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二年级第6周(10.8~10.12)教学反思
第6周(10.8~10.12)教学反思
这周学习了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认识角,直角的初步认识,锐角钝角的认识,三角板拼角,这一单元的内容都比较简单,难在操作画角。
《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角在生活的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二年级的孩子对角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尖尖的一点”这一个层面上,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的侧重点就放在帮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的。为此,我将整节课分为四个环节:一是通过指一指活动,初步感知角的形状;二是通过找一找活动,引导学生从“生活角”中抽象出“数学角”,认识角的形状和各部分名称;三是通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以及感悟角的大小和变化特点;四是角在生活中的应用,巩固角的知识。在认识角时,我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导入,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然后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通过课件将生活中的角抽象出来变成数学中的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然后要学生仔细观察,角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尖尖的,直直的,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创造角的环节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进一步巩固,而且让学生在拉动活动角的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因此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大多数学生倾向于边长的角大,这时老师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巧妙的一比,不单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直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同学认识了角并会画角的基础上学习直角的。知道直角也是角,而且是角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角。 在认识直角的教学中,同学学起来都比较轻松,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这也是我预想到的。所以,在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了画直角和判断直角的内容上。用三角尺中的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通过活动角一边的旋转,得出接近直角的角,让学生猜测是不是直角,造成认知上的矛盾,使学生明白要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学的方法是找出一个标准进行衡量。这时再让学生交流判断直角的方法,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表达让人不满意,没有学生能概括出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特别是学生不能说出“重合”这一关键的词语。在同学画得过程中都能用三角板的直角画,但是也出现了一个问题:直角的顶点画的不够规范,不够尖。想告诉同学,不要一笔画下来,先画出两条边,然后用直尺延长至两边交错即可,也不要画出头。又担心和上节课告诉他们画角时,要从顶点动身画出两条线。弄混。“老师,可以用三角板里面的直角画,顶点很尖。”另一个小朋友马上给我解了围。我拿过她画得直角看了看,真的是很尖。于是,我又向同学推荐她的方法。同学们都用这种方法很快的画出了规范的直角。
《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是在学习认识直角后的一节新授课,但由于二年级学生还没有学习有关角的度量的知识,所以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以三角尺上的直角作为标准,基于“比一比”这样操作活动来判定一个角是锐角、直角还是钝角。在学习初,学生已经对锐角和钝角有了一定的认识,故重点放在去教学生如何去判定到底是锐角和钝角,本节课我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让学生用三角尺亲身感受判定的过程,促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直角的表象对锐角或钝角加以判断。另一方面,我会对一些明显大于直角的角,或一些明显小于直角的角,引导学生可以直接依据直角的表象得出结论,并不一定非得通过操作去“比”。
《三角板拼角》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体验,用三角尺拼直角、锐角、钝角。给学生充分提供了“看、想、说、动”的机会。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动手实践——分类思考——表达陈述”的探究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在小组中讨论,用不同的方式拼。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动手能力和自控力也比较弱,在拼角时没有规律性,对画出所拼角也不能操作,所以我只能分组巡视,直接在他们拼出角时提问这是什么角。本节课以学生动手操作活动为主,从找一副三角尺、摸比一副三角尺上锐角的大小、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一个钝角到用直角和锐角快速拼出直角、用锐角和锐角都能拼出钝角的拼角验证,都是在学生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地动手操作的。从盲目的试试看到利用直角和锐角一定能拼出钝角,再到这里的锐角和锐角也拼成了钝角,是不是所有的锐角和锐角一定能拼成钝角的验证,在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在活动中得到了发展。在之后的从两副三角尺中选两个,拼出锐角、直角和钝角的活动中,就是综合利用前面积累的活动经验解决较复杂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二年级第6周10.8~10.12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第16周教学反思04-29
第18周教学反思04-30
《匆匆》教学反思(第2篇)04-27
初中美术第2周的教学反思05-02
第8课《交流与文化传播》教学反思05-04
普通话第19课的教学反思05-02
第6课红色的画教学反思(精选11篇)10-17
《力与平衡》 第1节《力的合成》教学反思05-04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及教学反思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