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读后感

时间:2024-06-23 11:52:53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致良知》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致良知》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良知》读后感

《致良知》读后感1

  通过读《致良知》感悟到,自古以来,凡欲做大事者必先立志,志不坚则事必难成。这是由于,一个人的抱负,体现着这个人的眼界和胸襟,自然也打算了他日后的高度。所以,人不应隅居于自己的狭小天地之中,而应眼睛望向大千世界、心中装上天下苍生,站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去看待世间。 人的本心就是真、真诚、真挚、真君子。世上只有两样事,一件为真,一件为假。求真必定务实,求假自然务虚,虚实之间,体现的不仅是对人的态度,更是对自己的熟悉。糊弄别人简单,糊弄自己很难。 心的本体就是最本真,不矫揉造作,不过分修饰,不画地为牢,不损人利己。应永久保持“初心”,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光明磊落,坦诚纯粹,永久长新。什么是“初心”不自私,存大爱。

  绕圈子,躲躲闪闪,反易叫人疑心。你耍手段,倒不如光明正大,实话实说,只要态度恳切、谦卑尊敬,无论如何人家都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此外,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假如我们没有诚意,就会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做不成。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对学习过程中会消失什么问题,在他多篇文选中都有特别精辟细致的论述,我想仔细读懂原文的也会悟出一些方法。之前别人说怎么学,怎么精进,我总是回答说要靠悟性,这样的说法与阳明先师龙场悟出:圣人之慧,本性具足,唯去私欲,存天理罢了明显不符,但反过来说,圣人之慧又岂是人人易得的? 总结起来必需对“致良知”有一颗至诚之心,事上磨、时时磨、心上学、心上觉。立下必为圣人之志,付出不亚与任何人的精进努力,才可能修出敬天爱人,无我利他之心。

  至于阳明汇,我还是会推动的,形式会有所变化,此生传播阳明心学之志不变,但是经过这段时间致良知小组的共修,我发觉假如没有同频的学习进度,就算有线下沟通的机会,也不会有什么质量,铺张大家的时间,所以我想还是先从共同学习一段时间开头。一期全部有书的明粉我建个致良知学习群,对着书,我为大家做学习方案看板,及互动共享,不明之处我再去请教高人。 其实,这条圣学之路真的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难于上青天,有时我也有想放弃再共享些文章的'念头,不是不愿写,只是想等有一天自己学有所成再来谈,怕造口业。但每每看到自己的行动能激励到一些明粉们,我又鼓起士气连续前行。其实,我就是盼望自己能成为阳明心学自媒体的中国第一人,用自媒体的方式,让时间来见证“致良知”能否在一个凡夫俗子身上化腐朽为奇妙,来验证阳明心学“致良知”是否真的是具有一种宏大而神奇的能量。

《致良知》读后感2

  《厚黑学》主张黑;但绝不是强调在世间行使恶;只是为了每一个人以合适的方式在一生中赢得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为人处世非有厚的功夫不可。古今之成大事者,必须脸厚心黑,并倡导人性本恶,善是后天诱导的结果。但我想说的是,你们看到的是表面,书中提及的脸要厚就是要人有忍耐力,强调一个忍字;而心要黑就是要人有果断力,强调一个断字。

  我一开始还读得有趣,可渐渐发现这门学问的沉重之处。李宗吾先生盛赞厚黑,大肆宣扬厚黑,无非是讽刺社会现实生活中那些真正实践厚黑学的厚颜无耻,黑心黑肝之徒。同时,他开创厚黑学的含意我也隐约明了:世间厚黑者太多,良善之人往往受其欺压;若将厚黑者的厚黑的秘密或伎俩公诸于众,厚黑者便无计可施,无法生存。此时我又想起包龙图在教他侄子为官之道时说过:对付奸官,自身必须比他们更奸。我想此法用于对付厚黑者也不失为一种良方。毕竟明枪易档,暗箭难防,你只有比对方更后更黑,对方才无法动你分毫。由此又可观出,李宗吾先生所宣讲的厚黑学说,不仅可用于防守,也可用于反击。当然,反击的对象仅限于厚黑者,不然就失去原本学习厚黑学的意义,使更多良善之人受害。厚黑学读后感600字(二)

  自古出书者,不计其数,能称精华的,屈指可数。然李宗吾出书于民国,却能在中国文化中有辉煌一笔,必有过人之处,后简单翻阅,发现他之所以敢自称厚黑教主,的确文采与思维超越常人,外加旧时读书人内在的一种狂傲,民国时期中西文化碰撞,造就了如此一位文坛奇葩,以圣贤自居,评论天下。

  厚黑学以三国英雄、楚汉名将为主论叙脸厚心黑之心得,以三步工夫为总结,强调黑与厚的不同概念。

  李宗吴对人性的理解,以恶为先,所以论人,先看到恶的一面,然后放弃人性善的一面,讲自古英雄都是用仁义道德的外表,来体现人之初,性本恶的个人观点。所谓成功之人必有成功之处,历来英雄,先不论出身,其成功的前提,主要来源个人魄力,周围人因个人人格,舍命相护,助成就大业,如只知道厚黑之术,何来民心所向?如果人们每天只知道修习厚黑,增长世智辩聪,勾心斗角,抛弃生命本来,人格分裂之人,只会越来越多。乱世之中,单凭仁义道德,的确不易生存,然只懂厚黑,也许生存不成问题,但内心恶越来越重,没有善念洗涤内心,不足以成其霸业。秦始皇用秦朝几代努力的基础,以个人才能统一六国,暴政之下,数年后,天下大乱。

  厚黑学用三步概括厚黑三种境界之人,其一,厚如城墙,黑如煤炭;其二,厚而硬,黑而亮;其三,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从书中所看,李宗吾仅仅看到第二种境界,对第三种境界,只靠普通善恶无法诠释,所以避而不谈。

  六祖慧能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获得禅宗衣钵,而此诗中字字指向无字,厚黑学第三种境界以无形无色为总结,也指向无字,所以个人认为,参悟佛法与理解厚黑学,先从无字入手。道德经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指出,天地与圣人之心永远相同,天地滋养万物,不求回报,万物践踏、侮骂天地,天地也没有报复众生,圣人也是如此,用无我无私之心对待百姓。

  如果以道德经此观点来看厚黑学,那么第三种境界中的'厚而无形,黑而无色从基本立足点就出现差别,大智之人,不是厚而不厚,黑而不黑,而是已经超越常人对厚与不厚,黑与不黑的理解,到达与天地同在的深层价值观念,只是作者还没领悟其中境界。如果用这种无我无私之心反观过来,书中所论王明阳的致良知与厚黑学,一善一恶,都属一家之言,分开人性,强行对立。

  厚黑学之所以能立足与世,经久不衰,根本就在厚黑两字。一般人往往只在意眼前利益,如果用第一种境界厚如城墙,黑如煤炭的方法,能立马见到效益,但不能长远。比一般人聪明一点的人,要的是长远利益,不在意当前,就用厚而硬,黑而亮之法,可以到达最终目的,且久远。如企业生存,不讲诚信,短期可得益,然不能长久,最多可得温饱,讲诚信者,有时宁愿亏钱,打造品牌,谋求长远利益。

  总体来讲,李宗吾对人性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打破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思维,矛头直指人之初,性本善的文化模式,大胆揭露人性的黑暗面,以不同观点解读人性,其学说所造成的社会冲击,足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评为精华。

《致良知》读后感3

  最早接触到王阳明这个名字是在考研政治中,出于好奇,后来查询了些资料,才知道原来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个大家,后来人冠之以唯心主义思想家的名号,可能因此不为人熟知,在《明朝那些事》中记述了王阳明一些传奇的经历,但感觉有些戏说的成分,今拜读董平教授的《传奇王阳明》加以印证,感触颇多。

  先生是一位军事天才,平定江西匪患,体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治理手段。最著名的莫过于迅速平定宁王叛乱一事,从发起对南昌的进攻,到活捉宁王朱宸濠,只用了六七天的时间,何等的迅速,可能有些人会认为宁王准备不足,势力不强,包括当时朝中佞臣也是这样看待,可事实并非如此,宁王准备谋反并非一朝一夕,而且有着充足的准备,通过对安庆的猛攻也能窥得一二。而王阳明在平叛之初,既没有公文任命,又没有一兵一卒,完全是凭借智慧与其周旋,后续征兵也是仓促而行,也没有得到周邻省份的支援,靠着临时征募的乌合之众,却将宁王生擒,不可谓不传奇。兵者,诡道也。先生在平叛时,将“信息战”、“情报战”运用到了极致,情报中虚虚实实加之反间敌方势力,扰乱敌方策略,在宁王猛攻安庆之时,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攻击宁王大本营南昌城,使宁王回兵,解救安庆后,并不是固守南昌,而是主动出击,以寡击众,最终生擒宁王,大获全胜。后来平定思恩、田州事件因时制宜,采取招抚策略,避免战事祸国殃民;清理少数民族地方武装,保得一方平安。先生最大的'成就在思想领域,独创“心学”,倡导“知行合一”,彻底改变了明代中叶以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体格局,并影响了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哲学家。从南宋开始,主导中国思想主流的是程朱理学,倡导“存天理,灭人欲”,追求“格物致知”,忽视人的感情和本体思想。先生在受人压迫排斥的忍耐中领悟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其实是有一个永远知道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的“东西”在的。他把这个东西叫做“良知”。先生强调说,“良知”是我们每一个人原本就具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我认为蒙学《三字经》开篇就告诉了人们“良知”的存在,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先生认为,“良知”虽然是永远存在的,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我们的眼、耳、鼻、舌、身这些外在的感觉器官是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事物打交道的,并且它们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还往往自作主张、妄作分别,将偏见甚至是虚妄之见当做真理,这样就会使人们的生活偏离“良知”的引导,或者说,“良知”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偏见掩盖和遮蔽起来。这是十分危险的,先生主张“致良知”,一个是要自己的“良知”不被蒙蔽,第二个要将“良知”贯彻到生活实践中,所谓“知行合一”。这的确是与当时主流思想相悖,程朱理学主要遵循道理,不能破旧立新,很多道理是不对的,不合理的,也要人去遵循,违背人的意愿,禁锢人的身心。作为思想领域的先锋,开拓者,先生长时间承受了对立面的攻击,反对学派们诋毁他的功劳和政绩,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其实是学术相悖,寻机打击,说他事不师古,言不称师,标新立异,自高自大,非难朱熹,背谬圣人。离世差不多四十年才沉冤昭雪。但是这冤先生未必在乎,先生一生追求本心,注重“良知”,离世之时微微地笑着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多么大气,只要心地光明,自有公道。他不需要等到给予他公平公正,他相信总有公平公正予他,正如先生自己所言“人人自有定盘针”,天下的公义,虽然不在庙堂之上,却

  存乎天下之人心。从先生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到,一个人的志向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没有志向的人,也就是在生活中没有生活目标的人,这样的人十分容易在生活中迷失自我,整日浑浑噩噩,不知所往,不知所求,醉生梦死,当然也是很难实现生活的意义的。在“良知”中追求目标,付诸实践,才是正途。

  作为普通人,我的理解是要有善心,为善举,行善事,与人为善。昨天看《非诚勿扰》,嘉宾李垚坤的装扮和神态较为偏重女性化,引发颇多关注。节目中,黄菡老师说:“人们常说男人该是什么样,女人该是什么样,这本身就带有压迫性。”孟非说:“人分为多数人、少数人和个别人,总会有人想法做法会与众不同,很多人可以不欣赏、不接受,但是希望能给这些个别人一定的空间,不要过于苛责。”我觉得这的确值得我们思考。

《致良知》读后感4

  1、心即理:不要让自己不舒服。这里的舒服指的是让自己内心平和,不会因为内在的想法或思想斗争耗费太多精力。哪怕是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要内心深处接受事实并想办法让自己舒服,或者是解决那些环境中可以改变的问题,或者是在不能改变的事实中寻找快乐。总之,自己是自己生活的老大,自己开心了才是生活的本质。王阳明在龙场驿时,虽然环境苦但能找到让自己内心平静的事情做,将环境中劣势的因素转换为优势,最终倒是成就了自己,我想就是这个道理吧。

  2、致良知:不要做伤害别人的事。我们追求让自己开心舒服,但是这是在不伤害别人的基础上,在法律道德的基础上。其实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做了伤害别人的事情,我会内疚、惭愧,内心受到煎熬,这就是让我自己不舒服了。所以每次面对诱惑时,我都会问问自己,如果我违背自己的道德去做这件事情了,得到的诱惑与我内心的'折磨相比值得吗?坦荡荡的生活,这才是天底下最快乐的一件事情。

  3、知行合一:心即理与致良知,说到做到。我们不仅仅要明白跟着自己心走并且不伤害他人的道理,还要身体力行的去做这两件事情。前面两条看似独立,其实也有矛盾的地方。如果别人伤害了我或者我的家人朋友让我不舒服,我是为了良知不伤害这个人呢,还是我为了让自己舒服以牙还牙,我想知行合一就是要去把握这个度。非原则性的问题,我为了让自己不过多纠结,过去就过去了。原则性的问题,你伤害我的,我十倍奉还。

  看完这本书很难完全了解心学到底是什么,我现在对心学的理解还很表面,并且加入自己主观的想法在里面,估计就是处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阶段吧。后面还需要在生活中、在书本中继续学习啊。

《致良知》读后感5

  心存良知,便无惧那些蝇营狗苟,鼓唇弄舌,那些卑微的乞讨者,无论你再搬弄是非,唯恐天下不乱,这些卑劣谣言,荆棘路障,将会一一击破,不过是对心学悟道的践行破冰而已。王阳明的心学,讲究的是人人平等,讲究的是光明良知,讲究的是内心的平静,王阳明则认为物就在己心,只要良知是光明的.,就能得到其中的真谛。

  王阳明的心学讲求的都是“存天理,去人欲”。王阳明心学则认为:人都有七情六欲,去除了七情六欲与佛家的枯坐亦没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如何把七情六欲控制在一个度内。按照他的学说,良知自然也成为了这个控制的度。如何把握这个度,学习致良知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人心不可蒙尘”,但现如今的我们使自己的良知蒙上了一层污秽:对名与利的向往,私欲的产生,使我们不能正确因心而为。当然目前社会环境更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而我个人也认为,生活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怎么去把握这个度,怎么去践行良知,怎么去无欲则刚,则是我们用一生去实践目标。

  有了目标,才能去行动,王阳明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

  生活工作中都会遇到都会遇到一些琐事,烦心事,而苦恼,而忧愁,钻牛角尖,致良知让我学会怎么去控制你的情绪,心境,让你自己也会活的更加自在,在处理问题时才会头脑清晰思路明确,不至于半途而废。光明良知的学业是一步步跟进的,不可一蹴而就。在光明良知的路程中,遵从本心,在失败中汲取营养,一步一步到达彼岸。

  以上仅是本人学习致良知的拙见,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博大精深,需我辈躬身前行,践行到底。

  经过这些时间经历的人和事,有些许感触,“吾心向善,善惠于人”,只有心存善念,为人平和,做事有理有据,方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做人还是踏实一些好,记得一位领导说过,做人做事莫要浮着,漂着,听说过漂汤菜吗,汤面漂着一层菜叶,蛋花,实则汤内除了这些就只剩汤了,华而不实,应脚踏实地,挖干货。但切不可违背本心,洁身自好,切莫贪,痴,念。

  前些日,心性略有浮躁,情绪不受控制,只觉浑浑噩噩,近日,偶忆起《睡起偶成》,顿醒,“起向高楼撞晓钟,尚多昏睡正懵懵。纵令日暮醒犹得,不信人间尽耳聋。”

《致良知》读后感6

  读完《致良知》之后,我觉得王阳明真的可以用神奇来形容,以一介书生先后平定多场叛乱,但创立王学才是他在历史中辉煌的根本原因。王学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基本内涵是知识不仅仅是在理论上有它的意义,还一定要还愿到生活的实践当中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时,王阳明创造了“心学”,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觉,良知学说的提出,是对儒家“修身养性”观点的发展,其间明显的有佛家的思想影响。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王阳明对善恶的剖析,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善人也都有个恶人,首先我们要认识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明辨是非守住底线。在工作当中,认真履职不辜负每位消费者的信任就是善,敷衍塞责让消费者不满意就是恶。唯有此,我们才能更好履行工作职责,提高服务质量。

  阳明哲学归纳起来,即是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阳明哲学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致良知,读后感i1766.com作文,就是发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杂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劳动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创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获得生存所需粮食。获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只不过是劳动的附属功能而已。所以,专心致志、认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尊贵的"修行"。

  如果有闲工夫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激的心性,提倡行善、积德,特别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积德有好报。不要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没有良知的人,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活着却已死去。在喧器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头上一片蓝天,心中一方净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出卖了灵魂,违逆了自己内心的准则。

《致良知》读后感7

  集团号召学习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才发现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认真的阅读学习了,长时间都处在比较浮躁的状态,现在通过学习致良知感觉真的需要让自己的心静一静,思考下自己一步的发展了,虽然是简单地阅读但也有了些许收获。

  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感知到不立志,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就如同我们工作中制定目标,只有先制定明确目标,再为达成目标制定出各种营销策略,才是我们工作业绩的基础。

  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慢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现在我们的工作就是处在这种状态,从事汽车行业太久,总是以为自己对行业分析的透彻,却不知现在的市场变换太快,不去深入学习和分析新的市场营销模式,沉迷在老的观念和曾经业绩中,又怎么能做好新时期的营销工作,所以只有抛开曾引以为豪的过去,低下身子踏踏实实学习才是提升业绩的最好方法。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现在的社会不缺聪明的人,而是缺忠诚的人,忠诚不是忠诚某一个人,而是我们学习做事的一种态度,在学习中要诚实深入,认认真真才能学到终身受用的技能,工作中我们只有忠诚对待工作和公司,时刻把自己的命运和公司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公司成长我成功的思想才能真正落实。

  自己学习致良知还很浅显,但这种正能量让我们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现在只是起点,落实到实处更没有终点,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要经营好家庭,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公司的发展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我坚信,在集团领导的带领下,做好权衡和引导,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我们必将会战胜任何困难,迎来美好的明天。

  今有幸研读阳明先生《书正宪扇》受益匪浅,此文章是先生写给长子正宪的。其中以出自在《资治通鉴周纪》的“伯鲁之简”为例!表达先生其心意:人生大病皆因 傲 字所生,人一旦自傲便自以为是,我执太深,便会拒人千里之外!身为子女之傲必会不孝;身为臣子之傲必会不忠;身为兄弟之傲必会不恭;身为朋友之傲必会不诚。不孝不忠不恭不诚万恶之源皆为“傲”字所为!

  人一旦傲起来就会恃才傲物,目空一切,浮躁骄横;企业一旦傲起来,就会不思进取,先被超越。毛主席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心学最高概括“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就是大道至简的道理。唯“谦”方可解“傲”。“谦” 亦指“容一切之容”;“德不孤必有邻”。我们必须谦虚至诚,恭敬谦让,以温和之色,谦逊之容来对待家人、对待朋友、对待客户、对待同事,这样才能在百年远通事业中拼搏出一份灿烂天地,方可实现百年远通梦!

《致良知》读后感8

  《教约》在本篇文中,教育是人遇到人最美好的事业。1、“每日功夫,先考德”。从这句话说明先生是告诉我们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对于我们而言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那就是在工作的过程中凡事要教育为本,德育为先。2、劳逸结合。在工作中,同样也是非常注重劳逸结合。通过文化节及运动会丰富我们的工作及生活,既可以让我们充实的工作,又可以让我们借此机会活动一下筋骨、缓解一下疲劳。3、适可而止。

  “以德育德”也是以工作规范为标准,时时刻刻处处体现领导及员工的.行为,淡化个人名利,踏踏实实工作,本本分分做人,静下心来工作,以“身正”的形象去示范员工感化员工,对员工及客户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学习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良好的德育教育对员工未来的发展、生活乃至是否能够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对德育教育引起充分的重视,使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品行,为员工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销售的工作每天接待不同的客户,并且从基本的迎送问追到环境卫生、商务礼仪、员工满意度等等,都要进行,从致良好的教育,良知学习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去除浮躁、冲动心理,凡事要从员工及客户的角度出发考虑,耐心地对其进行说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对其做的差进行负激励,以维护企业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致良知》读后感9

  近期集团组织了学习致良知的活动,当时就想到当年背古文时的那种愁,一想到古文就有点读不懂,难理解,不上口的感觉。当我认真读了之后,就感觉有一种正能量在心中燃烧,被书中的语句深深吸引了。

  一、阳明的精髓在于致良知

  王守仁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内在的良知。这里所说的“良知”,既是道德意识,也指最高本体。他认为,良知人人具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致良知”就是将良知推广扩充到事事物物。“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

  “良知是虚的,功夫是实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将知识与实践、功夫与本体融为一体。

  二、立志是成功的第一步

  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中说到:诸生相从于此,甚盛。恐无能为助也,以四事相规,聊以答诸生之意:一曰立志;二曰勤学;三许曰改过;四曰责善。无论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我们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顺利实现我们所立之志。所以凡事都要先立志才能成功。

  三、阳明心学在于心

  王阳明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心是身体和万物的主宰,当心灵安定下来,不为外物所动时,本身所具备的巨大智慧便会显露出来。所以我们不要被繁华扰乱我的心,我们要认真的'读懂自己,心之光明,则万事光明。荀子曰“养心莫善于诚”诚是心之体,求复其本体,便是思诚的功夫。所以心即理。

  四、心向善

  人之意念,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王阳明认为:“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既然知道了善恶,就应该在事上磨练。道德不是虚假的框架,而是真实清澈的洞见。

  对个人来说,破除心中的贪念、邪恶、嫉妒等,变得饱满圆融、至善至诚,既是个人更高层次的需求,又能让心灵更安定,心情更快乐。

  总之,我们要用心体会这个世界,心存善念,致良知,凡事多磨,多下功夫,让阳明心学发于心,止与行,知行合一。不要让外界扰乱我心。

《致良知》读后感10

  先生说:至善,是自己的心纯然天理,达到极点就行,不用向外到事物上去寻求。但这格物不是对外界事物的观察思考和辨别求索吗?怎么说“知至善即知格物矣”呢?

  再从先生“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之说,似有所悟,格物最后还是要反求诸己,对于外界事物不明白的终究要对照内心的想法,“就如朱子,亦尊信程子,至其不得于心处,亦何尝苟从”,这样再说“格物是止至善之功”,似乎就有点清楚了。

  只是这“尽心知性”以为“生知安行”总不得解。

  实际上对照当世,我们也似乎能够领略的`到:信息社会,各类文字、图片、音视频铺天盖地,扑面而来,但这真伪如何得辨?而且现在的学术论文也多是东拉西扯,以繁文成事,真正可以留传济世的少之又少,确实是“天下所以不治,只因文盛实衰,人出己见,新奇相高,以眩俗取誉”。由此,文中子之拟经,有如孔子之删述六经,目的是“以明道也”,所以,“拟经恐未可尽非”的道理就明白了。

《致良知》读后感11

  中国在史以来对圣人的评判标准有很多,其中最受人们认同的说法是要符合三不朽,既立德、立功、立言,据说能做到的人只有两个半,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半个)。孔老夫子自不必说,立儒家道德规范,创儒家学派,立万世之论,集三者于一身。另一个能被视为三不朽的就是明朝王阳明,熟悉明朝历史的人对王阳明应该都不陌生,而且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立德,他当官不收贿赂,帮助穷人,不畏生死,仗义执言,智斗权奸,不因人势小而欺之,不因势强而附会。立功,他平定广西,福建,广东交界的民变,平定南昌的宁王宸濠之乱,为国家立了大功。立言,这就不得了了,心学的创始者,他独创心学,提倡知行合一,是后人公认和孔子,孟子,朱子排列为四大家,.他的学术影响了正个明朝,直至现代,以至国外也有很多忠实粉丝。第一次接触王阳明是在高中上历史课,看到老师对王阳明说起心学如何伟大,如何改变中国哲学思想,对我来说只要记住要考试的内容,考分高一点就好了,我才不管你在历史中属第几。再次接触时已至大学哲学课,对我这种逃课的'理科生来说,他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他;刚参加工作时,小年青闲来无事,翻看各类杂书时被这位王大人小时候离经叛道的>故事、守仁格竹、智斗刘瑾、龙场悟道、江西剿匪、平定宁王等传奇故事吸收,渐渐开始留意这位传奇人物和他所开创的心学.工作十多年来,人生经验也渐渐丰富起来,各种起起落落后,对心学所揭示的强大智慧更加叹服,他所提倡的致良知、知行合一足以让人心定神明,让自身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对外在事物能觉察到事物的本质规律,顺势而行,事半而功倍。要明白心学的全部奥秘是要孜孜不倦的追寻的,但心学的一个好处就是你不一定要等到把整个心学理论都搞懂了才能能运用,只要你对其中的某一部分理论或处事方法有感悟,就可以在实际生活实践。以我自身为例来说,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所倡导的知与行的有机结合,内心与行动的一致性,近年来就一直指引着我,俗话说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现在社会的浮躁,个人对成功的渴望,很难让自己静下心来实实在在的去做事,常常在懊悔自己的自控力,为自己的失败气馁时,多对照一下自己知与行,感受自己内心的追求,往往能让自己找到行动的方向。

  近来,我更多的精力开始从事服务性行业,对服务性行业来说如何吸引客户,如何保持客户忠诚度成为服务行业能否长久发展的关键,从王阳明心学智慧中我看到极致两字,并将极致作为我从事服务性行业的奋斗目标。

  王阳明一生爱好广泛,三教九流,象棋乐理,骑射兵法,无所不究,还样样精通,青年时期参悟佛法竟辩得高僧还俗,与道士论道以致忘记洞房花烛夜,以文人身份平定宁王叛乱,这一切在他的心学《传习录》中写道:夫学、问、思、辨、笃行之功,虽其困勉至于人一已百,而扩充之极,至于尽性知天,亦不过致吾之良知而已。意思是他认为学习、询问、思考、分辨、笃行的功夫,虽然有的的人资质低,要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但只要尽自己的心中的良知,努力到极致,也可致达彻悟本性,明了宇宙规律的功夫。也就是说天才其实也是努力致极致的结果,而欲达极致,就必须全力以赴。

《致良知》读后感12

  王明阳先生在文中所说的求正道,学会“收放心”,无论事实如何,总要有时间让自己的心放下,才可以“才学便须知有着力处,即学便须知有得力处。”现在社会正能量已逐步在加强,但还有许多人以追名逐利为自己的人生目标,甚至做事时会不择手段,社会需要正能量,需要有志向。有抱负、有进取、有善心的人来引领,才能达到和谐、幸福。

  在工作中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不断为自己的专业知识添砖加瓦,有了目标,还要努力学习,不断创新。日常工作中和同事之间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学习致良知是为自己而学,为修养美德而学。

  “故不贵于而过,而归于改过。”在工作中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隐藏自己的不足,通过问题分析出自己的`不足,或是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而后改之,“责善”与人相处,要相互监督,提醒,指出他人错误时,要致其婉曲,人人容易接受,尽心尽力体现你对他人的关心爱护。

  学习致良知,就是来逐步净化自己,就是擦亮那边被染污的玻璃,重新洁净,照亮他人。

《致良知》读后感13

  了解与接触良知心学已有两年余,之前的学习仅仅是偶尔的阅读与感悟,也知道阳明心学的几个重要的哲学思想:如“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但是真正认真不间段的修习这些“心法”,还是始于这120天与温州致良知学习小组的共同学习。接近4个月的学习,是我出社会以来接受最系统最有深度的教育,感慨颇多,需要感谢的人也很多,120天的学习,因为文言文的难懂,因为每日读书写心得点评的费时,有些同修选择了退出,能坚持下来同修从开始的欣喜、到困惑、到痛苦、再到喜悦,我亲身感受到120天的学习带给一个人内心的变化与能量的提升,让为真切感受到:致良知具有伟大而神奇的能量。

  阳明心学是什么?我感受到良知学就是在红尘生活中,在企业经营中,一门“事上磨、心上觉、为善去恶”的内求修心之实学,人生只有一件事,事事皆求达致良知。掩传而思,我分享感受最深的三点心得。

  第一点:立志。

  阳明先生在37岁贵州龙场悟道后,在《教条示龙场诸生》一文中谈到学习的四个次第:立志、勤学、改过、责善。阳明先生开示学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与志者。故立志而圣则圣,立志而贤则贤。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无所成。学不勤者皆因志不笃。回想走过的半生,不是不曾立志,只因立志不明、不坚、不高,导致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到中年时,如果不是因为此次学习致良知,终日为利为名所奔波劳累,早以把立志一事忘却,或者说懒得提及此一说。当阳明先生告诫学生,如不立必为圣贤之志,人生终无所成,才领悟到志不立,则无志可夺,也就放弃自己、随波逐流,妄想冥行。立圣贤志者,就是坚定明确人生前进的`方向,达致良知,按照圣贤的为人处世的原则对照自己,每日三省吾身,去人欲,存天理。致良知的学习之“立志”,如佛学中的“皈依”同理:信受奉行。

  第二点:去傲。

  在《书正宪扇》一文中,阳明先生谈到: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回想走过的人生中,哪一次不是因为谦虚而受益,骄傲而落败,而哪傲满之心可谓如魅随行,潜藏至深、不易觉察。活到老,学到老,为学处世,傲念在心则满,只要心头“傲”字不除,学习断然难进半步。我每每看到越是成功的人越谦虚、越是无知的人越傲慢。傲满之人要么一事无成,要么就是事业停滞不前走下坡路,海、因其低而纳百川千流成其大。

  第三点:至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至诚通灵,至诚即道,一诚抵百术。阳明心学致良知、大学之道明明德、中庸之道致中和、乃至任何一门宗教,"至诚"都是入门修习的唯一钥匙,无诚则不得入。诚生信,信受奉行、才能实现任何一门实学至理的知行合一。

  通过这段《致良知》的共同修习,我感觉到一个人可以走快,但一群人可以走远,这是能量场的力量,有圣贤者指引,有同修责善砥砺。内心开始安静下来,变得更有力量,不再轻易受物所奴,开始懂得拒绝与区分不靠谱的人与事。之前120天的学习只是起点,致良知的修习没有终点,终生学习,终生践行。

《致良知》读后感14

  在学完《致良知》后,竟时时有被电流击中之感,真如大地惊雷,轰然惊醒梦中人。

  阳明哲学归纳起来,即是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其中第四句即致良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知行合一。阳明哲学的核心即是"致良知"。良知就是天理,就是道,它本来就存在于每个人心中。致良知,就是发掘人的良知,去掉私心杂念,以符合心中本有之正。

  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如何做到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劳动有战胜欲望、磨炼精神、创造人性的效果,其目的不只是简单地获得生存所需粮食。获取生存所需的粮食只不过是劳动的附属功能而已。所以,专心致志、认真工作才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的尊贵的"修行"。

  如果有闲工夫抱怨不满,还不如努力前进、提高,即使只是一厘米。每日检查自己的行动和心里状态,是否只考虑了自己的利益,是否卑怯的举止等,自省自戒,努力改正,培养对任何细小的事情都心怀感激的'心性,提倡行善、积德,特别注意要有同情心,行善积德有好报。不要总是忿忿不平、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中国的古代先贤常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一个君子的行为准则,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为他人创造了多少福利。有人说:自己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怎么能转手赠与他人。其实仔细想想,所有人的财富并非是靠一己之力创造的,譬如一棵果树,它的茁壮成长要靠土壤的养料、水分的灌溉、园丁的照料,所以当它成材以后,它理所当然要承担起固化土壤、锁住水源,以及用自己的果实回报园丁的责任,否则,当水土流失、园丁离去的时候,这棵果树自然就枯萎了。

  看看身边的人,同时踏入工作岗位,若干年下来,成就高的往往是那些一开始看上去比较木讷,但是比较踏实、比较敬业的人。很多人自视过高,却眼高手低,看看哪里也容不下自己,领导也不如自己、同事也不如自己、一肚子怀才不遇的情绪,天天琢磨着跳槽。且不论他是否有真才实学,试问这样的职工,哪一个领导肯重用?能力是可以后天培养的,热情或者说工作态度却是个人成败的关键。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没有良知的人,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活着却已死去。在喧器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头上一片蓝天,心中一方净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出卖了灵魂,违逆了自己内心的准则。

《致良知》读后感15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如果你的事业没有足够有力的大义名分,发展动力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竭。因此,就会觉得自己很累,想要放下肩上的`重担。此时一旦企业遇到困难,很可能就会退缩。优秀的精神,可学而至。精神代表品质和境界;企业家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均可学而至。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本质,都是庄严己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我们身为员工自然要为公司立心,更好的为客户服务,我们本心强大,自然不畏艰险。

【《致良知》读后感】相关文章:

致良知作文700字11-28

《致良知》学习心得体会11-25

致良知的读后感01-06

致良知读后感01-19

《致良知》读后感04-25

致良知读后感03-11

致良知读后感2篇04-24

学习致良知读后感范文06-16

致良知读后感7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