堡的门口,特的朋友就在里面。城堡的门上三把大锁。(锁上有求未知加数的算式()+()=9,六把钥匙上各有一些数字)你能帮小猴子选好钥匙吗?
学生同桌交流,作为兴趣题。
四、小结:略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01-20
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01-29
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教案01-06
数学上册教案01-15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2-02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10-08
一年级上册数学总教案10-12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01-14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案02-06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