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3-03-19 16:40:11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荐】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荐】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知识与技能】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一对互逆的运算,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能用科学计算器求平方根及其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进一步熟悉开平方的运算过程,能熟练的进行开平方的运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平方与开平方这一对互逆运算的辩证关系,感受平方根在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一对互逆的运算,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

  【教学难点】能熟练的进行开平方运算,并熟悉各种不同形式的'开平方运算,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具准备】小黑板 科学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小刚家厨房的面积为10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米?边长的近似值是多少?(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

  2、用计算器分别求,得近似值。(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

  3、0.36的平方根是( )

  4、(-5)2的算术平方根是( )

  二、练习内容

  (一)填空

  1、若=1.732,那么=( ) 2、(-)2=( )

  3、 =( ) 4、若x=6,则=( )

  5、若=0,则x=( ) 6、当x( )时,有意义。

  (二)选择

  1、下列各数中没有平方根的是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A.B.C.D.的值是( )

  A.B.C.D.; 2、4x2-49=0; 3、(25/81)x2=1;

  4、求8+(-1/6)2的算术平方根;

  5、求b2-2b+1的算术平方根;(b<1)

  6、

  7、 ;(用四舍五入方法取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

  8、肖明家装修用了大小相同的正方形瓷砖共66块,铺成了10.56平方米的房间,肖明想知道每块瓷砖的规格,请你帮助算一算。

  三、小结与巩固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道有效数字的概念;

  2.会按要求进行近似数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什么叫实数?实数怎么分类?

  2.在有理数范围内学过的概念、运算法则、运算定律、性质,在实数范围内还适应吗?

  3.做一做

  如果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3平方厘米,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5平方厘米,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的和大约是多少厘米(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一位)?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 交流上面问题的做法

  (1)估计同学们会有两种做法:

  用计算器分别求的近似值,用四舍五入取到小数点后面第一位,然后相加,得:(厘米)

  (2)用计算器直接求出的近似值,用四舍五入取到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得:

  如果没有两种做法,也要想办法引出这两种做法

  两种做法的答案不同,哪一种答案正确呢?

  请同学们把第一种做法修改一下:将的近似值分别取到小数点后第二位,然后相加。你发现了什么?

  这时两种做法的答案就一样了。

  从这个例子看出,在进行实数的加减运算时,如果要求答案取到小数点后面第一位,那么参与运算的每一个实数的近似值应当多一位,即取到第二位,最后结果才取到小数点后面第一位。

  2、引入有效数字的概念

  在上面运算中1.73是的近似值,它是用四舍五入得到的,1、7、3叫近似数1.73的三个有效数字。什么叫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呢?

  先思考:0.010256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等于多少呢?

  0.0102560.0103

  近似数0.0103有三个有效数字1、0、3

  现在你能说说,什么叫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吗?

  从第一个不是零点数字起到最后一个不数字止的所有数字叫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考考你:1 近似数0.03350有几个有效数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125万保留两个有效数字等于__________

  3 有_______个有效数字。

  3、怎样进行近似值的运算?

  在近似数的加减法运算中,如果被减数与减数相差较大,那么参与运算的`最大数多取一位有效数字,其余的数取到与最大数最低位相对应的那一位止。

  例1 计算: 27.65+0.02856+-3.414(保留三个有效数字)提醒:最后一位数字为0,不能省略。

  (2)在进行近似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中,参与运算的每一个数应多取一位有效数字。

  例2 在上面做一做问题中 ,如果分别以正方形ABCD、EFGH的边长作为宽与长,做一个长方形,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考考你:1.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面第二位)(1),(2)

  2.计算(保留三个有效数字)(1) (2)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3(1)一个正方形的体积变为原来的27倍,它的棱长变为多少倍?表面积变为原来的多少倍?

  变式:上面问题中27倍改为:8倍,其他不变

  例4 已知求a+b的值。

  例5 设a、b为实数,且求的值。

  四、反思小结,拓展提高

  这节课,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1.有效数字的概念;2.实数的近似数的计算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情景设置:

  同学们,现在我们家里都有电视机,大家都知道电视机的横切面是个长方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将几台型号相同的电视机叠放在一起组成“电视墙” ,计算图中这些电视墙的面积。

  (每一个小长方形的长为a,宽为b)

  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墙”是一个长方形,由9个小长方形组成。

  从整体上看,“电视墙”的`面积为长方形的长与宽的积:3a·3b;

  从局部看,“电视墙”中的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都是ab,“电视墙”的面积是这些小长方形的面积和:9ab。

  于是,我们有:3a·3b = 9ab.

  新课讲解:

  1.探索研究

  一起来观察上面这个等式:3a·3b = 9ab,根据上学期的学习,同学们知道,3a、3b都是单项式,9ab也是个单项式,那么计算时是否有一定的规律性?4ab·5b这两个单项式的积是20ab吗?

  请学生回答,教师加以总结归纳:

  两个单项式3a与3b相乘,只要把两个单项式的系数3与3相乘,再把这两个单项式的字母a与b相乘,即3a·3b =(3×3)·(a·b)= 9ab.

  4ab·5b这两个单项式的积是20ab。

  同学们回答的太棒了,两个单项式相乘,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单项式乘单项式法则: 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们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2.例题

  计算:(1)a·(6ab);

  (2)(2x)·(-3xy).

  解: (1)a·(6ab)

  = (×6)·(a·a)·b

  = 2ab;(教师规范格式)

  (2)(2x)·(-3xy).

  = 8x·(-3xy)

  = 【8×(-3)】(x·x)y

  = -24xy.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借助自己熟悉的事物,感受较小数;

  2.通过分析、交流、合作,加深对较小数的认知,发展数感;

  3.能用科学技术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重点、难点:

  对较小数字的信息作合理的解释和推断,感受较小数,发展数感,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较小的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我们已学过一百万有多大,请结合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来描述这些大数。

  2.什么叫科学记数法?把下列各数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1)2500000(2)753000(3)205000000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入:

  出示“议一议”前三幅图(让学生阅读,思考)

  教师提出问题:一百万分之一有多少呢?提示本节内容,导入课题“认识百万分之一”.

  三、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对绝对值较小数的'认知.

  1.出示投影:“议一议”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约为8844米;

  (1)让学生计算珠穆朗玛峰高度的千分之一是多少?相当于几层楼的高度?

  (2)让学生计算珠穆朗玛峰高度的百万分之一是多少?并直观地描述这个长度.

  2.出示投影:“议一议”

  (1)让学生计算出天安门面积的百分之一的面积,并用语言描述.

  (2)让学生计算出天安门面积的万分之一及百万分之一的面积,并用语言描述.

  教师综述:

  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会接触到较大的数,同时也会接触到较小的数;通过刚才大家的计算,交流体会,感受到一个物体的高度或面积的百万分之一的大小,使大家认识了百万分之一.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

  教学目的

  1.通过对多个实际问题的分析,使学生体会到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2.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重点、难点

  1.重点: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题。

  2.难点:弄清题意,找出“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小学里已经学过列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让我们回顾一下,如何列方程解应用题?

  例如:一本笔记本1.2元。小红有6元钱,那么她最多能买到几本这样的笔记本呢?

  解:设小红能买到工本笔记本,那么根据题意,得

  1.2x=6

  因为1.2×5=6,所以小红能买到5本笔记本。

  二、新授: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

  问题1: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

  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

  (让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再作讲评)

  算术法:(328-64)&pide;44=264&pide;44=6(辆)

  列方程解应用题:

  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328人,可得。

  44x+64=328 (1)

  解这个方程,就能得到所求的结果。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试试看?

  (学生可能利用逆运算求解,教师加以肯定,同时指出本章里我们将要学习解方程的另一种方法。)

  问题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

  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

  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呢?

  通过分析,列出方程:13+x=(45+x) (2)

  问:你会解这个方程吗?你能否从小敏同学的解法中得到启发?

  这个方程不像例l中的方程(1)那样容易求出它的解,小敏同学的方法启发了我们,可以用尝试,检验的方法找出方程(2)的解。也就是只要将x=1,2,3,4,……代人方程(2)的两边,看哪个数能使两边的值相等,这个数就是这个方程的解。

  把x=3代人方程(2),左边=13+3=16,右边=(45+3)=×48=16,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借助数轴,初步理解绝对值的概念,能求一个数的绝对值,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2)、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运用“||”来表示一个数的绝对值,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达到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目的

  (2)、通过探索求一个数绝对值的方法和两个负数比较大小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3)、通过对“做一做”“议一议”“试一试”的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有条理地用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用绝对值或数轴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让学生学会尝试评价两种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借助数轴解决数学问题,有意识地形成“脑中有图,心中有数”的数形结合思想。通过“做一做“议一议”“试一试”问题的思考及回答,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发展学生清晰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合作交流、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

  三、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组长学案学习情况,组长检查组员学案学习情况。(约5分钟)

  2、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交流。(约5分钟)

  3、小组分任务展示。(约25分钟)

  4、达标检测。(约5分钟)

  5、总结(约5分钟)

  四、小组对学案进行分任务展示

  (一)温故知新: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数轴和数轴的三要素,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什么叫数轴数轴的三要素什么

  (二)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观察下图,回答问题:(五组完成)

  大象距原点多远两只小狗分别距原点多远

  归纳: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一个数a的绝对值记作,4的绝对值记作,它表示在上与的距离,所以|4|=。

  2、做一做:

  (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四组完成)-1.5,0,-7,2

(2)求下列各组数的绝对值:(一组完成)

  (1)4,-4;

(2)0.8,-0.8;

  从上面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3、议一议:(八组完成)

  (1)|+2|=,1=,|+8.2|=;5

(2)|-3|=,|-0.2|=,|-8|=.

(3)|0|=;

  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小结:正数的绝对值是它,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0的绝对值是。

  4、试一试:(二组完成)

  若字母a表示一个有理数,你知道a的绝对值等于什么吗

  (通过上题例子,学生归纳总结出一个数的绝对值与这个数的关系。)

  5:做一做:(三组完成)

  1、(1)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比较它们的大小:-3,-1

  (2)求出(1)中各数的绝对值,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3)你发现了什么

  2、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

  (1)-1和–5;(五组完成)(2)

  (3)-8和-3(七组完成)

  5和-2.7(六组完成)6五、达标检测:

  1:填空:

  绝对值是10的数有()

  |+15|=()|–4|=()

  |0|=()|4|=()

  2:判断

  (1)、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2)、一个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3)、一个数的绝对值不可能是负数。()

  (4)、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的绝对值一定相等。()

  (5)、一个数的绝对值越大,表示它的点在数轴上离原点越近。()

  六、总结:

  1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2.绝对值的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因为正数可用a>0表示,负数可用a<0表示,所以上述三条可表述成:a="">0,那么|a|=a(2)如果a<0,那么|a|=-a(3)如果a=0,那么|a|=0

  3、会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七、布置作业

  P50页,知识技能第1,2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

  教学目标:

  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运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快速运算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是本节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计算并回答问题:

  (1)4a3b4c÷2a2b2c;(2)(a2b2c)÷3ab2

  (3)以上的计算是什么运算?能否叙述这种运算法则?

  2.计算并回答问题:

  (1)3x(x2x+1);(2)4a(a2a+2)

  3.请同学利用2、3、6其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仅含以上三个数的等式.

  说明:希望学生能写出

  2×3=6,(2的3倍是6)

  3×2=6,(3的2倍是6)

  6÷2=3,(6是2的3倍)

  6÷3=2.(6是3的2倍)

  然后向大家指明,以上四个式子所表示的'三个数间的关系是相同的,只是表示的角度不同,让学生理解被除式、除式与商式间的关系.

  二、新课引入

  对照整式乘法的学习顺序,下面我们应该研究整式除法的什么内容?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点明本节的主题,并板书标题.

  1.法则的推导.

  引例:(8x312x2+4x)÷4x=(?)

  分析:

  利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的规定,我们可将上式化为4x·(?)=8x312x2+4x

  然后充分利用单项式乘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引导学生对“待求的商式”做大胆的猜测:大体上可以从结构(应是单项式还是多项式)、项数、各项的符号能否确定、各具体的项能否“猜”出几方面去思考.根据课上学生领悟的情况,考虑是否由学生完成引例的解答.

  解:(8x312x2+4x)÷4x

  =8x3÷4x12x2÷4x+4x÷4x

  =2x23x+4x.

  思考题:(8x312x2+4x)÷(4x)=?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

  2.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3.用坐标表示平移体现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数学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重点: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

  难点: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坐标方法的另一个应用。

  二、新

  展示问题:教材第75页图.

  (1)如图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上平移4个单位

  长度呢?

  (2)把点A向左或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观察他们的变化,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吗?

  (3)再找几个点,对他们进行平移,观察他们的坐标是否按你发现的规律变化?

  规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x,y)向右(或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a,y)(或(

  ,));将点(x,y)向上(或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y+b)(或(,)).

  教师说明: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从图形上的点的坐

  标的某种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例如图(1),三角形ABC三个顶点坐标分别是A(4,3),B(3,1),C(1,2).

  (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后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1、B1、C1,依次连接A1、B1、C1各点

  ,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2)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A2、B2、C2,依次连接A2、B2、C2各点

  ,所得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按要求画出图形后,解答此例题.

  解:如图(2),所得三角形A1B1C1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三角形A1B1C1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

  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类似地,三角形A2B2C2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它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

  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

  课本P77思考题:由学生动手画图并解答.

  归纳:

  三、练习:教材第78页练习;习题7.2中第1、2、4题.

  四、作业布置第78页第3题.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9

  认识三角形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认识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让学生掌握三角形的概念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并能运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难点

  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应用三边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本节课件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回顾与思考、情境引入、三角形的概念、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练习应用、课堂小结、探究拓展思考、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回顾与思考

  1、如何表示线段、射线和直线?

  2、如何表示一个角?

  第二环节 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关三角形的图片,课上让学生举例,并观察图片.

  活动目的.:让学生能从生活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感受到我们生活在几何图形的世界之中.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从而更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三环节 三角形概念的讲解

  (1)你能从中找出四个不同的三角形吗?

  (2)与你的同伴交流各自找到的三角形.

  (3)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通过上题的分析引出三角形的概念、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三角形的边角的表示方法.并出两道习题加以练习,从练习中归纳出三角形的三要素和注意事项.

  第四环节 探索三角形三边关系第一部分 探索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活动内容:在四根长度分别是8cm、10cm、15cm、20cm的小木棒中选三根木棒摆三角形.学生统计能否摆成三角形的情况.

  第二部分 探索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活动内容:通过让学生测量任意三角形三边长度来比较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教师通过几何画板验证,从而得出结论.

  第五环节 练习提高

  活动内容:

  1.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和8厘米的木棒,用长度为2厘米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厘米的木棒呢?

  2.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且第三边是奇数,那么第三边长为 .若第三边为偶数,那么三角形的周长 .

  3.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用长度为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cm的木棒呢?动手摆一摆.学生回答完上面问题后想一想能取一根木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吗?

  第六环节 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学生自我谈收获体会,说说学完本节课的困惑.教师做最终总结并指出注意事项.

  学生对本节内容归纳为以下两点:

  1.了解了三角形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注意事项为:判断a,b,c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应注意:a+b>c,a+c>b,b+c>a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当a是a,b,c三条线段中最长的一条时,只要b+c>a就是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边.

  第七环节 探究拓展思考

  1.若三角形的周长为17,且三边长都有是整数,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有多少个?你可以先固定一边的长,用列表法探求.

  2.在例1中,你能取一根木棒,与原来的两根木棒摆成三角形吗?

  3.以三根长度相同的火柴为边,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现在给你六根火柴,如果以每根火柴为边来组成三角形,最多可组成多少个三角形?试试看.

  第八环节 作业布置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1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1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结合实例,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相关概念。

  2.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化陌生为熟悉,化复杂为简单的“转化”思想方法。

  3.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体会数学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列不等式组。

  教学方法

  探索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 引入课题:

  1. 估计自己的体重不低于多少千克?不超过多少千克?若没体重为x千克,列出两个不等式。

  2. 由许多问题受到多种条件的限制引入本章。

  二、 探索新知:

  自主探索、解决第2页“动脑筋”中的'问题,完成书中填空。

  分别解出两个不等式。

  把两个不等式解集在同一数轴上表示出来。

  找出本题的答案。

  三、 抽象:

  教师举例说出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渗透交集思想)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10.1平方根》教学设计PPT课件导学案教案

  课题: 10.1 平方根(1)

  教学目标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3.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着的,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知识重点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情境导入 同学们,20xx年10月15日,这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值得骄傲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神舟”五号飞船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多媒体同时出示“神舟”五号飞船升空时的画面).那么,你们知道宇宙飞船离开地球进人轨道正常运行的速度是在什么范围吗?这时它的速度要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米/秒)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米/秒). 、 的大小满足 .怎样求 、 呢?这就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也就是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有关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请看下面的问题.“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和安全着陆,标志着我国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迈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步,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荣耀.此内容有感染力,使学生对

  本章知识的应用价值有一个感性认识,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这里的计算实际上是已知

  幂和乘方的指数求底数的问题,是乘方的逆运算,学生以前没有见过,由此引出了本章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研究这些内容的大体思路.

  提出问题

  感知新知 多媒体展示教科书第160页的问题(问题略),然后提出问题:

  你是怎样算出画框的边长等于5dm的呢?(学生思考并交流解法)

  这个问题相当于在等式扩=25中求出正数x的值.

  练习:教科书第160页的填表. 练习:教科书第160页的填表.这个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就是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求正方形的边长,这与学生以前学过的

  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求它的面积的过程互逆,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初步体会这种互逆的过程,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归纳新知 上面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实际上是乘方运算中,已知一个数的指数和它的幂求这个数.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 =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 ,读作“根号a”,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也就是,在等式 =a (x≥0)中,规定x = .

  思考:这里的数a应该是怎样的数呢?

  试一试:你能根据等式: =144说出144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吗?并用等式表示出来.

  想一想: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

  建议:求值时,要按照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写出应该满足的关系式,然后按照算术平方根的记法写出对应的值.例如 表示25的算术平方根,因为…… 也可以写成 ,读作“二次根号a”。

  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比较抽象,原因之一是学生对石这个新

  的符号的理解要有一个过程.通过此问题,使学生对符号“而”表示的具体含义有更具体、更深刻的认识.

  应用新知 例.(课本第160页的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00;(2)1;(3) ;(4)0.0001

  建议:首先应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应满足怎样的等式,应该用怎样的记号来表示它,在此基础上再求出结果,例如求100的算术平方根,就是求一个数x,使 =100,因为

  例题的解答展示了求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思考过程.在开始阶段,宜让学生适当模仿,熟练后可以直接写出结果.

  探究拓展 提出问题:(课本第160页)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方法1:课本中的方法,略;

  方法2:

  可还有其他方法,鼓励学生探究。

  问题: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呢?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 ,表示2的算术平方根,它到底是个多大的数?你能求出它的值吗?

  建议学生观察图形感受 的大小.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呢?(用刻度尺测量它与大正方形的边长的大小)它的近似值我们将在下节课探究.

  教科书在边空提出问题“小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

  这是为在10.3节介绍在数轴上画出表示 的点做准备.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提问: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呢?

  2、算术平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

  3、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布置作业 3、 必做题:课本第167页习题10.1第1、2、3题;168页第11题。

  4、 备选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i. 是25的算术平方根;

  ii. 一6是 的算术平方根;

  iii. 0的算术平方根是0;

  iv. 0.01是0.1的算术平方根;

  ⑤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就是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的算术平方根.

  (2)下列各式哪些有意义,哪些没有意义?

  ①- ② ③ ④

  (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0平方厘米,求以这个正方形的边为直径的圆的面积。

  在本节的第一个“探究”栏目之前,重点是介绍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因此所涉及的数(包括例题中的数)都是完全平方数(能表示成一个有理数的平方),所求的是这些完全平方数的算术平方根.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节课,主要是要建立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为了使学生体会引入算

  术平方根的必要性,感受新数(无理数)的产生是实际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章前图的学习不要省略.特别地应提醒学生这里求速度的问题实际上是已知幂和乘方求底数的问题,是一个新的数学问题.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对学生来说是容易接受并有兴趣

  的.教学中要注意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对它的符号的理解与接受要有一个过程,但这也是最重要的,能从根号很自然地联想到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应满足的一个等式)这是学好平方根概念的基本保证,所以在例题之前安排了试一试和想一想,教师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有关的训练.

  通过对两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的探究活动,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是使学生理解引人算术平方根符号的必要性,明确有些正数的算术平方根不能容易地求得,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能确定多项式的公因式,熟练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经历探索提公因式法的过程,培养逆向思维能力.

  让学生通过参与探索过程,培养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公因式的定义以及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难点

  准确找出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什么叫做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有什么联系?

  2. 计算:

  3. 观察上式运算的结果 ,各项所含的因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到各项含有相同的因式m后,教师给出公因式的概念:

  几个式子的公共的因式称为它们的公因式.

  一个多项式如果各项含有公因式,怎样分解因式呢?

  二、探究新知

  根据 的'计算结果,你能将 分解因式吗?分解的根据是什么?你能说说分解的具体做法是什么吗?

  学生思考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分解的根据是乘法分配律,具体的做法是把各项的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 随后给出这种方法的名称.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这种把多项式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时要把所有的公因式都提出,使剩下的多项式因式里不含公因式.

  三、典例剖析

  例1 把 因式分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项的公因式,并板书分解过程.

  解:

  反思:分解得 对不对,为什么?

  例2把 因式分解.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项的公因式,并总结出找公因式的方法:一看各项系数,找出各系数的最大公因数,二看各项的字母因式,找出相同的字母因式.

  板书分解过程:

  解:

  例3 把 因式分解.

  引导学生观察各项的公因式,并总结出找公因式的方法:一看各项系数,找出各系数的最大公因数,二看各项的字母因式,找出相同的字母因式,相同的字母取指数最小的作为公因式.

  板书分解过程:

  解:

  四、课堂练习

  基础训练:

  1.说出下列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

  (1) ; (2) ;

  (3) .

  2. 在下列括号内填写适当的多项式:

  (1) ;(2) .

  3. 把下列多项式因式分解:

  (1) ; (2) ;

  (3) .

  学生解答各题,教师组织学生互相批改. 补充说明,当多项式首项系数是负数时,一般要把负号提出括号.

  五、小结

  请你总结一下如何确定多项式中各项的公因式.

  六、布置作业

  教材P62第1题,第2题的(1)(2)(3).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3

  教学目标:1.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2.在已有的对幂的知识的了解基础之上,通过与同伴合作,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

  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合作交流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训练他们养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复习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介绍的有关乘方运算知识:

  二、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以课本上有趣的天文知识为引例,让学生从中抽象出简单的数学模型,实际在列式计算时遇到了同底数幂相乘的形式,给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也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结合学生现有的有关幂的意义的知识,进行推导尝试,力争独立得出结论。

  三、讲授新课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a3·a2=(aaa)·(aa)=aaaaa=a5,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即am·an=a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并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三、应用提高

  活动内容:1.完成课本“想一想”:a?a?a等于什么?

  2.通过一组判断,区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合并同类项”的不同之处。

  3.独立处理例2,从实际情境中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4.处理随堂练习(可采用小组评分竞争的方式,如时间紧,放于课下完成)。mnp

  四、拓展延伸

  活动内容:计算:(1)-a2·a6(2)(-x)·(-x)3(3)ym·ym+1(4)??7?8?73

  (5)??6??63(6)??5??53???5?.(7)?a?b???a?b?7542

  2(8)?b?a???a?b?(9)x5·x6·x3(10)-b3·b3

  (11)-a·(-a)3(12)(-a)2·(-a)3·(-a)

  五、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课上应该掌握的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特征,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1.请你根据本节课学习,把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方面写成体会,用于小组交流。

  2.完成课本习题1.4中所有习题。

  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以实际问题的需要出发,引出平方根的概念,理解平方根的意义,会求某些数的平方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非负数的平方根.

  难点:平方根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问题1、要剪出一块面积为25cm2的正方形纸片,纸片的边长应是多少?

  问题2、已知圆的面积是16πcm2,求圆的半径长.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来学习本节内容.

  二、想一想:

  1、你能解决上面两个问题吗?这两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2、25的'平方根只有5吗?为什么?

  3、-4有平方根吗?为什么?

  三、知识引入:

  一个正数a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我们用a表示a的正的平方根,读作

  “根号a”,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这个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另一个负的平方根记为-a.0的平方根是0,0的算术平方根也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四、能力、知识、提高

  同学们展示自学结果,老师点拔

  1、情境中的两个问题的实质是已知某数的平方,要求这个数.

  2、概括: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

  如52=25,(-5)2=25∴25的平方根有两个:5和-5.

  3、任何数的平方都不等于-4,所以-4没有平方根.

  五、知识应用

  1、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①49②1.69③(-0.2)2

  2、将下列各数开平方

  ①1②0.09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理解负数没有平方根及非负数开平方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一对互逆的运算,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能用科学计算器求平方根及其近似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平方与开平方这一对互逆运算的辩证关系,感受平方根在现实世界中的客观存在,增强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一对互逆的运算,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

  【教学难点】会用平方根的`概念求某些数的平方根,并能用根号加以表示。

  【教具准备】小黑板 科学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七年级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对数学这门课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个学期,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八年级的数学知识,这个学期的知识将会更加有趣。

  2、板书:实数 1.1 平方根

  二、新授

  (一)探求新知

  1、探讨:有面积为8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吗?如果有,那它的边长是多少?(少数学习超前的学生可能能答上来)这个边长是个怎样的数?你以前见过吗?

  2、引入“无理数”的概念:像(2.82842712……)这样无限不循环的小数就叫做无理数。

  3、你还能举出哪些无理数?(,)、、1/3是无理数吗?

  4、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二)知识归纳:

  1、板书:1.1平方根

  2、李老师家装修厨房,铺地砖10.8平方米,用去正方形的地砖120块,你能算出所用地砖的边长是多少吗?(0.3米)

  3、怎么算?每块地砖的面积是:10.8120=0.09平方米。

  由于0.32=0.09,因此面积为0.09平方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为0.3米。

  4、练习:

  由于( )=400,因此面积为40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为( )厘米。

  5、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常常遇到要找一个数,使它的平方等于给定的数,如已知一个数a,要求r,使r2=a,那么我们就把r叫做a的一个平方根。(也可叫做二次方根)

  例如22=4,因此2是4的一个平方根;62=36,因此6是36的一个平方根。

  6、说一说:9,16,25,49的一个平方根是多少?

  (三)探求新知:

  1、4的平方根除了2以外,还有别的数吗?

  2、学生探究:因为(-2)2=4,因此-2也是4的一个平方根。

  3、除了2和-2以外,4的平方根还有别的数吗?(4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两个:2与-2。)

  4、结论:如果r是正数a的一个平方根,那么a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两个:r与-r。

  5、我们把a的正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读作:“根号a”;把a的负平方根记作-。

  6、0的平方根有且只有一个:0。 0的平方根记作,即=0。

  7、负数没有平方根。

  8、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叫做开平方。

  (四)巩固练习:

  1、分别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36,25/9,1.21。

  (6和-6,5/3和-5/3,1.1和-1.1)(也可用号表示)

  2、分别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00,16/25,0.49。(10,4/5,0.7)

  三、小结与提高:

  1、面积是196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求算术平方根:81,25/144,0.16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0-13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推荐】03-19

【精】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3-19

七年级数学下册优秀教案02-15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教案09-29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1-30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7-21

「初一教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2-17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5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