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幽微的人性》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幽微的人性》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幽微的人性》读后感1
最初认识李老师是因为网络上有很多她关于家庭教育的视频,我曾经专门找了她长达几小时的视频认真听过。李教授能特别自然地从犯罪心理学过渡到家庭教育,从她的专业角度切入到家庭教育领域,还给出许多具体可行的方法。《幽微的人性》这本书,阐明了许多的犯罪来自于早年的心理伤痕和人格塑造,人格问题源于早年,李教授之所以进行家庭教育的宣讲,就是要让父母明白如何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形成健全的人格,这是为了未来能减少人格异常,减少犯罪的发生。
我们有太多的行为是我们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行为的,这就是父母的身教影响。孩子年龄越小依赖心理越强,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控制力,不在父母攒下的金钱有多少,也不在父母学历的高低,亦不在父母的事业成功与否,而在于父母在他生命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以及在孩子依恋期的陪伴时间有多少。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仅有看到的观念,还会有听到的观念,这就是父母的唠叨,父母所强调的、坚持的东西,如“咱人穷志不短”“人活脸,树活皮”等。这些话语在孩子成年后都会成为其做人的`观念。孩子成年后,甚至会用这种话语再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家庭稳定是塑造青少年良好人格的前提。我们每个人都是在家庭中从一个不谙世事的“生物体”(婴儿)被抚育成能够独立进入社会生活的“社会人”。尽管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还会经历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及工作场所。但无论我们走出的社会圆圈有多大,家庭永远是这个圆圈的轴心,也是我们的归宿,直到我们成熟、独立,然后组成一个自己要负责任的家庭。因此,家庭是人格教育的关键场所。要进行良好的人格教育,必须有一个稳定的家庭。孩子每个阶段需要父母做什么,哪些是基础性心理抚育,哪些是一生的心理抚育?如果不知道,父母有没有去学习?如果认为树大自然直,孩子长大了会自然懂事,那就大错特错了。不要以为一个孩子吃饱了喝足了,满足他的物质需求,就万事大吉了。他是顺其自然地长大了,但这种孩子人性有缺失,心理有病态。因为现在的电视、网络就会教育他们,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的种种“毛病”时再教育已悔之晚矣。
所以,李玫瑾教授呼吁一个问题,就是6岁之前父母不要离开孩子,不管如何辛苦,一定要自己带孩子。12岁左右到18岁前后,如果孩子出现了逃学、网瘾等一系列问题,往往就是在孩子心理发展的关键期,父母没有给到他良好的心理抚养。
父母教育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了,孩子的成长环境就被破坏了,人性就乱了,你后来再教育他是没用的。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怎样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怎样去帮助那些对养育儿女一无所知的家长重视家庭教育,让孩子健康成长,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愿我们的孩子们能用感情、用心、用正确的观念和态度面对世界,对他人温柔以待,学会判断是与非、善与恶,形成对法律的敬畏、对个人行为的责任感。
《幽微的人性》读后感2
书非借不能读也。最近终于把借闽妈的《幽微的人性》读完了,简单分享下几个要点,一起学习。
《幽微的人性》取材自李玫瑾教授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访谈内容,作为一本心理及教育方面的书籍,身为父母者,从书中能够感受到孩子早期教育中家庭影响之重要。总结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人性的由来以及它的重要性
最简单的例子:自己养育的小孩,对父母是非常亲密的,特别是婴幼儿陷入哭闹情绪中,也只能父母才能安抚好,其他人安抚不了,甚至都不能抱宝宝。
由于人是社群性动物,也是生活在一个个人组成的社会中;人性的培养,也是培养社会属性的过程。社会化正常的'个体,会很顺利的融入社会;
而如果社会化失败的个体,由于不能融入社会,生活会比较辛苦,由于生存的需要,容易引发犯罪(偷盗,抢劫)等。
二、心理发育不完整的可怕
有多种情况导致心理发育不完整,最常见的是经济落后地区的生而不养的现象,由于没有管教,小孩很早就进入社会流浪,由于年纪小以及未经受充分的教育,进入社会后找不到工作,或者找的工作工资低,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基于生存或者满足自己需求的情况下,只能通过违法的方式来解决。
书中丰富的案例说明人的成长,离不开正确的家庭教育。同时也是对父母的挑战,将子女抚养长大的同时,需要从身体和心理两方面同时做好。
三、正确认识心理不正常
人之所以为高级动物,是因为人有丰富的情感。人有情感,也会有起伏,情绪也就可能出问题。
那怎么去认知心理不正常呢,简单跟身体类比下,心理出问题了,就跟身体感冒了一样,心理感冒了;
身体出问题我会找医生,心理出问题了,也同样找专业人士,心理医生即可。
四、需要教育小孩如何保护自己
另外从书中的变态犯罪案例中,看到如何教育小孩怎么保护自己很重要。
让小孩爱护自己的身体,同时教导遇到被欺负或者有危险时,要怎么处理。
通过阅读,我深刻认识到:人的心理发展是有规律所循的,只有一个人在成长途中感受到了充分的爱,感情发展完整,他的社会性发展完整,他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能够对陌生人的感受产生共鸣,才能学会善待他人。
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治愈。
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爱犹如养分,滋养孩子心灵。师者,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用心用爱去拥抱孩子,让他们茁壮成长,心中有爱,眼中有光!
书中提到:“所有的社会问题,在我看来,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就是早年的(养育)问题。”“人格问题都源于早年,所以我们在早年要把人教育好。”
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最重要的是“依恋期”。
李老师将儿童的心理年龄划分为四个阶段:0——3岁,3——6岁,6——12岁,12——18岁。
从一个婴儿诞生直到12岁,这段时期被称为“依恋期”,是一个儿童心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也是特别重要的心理抚养期,更是心理发展好坏的关键期。
希望我们都能好好陪伴孩子的“依恋期”,平缓度过“叛逆期”,顺利进入“青春期”,用心感受每个时期。
【《幽微的人性》读后感】相关文章:
讲人性04-27
人性的作文10-27
“人性”新探05-01
回归的人性--罗杰斯人性观之探讨04-27
人性自私的说说04-09
读“人性”作文09-15
关于人性作文12-10
人性的光辉作文07-04
人性丑恶作文09-26
人性的光辉作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