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时间:2023-03-27 17:01:28 发展规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指导思想和省市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打造数字化学校,以信息化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推进我校教育的现代化进程,努力实现我校办学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

  一、总体目标

  通过校园网的设施建设和教育应用功能的开发,构建一个集教学、科研、管理、办公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学校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二、具体任务与推进计划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装备水平

  1、教师逐步配备电脑,无线AP接入100mb光纤上网,实现教学与办公的高速。

  2、校园网建设:20xx年完成

  (1)基础建设信息化:科学设计、合理布局我校信息化教育环境,建设一个功能比较完善的含网络通讯系统、信息服务系统、教育管理系统为一体的信息化通用校园教育平台。

  (2)资源建设数字化:

  1)充分发挥校园网优化教育信息流通功能,逐步将教师备课、课堂教学、反馈练习、课后辅导,学生个别化学习,在线考试等教学环节包容进来,形成大容量、开放式学习环境。

  2)发展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库藏,以文件目录方式和数据库存储方式对资源进行管理和操作,以便信息储存,师生快速查询、访问、下载。

  3)优化组合学校现有教育资源,融视频、网络、多媒体等多种方式为一体,为师生提供多种类,多形式、多规格和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服务。

  (3)管理系统自动化。依托移动教育办公平台,逐步实现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实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员工、学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藉、学业管理。

  (4)网站建设多元化。

  1)不断扩充学校网站的容量,提高网站层次,充分体现学校形象的展示功能、教育资源的集成功能、师生个性特长发展的舞台功能、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教育功能。

  2)建立班级主页,展现班集体学习、活动风采。

  3)开辟骨干教师个人主页,展现教师教育教学特色,实现资源和成果共享,开展网上多项交流。

  4)尝试开辟有特长学生个人主页,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和个性发展。

  (5)网络管理制度化。

  1)强化管理、规范制度,修订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岗位职责,结合学校实际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制订全体成员信息技术考核指标和评估、奖惩办法。

  2)加强校园网硬件平台的日常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畅通,使设备使用效益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3)制订师生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条例,规范师生上网行为。

  (6)依托校讯通平台,做好家校联系,加强对学生的监管,逐步实现教学的有效延续。

  (二)加强资源建设,提高应用质量

  1、加快校本资源库建设。按照自建、共建、购建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加快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建立具有校本特色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库。一是大力开展优秀教学案例、设计、课件的评选交流活动,不断充实校本资源库;二是利用三原教育信息网共享机制,不断充实校本资源库;三是加大投入,购置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充实丰富校本资源库。

  2、加强资源整合应用研究

  (1)开展基础性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研究。

  1)实行电脑网络备课设计。(文本、课件)

  2)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进行学科课堂教学,探索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扩展思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法与途径。

  3)合理运用信息资源指导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

  4)运用网络开展学生课内外作业指导、学习情况分析和学习评价。

  5)根据学科需求,设计、制作单元或横向知识结构虚拟情景资料。

  (2)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拓展性课程的实践研究。

  1)根据学校特色和专题研究项目编写校本教材。(文本与音像结合)

  2)开展师生实践活动。

  3)进行网上成果展示。

  4)根据教师、学生实际,编写计算机培训校本教材。

  (3)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课程的探索。

  1)以问题或者案例为切入口,通过网络资源,寻求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2)开展师生网上主题式探究性活动。

  3)开辟师生网上专题论坛。

  3、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评比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组织每年一次的中小学新课程资源应用与学科整合展示交流活动和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讨课、示范课和观摩课等活动,不断提高广大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教师教育技术与教育创新论文大赛、电子白板课例大奖赛活动。

  5、加强“数字校园”的应用,服务我校教育教学。

  (三)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学应用水平

  1.加强对全体成员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学习,从思想上促使全体成员观念更新,从行为上提高全体成员对教师和教师工作的重新认识。

  2.提供多种信息渠道,形成开放、立体的培训空间和学习活动的场所。

  1)定点、定时、定人,安排领导、教师、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参加各职能部门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

  2)请专家作讲座,培训教师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持下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3)挖掘本校培训资源,集中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师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培训,通过具体的优秀的案例,进行整合方法的培训。

  4)观摩学习。组织教师观摩校内外优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通过观摩教师能更具体体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学习他人成功经验,引发思考,以便更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

  5)学术沙龙。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学术讨论,,通过集体确定主题,大家分头探索、研究,集中讨论,最终形成共识。通过以上方式培训,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员培训,并持证上岗。

  (四)推行管理信息化,实现办公无纸化

  1、规范网上办公流程。指定专人负责办公自动化工作,做好公文接收、办理、上报、存档等工作。

  2、全面推行学校管理信息化。对学校的管理、教育、教学、评价实行全方位的计算机管理。其中包括学校的校务、教务、总务的管理,教职员工、学生的身份信息、工作学习记录、评价信息等档案、学籍、学业管理。

  3、加强网络安全工作。对相应的数据通过光盘、移动硬盘做好备份,健全应急处理预案,提高风险防范能力,确保各种数据、信息的安全。

  (五)强化管理考核,服务教育教学

  1、明确网络管理人员职责。定期做好设备的清查核对和保养维修工作,对发生硬件故障的设备及时更换或维修。完善电教设备出借、使用和赔偿制度,多媒体教室、智能广播、闭路电视、电子阅览室等设施设备正常使用。

  2、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考核。学校把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与研究工作纳入工作考核中,与教师签订岗位目标任务书,定期进行检查考核。

  3、完善信息技术支持服务体系。加强校级技术服务队伍建设,做到“软件故障不过天,硬件故障不跨周”,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质量。

  三、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夯实责任。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各处室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为信息化工作的扎实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2、落实经费,加大投入。落实县局经费投入制度,规范管理使用信息技术教育经费。

  3、加大考核,严格奖惩。学校把信息技术的学习、应用与研究工作纳入工作考核中,与教师签订岗位目标任务书,定期进行检查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

【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发展规划】相关文章:

医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12-31

关于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汇报提纲04-25

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04-21

档案信息化建设03-12

信息化建设方案08-18

信息化建设方案07-14

信息化建设方案06-20

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04-27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