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档列表

年味小学作文

时间:2023-02-04 15:07:24 作文 我要投稿

年味小学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味小学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年味小学作文

年味小学作文1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在这首童谣声中,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大家都在期盼着它的来临。

  都说新年要打扫房屋。腊月二十四那天,我们全家人都开始了大扫除,忙得热火朝天:爸爸妈妈擦玻璃;我擦瓷砖、收拾家里。不一会儿,我们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

  第二天,我们去买年货,到了年货市场,那里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人群簇拥着一个个摊位,小贩们顾不上擦汗,拿称的,算账的,装袋的,买的卖的,一个一个精神抖擞。叽叽喳喳各种讨价还价的声音不绝于耳。我们买了好多好多好吃的:新鲜的'蔬菜和肉、活蹦乱跳的鱼、鲜红嫩绿的水果……诱人的各种年货促使我停下脚步。

  大年三十那天,我会跟着爸爸妈妈一起贴春联,门上、门框上都贴得红通通的,到处都充满着喜气洋洋的气氛:一张张大红福字,预示着福来到;一幅幅对联和各种各样的年画,无不透着年的吉祥与喜庆。大门口,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刚贴完对联,我们又马不停蹄的赶到厨房做年夜饭。

  到了晚上,大家都围着圆桌,品尝着丰盛的年夜饭……全家人有的在放烟花、爆竹;有的在海阔天空地闲聊;有的在观看春节联欢晚会……真是“年”味无穷。这下,我可乐了,搬出所有的烟花爆竹放了起来,唯独响炮和鞭炮我不敢放,爸爸鼓励我好半天,我才战战兢兢的走到鞭炮前,颤抖着手点燃导线,一见导线有了火花就赶紧往回跑。“噼里啪啦”听!如百鸟争鸣一般,响个没完,地上落满红红的纸屑,像是开满一地的春花。我看着自己成功了,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

  “年味儿”是过年不可缺少的“调味剂”,让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年味小学作文2

  天空不知是何时褪去了蓝衫,换上了黑色的礼服;白云不知是何时隐去了身影,化作了一缕缕灰色的炊烟……

  听,一阵,二阵,三阵……连绵不绝,炫丽多姿的烟花声打破了沉寂,开启了一夜的喧嚣,一夜的繁华。如此之美景,让人不得不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除夕,吃团年饭时,一定要放一个大大的烟花。因为传说中,有一种在除夕做怪的怪兽,叫“年”。而放烟花,可以驱走年兽,维护人间的和平。在这样的激动中,吃着团年饭,与亲朋好友们谈着昨天、今天、明天,与亲人们共同享受这久违的、浓浓的亲情……

  家乡的习俗,团年饭里往往要有鱼肉和牛肉,不一定要吃,却一定要摆在桌上,因为它们寓意着“年年有余”和来年能够“牛气冲天”。而且,桌上的每一盘菜,都拥有一个吉利的.名字,就像“清炒白萝卜”被称为“白头偕老”;“辣炒四季豆”被称为“四季如春”;“蒜蓉蒸龙虾”被称为“如意龙凤同庆贺”一样……叫着这样的菜名,吃着这样的菜,每个角落都洋溢着百家同庆的喜悦。

  夜渐渐深了,在这样的夜里,却是灯火通明,举国上下犹如一座璀璨的“灯城”。全家人齐聚在一起,娃娃们谈论着学习,中年人们谈论着事业,老年人们谈论着子女,无比和谐,无比温馨。大家在守候新年的来临,在一年里,孩子们会更加努力学习,中年人们会更加奋勇直前,老年们则更加尽享天伦……

  一夜的喧嚣,一夜的繁华,一夜的快乐,除夕的灿漫迎来了新年的拂晓。这光芒,这浓情,将照亮我的心,照亮我新年的历程!

年味小学作文3

  除夕、元宵、端午、中秋……这些中国传统的节日宛如一幅历史长卷,充满着诗情画意。春节的气氛更浓,更富有诗意,做年糕、挂灯笼、放鞭炮,那化不开的年味,让人难忘、动人心弦。

  每年我们家都会办年货,来到大街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使人看得眼花缭乱,有卖中国结的、有卖红灯笼的、有卖对联的、还有卖鞭炮的,红红火火,好不热闹。我们家买了一个中国结,两幅对联,还买了几筒鞭炮。

  回到家,爸爸拿着锅碗瓢盆,在家里演奏出一曲交响乐,奏出了欢乐,奏出了祥和,也奏出了幸福。

  深夜,街上“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接连不断,空中闪烁着耀眼的火花,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忽然,前边亮光一闪,接着就是拳头大的圆球,一个挨一个飞向天空,红的、黄的、绿的……照的.街上通亮,真像解放军叔叔打出的信号弹。接着,爸爸拿出一个花鼓鞭炮,火光一闪,紧接着听见“轰”的一声,像夏季阴云密布的夜里打了一个霹雳,震得人耳朵嗡嗡响。我刚要捂住耳朵,忽然天空中发出“啾啾”的声音,一道亮光划破夜空。没等我回过神来,又是几阵鞭炮声,听得我震耳欲聋,我往天空中一看,失声叫道:“快看,流星!”爸爸咯咯地笑了:“净瞎说,流星还会叫?这是“钻天猴”,能飞很高很高呢!”我又拿出了一个响尾蛇导弹,足足有半尺高,大拇指那么粗;是用牛皮卷的,像是一只大蜡烛,用香火一点,芯子就“刺刺”的冒白烟,紧接着就“刷”的一声,一股火柱冲天而起,蹿了十几米高,在“刷刷”的响声中,火柱顶端,五颜六色的火花向四周散开,像雪花一样纷纷下落,好看极了!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我想,那烟火不是开在天上,而是开在人们的心中吧!

年味小学作文4

  恍然又是一年春节,鼻腔里满钻的烟与各色人的气息,晃动的火车车厢无一不在提醒自己——我现在正在回家的路上。

  昨夜看春晚时还未回到老家,许是因为眷恋那火炕旁相互依偎的温暖,我那晚总有些微妙的不习惯。说来也是,现在的春晚可能不如前,它已经渐渐地弱化成一种背景音乐,一种给人喜庆、热闹、欢腾的事物。临近倒数,朋友圈有人说就等着那首《难忘今宵》,每当“春节序曲”这类背景音乐响起时,心中仍会油然升起熟悉的感觉——那是年味。

  上午10点多醒来时,耳旁散落着公鸡嘹亮的啼鸣和零星的鞭炮声。湖南近零度的寒冷天气使我的脖子缩了缩,奶奶见我走下楼,向我招了招手,岁月的冰雪凝结风霜,划过奶奶的脸庞,形成起伏的沟壑,将青丝染上银白。“来,小雨,还热乎呢,你最喜欢吃的白糖蛋。”我接下,久久注视着那个最大的鸡蛋,奶奶笑眯眯地看着我。“去,快去吃吧,别待会儿凉了。”一筷子下去,口腔中一股鲜甜的味道。我捧着碗,想到奶奶喂的一群鸡,辛苦多少年,自己收获最好的成果给了我。想到这里,忽然感觉碗很暖,甚至还有些烫。

  闲暇时在家宅里乱逛,除石栏上新增闪烁的彩灯外,一切如故。一年前用过的东西没变,家中的陈设没变,喂的.鸡没变,你们也没变。古代游子久别还乡时,发现家乡物是人非的场景并没有出现。因此心底涌起一股难以言说的踏实,我还在老地方。难道不是吗?或许时间并没有带走什么,只是我们,都又各自长大了。

  要谈到“年味”这个词,它是存在于精神上与味觉上的。一年到头,辛苦买票回到故乡,心满意足地发现它还是那个老地方。亲人做一桌饭菜,大都与上一年回家时一样,味道也一样。年味,可以是一份过去的味道,还更多的是有对未来新的展望。

年味小学作文5

  不知从何时起,我对过年所持的热情是越来越少了,年味似乎也变淡了。今天一天下来,我没有感到任何特别,打个比方,就像平常的日子,只不过去串了门而已。虽说街道上都挂着小灯笼,广场上也布置了各式各样的花灯,但年味似乎并未就此留住,相反,还减少了。

  晚上去亲戚家的路上,我一言未发,心中毫无波澜,总觉得这是去放松一晚上罢,并无过年的喜悦。途中,姐姐也感慨道:“唉,总觉得今天就像往常聚餐,一样,并没有什么过年的感觉。”对此,我表示极其赞同。吃完饭后大家也是各玩各的,直到八点,我们才略有活跃,看起了春晚。

  实话实说,今年春晚我可以说是没看。好不容易等来了我最期待的那个节目,结果有多期望,就有多失望。总共15人表演的大节目,而表演也就那么几分钟,但大多镜头还是切得远景。也就中间四人拥有特写镜头,而另外十一人,啧,别说什么特写了,拍到的同框镜头都是好的。经过此节目的`打击,让我对其兴趣大减。除此节目外,其余节目我全都未看,而其他人呢?打牌的打牌,看手机的看手机,期间并没有太多交流,只是将电视声音调大,让春晚那欢快的声音回荡在房间之中……

  记得以前,最期盼的便是过年,且每年春晚,我都会打起十二分精神认真观看。可今年,仿佛变了很多。究竟是我长大了呢?还是年味本身就已经减少了呢?

年味小学作文6

  “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备坛酒;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熟悉的歌谣再一次从奶奶的嘴里哼唱了出来!

  “奶奶,再讲一讲过年习俗呗!”

  过年可是有习俗讲究的:“打扫卫生”是要干干净净过大年;“收鞋子”——是不能让“旧年的邪气”挡了“新年的财气、福气、喜气、好运气”;还有一个重要的'年俗——过年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必须摆上包装漂亮的糕点糖果,意味着在新的一年里生活甜甜蜜蜜。

  可是我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年俗活动也是日益更新。以前拜年人们必须面对面说祝福话,发压岁钱。可是现在人们为年俗做了现代化的改革。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取而代之的是更方便的通过网络、短信、微信等途径来互送祝福,发红包。一条条微信、一个个红包寄托着一缕缕真心的祝愿,向着亲友们表达最真挚的祝愿,这是春节最时髦的一种活动,快捷、方便、时尚又有年味,令人温暖。

  传统的年俗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这是过年期间最“响亮”的习俗。漫天的烟花,阵阵的鞭炮声,让年繁华了起来。可是今年习俗变了,因为今年冬天雾霾太严重了,我们为此还曾经停了两天课,所以为了保护环境,减少空气污染,还我们一片蓝天,今年过年政府明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今年过年鞭炮声的确小了,但浓浓的年味依然洋溢在人们的笑脸上,流淌在人们的祝福声中。

  伟大的“年”,伟大的春节,为我们带来的太多太多,珍惜着一切吧,好好过年,好好寻找年味,只要你肯,那最浓的情意与最真的年味都将扑面而来!

年味小学作文7

  最近听到有许多这样的声音:“今年的年味没以前的浓了。”“不能放鞭炮了,都没什么年味了。”但是,年味到底是怎样的呢?

  我坐在回家的高铁上。车上的人都有着大包小包的行李,而眼中流露出回家的欣喜、兴奋。“我上车了,马上就到家了。”在电话中对家人报的一句平安,便是最好的礼物。年味,是归家的欣喜。

  很快,我下了车。在人群中,我看见了一双正焦急寻找的眼睛,那是我的奶奶。我凑了过去,当她看见我时,粗糙而慈祥的脸上逐渐浮现出动人的笑容。她将我手上的包夺了过去,拉着我的手,温暖而又亲切。“怎么这么慢呐”她像是抱怨,更像是为我的到来而喜悦地说着。年味,是重逢的快乐。

  除夕夜,全家围在一张圆桌。桌上是桌丰盛的菜肴:油亮的腊肉,鲜红的猪血丸子,层层叠叠的蛋饺……桌旁是幸福的一家:大人们讨论这一年的收获,将酒杯举起互相碰杯,小孩们津津有味地吃着,有模有样地学着大人也举起酒杯。十几张笑脸共同期待着新年的到来。饭后,一家老小又围坐在电视边,被小品逗得哈哈大笑,为杂技的精彩而鼓掌,随着动听的音乐轻轻哼唱。年味是丰盛的菜肴,是电视的'约定。

  到了新年,亲朋好友们便开始相互拜年。大家一起,仿佛总有着数不尽的话题。红包也是新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过去的纸质红包到近代兴盛的电子红包,都寄托着大家的祝福,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年味,是祝愿的传递。

年味小学作文8

  塘下,不小也不大,只是一座小镇。但小镇上的年味,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早晨,一起来,看向窗外,整个小镇焕然一新。每一家店铺前,都装点着喜气洋洋的装饰物,连树上都挂着一串串彩灯。好几只巨大的气球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闪亮,发出金色、红色的`光芒,在空中随风摇摆。路上,车不多,人,也不多,倒也没觉得冷清,也许是装饰物的作用吧,整个小镇一派沉浸在睡梦中的模样。

  午后,人渐渐多了起来。公园里,小孩们都穿着新衣,玩着游戏,脸上露出稚嫩的笑颜。卖糖的婆婆一如既往微笑着,推着卖糖车在公园里转悠,孩子们见卖糖车来,手里都握着几枚硬币,一窝蜂似的向卖糖婆婆跑去,婆婆笑呵呵地说:“大家别急别急,新年到了,阿婆给大家送糖来了!”“好耶!”孩子们手里一人一颗糖,脸上是清晰可见的笑容。我手里也攥着一颗糖,红红的糖纸,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剥开糖纸将放入嘴中,浓浓的甜味在嘴中漫延开来,我想,这就是年的味道吧。

  傍晚,到处是霓虹灯在闪耀,夜空,是一片璀璨。人们结伴走在繁华的街道上。车开始多了起来,大家肯定都赶着回家吃年夜饭,和家人团聚呢!“噼哩啪啦,噼哩啪啦”咦?是哪家淘气的孩子在放鞭炮?看着小孩儿拿着点燃的烟花棒,笨拙地甩来甩去,似乎是想让烟花棒更亮一些,我不禁莞尔。

  走在小镇的街头,看着热闹的人群。手机“叮”的响了,一看,收到一条匿名信息:除夕快乐。

年味小学作文9

  最近的阴雨天气确实不怎么令人高兴,可过年的喜气早已满满地挤进了阴雨的天空,有时看见了街上的人们都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急匆匆地往家赶,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笑逐颜开,他们的手上还提着新衣服,这不禁使我联想到过新年穿新衣的习俗。

  小时候穿新衣总是那么高兴,不管新衣的式样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会欢欣不已,就会觉得是过年最好的象征,是一年里最好的衣服。

  早在春节降临前,为了接待亲戚朋友上门拜年,我们都会把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在门上贴上一幅春联,祈求好运。传统的对联是在红纸上写上黑色或金色的联语,什么“财源广进”“步步高升”“富贵满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话语。

  送灶神是过春节前的一件大事。听奶奶说,送灶神是在农历的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人们都希望灶神上天能替他们说几句好话,因此这一天人们都会特别准备些丰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这一天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辞旧迎新,吃团圆饭。一年一度的团年饭能充分地表现出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在吃完团圆饭后,就开始守岁了。

  最值得小孩子们高兴的不仅仅是在过年的时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为重要的是能够收到大人们给的压岁钱,收压岁钱也可以说是收红包,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大人们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在爆竹声中,春节就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是挥之不去,仍给了人们无尽的回味。

年味小学作文10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一方沃土养育一方人民,在贾鲁河畔,便是我的家乡——中牟。

  家乡过年,不看奢华,不图喧闹,只求三个字:年味儿。善良淳朴的中牟人民,讲究喜庆,讲究欢乐。每年一到腊月,家家户户便忙碌开来,头几个星期,便物色好满意的春联佳句,好请老师傅来书写,最后在除夕夜贴上,以显喜庆。这个时候,家人们总要都添置几件新衣服,而最好的那件,要留到大年初一走亲访友的时候贴上,好显出一派“新气象”。那股精神劲儿就甭提了。

  大年初一的早晨,头一件事就是赶紧煮上一锅热水饺,并趁热由晚辈们端到村里的长辈家里,为的是让这些年纪大且身子不方便的老人们也能吃上可口的饺子,不要饿着。端的饺子要以别人家的为主,别人家送完了,自己家才能吃,以显出晚辈们的孝敬来。

  过年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日子之一。领压岁钱是其一,但更重要的'是能吃上可口的“花糕”。所谓花糕,便是将一条白面团拉直,卷出六个卷儿,夹上红枣,再用刀顺势划出一道道美丽的旋儿,蒸好变成了美丽的“花糕”了。

  吃过饺子、“花糕”,领过压岁钱,趁着大人们走亲访友得当儿,便是男孩们放炮的大好时机。那些大号的几百响的鞭炮,小孩插不了手,但一般的小炮也够孩子们玩了:“飞毛腿”、“二踢腿”、“双响炮”······走到路上,随时随地都能听见不知从哪儿传来一阵响声,胆小的人免不了会被吓一跳,可在这欢乐之后,不知为何,一股浓浓的温暖也荡漾在心头,一圈圈回荡······ 一年又一年,欢乐永不停歇。不知不觉间,许多年过去,家乡的变化翻天覆地,不变的永远是那浓浓的年味儿······

年味小学作文11

  虽然春节已经过去了,可是奶奶做的饺子的味道,依旧在我的味蕾中停留不散。

  ‘‘奶奶,我要吃你做的冬瓜饺子,我要吃。’’

  ‘‘馋猫。待会儿有你吃的。’’

  我在一旁看着奶奶把猪肉剁成肉末,葱姜也切成末,放入瓷碗中;再把冬瓜去籽去皮剁碎,攥一下水分,烧熟后,放入另一个瓷碗中;再把第1个瓷碗中的菜末蒸熟;然后把两个瓷碗中的菜末和在一起,搅拌均匀。没想到,做菜馅也要花这么大工夫。

  接下来就是做皮了。第一步在面粉中放入适当的水量,揉成面团;第二步用手把面团揉成长长的条,再用刀把条切成一个一个的小团子;第三步用擀面棍擀成饺子皮,这时侯要注意,不能把饺子皮擀厚,也不能把饺子皮擀薄,力度要适中,要有熟练的手法才可以做好。

  最后就是包成饺子了。只见奶奶一手拿起饺子皮,一手拿勺子,匀起了半勺的`馅,紧接着,奶奶把馅放在皮中间,放下勺子,迅速把皮对半包起来,不一会儿,一只精致的水饺就做好了。

  我看着看着就忍不住学包起来。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饺子皮,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勺子,匀起适量的馅放在饺子中间,再用水湿了湿大拇指和食指,把食指在饺子边缘摸了一圈,,在包起饺子。呀!不好!我用力过猛让皮破了一点,我急忙用手捏了一下,这才“补救”过来。终于包好了,虽然外形不美观,但是里面至少有我付出的汗水呀!

  包好饺子,我就催奶奶快煮。煮好后,我给自己和奶奶分别盛了一碗,嗯!这种味道,太美味了!

  有人曾问我:“你故乡的年味是怎样的?”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奶奶做的饺子,就是我心中家乡的年味!”

年味小学作文12

  “年味在哪里呀年味在哪里?年味在那不同的场景里……”年味不一定一定只在除夕那天,过年后也处处透着年味。

  放鞭炮

  手里是打火机,面前是大院子,地上是各式各样的鞭炮,什么“摔炮”、什么 “孔雀开屏”、什么“擦炮”,都准备好了。

  哥哥在地上摆好“擦炮”,拿出打火机点好火,扣上铁罐,赶紧逃走。一、二、三、四……彭!!!铁罐“飞”了起来,一缕烟散开,可把我这个不敢放鞭炮的人吓坏了。“啪——”一个小鞭炮在我身后不远处炸了。我被吓呆在了原地,可哥哥姐姐还在笑我。“对不起呀。”“就是偏了点!”“啊……你们还说!”

  年味在鞭炮声里。

  包饺子

  我轻轻撕下一片饺子皮,摊在左手上,右手拿起勺子,舀起一团肉泥, 放在饺子皮中心,再用手指点点清水,抹在饺子皮边缘,将饺子皮对齐捏拢,两边向上一按,将角捏在上边。在饺子后面按一按,下面也按一按,一个饺子就按成了。

  看看盘子里的饺子,有的”货物’不足,快要倒下了;有的“皮开肉绽”,明显肉馅太多;有的“稳重端庄‘,包的很好。有的像个营养不良的小孩,有的'像个因为太胖而破了腰带的富翁,有的像个发育正常的少年。

  年味被包在了饺子里。

  年味还在哪里?吃团圆饭时的话语里?长辈发的红包里?新年钟声里?

年味小学作文13

  穿新衣,蒸馒头、贴对联、拜年------这些记录了我们祖先礼貌的一个个符号,不仅仅就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胎记,更就是每一个人记忆中的“年味”。这天,就让我们一齐走进牛年春节,感受一下那赋予了现代情感、充满了书香情调的新“年味”------

  购书狂

  也许受爸爸爱看书的.影响,我这个“小书虫”有先天爱看书的遗传,每年大部分压岁钱都被我用来买书了,这不,大年初四,我已准备选购新学期的教铺资料了。

  我来到南京新街口书城,店里红红的中国结和大灯笼衬托出浓浓的“年味”。书城内人来人往,很就是热闹,为读者准备的座位已座无虚席,找不到位置的我只好站在书架前看书。一些“小书虫”干脆就席地而坐,地面虽然很冷,但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看书的热情。

  听旁边的工作人员说,今年春节每一天来书城的人都很多,早晨书城还没开门,就有不少孩子等着进场了,不少像我这样的“小书虫”在书城一呆就就是半天。等我精心挑选了几本自己喜欢的名著:《钢铁就是怎样炼成的》、《繁星春水》、《鲁宾逊漂流记》,结账的队伍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我惊喜地发现其中不少孩子就是爸妈陪同来购书的,手里拿的就是沉甸甸的新书。

  新春的“年味”里融入了书城暖暖情调的书香味!

年味小学作文14

  窗外,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个不停,屋内喧闹嘈杂,小孩子追逐打闹的尖叫声将街道上行色匆匆的人影岔开,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

  小时候的我,也和这群小孩子一样,多么盼望新年的到来。那天,会有新的衣服,新的鞋子,还有大人们给的压岁钱,别提有多开心了!而现在,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目光呆滞的望着电视机屏幕,早已没了以往的活泼和张力。

  如我所想,妈妈和奶奶正在厨房里忙上忙下,但餐桌上已经被大大小小的'盘子占满了,我一直很不解为什么要烧这么多的菜,且到最后也不一定全吃得完。开饭时,亲戚们聊得如火如荼,给这喜庆的团圆饭又添加了些热闹,每当这时候,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站起来举杯欢庆,为来年许下自己美好的期盼。那一股浓浓的年味围绕着所有人,也蔓延在屋子的各个角落里。

  不知不觉,零点已至。在除夕这一夜,我最喜欢的,莫过于守岁了。每每这时,我都会坐在阳台上,观望着楼下的小孩子们,欣赏着鞭炮刹那间放出的流光溢彩,人们往往会将自己的希冀与憧憬寄托在美好的事物里,然后继续奔波于现实的压力之中,每次我都会很佩服这些人,到底是一种什么力量支撑着他们不能停下脚步。

  那一天晚上,我睡得特别晚,脑海里总是在思绪着某些令我捉摸不透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街上残留着昨天炮竹的遗骸,空气中弥漫着鞭炮的味道,令我嗤之以鼻。大年初一街上安静的令我诧异,一路上也没瞧见很多人。买完早餐,准备打道回府,倏忽,一阵微风袭来,拂过耳畔,显得分外柔和,好似家人亲切的问候,也顺便捎上了一缕年味。

年味小学作文15

  “去!快把你的袜子给我洗了,真没规矩!”若有同学听到妈妈对我这样说,可能会感到奇怪:怎么,大男生要洗袜子?兄弟,太没尊严了吧?不会是犯什么错被罚了吧?

  呵呵,兄弟,我想告诉你:在我家,洗袜子绝对不是惩罚,而是我家人人应有的基本习惯,也算我家很有“个性”的家风吧。

  在我家,你永远不会看见我的妈妈在洗袜子啦,鞋垫啦等之类的小物件儿。为什么呢?嘿嘿,很简单,谁穿谁洗呗!对,没错,在我家,我们每个人不论是在洗脸还是洗脚之后,都会习惯性地把自己的袜子、鞋垫等顺手洗了,并挂在阳台上。所以在我家洗袜子,尤其男人洗袜子并不是什么有失“尊严"“脸面"的事,反而不洗袜子却有点不好意思。

  同学们在写作业的时候是不是大都讲究速度而不讲究质量,往往都是疾风骤雨般的写完后,就两手一甩再也不管了?而我由于在家里养成了这个做了主要事再顺手做有关小事的`习惯,所以总是在做完作业以后,也顺手再翻一翻书,也往往在这时发现作业中的一些问题,就及时改正,日久天长,也就保障了我的学习质量。因此,我想,如果说我的成绩还不错的话,这应该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吧。

  家风,家风,它不像国法那样严肃强硬,也不像社会风气那样影响广泛深远,它只是存在于一个小小家庭中,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但它却会。暗暗引导着我们走向未来。我的未来我还不能确定,但我希望我家飘着洗衣粉味的家风能永远伴随着我,使我带着这种“清气”去走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