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时间:2023-01-07 01:57:53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精选1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精选13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篇1

  学材分析

  按比例分配的练习。

  学情分析

  已初步了解了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将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习目标

  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策略

  练习、反思、总结。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基本练习:

  (一)六1班男生和女生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

  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二)学校有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120个,小足球和小篮球个数的比是3比5。学校买来小足球和小篮球各多少个?

  ?

  把250按2比3分配,部分数各是多少

  二、变式练习:

  1、被减数是36,减数与差的比是4比5,减数是多少?差是多少?

  2、有一种药水,按药液与水的'比为1比5000配制而成。用这样的药液0.5千克,可配制这样的药水多少千克?

  3+5=8

  1203/8=45(个)1205/8=75(个)

  2+3=5

  2502/5=1002503/5=150或250-100=150

  4+5=9

  364/9=16365/9=20或36-16=20

  1+5000=5001

  0.51/5001=0.55001=2500.5(千克)

  教学反思

  提高练习的灵活度,以及练习的形式。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篇2

  一、 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

  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

  1、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

  (2)记录分配的`过程。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

  3个2个

  6个4个

  30个20个

  ............

  2、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

  (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方法一:

  大班小班

  30个20个

  30个20个

  ............

  方法二:画图

  140个

  方法三:列式

  3+2=5

  140=84(个)

  140=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

  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

  三、巩固新知。

  完成课本第55页:

  1、独立试做:试一试

  2、独立试做练一练的1题、2题,3题抢答,并说明理由。

  四、知识拓展:

  数学故事。(共同探讨方法)

  五、总结:

  1、学生看书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2、提出自己还有些疑惑的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篇3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3、使学生树立用自己学来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灵活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玩游戏的形式问题导入

  邀请2名男同学和4名女同学到前台演示,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老师将事先准备好的6张凳子平均分给男同学3张,女同学3张,很明显,女同学人数较多,就会有人没凳坐,男同学人数少,就会有多余的凳子,因此,刚才老师这样分,合理吗?那要怎么分才合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新内容。(板书:比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

  1、利用课件出示分橘子给幼儿园大班和小班的问题。

  (1)学生看图文,弄清图文意思。

  从屏幕上我们可以看出,这位幼儿园的老师想干什么?(分橘子给小朋友)

  (2)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所提供的数学信息。

  从图中可以知道,老师要分什么?有多少?分给谁?怎么分?

  (3)让学生帮这位老师找出合理的分配方法。并写在练习本上,如何找?给两点提示:

  ①可以从数学书上的相关内容悟出解决办法,

  ②可以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讨论,得出解决办法。(要求:动作要快,思考要细,声音要小,方法要灵)

  (4)结果出来后,让学生主动到台前汇报,并说出分配方法。这时,其他同学要认真听汇报,并分析判断汇报人的方法好不好?合不合理?数量对不对?

  (5)汇报完毕,老师结合学生的解题方法,课件展示两种方法。接着提示学生要学会检验,检验是判断答案对错的好方法,所以要养成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

  (6)出示课件,集体总结按比分配问题完成新课前分凳子的游戏。

  2、教师小结: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怎样解答?

  解题方法(教师只作口述,不作板书)。

  教师小结:凡具备上述结构特点,我们就可以用这些方法来解答。

  三、基本练习

  1、出示课件练习:填一填

  2、课件出示与联欢会有关的习题,在学生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后集体订正。

  四、巩固提高

  3、课件出示建筑相关的习题,理解题意,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知识类推,用前面的方法解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独立解决,并引导学生自行检验。

  五、课堂总结

  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鼓励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三第1、4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篇4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实际意义;

  2、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解题策略的过程,体验策略的多样性,并选择合适的方法;

  3、使学生在探索未知、寻求成果的过程中品味学习的乐趣,并养成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

  【教具准备】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事物各组成部分比的资料,课前让学生熟悉用量杯量取溶液的方法。

  课上准备:有关课件、黄、蓝色颜料、量杯等。

  【教学重点】

  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并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沟通比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教学实录】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作为一个大连人,你熟悉自己的家乡吗?大连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谁能用简短的一个词来概括。

  生1:我最喜欢大连的星海广场。

  师:你对大连的`星海广场印象最深。还有吗?

  生2:大连的海。

  生3:大连的草坪。

  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幅大连的风光图片,咱们一块来看一看。

  (放投影,出示大连的星海广场等图片,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出地点。)

  师:看了这些风光片之后,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谈谈你的感想。

  生:这些图片大部分都是绿色,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心旷神怡的感受。

  师:如果咱们把这些画面画下来,你认为主色调应该是什么色?

  生齐:绿色。(师板书:绿)

  师:绿色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孩子们,知道绿色是怎么调配出来的吗?

  生:知道,是黄色和蓝色调配出来的。(师板书:黄+蓝——)

  【策略说明:优美的风景与和谐的音乐会把学生带入了一个轻松的世界,会使数学学习活动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展开。这种直观的图片不仅会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更会自然地引入到“绿色是怎么调配出来的”这一主题。】

  二、实验操作

  1、动手操作,调配绿色

  提前给每组准备了蓝色和黄色颜料,一个小量杯,二个大量杯,大量杯上贴上组号。

  师:老师给每组都准备了黄色和蓝色两种颜料,等会,你就可以用这两种颜料调配出你最喜欢的绿色来。在调配之前,先听老师说要求:在调配之前,组内先商量好想用多少ml的蓝色和黄色,记录好数据之后再开始调配。我们用小量杯来量取颜料,倒入大量杯进行调配。听清楚了吗?

  生:听清楚了。

  师:现在各小组可以调配了。

  学生开始操作,由小组长进行分工,一人记录,一人操作,一人负责传递器材、搅拌颜料,还有一个人负责卫生工作。

  师:调好的小组请组长将颜色放到前面来,并把数据记录在黑板上。

  将调配好的绿色按组序一字排开,量杯上标明组号,学生能清楚地看到各组调配出来的颜色。

  师:老师想请一个小组的组长汇报一下你们用了多少ml的蓝色和多少ml黄色。

  生:我们第四小组用了100ml的黄色和60ml蓝色调配出了一种绿色。

  师:咱们再看看其他组的数据。

  【策略说明:数学内容的呈现应该是现实的、生活化的,尤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就地取材,将贴近学生生活的题材充实到教学中去,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材料。调配绿色是现实而有趣的学习活动,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生是乐于参与的。第一次的配色活动没有给学生规定统一的数据,目的是让学生在自由活动的过程去观察和发现不同的结果,从而得出结论。】

  2、观察发现,得出结论

  (1)观察。

  师:孩子们,结合这些数据,再观察这些绿色,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黄色越多,调出来的绿色越浅;蓝色越多,调出来的绿色越深。

  生2:各组调出来的绿色都不一样。

  师:咦,咱们都是用黄色和蓝色来调,为什么调出来的绿色有深有浅呢?

  有个别学生举手了。

  师:不少同学有想法了,把你的想法在组内跟小伙伴们交流交流。(学生讨论)

  生1:我发现每个组用的黄色和蓝色不一样多,调出来的绿色深浅也不一样。

  师:还有其它的想法吗?生2:黄色与蓝色的量不一样,所以它们的比不一样。

  生3:我认为蓝色和黄色的比不一样,所以调出来的颜色就不一样。

  (2)得出结论。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篇5

  教学目标

  使学生加深对比的认识,进一步掌握比的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加深认识不同问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并沟通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教学重难点

  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基本训练

  二、应用题练习

  三、小结

  四、作业

  1、口算

  练习1310

  2、说出下面每句话的具体意思。

  一本书,已看页数和剩下页数的比是2∶1。

  苹果筐数和橘子筐数的比是3∶4

  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5∶3

  男生与全班人数的.比是4∶9

  要求说出各占几份,再说出每个数量各占总数量的几份之几和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分之几或几倍。

  3、用比表示下列数量之间的关系。

  合唱组人数是美术组的3倍。

  大米袋数是面粉的1.5倍。

  公牛头数是母牛的1/3

  摩托车辆数是自行车的2/5。

  1、解答应用题

  配制黑火药用的原料是火硝、硫磺和木炭。这三种原料重量的比是15∶2∶3。要配制240千克这种黑火药,需要三种原料各多少千克?

  上下练习;

  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是什么应用题?关键是什么?

  2、练习1311

  问:4∶1是哪两个数量的比?长和宽对应的总长度是40米吗?为什么?

  要下求什么,再求长和宽?

  上下练习。

  3、练习1313

  明确题意后指出:能根据数量与比之间的对应关系把它改编成分数应用题吗?

  学生口述后解答。说想法。

  能把(2)改编成分数应用题吗?

  练习131213

  课后感受

  同学们能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篇6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二单元第5课时 (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预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平均分,由平均分的“公平”引出今天的题目如果还按照平均分,反而不公平。(两人共同合作劳动,完成份额不同,所得分配问题)

  2、小结:刚才两位如果劳动资额相同,所以他们获得的报酬要按1:1来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也就叫平均分。如果完成劳动份额不相同,所以他们获得的报酬要按1:1来分配就不公平,怎么办?

  (组织交流)

  师:这里的报酬要完成份额的比进行分配比较合理。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揭示课题:按比例分配)

  二、初步感知

  1、想一想,两位应该按怎样的比来分配劳动所得?(板书:按完成的比3:2进行分配)

  2、谁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3:2的具体含义。

  3、谁能用算式表示两位各应分得多少元?

  4、小结:通过刚才的生活实例,你认识了什么?(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三、自主探究,合作研习

  1、谈话: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按比例分配的例子是很多的,你有没有遇到过?说一个给大家听听,今天,我们学习第19页内容,由于我们昨天已经布置了预习,所以我们按以下提纲进行交流。

  2、 此时用PPT出示“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导学提纲”

  学习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9页。

  学习目标

  1、认识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掌握这类实际问题的.解答方法。

  2、认识连比,理解三个数量连比的意义。

  导学提纲

  1、例1中“紫色与红色方块数的比是3:5”的含义是什么?

  2、与同学说说例题中每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3、你能画图理解这两种解题方法与同学交流吗?

  4、你怎样理解例2“按照2:3:5配置混凝土”这句话的含义?

  5、“练一练”第3题是把1200千克培养料按怎样的比来分配?

  学生根据导学提纲进行下列活动,教师巡视,深入各小组交流,关注学困生。

  (1)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2)小组交流,说说想法。

  (3)组织交流,形成思路。

  (4)选好内容,进行预展示。

  四、集中展示

  1、例1中“紫色与红色块数的比是3:5”的含义是什么?

  预设:(1)这里的3:5,也就是在8个方块,紫色占3份,红色占5份,一共有8份,紫色占了方块总数的83,红色占方块总数的85。求紫色(茄子)有多少平方米,就是求984平方米的83是多少,求红色(西红柿)有多少平方米,就是求984的85是多少。

  (2)把984平方米平均分成5份,3份是茄子,5份西红柿。总份数3+5=8,

  茄子为984÷8×3=369(平方米),西红柿为984÷8×5=615(平方米)。

  2、展示例2的解题思路及方法……

  3、展示“练一练3”的解题方法

  小结:通过刚才的生活实例,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你觉得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答关键是什么?

  预设:

  (1)关键是根据已知的比表示的份数关系,找出各种数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把比转化成分数,再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乘法计算。

  (2)根据份数先求总份数,再求每份数,最后求几份数。

  五、反馈检测

  1、本次校运动会上共有644人报名参加各项目比赛,其中男女运动员人数的比是4 :3,你知道参加各项比赛的女运动员有多少名吗?

  2、低年级老师用一根长4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三条边的比是4 : 7 : 9的三角形,请你帮低年级老师算算三条边的长度各是多少?

  3、六(1)班有学生35人,六(2)班有学生36人,六(3)班有学生34人。在第十二届田径运动会入场式上需要制作210面彩旗,按照六年级各班学生人数的比,六年级三个班各需要做多少面彩旗?

  4、一个标准的篮球场是长方形,它的周长是86米。长与宽的比是28:15。求这个标准的篮球场的面积。

  六、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课堂作业

  20页,1、2、4、5。

  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

  一要知道分配的数量,二要知道按怎样的比分配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篇7

  教学内容:

  人教版54页例2

  教学目标:

  1、在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使学生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探索方法,建立模型

  1.理解题意

  (1)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置的?

  (2)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学数学书P49例题2,思考:

  (1)你从例题2中得哪些信息?

  (2) 1:4表示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3)你能用画图的方法给同位讲解吗?

  (4)方法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3.小组展讲

  小结:方法一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每一份,然后再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比是3∶5∶4.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6厘米,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厘米?

  2.填空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c,长与宽的比是5:2,长与宽各是多少c?

  4.一个班,男生比女生人数多1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3:2,全班有多少人?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篇8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及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利率的含意,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

  教具准备:

  将例题写在小黑板上,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存款凭条和取款凭条。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提问:

  如果你家中有一些暂时不用的钱,将怎么办?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当有学生说要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时,接着提问:

  为什么要把钱存入银行呢?多让几个学生发表意见。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再指出: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有两个好处:一是国家可以把这些钱集中起来,用在建设上,所以说储蓄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二是参加储蓄的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得到利息,所以说储蓄对个人也有好处。

  你们知道利息是怎样计算的吗?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利息的`知识。

  板书课题:利息

  二、新课

  出示例题:小丽1998年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一年。到1999年1月1日,小丽不仅可以取回存入的100元,还可以得到银行多付给的5.67元,共105.67元。

  先请学生读题,然后教师再说明:题目中有存定期一年表示什么呢?一般来讲。储蓄主要分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大额存款等方式。所谓活期存款是指储户可以随时提取的一种储蓄方式,定期存款是有一定期限的一种存款方式。现在银行的定期存款有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八年的等等。小丽存的是定期年,即小丽在银行存的100元在一般情况下要在银行存一年;如果有特殊情况也可以提前提取。

  教师:在银行储蓄要弄清三个概念:本金、利息和利率。小丽在银行存入100元,也就是说她的本金是100元。板书: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存款到期时,小丽到银行取回105.67元,银行多付给小丽5.67元,这是100元定期一年的存款所得到的利息。板书: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这5.67元的利息是根据什么给小丽的呢?是银行的工作人员根据利率计算出来的。板书:利率就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这是由银行规定的。利率有按年计算的,也有按月计算的。小丽存的是定期一年的存款,年利率是5.67%,也就是说如果存100元,在银行存一年可得100元的5.67%的利息,即5.67元的利息,再加上本金100元共105.67元。

  根据国家经济的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有所调整。1997年10月中国工商银行公布的定期整存整取一年期的年利率是5.67%,二年期的年利率是5.94%.三年期的年利率是6.21%。五年期的年利率是6.66%。

  按照上面的利率,如果小丽存300元钱定期存款二年,到期时她应得利息多少元?

  提问:

  二年期的定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是5.94%是什么意思?(到期取款时每100元可得5.94元的利息。)小丽的本金是300元,到期时她每一年应得利息多少元?(300元的5.94%。)学生口述,教师板书:3005.94%。

  二年应得利息多少元?学生口述,教师接着板书:2小丽的存款到期时可以得到的利息是35.64元。

  想一想,存款的利息应该怎样计算呢?先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再板书: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小丽的存款到期时,她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335.64元。)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活期储蓄、定期储蓄的存款和取款的凭条。

  三、巩固练习

  做第2页做一做中的题目和练习一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做,然后再共同订正。

  订正练习一的第2题时,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活期储蓄每月的利率是0。1425%,表示什么意思?再引导学生分步说出:280元每月可得利息多少元?6个月的利息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四、作业

  练习一的第1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篇9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探索按比例分配的解决方法,并能用来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

  3、树立用自己学来的知识帮忙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一

  1、课前调查

  奶茶中牛奶和红茶的比是2∶9。从这句话中你看出了什么?

  牛奶是红茶的2/9,红茶是牛奶的9/2,红茶是奶茶的/9/11,牛奶是奶茶的2/11。

  2、实际操作

  要配置220毫升奶茶,需要多少牛奶和多少红茶?

  学生讨论,研究不同算法。

  解法一:220/(2+9)=20ml,20*2=40ml,20*9=180ml

  解法二:2+9=11220*(9/11)=180ml220*(2/11)=40ml

  讨论出几种就是集中不强求,比较后找出自己认为的'最简单的解法。

  学生配置奶茶,共同品尝。

  活动二

  1、教学例2

  书上例2,列式计算

  2、生活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比的应用。(板书:比的应用)接下来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活动三:

  1、请帮忙配糖:

  一种什锦糖是由奶糖、水果糖和酥糖按3:5:2混合成的,要配制这样的什锦糖50千克,需要奶糖、水果糖、酥糖各多少千克?(鼓励求异思维)

  3、帮刘爷爷收电费

  刘爷爷管收四家电费,四家合用一个总电表,四月份供付电费83.2元,按每家分电表的度数分摊电费,每家各应收多少钱?

  住户王家张家赵家李家

  分电表度数40382953

  3、陆老师和高老师合租一套房,高老师住30平方米的房间,陆老师住20平方米的房间,客厅厨房等公用部分的面积是30平方米,每月房租1000元,房租怎样分配才合理?

  4、总结全课

  比的应用广泛,在工业、农业、医药......用途很广,同学们今后要留心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篇10

  教学内容:

  课本第14、15页的例1和例2,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四的第1~5题。

  教学重点:

  学会找单位1

  教学难点:

  依题意画出线段图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

  2.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列式计算。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

  让学生列式计算解答,再指名说说算式的意义,并指出把哪个数看作单位1。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学校买来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1)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引导学生画出线段图,并在线段图上标出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吃了谁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样表示?

  教师边说边画出下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说出:吃了,是吃了100千克的,所以把100千克看作单位1,要求100的是多少,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直接用乘法计算。

  (4)学生列式计算:=100(20)?=80

  (5)再让学生分析一下数量关系。

  (6)练一练:

  评讲订正时,让学生分析一下数量关系。

  2.教学例2。

  出示例2:小林身高米,小强身高是小林的,

  小强身高多少米?

  (1)明确题意,指名读题,说出条件和问题。

  (2)让学生画出线段图并标明条件和问题。

  ①要画几条线段表示题里的数量关系?

  ②引导学生根据题里的条件,确定谁的身高要画得长一些,谁的身高画得短一些。

  ③第一条线段表示谁的身高?画了第一条线段表示小林的身高,该怎样画第二条线段表示小强的身高。

  启发学生:根据小强身高是小林的,要把表示小林的线段平均分成8份,在它的下面画出其中7份的长度代表小强的身高。

  教师边启发边画出如下线段图:

  (3)分析数量关系,启发解题思路。

  启发学生思考:小强身高是小林的,就要把小林的身高看作单位1,要求小强的身高,就要求出小林身高的是多少,即求的是多少,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

  (4)让学生列式计算。

  (5)如果把上题改成下面的题:

  小强身高米,小林身高是小强的倍,小林身高多少米?

  问:哪条线段画得长一些?怎样画?

  把谁看作单位1为什么?

  怎样列式?

  教师边启发边画出如下线段图:

  (6)教师说明: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这里是带分数,把化成假分数,上题也可以改成小林身高是小强的`

  指出:在这种情况下乘得的积大于原来的被乘数。

  (7)做一做。

  完成课本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14页做一做的第3题。

  学习列式计算后,指名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2.完成练习四的第5题。

  说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不可以是真分数,也可以是带分数,还可以是整数。

  订正时指名分析。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分数乘法一步应用题,应根据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分析数量关系,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来解答。

  五.作业。

  练习四的第1~4题。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篇11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画图、计算等方法探索新知。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比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4.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重点难点: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讨论和交流探索新知

  教学方法:

  操作

  小组合作交流

  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复习

  师:同学们,今天与我们平时上课有什么不同?

  紧张吗?(有的说紧张有的说不紧张)

  咱们来统计一下,紧张的同学请举手,(生举手)

  师数一数,并记录其数据(紧张的有15人,不紧张的有20人)。

  你能根据这15人和20人用比的知识或分数的知识说一句话吗?

  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说法:

  (1)紧张的人数与不紧张的人数比是3:4;

  (2)紧张的人数是不紧张的人数的3/4;

  (3)紧张的人数与全班总人数的比是3:7;

  (4)紧张的人数是全班总人数的3/7;

  (5)紧张的人数比不紧张的人少1/4;

  2、引入课题

  师:大家说的真好,可见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以前我们体验过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天我们再来体会一下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板书课题:比的应用。

  二、探索新知

  (一)解决问题一:怎样分合理?

  1.提出问题。

  师:其实只要有心,随时都可以发现一些数学问题,今天,我们的好朋友笑笑就遇到了一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她遇到了什么问题。(多媒体出示教学情境图。)

  师:根据这幅情境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出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明确所提出的问题:把这些橘子分给一班和二班,怎样分合理?

  学生独立思考

  2.组织讨论。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

  全班交流时,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分配方案。

  方案一:每个班分这筐橘子的一半。

  方案二:按一班和二班的人数比来进行分配。

  启发学生明确:平均分就是按1:1的比例来分的;在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是把一个量平均分,而是要按不同的份量(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像这样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就叫按比例分配。

  师: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怎样解决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板书:按比例分配

  (二)解决问题二:怎样分才是按3:2的比例来分的?

  1、提出问题。

  师:我们帮笑笑想出了分配的方法,笑笑又问:怎样分才是按3:2的比例来分的呢?

  2、操作感知。

  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橘子,4人—组分一分。[教师给每组相同数量的小棒,但没有告诉学生小棒的根数。(小棒的根数是5的倍数)学生按3:2分小棒,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中典型的分法]

  3、让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中的发现和自己的体会。

  学生可能会说出不同的发现,

  ①发现6:4,9:6、15:10、30:20……的结果都是3:2。

  ②发现无论怎么分都是按3:2分。

  (三)解决问题三:如果有140个橘子,按3:2该怎么分?

  1、提出问题。

  师:现在有140个橘子,按3:2又应该怎么分?

  2、小组讨论。

  让学生针对问题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教师巡视时,从中了解学生中典型的想法和做法。

  3、全班交流。

  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如下表所示:

  一班

  二班

  30个

  20个

  30个

  20个

  方法2:用画图的方法解决问题:

  140个

  3+2=5?

  28×3=84(个)

  140÷5=28?

  28×2=56(个)

  (答略)

  方法3:根据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

  思考过程如下:

  先求分的总份数:3+2=5

  因为:一班分5份中的3份,即分到140个的3/5。

  二班分到5份中的2份,即分到140个的2/5。

  所以:一班分的个数是140×3/5=84(个)

  二班分的个数是140×2/5=56(个)

  方法4:方程

  解设每一份有x个橘子,则一班分3x个,二班分2x个,根据:3份(3x)+2份(2x)=140列出方程:3x+2x=140并解出方程x=28,一班分3×28=84(个),二班分2×28=56(个)。

  让学生说一说以上三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引导检验

  生思考,小组交流检验方法。

  5、小结:

  师:说的真好!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是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的问题,请你们思考:

  A这类问题有什么特点?

  B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c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5~76页中“练一练”的'第1、7、8题。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还有什么疑问要和大家商讨商讨?

  六、布置作业

  课本第75页练一练的第二题和课本76页的第6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谈话中引出问题复习旧知,为新授做铺垫,同时也让学生切身实地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很自然地引出课题。

  整节课紧紧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共分两大部分:一、分一分:创设情境,鼓励学生通过操作,在交流不同分法的过程中体会1:1分配的不合理性,产生按比分配的必要性,同时体会按比分配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二、算一算:再有了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解决把140个橘子按3:2分给两个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按比分配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所以在练习的设计上,主要通过有层次、有坡度的一组问题,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这些生活上的问题。

  存在问题: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学在短暂的课堂要面对全体学生,还有个别学生不能顺利准确的解决问题,造成教学效果的不足。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全面发展,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关注学困生,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篇1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材分析:

  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学习比的意义,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联系学过的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找出比中有什么相应的性质,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应用这个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学情分析: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通过让学生猜想验证应用,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性质化简比。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出示例1,出示例2,让学生解答。

  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1、猜想:我们学过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你有什么联想和猜测呢?

  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验证:大家敢于猜想值得表扬,许多发明创造都来自于猜想。不过,猜想毕竟是猜想,它还有待于证明。你们能想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吗?(让几个小组的代表说一说验证过程并板书在黑板上。)

  ①根据分数、比、除法的关系验证。

  ②根据比值验证。

  ③教师小结:大家的验证都说明了以上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规律(指板书)就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④总结比的基本性质,为什么强调0除外呢?

  活动二

  教学比的基本性质的应用,请同学们想一想,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样的用途?

  比的基本性质主要用来化简比,一般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板书:最简单的整数比。)

  根据你自己的理解,能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单的整数比吗?

  (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请同学们解答的例1

  (1),这两个比是最简比吗?让学生试着化简比。

  让学生试做后,总结方法。

  出示例1

  (2)① 1/6:2/9 ② 0.75:2

  学生先讨论方法,再试做。

  小结方法:化简时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时,可以把比写成分数的形式再化简;是小数先转化为整数;是分数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但要注意,这个结果必须是一个比。

  化简比与求比值有什么不同?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 篇13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我们在教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每份都相等)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2、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100ml和400ml,xxx(补充问题并解答)

  二、新授。

  1、教学例2。

  (1)出示例2: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分配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进行分配。)

  (3)问:“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占1份,水的体积占1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5分之4,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5分之1。)

  (4)你能求出两种各多少ml吗?怎样求?(引导学生进行解题)

  ① 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

  浓缩液的体积:500× =100(ml)

  水的体积:500× =400(ml)

  答:稀释液100ml,水400ml。

  (5)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说明: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6)学生试做:练习:做一做第1题。(订正时说说解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补充练习

  (1)出示: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28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着重使学生明确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即按47:45:48来分配。)

  (3)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怎样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确:要先算三个班总共有多少人(即总份数),然后才能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4)怎样分别算出各班应种的棵数?引导学生解答:

  ① 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

  ② 一班应栽的棵数: 280× = 94(人)

  ③ 二班应栽的棵数: 280× = 90(人)

  ④ 三班应栽的棵数: 280× = 96(人)

  答:一班栽树94棵,二班栽树90棵,三班栽树96棵。

  (5)学生进行检验。

  (6)学生试做“做一做”中的第2题。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二的第1、3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第2、4、5、6、7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相对而言较容易掌握,因而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出现什么困难。教学中,我两种方法并重,并让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殊途同归之处。对于类型稍有不同的题目,如“做一做”第2题,以人数为比例进行分配的,我在教学时添加了一道例题,教学后再让学生独力完成第2题,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学得较为轻松,也对这种类型题掌握得较扎实。

【六年级数学教案《比的应用》】相关文章:

《比和比的应用》数学教案02-25

六年级数学教案:分数乘法应用题01-20

数学教案:百分数应用02-13

应用的作文六年级03-07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锥体积计算和应用01-03

小学数学教案:百分数的应用01-20

六年级比的应用教学反思12-20

六年级上比的应用教案01-22

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教案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