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与莼菜读后感

时间:2023-03-01 17:19:44 读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藕与莼菜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藕与莼菜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藕与莼菜读后感

藕与莼菜读后感1

  由大名作家叶圣陶写的《藕与莼菜》挑起了我万千的思、万千的念。

  这篇文章写的是作者在外想起故乡并对其故乡的思念。

  万千的思、万千的念源自我的故乡——上海。

  上海,小笼的鲜,蜜桃的甜,馄饨的巧,吃上一次便让你难以忘怀。

  记起上次去吃小笼。端上来冒着热气的小笼让人直流口水,迫不及待地咬上了一口。呵!这会儿可上了当,烫得我舌头直发麻,一天过才好。不过咬上去那一口,汤汁从你口中滑过喉咙,一不小心,汤便满了出来,浪费了,可惜了,若觉着桌子上有灰罢,倒有股把台上的汤也弄进肚里的冲动。小笼里的馅也是非常有吃头的,嚼劲很好,属虾仁鲜肉馅的最为鲜美和有弹性。夹起一个小笼,那皮透着看过去,仿佛薄的能看到皮那头的东西,又如纸一样薄。上海的小笼,你不尝是不会有这种真心觉得好的感觉的。

  再说起小馄饨,那就可有的'说。每每去什么小吃店里边,百分之九十点的都是小馄饨呢!紫菜,蛋皮丝加在一起的配汤,简简单单,却又意外的鲜,吃完了馄饨,这汤也喝完才叫真心满足。小馄饨是一口一个,真是好吃到无法描述,选择吃馄饨的另一理由便是实惠了,五、六元一碗的美味,何不去尝一尝呢?

  蜜桃便是更常见了……

  说到这家乡的东西,不管是风景,亦或是美食,还是人文,一说便停不下来,果然,最恋的,还是家乡。

藕与莼菜读后感2

  这个平静的用笔记录下感动的作者,在藕与莼菜间徘徊犹豫,不禁地又使我再次叹气,再次无奈,不由落下几滴泪,心灵之深的平详森林中的那琴弦,又被轻而易举地拨动了,乐声传得很远,虽然也很轻。

  每个人都有最珍惜的东西,也许那小小的平凡下蕴藏着无限的感动和永难消散的记忆,正如叶圣陶,正如他和他的藕与莼菜。他从家乡外出,那时可能是毫不迟疑地,就—步—步跨出寻梦的.步伐,没有回头,只有执著的坚定和自信。而几年后,经过了些许的风雨和磨炼,以为没有时间去想家,以为不会去念家,然而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在字里行间颤抖的深情,已表露无遗。明明嚼着的是清香美味的藕,为什么会有无奈和失落?为什么我觉得他嚼的是淡而浓烈的乡愁?也许,他比自己想象中更想家吧。否则,又怎会把普通的藕的味记得如此牢固不灭?

  他说,”若无所牵系,更何所恋念?”这句话,竟有一种轻轻的苦涩:藕,是在依念家乡了;而家乡,则是在依念那远隔的亲人了吧。—种悲哀又难以言喻地爬上心头,气中,似乎有藕淡雅的味道,似乎还有一种薄薄的想念和依系,让人担心风—吹,就散了。是谁,拨动了我心灵的那一根琴弦?是叶圣陶,还是他的乡愁?是藕与莼菜,还是那句话?我不想去分辨了,只要自己明白,就好,只要弄清自己牵系所在,恋念之地就足够了。

  心灵之深,被照入—缕阳光,然后寂静无声。 ......

藕与莼菜读后感3

  《藕与莼菜》主要写了作者儿时的美食,作者用精练的笔墨给人们描绘出的一幅图画里,一个个勤劳、淳朴、健美的男女藕农,用自己的辛劳,为人们奉献了“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他们把这些藕放在家乡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一濯再濯,使这些藕变得洁白,一口咬下去非常诱人。作者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寄托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藕与莼菜”上。最幸福的时光是过去的时光,最真挚的友谊是过去的友谊,最难得的情感是已成往事的情感,最让人留恋的美食是儿时的美食,这差不多是人皆有之的一种共同心理经验和情感体验。在此文中,作者将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之情寄托在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藕与莼菜”上。扩展资料:文作者用的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篇幅不长,却耐人寻味。一次喝酒小聚,吃着雪藕,“我”由此想到故乡的“藕”,自然又想到故乡的“莼菜”。“藕”不贵,“莼菜”本身无味,但作者却牵挂着它们。所以牵挂它们其实是在牵挂故乡,牵挂故乡的人,作者以故的“物”寄托自己的情。作者在运用了种种对比之后,终于将隐在心底深处的情感抒发出来:“向来不恋故乡的,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这里作者不是真的向来不恋故乡,这只是作者含蓄的说法,那么“故乡可爱极了”便有了依据。作者今日所迸发的思乡之情要比过去迸发的思乡之情强烈得多,过去自己的思乡之情显得苍白、无力。这就是作者对比写作手法的高超之处

【藕与莼菜读后感】相关文章:

藕与莼菜的经典散文10-09

莼菜10-26

莼菜12-14

西湖莼菜汤12-14

莼菜是菜也是药12-13

10-07

旱藕10-25

中班藕教案04-01

莲花与藕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