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的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欢喜的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欢喜的观后感1
一部《小欢喜》,天下父母心。欢快的风格叙写紧张的高三生活,三组拥有不同的烦恼的家庭却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孩子高考成功。默默付出不讲回报的职业就是父母,这种职业的高级版就是“高三”的父母。无论你是考生还是家长,《小欢喜》总有你的存在。
方家、乔家、季家,这三家几乎可以代表绝大多数高考考生的家庭现状,无论是哪一家,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三个家庭,四个即将面对高考的孩子,有学渣也有学霸,有问题少年也有乖乖男,每个人的境遇都不尽相同,而紧张与压力却伴随着每一个人。
方家的孩子是幸福的,家庭完整,父母恩爱,唯一的苦恼就是方一凡的成绩。中途转学而来的学霸林磊儿就说明了问题,如果方一凡的成绩像林磊儿一样,方家自然就会安静许多。方一凡的成绩还没见起色,方圆、童文洁双双离职,方家二老被骗背债,烦心事一件接着一件。尽管如此,方圆、童文洁并没有放松对方一凡的“看管”,只要方一凡能够金榜题名,他们肯定是竭尽全力。当孩子们知道父母离职的时候,开始偷偷的做家教来分摊家庭的负担。看着林磊儿和方一凡一本正经的穿着极不合身的西装,既幽默又心酸,但不可否认孩子们已经长大成人……
乔家的情况看似简单,其实暗潮涌动,离异的宋倩、懂事的乔英子,组成一个貌似正常的单亲家庭。曾经是教师身份的宋倩无论在前夫还是女儿面前,都保持着百分百的强势,她对女儿的要求几近苛刻,衣食住行直至每次考试的分数,都有明确的要求。宋倩对女儿的爱是自私的、唯一的、孤独的。乔英子是一个极其懂事而又聪明的孩子,她深知妈妈不易而积极迎合妈妈的欢心,但她并不开心,直至抑郁。吃火锅、玩乐高、天文讲解员,乔卫东是一个懂女儿的好爸爸。高考迫在眉睫,乔卫东、宋倩深刻的剖析自我,积极改变自己,给乔英子一个久违的家。进入考场前,乔卫东和宋倩在英子面前“亮证”,皆大欢喜!
季家的情况较为特别,季杨杨是一个留守的叛逆少年,因与父母长期异地分离而特别的独立、自我。季胜利和刘静的回归,并没有得到季杨杨的欢迎,突如其来的约束甚至令季杨杨反感。经过几场势均力敌的“交锋”,季胜利和刘静并没有改变季杨杨的态度和想法。季家的父母是三家中最理性的,季胜利和刘静冷静的分析了各种原因,最终选择从儿子最喜爱的赛车入手,经过短暂的磨合,季家成了最和谐的一家。让人泪目的是,季杨杨得知妈妈刘静的病情后,默默的剃了光头以示对对妈妈的支持。原本为了陪伴儿子高考的'季胜利夫妇,看到儿子的成长胜过高考夺魁。
所有经历过高考的人回忆起那段时光,既兴奋又紧张;所有经历过高考的考生父母回忆起那段时光,更是既兴奋又紧张。相比高考本身,父母更加欢喜的是看到孩子经过高考磨砺的成长。小欢喜的观后感这部剧讲述了方一凡、乔英子、季杨杨等几个高三家庭进入高考备战期的焦灼状态。本来是孩子们的高考,家长们也不敢松懈一丝一毫。随之而来的教育问题就如同决堤的洪水一般泛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一场艰苦的战役。每个家庭的环境背景不同,面对高考,家长们也是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的孩子争分夺秒学习,仿佛胜负就在那过去的每一秒决定。业余爱好该放弃的也逼着孩子放弃了;该搬的家也还是二话不说地搬了;该刷的题也总是一大摞一大摞地刷着。于是,那些考生的高考生活就这样在装上了隔音墙的小房间里啃着书度过了,所能张望世界的途径也就只有那一扇小小的观察窗......
对于那些备考学生的家长来说,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这是中国普遍存在的中国式教育理念——“以爱为名”。也许,家长认为这样是对孩子好,是爱孩子,可是孩子们却未曾感觉到快乐,他们在家长的期待下负重前行,可能内心已经伤痕累累了。他们会认为,这样的爱,不要也罢。
这部剧之所以会让人感受到它的真实,就是因为它还原了我们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或者说它就是我们生活的写照。家长逼,孩子学。在我们努力的过程中,家长却仍然无法真正看到我们努力,又换句话说,他们是视而不见。《小欢喜》这部剧中曾出现多少家长与家长之间“比孩子”的剧情,或说你家的孩子学习好,或说他家的孩子性格好。日常生活中的家长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在一群家长中,他们普遍认为;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总是比自家孩子优秀呢?却不曾看见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似乎是他们总能把缺点放大好多倍,所以屏蔽掉了他们寻找优点的能力。也许,对于他们来说这样比一比可以激励孩子改进,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样对孩子来说是扼杀他们“做好自己”的天性。
我特别喜欢剧中方一凡说过的一句话:“各个家庭状况不一样,这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这句话是真的特别耐人寻味。其实他说的一点也没错,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教育方式以及生活方式,而在不一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人所养成的一些习惯、性格以及特点当然都不一样了,自然也没什么可比性。而家长们却还总是愚昧地“攀比”。
我从别的地方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完美的角色,残酷的现实需要我们用漫长的时光去接纳彼此的平庸。把这句话铭记在心里,坚信“做好自己”最重要。小欢喜的观后感前段时间看了你推荐给我的《小欢喜》,我突然有很多话想对你讲,但是又怕拿捏不当语气,把握不好分寸,便成了让人心生厌恶的说教。
电视里的‘英子’让我联想起前段时间妈妈悄悄告诉我说你学习压力很大,希望我安慰你帮你舒缓压力。我记得我当时跟你讲了许多,希望你能想开一些,每次我很长的语音或者文字,你总是用“嗯嗯”、“好”之类的词语回我。我知道共情,或者说完全感同身受是一件很难甚至不可能的事情。
但我想说你的爸爸妈妈不是电视剧里那个一意孤行,只想将你捆在身边,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划你的人生的父母。
妈妈也许有时候说话有些急躁,甚至在我们看来有些不讲理,但你要相信她和爸爸是这个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也是最支持我们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人。
所以你完全不必有来自他们的压力,而你也不需要给自己额外施加压力,因为你就是你,我们爱你是因为你这个人本身,并不是因为你成绩好。
就像电视里方一凡那个角色一样,他虽然成绩不好,但这并不影响他的父母爱他,对你而言也是一样。你也完全可以像剧里的他一样跟父母做朋友,把你真正的想法告诉爸爸妈妈。
而我们希望你好好学习,只是希望你做好学生该做的事情。
看到后来你的心理压力减轻了许多,我很开心,希望你能想开一些,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也千万不要觉得如果学习成绩不好就对不起谁,其实不会,因为学习和人生都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选择,自己负责。
其实我就是例子,你看爸爸妈妈从没有限制我做什么,他们总是给我自由,把选择权交到我自己手上,我其实现在也很感谢这一点,这其实就是他们支持我们梦想的方式呀。
“你只管去飞,我始终在你身后。”
而你比我更好呀,多了一个人在你身后。
其实我曾经问过妈妈,我说:“你觉得学习成绩和听话(四川话:性格好的意思)那个更重要?”
妈妈毫不犹豫的回答我:“那肯定是听话好,学习成绩再好不听话有啥子用。”
所以你不要在学习上给自己那么多压力,我们做好自己就好。比起成绩,我们希望你健康快乐的长大,拥有一个健全的人格。
如果你觉得爸爸妈妈不能理解你,那你可以告诉我,我会尽最大力量支持你。或者,是不是我们沟通方式有问题呢?学习与父母沟通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也是我们成长的必修课呢。
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所以爸爸妈妈都希望为我们营造一个更温暖的成长环境,我们都希望你像剧里的‘杨杨’一样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像‘方一凡’一样敢于告诉我们你想做什么。
最后,姐姐希望能成为你的树洞,供你吐露成长的烦恼和美梦。成长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有烦恼有压力是正常的,我们要学会与它相处。
小欢喜的观后感2
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我恐怕并不是教育题材影视作品最“刚需”的受众;站在评论者的视点,这类作品的文化和美学探讨,其实也远弱于对其“现实主义”关切的价值。
都市情感剧《小欢喜》由汪俊执导,黄磊、海清、陶虹、王砚辉、咏梅等主演,讲述了方家、季家、乔家等几个高三考生家庭的故事,于20xx年7月31日首播。
但恰恰是这样一个貌似“事不关己”的立场,我也有了或许并不在我身份之上的一些思考。当现实中的“家长”和“子女”对一部教育题材剧集各执一词,它天然存在的两面性,究竟投射出怎样更“社会向”的启示?
正在浙江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小欢喜》,就是这样一个值得被商榷的样本。今年其实是教育题材剧的大年,但上半年无论是《带着爸爸去留学》还是《少年派》,似乎都没能在这种类型中真正做到独当一面。作为“小”系列的续作,《小别离》的成色已经不错,《小欢喜》能否出彩在开播前还画着一个问号。眼下剧集即将进入尾声,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对这部剧形成一些初步的判断。虽然部分桥段可能存在过于戏剧化的建制,但瑕不掩瑜,《小欢喜》的亮色不少,更重要的是,它对当代中国式教育多方立场的“撩拨”,是有逼近性的,是耐人寻味的。
逻辑很简单,因为它“过于真实”。
当然,这个评价本身并不意在讨论艺术真实性的问题,而在于《小欢喜》切中了当代社会现状里某些具体侧面的肯綮。带出的相关思考,我们完全不必用二元对立的价值判断。但这些看起来不言自明的现实状况,却在这部剧的放缩中引发了观众的丰富讨论——这是教育题材剧的价值所在。“一地鸡毛”不是最终旨归,剧里的三个家庭也不会是所谓的代表性缩影,重要的是让大家意识到从来没有什么解决成长问题的“万全之策”,于家长、于孩子、于老师都是如此。听别人的故事共自己的情,最惊天动地的感慨不过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比起此前很让人后怕的那部韩剧《天空之城》,同样聚焦高三、对准升学议题的《小欢喜》在气质上则会显得温暖明亮不少。方家、乔家、季家,一组群像、各有确幸和困境。看《小欢喜》的过程,体验上是轻松愉快的,不时有方一凡、林磊儿撑起的“名场面”逗趣荧屏另一端的普通观众;但随之而来的观后感却并不会那么一身轻松,至少在这个故事的情境里,太多人事都被我们曾经目睹或正在经历,然后无可奈何。
这部剧以上帝视角尽可能代入了较为丰富多元的教育观和家庭观。也是因为这样,如果不涉入在自身立场身份上的太多主观共鸣,这部剧释出的价值起到了对“纠偏”的一种普遍性照拂,这种厘清体现在三个要点上。
其一,是一个真正需要去承认和平视的现实。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教育这个话题本身就意味着各种“烦恼”,家长的、孩子的、老师的。所以,其实大家都缺乏成熟、都会犯错,也都在一同学会成长。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总是过于倚赖“过来人”的经验,于是,家长和老师在孩子面前的话语往往被奉作圭臬(哪怕不是自愿的),这种能量的输出并不一定站得住脚,甚至可能是一种过度期许。《小欢喜》里,主流的家长/老师或激进或温和,不论风格气质差异却大都缺乏一种最基本的对于子女/学生真正的体察和尊重,即便有,也几乎呈现出一种想象性的力量。由此,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张力随着时间推移不会被真正弥合,反而在反复拉扯里让嫌隙变得越来越大。
剧中方家的父亲方圆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反思视角,他会有自我审视,即,“不是我们,我们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评价标准来要求他们”,又或者,“我们总是看到儿子做不到的我们的好,但却也会忽略他做到的我们做不到的'好”,等等。但比较戏谑的是,如此温和看待家庭和子女的角色,自己也正面临着失业难寻方向的中年危机,面对属于自己的“成长”,他其实也束手无策;乔家在原生家庭层面的破碎,让父亲乔卫东和母亲宋倩走出了两条全然对立的教育思路,一松一紧,但却殊途同归——最大的问题是,乔英子在他们的眼里是“女儿”、是“高三考生”,却始终不是“乔英子”;季家的知性母亲刘静通达人情,就连别人家的女儿都要跟她来说体己话,可儿子季杨杨需要的不是心平气和,反而是一点横冲直撞的狠劲,她没有真正理解,作为官员的父亲更是无从谈起。
《小欢喜》给出了一个前提性的启示,无论长辈或者小辈,真正缺乏的“美德”在于,多问一句“你怎么样”,少强调一句“我怎么样”。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感同身受,高三也不会仅仅是一个孩子的“人生战役”,是一家人、一群人的,每个人都在学习长大。
其二,也是《小欢喜》试图输出的比较集中的一种价值观:这个世界上的任何身份角色不会有完美,也做不到完美,残酷的现实是我们要用漫长的时光来接受各自的平庸,并且与之和解。
这样的话语听起来很“丧”,但比起我们正在经历的诸多无所适从或者强人所难,我认为反而是积极阳光的。剧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组家庭关系——大概也是大家最侧目的那组——宋倩母女。她们对应试教育太过谨小慎微的追寻,害怕一步踏错步步踏错。宋倩跟童文洁不同,并不是实质上的“强势”,相反是一种“低到尘埃里”的对规则的“甘于”服从。中国式的“以爱之名”,在宋倩和乔英子的身上最典型。一个是坚定不移遵循一条必然造成不可逆伤害的强势逻辑却又对日常情感关系有极高期待的母亲,一个是一定程度上“被迫”遵循这种逻辑却又无时无刻不想逃离的女儿。她们彼此是热爱的,却没有办法去化解这种绕不开的不安。为了“完美”,她们都痛苦无比,哪怕这种结果可能会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是,我们反过来看看,她们之间害怕伤害却又不断在彼此伤害,很纠结也很反复无常的焦虑,游走在压抑和释放里的微妙气氛,这样的“草木皆兵”怎么也挥散不去。
她们过不去的“坎”是在所谓尽善尽美的追求里,忘掉了这个世界上其实从来都没有什么尽善尽美。
这或许也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所谓“优良传统”。在现实逻辑里,对美好生活富于掌控力,希望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这是值得憧憬的世界观;落实到方法论,却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是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缺点也是“更好的人”的一部分,宋倩也好、乔英子也罢,她们身上缺的那一点“快乐”,才是在这个家庭共同的“人生转折点”里最需要去补全的东西。
最后,追《小欢喜》的过程也是重新理解中国式教育的一段心路。站在理性审慎的立场上看,中国式教育当然有结构性的共性问题可以被普罗大众“提炼”然后“化约”;但更多数没被引起重视的难题恰恰是非结构化的,散布各处的。换言之,在教育的问题上,没有“大家”,只有“自己”。方一凡回怼母亲童文洁的“名场面”里有一句耐人寻味,“各个家庭状况不一样,这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从一个孩子的嘴里蹦出这个“真道理”,不免有些唏嘘;孩子都懂的道理,大人何尝真的无动于衷?然而反观现实,所谓的“起跑线”、所谓的分数,永远制掣着我们“做自己”的真正能量。
听过很多道理,却总是越来越不懂道理。
某种意义上,现实中的小朋友们可能过得远比电视剧里更不快乐,这种不快乐的代价从长远看又是乏于意义的,是一个过两年就记不起的分数。但成人都明白,这些执念本身远没有一个独立、自洽、勇敢的人格更值得。教育题材电视剧的落脚点是要能有所纠偏,不是简单镜像;得有意识地相应唤起,就是比起这些所谓的领先和落后,18岁的快乐才是不能重回的意义。
我更乐于看到,当人们在观看《小欢喜》时想到的,不是“喏,你看别人家的高三比你苦得多,你为什么还不更努力”,而是“嗨,比起他们剪不断的烦恼,我希望自己负责任、很快乐地走过这一段特别的人生经历”。
小欢喜的观后感3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我恐怕并不是教育题材影视作品最“刚需”的受众;站在评论者的视点上,这类作品的文化和美学探讨,其实也远弱于对其“现实主义”关切的价值。
但恰恰是这样一个貌似“事不关己”的立场,我也有了或许并不在我身份之上的一些思考。当现实中的“家长”和“子女”对一部教育题材剧集各执一词,它天然存在的两面性,究竟投射出怎样更“社会向”的启示?
正在浙江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小欢喜》,就是这样一个值得被商榷的样本。从播出上看,今年其实是教育题材剧的大年,但上半年无论《带着爸爸去留学》或者《少年派》,似乎都没能在这种类型中真正做到独当一面。作为“小”系列的续作,《小别离》的成色已经不错,《小欢喜》能否出彩在开播前还画着一个问号。当眼下剧集即将进入尾声,我们似乎已经可以对这部剧形成一些初步的判断。虽然部分桥段可能存在过于戏剧化的建制,但瑕不掩瑜,《小欢喜》的亮色不少,但更重要的是,它对当代中国式教育多方立场的“撩拨”,是有逼近性的,也是耐人寻味的。
逻辑很简单,因为它“过于真实”。
当然,这个评价本身并不意在讨论艺术真实性的问题,而在于《小欢喜》切中了当代社会现状里某些具体侧面的肯綮。带出的相关思考,我们完全不必用二元对立的价值判断试图加以权衡,当然也没法权衡。但这些看起来不言自明的现实状况,却在这部剧的放缩中引发了广谱观众的丰富讨论——这是教育题材剧的价值所在,“一地鸡毛”不是最终旨归,剧里的三个家庭也不会是所谓的代表性缩影,重要的是让大家意识到从来没有什么解决成长问题的“万全之策”,于家长、于孩子、于老师都是如此。听别人的故事共自己的情,最惊天动地的感慨不过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比起此前很让人后怕的那部韩剧《天空之城》,同样聚焦高三、对准升学议题的《小欢喜》在气质上则会显得温暖明亮不少。方家、乔家、季家,一组群像、各有确幸和困境。看《小欢喜》的过程,体验上是轻松愉快的,不时有方一凡、林磊儿撑起的“名场面”逗趣荧屏另一端的普通观众;但随之而来的观后感却并不会那么一身轻松,至少在这个故事的情境里,太多人事都被我们曾经目睹或正在经历,然后无可奈何。
这部剧以上帝视角尽可能代入了较为丰富多样的教育观和家庭观。也是因为这样,如果不涉入在自身立场身份上的太多主观共鸣,这部剧释出的价值起到了对“纠偏”的一种普遍性照拂,这种厘清体现在三个要点上。
其一,是一个真正需要去承认和平视的现实。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教育这个话题本身涉入着多种力量的“烦恼”,家长的、孩子的、老师的。所以,其实大家都缺乏成熟、都会犯错,也都在一同学会成长。中国的文化传统里总是过于倚赖“过来人”的经验,于是,家长和老师在孩子面前的话语往往被奉作圭臬(哪怕不是自愿的),这种能量的输出并不一定站得住脚,甚至可能是一种过度期许。《小欢喜》里,主流的家长/老师或激进或温和,不论风格气质差异却大都缺乏一种最基本的对于子女/学生真正的体察和尊重,即便有,也几乎呈现出一种想象性的力量。由此,大人和孩子之间的矛盾张力随着时间推移不会被真正弥合,反而在反复拉扯里让嫌隙变得越来越大。
剧中方家的父亲方圆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反思这种状况的视角,他会有自觉的自我审视,即,“儿子(方一凡)不是我们(方圆&童文洁),我们为什么要用自己的评价标准来要求他们”,又或者,“我们总是看到儿子做不到的我们的好,但却也会忽略他做到的我们做不到的好”,等等。这种反思自然是稀缺的,不管在剧的语境里或者现实状况里。但比较戏谑的是,如此温和看待家庭和子女的角色,自己也正面临着失业难寻方向的中年危机,他陷入在自己的烦恼里千头万绪,面对属于自己的“成长”,方圆其实也束手无策;乔家在原生家庭层面的破碎,让父亲乔卫东和母亲宋倩走出了两条全然对立的教育思路,一松一紧,但却殊途同归——最大的问题是,乔英子在她们的眼里是“女儿”、是“高三考生”,却始终不是“乔英子”;季家的知性母亲刘静通达人情,就连别人家的女儿都要跟她来说体己话,可无奈常在,儿子季杨杨需要的不是心平气和,反而是一点横冲直撞的狠劲,她没有真正理解,作为领导官员的父亲更是无从谈起。
剧里或者现实里的这些身份,通常都会认定自己在自身的角色框架里正在努力做到最好。大多数的一言难尽也基于某种意义上“不被理解”的苦涩。对此,《小欢喜》给出了一个前提性的启示,无论长辈或者小辈,真正缺乏的“美德”在于,多问一句“你怎么样”,少强调一句“我怎么样”。这个世界上并没有那么多感同身受,高三也不会仅仅是一个孩子的“人生战役”,是一家人、一群人的,每个人都在学习长大。
其二,也是《小欢喜》试图输出的比较集中的一种价值观:这个世界上的任何身份角色不会有完美,也做不到完美,残酷的现实是我们要用漫长的时光来接受各自的平庸,并且与之和解。
这样的话语听起来很“丧”,但比起我们正在经历的诸多无所适从或者强人所难,我认为反而是积极阳光的。剧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组家庭关系——大概也是大家最侧目的那组——宋倩母女。他们身上印迹着对应试教育太过谨小慎微的.追寻,害怕一步踏错步步踏错。宋倩跟童文洁不同,并不是实质上的“强势”,相反是一种“低到尘埃里”的对规则的“甘于”被驯服。中国式的“以爱之名”,在宋倩和乔英子的身上最典型。一个是坚定不移遵循一条必然造成不可逆伤害的强势逻辑却又对日常情感关系有极高期待的母亲,一个是一定程度上“被迫”遵循这种逻辑却又无时无刻不想逃离的女儿。她们彼此是热爱的,却没有办法去化解这种绕不开的不安。为了“完美”,她们都痛苦无比,哪怕这种结果可能会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是,我们反过来看看,她们之间害怕伤害却又不断在彼此伤害,很纠结也很反复无常的焦虑,游走在压抑和释放里的微妙气氛,这样的“草木皆兵”怎么也挥散不去。
她们可能并没有不幸福,但可以残忍的说她们的局促和谨慎更不会让彼此感到真正的幸福。如果要说她们身上各自过不去的“坎”,是在所谓尽善尽美的追求里,忘掉了这个世界上其实从来都没有什么尽善尽美。
这或许也是值得我们去反思的所谓“优良传统”。在现实逻辑里,对美好生活富于掌控力,希望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这是值得憧憬的世界观;落实到方法论,却是不尽相同的,甚至是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径:缺点也是“更好的人”的一部分,宋倩也好、乔英子也罢,她们身上缺的那一点“快乐”,才是在这个家庭共同的“人生转折点”里最需要去补全的东西。
最后,追《小欢喜》的过程也是重新理解中国式教育的一段心路。站在理性审慎的立场上,我们应当可以从中看到一个直观的现实,即,中国式教育当然有结构性的共性问题可以被普罗大众“提炼”然后“化约”,但更多数没被引起重视的难题恰恰是非结构化的,散布各处的。换言之,在教育的问题上,没有“大家”,只有“自己”。方一凡回怼母亲童文洁的“名场面”里有一句耐人寻味,“各个家庭状况不一样,这根本就没有可比性。”从一个孩子的嘴里蹦出这个“真道理”,不免有些唏嘘;但孩子都懂的道理,大人又何尝是真正的无动于衷?然而反观现实,所谓的“起跑线”、所谓的分数,永远制掣着我们“做自己”的真正能量。事实是怎样呢?在《小欢喜》里,没有任何一个孩子会比方一凡这个所谓“学渣”更让人有期待、有喜爱。
听过很多道理,却总是越来越不懂道理。
某种意义上,现实中的小朋友们可能过得远比电视剧里更不快乐,这种不快乐的代价从长远看又是乏于意义的,是一个过两年就记不起的分数,是要不能比别人差。但成人的世界其实比谁都明白,这些执念本身远没有一个独立、自洽、勇敢的人格更值得。教育题材电视剧的落脚点是要能有所纠偏,不是简单镜像;得有意识的相应唤起,就是比起这些所谓的领先和落后,18岁的快乐才是不能重回的意义。
我更乐于看到,当人们在观看《小欢喜》时想到的,不是“喏,你看别人家的高三比你苦的多,你为什么还不更努力”,而是“嗨,比起他们剪不断的烦恼,我希望自己负责任、很快乐地走过这一段特别的人生经历”。
【小欢喜的观后感】相关文章:
小欢喜作文06-12
小欢喜作文06-12
小欢喜作文02-15
《小欢喜》观后感10-22
《小欢喜》观后感12-17
《小欢喜》观后感12-16
小欢喜观后感07-20
生活中的小欢喜作文(精选33篇)05-12
生活中的小欢喜作文9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