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的作文

时间:2023-03-25 16:38:48 风俗习惯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风俗的作文合集九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风俗的作文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风俗的作文合集九篇

风俗的作文 篇1

  太原锣鼓,实际上是指流行于太原地区民间,经常散见于农村、工厂演奏的那种“流水”,七种锣鼓曲牌套路的总称。相传,它始于公元 947年,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妹妹所居住的太原南郊古寨村。据说,当年皇姑一出动,使用锣鼓迎送,演奏的曲调,就是传自今日的“流水”。意取“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

  其实,这种传说未必经得起推敲,“流水”也未必就是“福如东海长流水”之意,但是,从这些传说中,起码可以得知太原锣鼓已是代代传承,并结出曲牌套路丰富的硕果。

  依传统习俗,太原锣鼓的演奏乐器以堂鼓、铙、钹为主,鼙声金响,交错参差。鼓声雄宏沉稳、淳朴厚实;铙钹铿锵有力、石破天惊。鼓声为主,铙、钹辅之。鼓为其一元,铙、钹分属阳、阴。时而鼓与铙钹齐奏,声势席卷;时而鼓与铙配合,声势由远而近;时而鼓与钹参淆,又似由近而远。如是,齐奏、分击,敲击出“单一二五”、“双一二五”、“狗相咬”等种种曲牌。热潮时浪滔滚滚,一阵猛似一阵,平缓时小溪潺潺,又似行云流水。至铙、钹的对打,则称之为“淆”,一俟铙、钹对淆,铙的锵锵声,钹的镲镲声,此起彼伏,悦耳清脆,优美动听。

风俗的作文 篇2

  现代社会,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深入,我们有许多传统的风俗渐渐的被人遗忘了。比如说我们以前很有名的纪念屈原的端午节,也已经成了韩国人的传统节日了,吃粽子也成了韩国人的风俗了。现在,我国的传统风俗还是相对比较多,但是有些风俗的重视度并不高。在我生活的范围内,元旦的气氛似乎就远没有西方圣诞节那么热闹。在校园里,一到了圣诞节前的平安夜,苹果的价格往往是成倍的增长,但也总是供不应求,可想而知,平安夜吃苹果的风俗的魅力有多大了。

  我现在能够清楚的说完整个过程的是春节,在春节里有着很多很淳朴的风俗至今流传。春节时国际周知的中国农历新年,也是我觉得最具有人情味的节日,也只有到了春节,远在异乡打工的亲朋好友才会回家来团聚。

  在我家乡春节前有一个风俗,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一家人一起行动,将房子的里里外外清扫干净,俗语叫“除旧迎新”,然后在一家人聚在一起享受晚餐。在用餐前,先要向长辈敬酒或茶,祝长辈安康长寿。饭后尽可能多的亮灯,提早将电视机打开,一家人围着火炉或是聊天或是玩纸牌,俗语叫“坐岁”,常常要等到新的一天的到来。当爸爸燃放完鞭炮后,长辈一般会给晚辈准备红包,而晚辈在接受红包的时候要同时祝愿长辈新一年工作顺利或身体健康。

  大年初一是最热闹的'一天了,大家都会走出家门,四处走访拜年贺新春。在在一天,任何一个上门来拜年的成年人都会给予成年人应有的待遇,香烟一包,所以,在我们村上,初一上门来拜年的小伙子特别的勤快。在我家乡,有个风俗,初一的中餐必须在整个家族中辈分最高的那户人家里享用。一家大小聚在一桌,或站或坐,特别是前年我家是四世同堂,别提有多热闹了。

  初二我们一般会去外婆家,把妈妈那边的亲戚一路拜访过去。往往这一天非常的忙碌,但很开心,因为一年难得有几次相聚。这就是我知道的春节点滴习俗。

风俗的作文 篇3

  那年冬天,我刚满十八岁,上高三。为了追逐自己的播音主持梦,我独自一个人到距家乡两千里远的泉城去参加播音主持艺术特长生考试。由于是头一次出远门,当我考完试去买回家的火车票时,只剩下站站票了。高三的课业很紧张,我耽误不起。所以,虽然是站票,我也买了。

  北国的街头,寒风刺骨。我的心,亦如这天气一般冰凉。二十几个小时的路程,我该如何站过去?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打转。

  一个人在候车室百无聊赖地等待,心里急得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我在心里盘算着如何才能度过这个难关,这时,一个长的眉清目秀的小伙坐到了我的对面,身旁还放着两个大尿素袋,里面鼓鼓的。我在心里有点瞧不起他,都什么年代了,还背尿素袋呢?

  他似乎试着要和我搭讪,可我没有过多的'表情,继续着自己的思索。后来或许是因为等车时间太漫长的缘故吧,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聊了起来。从谈话中我得知,他没有上过大学,高中毕业就开始打工了,已有几年的工龄了。他这次是要从家乡济南去广州打工,袋里装的是他的被褥,还有换洗的衣裳。

  我告诉他,我要到衡阳转车,没有买到坐票,正为这事着急呢!他微微一笑,说;“没事,我有座儿,等会儿上车了你就坐我那儿吧。”

  我以为他只是开玩笑,并没有将它的话放在心上。二十几个小时的路程,有谁那么傻愿意将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个毫无瓜葛的陌生人坐?

  夜幕中的济南城华灯初上,万家灯火通明。在这温馨的时刻,我们也坐上了南下的火车。上车后,他真的让我坐在他的座位上别动,而他自己,却跑到厕所旁边去站着。等我发现他站着的时候,他已经靠在厕所边上睡着了。

  我轻轻将他摇醒,说:“大哥,你怎么在这里站着呢?快去坐吧,你太辛苦了。”

  他用略带责备的口吻说:“不是让你坐着别动吗?你怎么跑这里来了呀?”

  他让我马上回去坐着,

  我不肯,坚持让他回去,他也不肯。我们就这样僵持了好几分钟,最后达成共识:现在他先回去坐着,等我累了时来换我。就这样,我们一直轮换着从济南坐到汉口,后来我找到座了。

  期间,我们也天南地北地聊天,聊北方的风俗,也谈南方的风景,甚是愉快。在他的帮助下,我很顺利就到达了衡阳。下车前,我对他说:“大哥,谢谢你一路来的照顾,真的很感谢你!我要下车了,再见!”并将在济南买的一些零食留给了他。

  他也微笑着挥手和我道别,嘱咐我回家路上要注意安全。

  ……

  后来我才知道,我犯了个很大的错误:由于那天下车比较匆忙,我居然忘了问那大哥姓甚名啥,也不知道他的联系方式,这成了我人生中永远的遗憾。我只能在心里默默为他祝愿:好心的山东大哥,谢谢你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愿你旅途愉快,好人会有好梦!

  那年冬天的冰冻灾害虽然给南方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那年冬天的T179次列车上的那位山东大哥的行为却温暖了我一生。他以实际行动告诉我:人与人之间并不是冷漠与自私的,人间有真爱!要相信爱,将爱传递下去……

风俗的作文 篇4

  我的老家在山西,我喜欢我的老家,因为那里的风俗习惯深入我心。

  比如:二月二龙抬头、添仓节、桃花节、寒食节、走麦节、乞巧节、敲锣儿节、中元节、过唱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节日是二月二龙抬头。

  传说中,农历二月初二是万物复苏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是山西民间普遍流传的节日。在山西,老百姓都习惯在这一天理发,农村则是剃头,图个吉利的意思,所以一到这个节日奶奶总会让我去理发。

  但我不喜欢理发,小时候总担心剃头刀子伤到我,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就嚎淘大哭,几个人都按不住,妈妈和奶奶为了让我顺利理完发,会答应我一些平时不能满足的要求。在二月二时,家乡的人总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饺子,吃麻花,吃煎饼。我特别喜欢吃饺子,奶奶包的`饺子好吃极了!每到这个时候,我还会和奶奶和妈妈一起包饺子,我喜欢帮妈妈擀饺子皮,还会包象包子一样大的饺子。所以每到这一天,我很开心,我喜欢这个节日。

  我们老家的风俗习惯还有很多,欢迎大家到我的老家山西做客!

风俗的作文 篇5

  今天是星期四,是我们北街小学五年级全体同学春游的日子,虽然天空下着绵绵细雨,可它却丝毫没有影响同学们春游的心情。因为同学们盼望这一天已经很久了。

  我们的目的地是同学们向往已久的“川北民俗文化园”,川北民俗文化园位于广元市利州区东坝雪峰境内,占地1000多亩。

  从学校出发,大巴车在公路上欢快地飞驰着,车上不断传出嘻嘻哈哈欢笑声和优美的歌声,窗外到处翠绿一遍,让人目不暇接。车行大概走了30分钟左右,我们便来到了目的地。

  走进川北民俗文化园内,一阵阵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令人心旷神怡。我们呼吸着新鲜空气,眼前到处是翠绿一遍,圆内风景优雅,特别是那后面的几座山,重重叠叠,高耸入云。后面的人工湖更是美丽,它清澈透底犹如一面镜子,美丽极了。湖内鱼儿欢腾,偶尔飞鸟从湖面掠过,更为川北民俗文化园增添了几分生机。又说那更美的,便是那些奇异的花朵和那数不清的树木,花儿红的红,绿的绿,黄的'黄,紫的紫,蓝的蓝,就像一条条丝带铺在人工湖和林荫小道的周围。而树木更是多得数不胜数,有松树、白桦树、白杨树、桃树梨树等等好多我们都叫不上名来。树蒙在山的周围,一棵是深绿色的、一棵是淡绿色的、一棵是浅红色的、一棵是黄色……将山包裹着,真是美轮美换。

  在教师的带领下,沿着林荫长廊和崎岖的小道往里走,到处都是一遍由鲜花点缀绿色的海洋,偶尔还能看到叫不上名的小动物从林中急驰而过,伴随着同学们的惊呼声,为我们的春游增添了无限生机。一路说说笑笑我们来到了宿营地,同学们将各自带的食物和饮料拿出来放在一起,共享着这特殊的午餐。

  在结束我们的春游之行的时候,园内几个醒目的大字“这不是九寨沟!”让我深受感动。是啊,这里不是九寨沟,但它美丽的景色却能和九寨沟比美。这是我们每一个广元人的骄傲和自豪,广元——愿你越来越美丽。

风俗的作文 篇6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数不胜数,如引人入胜的京剧,独一无二的书法,还有激情四溢的赛龙舟......这些都会令许许多多中国儿女引以为荣,浮想联翩,勾起他们美好的回忆。而我,则痴迷于一种传统的习俗——舞狮。

  舞狮已盛行一千多年了,经久不衰。相传,舞狮本是西域习俗。狮子本是文殊部落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也成为一种庆祝形式。当然,我所痴迷的是舞狮绝无仅有的外形及表演形式。 “铛铛、铛铛......”锣鼓声连绵不断,此起彼伏。

  这时,台上氤氲显得神秘兮兮的。三只威风凛凛的狮子出来了,眼睛里似乎冒着火光,要决一死战的样子。只见一只“狮子”摇头摆尾,昂首挺胸,给人恃才傲物,目中无人的感觉。另一只“狮子”则像猴子似的蹦蹦跳跳,时不时绕向其他“狮子”的背后,想发动先发制人的偷袭。还有一只“狮子”则身披一件赤红色的铠甲,优哉游哉地踱来踱去,不时抖抖长毛,似乎在等待大战来临。

  大战开始了,只见“狮子们”先动作娴熟地开始跨栏,以躲避敌人的.攻击。接着,它们开始了危险的钻火圈表演。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大家雷鸣般的掌声。然后,“狮子们”便露出狰狞的一面,厮打在一起,似乎在为保卫自己的领地而背水一战......看着这一切,你仿佛就置身一望无垠的大草原上。“嘭嘭嘭......”掌声越发热烈了! 这场舞狮表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也来学习舞狮,为继承发扬这优美的中华传统文化尽一份力吧!

风俗的作文 篇7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传统美食各地都不同,但不管是哪儿,都有吃年糕这一传统习俗。我的家乡——金山,也有吃年糕的风俗,不过我们的年糕叫“焋糕”。

  在农历过年前半个月左右的时候,各家各户就开始准备焋糕了。首先,我和奶奶一同拿着家里的糯米去碾米厂把米碾成米粉,之后把米粉拿回家晒个几天。接着,就是化糖水、搓粉了。这是很重要的一步,因为糖水的温度和量一定要把握恰当,否则再怎么搓,粉都不会细腻甜糯的。要确保细腻甜糯,就得反复揉搓糖水和过的米粉,再用细密的筛子筛出揉搓过的米粉。想知道米粉水分是否合适,就看筛出来的粉是否形成蓬松的锥形,如果是蓬松的`锥形,这粉就搓得有质量了。在大家搓粉时,还要有一个人在灶边守着锅,因为锅内煮着赤豆。等赤豆煮烂后,把水过滤掉,放进淘米篮,然后抓捏赤豆,直到豆沙滤到盆里。接着用纱巾把盆里的豆沙挤干水份,之后将干豆沙、猪油和白糖一起炒,一大盆的猪油豆沙就做好了。

  下一步就是装模了,家里用的模子是正方形的“焋糕枕”,模子底部是一块细密的纱布,纱布上是“焋糕纸”,我们一般做的都是豆沙糕。先装上一大半米粉,再在每格中间用勺子舀上1-2勺的豆沙,再盖上一层米粉,把米粉装到略微高出格子,然后,用尺子压住模子的边框轻轻刮平,接着用模具再压一下,最后用一把洗净的刀沿着模具压出的线条把糕分成16块。

  蒸糕的锅里要放上土灶头专用的井字格,这样模具就不会浸到水里了。蒸个十来分钟,充满家乡味道的糕就完成了。

  香味催促着春节的脚步,春节也正喜气洋洋地向我们走来,我们忙碌着迎接新一年的到来,期盼着一年比一年高,一年比一年好。

风俗的作文 篇8

  还有7天就是正月十五了。每到这一天,都会想起家乡正月十五撒灯的情景。这一天对孩子们来说是最神秘,最有趣的夜晚。

  正月十五那天,白天大人就要把油灯包出来。油灯是用海纸包上木屑,包成啤酒瓶盖那么大的小团放在柴油里浸泡,到了晚上九点钟以后就可以撒灯了。15那天叫神灯,人们盼望着保佑自己的神仙都准时到来。先在自己的屋里撒,各屋地上,锅台上,水缸旁都撒。接下来就是院里,各个昏暗的墙角处都撒上,这是对各路神仙的欢迎。院里的撒完后就到大门外,在自己的`门前附近撒,正对着大门撒第一包,然后就每隔一小步,左右各撒一包。这是由两个大人来完成,小孩则负责量步子。据说神觉得小孩的心是最干净的,所以喜欢他们来量。如果谁家人手不够,就要邀请别人来帮忙,被邀请的人会觉得无尚光荣,为神办事都会义不容辞。撒灯时要撒到与别人家的接上后才算结束。撒完后,小孩还要等待着看哪个灯最后灭,那就意味着这边神仙最亲近这家,这时小孩要把它收起来藏好。

  正月16那天是鬼灯,人们对鬼是敬而远之的。这天晚上,离山较近的人家在12点时,几家人合伙到山上去撒灯。撒完后,孩子要等,看哪个灯最后灭,就会一脚把它踢开,这说明他战胜了鬼。

  撒灯是大人孩子正月里的一件大事,这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吧!

风俗的作文 篇9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我们的祖辈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民族文化传统,今天在这里想给大家介绍的是我们家乡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是我们乡里最盛大的一个节日,过节的形式远远超出端午和中秋,春节的持续时间达半个多月。

  春节前是过小年过大年,这是冬季里特别忙的时刻。村里的人家家户户都会留有“过年猪”,到了腊月二十左右的日子,是杀猪的高峰期,连续四五天你都会断断续续听到猪的牺牲发出的声音。

  杀完了猪就要打豆腐,用猪血和豆腐混合在一起,挤碎在揉成一个圆形,再是烘烤就做成了“血粑豆腐”,用来招待客人这是上好的菜。

  打完豆腐就会把腌过两三天的猪肉串起来做腊肉、灌香肠等。再是一些自家男人爱喝酒的家庭这时候就要忙着烤酒了,这也是一项非常繁杂的工作,往往需要一整天的时间。酒的原料是自己家用的发酵了的米饭,所以酿出酒特别香特别纯。

  大约到了二十八、二十九,乡亲们又兴起打糍粑。打糍粑场面非常热闹,往往一家人打糍粑,邻里几家来帮忙,你帮完我,我再来帮你,只要糯米煮熟了,半个小时,几百个糍粑就像艺术品从大家的手里生产出来。在打糍粑的家里,人人都可以随意的想拿着吃就吃,主人反会觉得这是一种友好的`表示,即使对于一般的熟人,主人老大远的也会喊别人来吃“粑粑”。

  事情忙地差不多了,也几乎到了过年了。过年了,在外打工的一般都会在三十号前赶回来,和家人一起吃“团年饭”。“团年饭”只限于一家人之间,满桌子美味佳肴,一家人团团圆圆的聚在一起吃。在“团年饭”的桌子上,你每年都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菜“香菜炖鱼”,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鱼代表“年年有余”。这里还有鸡肉鸭肉等,但我们有些很铁的规矩,就是不能把“鸡脑壳”叫做“鸡头”,而是应该称它为“凤头”,也不能直接称呼“鸡腿”“鸡爪”,而应该是“金爪”或“抓钱手”,这些都是带有吉祥之意。

  在除夕之夜也有许多的规矩,平时童言无忌的小孩子,在这个晚上大人就会进行“刮嘴”,在新年里就会不乱说话。当除夕的交接处到了,大人即使睡了,也要在这个时刻起来在屋内放鞭炮迎新年。

  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凌晨五点到七点,每家每户都至少要起来放一次鞭炮。通常这段时候还要到院子里放大炮,表示新的一年真正来临了。在这天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绝对不能在上午扫垃圾出门,鞭炮的残渣,我们磕的瓜子壳、糖果皮,这些都是象征着财富,把它扫出去了,就暗含这一年将不会积财。

  新年一直会延续到元宵节闹完元宵,这又有着很多的风俗习惯。很小的时候,我们那里特别流行在元宵的晚上舞龙灯,三五年耍一次大的龙灯,十几个村里去闹元宵,看过《红楼梦》的,就知道那活动的排场又多大。只可惜我那时太小,没能赶上亲身去耍灯笼,只能看着别人舞龙灯。我呢,也幸运,亲手舞过两次草龙灯。舞灯时,每到一家门前,主人就会给你龙灯上插点着的香,再给大家打发一些新年的甜饼、喜糖奶糖,再放放鞭炮,这就走完一个过场了。

  在现在,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习俗基本上已经退出它的生活舞台了,它们的地位和价值也在不经意间就成为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