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

时间:2024-01-14 18:21:2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1

  1.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夜书所见》原文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朝代】宋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注释:

  ①见:古同“现”,出现,显露。

  ②萧萧:风声。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挑弄、引动。

  ⑤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2.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夜书所见》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牧童的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

  (一)观察课文配图

  1、图上都有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童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引导学生抓住儿童的衣着及牛和儿童手上的鞭子的联系,明白这个儿童是古时的一个放牛娃。)

  3、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指导观察儿童的表情,初步体会牧童看见树上的蝉时的心情。)

  (二)揭题,解题

  1、解释题意: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于是停住歌声跳下牛背,准备捕捉蝉。这一切给一个叫袁枚的诗人看见了,他就写了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写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2、出示课题:“所见”,读题。

  3、介绍作者:袁枚,清代诗人,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

  二、初读诗歌,理解课文

  (一)初读课文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

  (2)注意翘舌音,前鼻音:振蝉

  3、教师范读。

  4、看插图,读诗句,想想每句诗说的是什么意思。

  5、指名读得好的学生读全诗。要求学生边听读,边看图,思考:起初牧童在黄牛背干什么?后来呢?

  (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问题。牧童开始在黄牛背上唱歌,后从牛背上下来了,站在那儿想捉蝉。)

  (二)学习诗句,理解诗意

  1、理解第一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一个分句的意思。通过观察图使学生理解到“牧童”指的就是放牛的小孩。

  黄牛——牛的一种,角短,皮毛黄褐色,或黑色,也有杂色的,毛短,常用来耕地或拉车,肉可以吃,皮可以制革。

  (2)读整个诗句,查字典说说“振”“樾”的意思。

  振——振动;樾——树荫

  教师补充:“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半句的意思。(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里振荡。)

  (4)让学生读诗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2、理解第二句“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齐读第二句,并看图,说说图上的牧童在干什么,与第一句说的情景有什么不同

  (着重指导学生观察牧童的表情。)

  (2)理解前一个分句的意思。

  查字典,说说“欲”“捕”在诗中的意思。(欲——想捕——捉)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半句的意思。(想要捕捉鸣叫的知了。)

  (3)读全句,想一想:牧童听到广蝉的叫声后,怎样做的呢?

  “闭口”在这里是停止唱歌的意思。

  “立”指牧童从牛背上迅速跳下来,站在树下。

  理解“忽然”一词在诗中的意思。(骑在牛背上唱歌时,忽然听到蝉叫声。)

  (4)读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整句诗的意思。

  三、齐读全诗

  四、叙说诗意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熟读全诗。

  2、说说下面几个词语的意思。

  振,欲,捕,鸣,闭,口,立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全诗,说出诗意。

  1、看插图,讲图意。

  2、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夏天,一个牧童在树林中骑着一头黄牛高声歌唱,知了在树上叫着。牧童听到了知了叫声。想去捉知了,立即停止唱歌,跳下牛背,站在树下,望着树上的知了。)

  三、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1、指导读第一句诗。

  想象牧童在牛背上高声歌唱的心情。

  指导读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指导读第二句诗。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忽然闭口立”使我们想到了什么?(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牧童面部表情,他全神贯注地盯着知了。想象牧童的动作,他踮起脚尖,身子向前倾,双手轻轻拍起,作好捕捉知了的准备。想象牧童的内心活动,他不住盘算怎样抓知了。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产生“屏住呼吸,别惊动了知了,赶快捉住它”的感觉。)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

  1、比较字形。振——晨,蝉——弹,忽——物,闭——闲

  2、重点分析、记忆字形。

  欲:左边是“谷”,第四笔“捺”改为“点”,右边是“欠”,不是“文”。

  所:左边不要写成“户”。

  3、指导书写。

  六、总结

  1、朗读全诗。

  2、背诵全诗。

  3、学了这首诗,你觉得这个牧童怎么样?(活泼可爱,愉快、顽皮)

  3.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夜书所见》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设计理念:

  1、感受诗的韵律美,培养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

  2、以读为本,熟读成诵。

  教学难、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感情。

  课前准备:

  1、课文挂图,课文朗读磁带。

  2、生字卡片:《夜书所见》诗句字条。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

  1、学生自由背诵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中的“书”是什么意思。

  二、指导看图,感知图意。

  出示挂图,观察图画,说说所看到的情景。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有重点地指导识记。

  4、指名朗读,先指导读准字音,再读准节奏,让学生体会古诗朗读的特点。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深夜/篱落/一灯明。

  5、借助字典和诗后注释,理解诗中词语意思,并圈出不理解之处。

  6、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尝试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视指导。

  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

  (1)引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问题,教师重点点拨理解“动客情”的意思。(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2、听课文朗读磁带。

  (1)边听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其他同学说说是诗中的、哪一句,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再听录音,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1)把握诗的节奏。

  (2)教师范读、领读。

  (3)学生自由读、齐读、小组竞赛读、个人表演读。

  (4)背诵古诗。

  各种形式的朗读,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将学生一步一步融入到诗句的意境中。

  五、作业

  1、练习写生字。

  2、背诵古诗。

  4.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它写的是:诗人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不仅回忆起自己得故乡和童年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感所代替。全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学习这首诗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优美音韵、完整得意境和蕴含其中的美好情感。依据这个教学目标,我是通过让孩子们反复的读来体会诗歌得意境和美的。

  具体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我先按照题目的意思板书了夜、书、所见,让孩子们借助诗文和课下的注释来弄明白这样板书的目的。接着就是读诗。由于这是一首思乡诗,读的时候语速要慢,感情稍低沉。在这我借鉴了一下别人得经验。给孩子们简单插入了一些平仄的知识,告诉孩子们每个节奏中最后一个字读的时候要慢些,音拉得稍微长一些。我先范读,引导孩子读好第一句。后让孩子们配合我的手势去读,把快慢、节奏读出来。然后我从“动客情”入手来感悟诗歌的意境。是什么牵动了诗人得感情?客游在外得他会想些什么?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和孩子,他又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孩子们去想象,去体会。最后我适时地进行了延伸,在浩瀚的诗国里,思乡、思亲历来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诗人通过诗歌来抒发他们心中的离愁别绪。这样的诗也有很多,同学们不妨课下去收集一些,来感受一下。

  纵观这节课,优缺点并存。

  1.本节课我觉得的成功是孩子们的读书。他们不仅读出了诗歌的轻重缓急,还把自己的感受也读了出来。看来有时的一些想法是完全可以在孩子们身上实现的,关键在老师的引导。我就是和郑州的那个老师一样,配上手势,让孩子们根据手势来读书。虽然没有大家做的那么完美,但读的效果还是有一点点的。由于孩子们很好奇,诗歌还可以这样得读,他们都很兴奋,反复诵读,没有觉得很厌烦。注意力也很集中。前面大量的读书,也为后面理解诗歌做下了铺垫。孩子们的理解也很好。看来还是得让孩子们多多读书。

  2.不足也有很多。由于读书的时间太多了,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本节课的内容没有完成。只是理解了一点。时间得把握不好,我的课堂调控能力不是很强,以后还需要多多努力。读书和课堂这两个方面该怎样协调在一起呢?我真的好好反思反思。还有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过于琐碎,不简洁,不像别的老师上课干脆利落。评价语也是干巴巴的,就像我这个人一样。

  总之,语文课堂上我也在努力地尝试,努力地为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提高积极地实践。不足也肯定不少,但我会努力的。

  5.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了《夜书所见》这首诗。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学古诗《夜书所见》,我注重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如:教师范读,小组、男女赛读,以游戏形式激发朗读、诵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在学生充分诵读中“心入于境,情会于物”,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师生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教学中,注重把握诗的意境和情感。因此,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引导其展开想象,让学生投身其中,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在教学第一、二行诗时,我让学生想想: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我请班上的外地孩子谈谈: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威海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这时,学生那根思乡的弦被触动了,通过自身的感受,从中理解了“动客情”,体会了诗人的真实情感。

  我还重视了背诵积累,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朗读古诗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是文化的积累,思想的积累。

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2

  知识目标

  1、学会“所、振、欲,蝉、忽、闭”这6个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这些生字组成的新词。

  2、通过查字典和联系诗句理解“欲、捕、鸣”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思维,理解诗句的意思。

  4、能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看图,培训观察、想象能力,在讲解古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中描写的情景。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古诗,品味古诗,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的意思,井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诗的意境理解。

  教学方法

  通过有感隋地朗读体会古诗韵味及语言美,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观察课文配图

  1、请看图上都画着什么?(儿童、牛,大树、蝉)

  2、仔细观察图画,看看这个儿重是什么时候的人?是干什么的?

  二、揭示课题

  解题:牧童骑牛唱歌,忽然听到蝉叫,停住歌声,跳下牛,准备捕蝉。这景象被诗人袁枚看见了,觉得非常有趣,就把它写下来成为一首诗,叫“所见”。意思是说,诗中的内容是自己亲眼看到的。

  三、读诗歌

  1、复习有关音节。(出示卡片、指名读)

  2.掌握生字读音,并在诗中用笔画出来。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卡,指名读。(让识字差的学生多读)

  4.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读。

  5.检查读的情况:采取指名读,全班通读等形式。

  6.教师范读。(指导学生领会诗句中的停顿)

  四、初步了解诗文

  1.看插图,读课文,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2.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学生边听边思考:起初牧童骑在牛背上做什么?后来呢?

  3.读诗文,帮助学生了解词意。

  “欲”:在诗中的意思是“想要”。

  “鹊”:“树阴”的意思。“林樾”是指茂密的树林。(看插图)

  “鸣”:“叫”的意思。

  “捕”:“捉”的意思。

  4.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熟读课文

  二、了解诗句的`意思(打出幻灯片、边看图边了解)

  1.读第一、二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说说第一句的意思。(放牛的孩子,骑在牛背上。他响亮的歌声在茂密的树林中振荡。)

  (2)指导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读全句,边读边想象牧童骑牛唱歌的情景。

  (3)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当时的情景。

  2.读第三、四句。(看图或幻灯,思考)

  (1)齐读第三、四句。牧童在干什么?(观察他的表情)

  (2)牧童怎么知道树上有知了?(学生找到“鸣”字)

  (3)读到这里,你觉得牧童怎样?(活泼、顽皮、机敏、愉快、可爱)

  (4)牧童捉到蝉了吗?编一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三、朗读全诗

  1.自由读,边读边体会诗的意思。

  2.大声朗读,想象涛人当时所见到的情景。

  四、背诵全诗

  五、分析指导字形及写字

  1.读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边读边组词。

  2.读下面的字,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可联系学过的字记忆。

  所牧振欲鸣闭

  3.指导写字。

  (1)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什么位置起笔、落笔,照样子在田字格中每字写两遍。(教师行间巡视)

  (2)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例如:“所”字的两部分要写平;“振”右半部要宽,上下要匀称;“鸣”口字旁要靠上一点;“蝉”的“虫”不要写得太向下要写在“单”的一横上面。

  4.听写生字新词。

【小学二年级语文《所见》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语文《所见》教案01-20

《所见》的教案04-02

所见语文课文教案设计08-26

《夜书所见》教案01-28

小学语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22

小学二年级语文的教案01-23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11-09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01-03

小学二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