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

时间:2023-12-23 08:53:08 风俗习惯作文 我要投稿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常用10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常用10篇)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

  “快来帮帮忙,马上就要敬月光啦!”妈妈喊着。咦,今天晚上怎么热闹啊?原来,今天是中秋节,我的家乡在广东河源,这里都是客家人。中秋节被我们客家人称为八月节,这可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呢!

  大人们早早地就在庭院里摆上一张“八仙桌”,桌上放着柚子、柿子、香蕉、杨桃、月饼等供品。这摆供品也是大学问的,我们客家人摆供品时一定要放上一盘芋头,因为芋头的“芋”字在客家话中的读音有点像“护”字,有“护头”的意思。而且这芋头的摆放讲究“母子相连”,也就是在盘的中央放芋母,周围摆芋仔,寓意合家团聚。桌上还摆了一个大香炉,在香炉的一侧还有一小碗茶,据说这茶的功效十分独特,小孩子如果经常尿床,当晚只要偷偷喝上一口,从此就不尿床了。但前提是不能让他人发现,否则就不灵验,十分有意思。

  天黑后,就要开始敬月光了。不过男人们可不敬月光,他们在八仙桌旁的走廊上架一张小桌子,再泡上一壶茶,边喝茶边聊着天。敬月光的大多都是妇女和小孩,我学着女长辈们的样子在八仙桌的前面,双手合十,向月亮的'方向拜了几拜,还要默念:“愿月神祝我学业有成,考得好成绩……”。仪式过后,大人们搬来了一张大圆桌,竟然把敬月光的供品全都放在了圆桌上,还叫上左邻右舍一起吃!我疑惑极了,心想:之前拜神的时候供品是不能吃的,怎么这次就可以吃了呢?我看向爸爸:“爸爸,这供品不是给神吃的吗?我们怎么也能吃呢?”爸爸放声大笑,我更加迷糊了。他拍了拍我的头,笑着说:“这可不是给神吃的,这是我们在感谢月神并向他求平安,让月神把祝福赐在供品中,然后我们再吃掉供品,代表接受了月神的赐福。当然跟拜其他神不一样啦!”

  原来是这样啊!我点了点头。这时妈妈丢给我了一个沙田柚,并说:“快点杀柚子喽!”意思是让我剥柚子皮,带有驱邪的意思在里面。也有说剥柚子皮是‘剥鬼皮’,寄寓了驱邪消灾。外婆端来了一盘五仁月饼,天啊,这么大个五仁月饼,占了桌子的三分之一,怎么吃得下呀(而且说实话我真的不喜欢吃五仁月饼)?眼看外婆就要让我吃了,得开溜啊!我和弟弟赶紧嚷嚷着要让妈妈带我们去大街上看灯笼,妈妈拗不过我们,只好拉着我和弟弟去看灯笼。

  来到街上,这里可真漂亮!整条街都挂满了灯笼,红的、绿的、黄的、紫的、蓝的、粉的……五彩斑斓,有木头做的,有竹子做的,有纸做的,还有用玻璃做的。我们客家的这种风俗叫“树中秋”。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所以也叫“竖中秋”。每逢中秋,到了夜里,就在灯内燃烛,下面再联结许多小灯、彩旗、银铃等,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如平台、屋顶或高树之上,还可以挂在大街专门用来挂灯笼的地方,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中秋节的天上本来只有月亮,而没有星星的,但这灯笼就像是星星一样,和月亮一起照亮每一个人的心。

  这就是我家乡中秋节的风俗,你们的家乡风俗又是哪些呢?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2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过年过节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过节方式,一般这种过年过节的方式,就被叫作风俗。我的家乡也有很多的风俗,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几个吧。

  第一个风俗,我就介绍冬至时候吃饺子。我们这里每到冬至,一家人必须要吃一锅饺子。记得那一年冬至,空气中又弥漫着饺子的香味。

  “快来,饺子好了!”奶奶一边把一大盘饺子端上桌,一边喊着。那些饺子一个个都是半圆形,圆鼓鼓的肚子,冒着热气。我和妹妹听到奶奶的话,开心得一蹦三尺高,妹妹看着盘子里白花花的饺子,如同饿了几天的老虎看见了猎物,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妈妈在一旁看着妹妹,哈哈大笑说:“你真是一只小馋猫,哪一年没你吃的!”不光妹妹馋,每年的这一天,我们全家人哪一个不是馋得都回家了。风俗就像一块磁铁,可以让家人团聚。

  第二个风俗,我就说说贴春联吧。大年三十这天,妈妈拿出准备已久的对联,让爸爸贴在门口。爸爸小心翼翼地把春联打开,手指轻轻柔柔,似乎生怕把对联弄疼了,并拿出胶水,爸爸可是贴春联的“老师傅”了,三两下就贴好了。我和妈妈看了看,嗯,很正。随后我们就一边拍手,一边念起来:“富贵平安好运来,吉祥如意福星到。横批:五福临门。”对联,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美好的希望,对未来美好的祝福。

  我最后要说的风俗,就是端午节,端午节除了吃粽子,最精彩的就是赛龙舟了。“咚咚锵,咚咚锵……”我在家里听到了阵阵锣鼓声和呐喊声,我跑出去一看,仙下河边围满了人。

  我挤了进去,原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龙舟比赛要开始了。随着裁判的一声“开始!”三艘龙舟像射出的箭一样,“嗖”地飞了出去。一开始,红色的龙舟占了上风,一艘金色的龙舟紧随其后。不一会儿,金色的龙舟就追上来了,它要和红色的龙舟一决高下。只见金色龙舟的鼓手打鼓的节奏越来越快,水手们的划桨动作也越来越快,上一步铲起的浪花还没落下,下一步的浪花就跃起来了。就在他们要穿过终点线的时候,大家都屏住呼吸,但只看到一片扬起的水花。这一秒过了很久,最后,还是金色龙舟更胜一筹。现场响起了呐喊声,欢呼声,金色龙舟的队员一个个把笑容挂在了脸上,笑开了花。他们有的人一蹦三尺高,有的人吹着口哨,有的人不停地打着飞吻,还有的人不停地向观众挥手,现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这种你追我赶、绝不认输的劲头,不就是我们仙桃人的拼搏精神吗?风俗让我们团结,让我们有了拼搏精神,让我们有了勇争第一的气魄。

  风俗是每个地区的传统文化,体现着不同的风俗民情。这些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你那儿的呢?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3

  不同地方的人,不同的乡音,不同地方的生活,不同的习俗。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家乡——东北的风俗习惯。

  都说“北方人爱吃饺子”,东北自然也不例外。常常吃着美味可口的水饺,但你可知这一块小小的水饺,包起来可是费工夫呢。

  包饺子,首先要把面揉好。我对这个可是不在行,要么就是水放得太多,或者就是面粉撒得太多。即便你误打误撞和好面了,粘在你手上的湿面、洒在你衣服上的面粉和卡在你头发上的小面块儿也足够你清理二十分钟。

  下面就到了一个饺子的“精髓”——饺子馅儿。听奶奶说,饺子有韭菜鸡蛋馅儿的,胡萝卜羊肉馅儿的,青椒牛肉馅儿的……不同的味道,各有其特色与美味,而我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个“猪肉大葱”馅儿。

  首先,我先将猪肉剁碎,这可是需要很大的力气和功夫;家门口的那些饭店里的“剁馅儿师傅”如何拾掇得又快又细腻,真不知道人家是熟能生巧还是有什么独家秘诀呢?

  剁好了馅儿,接下来就是拌饺子馅儿。先将葱花和蒜沫撒进肉馅中,再用筷子顺时针迅速搅拌,在搅拌的同时,还要相继倒入用葱、姜、蒜炒好的油和鲜酱油,盐也不得不谨慎地洒入。实不相瞒,我在进行这项程序时,拿筷子搅馅儿的右手手腕又酸又胀,用来填料的左手更不争气了,不是一会儿抖一下,放多了,就是一会儿抽搐了一秒,搁少了;良久,终于闻到了一股独特的香味——虽不像玫瑰花香那般甜蜜,也不像古龙尼香水那般玄妙,但这香味是独一无二的,在其他地方根本不可能闻到。但在这里,就万万不可“以味取馅”了,你若是现在就情不自禁地尝了一口,恐怕就只剩满嘴的咸油了呢!

  进行到了这个地步,那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啦!包饺子呵,可是项技术活儿,得先把皮儿擀好,再论其他。

  擀皮儿时,要先把面板上扬一些面粉,这是为了防止揪好的面团被擀时粘到面板上。先用手按压得扁一些,再用两根手指轻轻捏着,用擀面杖一边擀,还要一边捏它转圈。我第一次擀时,左手总是要打不过来弯儿,所以我擀出的.皮不是太厚,就是太薄,甚至有时还擀出了心形、三角形和许多不规则图形,真可谓“惨不忍睹”。

  下面,迎来了最令人激动的环节——包饺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手指微弯,将饺子皮儿铺在掌心上,舀一些馅儿放在上面,再封了口儿,轻轻卷一下……呀,又露馅儿啦!唉,真是不熟根本不会生巧,从此我再也不敢小瞧饭馆里的厨子了,真不知道他们是下了多少功夫,才可以包得那样无瑕!

  “咕噜噜……”水灵灵的大饺子出锅了!关于饺子的说法也有很多,饺子象征金元宝、冬至吃饺子耳朵不会被冻掉……虽然传说故事千奇百怪,但饺子也是我国传统的美食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包饺子学下去,也算是传承文化了。

  这不仅是一盘盘香喷喷的饺子,更是千家万户浓浓的团圆之情。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4

  我的老家坐落在山西省文水县的一个小村庄里,每到春节,远在四面八方的亲人都相聚在这里,一起欢度佳节。那里虽然没有城市的繁华热闹,却有着自己恬静淡然的韵味,那里虽然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却有着自己的独特别致的风俗习惯。

  我们那里的人过年讲究热闹、喜庆,年俗也丰富多彩。如过年要点旺火,寓意全家兴旺发达;过年忌洗衣服,忌打扫,忌针线,意在防止惊动神仙之灵;最有意思的莫过于吃硬币饺子了,也叫“钱饺子”,寓意新的一年财源滚滚,吉祥如意。

  “包饺子啰!”随着妈妈的一声吆喝,零散在各个房间的家人们都循声而来。只见妈妈端着亲手和好的面团走了过来,她用刀把面切成细细的“面绳”,将剩余的面放进和面盆中盖上一层布继续醒面,大家伙也都摩拳擦掌,准备在包饺子大赛中“大显身手”,“你别乱来,你又不会包饺子,要不你去给我们擀面皮吧。”妈妈见我挽起袖子跃跃欲试,着急地说道。我噘着嘴嘟囔着:我也想亲手包一个硬币饺子……见我犹豫不决,嫂子等不急了,她拿起擀面杖就递给我。我也无可奈何,谁让我包的饺子难登大雅之堂呢,我心不甘情不愿地擀着稍显拿手的面皮。那面粉粘在手上在面板上摩擦的轻柔,仿佛沙粒一般。我右手持擀面杖,左手拿皮,擀面杖在我的手中上下滚动,看得人眼花缭乱,惹得哥哥姐姐们对我赞不绝口。手在不停地舞动,眼睛也不闲着,我偷偷地观察着大家包的硬币饺子,只见妈妈一兜一放,一捏一卷,一个精致的硬币饺子就出炉了。这饺子挺着个大肚子,波浪卷的头发,就像是一个阔绰的富太太,就它了,我心里默默地记着它的样子,我心想:往年我都没有吃到过硬币饺子,今年我一定要“LU摄氏度K”一回。我祈祷着幸运之神降临在我的身上,想着自己咬中头彩时的画面,嘴角就禁不住的上扬……他们包饺子太快了,我的饺子皮眼看就赶不上趟了,于是不由自主地加快了擀面皮的速度。

  时间很快地流逝了,勤快的嫂子把包好的饺子下入锅中。那饺子像一只只小鱼在翻滚的水花里上下浮动,充满了无穷的乐趣。翘首以盼中,热气腾腾的饺子终于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选中了那个貌似之前记住的`那一个饺子放进嘴里:“我吃到了!我吃到了!”真没有想到,我竟然吃出了一枚闪闪发光的硬币,霎时间,全家的目光都投向了这里,投向这枚小小的硬币。在这目光里,有关爱,有羡慕,有祝福……

  我不知道,吃到了硬币饺子,来年是否真的会好运连连,财源滚滚。但我知道这小小的硬币饺子里,包含着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这个小小的硬币饺子让亲人们的心更近了,让年味更浓了,也让“根”扎得更深了。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5

  每次过年时,我都格外快乐。

  因为,只要过年,大人们就一定会去买东西,我也就可以顺手取些小玩意。有人要问了,为什么不在平时买,而非要在过年时买呢?这里头呀,可大有讲究。

  平日里,大人们都省吃俭用,虽说还不到一块一元硬币都舍不得的地步,但是,至少不会随便给我们小孩子买玩的。可是呀,到了过年就不一样了,大人们出手都特别阔,我们可以多拿些吃的糖呀,卡片呀。总之,小件的东西可以随便拿。在超市里买上了年货,离祭祖也就不远了。记得上一次烧祭祖菜的时候,足有十几个盘子,最中间用的碗放了一条红烧鱼。今年,也是这样。

  和日常的吃饭不同,这祭祖的时候,可庄严的多。大人们在桌子正对门口的方向上摆了烛台,和一小杯土用来插香。每个人都一定要拜三次,许几个心愿,像什么出入平安之类的,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把用烛火点燃的香插进土里,再等上一会儿,说什么请神呀,先人的灵魂呀吃饭。其实,在这段时间里,桌上的菜不会有任何改变,也不会有筷子自动在虚空中漫步的灵异事件。外婆说,这是因为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相当于投影出了饭菜,所以对现实不会有任何影响。在这段时间里,所有人不得看手机、电视,不可随便讲话,不然可是对它们的大不敬。吃完饭,就到了放鞭炮的时候了。

  每次祭祖,外婆都会拿一大包用黄纸做的“钱”,有的画着鲜红的莲花,有的折成元 宝。把他们放进一个红色的炉子里烧掉,妈妈说这些钱可以让阴间的人花。先人们的灵魂可真幸福啊!每年都有人们给他们送钱。边感叹着,我去看那烈火,像无底洞一样蚕食着纸,那些被吃掉的.地方,穿过无形的墙,到过阴间。看着那金黄明亮的火,我就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这世间只有这朵放着金光的花可以让事物来回穿梭于阴阳两界,而这花又有一种奇特的包容性,让人忍不住要扑上去。这恐怕才是飞蛾扑火的真正原因吧。送完了黄纸钱,我闲来无事,开始看动画片,过了一会儿竟想起了一件比看电视还要好玩的事,那就是——放鞭炮。

  每次早几天的时候,爸爸都会去买一千多块钱的鞭炮。有些时候会少一点,但量也十分大。吃完饭到现在也没过多久,急不可耐的黑夜便侵吞了黄昏的余辉,那的一抹暗红在山尖沉寂,形成无尽的暗。随着第一道光和第一声炮响,黑夜的空间开始被切割,一把把“刀”直冲云霄,随之破碎,最后消失。有时还带点着夜的鲜血。好似炮为刀俎,夜为鱼肉。那砧板上的肉,的优势就是打不碎,再怎么切就是会很快愈合,好似对着空气一样。

  十点早过了,放炮的人却越来越多。渐渐的,夜披上了新衣服,带上了新帽子。但是,这些都没有那用几村的灯火做成的鞋好看,红红的,亮亮的。

  家乡的春节真让人快乐呀。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6

  “炊馀胀满崚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就像每一个花坛里都有自己独特的花朵一样。在我的家乡,有一个著名的节日——端午节。我的家乡特别看重端午节,每当到了这一天,我们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来度过这美好的一天。

  端午节的由来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当时正值战国末期,屈原在楚国当三闾大夫,为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楚顷襄王听从奸臣的谗言,将屈原流放了。屈原彻底绝望,跳下汨罗江自尽了。后来,人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就用叶子包上糯米,喂给鱼虾吃。老百姓认为,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咬屈原的身体了。屈原的精神,感动了中国老百姓几千年啊!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去集市上买粽叶,那摆在摊位上的粽叶碧绿如洗,飘在水里的粽叶就像一艘艘细长的小船一样。爸爸挑了一些鲜绿且光滑的粽叶,回家后,我和妈妈一起洗糯米和粽叶。糯米放入水中后,立刻变得晶莹剔透,一颗颗亮得像珍珠一般。洗好后,接下来就是包粽子了。我让妈妈教我,只见妈妈拿起一张粽叶,卷起一窝小圆锥,往小圆锥里塞糯米,糯米塞满后,用尾部的叶子盖上封口,再用细绳子适量绕粽子捆一周,最后再扎一个结,一个粽子就完美诞生啦!

  我看见妈妈那心灵手巧的`样子,我也迫不及待地跃跃欲试。我拿起一片粽叶,试着卷了许多次,可都失败了,那粽叶根本不听我的使唤,不是开裂就是漏洞。我有些灰心了,想要放弃,但妈妈告诉我,只有坚持才能成功!我一次次地尝试,慢慢地熟练了,我终于成功了!我也能捏出一个漂亮的小圆锥了!

  我开始往里面塞糯米,可是,不是塞多了合不上,就是塞少了漏空气,弄得我抓耳挠腮。不行,我可不能服输!我小心翼翼将糯米塞平后,慢慢封上了口子。最后,我还用绳子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小蝴蝶结。包粽子的过程让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有个度,不能太贪心。煮粽子的时候,要将锅装满水,调到中火就可以了。煮熟后的粽子香甜软糯,配上白糖更是绝佳!我能一口气吃下五六个呢!

  在我的家乡,端午的风俗除了吃粽子,还有喝雄黄酒和挂艾草的习俗。雄黄酒是由雄黄粉和老年陈酒兑在一起的,具有清五毒、杀菌的作用。大人们经常用手指蘸上一点雄黄酒,轻轻点在儿童的额头、脸和鼻子上,防止孩子们夏天被蚊虫叮咬。雄黄酒,这不就是中国最传统的驱蚊水吗?

  挂起来的艾草能散发出微微的清香。夏天里蚊虫出没,蛇也经常出来,艾草的清香不仅可以熏走蚊虫,而且能让你在一整个夏天里睡上好觉!艾草,这不就是中国最传统的蚊香吗?不过,艾草的清香比蚊香的气味好闻多了!

  这可真是一个美好的端午节啊!这个端午节我觉得过得太有意义了,因为我不仅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的历史,而且我还学会了包粽子,并吃到了我自己包的粽子。如今,我们的国家早已统一,战争已经成为遥远的回忆,百姓的日子比粽子上的白糖还甜,我想,大诗人屈原,你在这天看到家乡人们的生活,一定能含笑九泉!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7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这绵长的历史留下了许多传统节日,有那月光皎洁的中秋节,还有那下着毛毛细雨的清明节等等。当然每个节日都少不了它的独特风俗,如中秋节吃粽子,清明节扫墓等等。

  在我的家乡在湖南。在我的家乡,每个节日都有许多不同的风俗,都具有它独特的魅力,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春节。在我们家乡过年也叫做过年,寓意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又将到来,简单来说就是辞旧迎新。在那一天有很多风俗,如:吃糯米糍粑、吃年夜饭、舞狮子、舞龙和放鞭炮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风俗是放鞭炮。

  鞭炮一开始叫爆竹。爆竹起源至今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了。在中国没有火药和纸张时,人们用火烧竹子,使其爆裂发声,以驱逐瘟神,因竹子焚烧时会发出“噼里啪啦”响声,所以称之为爆竹。反映了中国劳苦人民渴望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同时也表示辞旧迎新。

  有一年春节,我回到了我的家乡。那天晚上我出去放了鞭炮,放了五十多支。鞭炮美极了。它们有的如一串串珍珠;有的如一条条瀑布;有的如一颗颗流星;有的如一朵朵菊花……让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一声声响亮的爆竹声,一朵朵光芒四射、灿烂无比的焰花,在地上在天空中飞舞、闪耀着。听着这响亮声音,看着这绚丽样子,使每一个我们村的人无不直呼“哇塞”,声音大到连相隔百里的村都可以听见。

  看着这五颜六色的焰火,我开心极了。当我正沉浸在其中时,突然“嘣”的一响,这声音惊天动地,吓得我魂都飞出来了。原来是一发“炮弹”射出了几十米高的空中,抬头看看天上,一朵金灿灿的“大金花”在夜空中欣然怒放,只见它金黄的花瓣慢慢地向四周伸展,如同伸长了的手臂向四周蔓延。渐渐地,花瓣变大了,魔幻般的变成了一支支垂落下来的柳条,好一个“万条垂下绿丝绦”的优美画面。我只觉得丝线离我越来越近,似乎伸手可及。我忍不住伸手想抓住它们,可是它们就像狡猾的精灵,一转眼,变成俏皮的“金雨点”从半空中消失不见了。

  放完“大花”之后我开始放各种各样的“小花”。有的像“樱花”,有的像“蝴蝶花”,还有的像“魔法棒”。“蝴蝶花”放出时来会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还会把它的“花裙子”甩起来。“樱花”只要一点着就会不停地冒出闪闪发光的星星,好似一个个调皮的小精灵到处乱窜。“魔法棒”就比较麻烦,要先把它拿在手上拿打火机点燃,再把点着的“魔法棒”插在草地上或者是插在石头的洞里。“魔法棒”点着引线时,会不断地发出“咔哧咔哧”的声音,之后“嘣”的一声就爆了。

  各家的烟花交错在一起,把漆黑的天空点亮了,把沉睡的黑夜叫醒了。看着这闪闪发光的天空,听着声声爆竹爆响在耳边,看着那流光溢彩的美景,一个美好的愿望从我心中升起:愿我的家乡步步高升,愿我们的祖国一直像美丽的烟花一样绚丽多彩!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8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封冻的河面,肃杀的寒冷,炊烟袅袅的村舍。一张大案板,一瓢糯米粉,一盆芝麻馅料,一屋子满满的幸福。奶奶朴实的双手很擅长创造惊喜,她好似挂帅的巾帼英雄穆桂英,弹指之间,变换不断,那双手一粘、一翻、一捏,一个个可爱的汤圆便似列阵般,整整齐齐地排成方形。汤圆下锅啦!雪白的小精灵随着水温的升高在锅中蒸腾,升华,完成了彻底的脱胎换骨。一股香味,随着朦胧的雾气氤氲开来,浸润心田。汤圆滑到了我的碗里还依旧蠢蠢欲动,在碗里不停滑动,很是可爱。轻轻咀嚼,芝麻馅缓缓溢出,浑厚的香甜溢满了每一颗味蕾,好吃到连煮元宵的汤都不能放过。

  汤圆的余味久久没有消散,夕阳向人间投下最后的惊鸿一瞥,夜幕很快笼罩了下来,此时,已经可以听见稀疏的烟花声。天空中,朵朵银花绽放,五光十色,赏心悦目。烟花虽美,但依然是转瞬即逝,在漫漫长夜中,它留下了至美的一霎那,看着烟火渐渐与黑夜融为一体,绽放的生命,是希冀或是孤独?我的.眼前景物开始变得模糊,我的思绪流转到了儿时的元宵节我在老家拿着烟花棒,在灶台点燃后蹦蹦跳跳地冲出家门,仿佛我就是那脚踏风火轮的小哪吒,将烟花高高举起,我看着飞溅的火精灵,脸上是藏不住的笑容,经不住寒风,我打了一个喷嚏,门内传出长辈的呼唤,我却沉浸于这灿烂世界,儿时的快乐是如此的简单,心情是如此的单纯,一块偶然间得到的糖果,一碗香甜而温热的汤圆,一朵绚丽的烟花,都能使我的心情愉悦好久。

  夜深了,可元宵节的重头戏,才刚刚上演。暖暖的月光洒在人间,广场华灯初上,一片绚烂的灯火。人群熙熙攘攘,一排摇曳的花灯连成一条长长的金龙,纵横过喧嚣的街头,与霓虹灯火辉映相接,又在灯谜处结尾,为广场平添了几分祥和。灯火阑珊处,欢欣雀跃的稚童争抢灯谜,拿到谜语后眉头又皱成一线,苦苦思索后又高高跃起,眉开眼笑地跑向灯谜处。看向广场的中心,很多人放飞了孔明灯,一盏,两盏,点点微光,汇成星河,元宵节的一盏盏明灯,将夜空尽染,带走的是不幸与悲凉,迎接的是美好与希望。

  一声,两声,几朵银花在空中绽放,成团成簇的烟火倏然绽放,漆黑夜空,瞬间被锦绣上了无边的芳华。没有什么可以阻止明天的到来,良辰美景终会消逝如风,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烟花,用短暂的美丽完成了其一生的使命照亮人间。耳边似乎传来了呢喃声。

  抱怨人世间的黑暗,我们就要更加努力的发光,以自身,温暖无边的黑暗。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9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在我的外婆家,那里的过年风俗可谓是与众不同。

  常德的团年饭不一定在大年三十吃。外婆说:“一家人齐聚,无论何时何地就是团圆。”为了与家人团聚,人们会推迟或提前吃团年饭,只为享受欢聚一堂的喜悦与幸福。而在去年,因为我到外婆家过年,所以团年饭就提前到腊月二十八举行。在开阔的包厢,一位位认识不认识的亲戚陆陆续续地进来。他们相互打着招呼、讨论着过去一年的年景。兴趣勃勃的孩童、高谈阔论的大人,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房间。我闭着眼睛,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年味儿,不禁轻声赞叹:“过年真好!”

  就在这时,一阵诱人的香味儿从我鼻子前飘过,我猛地睁开眼睛。“这是饭菜的香味!”一道“油焖大虾”被服务员端了上来。人们不再谈话,纷纷坐上圆桌。可坐50人的包厢,竟座无虚席。外婆说:“吃团年饭坐圆桌,本就是过年的一种讲究,它象征一家人团团圆圆,来年风调雨顺。”菜一道道上来了,桌上的气氛也越来越活跃。“腊猪蹄、红烧肉、铁板鱿鱼……”一道道佳肴数不胜数。“红烧排骨、年糕五花肉、青菜、芋头……”咦?在这样的盛宴里,为什么会有青菜和芋头之类的寻常菜?我心中暗暗称奇,决定问问妈妈:“妈妈,为什么在这么多美食中会有青菜、芋头?”“噢,你想知道吗?”妈妈笑着问。“当然了!”我肯定地点了点头。“那几道菜都有着特别的寓意。芋头寓意来年有个好兆头;粉条象征勤俭持家、细水长流;蔬菜有着健康长寿的涵义。”妈妈耐心地回答。“原来是这样。”“这还不止呢!在常德,吃团年饭会摆上一条生鱼,寓意年年有余。这条鱼还必须是鲤鱼,表达“鲤鱼跳龙门”的美好意愿。这些菜即使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依然是团年饭必有的菜肴,再加上味美而价廉,即使在物欲横流的现代,依然是餐桌上的'常客。”

  我听着妈妈的话,看着桌上那几道朴实无华的菜肴,顿时觉得它们就像历经岁月的老人,无论何时,他们依然守望着人们内心最单纯的心愿,直到永远……

  走出饭店,几个忍不住诱惑的孩童已放起了爆竹。在阵阵爆竹声中,我分明感受:年真的到了!

  除了吃团年饭,常德的祭祖也显现了独有的特色。在大年三十傍晚,一家人带上香烛前往祖坟祭拜,叫“送光明”。“送光明”时是不放鞭炮的。而过了午夜十二时,家家门口都会点上香烛,点燃鞭炮。在“噼里啪啦”的声响里,新的一年悄然而至。这个活动叫“迎新春”,有辞旧迎新,祝来年美好幸福的涵义。在正月初一,人们会来到祖先坟墓前祭拜,并念叨过去一年发生的事情和新的一年的计划。这些活动,都充分表达了常德人民对先辈的缅怀和尊重。先辈们绝不会因生命终止,时间的流逝,而被后辈遗忘,他们会被珍藏在内心的最深处。这就是常德外婆家的过年风俗。

  我喜欢常德过年风俗。这些风俗无不显露出常德人民的勤劳善良、重情重义。你还知道哪些风俗习惯?快来和我一起分享吧!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10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上海人偏爱甜食是出了名的。在我的家乡,每年农历九月初九就有吃重阳糕的风俗。每当提起重阳糕,我自然会联想到重阳节以及王维的那首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就是以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为背景,写出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据记载,吃重阳糕的习俗源自于唐朝并一直沿袭至今。传说九月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更祝曰:“愿儿百事俱高。”这便是古人九月做糕之意。明朝的状元康海曾用糕来庆祝自己中了状元。

  对于小孩子而言,美食的诱惑力自然是无法抗拒的,更何况是甜食。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长辈们忙碌地打算着制作重阳糕的食材:糯米粉,米粉,玉米粉,白糖,各种干果等。我也蠢蠢欲动,打算届时敞开肚子大吃一顿。望着摆在桌上的各色的果仁,馋虫便被勾了起来。

  可是制作重阳糕偏偏是一项耗时耗力的活儿,我实在等不及了,便也来帮忙一起和面。两只小手上沾满了白色的糯米粉和米粉,粘粘的甩都甩不掉,可还是照样卖力地揉捏着,宛如要把这和谐欢愉及祝福也一同揉进面团里。可是,妈妈却每每对我说:“快去玩吧,别把粉弄得一身都是。”我听到这话,便匆忙跑到镜子跟前,望着镜子里一头一脸一手的白色,对着镜子扮起了鬼脸。

  玩了一阵子,又来看看做糕的进度,此时我发明白色的糕胚被装进了模具里,最下层的是白色,中间夹着一层红色的豆沙,最上面的那层似乎最吸引人:有红色的大枣,金黄色的.板栗,绿色的果脯,还有浅黄色的核桃仁,光是看这颜色就使人直咽唾沫。

  过不了多久,就闻到了从厨房里飘出的阵阵香味,我就知道已经在蒸糕了,不多会儿就能把它装进饿得咕咕叫的肚子里,心里不断盘算着到底要吃几块。重阳糕最终出笼了,冒着阵阵的白气,夹杂着果仁的香味,我恨不得爬上桌来,把肚里的馋虫给压下去,再也顾不得妈妈在一旁的劝阻,挑了一块果仁多的,对着它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烫得直吐舌头,呼呼地往外吹气。

  “别净顾着自己吃,快给外公送一块去。”我赶紧奔向外公的房间:“外公,外公,快来吃重阳糕吧,我今天也一起参与做糕了,您快来尝尝好不好吃。”

  传承至今,重阳节又添加了敬老的内涵。在这一天,全家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这充满美好祝福的重阳糕,小辈们往往会为长辈们做一件事,以表示自己对长辈的一片孝心,这也非常符合我们民族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

  兴许我们应当珍惜和牢记这份经历了几千年的华夏历史文明的产物,因为这是专属于我们炎黄子孙的骄傲与荣耀。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02-23

家乡风俗的优秀作文12-31

(优秀)家乡的风俗作文08-24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12-04

【优秀】家乡的风俗作文07-10

家乡的风俗作文(优秀)07-13

(优秀)家乡的风俗作文09-22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热)09-23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优秀9篇06-09

家乡的风俗优秀作文9篇【优秀】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