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分数

时间:2023-02-05 17:50:12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教案:分数15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数学教案:分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教案:分数15篇

数学教案:分数1

  一、教学内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材第110一112页的内容和第11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一4题。

  二、教学目标

  1、让同学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

  3、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同学的环保意识。

  三、重点难点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两周前,老师安排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身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

  生活垃圾种类

  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

  可回收的垃圾

  (二)教学实施

  1、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

  请同学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显示出来。如下表:

  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呢?

  请同学列出算式:+=

  2、研讨“+”的算法。

  (1)

  尝试计算“+”。

  老师巡视,然后将同学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①+=+==

  ②+=+=

  ③+===

  (2)集体评价。

  让同学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和通分时,没有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找1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一个是,单位不

  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师用图加以说明: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师用课件动态显示+的计算的过程,边演示边说明:由于10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0,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0份,这样变成,变成,所以+=+。

  老师:通过计算+,谁来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

  在同学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同学打开教材第110页,让同学将自身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教学教材第111页例1的第(2)题。

  (1)由验算引人异分母分数减法。

  请同学完成教材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

  —=()

  —=()

  同学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有两种:一种重算法(将原式再算一遍);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有两种,同学多数会用此法验算。

  ①利用关系式“减数+差=被减数”。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②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

  因为-=-=,所以原式计算正确;

  因为—=-(结果为负数),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同学完成后,集体讲评。利用实物投影将上述两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请同学表达计算的过程。当同学说到利用关系式“被减数一差=减数”进行验算时,着重让他们说一说—

  (先通分,将化成)。

  在同学说算法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

  (2)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再让同学完成教材第112页“做一做”的第2题中右边两道小题。

  老师:“你会验算右边两道小题吗?请试一试。”同学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请两名同学上台板演验算过程。集体反馈时,先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用什么方法验算,然后请用“和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的同学说一说,如何计算是—和—。引导同学把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减法中去。

  老师:通过计算+、—等算式,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让同学自身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

  老师指着同学验算的4道题目,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

  4、完成教材第111页例1的第(2)题。

  同学独立完成,请同学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

  5、完成教材第112页“做一做”的第1题。

  同学独立完成,注意每道题中两个分母的特征,是特殊关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数。

  6、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一4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

  四)思维训练

  1、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

  ++=

  +++=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

  ++++++=

  2、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是?

  +=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数学教案:分数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归纳、应用等过程,经历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过程,初步学习归纳概括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情感状态,体验互相合作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

  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情境引入

  1、有位老爷爷把一块地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到了这块地的xx,老二分到了这块地的xx。老三分到了这块的xx。老大、老二觉得自己很吃亏,于是三人就大吵起来。刚好阿凡提路过,问清争吵的原因后,哈哈的笑了起来,给他们讲了几句话,三兄弟就停止了争吵。

  你知道,阿凡提为什么会笑吗?他对三兄弟讲了哪些话?

  2、120÷30的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

  120÷30= 4(120×3)÷(30×3)= 4(120÷10)÷(30÷10)= 4

  3、说一说:

  (1)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

  (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什么?

  4、让学生大胆猜测:

  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里会不会也有类似的性质存在呢?这个性质是什么呢?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新知探究

  1、动手操作,验证性质。

  (1)让学生拿出三张同样的长方形纸条,分别平均分成2份、4份、6份,并分别把其中的1份、2份、3份涂上色,把涂色的部分用分数表示出来。

  你发现了什么?

  (2)观察比较后引导学生得出:

  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

  (3)从左往右看:

  平均分的份数和表示的份数有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初步小结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从右往左看: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

  xx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得到什么?

  板书:

  让学生再次归纳: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5)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与前面的猜想相回应。

  (6)提问:这里的“相同的数“,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呢?(补充板书:零除外)

  (7)小结: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的比较。

  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在分数里有分数的基本性质。

  想一想: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

  3、学习把分数化成指定分母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教学例2

  (一)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出示例2,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启发:要把化成分母是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子应该怎样变化?变化的根据是什么?

  (3)让学生在书上填空,请一名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二)巩固提升

  1、下面算式对吗?如果有错,错在哪里?为什么会这样错。

  2、判断,并说明理由。

  (1)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把x的分子缩小5倍,分母也同时缩小5倍,分数的大小不变。(√)

  (3)把x分子乘以3,分母除以3,分数的大小不变。(×)

  课后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们有了什么收获呀?

  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应该明确一下几点:

  ①分子、分母进行的是同一种运算,只能是乘以或除以。

  ②分子、分母乘或除以的是相同的数。而且必须是同时运算。

  ③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的数不能使0。

  ④分数的大小是不变的。

  板书

  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就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数学教案:分数3

  本课题教时数:本教时为第7教时备课日期8月31日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

  二、教学新课

  二、 巩固练习

  三、小结

  四、作业

  1、解答应用题。

  学校舞蹈队有32人,合唱队的人数是舞蹈队的,合唱队有多少人?

  一人板演。这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2、引入新课

  1、教学例3

  (1)读题,说明条件和问题。

  问:题里哪个月份的产量与呢个月份的比?要先画哪个月份产量的线段?(画线段图)表示五月份产量的线段要怎样画?(画线段图)增加的'台数是哪个数量的1/5?要求什么问题?指的线段上那一部分?(在线段上表示)

  (1)讨论:这道题例哪个数量是单位1?为什么?哪个台数是四月份台数的1/5?

  要求五月份比四月份增产多少台可以怎样想?

  (学生看着线段图,自己先试着说一说。)

  指名学生口述。

  (2)按照这样想的过程,列式计算。

  (3)小结。

  2、教学试一试

  问:告诉我们什么条件?现在的价钱比原来降低了是指降低的价钱是哪个数量的?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哪个数量是单位1的?

  解答这道题可以怎样想?

  学生练习。

  问:数量关系式什么?为什么用原价乘就是降低的价钱?

  从上面解题的过程可以看出,解题学习的应用题也和前一节课一样,关键式先确定单位1的数量,接着要弄清与题里几分之几对应的式什么数量。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就是单位1的量乘几分之几就等于与它对应的数量。

  1、练一练1

  2、练习三7说出单位1的量

  把数量关系填写完整

  3、练一练2

  口述思考过程。提问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练习三10

  口答算式和结果。

  为什么用求枣子比栗子多的吨数?

  5、练习三12

  练习三8、9、10

  板书: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对应数量

  课后感受

  充分借助线段图使学生理解此类应用题也是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个别同学要加小灶.

数学教案:分数4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分数"产生的原因,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子,分母,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母,分子及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弄清分数单位的含义.

  教学课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提问:

  A,大家知道分数吗 谁能说一个分数

  B,你能举个实例说说这个分数的意义吗

  2,述:说得好,对不能用整数准确表示结果的问题,我们可用分数来解决.即: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或者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

  3,揭示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联系实际,探究新知

  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分数的知识.

  (1)相互交流:① 关于分数我已经知道了什么 请把已知道的讲给同学们听.

  (2)自学理解:① 关于分数,自学后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② 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呢

  ③ 关于分数我还想知道什么

  2,探究深化,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课件1]

  (2)填空.[课件2]

  ① 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5份,1份是它的( )/( );4份是它的( )/( ).

  ② 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 )/( ).

  ③ 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1份是它的( )/( );3份是它的( )/( )

  (3)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折出它的1/4,并涂上阴影.

  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3/8,并涂上阴影.

  (4)抢答. [课件3]

  ① 把8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

  ② 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

  ③ 把这个文具盒你所有的'铅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是( ).为什么是1/2 若平均分给5位;10位;50位同学呢

  ④ 如果这个文具盒里只有6枝铅笔.现在把它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

  ⑤ 如果把8枝笔平均分给2位同学,每位同学得到的铅笔数还能用1/2表示吗 谁来说说这里的1/2所表示的意义如果是100;1000枝呢

  (5)说说下列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课件4]

  5/7 3/8 3/( ) ( )/9 ( )/( )

  3,小结.

  我们可以把许多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比如:一堆苹果,一批玩具,一班学生,一个计量单位或是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把它叫做单位 "1".

  板书: 一个物体

  单位"1" 一个计量单位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三,加强练习,深化概念

  比赛:请两位同学站起来.

  提问:A,这两位同学是这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B,这两位同学是两组人数的------- 这两位同学是全班人数的-------

  四,家作

  1,P88 .1,2

  2,P89 .3

  板书设计:

  分数的意义

  一个物体

  单位"1" 一个计量单位

  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数学教案:分数5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5~36页例6、练一练,第37~38页练习六第6~9题。

  教学目的要求:

  学会计算分数的连乘,知道分数连乘的简便算法和计算时约分的简便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计算能力,提高分数乘法计算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难点:

  分数连乘的简便算法和计算时约分的简便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题目略

  笔算

  问:分数乘法怎样计算?怎样约分计算比较简便?

  二、新课教学

  出示例6

  六年级同学为国庆晚会做绸花。一班做了135朵,二班做得朵数是一班的,三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三班做了多少朵?

  学生读题,尝试画线段图。

  问:要求三班做了多少朵,要先算什么?

  学生列式。

  分步(朵)(朵)

  综合

  5、这样的乘法算式你能算吗?

  讨论计算过程

  问:有没有不同的算法?

  比较不同算法。

  问:两种算法各是怎样算的?

  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6、归纳方法。

  问:今天的分数乘法,和以前计算的分数乘法有什么不同?怎样算简便?

  7练习

  做练一练

  做后全班订正,交流算法。

  三、巩固练习。

  1、列式计算。

  ①与的积的21倍是多少?

  ②一个数是32的,这个数的是多少?

  2、长方体的长是米,宽是米,高是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练习六7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分数连乘怎样算比较简便?

  五、作业:练习第6、8、9题

  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分数6

  教学内容:

  教科书15页,例2及做一做 ,练习四8─10题。

  教学目的:

  (1)、会画线段图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2)、掌握分数两步连乘应用题解答方法,并能正确解答。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抓住知识关键,正确、灵活判断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先说说各式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 ╳

  2、指出下面含有分数的句子中,把谁看作单位1。

  (1)乙数是甲数的 。(甲数)

  (2)乙数的 相当于甲数。(乙数)

  (3)大鸡只数的 等于小鸡的只数。(大鸡)

  (4)大鸡的只数相当于小鸡的 。(小鸡)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2: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1)审题:

  全体默读,再指名读,说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生边讨论边画出线段图。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为什么?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

  (根据:小华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小华储蓄的钱数)

  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

  (又根据:小新的钱数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份,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表示小新储蓄的钱数)。

  小亮

  18元

  ?元

  ?元

  小华

  小新

  (2)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从已知条件分析:根据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求出谁的钱数?再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又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求出谁的钱数?

  也可以多问题分析:要求小新储蓄多少元,就要知道谁的钱数?这个数量题目中告诉我们了吗?所以要先求出谁的钱数?再求出谁的钱数?

  (3)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出算式。

  怎么求小华的钱数?

  根据小华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求小华储蓄多少钱就是求18元的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板书:18╳ =15(元)

  怎么求小华的钱数?

  根据小新的钱数是小华的 ,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求小新储蓄多少钱就是求15元的 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板书:15╳ =10(元)

  把上面的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

  板书:18╳ ╳ =10(元)

  (4)检验写答:

  答:小新储蓄了10元。

  2、做一做。

  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教师巡视指导。

  3、归纳:今天学习的是连续两次求一个数据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类题的关键是弄清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

  (三)、课堂练习:

  独立完成练习四的第8、9、10题。

  板书设计:

  例2: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 ,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 。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小亮

  18元

  ?元

  ?元

  小华

  小新

  18╳ =15(元)

  15╳ =10(元)

  18╳ ╳ =10(元)

  答:小新储蓄了10元。

数学教案:分数7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引导同学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分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归纳计算方法,并能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用较合适的计算方法。

  3、能够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将计算与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同学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以和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数除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几个小朋友有关分饼的问题,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1)每人吃1/2块饼,4个人共吃多少块饼?

  (2)把2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了多少块饼?

  (3)有2块饼,分给每人1/2块,可分给几个人?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师: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

  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出示问题1。

  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7。

  师: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4/7÷2

  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7÷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方法一:把4/7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7,也就是2/7。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7÷2=4÷2/7=2/7

  方法二: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7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7÷2=4/71/2=2/7

数学教案:分数8

  教材分析

  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并能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地化简比和求比值。这为以后学习运用比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学习本节课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学情分析

  分数除法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也是非常要的一课,这节课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面解决问题的学习。由于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必须在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的基础上开始学习。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要培养学生在探索除分数以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数除法的.意义,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分数除法的计算。

  3.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以3盒水果糖的重量为问题为切入点,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1)每盒水果糖重100g,那么3盒有多重?

  100×3=300(g)

  (2)3盒水果糖重300g,那么每盒有多重?

  300÷3=100(g)

  (3)300g水果糖,每盒重100g,可以装几盒?

  300÷ 100=3(盒)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出示问题1。

  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5。

  师: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

  4/5÷2

  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5÷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方法一:把4/5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5,也就是2/5。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

  4/5÷2=4÷2/5=2/5

  方法二: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5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

  4/5÷2=4/5×1/2=2/5

  (2)质疑问难,理解新知

  ①师小结: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数,分母不变的方法算出结果2/5,有的是转化成分数乘法来做……那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

  ②接下来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一张纸的4/5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③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用第一种方法就不能做了。因为:上一题的时候,分子4是2的倍数,4÷2能得到整数商。而4÷3时,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数,得不到整数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数这种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4/5÷3=4/5×1/3=4/15

  能再讲讲这样做的道理吗?

  师:“4/5÷3”表示把4/5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请同学们拿出第二张操作纸,你能把图中的4/5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吗?

  展示学生的分法

  师(指着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这一部分是4/5的多少?

  通过直观图理解4/5的1/3是4/15

  (3)比较归纳,发现规律。

  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要注意的是:

  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1、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

  2.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总结)

  五、作业布置

数学教案:分数9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指数幂的含义,了解实数指数幂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灵活的运用乘法公式进行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和化简,会进行根式与分数指数幂的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

  1.分数指数幂含义的理解。

  2.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的理解。

  3.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和化简。

  教学难点

  1.分数指数幂含义的理解。

  2.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和化简。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上节课研究了根式的意义及根式的性质,那么根式与指数幂有什么关系?整数指数幂有那些运算性质?

  二.学生活动

  1.说出下列各式的意义,并指出其结果的指数,被开方数的'指数及根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1)=(2)=

  2.从上述问题中,你能得到的结论为

  3.(a0)及(a0)能否化成指数幂的形式?

  三.数学理论

  正分数指数幂的意义:=(a0,m,n均为正整数)

  负分数指数幂的意义:=(a0,m,n均为正整数)

  1.规定:0的正分数指数幂仍是0,即=0

  0的负分数指数幂无意义。

  3.规定了分数指数幂的意义后,指数的概念从整数指数推广到了有理数指数,因而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同样适用于有理数指数幂。

  即=(1)

  =(2)其中s,tQ,a0,b0

  =(3)

  四.数学运用

  例1求值:

  (1)(2)(3)(4)

  例2用分数指数幂的形式表示下列各式(a0)

  (1)(2)

  例3化简

  (1)

  (2)(3)

  例4化简

  例5已知求(1)(2)

  五.回顾小结

  1.分数指数幂的意义。=(0,m,n)

  无意义

  2.有理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3.整式运算律及乘法公式在分数指数幂运算中仍适用

  4.指数概念从整数指数幂推广到有理数指数幂,同样可以推广到实数指数幂,请同学们阅读P47的阅读部分

  练习P47-48练习1,2,3,4

  六.课外作业

  P48习题2.2(1)2,4

数学教案:分数10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1.分式的定义?

  2.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途?

  1.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由学生小结出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即:

  (其中是不等于零的整式。)

  2.加深对分式基本性质的理解:

  例1 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

  (1);

  由学生口述分析,并反问:为什么?

  解:∵

  ∴.

  (2);

  学生口答,教师设疑:为什么题目未给的条件?(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解:∵

  ∴.

  (3)

  学生口答.

  解:∵,

  ∴.

  例2 填空:

  (1);

  (2);

  (3);

  (4).

  把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开展竞赛,看哪个组做得又快又准确,并能小结出填空的依据.

  例3 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式的分子与分母中各项的系数都化为整数.

  (1);

  分析学生讨论:①怎样才能不改变公式的值?②怎样把分子分母中各项系数都化为整数?

  解:.

  (2).

  解:.

  例4 判断取何值时,等式成立?

  学生分组讨论后得出结果:

  ∴.

  (二)随堂练习

  1.当为何值时,与的值相等()

  A. B. C. D.

  2.若分式有意义,则,满足条件为( )

  A. B. C.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4.若把分式的和都扩大两倍,则分式的值

  A.扩大两倍 B.不变

  C.缩小两倍 D.缩小四倍

  (三)总结、扩展

  1.分式的'基本性质.

  2.性质中的可代表任何非零整式.

  3.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4.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将分式的分子、分母化成整系数形式,体现了数学化繁为简的策略,并为分式作进一步处理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布置作业

  教材P61中2、3;P62中B组的1

  (五)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分数1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2 、理解单位“1”的含义,认识分数单位,能说明一个分数当中有几个分数单位。

  3、在理解分数含义的过程中,渗透比较,数形结合等数学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认识分数单位。

  教学准备:

  学具: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绳子等。

  教具:课件,磁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四分之一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数吗?那你们会读这个数吗?它的各个部分(用手指一指分数个部分)分别叫什么名字?

  学生思考回答、

  2老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于以前学过的知识记得还挺清楚,今天我们将要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请和老师一起半数课题。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

  1、操作探究

  老师:请拿出你们准备的学具,认真阅读屏幕上的活动要求,开始操作。

  学生动手操作,老师巡视。

  2、反馈交流

  老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四分之一的`?

  3、归纳小结,认识单位“1”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现在请同学们再次观察你们刚刚完成的这些作品,看看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先自己想一想,在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相同点都是平均分成了四份,取其中的一份。不同点是分得东西的总体和东西的数量不同。

  老师: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都平均分了什么?对了,我们平均分的可以是一个物体,也可以是一些物体(板书)我们在平均分时,把这一个物体或者一些物体都看做了一个整体(板书)把这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用四分之一表示。这个整体我们也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

  老师:以前我们认识分数时知道: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怎样更新分数的定义呢?学生自己归纳,并找几位学生说一说。

  老师: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看做单位一?

  4、再次研究四分之一,四分之三。

  老师;同学们,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图,可以用来表示四分之一,课件出示

  现在大家能看到的正是这幅图的四分之一,你能猜到这幅图的整体是什么样子吗?

  老师:这里的四分之一是把什么看做了单位一?用纸盖住的部分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为什么?

  5、研究几分之几。

  老师:看来你们都理解了四分之一和四分之三的含义了,接下来就请你们任意写一个人数,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写的分数?(用分数的意义说)

  三、认识分数单位

  老师:同学们都说的很不错,下面同学们打开课本46页完成做一做。

  课件出示统一订正并出示分数单位的含义。

  出示几个分数,让学生或说他的分数单位。

  四、练习

  1、48页6,7题。

  2、课件拓展练习。

  五、看课件了解分数的产生。

  六、总结。

数学教案:分数1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7378页。

  教材简析:

  教材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一步和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的基础上,呈现了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情景。通过介绍中国的世界遗产情况,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引入对乘加应用题的探索。知识点是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借助一、二单元的知识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索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规律,并能灵活的运用这个规律解决问题。重点是将四则混合运算规律正确地迁移到分数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具体情景中,能正确描述数量关系,画线段图,并根据数量关系和线段图列出算式并正确解答乘加、乘减分数应用题,在不断探索中领悟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律。

  2.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3.情感目标: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2008年的奥运会相信大家一定记忆犹新,世界人民走进奥运,走进了北京。作为一名中国人,你能说说北京有哪些历史文化遗产吗?

  [设计意图]这一单元是围绕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个大的情境串进行的,而本课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第1个信息窗,情境内容将中国放入世界这一大环境中,因此由奥运会的话题引出了本课情境,这样设计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本课,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课件出示教科书73页情境

  谈话:这里有一些我国世界遗产的文字信息,谁能读一读?根据文字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

  (2)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

  (3)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比自然遗产多多少处?

  (4)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北京故宫的占地面积大约是多少公顷?好吗?

  2.根据以往的解题经验,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帮助你解决这一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自己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动脑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梳理已有的数学思想方法,为新问题的解决做好铺垫。

  3.选择你喜欢的方法试着独立解决这一问题好吗?

  4.学生汇报交流。

  让学生到前面展示不同的方法,分别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1)2721/4=68(公顷) 68+4=72(公顷)

  (2)2721/4+4

  =68+4

  =72(公顷)

  学生在多次交流解题步骤中,教师板书数量关系

  天坛公园的面积1/4+比天坛公园多的面积=故宫的面积

  并展示学生画的'线段图。让学生分析线段图。

  [设计意图]学生是探究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在这里把让学生说解题思路放在首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刚才同学们有的用分步,有的列综合算式解决了第一个问题,现在你能试着用先画线段图再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自己解决你们提出的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一共有多少处?吗?

  学生独立解决。(根据学生情况,如果画图有困难,可让学生小组内讨论一下,在这里把谁看作单位1?)

  全班交流,展示做题方法。

  (1)307/10+302/15(2)30(7/10+2/15

  =21+4 =3025/30

  =25(处) =25(处)

  6.让学生展示线段图的画法,说清解题思路。

  7.点题并板书:分数应用题。

  8.单看这两个算式的计算,你能想到什么运算律?有什么启发?

  9.小结:乘法的分配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两种解题方法,将分数与整数的运算率沟通,为后面的练习搭建了平台。

数学教案:分数13

  教学目标

  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复习题。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5个12是多少?

  3个14是多少?

  2.下列句子中那些可以看做单位1

  猎豹的速度是狮子的七分之三。

  参加合唱队的同学占全班人数的五分之一。

  红花比黄花多二分之一。

  十月比九月节约四分之三。

  3.计算:3/10 +3/ 10 + 3/10 =

  3/10 + 3/10+ 3/10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

  二、新授

  1、利用3/10 + 3/10 + 3/10教学分数乘法。

  (1)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3/10)

  (2)表示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3/10 ×3)

  (3) 3/10 +3/10+ 3/10=9,那么3/10 + 3/10 + 3/10= 3/10 ×3,

  所以3/ 10 ×3=____________=9。同学们想想看,3/10 ×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整

  2、出示例1,

  (1)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

  (2)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

  “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2/11 ”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当于”?再通过线段图帮助理解。画一条线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离。“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

  跳一下的2/11 ”,就要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求“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2/11是多少?

  (列式:2/11×3 = 6/11 )

  有没有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呢?独立完成。指生板演。出示课件演示。

  3、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4、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

  5、教学例2

  (1)出示3/8×6,学生独立计算。

  (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观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

  (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 (4)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6.练一练,课件出示,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订正。

  三、巩固练习

  比赛:

  第一回合

  1、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第二回合

  2、“做一做”第3题。(提醒学生,计算前先观察分数的分母与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练习二第1、2、4题。

数学教案:分数14

  同学们,新的学期又开始了,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一起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解决新的问题。

  1、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1)、出示桃子图片,让学生随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个桃子,你能把它们分成两份吗?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分。

  (2)、展示学生分的成果。

  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的呢?

  学生会有很多种分发,教师用媒体课件都展示出来。

  (3)、发现“平均分”。

  教师带领小朋友观察:小朋友,这里的几种分法都是不同的,我们来仔细观察,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

  让小朋友发表意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有两种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们都发现了有两种分法与别的不同,那么我们就仔细来观察这两种分法:我们发现这两种分法的每一份的`数目都是相同的。我们把这样的每一份都一样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读几遍。

  教师接着演示:把4个桃子分成左边2个,右边2个,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平均分。并连贯说:“把4个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个。”

  2、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1)、教师出示几种物体的分法,让学生说说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几份,每份有几个?

  3、让学生动手平均分。

  (1)、让学生小组合作将手中的8个圆片平均分,并互相说说平均分成几份,每一份分得几个。

  (2)、发表意见。

  (3)、表扬说的好的小朋友。

  4、动手操作。

  (1)、教师提出意见,让学生边操作,边说出结果。

  有8个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个,可以分给几只猴子呢?

  (2)、让学生动手,找学生演示。

  (3)、连起来说说。

  (4)、在书上填写出来。

  5、完成“试一试”的题目。

  (1)、让学生相互合作,边操作边得出结果,填写在书上。

  (2)、集体订正。

  6、完成“想想做做”的题目。

  (1)、完成第一题。

  说出哪种是平均分,并说出理由。

  (2)、完成第2题。

  教师读题目,让学生先圈一圈,再填写。

  填写后读一读。

  (3)、完成第3题。

  这道题目不让学生动手操作,看学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师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什么样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课后感受

  本节课是让学生发现什么叫做平均分的,所以有些学会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而有些学生却不十分理解。

数学教案:分数15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分数,能正确地读写分数,掌握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借助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引导学生感受几分之一的形成过程。

  3、体验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观察分析合作探究法。

  教学重点:

  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教学难点:

  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分之一”的表象。

  课前准备:

  多媒休、师生各准备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圆形纸各3张,水彩笔1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里的故事吗?

  有一天,唐僧师徒在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走得又饿又渴。这时刚好路过一个桃园地,“哇,好大的桃子呀!”八戒见了直流口水说:“师傅可以吃桃子吗?”唐僧说:“吃桃子可以,不过我得先考考你。”唐僧说:“有4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很快就写下了这个数。唐僧又说:““有2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请写下这个数。”猪八戒想了想,又写下了这个数。唐僧见猪八戒回答得这么快就说:“很好,那么1个桃子,平均分给你和悟空,每人分几个?该怎么写?”这可把八戒难住了。

  同学们,你们知道每人分几个吗?半个桃子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呢?看来同学们想不出该用什么数来表示,没关系,今天老师特意请了一位新朋友来帮助大家解决这个难题。它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

  二、观察操作,探求新知

  1、借助形象,认识。

  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月饼,问:请同学们注意观察老师把这个月饼怎样了?(切开了)两块月饼的大小怎样?(同样大)说明老师怎么分?(平均分)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整个月饼的多少?(一半)一半是日常生活中的说法,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整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教师板书)短短的横线表示平均分,横线下面的2表示平均分成2份,横线上面的1表示1份,这个数读作二分之一。全班同学读一读这个数。(生读)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二分之一,(指另一块)这一块是这个月饼的多少呢?

  现在谁能用一话把刚才分饼的过程说完整?(把一个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这句话中你觉得哪些字词很重要?(学生各自发表见解,说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字词)教师先给予肯定:其实同学们说的那些字词都重要,那究竟哪些更重要呢?

  多媒体演示不平均分的圆。如果像这样分,每一块能不能用表示?(不能)可见这里能不能漏掉“平均”两个字?(不能)

  “每一份”是什么意思?(两份都是它的)所以这里强调“每一份”。这句话中“它”是指谁?(这里的整个饼)老师从口袋中拿出一个比大屏幕上的`饼小得多的真饼,问:能不能说这里的每一份是我手上的这个真饼的?(不能)可见这里的“它”字重不重要?(重要)能。

  请全班同学齐读。

  2、仔细观察,认识。

  多媒体演示平均分成三份的圆形。教师提问:这个圆形被平均分成几份?(3份)涂阴影的部分能不能用一个分数来表示?(教师板书)只有这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吗?(另外两份都可以表示它的)

  谁能用一句话说说表示什么意思?(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三份,每一份是它的三分之一)“它”指的是谁?(这个圆形)

  3、动手操作,认识。

  刚才我们认识了三分之一,接下来还想认识什么分数?(教师板书)

  现在请你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四人小组先研究研究,再分工合作,用不同形状的纸分别折出,并用水彩笔画出阴影。看哪一组的办法多。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各种不同折法,请同学到台上当小老师评讲各种折法正确与否,并说出道理。讨论:为什么折法不同,但都能表示出?(不管怎样分,只要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一。)

  4、自主学习,认识五分之一。

  我们已经认识了分数这个大家庭里的3位成员,还有许多分数想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和它们见面吗?下面请你们打开书X页,自学例4、例5。

  例4、

  (1)看书,填空。(多媒体出示。)

  (2)学生汇报,订正。

  (3)教师指阴影部分问:它为什么能用表示?

  例5、

  (1)请学生到台上当小老师讲解:把1分米线段平均分成10份,这一份是它的。(投影出示)

  (2)你们有没有问题要问这位小老师?

  学生的问题由学生回答。若学生提不出好的问题,老师可以对台上的同学提问。

  三、归纳认识,学写分数

  (1)、把一个月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月饼的,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圆的,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这个长方形的,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这条线段的。通过这些例子,你发现了什么?(把哪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那个物体的几分之一。)

  (2)、像……这样的数,都是分数。(指黑板上的分数)你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吗?请在__页上找答案。(请学生说,师板书)

  (3)今天学的分数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分子都是1。)今天我们所认识的分数是几分之一的分数。

  (4)写分数时我们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下面就来写几个分数,看谁写得漂亮。(学生写完后一起读这三个分数)

  (1)十分之一(2)九分之一(3)分母是8分子是1的分数

  四、巩固练习,理解应用

  1、做一做第X题:哪个图里的涂色部分是,在()里划√。

  2、请你联系生活实际,从身边找一找分数。

【数学教案:分数】相关文章:

数学教案:分数02-05

《真分数和假分数》数学教案02-07

数学教案:分数乘法02-17

《分数除法》数学教案02-06

数学教案:《分数的意义》02-06

《分数除法》数学教案12-12

数学教案:《分数的意义》15篇02-06

数学教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02-04

《分数连加连减》数学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