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读后感

时间:2024-06-09 15:23:27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集合】《格局》读后感1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格局》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集合】《格局》读后感15篇

《格局》读后感1

  到远方追寻更美的风景是多少少年孜孜以求的梦,对我而言,撬动我的梦的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这是一首无数次在喃喃自语中流淌出来,在神情恍惚间发自于笔端的诗,最初的喜欢是李白的华丽辞藻,再喜欢是这首诗的承转起合和美好意境,再后来喜欢的是天姥山的无穷魅力,向往着天姥山世外仙山般的存在。我调到现在的单位工作后,我们单位有一个全县最好的书法家,我就以最快的速度给自己创造了个机会,求他给我写了这首诗,装裱了挂在办公室里,每天读读,沉醉在这首诗的意境里不能自拔。

  古语有云“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昨天听了吴教授的讲解,了解到原来这是我最喜欢的一篇游记,知道了游记的历史深度和游记体裁的多维广度,懂得了可以用散文、诗词、绘画、歌谣等手段记录描绘你所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当然也了解到游记对历史、对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最明显的就是《马可波罗游记》带来航海史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对世界格局演变的推动作用。(写这句话主要是想证明一下我还是比较认真听课了,吴教授还是讲了很多知识的,但是我还是要转回到个人比较喜欢的诗词上来)历史上描绘著名景观景点的诗词非常多,比如《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等等,当时在学习这些诗词的时候就想为什么古人可以游学,而我们却要关在教室里面,枯燥无味呢,盼望着可以到祖国大好河山看看。读初中的时候有一首歌非常流行,歌词大意是“我想去桂林,现在有时间,可是没有钱,等我有了钱的时候,我却没时间”,当时非常感慨人生真是太不如意了。现在想想这就是生活,在当时的条件下就是如此,这也是生活的基本矛盾。时间发展到今天,社会的基本矛盾已经变成了对美好生活需求的向往了,已经发展到全民旅游、大众旅游时代了,旅游产品也极大丰富,旅游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变得越来越有钱了,越来越关注生活的质量,生活的品味,在这样的年代里,游记的手段变得更多样化,交流传播的更快,真的就是地球村,随时随地可以感知大洋彼岸的生活,朋友圈、快手直播等发布旅游的信息相当多,美文、美图、美食、美景吸引了一众爱旅游、爱生活的人。所以说这是一个旅游业爆炸的年代一点都不过分,我们真的可以好好规划自己的生活,设计自己的旅游线路,到自己向往的地方品味文化,开拓眼界,提升休养,也可以放松身心,愉悦自我,然后精神饱满的投入下一段战斗。

《格局》读后感2

  现代商业房地产招商管理运营的精髓就是要把松散的经营单位和多样的消费形态统一到一个经营主题和信息平台上。而不能统一运营管理的商业房地产项目会逐渐从“商业管理”蜕变成“物业管理”直至丧失商业核心竞争力。而我们资管中心的优势在于我们组织构架下的两大部门1,招商部2运营部。这两大部门也是商业房地产运营的核心部门,同时也是商业房地产收益和物价价值提升的源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运营操盘,帮助印象汇项目提升商业价值和房产增值溢价。

  商业地产象征着一个城市的经济硬实力,而做商业地产项目招商工作不但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还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商业精英人士,时刻掌控着商业市场经济的走向。以上这些都是吸引我并让我热爱这份工作的原动力。

  从今年3月份入职以来,我也从身边的每一位同事那里学习了很多的专业技能。例如张总每周的招商培训会议,让我们学习到了万达、中粮、大商等一些优秀企业的招商技能。还有林总的商业购物中心的业态规划和物业条件需求培训,马总的奢侈品牌认知和品牌历史。慕经理的'生活业态分析论等等。

  我之前是从事单一业态的专业招商工作和管理工作,只对餐饮和儿童教育业态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通过参加领导组织的专业培训会后,我对其他行业有了新的认知和较深入的理解。这些专业的技能是我在今后的招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通过入职以来近八个月的时间也是我近几年工作中成长和进步最快的一年,感恩领导,感恩所有同事,我为自己能在这样的团队里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后我会和资管中心团队里的所有同事并肩作战,一起为资管中心的商业长城添砖加瓦,为铸就城汇人的辉煌事业贡献自己的所有。

《格局》读后感3

  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一个人快乐不如大家一起快乐,而让大家一起快乐的方法就是互帮互助,互相享受成果,分享利益。

  在书本《格局》里面,吴军曾提到一个故事,他去国外做研究时,遇到了一位导师,同时指导他和另外一位同学各写一篇论文,然后他俩的文章都被录用发表了。

  在此过程中,同学的'论文,吴军有一起研究讨论过,导师建议他的同学,在鸣谢和引用文献里面都加入,“和吴军的私下讨论”这一项。他有点不理解,于是问导师。

  后来导师说:“分享利益是你们将来作为职业人士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因此刻意让你们养成这样的习惯。”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懂得去分享利益,只想着自己,结果路越走越狭窄,最后走投无路。

  只有互相帮助,互相提携,共享利益,才能走得长远。

  《史记》中记载这样一件事情: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问从项羽阵营投降过来的陈平:我和项王何区别?陈平答道:“项王宽和,您粗野傲慢。”

  刘邦又问:“那你为何弃项王而投奔我呢?”陈平说:“项王对有功之人舍不得封赏,而大王您不吝恩赐。”

  再好的人才,如果不懂得分享利益,那么最终也会离开。

  虽然时光不能倒流,但是你仍然可以重新设计人生:掌握主动权,历经生活历练,练就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懂得与身边人协作,共同成长,分享硕果。

《格局》读后感4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二十岁的人没有不迷茫的,三十岁的人没有不焦虑的,四十岁的人也没有不患得患失的。人生就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不同的年龄段的人都会有属于各自的烦恼。本人从心中有规划、满怀正能量、从容不盲从等三个层面,谈点阅读《格局》这本书的感想。

  第一个层面:心中有规划,厚积薄发显远见

  规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是各种目标计划的总集。有人调侃说:“有规划的人生,叫旅行;没有目标的人生,只能叫流浪。”一个人心中若没有目标规划,那么就像没有罗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会迷失掉方向;有长远目标和人生规划的人,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而突破环境的限制,甚至创造有利自己的环境来实现目标。被动接受的只能是苟且的生活,遵循心中的规划,主动地去行动和创造、悄悄绽放的'才是人生。日本著名企业家井上富雄,年轻时曾在IBM公司工作。进入公司不久,由于他体质衰弱,积劳成疾,病倒了。3年后战胜病魔,重回公司工作。那时,他25岁,觉得病愈后再回到公司,一些比自己晚入司的后辈职位都超过了他,要想在短时间内拉近三年的差距着实不易。于是他立下了往后25年的生涯计划,并严格督促自己按计划实践,也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职业计划,追加新的努力目标。他总是从自己的现实出发,学习应具有的各种能力,然后再进一步为自己的未来打基础,以便能随时胜任更高的职位。30岁时,他成为经理;40岁时,当上了总经理;47岁时,他离开IBM,自己开始经营公司。能取得这些成就,得益于他能拟定适合自己生涯的计划,并且能去实践。

  第二个层面:满怀正能量,乐观积极展奋进

  今年年初的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发生暴力伤医事件中,有一名受伤最严重的医生陶勇,最近他登上了《脱口秀反跨年》的舞台,左手上好像还带着复健支具。节目上,陶勇分享了当时受伤的事情,诙谐幽默地说“那个患者因为恢复得不顺利就把我砍伤了,但是他能在茫茫人海当中精准地把我砍伤,这怎么能说是恢复得不好呢?难道是想在茫茫人海当中用飞镖扎住我么?”虽然是玩笑,但表达了他乐观的态度,对自己医术的自信和对患者的包容。他想利用现在的影响力,号召大家关注盲童,为公益事业出一份力,传递着满满正能量。医院是公益性服务单位,我们公司也是。医患之间偶尔会发生冲突,我们和服务对象之间偶尔也会,但我们服务的初心不能忘,只要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传递的是正能量,我们的付出就是值得的。对任何人而言,都没有人喜欢在怨声载道的环境里工作生活,我们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而应该互相传导积极向上的工作激情,鼓励大家一起克服工作中的困难,闯过生活中的难关,让正能量通过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积蓄得越来越多,这样工作才会越来越有干劲,生活才会越来越有滋味。

  第三个层面:从容不盲从,泰然处之彰定力

  在杰克·韦尔奇的“GE模式”风靡全球时,盲目采用“GE模式”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海尔掌门人张瑞敏却没有盲目从众,他邀请国内著名管理学家杨沛霆教授到青岛坐而论道,以批判的眼光评价“GE模式”。张瑞敏倔强地保留了自身的个性,也成功造就了海尔的辉煌。所以,在“从众效应”面前,我们应当坚守自身的准则,理智看待问题,做到从容不跟风。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是缺乏自制力与自主思考能力的表现,我们不能被虚假传言、小道消息击垮。没有人喜欢被当成傻子,被一些捕风捉影、断章取义的论坛帖子糊弄,不实的消息只能带来负面的情绪,对解决现实问题起不到促进作用,甚至还会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遇到问题或抉择时,要恪守心中的准则,保持泰然处之的定力,懂得三思而后行,不盲目听从,不盲目跟风,不让他人的言论或行为影响你的判断。只有恪守心中的准则,才能在信息多元的当下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格局》读后感5

  我最近在读黄静洁的《父母的格局》一书,书中的育儿观念对我触动很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朋友。父母养育孩子,不仅要让孩子吃饱穿暖,更应该考虑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父母的格局决定了养育孩子过程中的视野、态度和方法。

  书中提到,父母的格局有多大,孩子的世界就有多宽广。没有格局小的孩子,只有格局没打开的父母。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父母的`格局拓展了,孩子的世界就会丰富多彩,有终身成长思维的父母,就会有茁壮成长的孩子。

  随着孩子的成长,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孩子的视野不断拓宽,父母不仅要跟上孩子成长的节奏,更要善用外界资源,开放式养育孩子,不能只关注作业、读书、考试。现在很多孩子学业压力大,是因为父母把焦点几乎全部放在了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兴趣爱好和终身成长。我们常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与其焦虑,不如做有格局的父母。

  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的教育资源,当然能够教育出优秀的孩子。我更想说的是,资源是相对的,大部分普通家庭无法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我们可以做学习型父母,给孩子一个温暖有爱的家庭环境,让孩子在爱的滋养中成长。优秀和幸福哪个重要?我的答案是幸福。我们要培养孩子感受幸福、创造幸福的能力,让孩子的内心蓄满阳光和能量,让孩子能够自信地面对人生风雨。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单纯要求孩子做到最好,而是要和孩子一起成长。在孩子变得更好以前,身为父母,我们更需要把自己变得更智慧。让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观念,和孩子一起成长、各自精彩吧。

《格局》读后感6

  当你不得不承担一次失败,当你不得不进行一次决择,当你不得不面临感情的破裂,当你……人生后悔无益,不死则没有定局,要想在人生的低谷成功逆袭、攀登高峰只有修炼好自身的九大格局,这是一本让你不被过去的.失败困扰,走上正确道路的书……

  格局就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胸怀、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一个人的格局大了,未来的路才能宽……这是一本让你认真反思自己的书,它会映照出你身上无数个不完美,你也能从故事里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将来的结局,但它也为你打通了生命的出口,让你明白怎样修炼九大格局才能尽情释放才华与激情并迎来成功的人生。

《格局》读后感7

  之前读美文是时常看到读书可以洗涤读者心灵,总感觉有点玄乎,单凭一本书怎么可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读完《格局》一书,我真正体会到字里行间的文字的魅力以及从中认清自己的不足。

  它让我相信命运的安排、自信也可能成为阻碍成功的绊脚石。曾文正公讲过:“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西方国家和我们对成功的态度会有主观意念上的区别,他们在成功后大多感谢上帝,认为是命运垂青使自己成功。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有多么的了不起。但承认天命的作用,这样我们做人时就不会恃才傲物。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示例中,我更加坚信命运的影响:假如没有乔治·凯利提出的空气动力学和尼古拉斯·奥古斯特·奥托发明了内燃机,他们是不可能研制出自带动力的飞行器。可以说是命运让凯利成为空气动力学的开山祖师、得以让凯利和尼古拉斯·奥古斯特·奥托为他们准备好一切先决条件。

  再相信命运的同时,更应该尽人事。人生下来就在思考我为什么而来?我总不可能只是瞎转一场!在合适的时间就应该抓住自己的机遇,而机遇是靠主动争来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主动性,因为变化太快,只有主动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书中提到“众利勿为,众争勿往。日中则移,水满则溢,月则盈亏。凡是到了头,就应该格外小心。”我想这就是学校经常警示我们要学会创新的缘由吧!一项趋之若鹜的技术即使再强大,各商家也都有自己的.防备策略,真正颠覆他们的是他们所未注意的模块。

  最后一点便是沟通的重要性。有效的沟通需要换位思考,分析别人的需要和自己需要的冲突,怎样去解决这样的冲突,达到共鸣程度。当然,一切沟通的前提是凸显自己的价值。

  格局可以是一个范围,也可以形容一个人的胸襟,这本书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拓宽了眼界,体会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丰富了对问题的透析看法。希望日后可用实践。

《格局》读后感8

  《时间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是一本比较实用的操作手册。书中的很多方法论,让人受益匪浅。

  该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与生活。第一步是思维重构,走出自身思维的局限。第二步是投资时间,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第三步是成为高效的行动者,唯有行动才能改变自己。

  时间管理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抓住了是黄金,抓不住就是流水。每个人都应有时间管理意识,不能任时间白白流逝而无动于衷。人生看似漫长,却很短暂。如果以一个月作为一个格子,以80岁作为生命的终点,我们的人生也就区区960个格子。用一张A4纸绘制24x40的表格,一生的时光就会呈现在你面前。

  当我们的一生被量化在眼前的时候,是不是感到触目惊心?如果80岁是生命的终点,此刻的你已经走完其中的百分之多少了呢?你又将如何填满生命剩下的格子?

  掌控时间者,掌控人生。为了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在此分享两个时间管理小妙招:一是黄金时间吃丑青蛙。黄金时间是一天中你头脑最清醒,效率最高,且最不被打扰的时间。丑青蛙是对于你来说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比如对于一个爱阅读的人来说,早晨起床后用一个小时去看书,就属于黄金时间吃丑青蛙。同样,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起床后先完成当日的写作任务,也是在黄金时间吃丑青蛙。

  二是番茄钟工作法。选择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把番茄钟设为十二分钟。在这二十分钟内不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情,直到番茄钟响起,可以休息五分钟,继续下一个番茄钟。保卫整块时间,有助于提升时间的利用效率。如果你一边看书,一边看微信,你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阅读。相反,如果你关掉手机网络,你会发现读书的速度和专注度都会提高。

  微信连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把人们的生活碎片化了。德鲁克说:“如果你只有碎片化时间,相当于没有时间。”我们常常在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其实更好的做法是如何减少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时可以暂时关闭网络,或者把手机放在其他地方。这样你就不会被微信频繁打断,你做事的效率就会提高。

  行动力

  行动,是缓解焦虑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在行动中,你的目标才会越来越清晰。想要改变自己,现在就迈出第一步。因为你永远不会比此刻更年轻,更有精力。相信行动的力量,不然你就会沦为马云口中的“夜里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为什么我们知道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我们缺少行动和坚持。

  阅读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阅读可以带给我们内心的安定和精神的自由。有时候,困扰我们的某个问题,书中的一句话,就会让我们豁然开朗。当你知道你教室里发生的事情,在前人的教室里早就发生过时,你就会少一点焦虑和烦躁,多一点淡定和从容。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你的阅读,成就了你。

  有一种“剁手”叫“屯书”,每到电商节,你是不是都会屯书?但是书买回来后是不是就没有然后了?看看你家书柜上有多少书还没有拆封,又有多少书已落满灰尘。买书的确是投资自己的方式,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买,却不认真阅读,那么花在买书上的钱不是一笔投资,而是一种浪费。

  另外,我们看过的书,一定要去实践。如果一本好书只是被我们匆匆翻阅后便束之高阁,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并没有发挥出来。读书,重在实践和行动。在书中读到一个好的观点,好的方法,合上书就应该实践一下,去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比如我们读了教育教学类书籍,就应该试着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让自己的工作更轻松。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高质量的。

  写作

  阅读是一种输入,写作是一种输出。读书的同时,最好坚持写作。写作,让人感到充实。写作,让人充满期待。写作,是对生活的记录和馈赠。“写作,满足了我们的倾诉欲望。写作,可以让我们暂时逃离琐碎的生活。写作,有助于我们排解负面情绪。”

  “博尔赫兹曾说: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每日用文字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将生命中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刻,通过文字镌刻成为永恒。养成每日笔耕不辍的习惯,你将受益终身。”

  须有日日不断之功,人生方能持续精进。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愿我们都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即刻行动起来,在持续的阅读和写作中升级自己的人生版本,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格局》读后感9

  本书讲到当明确了位置和方向后,格局的大小就要看采取行动的方式,格局大的人追求的是重复的成功和可叠加式的进步,格局小的人满足于自己某件事情做的快、做的漂亮。书中也讲到作者的弟弟对成功原因的诠释:除了要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外,主要是每一次进步都成为下一次进步的基点,而不是每一次都要重新开始。

  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本书内容,就是“格局”;如果用10个字来概括获得大格局的方法,那就是位置、方向、方法、步伐和节奏。

  对于我们做事的态度,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做到每一分,因为每差一分,所产生的后果都不一样。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有个愿望,同时也需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在愿望的驱使下,先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当然回到社会角色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属于社会,不是你做完这件事,然后再去做另外一件事,做事的时候都有周围因素的干扰,所以在做事的时候还是要合理的安排时间,先从基础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在面对路上的困难时,需要有积极的心态来理解他,并且能够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解决。书上说:没有白挨的打,需要做的就是在往前走的.路上,你可以转头,但是绝不能回头,因为你所经历过的,那都是帮助你往前走的财富,面对飞来的刀,是接刀刃还是接刀柄,那都是你的成长。对于我们来讲未曾经历或未曾坚持,感觉这是鸡汤,但我们希望能够走好自己的路,就需要我们以这样的心态面对路上的困难。

  书中谈到的所作所为,那是个人的习惯问题和做事的细节处理问题,最重要的个人的原则问题,这个方面我个人感觉很深,一个人的本性。只有有了原则,才能更好的在你需要做出判断和抉择的时候少犹豫。特别明显的就是在你跟人谈判的时候,你妥协一次,然后就是接二连三的妥协和退让。这个也许在第一次谈条件的时候就需要明确、说清楚,这是一个处理事情更简单更明确的原则,但是往往在想法上,很多都不能考虑得很全面,就更要表明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最后这本书从开始只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格局的人,然而作为有格局的人,需要认清楚自己是谁,需要明确你周围的人和事,说话做事的时候都要有谦卑的心态和一个博大的胸怀,这些都是前提,然后需要有自己的信念,在遇到困难时可以绕道,但是一定不要回头,当你有个好想法的时候,要相信心诚则灵,只有你看到了,才能到达,最重要的是在处理事情时需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让自己清醒的知道自己的路。

  任何人,不论起点高低,只要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找准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提高进步的速度,同时把握好节奏,几年后就会看到一个格局比今天大很多的自己,一个让自己感到不枉此生的自己。

《格局》读后感10

  读完这本书后,感觉自己少了一份焦虑,多了一份责任感。

  自从上五年级后,在学习上督促的比原来多了很多,在写作业的问题上,还是会经常和孩子发生一些冲突。作为父母,我确实没有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太多的顾虑,从小看着长大,明白他是个记忆力和专注力都很好的孩子,对于学习来讲,应该不会有太大压力。唯一让我和爸爸觉得头痛的就是每天回家写作业战线拉得太长。管理时间的能力和自制力一直是我特别要求的,虽然这学期在时间意识上有了些进步,但还是不尽如人意。读完《父母的格局》后,我发现自己的视野太小了,对孩子关心和关注的内容远远不够。

  《父母的格局》第一次让我明白,孩子不单是要学习好,而且要在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及价值观上特别塑造。兴趣爱好可以引领一个人自主自愿的参与并付出,通过实践建立自己的自信心、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在体现自我价值的同时,找到自己的方向,也会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沟通力、想象力、行动力、领导力和凝聚力等等。

  “第三种力量”这个概念是第一次从这本书接触到,它包含但不仅仅限于亲情和友情,诠释了爱的力量,点出了除了父母之爱之外的各种给予孩子内心的力量。一个亲人、一个朋友、一个榜样、一本好书、一个号召、甚至是一个小宠物、一个自然现象,都可能唤起孩子的责任心、爱心、方向感,甚至是信仰。“自我醒悟”是一个人的第三种力量;一个人可以找到自己人生的辅导员;汇集榜样的优点与长处,用他人的优秀挑战自己。

  “帮助他人”“参与公益活动”的理念让我联想到了学校每年冬天的衣物捐赠活动。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国际性环保组织“根与芽”,他们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世界的环保问题影响和带动着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让更多的人明白,热爱环境就是热爱自己。一旦参与其中,还可以激发一个孩子的热情,甚至置入梦想的版图,成为孩子追求发展的原动力之一,这种感觉真的很神奇。

  “允许犯错”这个说法让我重新审视和调整了一下自己对孩子的要求。如果长大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插入一些犯错的过程,希望孩子能及早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靠自己的力量去纠正错误。这对于父母来讲是一个痛点,明明知道是一个错误却没办法阻止或改变的时候,要眼睁睁看着孩子在错误中摸索、挣扎、成长。那么,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学会让孩子为自己的言行和决定做主,让他们在学习承担后果的同时学习对自己负责。如果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苦甜自担,那就暂时没有独立自由可言。

  “闲暇时间”体会生活的快乐和学习的意义。比如篮球、足球、网球各种球类运动或游泳、轮滑、爬山、击剑、美术、音乐以及各种户外活动、亲子游戏、课外阅读、创意写作、家庭活动等等,它们能磨练一个孩子的意志力,提升融入集体的速度,学会大胆自如的表达自己的愿望,找到生活的乐趣,同时可以锻炼自己的自控能力、协作能力、思辨能力,提升五项重要的认知领域: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同理心和社交能力。所以,闲暇时间的安排是不可忽视的`成长因素。

  下面是对我很有触动的几句话,

  “我是谁?我对谁负有责任?我要感恩和尊重的人是谁?”;

  比学习和工作更重要的是做一个对家庭有责任感的人,做他人的榜样,用别人的优秀挑战自己;

  以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的苦难和磨练,能在失败时有能力自我疗伤,然后重新出发。

  作为父母,要学习和调整的内容很多,跟孩子一起成长,多努力吧。

  非常感谢老师和学校的用心良苦,谢谢给我这种不懂得怎么更好的做父母的人提供书籍和学习的机会,希望翰林小学和祖国的教育事业越来越好。

《格局》读后感11

  阅读“模式”第1部分后的思考

  我读了一本书叫《模式》。看完之后很感动,心想,到底是什么格局呢?

  只见封面上有几个字:“思谋出路,格局谋终”。就是乔杰,主要讲格局,那是什么?实际上模式是你价值观的高度。格局说起来简单,但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却无处不在,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有一个规律。

  “如果把人生比作风筝,我们的思想和眼力就是拉风筝的线,只有松了线,风筝才能自由自在地飞翔,让它在广阔的天空中飞翔。人也是如此。当我们从狭小的空间跳出来,走出去,你会发现,只要你愿意,脚下的土地随时都可以成为我们施展理想的舞台。”这是乔杰写的.。他让我明白,学习是最重要的。不学习,和傻子没什么区别,只能挨骂。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很简洁,就是花样。俗话说,大饼不如烤盘大;无论是烤大蛋糕还是小蛋糕,无疑都会受到平底锅的限制。如果把未来比作锅里的“煎饼”,人生能走多远,达到什么境界,完全取决于“锅”。这就是模式。格局其实就是我们价值观的高度,书上说的多好啊!

  是的,格局就是思维的出路,格局就是终点。

  阅读“模式”第2部分后的思考

  我静下心来看了这本书几天。以前总说的就是胸襟开阔,心胸开阔,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真正懂了。本书既表达了博大的胸怀,又体现了明晰,让人以实事求是地体会豁达。心胸不宽广也没关系,书里有解法。人啊,真的要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勾勒出自己幻想的样子,然后去实现它!

  格局,规划着一个人的结局。只有信任才能实现。

  为人格局一般是指一个人的眼界、胸怀、胆识、心态、思维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煎饼再大,也比不上烤的锅大;一只鸟,只能盯着树皮上的虫子,不能飞到白云之上;只有一只眼睛和心中充满山川河流和天堂的鸟,一只雄鹰才能在天地之间自由飞翔。

  开放的心态很重要,一袋盐放在海里,很快就会被稀释。但是把一袋盐倒进一杯水里,这杯水还能咽下去吗?的确,我们应该看到我们眼中的大环境,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想法。只有把格局放大,生活才能宽敞。

  莫言说:“当你的天赋不能支撑你的志向时,就应该静下心来学习;当你的实力无法驾驭目标时,就应该静下心来修行;幻想,不是急躁,而是沉淀和积累。”唯有拼出来的美丽不等待的灿烂机会永远留给最渴望的人一种空洞的心态。”

  古人说得好,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那么你的格局就会和你的心一样宽!把你的格局放大,你的人生就会变得不可思议!

《格局》读后感12

  读完了吴军老师的《格局》一书。写下这些文字,相当于是对于这本书的一个梳理吧。

  吴军老师是我非常敬佩的长者,读他的专栏文章和他写的书,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这次读完的《格局》,是他从《硅谷来信》和《谷歌方法论》的专栏文章中选取后整理成书的。很多文字,读起来很熟悉,每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道理往往是朴素而简单的。正因为过于朴素而简单,会时常忘记。反复读老师的文字,也是让自己不断加深记忆,尽自己所能去做一些正确的事情,养成一些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努力去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老师在本书的序言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一事无成的人常常跑得很快,却在锲而不舍地兜圈子,或者受到环境的诱惑而不断改变方向,甚至干脆背道而驰,几年、十几年后回头看,又回到了起点。

  这是一个变化非常快的时代,而我是一个不那么聪明的人。很多时候会感觉到很焦虑,担心错过什么,就随着人潮,被一种热闹推动着做了一些事情。回头看看,其实没有什么用,只是浪费了一些时间。于是,每天早上起来听一篇老师的专栏文章,思考一下自己是不是又进入了另一个徒劳的圈子,如果是的话,就让自己尽快跳出来。自己走得是很慢的,只希望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些正向的进步,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回到起点。

  只有主动做事,奇迹才会发生

  在本书第一章的最开始,老师讲了主动性,说明主动性对于一个人的意义。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非常虔诚的教徒,相信上帝能帮他解决一切难题。有一天他的房子着火了,他被困在里面,这个人就不断祈祷,祈求上帝来救他。上帝当然没有来,但是来了一辆消防车。消防员搭了梯子,爬上屋顶,要救他出去。

  这个人拒绝了消防员的帮助,他说:“我不走,我在等上帝来救我,他一定会来的。”消防员怎么都劝不动他,火势越来越大,消防员不得不离开,然后让消防局派了辆直升机来救他。救援人员从直升机上放下软梯,让他赶快爬上来,这个人却说:“我不走,我在等上帝来救我,他一定会来的。”最终,上帝没有出现,这个人被烧死了。

  这位虔诚的教徒死了之后,在天堂见到了上帝。他非常委屈地问上帝:“上帝,我那么虔诚地信奉你,你怎么不来救我?”上帝答道:“我第一次派了消防员去救你,第二次派了直升机去,可是你坚持不走,我也没有办法”。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机会的,关键是要有主动性,行动起来把握这份属于自己的机会。如果自己不主动,那真是上帝也没办法了。

  上帝只垂青主动的人。没有主动性的企业,很快就会被淘汰;同样,没有主动性的个人,处境会越来越艰难,因为我们从事的行业消失的速度远比我们想像地快。当时我刚进入现在这家公司的时候,我的一个同事,暂且叫他L吧。L和我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你不适合在这个公司工作啊,你的主动性不够”。当时觉得很委屈,自己也主动做一些事了啊。后来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逐渐明白他所说的主动性的含义,缺乏主动性给我的工作造成的问题。也用了另外一年时间才把自己的主动性提高起来。

  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只有自己主动去思考才能逐渐清晰;而想要达成心中想要的,只有主动去做一些事情,才能离这个目标更近一些。

  做事情要专业

  关于做事情要专业,老师在书中举了莱特兄弟的例子。他们两个人虽然是自学成才,但是系统地学习了空气动力学。而且打造了一个风洞,模拟飞行的气流,进行了大量的试验,仅仅为了改进机翼,他们就尝试了200多种翼形,进行了上千次的测试。在风洞中做足了实验,他们依然没有马上驾驶飞机上天飞行,而是继续做了大量无人驾驶的试飞,仅仅对飞机上用于控制的尾舵,他们就进行了上百次试验。这样扎实的理论基础,加上大量的试验,保证了他们第一次真人驾驶飞机飞行就获得了成功。

  而那些没有成功发明飞机的人,比如之前李林塔尔,还有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十年间继续从事飞机发明的人,很多因为做事不专业,在试飞的时候就不幸逝世了。民间科学家和莱特兄弟这样的人的差距,在于后者是用专业的方法来做事情。

  专业和不专业的区别是巨大的。也许有时候不专业的人也可以把事情做好,但是不能保证稳定性。业余的网球运动员也可以偶尔打出很好的球,业余的医生也可以治好病人,但是他们的发挥不稳定,发了一个好球,接下来可能就是一个很差的球,治好一个,可能紧接着就有一个患者因为医生自己原因而治不好。专业的运动员可以保证每一个发球的姿势准确,击球到位;专业的医生有更加系统全面的知识来对病情进行分析,对症下药。

  专业的人永远是在用专业是方法在做事,拥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可以保证发挥的稳定性,而且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无论做什么行业什么事情,都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专业的人。

  认命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的生活态度

  很多人不肯认命,不肯止损,其实是因为骨子里太高估自己——不仅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且高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高估自己的能力,才会觉得有翻盘的可能性;高估自己的地位和作用,才觉得什么都该是自己的,什么都不能少。

  之前很多时候,我的一个大问题就是高估自己的能力。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觉得摆在面前的问题很好解决,就没有做充分的准备,结果是事情没有做好。反而是那些明显觉得难度,自己要好好准备的事情,能够尽心尽力去做,再加上一些运气,竟然做好了。

  经历过一次次的.事情,也逐步对这些事情进行思考,让自己对于自身能有一个更加客观准确的认识。知道自己有多大能耐,能做多少事,然后在自己的范围内好好做一些事情。对于那些自己能力不能及的事情和东西,可以尽快放下妄念,让自己心境能平和一些,也能更加关注于自己手上的事情。

  有些时候,明明是一个很小的错误,却引发一连串越来越大的麻烦事。读完老师的文字后明白,这就是自己不好的思维习惯让自己卷入了一条厄运链。而想要斩断厄运链,方法很简单,只要记住“止损”和“认命”。所以很多时候,事情发展的趋势不对的时候,我马上想到的是,要如何止损,如何快速斩断这条厄运链。认命,知道自己走错了方向,不去妄想翻盘的可能,让自己很快回归常态,这样很多时候让我能够及时跳出来,避免进入更大的困境。

  如何跳出思维定式

  老师在这里讲了一个五金厂主博尔顿的故事:

  博尔顿原来是一家五金厂的工厂主,在机械革命的时代,这种生意会渐渐落伍。幸运的是,博尔顿加入了月光社,结识了瓦特、老达尔文(查尔斯·达尔文的爷爷)、后来的瓷器大王韦奇伍德、发现氧气助燃原理的普利斯特里等当时的科技精英。每到月明的夜晚他们就在伯明翰聚会,讨论的事情当然和他的五金生意无关。就是在那些自由聊天的过程中,博尔顿了解到瓦特正在发明万用蒸汽机,并看到了它对未来工业可以产生的巨大影响。于是,他毅然卖掉了所有的产业,帮助瓦特造出了新一代蒸汽机。当然,他和瓦特都因此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如果博尔顿每天十几个小时都把注意力放在五金店生意上,最后的路一定会越走越窄。

  博尔顿之所以能够和瓦特一同开发出第一代蒸汽机,是因为他和那样一批有着先进思想的人在一些交流思想。是这些人讲的一些新的想法,让博尔顿逐渐跳出了原先的五金生意的小圈子,用一种新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和时代的发展。

  人只有到了人才荟萃的地方,才能体会到自己水平上的不足。也是通过吴军老师,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在学术上、企业中做到出类拔萃的人。知道了这些人和他们的经历,感叹一个人可以做出那样影响力巨大的事情。于是在自己工作中取得的一点点成绩的时候,就明白自己做到的事情有多么的微不足道,要继续好好努力。也是通过老师的文字,让我更加认识到那些有见识的朋友对我们的重要意义。希望后面有机会能到一个有更多更厉害的人存在的地方,从与他们的交谈合作中学习。

  面对这个时代的迅速变化,最好的办法不是加倍努力,那只会离目标越来越远,而是应该停下脚步思考。

  有见识的朋友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还是自己的思考。只有自己不时地停下脚步,思考自己所处的环境,思考自己的位置,思考自己下一步应该怎样去走,才能在动态中不断调整自己。这样不至于陷入固定的错误方向。可以让自己及时停下来,调整自己的方向,然后继续前进。

  做一个有趣的人

  我一直觉得我们要做有趣味的人,而不只是一个工作和赚钱的机器。

  有趣从兴趣开始,《具体生活》这本书其实讲述了老师的兴趣养成过程。兴趣不仅是让自己喜悦,还能提升自我,因为在把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升到极致的过程中,能够让自己得到升华。没有兴趣的人,多少是有点狭隘的。

  反观我自己,大部分时候能够规规矩矩把需要做的事情做好,却说不上是一个有趣的人。后面需要做的,也是把自己工作做好的同时,更多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兴趣。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不仅能给别人带来价值,也能带来一些新鲜的想法和洞察,一些心领神会后的欢笑。

《格局》读后感13

  虽然有很多重复的部分,但是还是值得一看的,马云的很多理念,不止于经商,创业,对为人处事,都很有帮助,做人坦荡真诚,只这一点,现在很多人都做不到了,强调社会责任,以利他,为企业核心,很了不起,最喜欢这句话,没有伞的孩子,更要努力奔跑。无父辈的权势、财富、关系可拼,就不妨自己打起精神,鼓足干劲,拼体力,拼汗水,拼知识,拼智慧,拼吃苦耐劳,拼锲而不舍,就能拼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与幸福。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但如果你不努力,永远不会有人对你公平,抱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唯有踏实努力,积极进取,坚持自己认为对的.,自己喜欢的,信仰的,一直的努力,总会成功的,没有任何成功可以一蹴而就,暴风雨后才有彩虹,加油。

《格局》读后感14

  读完《π的格局》这篇文章,我被作者渊博的知识所折服,作者在文中描述π的整个历史,从而引出人的格局。

  作者这样写道,π代表着圆周率,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他是圆的化身,它是超越数(不是任意次数的有力系数代数方程的解),它是信念(一个用数值可以接近但永远达不到的理想),它是方法论(用多边形逼近圆),它是哲学(抽象化思维、无限思维),它是人生(苦涩甘乐)。我想作者必定是一个对数学和哲学造诣很深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下这么深刻的思考。

  作者对格局也有很深层次感悟,“ 格”是长枝条之意,现今意为衡量,组织,匡正,格式化;“局”是弯曲的意思,是双半包围结构,左上包右下,套右上包左下,机修协调,上下对正,左右平衡,结构美观。作者还形象解释了什么叫局限,砍柴的人意为皇帝挑的是金扁担。

  文章的重点在什么是人的格局,人的格局是视野、境界、胸襟、胆识和心态等外在现实表现,但是想要格局,就得远离功利、刻薄、怪诞、死板、傲慢、投机、空谈、浮躁、谄媚、不孝。练就格局既要知识和经验,积累和感悟,又要气节和风骨,圆熟且纯真,坚韧且正直。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格局呢?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脱下“马甲”。作者重点描述梁启超的格局,他的格局不是刻意的,而是在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审时度势修炼出来的,恰是不在意,便成大格局。

  读完整篇文章,作者对π的真知灼见让我肃然起敬,我也对梁启超有更深的认识。他传播先进思想,启发民智, 是中国思想启蒙之父,铺砌了中国近代思想文明之路,他改变了历史。他做人光明磊落,爱国、宽容、乐观,境界大心地宽、不为名、不图利。正所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读完文章我已相当惭愧,做人做事的多维度比较,只能望其项背,我想我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修炼,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格局》读后感15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内容简介:本书用大开大合的笔法将复杂多变的世界全景呈现出来,并从政治经济和地缘政治的角度对以上这段历史加以回顾和剖析,将其中所隐含的背后规律一一展现,使读者能够了解当今世界格局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的走向。更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在这一过程中,为未来的中国找出一些启示。正如江晓原先生所说:“理解今日的世界格局,是为了开创明日属于中国的新格局。”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的读后感:有个朋友讲了个笑话,某央视著名新闻栏目永远只说三件事,一、国家领导人日理万机;二、全国人民都很幸福,三、世界人民都处于灾难当中。我们都付之一笑,确实,国内政治论调“又红又专”的传统,使当年的政治公共课成了我们逃课率最高的课程,也使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始终是管中窥豹。如果说,我们这些年的世界时政知识都是通过各个重大事件而获得的只言片语的历史碎片,那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们则像是在玩3000片的拼图,慢慢会发现,完整的世界原来和我们已知的如此不同。当我们一层一层地剥去新闻事件的伪装,你会发现这个世界原来是被如此原始的欲望驱使的,赤裸的世界是如此性感。

【《格局》读后感】相关文章:

格局04-30

格局的说说630句05-26

格局读书笔记08-12

形容格局的句子11-21

语音格局研究概观05-02

格局读书笔记01-20

格局高的女人的特点12-18

格局有大小作文07-27

《格局》读后感04-28

格局读后感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