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4-09-30 14:29:27 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就是学习的重点。为了帮助大家更高效的学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1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岷山—邛崃山—锦屏山以西地区,介于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拔的大高原,其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号称“世界的第三极”。青藏高原所在地区本是古地中海海底的一部分,后来到上新世—更新世时,在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的相互作用下,由不断扩张北移的印度洋推动刚硬的印度板块,沿雅鲁藏布江地缝合线向亚洲大陆的南缘俯冲挤压大幅度抬升形成。

  因为纬度低、地势高、空气密度小、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体积偏大,青藏高原形成了冬季不太寒冷,夏季温凉,气温年较差不大、日较差大的高原季风气候。

  隆起的青藏高原也深刻影响着我国的气候。

  (一)、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的阻挡作用

  青藏高原阻挡了我国低空的西风气流,使之分为南、北两支气流(分支点在60°E),北支气流经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和华东等地区流向太平洋;南支气流则在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转变成了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我国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这两支气流最后在青藏高原东部110°E附近汇合。如图1所示。

  冬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南移,其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我国北方广大地区气候寒冷干燥;而其南支气流则会增强并在昆明、贵阳与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昆明准静止锋,使四川、贵州、汉水流域乃至山东、辽宁一带出现大量降雪。

  夏季,我国近地面的西风急流北移,其南支气流会因在近地面受到青藏高原的阻挡势力减弱,使喜马拉雅山南缘一些地区风力最小,天气最稳定;其北支气流则刚好相反。随着西南季风势力的增强,西南暖湿气流会为我国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地区带来大量降水。青藏高原北部气流对我国影响较明显,如春季我国西北气旋活动多。

  四川盆地一带冬季由于受青藏高原阻挡作用影响较大,风速较小,空气湿度较大,加上地形的`影响,易出现云雾天气;夏季由于处于青藏高原“背风坡”,若西南暖湿气流偏南流,东南季风西进势力减弱,就易出现干旱。

  (二)、青藏高原对冷暖气流的屏蔽作用

  冬季,由于来自较高纬度地区的空气很难越过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以南的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就较小,气温下降幅度就不大;夏季,由于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极少能越过青藏高原进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新疆一带气候就会干旱。

  (三)、青藏高原对我国冬、夏季风的促进作用

  青藏高原的隆起,使我国东部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气候单元,使我国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得极为明显。由于地势高,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受热快,气流上升,气压降低,这加速了陆上低压的形成,使由海洋吹向陆地的夏季风势力增强甚至影响到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如图2所示。冬季,青藏高原上空大气降温快,气流下沉,使陆上高压势力增强,促使气流由陆地吹向海洋。如图3所示。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亚季风环流势力更强大,冬夏季风更替更明显,大陆性气候特点更突出,冬季风影响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

  (四)、青藏高原对我国华南地区降水的影响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我国东部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季风气候区,加上台风的影响,我国华南地区的降水极为丰富,摆脱了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变成沙漠的厄运,成了北回归线上的一片“绿洲”。

  总之,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仅使青藏高原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也对我国气候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2

  锦囊一:巧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发出强烈的射电,干扰地球电离层,影响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阳风放射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冲击地球磁场,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产生“磁暴”现象。带电粒子流冲进地球大气,被地球磁场捕获,沿磁力线向地球两磁极运动,与稀薄的大气碰撞,产生极光。

  锦囊二:如何判断地球运动速度

  1.受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最大,两极为 0,南北纬 60°的线速度为赤道处的一半,任意纬度的线速度为该纬度的余弦值乘以赤道处的线速度。

  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两极为 0外,各纬度都相等,均为 15°/小时。

  3.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随地球在绕日公转轨道上的位置而不断变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最快,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最慢,平均线速度为 30 千米/秒,平均角速度为 1°/日。

  锦囊三:日照图中进行图图转换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两个方面

  日照图判读过程中,无论是局部图转换为整体图,还是组合图转换为常见图,转换时都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绘制转换新图时,一定要明确图上点、线、面的空间关系。归纳起来主要有:

  (1)地轴、直射点的太阳光线一定通过地球球心。

  (2)太阳光线所示的平面为黄道平面,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成23°26′的夹角。

  (3)各纬线圈与赤道平行、与各经线相互垂直。

  (4)各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5)晨昏线与各纬线既可垂直,也可斜交;与极圈内的各纬线还可相切、相离(极圈上出现极昼或极夜);平分赤道 (即赤道与晨昏线的两交点经度相差180°,即赤道昼夜平分);与各经线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线把相交的各纬线圈分为昼弧和夜弧,根据昼弧和夜弧的长度(所跨经度)可确定该纬线的昼夜长短;如果与各纬线垂直,则晨昏线必定通过南北两个极点,且该日全球昼夜平分。

  2.把握好时间点的转换。转换时的注意事项主要有:

  (1)赤道上昼夜始终平分,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位置可以通过时间计算(6时、18时)或通过经度判读在新图中找到。

  (2)晨昏线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的确定,可以通过切点时间(12时、0时或24时)推算出经度,再通过直射点位置确定其纬度。

  (3)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与纬线圈切点位置确定后,就可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但要注意太阳光线与晨昏线始终垂直。

  (4)太阳直射点永远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晨昏线与纬线圈相切的点永远位于极圈上及其以内。

  锦囊四: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技巧

  1.等太阳高度线图是用等太阳高度线(由太阳高度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反映某一时刻太阳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区域的分布状况,实质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2.判读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主要内容:太阳直射点经度和纬度的判断、各地地方时的推算、各地太阳高度的推算和比较、昼夜长短变化及与图示时间相关的地理现象的判断等。

  3.等太阳高度线图的判读应注意:

  (1)等太阳高度线图的中心点为太阳直射点。

  (2)一般来说,等太阳高度线图中最大的圆圈就是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即晨昏线;图中所示的半球全部为昼半球。太阳直射经线以东最大的半圆为昏线,以西最大的半圆为晨线。在有数值标注的图上,如果其最大的圆圈并不表示太阳高度为0°的等太阳高度线,就不是晨昏线。这种局部图表示的只是昼半球中太阳高度比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阳直射的纬线上(赤道除外),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

  (4)当太阳直射赤道时,直射经线的最北点为北极,最南点为南极。太阳直射北(南)半球时,北(南)极点位于最北(南)点以南(北),北(南)极点与最北(南)点的距离为太阳直射的纬度度数,图上没有南(北)极点。

  锦囊五:判读锋面气旋的四大思路

  1.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

  2.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3.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来自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遇到来自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

  4.判断雨区位置:雨区主要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锦囊六:判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的三个突破口

  1.各类岩石在地球内部经重熔再生都可以变成岩浆;

  2.岩浆岩只能由岩浆转化而来;

  3.岩浆岩、沉积岩可以经变质作用变成变质岩,岩浆岩、变质岩可以经外力作用变成沉积岩,但沉积岩、变质岩不可能直接变成岩浆岩。

  锦囊七: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的四大技巧

  1.根据地层层序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锦囊八:何谓雪线及影响雪线的因素

  1.雪线的含义

  雪线实际上为一个地带。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降雪多,每年降雪量大于融雪量,因而形成终年积雪区。雪线既是终年积雪区的下界,也是固体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发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线,故又将雪线称为固体降水的零平衡线。雪线是控制冰川发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线,只有雪线以上的地区,才会形成多年积雪和冰川。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围视线以内有一半以上被积雪覆盖且终年不化,这个高度就称为雪线高度。

  2.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气温:雪线高度与气温成正比,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

  降水:雪线高度与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则雪线高度高;降水量大,则雪线高度低。如副热带地区降水少,雪线最高,为5000—6400米;赤道地区降水多,雪线高度一般为4400—4900米。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高。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为4600米,北坡雪线则高达5800米

  地貌:地形对雪线高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坡向、坡度等方面。如阳坡气温高,冰雪消融量大,阴坡则相反。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积雪,陡坡雪线较高,缓坡则相反

  气候:气候变化直接影响雪线高度,气候变暖则雪线上升,气候变冷则雪线下降

  注意:具体到某一山区,主要看气候(包含了气温、降水量等因素,非上表中的“气候”)与地貌两方面对其影响的强弱。

  锦囊九:地震震级和烈度巧区别

  地震的震级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两个含义不同却又有联系的概念。震级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级,即一次地震震源释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对地面影响和破坏的程度。一次地震发生,不论在哪里观测,震级只能有一个,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样的。

  影响烈度大小的因素有:

  (1)震级:震级越大,烈度也越大。

  (2)震中距:其他条件相同时,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

  (3)震源深浅:震源越浅,烈度越大。

  (4)地质构造:地面有断层处,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区烈度大。

  (5)地面建筑:危房或质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筑物处烈度大。

  (6)人口密度:人口、建筑物密集区比人口稀少、建筑物少的地区烈度大。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3

  备战高考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工业区

  1、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

  (1)、从经济因素看,要考虑土地成本、原材料、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分析;

  (2)、从环境因素看,需要考虑风向、河流流向等因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应选择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冬夏季风垂直的郊外或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2、区域工业发展条件分析

  (一)分析思路

  某地发展工业的条件,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来加以分析: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农业基础(农业可以为工业提供粮食、副食品、原料、劳动力等);交通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历史条件;政策条件等9个大的方面。

  注:

  ①在分析某地工业发展条件时,不需要把每个方面都分析到,要抓住当地特色,前面提供的只是分析角度;

  ②分析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大的方面去分析。

  (二)举例

  例l:分析我国沿海四大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是:

  (1)均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海运方便,有利于对外开放,铁路、公路、水运、管道运输连接国内各地,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

  (2)当地及邻近地区资源或原料丰富,如,辽中南地区的铁、石油,京津唐地区的煤、铁、石油、海盐、棉花等;

  (3)京津唐和沪宁杭地区科技力量雄厚,辽中南地区工业基础好,珠江三角洲靠近港澳台和东南亚,为侨乡,有吸引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优势;

  (4)四大基地中有不少的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例2:上海建立大型钢铁企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上海无煤无铁,缺乏原料、燃料,它之所以能发展钢铁工业具有以下有利条件:

  (1)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上海位于长江人海处,居我国大陆南北沿海航运中点,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相接,是水陆交通枢纽。可以利用便利海运、廉价的河运从内地和国外输入煤铁,发展临海型钢铁工业。

  (2)接近消费市场。上海市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所在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又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各种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钢铁,建立钢铁企业,可以就地消费,减少运输费用,降低成本。

  (3)工业用水方便。上海位于长江人海口,大型现代化宝山钢铁联合企业就建立在长江之滨,工业用水极为方便。

  (4)技术力量雄厚。上海工业的发展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沿海地区老工业基地,知识技术密集,高等教育、科学技术都很发达,能为我国生产高、精、尖、新的产品,为全国钢铁企业培养和输送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

  3.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兴安岭以西及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主要以游牧业为主。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4

  一、自然资源

  1、气候资源:特点(共同点、独特之处)、开发利用(农业与种植制度、日照与街道方位、风与城市规划、交通线的选址、飞机场的选址)

  2、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大陆架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五个渔业地区和四个渔场及成因)、海底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大陆架矿产资源与开发、深海锰结核、海洋能源)、海洋空间利用(港口腹地、港口建设的陆域和水域条件、世界石油运输线、围海造田的`利与弊)、海洋的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环境问题(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3、陆地资源:四个特点、能源资源(常规资源和新能源)、陆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尤其是能源资源与社会进步)

  二、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台风(气旋)、暴雨洪涝、干旱、寒潮(源地是冷高压、冷空气南下形成冷锋)、干热风(对华北农业的影响)

  2、地质灾害: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泥石流产生的三个条件)、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地质灾害的防御。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5

  冰蚀湖

  在高山或高纬地区,冰川运动过程中刨蚀、掘蚀地面产生的凹地积水形成的湖泊。一般湖盆为坚硬的基岩,盆壁与盆底的基岩面上往往有冰川磨光面和冰川刻槽和擦痕。中国藏北高原的一些湖泊就是冰蚀湖。典型的冰蚀湖泊有巴松湖、那木拉错、嘎隆拉冰蚀湖等。北美五大湖成因也出于此。

  冰碛湖

  指冰川消退时,冰碛物形成的凹地,或冰碛物阻塞河床、冰川谷潴水而成的湖泊。其形状多种多样,多分布在大陆冰川作用地区,也出现在遭受冰川作用过的'山地。如中国西藏的帕桑错、布托青错、新疆的喀拉斯湖、腾格达峰北坡的天池等。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6

  1、水循环:

  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内循环。

  ②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

  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

  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

  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

  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区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

  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

  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 ③影响航海 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①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

  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 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于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高考地理复习之:农业区位分析

  农业区位分析

  1、灌溉农业区位分析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热量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东北地区

  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热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比较发达;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不同点: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化水平不同;粮食单产不同,美国粮食单产高。

【高中地理全部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优秀07-05

高一数学全部集合知识点10-23

高中地理必背知识点整理07-03

学校安全部总结09-13

高中地理考试总结07-27

高中地理教学总结05-26

高中地理工作总结01-11

高中地理教师个人总结08-25

高中地理考试分析总结(精选10篇)09-20

物理知识点总结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