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的作文

时间:2023-05-24 16:47:42 作文 我要投稿

年味的作文【推荐】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年味的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年味的作文【推荐】

年味的作文1

  每年都是充满年味的饭桌。年味是什么?打我记事起,我就一直问我的姥姥。姥姥每次慈祥地对我说。年味是吃饭的香味,咱一家人聚在一起团团圆圆地吃年夜饭,就是年味!

  在我读小学以前都是和姥姥住在一起,爸爸妈妈在外地工作,每当快过年夜之时,姥姥总是会带我上集市买一些好吃的和做饭用的食材,春节前些天,家里出现了大大小小的箱子,这些箱子里都是过节的零食、给亲戚的春节礼物……

  这天,姥爷和爷爷准备了钓鱼竿,小水桶带我来到小塘边,钓起了鱼。过了一小会,奶奶把我叫到房间里,拿出一叠红包和厚厚的一叠红毛爷爷——包压岁钱

  我小心翼翼地包好每一个红包,在每一个红包里还有我对大家新年的祝福。

  在姥姥的厨房里,散发出每年只有一次的年夜饭的.香味,餐桌上一盘一盘的饭菜都像是特殊的,桌子上有烤鸡、腊肉和火锅。阵阵香味扑鼻而来。已经许久没有吃到的年夜饭,味道却依然很熟悉,都是姥姥亲手做的,如今,姥姥老了,可她做的年夜饭味道还是那么香。可能再过不久,年夜饭就要变成另一个味道了!想想还真是舍不得。

  天渐渐黑了下来,我坐在椅子上一直看着门外,突然,一道强光闪过我的双眼。我竟然在黑暗之中认出那辆车——爸爸妈妈回来了

  饭桌上,我们乐得不可开交,就在我们聊得开心之时,姥姥端上一锅热腾腾的饺子,这是过年家家必不可少的。真正的年夜饭就是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我做饭你边点头边夸我。这饺子里包含着姥姥日日夜夜对孙子孙女的思念和对大家的新年祝福。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外面响起了爆竹声,这时旁边的爸爸不禁引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就是年啊!这么快又过了一年了!”此时,家家户户都挂着灯笼,以表示对新年的喝彩!

年味的作文2

  年味是团圆饭浓郁的香味,也是儿童放爆竹时的喧嚣,更是家人团聚的暖意。

  除夕夜,叔叔从工厂赶回老家,本没有假放的爸爸向老板请假回家,妈妈-妹妹和我也匆匆回家,爷爷奶奶杀猪宰鸡捕鱼,为我们准备丰盛的菜肴,奶奶一手拿锅铲一手抓筷子,一边炒一边试味,比菜馆里的大厨更有模有范,“开饭啦!”叔叔扯开嗓门喊道。姑姑把奶奶炒好的菜一碟一碟地端上桌,鱼肉的香伴着小菜的清香一步一步把我们引诱上桌。我知道,这就是年味。

  当然,过年也少不了放鞭炮。

  放鞭炮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从前有一个吃人的怪兽,它的名字叫年,每到过年的时候,就会8吃人,为了赶走年兽,人们绞尽脑汁,终于想出了办法,年兽怕火光,怕响声,于是,人们就用烟花爆竹来攻击年,把年赶走。所以,每当年兽来临之际,人们就会用烟花爆竹来驱散邪气。

  堂妹到我家来和我一起放鞭炮,我们各持一根鞭炮,一个打火机。点燃,使出吃奶的'力气把它扔得老远,有时扔到鸡鸭群中,吓得它们一蹦三尺高;有时扔在长辈脚旁,他们只笑笑。到了晚上零点,每家每户都开始放鞭炮,来迎接和庆祝这新的一年,这农重的新年气息夹杂着炮灰味,这就是年味。

  年味,年味更在于家人团聚。

  “包饺子咯!”妈妈叫到。饺子味在年味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北方人特别爱在过年时吃饺子,那肥中带瘦的馅,加上些料酒,那味真是让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再在馅中加入葱花,那滋味无法用语言来形容。蒸煮完后,香味那真是扑鼻而来。的一碗醋,一大碗饺子,吮吮饺子上的醋,一咬开,又会有一股汁混着醋一起流入口腔中。饺子就好比家人团聚,那种温馨的味道就是年味。

  仔细想想,其实年味有很多。都饱含着新年的温馨与美好,想象一大家子围坐在大桌旁吃饭,虽有些挤,但是谁都互相夹菜,这一种温馨只有在过年时才能感受到。这就是年味。

年味的作文3

  睁开惺忪的睡眼,从床上翻身站起,一瞥桌上的日历,欢喜、激动在心中蔓延。今天,是大年三十呢!

  除夕这天,通常我都会与父亲一起贴春联。我拿起胶带和春联,随着父亲走向门外,心里不禁一阵感叹。仿佛又看到从前,一头短发的小姑娘骑在年轻父亲的肩上,伸直又短又小的手臂费劲地贴着春联。如今,女孩手脚麻利地将胶带剪成一块一块,递给两鬓斑白的父亲。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十三个春秋转逝已落在身后,但往日时光仍历历在目。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眨眼、一瞬间,那些人和物,便停留在了童年记忆的原点。我们在时光的长河中被打磨得愈来愈坚硬圆滑,我们长大了,但那股年味,如一壶醇酒,却依然如旧。

  厨房是母亲的舞台,在这天她和往常一样忙碌。她用长满老茧却灵巧的.双手,变戏法似的为我们带来了美味佳肴,数十年如一日,从未停歇过。现在,那个曾经在厨房到处乱窜的小女孩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在厨房忙上忙下满头大汗的大姑娘,她和母亲在除夕这天一起谱写着最悦耳的锅碗瓢盆交响曲。一碗又一碗、一盆又一盆,顿时整个屋子里香气四溢,惹得客人们口水直流,看着就直说好。我笑了。年味,就是母亲的味道。

  餐桌上,宾客们举杯欢庆,叨叨家常,互相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说笑声不时地在耳畔响起,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到点了,全家人都坐在电视机前准时收看一年一度的春晚。通常,长辈们会伴着春晚的欢歌笑语派发红包。这刻,也往往成为晚辈们最为欢喜的快乐时光。不论多大的红包,都足以让孩子们欢呼雀跃、手舞足蹈。这些红包,代表着长辈对晚辈新年的祝愿,也代表着一份吉利,一份喜庆。等到零点,新年的钟声敲响,人们的欢呼声与烟花爆竹声便融合在一起响彻夜空,过年的气氛达到了最高潮。我望着窗外的阵阵烟花,它装饰着黑夜那恬静沉默的脸庞,使其变得比任何时候都要光彩夺目。烟花的光亮映衬着每个人的笑脸,这种欢乐美满合家欢的气氛蕴含着对新一年美好生活的祝福,如一缕缕幸福的丝线,将人们的心彼此紧紧缠绕在一起,感受着最真挚的家的亲情与爱。

  要我来说,年味,不就是家的味道吗?

年味的作文4

  窗外下起了绵绵细雨,路上的行人依旧不慌不忙的走着。我站在门前,感受着这丝丝细雨,雨滴轻轻地落在我的手中,远处传来几声爆竹声,随后是几个孩子的哈哈大笑声。

  这一刻,我挺羡慕这些无忧无虑的小孩子。小时候我也很喜欢春节,喜欢和哥哥弟弟们一起放鞭炮打雪仗,喜欢一家人团圆热热闹闹的感觉,喜欢大人塞红包到我手中的暗暗自喜。而现在似乎少了些什么,我也没那么热爱着春节,只是为了应付大人们搪塞几句万事如意、恭喜发财,便飞奔而去。

  除夕晚上,接近0点时,大家都在QQ群微信群里互相预祝春节快乐,与各自最好的.朋友约定在0点时要给对方打电话。当然,我也不会例外,也给最好的朋友准点打电话,然后道一句新春快乐,寒暄几句也就默默挂掉了电话,一条群发祝福发给全部好友,再在QQ空间看看自己的定时说说有没有人点赞,听着四处传来的烟花声,躺在床上渐渐入睡,就算着春节的意义没了吧。

  以前社交软件不流行时,我们不是各自拿着手机给各自好友群发祝福,而是看着最亲的家人们,互相祝贺一声新春快乐!然后相视一笑,继续看着春晚,一起给老一辈守岁,心中真心希望他们能长寿。

  这个年,哥哥弟弟都没一起上山跑来跑去,各自拿着一把枪对战,看谁最后谁“战死”的次数最多,其他两个人就围着他笑。而是守着各自的手机打《荒野行动》,偶尔笑笑对方的技术渣。也没有在无边无垠的田野上追逐,也没有去山中玩捉迷藏。只是坐在沙发上看着“抖音”。

  大年初二,到了傍晚,在我催促下哥哥和我一起去放了鞭炮,也将写有我们愿望的孔明灯送上了天空。可是却找不到以前一起放鞭炮时的温馨了,反而像是为了完成任务才匆匆忙忙放的鞭炮。

  这个春节,被手机亮屏夺去了那本该浓烈的年味。

  这个年,失去了本来的年味……

年味的作文5

  记得小时候,年味是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是藏在枕底的红包,是除夕夜绚丽多姿的烟火,是暖炉前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的春晚。

  记得小时候,除夕是手中噼里啪啦的鞭炮,是出炉的香喷喷的饺子,是夜空中飘摇的孔明灯,是缩在妈妈怀里冻得打冷颤的我。那时候,我会天真地问一句:“妈妈,天上那些亮亮的东西是什么啊?”妈妈会说:“宝贝,那是孔明灯啊!”

  现在,过年时,我看见的是妈妈用手机抢到大红包的兴奋,听见的是爸爸看着手机时不时的轻笑,闻到的是空气中弥漫的冷清和窗外传来的硝烟味,我知道,年味变得不同了,不再浓烈,不再欢快。

  小时候的年初一,我和爸爸妈妈会走街穿巷的去拜年,迎来长辈们亲切的笑脸,接到一个又一个能让我笑开花的红包,爸爸妈妈那时会这样对我说:“来!叫大伯!”爸爸妈妈会走进长辈们的家,跟他们回忆往事,真情流露亦或是闲聊家常,还有谈天说地。而我则捧着手上的红包,在旁边傻傻的听。现在,初一时,爸妈去拜年,只会专注地看着电视,偶尔问两句没营养的话:“最近过得怎样?”“还好。”年味变得淡了。

  小时候,我和表哥会欢天喜地地放鞭炮,有时吓到鸡和狗,弄得鸡飞狗跳,换来长辈们的哈哈大笑。鞭炮不够了,我和表哥又会走去有点距离的集市,满载而归,拉回一包包,一条条,一盒盒的鞭炮。

  而现在,我与表哥很少见面了,变得陌生了,疏远了,哪怕是过年在一起,能聊的也只是最近打的游戏。年味悄悄地去了。

  我发现,当我不断长大时,我的亲人却在不断的陷入手机和电视的'圈套,愈陷愈深,难以自拔了。哪怕是在家人团聚的春节,手机,仿佛是一道不可逾越的深渊,隔开了坐在一起的家人的心。有时,就算家人近在咫尺,他们也更愿意用一个又一个表情包来取代自己的微笑——他们逐渐麻木的内心难以露出一个真实的笑容了。年味也被手机给逼退了。

  啊!儿时的年味啊,你就这样远去了吗?

年味的作文6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这不正是我们最爱的除夕吗

  爷爷会和爸爸一起把大红灯笼挂上,叔叔则拿出写对联的纸,刚劲有力地写下“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做完后,大家在拿出鞭炮,在院子及那一条路上放上,等大家都出来了,就点了鞭炮。鞭炮噼里啪啦的炸着,只留下了满地的红纸屑,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红地毯。

  奶奶,妈妈,婶婶都在厨房里,准备午餐。同时也将年夜饭的食材准备好。桌上的肉馅被塞进苦瓜中,豆腐里,装满了几大盆。这些不只是我们自己吃,还要将一部分送给邻居们。

  大人们都忙个不停,还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这一天,大人允许我们不用写作业,可以放心玩。拿着零用钱,在集市上瞎逛,是我最喜欢的。集市上的东西都很便宜,手掌大的一个面点只要两元钱。街上有很多卖糖画的,卖糖葫芦的,全都围满了人。旁边的小店有卖小灯的,模样很别致,价格也很可观……

  等我们会到家,其它事情差不多也做完了,大家就坐在一起吃饭,大人们还有说有笑的谈论着发生的事情。桌上大部分都是肉,只有少量的蔬菜。过完这个年肯定要胖。

  午饭过后,大家都没事可做,爷爷奶奶开始午睡,大人坐在房间里看看手机,或是兴致勃勃地谈论着什么。我们好不容易得到批准,肯定不会去写作业,在外面疯了一下午。

  年夜饭实在是丰富,平时我们爱吃的这一顿都会有。大人们吃着吃着便开始将过年时那些规矩,已经规矩的来历。男人们讲着讲着就开始喝酒,喝得醉醺醺,喝得满身酒气。

  最后,大家在一起看春晚,看电视里的人唱着热情的歌,跳着炫酷的舞,演着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小品……小朋友们都撑不住了,包括我。只能听见那首《难忘今宵》在耳畔回响。

  在优美柔和的旋律中,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到来了。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在新的一年里快乐幸福,心想事成!

年味的作文7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这首《忙年歌》几乎每个小孩都能背上那么几句。年,在人们看来是个美好幸福的节日。因为那些整年都忙着工作,四处奔波的人们能够回到家与亲人们聚一聚;那些忙于学习的孩子们,也可以好好歇歇了;那些总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守着一间大房子的老人们也终于有机会看看自己的孙子孙女了。年,就意味着团圆。

  每逢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备年货、贴对联、拜年,但最重要的还是那一顿年夜饭了!

  回到家,伯父伯母们便绽开笑脸朝我们走过来,一边招呼着大家吃水果零食,一边把不知打开了多久的电视机的遥控器递给我们时,我心里不由得暖暖的。

  年味,当然是藏在香喷喷的年夜饭里了。“吃饭啦吃饭啦!快点快点,吃年夜饭啦!”姑姑在用她那特有的大嗓门叫我们去吃饭呢。

  刚下楼,便闻到一股浓浓的饭菜香味。我奔向饭桌,哇,好丰盛的饭菜!大人们都已经到齐了,伯母见我来了,便招呼我坐下。接着,堂哥堂姐们也来了。年夜饭,就这样开始啦!

  虽然吃饭前已经吃了不少的零食了,但面对一些看起来就觉得好吃的菜,我食指大动,嘴巴算是没停过。

  年夜饭上,大人们边吃着饭,边聊着生活中的趣事,不时还给孩子们夹夹菜。孩子们忙着与碗中的饭菜作斗争,吃得一嘴油,偶尔抬头给大人们的聊天插几句嘴。我想,这就是年的味道吧。

  吃过年夜饭,便是看春节联欢晚会了,这也是一项年味十足的活动。虽然由于网络问题给耽误了一会儿,但伯父用了回看,所以,我们便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一家人坐在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看着春晚。

  看到小品精彩部分时,大家一起大笑;听到音乐时,会唱几句的.,能哼几段的;都跟着电视一起唱、哼。好不热闹,年味也就藏在这里面了吧。

  年味是过年不可缺少的,只有团团圆圆,开开心心,热热闹闹的一起过年,才会有这珍贵的年味!

年味的作文8

  过大年,嗨翻天。

  每逢过年,总是会有很多摆摊小贩。我一路逛过去,听到了一个让我颇为心动的声音:“卖棉花糖啦!漂亮的花式棉花糖啊!”我循声而去,看到棉花糖很新鲜、很漂亮,但价格很贵,35元一个。我咬牙买了一个,却只能扔了——咬一口?太黏!舔一口?太甜!观赏用?蔫了!

  好亏呀!再听这吆喝声,却变得华而不实,明显不可信了。

  这时,我听到了一个小孩的声音:“妈妈,我也想要棉花糖啦,买一个嘛。”“太浪费了,没意思,你看看35元多贵啊。”妈妈硬拉走了那可怜的孩子。“可是人家都买了……”小孩一脸委屈,一步三回头。

  小贩看他难过的样子,说:“大过年的,要开心,来来来,哥哥送你一个。”他笑眯眯地从货架上摘下一个棉花糖,一个如芙蓉花般的棉花糖,走过去,弯腰递给那孩子,“来,拿好了!”说着亲切地摸了摸那孩子的脑袋。接着回去继续吆喝:“卖棉花糖啦!漂亮的花式棉花糖啊!”这吆喝声里的华而不实,突然被浓浓的人情味盖过了。

  侧耳听来,小贩们的吆喝声汇成了一片声的海洋,不像壶口瀑布的声浪,层层叠叠;也不像摇滚乐曲的声响,狂放自由;它是杂乱无章却又充满人情味的,它包裹你、温暖你、融化你,让你似乎与世界融为一体。这,是年的声音。

  放眼望去,大街上一片红。灯笼是红的,春联是红的,店招牌是红的,就连人们,也大都穿着红衣服。到处,那鲜亮的红色不断冲击着我的眼球。热烈而奔放,鲜艳而绚烂。这,是年的`色彩。

  这时,我一向“稳坐钓鱼台”的鼻头突然耸动了两下:羊肉串!好香啊!羊肉串上撒着大红的辣椒,吃在嘴里,热乎乎、香辣辣的,喜庆而热烈。这,是年的味道。

  年,是喜庆的,也是欢乐的,那浓浓的人情味无处不在。用心品味,用心享受年的朴实无华、喜气洋洋。

年味的作文9

  一转眼,我已经过了十二个年、赏了十二次年景、尝了十二种年味,手指头都不够用了。那令人着迷的年味到底是什么?

  年味是玩

  小时候,觉得年就是放假,放假就是玩,所以年就是玩,专门玩的。那时,我可跟别的女孩子不一样。我不喜欢吃糖、不喜欢讨红包、不喜欢规规矩矩坐在家里看动画片,我爱放花炮。但我不喜欢鞭炮噼里啪啦震耳欲聋的声音,我喜欢夜里看烟花争先恐后地冒出来,在单调的黑夜划过属于自己的灿烂,如梦如烟,令人向往。又或者买几盒砸炮,呼几口气、瞥足力气、做好准备,往地上一砸,“3、2、1,啪!”若发挥得当,可以惊得母鸡忙扑闪翅膀,而我则开心得手舞足蹈。

  年味是热闹

  在我的记忆中,过年总有很多人一起。先是买年货的那段日子,大街上人山人海,超市被堵得水泄不通,收银台里三层外三层都是人。那满手都是塑料袋的',脸上定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接着,灯笼挂起来了,对联贴上来了,年货摆上来了,家家户户红火起来了。

  到了真正过年的时候,就更热闹了。孩子们都一窝蜂地出来了,我看看你的炮、你看看我的糖,小脑袋凑在一起,像在讨论什么机密。大人们也坐不住了,拿起板凳坐在外面。有的在好奇地看着孩子们玩乐,时不时和他们一起哈哈大笑;有的磕着瓜子,和老人聊着家常;也有的拿着红包,大声叫唤,孩子们便围拢过来,开心接过红包,道声谢谢,又去玩了。

  年味是我们在一起

  现在,我知道了,过年家人要在一起。不管你身在何方,又是一年的沧桑,你或悲或喜、或忧或乐、或虑或悦、或忙或闲,或失败或成功,请相信,家永远是你最温暖的港湾。若你是败者,不要灰心、不要丧气,勇敢回家,家人会给你鼓励和安慰;若你是赢家,更要回家,分享你的快乐和喜悦。我们在一起,让年有年的味道。

  年就是这样,年味亦或如此。这个辞旧迎新的神圣时刻就要来了,先说这么多,我要去准备过年了!

年味的作文10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写出了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人们把春节定于农历正月初一,但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算结束。

  春节在孩子们面前永远是美好的,因为春节可以放鞭炮,贴春联,穿新衣服,走亲戚又可以拿不菲的零花钱。正月初一,我们全家与其他家庭一起拜访各自的家庭。每去一个家庭,小孩们的目的都是,餐桌上各式各样的零食,遇到自己喜欢的,就藏在口袋,不予他人分享。

  春节在家庭主妇眼中是忙碌的,她们不仅要打理家务,还要买年货以及为那些走坊亲戚的人放鞭炮,倒杯热茶,发香烟。看见他们一个个笑眯眯的,也不容自主地笑了。

  到了徬晚,每个人都回各自的家庭吃着饭桌上香喷喷的饭菜。在途中,我们每人都分享了20xx年获得了哪些成果,有时候也会鼓励他人怎么去更好的完成还未完成的任务。

  吃完年夜饭,我与堂哥堂姐们玩起了鞭炮,调皮捣蛋的我把一只鞭炮放在了家门口,“啪”的`一声,把还在餐桌上吃饭的长辈们给吓了一跳。妈妈见状,准备打我的时候我伸出了舌头,跟妈妈说:“你之前跟我说过,春节不能打人,说脏口,不能泼脏水,不能倒垃圾以及洗衣服。”妈妈听了之后,放下了手上的筷子,说了一句:“算了,这次先放过你,会长沙再修理你一顿,还有放鞭炮去其它地方不要在家门口放,听见了吗?”我点了点头,走出前,还扮了个鬼脸。家人们也随之,被我们母女俩给斗乐了。哥哥见了,问:“还玩鞭炮吗?”我道:“那必须的。”刚说完,一声炮响吓得我连蹦三跳。后来,我发现是哥哥放的,说了一句:“果然是亲哥。”

  这份浓浓的年味,是多么温馨,热闹,美满以及快乐!

年味的作文1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马上就要迎来了新年,大街小巷的年味也是越来越重了。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年味儿。人们一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似的,不知疲倦的,都在忙着准备着自己的年货。到处都充满了过年独有的气息——年味儿。

  你要问我年味是啥味,那我就好好跟你讲讲。

  年味是香,是灶上锅里火光烧烤出来的醉人的饭香,也是酒坛子里漫出的丝丝酒香,更是开开心心的孩子们手里的粒粒糖香。酒香醉人,饭香醉人,年味更是醉人。每当到了年尾,大人们就忙的不亦乐乎,准备食材,置办年货,张贴春联......这时,浓浓的年味就出来了,大街小巷的.人们见面都会打声招呼,互相寒暄问候,询问对方年夜饭准备的咋样,是不是回老家过年等,一切都是那么和谐温馨。

  年味也是声,是门外街道上生生鞭炮声响,是漫天绽放的烟花声,是人们走亲访友时互相寒暄的声音。每当快要过年之时,本来安静的街道就被鞭炮声吵的像炸了锅一样,夹杂着人们拜年时熙熙攘攘的欢笑声,这条街道仿佛重获了新生,格外的热闹。到了除夕夜十二点,真正的“轰炸”这时就开始了,噼里啪啦。这时原本漆黑的天空也仿佛被点燃了一样,被燃放的烟花照耀的五彩斑斓,分外美丽。

  年味更是景,是树梢新抽的嫩绿翠芽,是墙角露出的一丝丝梅花,也是是随寒风摇曳的盏盏红灯。“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年味之景,在暗处逢明,在旧处逢新。你看那窗外绽放的烟花,是人们向新年问好;你看那街道上燃放的鞭炮,使人们向新年祝福;你在看公园里那一盏盏红灯笼,使人们向新年准备的贺礼。

  人们总说越长大年味越淡了,其实并不是这样,是因为我们长大了,儿时想要得到的东西现在可以轻而易举的得到了,就连父母也开始跟我们商量起来了问题。或许,过年让我们知道的就是要珍惜每一年每一个人吧。

  年关越来越近,街上的行人、车辆也越来越多。在外的人们也都忙着回家与父母团聚,这或许就是年的魅力吧。街道两旁的大树上也不知不觉的装上了各色各样的彩灯,挂满了一串串红红的大灯笼,让大树们也体验一把过年的感觉。这一刻。我们的城市像是换上了过年的新装,眼前美丽的景象在告诉人们:年味近了,新年马上要来临了。

年味的作文12

  不知何时,火红的灯笼跳上了家家户户的楼台,在风中摇摆着胖胖的身躯;散发着油墨气息的对联在比拼着谁更有文采……不经意间,春节离我们越来越近。

  弹指一挥间,时间就到了除夕。太阳依依不舍地看着大地,因为明天它看到的就是崭新的大地。夜幕降临时,每家每户都围坐在一起,享用着丰盛的饭菜,享受团聚的幸福,畅谈来年的希望……不同的菜代表着不同的寓意:“年年有余",”岁岁平安"……各种祝福都体现出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吃完年夜饭,就开始守岁了。大家聚在电视前看《春节联欢晚会》,这场晚会精彩纷呈,让人大饱眼福。有幽默风趣的`小品,有优美动听的歌曲,还有热情四溢的舞蹈。这些节目有的表达年轻人的活力律动和青春梦想;有的唱响新时代奋发向前的火热激情;还有的倡导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节目丰富多彩,看的我们眼花缭乱。

  不知是哪一声鞭炮响起,将正沉浸在其乐融融的人们召唤到家门口,奏响这新年的"乐曲",一阵阵鞭炮声齐鸣,在天空,在大地,画着最绚丽的图案。空中,美丽的烟花令人目不暇接,有的烟花像无数朵艳丽的鲜花一起怒放,把最灿烂的一瞬间留在人们的脑海中,有的烟花像一颗颗明亮的流星从天空划过,画出了一条条美丽的弧线,还有的烟花像一朵朵娇艳的莲花,在空中展开了花瓣;地上,各式各样鞭炮震耳欲聋,孩子们挥舞着手里的鞭炮,围成圈,欢乐地玩着。地面上的烟花爆出五彩斑斓的小花,发出美妙的笛音,为新年的到来喷出漂亮的礼花。

  "滴,滴,滴……"当时针和分针都指向12时,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在这个狂欢的不眠之夜中,当零点的时刻到来时,全中华人民都为新的一年欢呼雀跃,所有的礼炮一齐鸣响,为离去的一年送上欢送的曲子,为新的一年鼓起排山倒海的掌声。全天下的声音都被声嘶力竭的呐喊声,兴高采烈的欢笑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合成的旋律包围着。

  新的一年,祝大家像烟花般璀璨,如鞭炮般光明!

年味的作文13

  不论是在路上,乘火车或是高铁,亦是飞机的人们个个提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洋溢着笑容回家;不论是在街上,鞭炮的“噼里啪啦”的响声,巷里的张灯结彩;还是在家里的熟悉的人,味道……都酝酿着年味。年味悄悄的弥漫在每个人的心中……

  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伴着一路上的“张灯结彩”,哼着一首首喜庆而又欢快的曲调,闻着一阵阵淡雅的茶花香来到外婆家。

  晚上,大人们看春晚,小孩们在大院外看着空落的街道和那一株孤零零的茶花树。

  过了一会,哥哥不知从哪抱着一个大大的,沉甸甸的箱子站在庭院中央,大声的招呼我们过去,又从箱子中拿出一把鞭炮,口袋中抽出打火机,点燃一根香,喊到:“放鞭炮了!”

  我与姐姐站在外婆家的屋檐下,看着绚丽的鞭炮,有的放得高,像喷泉;有的“一休”一声,在地上打转,像陀螺;有的在漆黑的夜空中放着五彩的烟,像迷雾。各式各样的鞭炮“噼里啪啦”的响着,可味道外公中的那颗茶花树的香气,我把头埋了下去。姐姐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外公,会祝福我们的。”

  一会儿,放完的鞭炮里突然“啪啪”一响,一个藏在鞭炮后堆的火苗燃起。

  哥哥打了个激灵,他快速绕道院子后面拿了一个扫帚,对我大喊一声:“将其他的放过的鞭炮的堆在火堆里。”他又跑到院中央,拉起弟弟的手往门外跑,又“哼哧”的与弟弟各双手搬着砖回来,在火堆旁有序的排好,哥哥将姐姐拉过来,一起看那个燃起的火堆。

  这火烧的不旺也不烈,就像一座小山,火峰尖尖的,在来回不定的摇摆着,冒着些许热气。年味也悄然无声的'在火堆里像发酵的酸奶一样在酝酿着……我把手从口袋里伸出来,靠近火堆,闻着淡雅的茶花香,手暖暖的。我们看着燃起的火堆,闭上眼睛,感受火的温度,许下了我们的心愿。

  不知何处响起来音乐,我们四个人,围着火,哼着歌,绕着圈,院里的那颗茶花树也摇曳着,刚才那有些悲凉的气氛一刹那间被点燃。我们唱着,笑着,埋掉去年的不悦,迎来了新年的欢乐与幸福。年味也越来越浓了……

  火烧得很美,像黑暗中闪亮的明星,照亮着,温暖着。比屋里的火炉还要亮,还要暖。埋葬了去年的不悦,迎来了新年的快乐!

  茶花树淡淡的香气随风而来,年味在火堆中的“噼里啪啦”的响着……

年味的作文14

  屋外大人小孩欢笑声掺杂着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油锅中翻滚着的饺子,在漏勺的摆弄下泛着朵朵白色浪花,发出“嗞嗞”的声响;案板上停不下来的剁菜切菜声,构成了一场独具特色的春节交响乐。

  人们熬着岁月,熬浓了年。

  年永远是鲜浓的红。年三十,大人们早早就起床了,今天,要进行大扫除。他们忙里忙外,扫去了年前所有的积尘、脏乱、以及不愉快,换上了简洁、干净、鲜艳的大红!此谓辞旧迎新。

  到了年三十晚,一家人围在大圆桌前,欢聚一堂。饮一杯忘愁水,食一顿团圆饭,在欢笑声中一起迎接新的一年。

  除了穿新衣贴对联,最期待的莫过于和奶奶一起包饺子、炸饺子!每当奶奶要包饺子时,我会立马跑到她身旁坐在桌子旁。看奶奶卖力的揉着金稻色的面团,我仿佛看见一个个茂腾腾的金元宝活蹦乱跳!

  外婆是怎么包饺子的呢?首先,她将大面团分成一小团一小团的圆球。再将小圆球似的面团搓成一个平面均匀的圆,勺一勺花生碎在圆心,最后将边黏合在另一边,放入油锅炸至金黄,香喷喷的炸饺便出锅了。

  看着一个又一个面团在奶奶手里拿起又放下,好似一个个胖嘟嘟的小精灵,在奶奶的揉捏下变得小巧精致,不错的,是奶奶赋予了它们生命。

  在整个环节中,最让我佩服的便是奶奶捏花边!饺子的花边如果直接黏合太过低调,毫无技巧可言!而精致的花边才是饺子的点睛之笔。

  想捏出好看的.花边可不简单,奶奶为饺子捏花边好像变魔术一般,凡是她手指轻抚过得饺子皮都泛起了层层涟漪,一浪翻过一浪,整整齐齐,圆圆鼓鼓。我看了这么多年,始终没掌握到其中的诀窍。我包的饺子样子很滑稽,花边大小不一,实在是捏不好,就干脆将面团捏成各式各样的小人儿,爷爷奶奶看着我捏的饺子,总是“咯咯”地发笑。

  年依旧过,眼前的年也依旧带着记忆的红。鞭炮声在人们的期待中通响了一夜;除夕夜,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吃着团圆饭;零点钟声过后有压岁钱;初一后要去亲戚家拜年……

  虽然人们总是一边感慨:人越长大,年味越淡!可是,于我而言:年味,就是一家子在一起,就是奶奶包的饺子!就是那浓浓的人情味!

  “滋滋滋滋”,奶奶的饺子又要下锅了……

  锅中的油熬去了岁月,岁月熬热了每一年。

年味的作文15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又是新的一年,家家户户都流露出喜悦与激动。

  过年前,大家早已开始准备过年了,大家都跑到超市购买年货。整个超市人山人海,买福字、买对联、买零食。每家每户都开始筹划着怎么过年了。回家后,大人们都杀年猪,斩鸡鸭,小孩们都跑到院子中玩游戏,热闹极了。在外打工的人们都提早买了火车票,春运堵塞是正常的事情,每辆车上都人山人海,你若买到了一张坐票,一定会令人羡慕的。

  每年的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吃团圆饭、守岁、放鞭炮。年味要与家人共同分享,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吃团圆饭。团圆饭中鸡鸭鱼肉摆满了餐桌,各种各样的都有,与家人一起吃晚餐,是快乐的、享受的。在团圆饭里,大家有说有笑,谈论着上一年的成果,在团圆饭中,我们不仅有美味,更多的是气氛。大家心里都乐开了花。

  吃完年夜饭,所有的人都坐在电视机前,嗑着瓜子,聊着天,等待着春晚。欣赏着春晚歌曲和小品,大家有说有笑,体味着节目给我们的乐趣,等待着零点钟声的敲响。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大家一定不陌生。它出自于王安石的'《元日》。这句诗描绘了除夕夜放鞭炮迎新春的热闹场面。除夕夜放鞭炮迎新春是家家户户都要进行的传统习俗。在凌晨零点的时候,每家每户都会放炮辞旧迎新,在新年里讨个好彩头。烟花、鞭炮的那种光亮、那种声响、那种色彩,多么美丽动人。上百种烟花在空中此起彼伏地爆炸,仿佛一群少女穿着艳丽的裙子在空中舞蹈。大家都欢呼着,人人脸上洋溢着喜悦。

  当然,让小孩子们感到最为开心的,莫过于收压岁钱了。拿着亲人给的压岁钱,小孩子们最高兴,你可以存入银行,可以用来买喜欢的物品。红包里的钱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使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

  我爱这份浓厚的年味,在年味中,有着满满的快乐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