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时间:2022-11-08 08:22:55 观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01

  “我在故宫修文物”,修的是什么?

  在看这部记录片之前,并不知道原来还有文物修复师这样一份工作。

  惊叹文物修复师高超技艺的同时,不禁感叹,这些历史悠久的文物,在朝代更替和世事动荡的年代,如何穿越风沙,相聚在故宫博物馆。

  每一次修复工作的开展,更像是一次大团聚。文物残破的身躯仿佛在诉说着它所经历的磨难,带着遗失的艺术和工艺,穿越千百年来到现代人面前。

  文物修复师沿袭着传统手工艺人的师徒制,像钟表修复组只有王津师徒两人。仔细观察记录片中修复师工作的日常就会发现,他们的工作其实是很考验人的耐心和毅力的。

  中国传统工匠精神慢慢在复苏和崛起,在物欲横流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人都在追求高效快速,工匠精神中的坚持反而物极必反得到重视。

  文物修复吸纳的大多数是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的毕业生,文物修复不是简单的物品还原,更需要一定的艺术修养,对美的欣赏力,但唯独不能发挥创造力。

  他们修的大概是心性。

  02

  记录印象最深刻的话:文物修复工作,他是与几千年以前的人对话,是一种特殊的生命体验。 感受:有些事情过了那个年龄就做不了了,一定要珍惜体验和机会。 当那个记录时间流逝的钟表再次活动起来的时候,内心被那一刻震撼,除了精美,表现了水在流、动物在活动、妇女在纺织。这就是时间,因为时间才有了这一切,无时无刻不在身边流逝的时间。

  03

  片子拍的是好的,之所以扣一星是从这个片子看到了中国极其落后的文物保存技术。。那么贵重的万寿屏你跟我说不修就在故宫某个角落残破下去了??exo me??!!以及,所谓顶级修复大师,其实更多的是positon makes title。在那个位置上任谁来磨三五十年,都是顶级大师,而且有的大师自己也坦言来这儿就是稀里糊涂家里希望在北京扎根儿的,还有的是当兵五年后过来的,你说对修复艺术有很大的天赋和热情,也得打个问号。好在现在新进的师傅都是顶级科班出身了,基础可能好点儿,但在这个浮躁的俗世里,如何安然守住这一亩三分地,也是考验定力的。

  04

  手法细腻,引人入胜的纪录片。单独看记录文物修复,好像不够专业,并没有很多唬人的专业知识;单独看人文情怀,又并没有深入挖掘,但结合起来看,浮光掠影里可以捕捉到无数细微的瞬间:可能是钟表组王津男神(看完只记得他的名字了)戴上专业眼镜,可能是漆器组制漆时候的阳光,可能是宫廷御猫繁衍下来的后代,可能是掉杏子的树……

  不是简单的纯记录,它包含的是工匠的情怀,传统手工匠人的、艺术人的。修复钟表却永远留不住时间的哲学,用人眼与配色pk的耐心,个人艺术发展与工作的平衡,都是片子传达出来的更深的东西,非常动人。

  总的来说,很爱的一部纪录片,陪伴我吃了很多顿饭。

  05

  《我在故宫修文物》一共三集,讲的是一群文物修复工作者,每天呆在故宫里面修复破损文物的故事。他们都是中国最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是这个国家最顶级的文物治病“医生”。如果不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故宫博物馆内缺胳膊少腿儿的文物们进行“救治”,那么那些珍贵的书画、器具将长久的被存放在库房里,和时光一起落满灰尘。时间在故宫流逝缓慢,而故宫的人,永远年轻故宫里,一代一代的文物修复者,看着李树枣树无花果漆树慢慢长大,骑着自行车晃晃悠悠经过那些恢弘的宫殿,经过落满杏子的树下,在院子里喂喂御猫,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时光五六十年随云般流走过,他们的匠心也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当屏幕上,尘封数百年、破损严重的国之重器在文物修复师的手中重新焕彩生辉时,相信每一个人,内心都会生出深深的震撼。如果不是发自真心的热爱着这项职业,是无法修好一件文物的,更别说做上一辈子。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相关文章:

我在故宫修文物节目观后感作文08-30

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12-09

我在故宫修文物电视纪录片观后感12-09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700字12-09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3篇04-26

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精选13篇)03-18

保护文物作文09-20

保护文物的作文07-15

馆藏文物精选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