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第五册教案

时间:2023-04-25 07:19:32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美术》第五册教案

《美术》第五册教案  第1课 我的美术“百宝箱”学科 美术 年 级 三年级 教学内容 《我的美术“百宝箱”》  课型 设计应用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设计应用”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领域,它对学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有着积极的意义。 本课以设计制作自己的美术“百宝箱”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充满童趣的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学生的设计和制作,体验到设计活动的乐趣和设计活动的特点,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另外,通过美术“百宝箱”的制作使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条理化的做事习惯。美术“百宝箱”可以作为学生评价档案袋来使用,使学生能够及时关注自己的美术学习。   学生分析  本课的学生作品丰富,从制作材料和形式上都能给学生以很好的提示,帮助学生开阔创作思路。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设计制作活动的一般特点和规律,从而增强他们在设计和制作物品时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也为学生大胆地进行创新打下基础。教材第4页左上图和第5页的作品还从使用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了指导,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工艺与造物功能的关系以及设计与应用的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1.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 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 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 学 流 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地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课后总结  实际上,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就拥有属于自己的美术“百宝箱”,用来盛放自己收集的综合材料和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所以这节课的起点不是很高,重点放在对作品的创意、构思上。 第2课 奇妙的倒影 学科 美术 年 级 三 年 级 教学内容 《奇妙的倒影》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在我们的自然生活中,我们只要悉心观察,就一定会发现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每当看到宁静的水面,我们就会被水中那奇妙的倒影深深吸引。风清月朗的夜晚,漫步在湖畔,不经意间你会发现岸边的楼房和闪烁的灯光以及随风摇曳的垂柳,都在水中摇荡。这些奇妙的视觉现象就是水中倒影。“奇妙的倒影”是一节“造型表现”课,我们既可以以游戏体验为主,调动学生认知和学习倒影的兴趣,也可以尝试综合性美术活动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创造,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倒影的产生,以及用对印的方式表现倒影。体验探索的愉悦,享受成功的快乐。 学生分析  课本中提供了对印的步骤,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学。课本第7页左上图的倒影除采用对印的方法外,还在倒影上加上了一些横线,以便更好地表现水面。除了表现倒影外,课本还提示了一些其他表现内容,如照镜子。还有对印具有对称特征的形象,如瓶花、蝴蝶等。由于水性颜料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变干,加之打湿纸后再对印,效果也会不同。因此,课本中的“学习提示”鼓励学生把纸打湿进行对印的尝试。 教学目标  1、了解对印的方法。 2、能够利用对印的方法,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3、喜欢对印这种具有独特美感的美术表现形式。 课前准备 收集各种有关倒影的图片,水粉色,水粉纸等。 教 学 流 程 一、导入 1. 出示几幅对称形的图片,欣赏; 2. 请学生说说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用对印的方法把这些美丽的图画印出来!” 二、发展 了解对印方法:把纸对折,涂上颜色,合起来,印一印。即:调色——绘画——对印 尝试对印:引导学生在纸上尝试着对印一个图案。 发现、解决问题:学生交流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师举例相关学生作品中的典型问题,让大家出主意,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 欣赏,讨论,表述:欣赏老师的范作及教材上的作品,思考:这些图案在内容、形式和技法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在正式的作业纸上练习。 添画作品。 印完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放远些,看一看,印出的东西像什么?进行添画 提示:添画的时候注意对称,还可以用几次对印的方法来完成一幅作业。 展示与评价。 欣赏同学及教材上的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谈谈“对称的图形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感受”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欣赏在对印的过程中产生的偶然的、奇妙的肌理效果。 三、收拾与整理 将毛笔、调色盘、水罐清洗干净,将桌子擦干净。 四、课后拓展  将作品制成卡片或书签送给朋友或师长。   课后总结 学生对印、添画后,展示作品,启发学生用审美的眼光欣赏、评价作品,引导学生说说对称图形带给人们的一般感受。在评价形式上,可结合具体作品采用先自评、互评,后大家评,从对印作品的内容、表现方法和产生的肌理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并是目的,而是一种相互促进的手段。所以,在评价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作适当提示,小结时应注意措辞,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尽情体验成功后的喜悦,同时也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所学知识及时得以提炼。 第3课 蜡染花布 学科 美术 年 级 三年级 教学内容 《蜡染花布》  课型 设计应用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蜡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在贵州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这种古老的技艺一直流传至今。蜡染的出现,可上溯到春秋时期。在唐宋以前,蜡染技艺流行于我国的广大地区。而唐宋以后,随着各种加工便捷的染色工艺逐渐推广,依靠手工绘染的蜡染在很多地方便弃而不用,逐渐走向了消亡。但交通不便、封闭自给的贵州山区,蜡染却在各族劳动妇女中代代相传,延续下来 学生分析  本课是让学生运用蜡染技法在纸上作画,利用蜡笔(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产生类似于蜡染的效果,对学生了解蜡染及提高绘画技巧、丰富表现手段都很有意义。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用蜡笔(油画棒)涂画后用水性颜料渲染的方法来制作出精美的蜡染画。学生对出现蜡染斑驳花纹效果的把握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而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掌握、喜爱蜡染艺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也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感受和初步了解蜡染工艺。 2. 学生能够利用蜡笔(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作品。  3.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油画棒、水粉色,水粉纸等。 教 学 流 程 一、魔术激趣 出示一张“白纸”,调色后涂在纸上,然后很快就变成一幅装饰画。 通过和学生的共同探讨,得出答案:教先用白蜡(白油画棒)在纸上涂上想要的花纹,再把颜色涂在有白蜡的地方,事先画好的图形就呈现出来了。 导入本课——蜡染花布。 二、深入探讨 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作品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等。 在和学生探讨的过程中,简单介绍蜡染的工艺和最后的效果。 通过视频或图片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传统蜡染的制作方法及过程,感受民族艺术之美。 三、指导操作 指导学生用水性颜料给蜡笔画涂底色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蜡不溶于水的道理。进一步引导,用蜡笔画过的地方就不再吸水,说明蜡和水不能融在一起。 在设计制作前,演示作画步骤。 (1)构思; (2)用蜡或油画棒在纸上画各种图案; (3)调色; (4)涂上较深的颜色; (5)给作品命名。 四、学生实践 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我画的图案看不清?为什么我画的不像“蜡染”等。 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让他们通过比较和尝试让学生发现:用蜡或油画棒画图案时要用力,涂色要均匀。蜡或油画棒最好使用浅色,而使用的水性颜料最好是与之不同的深色。   课后总结 学生兴趣浓厚,在学生通过自己努力也可以完成的条件下,教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用白布来代替白纸,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还可以鼓励学生结成小组,大家一起把完成的“蜡染”作品制作成一件件独特的工艺品,如:简单的电话巾、手绢、盖布、小窗帘、壁布等。 第4课 蚂蚁的巢穴 学科&

【《美术》第五册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第五册复习教案10-09

小学语文第五册《小镇的早晨》教案08-26

大班美术教案大班美术教案02-17

中班美术教案美术中班教案01-07

经典美术教案03-05

美术的教案01-04

美术教案01-26

《美术》教案02-18

美术教案【精选】07-29

(精选)美术教案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