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方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老地方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地方作文1
我坐在大巴车上摇摇晃晃地从市中心一路奔驰,看着远处的风景从高耸的城市楼房直到延伸到地平线尽处的戈壁。敦煌莫高窟,这个无数次在我脑海中浮现的古老传说,在哪里?
终于,一堵高大的近似于土堆的“墙”体进入了我的视野。它无尽地绵延着,“墙”体上无数个错落有致的黑洞,便是那些窟了吧。它们就像一道道伤痕,越往前走,就会发现的越多,叫人心惊胆战。外壁早已因千年的烈风和日晒而变得危危欲坠,在荒凉的戈壁上破旧却尊严地伫立着,似一位痛苦又苍老的长者,正挣扎地想要恢复昔日的荣光。我曾在梦中与这个地方无数次的相会,而如今我看到的,却是万分陌生的荒凉与凄惨:我不再熟悉它了!
踏入洞窟,室外刺眼的阳光仿佛不曾光临过这间阴暗的小窟,一切黑暗得仿佛从远古混沌中走来,黑暗中似乎飘来沉重又阴湿的气息。我细细地靠近壁面,努力地寻找着每一丝古旧的痕迹。这时一条长长的飞带吸引了我,我便随着它缓缓向前追溯,只见一个小小的仙子正演奏着乐器,他的裙带飞扬又舒展着,就像流动的银河一般,透过有些斑驳脱落的壁层仍能依稀分辨出曾经绚丽的色彩——是飞王。不同于课上放大的ppt上的图片,此刻的他在其他佛尊高大的形体下显得如此渺小,和他一样的还有很多的飞天。他们是最卑微的佛,只有在欢庆的时候他们才会载歌载舞地出现,但在经历了那次浩劫后,最渺小的他们却得以幸存。一回头,却发现对面的石壁上有一片凄楚的空白,在四周因年代久远而昏黄的`壁画中显得犹为可怖——这不是我脑海中的那个敦煌。
100多年前,思坦因强行用胶将他所认为有价值的壁画粘走并带回德国,最终成为了西方人眼中的“探险英雄”。那块白色的石壁仿佛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断篇,却不曾有人问津。莫高窟自开凿以来便在戈壁的风沙中屹立了千年,是中华文明的骄傲。在我梦中的敦煌里,没有了悲伤的过往和屈辱,有的只是千年的荣光和文明的辉煌。然而在这个我所熟识,连中国都曾为之骄傲的老地方,却只能在苦难与沧桑的摧残后沉吟着那些古老的故事。
我们的车远远地从莫高窟飞驰开了。远处,那座巨大的土墙缓缓地远离着我们——它的身上满负着无数的伤痕。那是一个国家的伤痕,更是一个古老的文明的伤痕。我们和它一样,面对历史远去的背影只能默默地感叹时光的无情。这个老地方刻在我心底的,是一种无声的传承与怀念。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在这里伫停,远去,不变的是一个民族对于历史的追思以及对未来的渴望,犹如将自己置身于时空里,和古今对话。敦煌会永远的在我心底的最深处,不会随时间而殆逝。
戈壁上的风起了。急风刮起散落的沙石,在一排排高耸的白杨中穿过,呼啸,似一个沧桑的老人无力地哼唱起古老的歌谣。那声音很沉重,却似穿透了每一层皮肤,一次又一次地击打着我的心。莫高窟在血红的晚霞里悄然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戈壁也被这霞光映得通红,似在流血一般,无限悲壮。
老地方,老悲伤。
老地方作文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东直门,挂着匾,隔壁儿就是俄罗斯馆。俄罗斯馆,照电影,隔壁儿就是四眼井。四眼井,不打钟,隔壁儿就是雍和宫。雍和宫,有大殿,隔壁儿就是国子监……”,这首老北京歌谣每句唱一个地名,串起的不仅是生活的记忆,还有城市的历史。有学者曾将地名比作人类历史的活化石。不过,近30年来,生活不断地发展变化,一批批老地名逐渐消失,一个个新地名随之产生……上述现象引发了你怎样的回忆、联想或思考?请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老地方的消逝
“东直门,挂着匾,隔壁儿就是俄罗斯馆。俄罗斯馆,照电影,隔壁儿就是四眼井。四眼井,不打钟,……”一首熟悉的旋律在耳边响起,一个个老地名,是一个个老故事,是一位位老北京人的共同回忆。如今偶然还能看到一位年近古稀的白发老人,跷着腿,坐在胡同口,手里拎着一只小巧精致的鸟笼,眯着眼儿,逗着鸟儿,路旁经过的行人总要和他亲切地打声招呼,或是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上几句。老人的身后,青砖白瓦,只有门前贴着的鲜红色的对联儿告诉人们这还不是一件儿老古董。
但是,如今这样的情形已越来越少见了。老房屋,老地名逐渐被高楼大厦,新建街到所覆盖。新立起的白字蓝底的街道牌子处处可寻,但那些早已锈迹斑斑,满是青苔的印着老地名的牌子却想寻也寻不到了。也许我们丢失的不只是老地名老牌匾更是一种历史韵味和历史的厚重感。还记得建国初时,梁思诚不惜拖着他病重的身体与早已疲惫的灵魂奔走于北京的大街小巷,与人据理力争,不知受到多少拒绝,白眼,冷漠,只为保住北京的老建筑,老地名。这是因为他知道老建筑不只是亭台楼阁,老地名更不只是几个随口而出的词语,是一种文化,拨开层层历史烟云,经过多少人间洗礼的历史的文化。失去老地名,丢掉老胡同让我们失去的更是一种情怀。今年年初一部电影红遍了大江南北。它便是彰显老北京风土人情的作品《老炮儿》。《老炮儿》中没有炫丽华美的特效,没有生离死别的情感宣泄,却凭借其独特的韵味抓住了全国观众的心。我认为那种韵味便是北京情怀。电影中北海,胡同儿一个个熟悉的地方牵动着北京观众的心,其中体现的也正是北京这座城市包容并蓄的精神,忠义勇敢的情怀。老地名的小消逝带走了人们心中最真挚最淳朴的情怀。
一座座高楼耸起,人们困与其间变越来越像笼中之鸟。对于北京这座古都尤然。老地名的消逝带走了这座城市历史的厚重之感,更拉远了这座城市人与人,心与心的距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时代的发展本无错但保有那份文化的传承,历史的韵味,心中的情怀更重要。
老地方作文3
“三月塘前玉兰,四月西堤赏柳,五月湖上泛舟,六月接天莲叶,腊月皑皑白雪。”从小,春夏秋冬的颐和园就留下了我的足迹。
也许,在湖边漫步的身影与湖水本就是一种缘;也许,抬头仰望垂柳的身影与这柳树本就是一种缘;也许,大雪中留下脚印的身影与这雪本就是一种缘。也许,我与颐和园的缘分从未出生起就从未断过。
那个春日里在颐和园湖泊上划船的人是我,那个夏日里在杨柳下乘凉的人是我,那个秋日里爬佛香阁累得气喘的人是我,那个冬日里在冰面上玩耍的人也是我。
颐和园固然很美,但它的桥尤甚,她们的美不惊艳却是在岁月中沉淀的美。她们以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一段段往事。玉带桥如她的名字一般美,桥身由青石和汉白玉砌成,桥头有着乾隆皇帝的御题:“螺黛一痕平铺明月镜,虹光百尺横映水晶帘”“地到瀛洲星河天上近,景分蓬岛宫阙水边多”。还有一座桥,便是镜桥了。她的名字出自李白的“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她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桥,她上面多了一个八柱的亭,显得更加端庄大气。桥的倒影在众多莲叶中若隐若现,似还在随着微风摇动。
颐和园的长廊是炎夏乘凉的好地方,那里的四座亭子更是为着燥热的夏天增加了一抹安静祥和。那里有象征着春的留佳亭,象征着夏的寄澜亭,象征着秋的秋水亭,象征着东的清遥亭。长廊像是一个没有尽头的画廊,像一条彩带,曲折多变,将众多景色连接。长廊上面的四座重檐八角亭的名字更是每一座都出自一首诗:“日见耳闻食无尽,每当佳处合留余”“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一碧春清万里波,近遥哪与近如何”。
若问颐和园中哪个地方与自然环境结合得最妙,那我必然会回答是万寿山和依附着它的建筑群了。好像颐和园中所有代表景物都聚集于此:佛香阁、宝云阁、写秋轩、排云殿等等。万寿山身上,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挖掘出一袋装满宝物的石翁,因此元朝名曰瓮山,山前有湖,名曰瓮山泊。“清漪水色从新秀,万寿山光即渐融”便是对它最好的形容了吧。
雨落,湖面泛起一阵涟漪。打散了耀眼的荷花,也打散了水中的游鱼,却让这园子更显动人。灰蒙蒙的天空,让对面的景色不再清晰,我却更喜欢这份神秘,因为这让人陶醉与痴迷。
雪洒,轻薄的冰面盖上一件新衣,现在冰面还没有冻实呢!也就只好站在湖面看那雪花越来越大,湖面越来越白,听那寒风越来越猛,但这已足以将心填满。因为它,太美,太美!
“虹卧石梁,岸引长风吹不断;波回兰桨,影翻明月照还空。”这里是我命中注定的老地方,一生有缘,便已足矣。
【老地方作文】相关文章:
老地方作文08-21
老地方10-07
老地方的味道作文08-23
作文 想·老地方05-08
老地方作文700字04-27
老地方作文700字04-26
想老地方高中优秀作文06-02
记忆中的老地方散文12-16
关于老地方的作文(通用30篇)05-17