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特工队》观后感

时间:2024-03-22 15:42:23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

  当我们观看最新的高水平影片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观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观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头脑特工队》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1

  这是皮克斯为我们带来的又一部将会永载史册的动画电影。它的原创性是无与伦比的。它值得我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和发自肺腑的喝彩。

  即使在《玩具总动员》之前,把玩具活化这个做法也并不少见,只不过很少有人拿“如果玩具知道自己是玩具的话,会怎么样”这个妙意来做梗罢了。但在《头脑特攻队》之前,没有人想到把人的情绪本身卡通化,你只能在一个个卡通人物身上体会各种情绪,但是你从未看到一个卡通形象化的高兴或者忧伤。而且欢乐(乐乐)、忧伤(忧忧)、害怕(怕怕)、讨厌(厌厌)和愤怒(怒怒)这五种情绪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头脑特工队》再一次拓展了动画无限可能性的外延,给我们带来想象力的那种专属型享受。

  如果仅仅是把情绪卡通化,影片是很难推动的。它更加不可思议的创新在于,构造了一个人们思想与意识的卡通化世界观。它把人每个记忆片段都浓缩成一个记忆球;把形成人们主要态度和价值观的记忆定义为核心记忆球,并且为每个核心记忆球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岛世界;它恰如其分地区分了短期记忆区、长期记忆区、潜意识区,并且形象化了如何调用记忆、如何产生梦境这些心理过程;它让思想变作一辆火车,在不同的记忆区中穿梭。这些把我们司空见惯却从未仔细考虑过的意识过程巧妙可视化呈现的想象性世界观,真是看得人如痴如醉。没错,就是这种我们明知头脑里不是这样却宁愿信其为真的心情,是动画给人带来享受的最高境界。

  这个世界观的另一个奇妙并且贴切之处是,它将决定人一切行为的因素最终归结为两个维度,一个是记忆,一个是情绪。每一个记忆球都含有它所记忆的内容和一种情绪。而当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时候,或许就是记忆球中不仅包含一种情绪的时候。它提示我们,其实人的一切态度、行为、价值观、能力,都是由记忆决定的,而赋予这些记忆以真正色彩的是情绪。如果说记忆是客观的.,是我们所经历的、无法改变的东西的话,那么如何面对这些记忆,应赋予其怎样的情绪色彩,那就是我们自身可以决定的主观的东西了。

  我们发现,其实每一种情绪,即使是像忧伤、愤怒这样的负面情绪,它们的行事初衷也都是为了小女孩莱莉着想的。这种善意并且乐观的推断,是影片带领我们思考自身情绪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不仅需要正面情绪,而且需要负面情绪。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不是敌人,忧忧不是乐乐应该抛弃在记忆库里的人,乐乐的黄色记忆球也不应是忧忧绝不能碰触的禁区。最终不正是通过忧伤情绪的发泄,才建立了莱莉新的记忆及情感体悟嘛?而且我们注意到,影片描写了莱莉、父亲、母亲、路人等很多角色的五种情绪,不是所有人都是乐乐站在中间的,作为小孩子的莱莉可能是以欢乐为主,但父亲可能就以愤怒为主。这些细节都带给我们思考不同人不同情绪的全新视角。

  我们还要为影片所蕴藏的那些能勾起每个人心底记忆的悲情而喝彩。这集中体现在捣蛋岛的崩塌和幻想玩伴BingBong的献身上。捣蛋岛的崩塌意味着无拘无束的童年的终结,人总归要进入一个规矩的世界中,又有多少人能在这种框框之下存留住童年的无拘束的捣蛋呢?就像《玩具总动员3》带给我们对一去不复返的童年的无比留恋一样,《头脑特工队》让我们有了一个向那些曾经珍藏、却又不得不失去的记忆再次道别的机会,虽然我们可能真的已经想不起那些道别的对象了。

  我们还要为影片中体现的家庭观、教育观而鼓掌。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刻,莱莉的家庭岛也没有最终崩塌,家庭一直是支持一个人生存的最强有力的港湾。来自父母的爱让女儿忧伤的心情获得抚慰,从而完成了对家庭岛的重建。当你看到记忆中莱莉因丢失冠军而伤心地坐在树枝上时,她的父母过来陪伴她,使她感受到依靠,获得温暖,从而从悲伤中走出形成了快乐的情绪,你会觉得有这样一个家真好。当你看到父母因女儿失踪而焦虑,而在女儿回家后的第一时间不是送上指责而是送上拥抱的时候,你也会发自内心地想要接受这种美式家庭的教育观。

  我们还要为影片中尽一切可能的剧情挑战而欢呼。情绪小人们的活动与莱莉自身的行动,两条线索环环相扣紧密交织的蒙太奇本就让人惊叹,看到长期记忆区中那个无底深渊时,我其实没抱期望,主人公能真的掉下去。可是影片就是突破了我的这个心理防守底线,让乐乐坠入了这个万劫不复的深渊,并且完成了从无论是地理还是心情上都堪称最深谷底的一次不可思议的自救。因为我们见过太多的浅尝辄止,所以才会为这样的绝处逢生感到震动。

  影片中没有一个敌人,但从始至终扣人心弦。从乐乐的角度看,她克服万难完成了一个任务;而从莱莉的角度看,她实现了成长。乐乐是莱莉脑海中的一个情绪,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她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成长的。这其实给现实中的每个人都带来生活的信心,那就是,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我们都应该也都有能力进行自我调节,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那些爱我们的人。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也都住着那五个为你着想并且时刻在努力着的小人,不是吗?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2

  1、形象的内在世界

  影片通过拟人化的视角,将人们几种主要的情绪感受化为五个头脑里的小精灵,分别是乐乐,忧忧,厌厌,怒怒,怕怕。

  他们的反应直接代表了主人公(小女孩莱莉)的感受,以及与之相关的思想运作。

  这是影片设置的绝妙之处,将我们的内心世界的活动,用这么形象而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包括里面提到的各种记忆球,个性小岛,思想列车,梦境,梦幻乐园,潜意识等等。

  2、拥抱负面情绪打开生命的多彩

  影片的故事主旨,其实是带我们重新认识自己产生的各种情绪,尤其是当中负面的部分,可能令我们一开始感受不那么好。其实所谓正面、负面,也是成人给予的标签。

  但是,当我们开始面对它,打开它,表达它,释放它,我们会发现一切背后都有一份爱的承载。我们也真正领会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各种味道,而我们的内在也进一步扩大,拓展。这大概就是长大的过程,成长的历程。

  当我们还是很小的孩子的时候,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纯粹而简单的快乐。正如影片中,在搬家之前,莱莉的生活中大部分记忆都是快乐的色彩,也就是乐乐的颜色。莱莉的感受与情绪的主导也是乐乐。

  搬家之后,环境的变化,家庭氛围的变化(搬家货车的意外,爸爸工作的忙碌,妈妈的不满),学校生活的变化……一切都在适应中,调整中。莱莉感到了不适,感到了压力。

  对于负面情绪,不好的感受,一般来说孩子天然是直接表达的,但是莱莉却压抑了。从影片的一个情节,一家人刚到新家,出现一些意外,临睡前妈妈来道晚安,说谢谢莱莉总是那么阳光……从中其实看到,孩子很容易吸收父母的期待,莱莉也希望能达到妈妈的期待,希望自己在这样的状况下依然保持阳光快乐。

  于是,就有了影片中,乐乐对待忧忧那样的态度。乐乐希望一切还是在快乐的基调中,各种阻止忧忧触碰控制台中的一切。但是忧忧很失控,最后导致乐乐和忧忧都离开了控制台,开启了回控制台的历程。

  历程中两个情节,让乐乐终于放下了对忧忧的偏见与阻抗:

  一个是偶遇莱莉的幻想伙伴,冰棒。冰棒的火箭车被扔下了记忆填埋场,冰棒伤心的哭了。乐乐想安慰他,却无效。忧忧走过去,陪着冰棒坐了一会儿,然后冰棒就好了。

  另一个是,乐乐和冰棒一起掉下了记忆填埋场。乐乐极度难过,似乎陷入了绝境,伤心的看着核心记忆球,却意外看到在欢乐的瞬间之前,是忧忧在那里。莱莉因为打偏了一个球很难过,坐在树枝上,然后爸爸妈妈过来安慰她陪伴她,再然后才是队友的欢庆。

  这时,乐乐才知道忧忧有多么重要。重振旗鼓之后,想到了办法回去。只不过冰棒回不去了,小时候幻想的玩伴,随着长大终被遗忘吧。

  于是,才有了最后,莱莉从离家出走的念头中突然醒来,似乎所有感受又都回来了。她跑回家,冲到爸爸妈妈面前,诉说了自己的不适应,压力,难过……一家人拥抱在一起,泪水中洋溢着幸福与感动。

  最后,头脑里的.控制台扩大了,个性小岛也扩展了,记忆球的颜色变得五彩缤纷的交织,生命有了更多的层次与味道。

  3、个性小岛的坍塌与重建

  这个过程,正如孩子内心的成长历程,一些东西被打碎,而后经过自我整合后重建。

  与影片的区别是,重建的结果到底会怎样呢?影片中,莱莉最终获得了父母的理解与爱,于是迅速获得了重建,并拥有了更强大的内在。而现实生活中,却未必。

  很多时候,孩子在经历自己内心挣扎时,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与爱。于是,孩子不再与父母袒露心声。内在一些的东西的坍塌,有的也许再也没有重建起来,而形成了某种缺失。

  4、潜意识里的小丑

  影片里提到,莱莉最害怕的东西都被扔进了潜意识的大仓库。这个小丑也是莱莉害怕的东西。

  当它刚被吵醒,那么巨大的身躯,血红的嘴唇,开始追赶乐乐忧忧。大概真的挺吓人。

  但是,曾经小时候很害怕的东西,真的那么可怕吗?当小丑开始往外走,你真正看清它的面目,它原来也不过是个小丑。

  只不过,我们的想象会无穷放大我们的恐惧,却忘了我们自己,现在早已不是当初很小的模样。

  5、观察你的内在世界

  最后,借着影片的呈现,我们也可以观察下自己的内在世界。

  正如影片中,也有镜头放到,莱莉爸爸妈妈头脑里的那些精灵们。甚至大家正在吃饭,头脑里却沉浸在另一个世界。还有结束处看到,原来每个人的头脑里都有这么多声音,这么多情绪感受。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3

  昨天看了头脑特工队,感觉太对我胃口了!观影过程中不断联想到现实生活。对心理的准确把握让这部电影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讲故事和笑话。我相信它即使是多年以后也还是大家口口相传的经典的~以下便是我的从心理学角度的解读。

  我们还是一个小婴儿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像一张等待被填满的房间一样充满未知,没有情绪小人,没有记忆玻璃球,也没有人格小岛。那时我们的情绪还没有出现,记忆还没有开始产生,我们的人格也还不完善,所有的动作(包括哭)都是反射性。

  慢慢地,随着大脑的发育,情绪小人一个一个蹦出来了。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情绪,当我们看到新奇事物的时候,乐乐蹦蹦跳跳地出现了,于是我们感受到了快乐,快乐可以为我们带来积极的想法,使我们更具创造性。当面临危险的时候,怕怕打了个冷战走来了,于是我们会害怕,害怕使我们回避可能的危险。吃到难吃的东西的时候,厌厌带着嫌恶的表情现身,于是我们会感到讨厌,厌恶使我们原理对我们有威胁的的东西。被为难的时候,怒怒也不甘示弱地跑出来,让对方知道我们不喜欢这样。这些情绪们在乐乐的主导下,反映了茉莉以及我们的生活,并将生活的点点滴滴变成代表记忆的玻璃球,储藏在我们脑海里。慢慢地,我们的人格山谷也随着记忆逐渐形成了。我们便成为了童年时期活蹦乱跳小孩子。

  忧忧其实也是情绪小人中很重要的一员。但当代表忧伤的忧忧第一次瑟缩着出现的时候,乐乐并不清楚忧伤的意义在哪里,很排斥忧忧。这正像我们很多人觉得消极的情绪是没有意义并且不应该出现的一样。乐乐还企图压抑它,把它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面不让它出现,正像我们企图压抑自己的感情,让自己永远不悲伤一样。后来乐乐发现适得其反,不仅让忧忧自责和失控,最后还和忧忧一起被意识吸走了。悲伤和快乐其实是分不开的,我们以为强行压抑悲伤就能变得快乐和幸福,但是事实上可能会因为自责让悲伤更强烈,甚至会出现抑郁(depression)。如果再极端一点,我们终于通过强行压抑真的完全感受不到悲伤,但是我们也会感受不到快乐了。剩下的害怕,厌恶和愤怒在一起,就是焦虑,我们就会体验到焦虑障碍(anxietydisorder)。所以压抑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反而没有那么有幸福感。消极情绪也有它的作用的,就像在乐乐想进去危险的抽象思维空间的时候,忧忧提醒过乐乐那离很危险,但是由于乐乐太积极不够谨慎,所以遇到了危险;还有就是,故事的最后,忧忧让茉莉把她的伤心事清晰地倾诉了出去,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并最终和解了。我们经常说我们应该积极,并不是说我们不能有消极情绪,只是让积极占主导而已。我们要知道,消极的.情绪并不是只能毁灭东西的定时炸弹,是一个很正常的东西。我们应该像乐乐最后接受忧忧,并让茉莉倾诉苦闷一样,接受偶尔的消极情绪,并尽量找信任的人倾诉。就像心理咨询领域有一句很棒的话:“求助是强者的表现:)”。

  故事的最后,茉莉的核心记忆变成了漂亮的彩色的,不再像小孩子一样是单调的黄色了,而是充满了丰富的喜怒哀乐。我想当我们慢慢学会感知、面对、处理和接受多种复杂的情绪,使之成为我们的一个整体的时候,或许就是我们慢慢成长了:)

  下面是一些其他的杂感或吐槽:

  这个动画我印象很深的是,小象牺牲自己,帮助乐乐逃离遗忘深渊。我感觉童年的美好幻想虽然有些都被我们遗忘了,但是它所带来的快乐心情我想是一直在我们脑海中的吧。(我小时候幻想过我有数码宝贝=w=)也让我想起了,回忆童年趣事是唤起快乐心情的好方法。

  比较有意思的是,虽然乐乐、忧忧、怕怕、厌厌、怒怒是代表人的五个基本情绪,快乐(happiness),忧伤(sadness),害怕(fear),厌恶(disgust)和愤怒(anger)。如果把它们看做人,它们各自也是以各自情绪为主导的人。乐乐是一个非常乐观的多血质的人,他是积极的代言人任何时候思想都很积极,但是专注度欠佳经常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忧忧则是一个很悲观的人,思想很消极,比较像抑郁质的人。怕怕恐惧所有陌生的事物。厌厌对事物总是抱着嫌恶的态度经常挑刺。怒怒则是胆汁质的典型,很暴躁,经常怒火中烧。我们会发现生活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人。他们虽然也有其他情绪,但是有一种情绪是长时间占主导的(就像儿童时期的茉莉就是快乐占主导)。我们会发现不同性格的人对同一个事情的看法非常不同,即使遇见同一件事,乐乐会高兴,忧忧会难受。其实他们说的都不是错的,只是他们的关注点不一样,我们的感知其实是外界事物和我们的关注点的共同产物。

  故事对抽象思维的几个步骤的演绎挺有创意的!

  虽然这个动画片小孩看不懂,但是小孩子们看到本片对幻想乐园的描绘一定会很兴奋的,所以说不定会受小孩欢迎哦。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4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莱莉(Riley)的小女孩跟着父母跨越大半个国家从明尼苏达搬到了旧金山,面对着新环境的全面挑战,然而这只是故事的背景。真正的故事存在于她的大脑内:在头脑的“司令部”里住着五位情绪小人,乐乐(Joy)、怕怕 (Fear)、怒怒 (Anger)、厌厌 (Disgust)、忧忧( Sadness)。这五个小家伙住在女主角莱利的大脑中控制着一台控制机器。五个人合作来为莱利的生活出谋划策。记忆在本片中是被存储在水晶球里,摆放在记忆库中的。其中金色的是快乐的记忆,蓝色的是忧郁的,而核心记忆则联系着女孩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比如亲情、友情和兴趣爱好。而在“控制中心”内的五个小家伙:“欢乐”、“忧伤”、“愤怒”、“恐惧”和“反感”与女主人公莱莉一起成长,控制着她的情绪与记忆。

  慢慢地,随着大脑的发育,情绪小人一个一个蹦出来了。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情绪,当我们看到新奇事物的时候,乐乐蹦蹦跳跳地出现了,于是我们感受到了快乐,快乐可以为我们带来积极的想法,使我们更具创造性。当面临危险的时候,怕怕打了个冷战走来了,于是我们会害怕,害怕使我们回避可能的危险。吃到难吃的东西的时候,厌厌带着嫌恶的表情现身,于是我们会感到讨厌,厌恶使我们原理对我们有威胁的的东西。被为难的时候,怒怒也不甘示弱地跑出来,让对方知道我们不喜欢这样。这些情绪们在乐乐的主导下,反映了茉莉以及我们的`生活,并将生活的点点滴滴变成代表记忆的玻璃球,储藏在我们脑海里。慢慢地,我们的人格山谷也随着记忆逐渐形成了。我们便成为了童年时期活蹦乱跳小孩子。

  忧忧其实也是情绪小人中很重要的一员。但当代表忧伤的忧忧第一次瑟缩着出现的时候,乐乐并不清楚忧伤的意义在哪里,很排斥忧忧。这正像我们很多人觉得消极的情绪是没有意义并且不应该出现的一样。乐乐还企图压抑它,把它限制在一个小圈子里面不让它出现,正像我们企图压抑自己的感情,让自己永远不悲伤一样。

  只是有一天意外发生,乐乐和忧忧意外的脱离了控制中心,在返回大脑控制中心的路上,她们遇到了莱莉幼时的幻想玩伴,一头粉红色的大象——冰棒。莱莉十几岁了,已经很多年没有和冰棒玩了。讲到这里,乐观的冰棒哭了出来。他的心里还有一个梦,用属于他们的火箭船带着莱莉去月球。可是火箭船和他们自己都跌入了深渊,面临着被风化侵蚀的命运。而此时的莱莉情绪越来越烦躁,在她脑海里友谊、诚实、亲情的小岛也在一个接一个地轰塌,她正在计划离家出走,回到她心心念念的故乡明尼苏达,去缔造新的快乐的记忆。与此同时,乐乐和冰棒唱着能使船只发动的歌曲想要驾驶它离开深谷。但两个人太重了,在最后关头,冰棒纵身一跃,跳入谷底,目送着乐乐登上平地。他的身体正慢慢被风吹散,还喃喃自语,“乐乐,你替我带她去月球好吗?” 冰棒真是一个煽情的大象让人感动。最后乐乐找到忧忧回到了大脑控制中心。

  后来,乐乐终于发现,悲伤和快乐其实是分不开的,我们以为强行压抑悲伤就能变得快乐和幸福,但是事实上可能会因为自责让悲伤更强烈,甚至会出现抑郁(depression)。如果再极端一点,我们终于通过强行压抑真的完全感受不到悲伤,但是我们也会感受不到快乐了。剩下的害怕,厌恶和愤怒在一起,就是焦虑,我们就会体验到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所以压抑自己的情绪很多时候反而没有那么有幸福感。消极情绪也有它的作用的,就像在乐乐想进去危险的抽象思维空间的时候,忧忧提醒过乐乐那离很危险,但是由于乐乐太积极不够谨慎,所以遇到了危险;还有就是,故事的最后,忧忧让茉莉把她的伤心事清晰地倾诉了出去,得到了父母的理解,并最终和解了。我们经常说我们应该积极,并不是说我们不能有消极情绪,只是让积极占主导而已。我们要知道,消极的情绪并不是只能毁灭东西的定时炸弹,是一个很正常的东西。我们应该像乐乐最后接受忧忧,并让茉莉倾诉苦闷一样,接受偶尔的消极情绪,并尽量找信任的人倾诉。

  故事的最后,茉莉的核心记忆变成了漂亮的彩色的,不再像小孩子一样是单调的黄色了,而是充满了丰富的喜怒哀乐。我想当我们慢慢学会感知、面对、处理和接受多种复杂的情绪,使之成为我们的一个整体的时候,或许就是我们慢慢成长了。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5

  《头脑特工队》的英文原名叫《Inside Out》,我觉得这个名字更加符合电影内容。Inside是指内部的,在这里应该是指头脑内部的情绪世界,Out是指外部的,则是指外面的现实世界。这部电影就是讲诉了一个叫莱莉的女孩和她头脑内部情绪的故事。莱莉本来是快乐的生活在明苏达尼州,有和蔼可亲的父母、亲切友爱的闺蜜和热爱的冰球运动。突然有一天由于父亲的工作原因,她们一家搬到了旧金山,但是因为新家不好,又离开了曾经的朋友,莱莉觉得新的生活糟糕极了。所以莱莉决定离家出走,返回明苏达尼州,寻找曾经的快乐,但是在最后莱莉还是在巴士开离之前叫停,返回了新家。这是莱莉现实世界的故事,而在莱莉的头脑中五个情绪小人则是为了挽救莱莉情绪从欢乐到忧郁愤怒的变化而导致了另外一系列的故事。这部电影在审美艺术上有创新奇幻之处,但在心理学尤其是情绪、记忆、梦境等方面也有值得探究的地方。

  莱莉的大脑内部世界首先出现的是大脑指挥部,而指挥部由快乐、悲伤、恐惧、厌恶和愤怒这五种情绪掌控。快乐作为最早出现的情绪,是团队的领导,协同小伙伴们让莱莉时刻保持好心情;悲伤虽然也希望莱莉乐观快乐,但是她总是难以自控的保持着负面情绪,想要好好哭一场;恐惧主要是提醒莱莉保持警惕,保障莱莉的安全;厌恶则是希望莱莉不受生理上或社交上的毒害,尤其是在对待西兰花这种蔬菜方面;愤怒则脾气暴躁,总是积极地为莱莉争取公平待遇,但往往好心办坏事,将莱莉的事情搞得更加糟糕。白天,这五种情绪掌握莱莉的大脑,并将每天发生的.带有某种情绪的事件,分别以不同颜色的记忆球储存在大脑指挥部里面的架子上,这是短期记忆。还有一些超级重要的事件成为核心记忆存在于指挥部的中心位置。而这些核心记忆会强化莱莉个性的某些方面,从而形成了五个个性的岛屿,分别是冰球岛、搞怪岛、友谊岛、诚实岛和家庭岛,这些岛屿代表了不同的个性和价值观,它们被激活时会焕发光彩,沉寂时时暗淡无光的,也可能会坍塌,也可能会重建。到了晚上,大脑内部的思维轨道将不再运行,而白天暂时储存在大脑指挥部的短期记忆则会顺着输送管道到达记忆长廊,成为长期记忆。在这无尽的记忆长廊里,有记忆工人在里面工作,将莱莉已经遗忘了的记忆,已经褪色的记忆球通过管道排放进入记忆垃圾场,再也无法找回来。

  当快乐和悲伤由于意外离开了大脑指挥部,到达了大脑的其他地方。但是快乐和悲伤都想快点回到大脑指挥部,使莱莉重拾欢乐。在这一回程的途中,快乐和悲伤遇到了莱莉臆想中的朋友冰棒,冰棒带领快乐和悲伤去寻找捷径,赶上思维列车。在途中,他们经历了抽象思维区和想象之地。抽象思维区我不是很懂,暂且略过。在想象之地,快乐、悲伤和冰棒都看到了莱莉童年时候构建的各种有趣的玩具,但是随着莱莉的长大,这些欢乐的童年记忆似乎也在不断的消失,因为想象之地正在不断的被拆除,送往记忆垃圾场。当快乐、悲伤和冰棒终于赶上了思维列车,莱莉却进入了睡眠,这意味着思维列车也要停止运行。这三人为了早点回到大脑指挥部,准备进入造梦工厂唤醒莱莉。在造梦工厂中的场景体现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观点,在当天晚上莱莉的梦里是她白天去新学校的场景,本来潜意识是自己流利地进行自我介绍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在现实畸变滤镜的作用下,或者说是白天现实情况的压制下,潜意识的顺利介绍不但没有了,反而在梦境中情况变得更为糟糕。这之后快乐、悲伤和冰棒将莱莉的梦境彻底改造了并成功唤醒了莱莉。但是冰棒被守卫梦境的保安扔进了潜意思区,那里应该是人不希望回忆起来的记忆所存在的地方,例如莱莉不喜欢的西兰花和恐怖的小丑都在那里。

  快乐、悲伤和冰棒离开潜意思区,再次踏上思维列车,准备回到总部。可是不幸的是,由于诚实岛的坍塌和家庭岛的摇摇欲坠,思维列车被损坏,快乐和冰棒也被抛到了记忆垃圾场,被遗忘了。但是快乐不甘心这样被遗忘,希望莱莉能开心起来,也开始明白有时候正是由于悲伤的存在才能创造快乐,所以快乐鼓起勇气,最终在冰棒的帮助下回到了长期记忆区,但是冰棒却永远留在了记忆垃圾场,被彻底的遗忘了,这似乎也预示着成长总是会付出一定的代价的。最后,快乐和悲伤重新回到了大脑指挥部,莱莉也在它们的指挥下逐渐适应了新环境,重新构建了升级版的大脑指挥台、有快乐和悲伤交织的核心记忆以及更加炫目多彩的个性之岛,莱莉的生活又变得多姿多彩。

  看完这部电影,我还有更多方面的感受。一是事物是有两方面的影响,同一件事乐观的人生态度有积极的看法,悲观的人生态度有消极的看法。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生只存在快乐就好了,有时候悲伤也有存在的价值,悲伤的哭泣,发泄一通,会让消极的态度重新有了精神去努力。同时,正因为悲伤的存在,快乐则被提醒要更为珍惜。二是十一二岁的青少年正是自我同一性的混乱时期,自我认知过程还未趋于平衡,同时影片中的莱莉又到达一个新的环境,还没有学会适应,父母更应该对她多加关注,帮助她更快的融入新的社会群体。父母也应该学会尊重和信任这时候的孩子,帮助孩子构建自我同一性,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三是童年的记忆是青少年在逐渐遗忘的,就如同影片中的代表童年伙伴冰棒被永远留在了记忆垃圾场和童年时候的想象之地也渐渐被拆除,但是又不得不承认童年记忆带给青少年的快乐情绪应该是一直存在的,当有一天由于某个意外重新想起了早已被遗忘的童年记忆,也许当时快乐情绪会让人再次经历。四是每个人的大脑都是被五种情绪掌控的,在影片末尾显示出猫和狗的大脑也是如此,我比较感兴趣的是其他动物都是这样吗,还是这仅是一种电影效果?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6

  《头脑特工队》的主题依旧是成长。这听起来似乎是个说烂了的话题,然而这回不同的是,这个故事帮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我们的情绪,我们如何被情绪挟持,我们为何会遗忘,甚至包括为什么听了一首滑板鞋你就会一直在脑子里摩擦摩擦。

  这个成长更是我们在这个故事后对自己的全新认识。

  其一,接纳每一种情绪。

  我们总是渴望欢乐抵抗悲伤,赞扬乐观嘲弄消极。社会文化鼓励我们做一个活泼外向、积极阳光的正能量人类,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的人设都是Joy坐镇中央,带着“I can fix it”的自信笑容排除万难。

  更多时候,是生命中的那些“负面情绪”给我们力量:悲伤让我们深刻,去学习和体验,去增加生命的分量;恐惧使我们未雨绸缪,小心驶得万年船;愤怒为我们划出底线,警告外敌不可侵犯;厌恶决定品格,阻挡我们跟风从众失去自我。快乐的确让我们过得更好,但很多时候,盲目的乐观却无济于事。它是烧过天际短暂的流星,绚烂耀目,然而亘古不变的却是深邃广博的幽暗天幕。

  有趣的是,在最开始的设计中,制作团队是让Joy和Fear一起飞出了总部结伴冒险,然而后来却发现故事顺不下去——他们想让Joy在这段经历中有所顿悟,去做一些从前不会去做的事,但Fear无法完成这个使命。在把故事推翻重来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只有Sadness能够给Joy上这么一课。

  也许我们一开始也都像单纯的Joy一样,不能明白Sadness存在的意义而想把她排除在外。然而失去了悲伤的能力,并没有让人生变得完美。人的成长中会有很多的艰难时刻,任你看一千遍滑稽电影也无法度过,而这个时候找个安静的角落大哭一场,却能帮你满血复活重新再战。于是最后我们终将走过Joy的路,明白悲伤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是Sadness将你引向光明。

  每种情绪都塑造着我们。接纳它们,才能真正地接纳自己。

  其二,成长伴随着失去。

  每个人成长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人家道中落,有人一场大病,有人从乡村搬进城市。这是一个无人能逃避的过程。当我们突然看到纷繁芜杂的成年人世界,童年就就在那一刻变成阳光下飞升的肥皂泡泡,再不可挽回了。

  于是每个被甩在童年和成年夹缝中的孩子都可能像Riley一样,Joy离奇消失,剩余的家伙你争我抢,于是变得沉默、多疑、敏感、易怒、叛逆……而父母也很困惑,曾经的小天使死哪了?这好像是个很突然的过程,我们失去童年,父母失去了无忧无虑的我们。

  这并不是一个拍给儿童看的成长故事。对于那些还没长大的孩子们来说,这五个情绪小人加起来恐怕还比不上一个能卖萌的大白。然而对于成年人、尤其是已为父母的观众们,它却是精心制作的一场内心冒险,充满了太多让人会心一笑或是细思恐极的巧思。

  《头脑特工队》的制作团队大多数都已为人父母,这部电影有很多他们的切身感受。当自己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拥有了秘密,变得有所保留,许多父母都偷偷想过:别长大啊,如果时间能永远停留在我们亲密无间的时刻多好。

  本片制片人Jonas Rivera说过:“身为父母,有很多的时刻我都希望时间能永远停下来。但那并不对。那不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职责,我们的职责是为他们指引前路。”于是有了结尾一家人泪中带笑的相拥。

  每个人都经历过失去。失去BingBong,失去纯粹的`记忆球,失去曾经引以为傲的个性之岛。然而失去是成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个悲欣交集的过程。

  当失去来临,我们需要告别。有时候我们用彻底忘记来告别,有时候我们在废墟上重建新城。童年的消逝宣告着,记忆从此不再毫无杂质,交织的情绪让回忆开始五味杂陈。然而这正是人生。懂得悲伤,方能体验欢乐的可贵;背负过沉重,才能拥有真正的轻松。

  从单纯走向复杂,从孩童变成大人,还有结尾隐隐一现的“青春期”,这终究还是个阳光灿烂的故事。

  头脑特工队观后心得4

  一本好书可以唤醒人性的共鸣,一部好电影同样可以值得回味,包括动画。

  人的大脑由各种情绪控制,友谊,爱情,家庭,淘气,逻辑,幻想等是连接大脑总部的各个岛屿。一个个记忆球也成了电影胶卷,在人需要它的时候由管道输送到控制室放映。而核心记忆毫无疑问就是启动这一切的关键。多么奇妙的想象!

  记忆伴随我们的一生,当然,我们的大脑不可能记住所有,因此记忆球也会被定时清除。但最重要的记忆却会长久存在,成为滋养生命的养料。如果失去这些,我不知道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唤醒走上错路的人们。正是这些关于爱,关于友谊,关于毅力和精神的核心记忆球让我们可以充满希望地活着,可以迷途知返,有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也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一个标志。

  或许,我们会老,当我们忘记曾经很多事情的时候,核心记忆却依旧存在,试问,谁会忘记刻骨铭心的事呢?

  用大家都喜欢的动画告诉我们如何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7

  其一,接纳每一种情绪。

  为了帮助莱莉恢复正常,重新找回快乐,乐乐想方设法从遗忘区回到大脑司令部。

  这个时候莱莉的个性小岛逐渐崩塌,首先是淘气岛。

  我们经常会责怪孩子太淘气,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

  却不知道,如果有一天当他们突然变得安静了,懂事了,那是因为,他的世界里构成个性最重要的一座岛屿被毁灭了。

  调皮捣乱的时候,才是他们最快乐,最本真的自己。

  个性小岛是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决定因素,每个核心记忆点亮一座岛屿,映照我们性格中的一部分。

  温暖的家庭生活,一起闯祸的好友,比赛得了奖——这些核心记忆组成了我们性格中的每一点。

  每当失去一个核心记忆,性格中对应的那部分就会轰然消失。

  这真有点让我们这些大人细思极恐,一不留神,可能我们就毁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随着家庭岛,友谊岛,诚实岛。的逐渐崩塌,莱莉成了一个失去情感,离家出走的“叛逆”小孩。

  随着年龄增长,她大脑里情绪的小人也在发生变化。

  越小的时候,除了乐乐,就是怒怒最霸道,分分钟跳出来喷火“烧死你”。

  长大后,小时候不知道有什么作用的忧忧,总是悄无声息的出现,让你痛哭失声,或瞬间悲从中来。

  但也是他,让你懂得了理解与宽容。

  陪孩子一起看的时候,可以引导他自己说说每个小人代表的情绪,可以很好帮助他了解及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片中最惊喜的,不只五种情绪的互相作用,还有对影响性格与情感的个性之岛、核心记忆、抽象思维、造梦工厂影像化的呈现。

  记忆废墟的设定太催泪,那些被遗忘的曾经和所有崩坏的岛屿,就是我们成长的代价。

  本质上虽然是个儿童故事,但皮克斯的想象力让人叹为观止,让孩子看了会欢喜,成人看了会悲伤。

  因为我们脑里也曾有无数个小岛,只是早已被毁掉,也不会再修复。

  那就让我们保护好孩子的神奇世界,让他长大以后,能有一座自己的城堡,永远存在。

  我们总是渴望欢乐抵抗悲伤,赞扬乐观嘲弄消极。社会文化鼓励我们做一个活泼外向、积极阳光的正能量人类,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的人设都是Joy坐镇中央,带着“Icanfixit”的自信笑容排除万难。

  更多时候,是生命中的那些“负面情绪”给我们力量:悲伤让我们深刻,去学习和体验,去增加生命的分量;恐惧使我们未雨绸缪,小心驶得万年船;愤怒为我们划出底线,警告外敌不可侵犯;厌恶决定品格,阻挡我们跟风从众失去自我。快乐的确让我们过得更好,但很多时候,盲目的乐观却无济于事。它是烧过天际短暂的流星,绚烂耀目,然而亘古不变的却是深邃广博的幽暗天幕。

  有趣的是,在最开始的设计中,制作团队是让Joy和Fear一起飞出了总部结伴冒险,然而后来却发现故事顺不下去——他们想让Joy在这段经历中有所顿悟,去做一些从前不会去做的事,但Fear无法完成这个使命。在把故事推翻重来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只有Sadness能够给Joy上这么一课。

  也许我们一开始也都像单纯的Joy一样,不能明白Sadness存在的意义而想把她排除在外。然而失去了悲伤的能力,并没有让人生变得完美。人的成长中会有很多的艰难时刻,任你看一千遍滑稽电影也无法度过,而这个时候找个安静的角落大哭一场,却能帮你满血复活重新再战。于是最后我们终将走过Joy的路,明白悲伤也是生命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是Sadness将你引向光明。

  每种情绪都塑造着我们。接纳它们,才能真正地接纳自己。

  其二,成长伴随着失去。

  每个人成长的方式都不一样,有人家道中落,有人一场大病,有人从乡村搬进城市。这是一个无人能逃避的过程。当我们突然看到纷繁芜杂的成年人世界,童年就就在那一刻变成阳光下飞升的`肥皂泡泡,再不可挽回了。

  于是每个被甩在童年和成年夹缝中的孩子都可能像Riley一样,Joy离奇消失,剩余的家伙你争我抢,于是变得沉默、多疑、敏感、易怒、叛逆……而父母也很困惑,曾经的小天使死哪了?这好像是个很突然的过程,我们失去童年,父母失去了无忧无虑的我们。

  这并不是一个拍给儿童看的成长故事。对于那些还没长大的孩子们来说,这五个情绪小人加起来恐怕还比不上一个能卖萌的大白。然而对于成年人、尤其是已为父母的观众们,它却是精心制作的一场内心冒险,充满了太多让人会心一笑或是细思恐极的巧思。

  《头脑特工队》的制作团队大多数都已为人父母,这部电影有很多他们的切身感受。当自己的孩子有一天突然拥有了秘密,变得有所保留,许多父母都偷偷想过:别长大啊,如果时间能永远停留在我们亲密无间的时刻多好。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相关文章: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09-20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09-20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02-21

头脑特工队的观后感11-26

《头脑特工队》影片观后感11-27

头脑特工队电影观后感02-25

头脑特工队的观后感10篇12-06

头脑特工队的观后感(10篇)12-13

《头脑特工队》观后感(精选9篇)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